户外游戏案例踩高跷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踩高跷》含反思踩高跷是一项古老且经典的体育游戏,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进行。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
下面是一份关于踩高跷的小班体育游戏教案,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案:1. 游戏目标:- 学会正确地踩高跷,并增强平衡能力。
- 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2. 游戏准备:- 准备足够数量的高跷,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
- 在安全的场地上设置一个高跷踩行走的小道。
- 确保周围没有任何危险物品。
3. 游戏过程:- 引导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
- 向他们展示高跷的正确用法,并解释如何保持平衡。
- 让每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尝试踩高跷,并依次在小道上行走。
- 鼓励孩子们在行走过程中互相支持和鼓励。
4. 游戏变化:- 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变化的挑战,例如在行走过程中携带球或其他物品。
- 在小道上设置障碍物,让孩子们练习跳跃或避开障碍物。
5. 游戏结束:- 游戏结束时,鼓励孩子们进行反思:a. 孩子们觉得自己在踩高跷过程中有哪些困难?b. 孩子们认为自己在平衡上有哪些提高?c. 孩子们觉得整个游戏过程有趣吗?反思:在这次踩高跷的体育游戏中,我观察到孩子们非常兴奋和感兴趣。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很积极,互相帮助和鼓励。
然而,也有一些孩子在平衡上遇到了困难,有些小朋友甚至摔倒了,但是他们都毫不气馁,尽快回到了队伍里继续尝试。
这显示出孩子们有一种积极向上和不畏困难的精神。
通过这个体育游戏,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一开始,他们可能感到有些不稳定,但是随着不断的尝试,他们渐渐掌握了保持平衡的方法。
他们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适应高跷的高度和形态。
此外,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注意力得到了极大的集中和提高。
这个游戏还可以进行一些变化和调整。
例如,在小道上设置障碍物可以增加游戏的挑战性,鼓励孩子们在行走的同时进行跳跃或避开障碍物。
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 (2)

大班体育教案《踩高跷》课题:踩高跷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幼儿勇敢尝试和挑战的精神。
教学准备:高跷、安全带、操场或室内开阔场地、音乐播放器。
教学活动:1. 活动准备在操场或室内开阔场地上准备好一排高跷,并确保场地安全无障碍。
2. 活动引导教师引导幼儿围绕高跷行成圆圈,介绍高跷的形状和使用方法。
提醒幼儿要注意安全,穿戴好安全带。
3. 活动展示教师示范踩高跷的动作,并通过口号、音乐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踩高跷。
4. 小组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排成一列,一名队员踩在高跷上,其他队员围绕踩高跷的队员走一圈,然后依次轮换。
5. 自由活动让幼儿自由踩高跷,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设置小障碍物或增加难度,让幼儿挑战自己。
6.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到圆圈,共同回顾今天的活动,总结幼儿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和赞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扩展:1. 引导幼儿观察高跷的结构和材料,通过询问让幼儿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鼓励幼儿创造性地利用高跷做游戏和动作,如跳跃、转圈等。
3. 引导幼儿探索高跷的平衡点,让他们尝试保持平衡的方式。
安全提示:1. 确保场地平整,没有杂物或危险障碍。
2. 幼儿踩高跷时需穿戴好安全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
3. 需要有足够的教师或成人在场监督幼儿的安全。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踩高跷的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同时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尝试的精神。
在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并提醒幼儿穿戴好安全带。
同时,教师要在活动中做好示范和引导,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优秀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优秀教案《踩高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踩高跷的基本玩法,知道踩高跷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学会与同伴合作、分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踩高跷的基本技巧,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 教学难点:幼儿在踩高跷过程中能保持平衡,动作协调。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高跷、平衡木、障碍物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教师示范踩高跷的基本动作,如前进、后退、转弯等,让幼儿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游戏环节(5分钟):设置障碍赛道,幼儿分组进行踩高跷比赛,通过障碍物,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4.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3. 活动结束后,与幼儿一起总结经验,让他们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 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踩高跷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分享、合作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的体育游戏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同类型的运动乐趣。
2.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己设计游戏规则,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无障碍,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中班体育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踩高跷》

中班体育游戏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踩高跷》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高跷、安全垫。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高跷,简单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师给幼儿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对高跷的兴趣。
示范操作:
1. 教师示范踩高跷的正确姿势和步骤。
2. 幼儿观察、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
练习操作:
1.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组2-3人。
2. 每组依次进行踩高跷活动,其他组员用口号加油鼓励。
3. 每个组员踩高跷的时间为1分钟,然后轮流进行。
游戏扩展:
1. 将所有小组的成绩相加,计算出总分。
2. 将各小组的总分进行比较,评选出优胜组。
教学反思:
1. 优点:
a. 通过引导和示范,激发了幼儿对高跷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b.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c. 通过比较成绩,激发了幼儿的竞争心理,提升了他们的积极性。
2. 不足:
a. 教案中没有提到安全措施的具体安排,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以注意;
b.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音乐或节奏感强的口号,增加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总结:
《踩高跷》是一项适合中班幼儿的体育游戏,通过踩高跷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平衡
能力、协调能力和大肌肉运动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营造安全的环境,同时也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提高教学效果。
《踩高跷》教案6篇

《踩高跷》教案6篇教案的合理设计和安排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认真对待每次写教案的机会,我们能够提高教学的准备和组织能力,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踩高跷》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踩高跷》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幼儿练习踩高跷,能保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幼儿对体育游戏踩高跷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高跷人手一副、积木若干(障碍物)、"果树"教具、进场音乐"香香澡"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情景导入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农民伯伯一个人摘不完,我们一起帮帮他吧。
(幼儿"开火车"随音乐进场)师:果园到来,可是果树太高了,我们够不到怎么办?"(二)基本部分:1.出示高跷,幼儿自由探索。
师:它是什么呢?怎么玩?2.老师示范。
小结: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3.幼儿用正确方法练习。
师:要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必须要走得稳,走得快。
4.游戏"摘果子"幼儿分为六组,同时绕过障碍物,进行接力比赛。
(师指导幼儿)(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师:果子摘完了,小朋友们衣服也脏了,我们来拍拍身上的土。
(幼儿拍拍腿、拍怕胳膊、拍拍背)(四)活动延伸:1.建构区:我帮农民伯伯搭梯子2.美工区:我们一块捏果子3.益智区:我来帮忙分果子教学反思:在这节活动中通过录像课件等让幼儿了解“踩高跷”是元宵节的一种民间习俗,我们为幼儿准备好了高跷,通过游戏的形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自己总结经验,找到踩高跷的诀窍,进一步的探索,在游戏中结束,孩子们很感兴趣,也有的孩子在平衡能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在这节活动中这点得到了验证。
《踩高跷》教案篇21、自由踩高跷,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和胳膊与腿的协调能力。
2、踩高跷比赛,训练幼儿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每人一副用小铁桶和胶丝绳做的高跷,小板凳2把,欢快喜庆的音乐。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3篇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踩高跷步法。
2. 学生能够增强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1. 踩高跷设备。
2.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跳舞热身活动,热身时间约5分钟。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活动——踩高跷,并向学生展示踩高跷设备。
活动练习:1. 教师向学生介绍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并示范给学生看。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2人一组,轮流尝试踩高跷。
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3. 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踩高跷比赛,比赛时间约1分钟。
观看其他同学的表现,为他们加油鼓劲。
活动总结: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学生小结踩高跷的基本步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课堂延伸:1. 学生自由探索其他有趣的踩高跷动作,并展示给同学。
2. 学生可以组织小型比赛或表演,展示踩高跷的技巧。
教学要点:1. 学生需要学会正确地踩高跷,保持身体平衡。
2. 学生需要遵守安全规则,保持活动区域的整洁。
3. 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和竞争来增强自己的体能和意识。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运沙包过小桥。
教学准备:1. 大班活动区域2. 多个沙包3. 一段宽敞的平坦区域作为小桥教学步骤:1. 引导孩子进行热身运动,如摇臂操、踢腿等。
2. 解释游戏规则和目标:孩子们需要通过将沙包传递给队友的方式,将沙包运过小桥,目标是使尽量多的沙包运过小桥。
3. 将孩子们分为两个小组,各站在小桥的两端。
4. 给每个小组一个沙包,一个小组成员从一边开始,将沙包传给队友,队友再传给下一个队友,直到沙包运过小桥,然后继续传递给下一个小组成员。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踩高跷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踩高跷教案
教案目标
通过踩高跷活动,大班幼儿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平衡感并
促进团体协作精神,同事也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
•准备足够的高跷,建议一人一对
•确定大班教室或户外场地
•确保场地平坦无障碍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高跷
在活动开始前,请引导小朋友注意安全,不要乱跑乱玩,确保不会
硬生生地摔下高跷。
请教师向大班幼儿介绍高跷的由来、使用方法和
安全须知,引导幼儿认真聆听并注意安全。
第二步:示范演示
教师可以在幼儿面前演示踩高跷的正确方法,展示如何站起来、如
何步行和如何维持平衡。
示范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提醒幼儿保持耐心,不要急于尝试,扎实地掌握知识和熟悉技巧后再进行尝试。
第三步:实践练习
引导幼儿分组,每组一对,正式开始练习。
设置5分钟的热身时间
让幼儿适应高跷的高度和身体的重心,并相互合作。
第四步:团队竞赛
在幼儿掌握基本技巧的基础上,可以让几组幼儿进行踩高跷的团队
竞赛,可以加入小奖励等方式,让孩子们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持续时间过长,幼儿的体能无法长时间维持;同时,整
个活动缺少多样化的玩法,容易导致幼儿对踩高跷失去兴趣。
为提升幼儿对于高跷运动的兴趣,可以采取在不同场地进行踩高跷,比如在花坛上、在树下,增加场景感和乐趣感。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含反思

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踩高跷》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能踩着高跷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培养幼儿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踩高跷》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能踩着高跷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
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幼儿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高跷、小奖品若干活动过程:一、准备部分。
1、队列队形练习。
听口令由一路纵队走成圆形队,听信号跑、走交替,原地踏步走。
听口令切段分队走成六路纵队。
2、游戏:和我做相反1、教师简单介绍游戏的玩法,如我向前,你向后;我往左,你往右。
小朋友老师今天想看看我们班哪个小朋友的反应能力更快,我说向前你们就要向后,我说向左你们就要向右,看看哪个小朋友对的次数多。
3、教师发令幼儿集体游戏。
表扬没有做错的小朋友。
二、探索踩高跷1、分发高跷,请幼儿自由练习踩高跷。
老师今天带来了高跷,现在请小朋友自由练习,看看哪个小朋友能走的又快又稳,而且不会掉下来。
2、请个别走得稳的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动作要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走的又快又稳,而且不会掉下来。
小朋友一定要认真仔细。
教师小结:用脚底中心踩在高跷上双手要拉直绳子,眼睛向前看,这样我们就能走的又快有稳。
我们掌握了这个要点,我们再来走走。
3、幼儿再次分散练习,教师指导个别幼儿。
三、游戏:我是小小杂技员1、介绍玩法及规则:幼儿分六路纵队站好,在每组的前方10米处放一张椅子。
每位幼儿需脚踩高跷走到椅子处,绕过椅子走回来,将高跷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
途中若从高跷上落下,应立即在落下处站上去,继续进行。
2、评选走得又稳又快的幼儿为优秀杂技员,并发放小奖品。
3、让幼儿分组比赛。
现在我们一起比赛,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最先走完。
4、组织幼儿进行比赛活动。
四、放松活动1、幼儿自由地在场地上捏捏腿,做放松活动2、整理好高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戏《踩高跷》活动反思
背景:
踩高跷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户外游戏活动。
踩高跷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提高动作协调性,发展团结协作和竞争的意识。
我们班用大的旺仔牛奶罐自制了高跷,于是我就设计了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踩高跷》。
这次活动我设计的目标是:
(一)能踩着高跷往前走,保持身体平衡。
(二)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培养幼儿对传统踩高跷活动的兴趣。
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活跃,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
但是由于一个寒假的时候没有玩过这类游戏,孩子们都生疏了,活动刚开始的时候都没能顺利的踩上高跷,有的是走了两步就摔下来了。
但是孩子都没有放弃,还很开心的跟我说:“陈老师,好久没玩了,都不会了,老是掉下来。
”“那你就更要好好的练习一下了,加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组织孩子以各种形式进行比赛,但是在活动进行中,孩子的能力不同,分组不匀,使得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无形地给了其他孩子压力,这样越紧张越走不好。
分析: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
在此次活动中,我过于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而没有很好的观察孩子的踩高跷情况,并进行分析,导致在活动中,个别能力较差的孩子很有压力。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的游戏应该是快乐的、开心的,应该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开展的,教师的引导、评价也是非常重要。
比如
张晓璐的能力较差,我可以根据她的特点来设定路程或者障碍;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路程、障碍,还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
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
活动中安全也是很重要的,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我们就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
这样我们老师才能及时提醒孩子注意怎么样玩才是安全的。
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运河分园
陈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