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2018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2018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石鼓,让我心生敬意》

2018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作文原题】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石鼓,让我心生敬意泱泱华夏,经历了五千年的风云变化,出现了无数珍贵的文物。
这些文物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衰落与繁盛。
中华文物千千万,而让我心生敬意的却是它一石鼓。
石鼓是北京故官博物院收藏的国宝级文物,共十只,每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上细下粗顶微圆,石鼓每个重约一吨,上面都凿刻“石鼓文”。
因铭文中多言渔猎之事。
故又称它为《猎碣》。
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家文之祖。
古今石鼓研究者均认为,石鼓文集大篆之大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千百年来,被历代书法家视为研幕家书的重要范本,故又有“书家第一法则”之称誉。
石鼓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而它的千年命运,竟然与中华民族息息相关。
2300年前,秦始皇的先祖为炫耀文治武功凿刻十面石鼓,为汉字演变的一个阶段留下了唯一物证。
从此之后,石鼓经历了多次的掩埋与被发现。
民国初,最为珍贵的三种拓本被日本人购去。
随后,抗战期间为避日寇,石鼓在文物馆工作人员的保护下南迁,途中两度翻车。
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仓皇撒退,将国宝文物大量转运至台湾,而因为飞机超重,这十面石鼓被留下,得以保全。
石鼓颠沛流离的命运,与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苦难一直紧密关联,它所背负的那些残断的历史,以及笼罩在身上的未解谜团,让它在跌宕的历史潮汐中更显独特与珍贵。
更重要的是,石鼓中所蕴含的中华历史、中华风情,更是让我对它心生敬佩。
石鼓自唐初被发现以来,已有1300年之久,所承载的历史,也有自先秦至今的2000多年沧桑。
2018年河南省、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析

2018年河南省、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析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最懂我的那个人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读材料,写作文工欲论人者,察己常疏。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或联想,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解析:从题目上看,贴近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两个作文题中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选择第一个。
这个题目写作的范围较广,可以写父母、亲人、同学、老师、朋友等,但是要注意题目中的“那个人”,是写一个人,而不能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最懂我”。
突出“最”,说明懂我的人很多,但“那个人”是“最懂”的,无形之中形成对比。
这个“懂”,应该是理解、支持等意思,也是这篇作文的立意所在。
文章的事件中应该是双主人公——“那个人”和“我”。
只要表达出“那个人”是最理解我的人,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来表现,写出他理解我、支持我的事件的过程,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文章的重点在于过程。
考生可以把情节设计得波折难忘,而不是空洞泛滥的抒情。
总的来说这个题目并不难写,但对于平时背作文、考试老是套作的学生来说,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内容和题目不贴合或内容空洞的情况。
第二篇材料作文,从要求上可以看出作文的立意比较宽泛,主题可以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吾日三省吾身”“细微处之处见人格”等入手,这些都可以当做文章的立意或题目,以这样的立意写成记叙文、议论文,都能大展风采。
第二个作文选题也有一定的难度,若写议论文,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学生很难找到合理的议论文论据。
占有丰富论据的学生,若围绕这样的论点展开论述,或者用分论点的形式来论述观点,论据典型、有说服力,会写出不错的文章。
“物依稀为贵”,相信这样充实的议论文,在众多记叙文中会给阅卷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

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2018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解析与范文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2018年写作部分再一次彰显了近年来北京中考语文命题追求“大气”的风格。
整张试卷都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为线索,布局均衡,脉络清晰,试卷最后这两个习作题目的设置则起到了完美的点睛收官效果。
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精心补题,补题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补充的内容,决定了选材,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意味着横线上必须填一处文物或古迹,比如“长城让我心生敬意”“苏州园林让我心生敬意”“兵马俑让我心生敬意”等等。
历史不只出现在书本上,更蕴含在历史遗迹里,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平时要学好历史,多多阅读历史文化的相关书目,而且还要更多的“走出去”,参加到社会实践中去,去真实的接触,亲身的感受这些文物古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悟到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个半命题作文要求学生选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补全题目。
行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所选择的古迹或文物的具体特点,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进而表达内心生发的敬意。
这类作文最好以朴实的文字加以表现,从小事中反映大情感,大道理,写出事件的回环曲折,情感色彩饱满,让触动自己的那份情感也触动读者。
题目二是想象作文,想象类作文已经连续出现了几年,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 ______,让我心生敬意》优秀范文(5篇)

2018年北京中考《______,让我心生敬意》优秀作文5则【作文原题】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优秀范文】【范文一】这样的人让我心生敬意盛夏如火,烘烤着大地,恨不得将万物融化。
这样的一天让人燥热不已,只想待在空调房。
而我却要出去一趟,而这趟却让我懂得……(这里最好能做到点题)我不情不愿地坐上电瓶车,妈妈则骑向外婆家的方向。
车快速滚动着,时不拂面的微风却吹不走我内心的烦躁。
正当我恩绪飘杨时,妈妈却将车停在了阴凉处,我回了回神,这不是外婆家啊,而是老年协会。
妈妈来这做什么?我头上冒出了许多问号。
妈妈径直走向门口,门口一个驻着拐杖倚着轮椅的老太太时不时往门内望。
妈妈走向她,问:“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我是值日的,我想进去。
”“那我扶你吧。
”“谢谢。
”老太太缓慢地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妈妈扶起了她,老太太在妈妈搀扶和拐杖的力度下颤颤巍巍地走向门内。
我见状大惊,这段时间不停有老人“碰瓷”事件发生。
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她。
妈妈又将轮椅搬了上去,那位老太太面露笑意:“谢谢!”妈妈摇摇头,笑笑说:“不谢。
”又走向我。
我小声问:“妈妈,你不怕她碰瓷?”“不,我相信这些人,他们都很老实的,他们都是好人。
”我听了妈妈说的话,想起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妈妈透过后视镜发现老太太正小心翼翼地走着,妈妈见了,又跑了过去。
我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到朋友圈:‘世上还是好人多。
’一瞬间获赞无数。
(能联系时代不错)老太太拿了两杯茶,递给我们:“谢谢你们了。
2018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三篇)

2018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三篇)将实时更新中考资讯,请不要错过。
2018年北京中考满分作文(三篇)北京中考作文题目写作(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字数在600-800之间。
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一】这样的人让我心生敬意盛夏如火,烘烤着大地,恨不得将万物融化。
这样的一天让人燥热不已,只想待在空调房。
而我却要出去一趟,而这趟却让我懂得……(这里最好能做到点题)我不情不愿地坐上电瓶车,妈妈则骑向外婆家的方向。
车快速滚动着,时不拂面的微风却吹不走我内心的烦躁。
正当我恩绪飘杨时,妈妈却将车停在了阴凉处,我回了回神,这不是外婆家啊,而是老年协会。
妈妈来这做什么?我头上冒出了许多问号。
妈妈径直走向门口,门口一个驻着拐杖倚着轮椅的老太太时不时往门内望。
妈妈走向她,问:“有什么能帮你的吗?”“我…我是值日的,我想进去。
”“那我扶你吧。
”“谢谢。
”老太太缓慢地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妈妈扶起了她,老太太在妈妈搀扶和拐杖的力度下颤颤巍巍地走向门内。
我见状大惊,这段时间不停有老人“碰瓷”事件发生。
我提心吊胆地看着她。
妈妈又将轮椅搬了上去,那位老太太面露笑意:“谢谢!”妈妈摇摇头,笑笑说:“不谢。
”又走向我。
我小声问:“妈妈,你不怕她碰瓷?”“不,我相信这些人,他们都很老实的,他们都是好人。
”我听了妈妈说的话,想起一句话:‘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 ______,让我心生敬意》优秀范文(4篇)-3

2018年北京市中考作文《______,让我心生敬意》优秀范文(4篇)-3【作文原题】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优秀范文】【范文三】法源寺,让我心生敬意小林是一位来自一衣带水的友人,他烧得一手好煎饼。
我们一起谈古论今,每每多有共鸣,唯有谈起靖国神社的话题,就出现分歧,“难道‘死国’者不能得到抚慰么?”小林坚持道。
“如此,我们去个地方吧。
”乘坐地铁四号线,穿越半个北京城,我们在菜市口下了车。
沿街向西走了约莫一百米,在西砖胡同向南,路的尽头是一座古寺。
远远望过去,并排着三扇大门,每扇对开,门顶上是厚重的宫殿式建筑,顶上铺着琉璃瓦,给人厚重的感觉。
门前左右伫立着两只石狮子,尤其显得庄严。
“这是哪里?”小林疑惑不解。
我并不着急回答,缓缓道来:“话说六四四年,唐太宗出征高丽,以显国威,临行前,告诉儿子说,等袍子换季时,我就回来。
结果从五月打到了十一月,带着五分之一的残兵退到了这里……为安抚士兵,建了悯忠阁。
”小林听得入神,说:“想必里面是有史大奈、王君可、尤俊达他们的牌位了,他们都是好汉,奈何遇上渊盖苏文。
”走进大门,穿过甬路,拾级而上,就是大雄宝殿。
正殿并不高,正门看上去四扇门,只是中间两扇能开。
正门左右有对联,上面横窗悬着烫金的牌匾。
殿内,朱红的漆柱簇拥着一尊佛像,静静注视着来者,其上匾额书“法海真源”四个大字。
小林似乎有些失望,石刻、经幢、木鱼、香炉,并没有见到一丝让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反而出其的宁静,只有香火悠悠地搅动着空气。
“这里有纪念的人么?”小林不甘心地问。
北京市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解析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 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
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____________的《岳阳楼记》。
【答案】范仲淹【解析】考查文学常识。
此题根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是名篇,确定作者不难。
注意“淹”字要写正确。
2. 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
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
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摹(mú)“巨”字的笔顺是: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D.摹(mó)“巨”字的笔顺是:(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A.①叠②世外桃源B.①迭②洞天胜境C.①迭②世外桃源D.①叠②洞天胜境【答案】(1). D(2). A【解析】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卷
中考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儿自己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
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
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______,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
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请你用上“伙伴”“困境”“成长”这三个词语,以“在幽深的峡谷里”为开头,发挥想象力,写一篇故事。
题目自拟。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字数在600~800之间;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北京中考语文坚持立德树人的导向,体现中考的育人功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考生,激发考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唤醒考生传承优秀文化的使命感。
作文题目一是命题作文,启发考生从一处古迹或一件文物中产生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敬意,进而唤起考生传承优秀文化、承担历史责任的使命感。
引导考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文化、历史、时代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作文题目二属于想象
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深度,让考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追求。
2018年北京中考作文题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
审题的关键是读懂题干。
题目一中“国家历史”“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等,提示要选择有历史沉淀的古迹;“对古迹或文物心生敬意”的要求,提示
考生要涉及文物(或古迹)的特征,文物(或古迹)的文化、精神内涵等。
考查考生在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的参与和日常的学校学习中的体
会、思考和认识。
不仅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也给考生提供了想象和思考的
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并真正表达有个性的见解和感悟。
题
目二设置了一定的情境,“在幽深的峡谷里”“发挥想象力”,为考生大胆创新
提供了条件或可能,引导考生展开想象,展现自己个性化的创意,考生可发挥的空间较为广阔。
同时,用上“伙伴”“困境”“成长”写一篇故事,不仅考查考生讲故事的能力,也将重点落在成长的主题上,包括团队的成
长和团队中个人的成长,这也是基于考生日常生活的积累,让平时关注生活、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考生能脱颖而出。
审题误区
2018年北京的中考作文题,两个题目都要求考生调动生活体验、积累,现场对作文题目做出判断、选择、取舍,并进行联想、想象。
牵强、生拉硬拽的宿构、套作的考场作文已经无法适应。
题目一的误区是忽略对文物或古迹的限制,写的是母亲等人让“我”心生敬意;也有的考生是心生敬意的原因写得不充分,将所见所感泛泛地写出来,心生敬意的根基并不牢固。
对于题目二,考生易忽略“在幽深的峡谷里”这样的情境,把日常老师练过的成长类内容搬过来,生拉硬套;还有忽略想象,就是写实际生活中去峡谷爬山或游览的内容,和题目要求也有一定距离。
(命题解读:张珍娟)
满分范文
卢沟桥,让我心生敬意
北京一考生
我漫步在卢沟桥上,踏着那凹凸不平的桥面,恍惚间回到了从前。
卢沟桥,是连接京城内外的咽喉命脉。
这是入都要道,卢沟桥上车水马龙,挑着货物的小贩,进出城的平民,雍容的达官贵人,在这桥上擦肩而过。
桥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桥头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倾听水声,有的注视行人,千态万状。
看着这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从意大利远道而来的马可·波罗惊呆了: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尤其是桥栏柱上刻的狮子,它们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奇观。
卢沟桥,你是中华文明的骄傲!繁忙了一天的卢沟桥静了下来,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倒映在水中。
乾隆皇帝路过卢沟桥,看到卢沟桥的倒影,似一轮明月荡漾水上,月影和桥影在月光、水光中交相辉映,令人叹服。
面对良辰美景,皇帝赋诗“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并题写“卢沟晓月”。
卢沟晓月,便成了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还保护了两岸的民生。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有了这座桥,加大了泄洪能力,连年遭到洪水袭击的永定河两岸,从此平安无事。
乾隆皇帝亲自巡查,欣然题字立碑。
细细抚摸石狮子,有的已经破损,有的已经断裂,这是经历了枪林弹雨的卢沟桥啊。
1937年7月7日,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日军突然发动炮击,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各地民众团体来了,送来慰劳品;平津学生服务团来了,到前线救护伤员;卢沟桥地区的居民来了,送水、送饭,无数军
民倒在血泊之中……石狮子啊,见证了我国军民抵御外族侵略时的殊死搏斗、同仇敌忾。
石狮子,和英勇抗战的军民一起,以钢铁般的意志,在永定河畔巍然屹立,纹丝不动。
如今,硝烟散去,周围山环水绕,碧水蓝天,芳草茵茵,人们漫步在绿色与花海之中,幸福平安。
卢沟桥,是一条纽带,联系古今;是一种文化,享誉中外;是一种精神,哺育中华民族;更是一股力量,激励我们奋进。
卢沟桥,让我心生深深的敬意。
解读得分点
考生能够由眼前的卢沟桥联想到和卢沟桥有关的历史、美景、相关记◎载,内容丰富。
在联想中,考生描写当时的情景,引领读者进入历史的情境中,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美就在身边。
每一段收尾都有对内容的概括,点明内容和主旨,凸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