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三单元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
七年级历史下册 316《闭关锁国》同步练习 华东师大版

第16课“闭关锁国”【内容标准】简述“闭关锁国”政策的历史影响。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明、清“海禁”、闭关政策、清王朝自大封闭心理的基本概况。
2. 了解清乾隆后期出现由盛转衰,面临内乱外患深重危机的原因所在。
3. 使学生明确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必由之路,而“闭关锁国”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
二、学习要点1.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2.难点:分析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
三、导学过程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笔记:闭关锁国限制通商明朝:年间实行“”洪武以后,海禁松弛。
时,厉行禁海;平息倭患后,允许。
清朝:清初实施。
台湾统一后,设四个通商贸易。
1775年清廷传谕外商,以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
闭关锁国原因:清统治者对外界懵然无知。
对西方殖民者深怀和。
影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导致中国,2.问题探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原因有哪些?造成的影响怎样?3.感悟历史对比郑和下西洋与闭关政策的不同后果。
谈谈自己的想法。
(1 吸取“闭关锁国”政策的教训,应广泛交往; 2 交往过程中应积极学习别国的长处,发展自己;3今天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四、本课小结: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却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中国近代与世隔绝、迅速落伍。
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五、闯关比赛一、选择题1.“海禁”开始于()A.洪武年间B.嘉靖年间C. 康熙年间D.乾隆年间2.清前期,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是()A.上海B.宁波C.青岛D.广州3.小明对.清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不理解,请帮他选择()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4.一次枪答比赛中有一道题难到了很多同学,请帮助他们:符合下列一组的关键词是()①禁海政策②统一经营③海外贸易的城市是A. 扬州B.广州C.南京D.北京二、材料说明题5.阅读下列材料: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巩固

2019年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七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与清朝统治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时的世界正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且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A、农民B、知识分子C、商人D、手工业者【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评价的是( )A、郑和下西洋B、雅克萨之战C、大兴“文字狱”D、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A、帝国的繁盛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C、近代的曙光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商业发达B、天朝物产丰富C、外国人滋扰生事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解析】:第6题【单选题】马克思曾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造成中国“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主要是因为清政府实行( )A、君主专制制度B、闭关锁国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
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对外开放D、休养生息【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明清商业发展新特点的是( )A、商帮的形成B、男耕女织的生产和生活C、工商业市镇的发展D、国际贸易的频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乾隆二十二年(1757),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精选九十四第1题【单选题】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经济基础薄弱B、对内集权专制C、对外闭关锁国D、频遭列强入侵【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A、玉米B、甘薯C、葡萄D、花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这一知识点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AB、BC、CD、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初地主、商人“以末敛之,以本守之”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农民贫困B、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C、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
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引进新品种解决粮食紧张问题②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与机工③商业发达,商帮形成,重商抑农④18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课后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课后练习第五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康乾盛世和前代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A、政局的稳定方面B、社会的安定方面C、经济的繁荣方面D、面临的国际环境方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是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B、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C、这一政策的核心就是禁绝一切对外交往D、这一政策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十几台织机,雇用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
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出现在( )A、元朝后期B、明朝前期C、明朝中期D、清朝前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 )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马克思语)A、文化专制B、重农抑商C、与外界隔绝D、对外交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指的是( )A、实行重本抑末政策B、禁止开展对外贸易C、排斥西方一切事物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里,不与外界接触”,这是马克思对哪个时期的评价( )A、隋唐时期B、两宋时期C、元朝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A、农民B、知识分子C、商人D、手工业者【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816年,清嘉庆帝与大臣孙玉玺有以下对话。
帝问:英国是否富强?孙答:彼国大于西洋诸国,因此是强国;至于富吗,是由于中国富彼才富。
富不如中国。
帝问:何以见解?孙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然后转手卖给其它小国。
这不说明彼富是由于中国富吗?如果我禁止茶叶出洋,则英国会穷得没法活命。
《清朝的闭关锁国》习题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2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2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②( )→康乾盛世A.顺治帝B.乾隆帝C.光武帝D.隋文帝2.清朝前期,下列由福建、浙江等省推广到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高产作物是( ) A.甘薯B.棉花C.玉米D.双季稻3.清朝前期,成为全国性的贸易市场的城市是( )A.南京B.广州C.北京D.上海4.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是( )A.农民贫阻,无力购买手工业品B.民族资本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控制C.政府限制商品买卖D.统治者控制专卖权,阻碍生产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康熙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包括( )A.奖励垦荒屯田B.严禁土地兼并C.重视兴修水利D.多次减免租税2.清朝前期已经成为商品的经济作物是( )A.棉花B.甘蔗C.粟D.烟草3.清朝前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A.云南的采矿业B.四川的制盐业C.台湾的制糖业D.北京的采煤业三、填空题1.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_______(百分比)以上,人口迅速增长到________亿。
2.清朝_______时,政府严禁民间开矿,后来不断放宽开矿政策。
乾隆年间_________的铜矿,有500多处;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的丝织业超过了苏州。
四、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五、识图题观察下图,请回答: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B 2.A 3.C 4.A二、1.ACD 2.ABD 3.ABCD三、1.40% 3.6 2.顺治云南南京广州四、①闭关政策。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习题精选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图版习题精选二十三第1题【单选题】清政府只开广州商埠,关闭其他开放港口后,广州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是( )A、“广州十三行”B、宣政院C、市舶司D、奴儿干都司【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学完明清时期的历史后,四位同学分别提炼出下列主题准备演讲,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应是( )A、繁荣与开放B、帝国的彷徨C、多政权的并立D、经济重心的转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B、宋朝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D、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明清时期,地主和商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的现象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B、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使农民购买力下降,商品市场狭小D、促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A、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B、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C、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D、人口的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
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
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巩固辅导八十

2019-2020学年度中图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巩固辅导八十第1题【单选题】费正清在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是( )A、关注民生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禁绝对外贸易政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康乾盛世时,超过苏州、杭州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的是( )A、南京B、松江C、无锡D、北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
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消极影响是( )①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②不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④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范小静在《十三行故事》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打响,广州的林则徐给朝廷的奏折中这样分析敌情:那些英国人的装束,全身缠裹得紧紧的,腰和腿都僵硬得很,一跌倒在地上就爬不起来。
中国人对付这种军队,不但一个士兵就可以撂倒他几个,即使是乡村和市井的平民也能要了他们的命。
”产生这种认识的根源在于( )A、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较大B、两国军事实力的悬殊C、两国的人种差异较大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2019年精选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 5 课 清朝的闭关锁国巩固辅导

2019年精选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5 课清朝的闭关锁国巩固辅导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清总结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几点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果你在明清时去做生意,你带的货币一般是( )A、铜钱B、白银C、黄金D、纸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
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水陆交通发达B、边境贸易繁荣C、城市中坊市分罝D、商业市镇兴盛【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793年,马戛尔尼来到中国,他在日记中记载:“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无知祖先的笨拙方法。
”据此可知中国( )A、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B、实行闭关自守最终导致了落后C、开始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D、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文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8世纪英王派使者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乾隆皇帝回复:“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这反映出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B、重农抑商C、对外开放D、休养生息【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面史实能够说明大清封建帝国危机的是( )A、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B、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C、推行闭关锁国政策D、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瓷器凝聚了中国古代高超的科技智慧与东方民族精湛的审美意趣.清朝时期中国著名的制瓷中心是( )A、南京B、松江C、广州D、景德镇【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1793年,英国使团来华时,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
一、闭关锁国的实行
1.背景
(1)中国是一个传统的____大国,清政府轻视工商业,严格限制________。
(2)清朝统治者________思想严重,蔑视其他国家。
(3)清政府既害怕__________前来侵犯,又害怕中国人民出海结聚反抗。
2.海禁
(1)目的:隔离东南沿海的____武装。
(2)表现:严禁商民出海贸易,同时对西方商船给予严格限制,贸易地点只有____一处。
统一____后,增加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个对外贸易港口,但对外贸易仍受到重重限制。
3.闭关锁国
(1)政治:从____年开始,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限制,只留____一处口岸与国外通商,并对外商和华商的活动都作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
这就是________政策,它一直持续到________前夕。
(2)经济:无视西方近代________的先进性,拒绝引进吸收。
严重
2.(1)抗清(2)澳门台湾
3.(1)1757 广州闭关锁国鸦片战争(2)科学技术
二、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航海事业闭关锁国闭塞停滞
【问题1】清朝为何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探究:主观原因:首先,闭关锁国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
其次,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清朝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客观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统治。
为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的渗透,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问题2】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影响与后果。
探究:影响:(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
(2)中国商人和华侨出国贸易受到阻挠和打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便长期落入外国商人手里而为他们所垄断。
(3)明代以前一直居于世界先进地位的造船业和航海业,也随之衰落下来,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大型船队遂告绝迹。
(4)清朝的闭关锁国,还严重地阻碍了其他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后果:(1)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2)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到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落在西方的后面了。
(3)最终酿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1.清朝初年,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的原因是()。
A.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对外贸易
B.对外贸易不利国家的稳定
C.中国科技发达,不需引进吸收外国近代先进科学技术
D.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
2.如果你是一位清朝的商人,政府限制对外贸易后你只能从哪一个港口出海经商()。
A.北京B.上海C.广州D.连云港
3.(2011·广东汕头)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
”结合下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4.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觉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其中“大帝国”是指()。
A.唐朝 B.元朝 C.宋朝D.清朝
5.正确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下列表述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B.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C.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
6.阅读下列材料: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殖民者来到中国。
英国商人为扩大贸易,力图开拓中国市场,但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发展的形势,固步自封,自我陶醉。
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请完成:
(1)“天朝”指什么?
(2)从乾隆帝的信来看,清政府拒绝与外国通商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反映出清朝统治者的什么思想?
(3)清朝初年在对外关系上实行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答案:1.D 2.C
3.A 由题干中马克思的话和右图,可以知道这是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不是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D
5.C A、B、D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论,属于观点,C项属于历史事实。
6.参考答案:(1)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2)原因: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思想:愚昧落后,妄自尊大,闭目塞听。
(3)闭关锁国。
后果: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