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可口可乐发展史

合集下载

可乐行业整体资料

可乐行业整体资料

可乐行业整体资料近几十年来,可乐行业一直是全球饮料市场中最具影响力和受欢迎的部分之一。

它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其独特的口感和各种口味选择,还因为它在跨国公司、经济和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可乐行业的相关信息和发展历程。

1. 可乐的起源和发展可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的美国。

第一个生产并销售可乐的公司是可口可乐公司。

该公司于1886年在亚特兰大成立。

可口可乐的创造者是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

他试图研制一种能治疗头痛和精神不振的药物,但最终创造出一种碳酸饮料。

这种饮料以其独特的味道和起泡特点获得了成功,并且很快传遍了全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口可乐的成功引发了其他可乐品牌的出现,例如百事可乐和雪碧。

这些品牌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市场份额,并成为可乐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2. 可乐行业的全球影响可乐行业的发展对全球经济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可乐行业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各大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和分销网络。

这为各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创造了巨大的税收收入。

其次,可乐行业也推动了全球市场的竞争和创新。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可乐公司不断努力创新产品、包装和市场营销策略。

这促使了各公司之间的竞争,并推动了饮料行业的发展。

此外,可乐行业还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美国文化。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品牌成为了全球消费者的熟悉标志,与美式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通过广告、赞助和合作,可乐公司对体育赛事、艺术活动和娱乐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可乐行业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可乐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更健康的饮料和有机产品。

这对传统的碳酸饮料行业构成了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可乐公司推出了许多低糖、无糖和健康的饮料选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发展历程简介可口可乐是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的。

他在1886年在家中后院发明了一种咳嗽糖浆后,拿了这种糖浆到附近的杰柯药局出售。

1887年在一次幸运的意外中,有人把糖浆与碳酸水混合起来,于是今天家喻户晓的可口可乐便诞生了。

彭伯顿的会计师罗宾逊是一位古典书法家,为彭伯顿所发明的饮料起了一个响亮又易记的的名字“可口可乐”,并用美观的字体写出来,这个商标字体一直沿用至今。

可口可乐初诞生时,头一天以每杯5分钱只出售了9杯,第一年生意只赚了50美元,连做广告的费用都不够。

1888年,彭伯顿去世,另一位商人约瑟·甘度拉将配方及所有生意都买下来,并于5年内推销至美国全国。

1892年,艾萨·坎德勒2300美元取得可口可乐的配方和所有权,并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于1908年进入亚洲,在菲律宾销售。

1923年,亚特兰大的罗勃特·伍德鲁夫担任总裁,展开可口可乐另一个重要的新纪元。

今天,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生产及销售商,拥有全世界最畅销五种饮料中的四种: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和芬达,公司旗下的产品超过100种。

目前全世界近200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0亿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

百事可乐发明者:普拉多汉。

1898年8月28日,是百事可乐“Pepsi-Cola攠诞生的日子。

这是每一个关爱百事可乐的人们都引以为骄傲且不会忘却的日子。

一百多年来,百事可乐在喧嚣、纷乱、竞争的氛围中,随着时代的步伐,与美国和世界一起成长、壮大。

如同一个“哇、哇”坠落于人世的幼小生命,百事可乐在经历了无数次与命运、病痛、磨难、灾难的抗争,甚至跌倒在死亡线上的挣扎之后,昂首挺胸地步入了人生最为绚丽的青春年华,迎来了生机昂然的春天。

在广阔的全球饮料市场上,百事可乐后来居上,终于与先于其12年问世的可口可乐并驾齐驱、鼎分天下。

今天,当人们一页一页地翻开百事可乐的发展历史,一步一步地沿着她的成长脚印,去倾听那些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时,我们的心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力量,体味到物竞天择的魅力,品尝到失败的泪水和胜利的喜悦,从而,为百事可乐在其百年发展史中所迈出的每一步兴奋不已、惊叹不止。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节选)案例分享2006-03-19 16:42:54 阅读696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可口可乐的中国发展历程概括的讲,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也应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前,是可口可乐在旧中国市场的发展阶段。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最早起源于1927年。

当时,可口可乐来到中国并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第一家装瓶厂。

到1930年,可口可乐已经在中国青岛建立了第三个装瓶厂。

1948年,上海已经成为了美国境外第一个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箱的重要市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口可乐公司停止了在中国的业务。

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今,是可口可乐重回中国市场发展的阶段。

1978年,就在中美宣布建交的当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宣布为首家重返中国的国际消费品公司,并于1981年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家装瓶厂。

1981年4月,在北京成立第一个专门生产瓶装“可口可乐”饮料的车间。

2000年,可口可乐将中国区总部从香港迁移到了上海,回到阔别54年的中国原籍。

至2003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累计投资已经超过11亿美元,年销量已经超过6亿标箱,并且可口可乐系统在中国市场雇佣员工共计二万余人。

可口可乐2003年在中国已经建立了23个装瓶公司,28个生产厂,其中的绝大部分由中资或华人企业控股。

二.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现状可口可乐已经连续成为中国最著名商标之一,根据1999年在中国进行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中国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牌号,并且连续9年被权威机构评选为“最受欢迎饮料”。

可口可乐目前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饮料,公司拥有中国软饮料市场9%市场占有率,以及中国碳酸饮料市场33%的占有率。

可口可乐长期拥有中国碳酸饮料最知名四大品牌中的三位。

可口可乐公司目前的国产化率高达98%,浓缩液在上海生产,并且以人民币销售。

可口可乐公司每年还会在国内采购原材料价值超过60亿人民币,并且每年上缴给国家税款达16亿人民币。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从1927年开始,可口可乐就已经在中国投资。

到1948年,上海成为美国境外第一个年销售量超过100万箱可口可乐的重要市场。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可口可乐在第一时间重踏中国国土,成为重返中国的第一批国际品牌。

整整25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缔造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而中国商业理念的成熟和发展,也堪称一部宏大的商业史诗。

可口可乐有幸成为最先融入这一商业史诗中的一员,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并用自己成功的经验为外商投资中国谱写了成功的篇章。

至今,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12亿美元,在中国内地建有28家装瓶公司及34家工厂,员工超过2万人,中国每年人均饮用可口可乐12杯(每杯8盎司或 192 毫升)。

可口可乐已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之一。

根据1999年在中国进行的盖洛普调查显示,81%的中国消费者知道可口可乐的品牌。

2003年,一个独立的中国权威消费调查显示,可口可乐已连续八年被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饮料。

1/ 1。

可口可乐创业史

可口可乐创业史

可口可乐创业史可口可乐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最广为人知的软饮料,它的创业史就像一部全球化的传奇。

可口可乐公司的前身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的亚特兰大,那时,一个名叫约翰·斯特森·彼得里的药剂师发明了一种将可卡因混合碳酸水的饮料,他把这种饮料叫做可口可乐。

一、创业初期:可口可乐的诞生彼得里发明的可口可乐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不但味道清香可口,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缓解头痛。

可口可乐慢慢走红,但是这只是一个小众品牌,市场份额微小,彼得里必须要为可口可乐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于是,他将可口可乐的生产和销售权转让给了一位名叫阿萨·格拉姆的商人。

格拉姆可谓是可口可乐品牌的拯救者,他不仅将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良,还注重销售渠道的建设,通过广告宣传、赞助体育赛事等手段,将可口可乐推向了更广的市场。

可口可乐走出了亚特兰大,开始进军美国市场,很快成为了倍受欢迎的软饮料。

二、全球扩张:可口可乐品牌在世界各地盛开可口可乐的热销旋风并未止步于美国本土,它很快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

20世纪初,可口可乐进入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场,迎来了新的销售高峰。

之后,可口可乐品牌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相继建立了生产厂和分销网络,成为了当地民众喜爱的品牌。

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不单单是货物的输出,更是文化的传播。

它的广告语“享受可口可乐,开启快乐的一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语言。

著名的“有趣、美好、真实”的品牌理念更是深入人心。

有趣的广告、美好的产品、真实的服务,成就了可口可乐品牌的强大。

它让人们不仅享受了美味和愉悦,更是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品牌情感和价值观,使得爱好品牌的人们更加热爱、信任可口可乐。

三、创新与拓展:可口可乐时刻与时俱进创新是可口可乐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口可乐不断对产品的配方、包装、口味等进行调整和改良,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口感的不断需求。

例如,近年来可口可乐推出的可口健怡可乐,以及卡路里饮料,更符合现代人对健康的追求,受到广泛的欢迎。

可口可乐公司发展历程及对策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发展历程及对策分析

可口可乐的营销之道与未来开展策略一、回忆可口可乐百年开展历程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pany〕,成立于1886年5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其最知名的产品Coca-Cola的配方和名字由合伙人与Asa Candler1892年创造,其现任董事长兼CEO是Muhtar Kent。

早年生产的可口可乐是用一杯白开水对一匙糖浆的。

新聘来的助手将打水、碳酸水、与可口可乐混起来的错误,反而让当时顾客赞不绝口,争取要这种"新配方〞的可口可乐。

从此,可口可乐就是可口可乐糖浆与碳酸水混合的饮料风行世界。

并且从1894年起以瓶装出售。

但真正能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还是两位美国律师。

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埃斯·简道宁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

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品质保证可口可乐公司允许他们利用可口可乐的商标做广告,这个特别的装瓶系统,从此产生可口可乐的工厂遍地开花。

1888年Asa Griggs Candler看到了可口的市场前景,购置了其股份,掌握了其全部生产销售权。

Candler开场把制造饮品的原液销售给其他药店,同时也开场在火车站、城镇广场的告示牌上做广告。

1901年,广告预算已达100,000美元。

Candler在1899年以1美元的价格售出这种饮料第一个装配特许经营权,因为他相信将来这种饮料主要是在饮料机中的销售。

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Candler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在1929年Cola-cola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Cola-cola,在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可口可乐在中国可口可乐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

2001年11月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入世前夕,可口可乐公司总裁杜达夫在北京接受《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的采访时称,中国已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的第六大市场,将来即便不是其最大的销售市场,也会是其最大的商业市场。

进入中国二十多年以来,可口可乐已成为中国社会繁荣的一部分。

杜达夫还说,让可口可乐中国员工特别骄傲的一件事是:1O年前的计划现在他们全部做到了。

发展迅猛的“中国”公司可口可乐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美国企业之一,其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落户,随后在天津、青岛也相继建立了装瓶厂。

1933年上海装瓶厂成为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境外最大的装瓶工厂。

1948年中国成为美国本土之外第一个销量突破100万箱的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影响。

中美建交后,可口可乐公司重返中国,可以说这之后才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真正发展的历史。

重返中国的可口可乐采取了四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从197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从香港用火车把可口可乐产品运进内地,采取委托寄售方式,使可口可乐首先进入北京友谊商店和涉外饭店,代销者可以无本得利,最初的年销量只有约200吨。

但可口可乐从此再次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

第二步,赠送设备,促进进口原浆。

从1981年起可口可乐美国总部先后向北京、广州等地赠送灌瓶用的生产设备,但条件是必须进口可口可乐公司配方保密的原浆,再用中国的瓶掺水和糖,贴上可口可乐的标志。

当时中国灌浆量达万吨以上,进口原浆所用的外汇最多年份达100万美元。

第三步,投资办厂,扩大市场。

1988年中美合资的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建立了两个生产车间,一个由美方独自管理生产配方保密的原浆,一个由原浆配糖兑水灌瓶。

可口可乐公司使用中国生产力进一步扩大了中国市场,年销量达17万吨。

第四步,扩大可口可乐的社会影响,这主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可口可乐在中国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体育活动。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品牌演变历程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品牌演变历程
1923年,罗伯特·伍德鲁夫接任公司总裁,他的目 标是使可口可乐走向全球。同时加强质量管理, 改进和加强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广告宣传和促销 活动。在伍德鲁夫的苦心经营下,可口可乐在全 球得到推广,最终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可口可乐标志的演变

当前可口可乐中英文标识
受的 心 来 第 可 。味 , 其 一 口
百事可乐标志的演变
发展到1950年后就出现 正面瓶盖的造型,强 化了饮料的说明性特 征。
其中1962年的修正方案 中改变原来的花体为 等线体是一次大的突 破。
百事可乐标志的演变
1973年的修正方案中把1962年的瓶盖造型转变为圆形,将 造型简约化,增加了方形背景,使标志更突出,视觉效果 更简约有力。


omnicom
百 而 是 因 一 百 设 此 事 大 百 不 系 事 计 次
笑事同列可 的 标
则清的的乐 。 志 代怡产“现 旗是 表,品微有 下由
满有笑的 的全
可 乐
Ainell
Max

脸 微
不 同
” ,
红 色
球 最

志 笑 的 中 和 分 大
则弧央蓝 公的
的 代 形 白 色 司 广
表,色将 化告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的品牌演变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代表着 一个企业的利益和形象,更在于它是一个企业 生命。生命体需要通过新陈代谢来适应外部环 境的变化从而达到保持活力的目的,品牌也要 通过不断地演变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来保持 和增强其竞争力与活力
可口可乐公司
——简介品牌演变历程
公司简介
百露带成 事齿弧为 可轻形全 乐笑会球 ,
5
个 月 时 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可口可乐发展史解读可口可乐发展史中国食品产业网:可口可乐可谓人尽皆知,但是却很少人知道他的发展。

可口可乐Coca-Cola)英文名字中的两个“C”来源于这种饮料的两种成分,即从可乐叶子和可乐果中提炼出的浓缩液。

可口可乐是彭伯顿的记账员富兰克.罗宾逊的杰作。

他很善于玩弄文字,尤其是头韵法,他建议用“可口可乐”命名,并用流畅的斯宾塞字体书写——这一标识如今已闻名于世。

彭伯顿是一个非常注重广告创痍的人,当他在悬挂于药店前的遮棚上刷油漆时,他就开始了他的广告尝试。

在雅各布药店前的一块油布上就写着:“请喝可口可乐。

”于是,第一年他就卖出了25加仑,用鲜亮的红色木制小桶运送可乐。

从此,红色就成为这一饮料的显著标识。

随后到了1891年,亚特兰大商人亚撒.康德勒用2300美元买下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权。

巴菲特在1997年伯克希尔公司股东年会上说:“康德勒基本上只用了2000美元就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

这可能是历史上最精明的一桩买卖。

”四年后,康德勒的经商才能使得可口可乐的业务迅速向各个州扩展。

像彭伯顿一样,康德勒生产了许多产品,他现在的任务就是给可口可乐配制糖浆。

他向饮用水里加入了一些自然成分,以及众所周知的“商品7X——这是被严密保护的成分配方。

可口可乐公司于1892年在亚特兰大召开了第一届股东年会,有四位股东出席。

当时的年销售额为49676.30美元。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额为74898.12美元,手头现金为11.42美元。

密西西比州维克斯伯格的一家糖果商人约瑟夫.比登哈恩,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种可在野餐时饮用的饮料。

他从亚特兰大将糖浆运上船,成为生产瓶装可口可乐的第一个人。

他这个新的市场营销理念在1894年拓宽了饮料的销售市场。

1899年,大规模的瓶装生产成为现实。

田纳西州沙塔诺加的约瑟夫.怀特海德和本杰明.托马斯获得了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销售瓶装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权。

这个合同开启了可口可乐公司独立开创瓶装生产系统的先河,这一系统一直是公司软饮料运作系统的基础。

如今,用于软饮料生产的糖浆和浓缩液已卖到了世界各地的瓶装可乐销售商手中。

他们在他们所在的地区对这一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和送货。

尔后到了1919年,以欧尼斯特.伍德洛夫为首的投资者们用2500万美元买下了这家公司。

到了1923年,他的儿子罗伯特.伍德洛夫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

他60多年的领导为这家公司赢来了新的曙光。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8年股东年会上说,可口可乐公司用高于其每股收益40倍的价格重新买进其股份,是一项善用公司资金之举。

巴菲特说:“从市盈率的角度来看,以那样的价钱重新买进公司股票听起来的确骇人听闻。

”他还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家企业。

我同意可口可乐公司回购其股份。

我更愿意他们以15倍市盈率的价格进行回购,因为这是对资金最有效的利用。

”随后的多年来,伍德洛夫发明了六瓶装且上端开口的清凉饮料、售货机和运送设备,他还带领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展览宣传和促销活动。

在他的领导下,可可口可乐公司最终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向外扩张,在加拿大、古巴设立分支机构,于19世纪90年代就迈出了它国际化的步伐,后来在1928年又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挂上勾。

当时,美国的一架运输机曾运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美国代表队和1000箱可口可乐到阿姆斯特丹。

在20世纪20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向欧洲进军。

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可口可乐公司也能够在国外政府的帮助下,在国外建立了64家瓶装生产线。

在是谁,无论花公司多少钱,每个士兵只要花5美分就可以买一瓶可口可乐”。

马克.彭德格拉丝特在1993年8月15日的《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为了上帝、国家和可口可乐”的文章: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一群忠实的消费者。

一位士兵在给家里的信中写道,在两栖登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在第一或第二次潮汛来临时,岸上是否会有可口可乐售卖机。

这位士兵因此而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

可口可乐不仅可以鼓舞士气,而且也能让外国人得以初次品尝这种饮料,这为它今后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打下了基础。

即使在美国军队撤离以后,可口可乐仍然留了下来,建立了它的滩头阵地,从而成为第一批广销海外的美国产品之一。

自然而然地,它的品牌价值也就得以提升了。

“可口可乐”商标于1893年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注册,随后又在1945年注册了“可口”商标。

广大消费者所熟悉的可口可乐外包装瓶,是由印第安纳州特尔豪特的卢特格拉斯公司于1916年设计的。

1982年,可口可乐公司推出了减肥可乐,这标志着公司商标向另一种产品的延伸。

今天,减肥可乐已名列美国低卡路里软饮料产品中的第一位,同时也在同类最畅销饮料中排名第三。

巴菲特最喜欢的樱桃可乐是1985年生产出来的,这一年最著名的要数“新可乐”的问世。

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又推出了减肥樱桃可乐。

后来,又有其他几款饮料也加入到可口可乐饮品的强大阵营。

除了1960年推出的、现在世界上柠檬类饮料排名第一位的雪碧之外,可口可乐公司还拥有的其他品牌有:皮勃先生、美乐—耶乐、芬达、塔布、福雷斯卡、动感、第五元素、果香、富-C以及巴卡迪热带水果搅拌器。

同时,可口可乐公司也还拥有一个以果汁和果汁饮料为主要产品的制造商“小仆人”公司。

“小仆人”公司还生产“爪哇星”牌咖啡以及一种称为“简单橙汁”的橙汁饮品。

休斯顿·阿斯特罗斯体育场于2002年6月将其名称由“安然广场”改为“小仆人公园”。

尽管这些年来,可口可乐公司一直致力于向其他方面发展,但主要精力仍然是打造世界一流的软饮料市场。

1999年,可口可乐公司又推出了瓶装水饮料——达萨尼。

可口可乐公司拥有一系列的瓶装水饮料产品,比如墨西哥的“蓝天”,俄罗斯的“博娜卡”可口可乐公司在1982年买下“哥伦比亚影院”——电影和电视制作工作室,后又在1989年后期,将其在这家公司所拥有的股份以5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索尼公司,它把这些钱大部分用来投资建立新的瓶装生产线,还回购其自身的股票,而这恰恰又是巴菲特的投资特点。

其实,高泽塔早在7年前就已经让可口可乐公司购买了“哥伦比亚影院”,但后来又卖掉了“哥伦比亚影院”以及那些与饮料业无关的企业。

他曾说:“这个国家有这么一种观念,就是你同时经营两个差劲的企业比你经营一个优质的企业要好。

因为经营两个企业意味着你分散了风险。

这真是头脑发热。

”1990年,可口可乐公司花了1500万美元在亚特兰大地铁站附近建了一个名为“可口可乐世界”的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的展品包括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张专利原件、一个20世纪30年代的苏打水饮水机以及可口可乐公司著名的圣诞广告和一间礼品店。

在这里展出的1000件人工制品中,还有那个著名的6.5盎司重的弧状包装瓶的原型,这个包装瓶比实际投入使用的那个要稍大,是世界上仅存的两个包装瓶中的一个,它的价值是10000美元。

门厅中一字排开的大约200面旗帜表明可口可乐所覆盖的市场。

参观展厅时,你会看到在水中嬉戏的美女、体育明星和电影明星,他们都是这些年来为可口可乐做过广告的人。

还有从纸板上剪下的图案,比如大力宣传可口可乐的明星珍·哈罗和加里·格兰特。

尽管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只有10000名雇员,在其他国家也只有23000名雇员,但在世界范围内却有100万人从事着与可口可乐产品有关的工作。

因营销技巧而备受仰慕的可口可乐公司承认,在1985年更改它那著名的“7X”配方是一个彻底的营销失误。

要知道这一配方已在亚特兰大银行的保险柜中躺了99年。

这些年来,虽然这一配方也经常会被修改,但都只是为了优化配方或者更好地调配。

但这次却是一次彻底的改变——一种全“新”的可乐。

但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社会公众对公告表示了强烈而迅速的抗议。

这场社会公众关系的灾难,后来被作曲家乔治·皮卡德录制成歌曲:“这就是可口可乐”。

3个月后,公司改用以前的配方制成了经典可口可乐,同时也保留新可乐。

这时,又有人说:“可乐就是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出现了转机,它的市场占有率由37.5%上升到40%。

在可口可乐公司宣布重新使用原始配方的当天,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栏目在正在播放的“大众医院”中插播了这一要闻,当下18000名欣喜若狂的可乐迷的电话,使得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公司的总机应接不暇。

可口可乐公司的市场营销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这并不奇怪。

1923年,它推出了一种可外带的六瓶装容器,真可谓是一个营销革命。

但是,在1990年,“魔力罐”的促销由于考虑欠周详而不得不终止,因为那些特制的罐子并未能带来钞票。

但是,用巴菲特的话说,可口可乐公司一直不遗余力地“覆盖整个世界”。

在整个20世纪,可口可乐一直在全国庆典和全球要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从1905年以来,世界性博览会和全国性展览会都一直推荐可口可乐。

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到,在1996年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公司策划了一场大型的营销战。

美联社一位记者写道,“80%的牙医都会建议病人用可口可乐洗牙。

”事实上,1994年初,可口可乐公司的“让世界永远团结在一起”的广告语,就开始出现在亚特兰大的告示牌上。

可口可乐公司是支持奥运会历届筹委会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赞助商。

在赞助一事上,可口可乐公司一直都认为,伊凡德.霍利费尔德是亚特兰大奥运会广告的最佳人选,用他做广告,效果肯定不同凡响。

事实上,从1990年11月开始,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都竞相争抢伊凡德.霍利费尔德做广告。

最终,可口可乐公司和他签订了一份期限为6年的协议——这份协议被宣传为与“大人物”签订的“大买卖”。

这份协议可能只是一个成本价,具体数字尚未公布。

事有凑巧,在1991年4月19日,伊凡德.霍利费尔德与乔治.福尔曼的热身赛中,他身穿一件红色的可口可乐经典T恤衫出现在比赛中,让观看电视的霍里费尔德迷们赏心悦目了一把。

这份合同规定,由伊凡德.霍利费尔德出演公司的产品广告,并且代表公司公开亮相。

伊凡德.霍利费尔德与公司积极参与了奥运会的各项活动。

但是,即使有了伊凡德.霍利费尔德以及可口可乐公司后来的任何广告,可口可乐公司恐怕都无法超越公司以前所取得的成就。

出人意料的是,伊凡德.霍利费尔德在1991年初购买了价值100多万美元的可口可乐股票,这是一个巴菲特式的投资,他赢得了一场金融淘汰赛。

因此,伊凡德.霍利费尔德也许可以同巴菲特打一个回合,但不会有关于巴菲特在与伊凡德.霍利费尔德进行拳击比赛,哪怕就一个回合比赛中战绩如何这样的猜测,即使是在ABC体育赛事中。

在1996年或1997年,迈克.泰森同霍利费尔德的比赛运气不佳,但是,双方都增加了他们的净收入,足以买得起一些可口可乐股票。

棒球队的泰.科布在1908年开始投资,他的股票做得很成功。

重新回到可口可乐公司的体育广告上来,20世纪80年代初,“吝啬的”乔.格林出现在可口可乐的广告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