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窗棂

中国传统窗棂
中国传统窗棂

中国传统窗棂

潘嘉来

从敲击第一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

提。史籍中略为详备可供查考的,也只有《周礼·冬官考工记》与《天工开物》数种而已。编纂这套《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正是要与读者一同重返乡村,走近手工艺作坊,拜访手工艺传人和收藏家,聆听幕后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门窗属外檐装修的范畴,也叫装修作。我国木构建筑,墙体一般都不承重,隔扇、槛窗可以做得轻盈通透,窗又常处在人们的视觉中心区域内,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至少从汉代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已将自己的祈愿、祝福和喜悦刻在了窗的棂子、绦环板和裙板之上了。如果可以把窗比作建筑的眼睛的话,那么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建筑曾有一双世界上最美丽的眼睛。

近代以来,建筑的材料和工程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特别是玻璃作为建筑材料的普及,改变了窗的样式,窗在变得明亮的同时渐渐地失去了自身的审美性。20世纪80年代,在“旧城改造”的狂潮中,全国城乡大批的传统建筑被拆毁,在断墙残垣之间,精美的老式窗棂从废墟中被意外地发现,成为收藏者追逐的对象。今天,在一些时髦的现代场合,传统窗棂成为了体现古典价值的装饰符号,这样的陈列,或许是无奈的现代人对传统所能表示的最后一点尊敬了吧!

与此同时,对传统窗棂的研究也从建筑学中分离了出来,

本书就是这种尝试的一部分,作者对传统窗棂的种类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实地拍摄了大量的窗棂图片,希望能给后来者做一点铺路的工作。这次再版,对封面和内页版式进行了修改,对第一版中的错失进行了校改,增加近万字。同时还新收录了中原地区的部分窗棂图片。

2005年7月

目录

引言文明的碎片

一、从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起

二、“窗”字的由来

三、窗的样式与名称

四、窗的功能

五、传统窗棂在现代装修中的运用

六、窗棂的仿古制作

后记

引言文明的碎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了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峰期,在现代化的建设浪潮中,无数个象杭州、绍兴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延续了千余年的城市格局和历史街区被毁,大量的明清建筑遭肢解,传统历史街区被夷为平

地。仿佛是为了赎罪,一夜之间人们对那些从传统建筑中拆卸下来的构件,如老式门窗、老式家什等关心爱护起来,不惜重金购得,悬置于宾馆、饭店、茶楼,甚至是自家客厅之上。

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建设并非是一定要以破坏为前提的,平遥、周庄和苏州古城就是成功的例子。一方面,古城、古镇较完整地保护了下来,成为人文旅游的热点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苏州、平遥等地的新城建设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水准,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存质量,探索出了一条尊重历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我们这些住在建于古城废墟上钢筋水泥建筑中的人们,就只能弄些古建筑的残骸来装装门面了。

作者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同样怀有深深的赎罪之情。行走在乡间的明清建筑中,村民常告知家里的门窗被毁、被卖甚至被盗的情形,看到古门窗被拆卸后留下的窟隆,以及古建筑上象新长成的伤疤一样刚安上的新式门窗,心里真不是滋味。在城市,我们无奈地眼看着古老的历史街区成片地消失,说到底,这些传统门窗和建筑构件,只有与它们的建筑母体,包括传统历史街区和古城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完整的呀!

对中国传统门窗的系统研究才刚刚开始。中国传统建筑有大木作和小木作之分,大木作是指建筑物中承重的结构

构件的制作,如柱、梁、檩、椽以及榫卯结构和斗栱形制等,这些建筑规制是与农业文明的社会等级体制密切关联着的,所以在各种文献中有极详尽的记载和说明。小木作指门、窗、天花、地板、护栏等,这些建筑构件的等级规定不是特别严格,民间可以比较自由地按照需要来制作,这就为民间工匠的自由发挥留下了余地。另一方面,因为小木作与建筑的等级关系不大,在建筑中的位置也就相对不甚重要了,所以文献记载颇为简略,更少有传统窗棂专著的出版,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空白地带。

现在很时髦的“装修”一词,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原来是门窗等小木作工艺的专称(装修作),然而,转眼之间传统建筑中古色古香的木制门窗,已经成了现代钢筋水泥建筑物中最常见的点缀品。不管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艺术品,或是怀古凭吊的对象,它毕竟还是以文明碎片的方式被大量保存了下来,随着各地古旧花窗专业市场的出现,它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项产业,对它关心的人们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全面和理性的资讯。这样,对传统门窗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也就显得非常必要和急切了。

最后,我们要特别感谢浙江东阳、嵊州和慈溪的木雕匠人们,是他们承继了中国传统的木雕工艺,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宾馆、饭庄和茶楼中,很多装饰性的传统门窗正是出自他们之手,雕刻与制作工艺可与古人媲美,并

且更能适合现代建筑与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更为重要的是,在装修需求的刺激下,现代木雕作品的大量出现和走向市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性和尊重历史的购买选择,其现实意义在于,相对地减少了市场对古旧门窗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古建筑与传统门窗获得保护的机会。

一、从中国建筑的特征说起

中国窗棂的构成形式与中国建筑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中国建筑与埃及建筑、西亚建筑、印度建筑、爱琴海建筑和美洲建筑组成了世界古建筑的六大体系,是世界原生型建筑文化类型的重要代表,它的特征就是——木构架建筑系统。

大家知道,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持续发展了5000年,并且没有间断过的文明,这一持续发展的过程,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也同样得到了印证。

中国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是比较清晰的,根据考古资料和古代文献的记载,一直可能追述到东方文明的初始期。中国建筑有两个直接的来源,这就是原始巢居与原始穴居。《孟子》说:“下者(南方地势低洼)为橧巢,上者(北方地势高爽)为窟”。木巢、土穴分别发育出了具有南方长江文化特征的干栏建筑类型,和具有北方黄河文化特征的穴居建筑类型。南方的干栏建筑提供了木构架的建筑构想和

榫卯结构的组装技术,这一建筑系统早在夏商时被宫廷确定为官方建筑样式,最终定型为“殿”这样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殿的主要特征就是:在夯土台基上由榫卯连接的木构架系统支撑的单体建筑构成。需要指出的是,殿的意义更多地是在于它的礼仪性,而它的居住功能已逐渐弱化。北方穴居建筑同样获得了良好的发育,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宁夏等黄土地区,穴居、半穴居的窑洞至今仍普遍被采用,不仅如此,在北方还存有窑洞式的建筑——覆土窑(锢窑),它与靠崖窑和天井窑不同,不是挖土成洞,而是在平地上用土坯、砖石砌成的拱形洞屋,说明由穴居发展而来的窑洞建筑有着良好的功能满足度和地方适应性。在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窑洞建筑的门窗设置和室内家具布置的豪华程度超乎人们的想像。除窑洞外,北方寒冷地区的土木和砖木建筑,结合了木巢、土穴两种类型的优势,木构架提供支撑,墙体和屋顶用大量土坯作填充、覆盖,起到了较好的保温功能。

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木结构建筑与西方的石结构建筑是两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加工方式和建筑构想。学术界对中国建筑的木结构成因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些误会是需要给予澄清的。第一,中国并不缺乏砖石建筑建造的技术,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庞大的砖石建筑群就是由中国人建造的,这就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长城,此外还有汉代砖

墓和石阙等工艺水平较高的砖石构造。第二,中国木结构建筑具备了诸多现代建筑的先进理念。

(1)框架结构

中国木结构建筑是由柱、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的一个框架结构支撑系统,因为中国特有的榫卯连接技术而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它将墙从承重要素中分离出来,只承担围护和分隔空间的功能,即所谓的“墙倒屋不塌”。框架结构也是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代表就是高层玻璃幕墙建筑,它由钢筋水泥框架结构来承重,外墙则多选用玻璃这样的轻型材料来围护装饰。

(2)通用性

中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柱、梁、檩、椽、斗栱等构件的形制和尺寸,长久以来就固定与制度化了的。换言之,两座等级相当的建筑它们的主要建筑构件是基本相同的,有良好的通用性。1970年,北京天安门整修时,就使用了不少从其他建筑中拆卸下来的大型木构件,类似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营建特点是将预先加工好的构件进行拼装连接,这与现代建筑的预制技术如出一辙。

(3)重视建筑文化信息的保存

木结构建筑与石结构建筑相比,确实存有难保存易损毁的问题,先人在将木结构建筑制度化的同时,通过文献方

式使建筑文化的相关信息获得了较为完整的保护。也就是说,面对易损的建筑材料,人们不是将保护的重点放在某栋单体建筑上,而是将整体的建筑文化信息通过文献方式获得完全的保护和传承。这样,需要时就可以随时复制出宋代或明代的建筑,而使中国建筑文化绵延不绝。需要指出的是,建筑复制品与建筑原物在时代、人文背景、信息原真性诸方面都会有较大的差别。中国古建筑原物存量有限,重视和加强对古建筑原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同时还必需看到,在建筑功能方面,传统木构建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采光、保温和隔音功能较差,维修负担过重。建筑功能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近年来传统建筑在城乡被放弃和大量拆毁的原因之一。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持续发展与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问题,是建筑学界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框架结构设计,将墙从承重功能中分离出来,从而使窗这样一种轻型软性的建筑构件能够承担起建筑围护的重要功能,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其典型代表就是隔扇。隔扇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建筑构件之一,它同时拥有墙、门和窗的功能,由于处在建筑主要立面和视觉中心位置,隔扇又常常是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正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这些特征,成就了

窗在建筑中的突出作用和审美中心的地位。

二、“窗”字的由来

在《说文解字》中“窗”从属于“囱”:“在墙曰牖在

屋曰囱,象形,凡囱之属皆从囱。窗,或从穴。”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今天我们称为窗的装置古时叫作牖,就是安装在墙上可以开启的构件。那么“在屋曰囱”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屋”除了有房屋之意外,还是覆盖之物,《礼记·郊特牲》:“是故丧国之社屋之,不受天阳也。”意思是说,灭亡国家的社庙要用屋将它覆盖隔离起来,因它不能再接受上天的恩惠。“在屋曰囱”指的就是覆盖在建筑物之上的屋顶。所以梁思成说:“在墙上而能开阖的称牖,不能开阖而在屋上的是窗,如天窗烟窗等。足见后来叫作窗的是古时的牖,而古时的窗不过是现在的天窗横披之类。”囱是窗的本字,窗是由囱演化而来的。

公元前4800至4300年的仰韶文化半坡聚落遗址F1大房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建筑遗址,考古界认为空间较大的前堂是氏族聚会和举行各种仪式的场所,三间后室可能是氏族首领的住处。该遗址经杨鸿勋复原只有入口和囱,没有窗。因为入口和囱朝向东方,可以想见,清晨的阳光会通过囱的入口照射到堂的中央,给参加聚会和仪式的氏族成员带来光亮,或许这一缕光线还给

原始宗教仪式带来了某种神秘的气氛。

2002年9月,浙江省考古所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卞家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余年的2具陶屋,其中1具茅屋有较深的屋檐,在屋檐的上方开有四扇三角形的小气窗。这是我们目前能够见到的最古老的窗的实物模型,同时也是文献所说“在屋曰囱”活的注释。这具陶屋可以认为是由囱到窗演变的实例,如果只是要满足囱的排烟功能,只要在屋面开一个气孔也就可以了,陶屋在四个屋面各开一个气窗,显然更多地考虑到了采光的需要。

中国建筑中的窗是伴随着殿宇建筑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从河南二里头晚夏和安阳殷都宫遗址可以看出,夯土台基上的木架梁柱式殿宇建筑已经定型,在追求礼制的周代得到较快速的发展,出现了栌斗上用栱、昂作为结合柱、梁的复杂木构件,春秋战国时窗棂的雕刻花样已经有了多种变化。西周铜器和战国的木椁上有十字格和斜方格的窗棂,从汉代明器陶屋和石画像上能够见到直棂、琐文和斜格窗扇的图像。文字方面春秋时期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有“攻木之工”一节,此外《楚辞》和《后汉书》亦有“欲少留此灵琐兮”“网户朱缀”、“窗牖皆有绮青琐”的咏唱与记载。

宋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鼎盛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功能性好、棂条组合丰富、艺术和审美价值较高的门窗样式,

最具中国特点的隔扇开始普遍采用,促使建筑的整体风貌与室内的采光、通风得到改善。

今天所能见到的传统门窗,大多是明清两代的遗构。明清时期,具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丝业、茶业和盐业等民间手工业与贸易在江南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商人获取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商贾巨富将大量资金用于兴建住宅与营建园林。与此同时,文人士大夫在江南置地筑园成为时尚。二者共同推进了南方建筑业的繁荣,较为典型的遗存就是苏州园林和徽州民居,以及东阳的木雕工艺。南方园林与装修技艺对明清两代北方皇家宫殿建筑和园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批来自苏州香山和浙江东阳、嵊州一带的工匠则直接参与了皇家宫殿工程的修造,皇家园林亦多仿江南名园。与此同时,以晋商为代表的北方商人通过开设钱庄、为军旅提供大批量的后勤物资等方式聚集了大量财富,在山西留下了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具有北方特征的民居群落。与南方比较,北方民居建筑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采光、保温等建筑功能满足度较高。

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现代《营造法原》等著作,是中国传统建筑包括大木作和小木作等匠作标准化、制度化的标志。其中《营造法式》和《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更多地代表了官方即北方的制度标准,现代成书的《营造法原》则较多地保留了南方以香山为代表

的规例,两者在分类和名称上略有差异。如门窗、栏杆、挂落等项,北方有内檐装修(梁思成也叫作金里安装)外檐装修之分,南方则统一称为装折。

封建时期住宅等级严密,据《明史·舆服志四》载:“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三品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

民居在柱、梁、檩、椽;斗栱和屋顶形制等属于大木作的领域内受到严格限制,不得僭越,于是,屋主的财富与审美品味就只能通过门、窗等小木作装修来体现了,所以门、窗特别是隔扇就成为了民居装饰的重点位置和主要对象。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说:“吾观今世之人,能变古法为今制者,其惟窗栏二事乎”。南方气候温和,潮湿多雨,故在建筑中大量采用集墙、门、窗多种功能于一身又便于通风采光的隔扇,在隔扇的棂心、绦环板和裙板处多有精美的雕刻,是民居建筑物装饰的重点。在园林中还常有四面皆用隔扇围护的厅、堂、轩、馆等建筑物,营建开敞的空间,将山林景色引入室内,称借景。北方气候寒冷,民居多选用保温性能较好的砖墙作围护,隔扇和木制门窗的使用量和面积相对较小,窑洞则有精致的窗棂图案。北方的宫殿、庙宇等高规格的建筑为遵守建筑规制,仍普遍使用隔扇。

三、窗的样式与名称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样式是基本统一的,其中隔扇是中国窗的基本形态,在建筑的外部围护与内部分隔中普遍使用。同为隔扇,由于安装的位置不同名称也不相同,如安装于外檐(外檐装修)承担房屋与室外空间的分隔、围护功能时常称作隔扇;用于室内(内檐装修)空间的分隔、围护时又称其为纱隔等。其他如槛窗、支摘窗、横风窗等也都可视为隔扇的派生物与简化形式。

板棂窗板棂窗形成较早,是花格窗最古老的样式之一。由窗框和竖向排列的棂条组成,加有横棂(一般上部加二条横棂,下部加三条横棂)的称为“一码三箭”,背面糊纸,通常为不可开启的固定窗。名称与棂条的剖面形状有关,棂条断面呈矩形的称板棂窗,棂条断面呈三角形的称破子棂窗。

隔扇隔扇的名称古今南北颇不统一,典籍中有写作槅扇的,宋代称作格子门,古时亦称阖扇,南方(《营造法原》)则直接称为长窗。隔扇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外框,《营造法原》称为边梃,是隔扇的外部框架。2、窗棂,宋时称格眼,又有花心、棂心、格心等称呼,

《营造法原》称为心仔。是隔扇的主要部分,起着通风、采光的作用,同时也是装饰的重点所在。3、裙板,宋时称障水板,位于隔扇的下部,常用如意纹做装饰。4、绦环板,宋时称腰花板,《营造法原》称为夹堂板,依梁思成的说法,绦环板用双重时才叫夹堂板。绦环板安装在窗棂和裙板的上下位置,起着连接过渡的作用,绦环板也是雕刻装饰的重点部位。此外,隔扇的规格与绦环板的数量有关,绦环板的多少决定了抹头(《营造法原》称为横头)的数量,所以又有三抹隔扇、四抹隔扇、五抹隔扇、六抹隔扇和落地明造(二抹隔扇)多种规格。隔扇的基本特征是,窗棂由木条拼接成各种花式的紧密图案,现代人多看重它的审美趣味,其实这种设计是有很现实的实用意义的。古时没有玻璃,窗口常糊以纱、绢、纸来做采光材料,讲究的则采用经过加工的蚌壳材料,这些材料或轻、或薄、或体积较小,需要有较密集的支撑点和安装位置,这就是造成窗棂图案趋于紧密的根本原因。清末,随着玻璃的推广应用,棂条也逐渐拉开了距离,最终在现代建筑中完全消失,只剩下外框和玻璃了。

侯幼彬在《中国建筑美学》中对窗棂的构成和变化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解,将格心分为平棂构成和菱花构成两大类。平棂构成使用范围广泛,是民居、园林最常见的棂心构成方式,菱花构成是较高规格的棂心构成方式,常用

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建筑。现将其具体分类转述如下。

平棂构成的五种主要形式

(1)间格构成

由若干相同规格的棂条等距离(通常为直线)排列组成,棂条之间互不交接,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棂格形式。有直棂、破子棂、板棂三种。

(2)网格构成

由纵、横棂条交错而成。基本形为“一码三箭”,就是在直棂格心基础上再加三条横棂。通过正交、斜交方式可变换出“柳叶式”、“井字式”、“杂花式”多种式样。

(3)框格构成

由规格不同的棂条组成不同样式的框格,常见的有“步步锦”、“龟背锦”、“灯笼框”等。其中“灯笼框”的格心中央有面积较大的透空内框,有较好的透光性。“灯笼框”隔扇安装在室内时,常以“灯笼框”为镜框,上裱文人字画,在明清宫殿的隔扇中,也常在“灯笼框”上裱有“臣工字画”,以增强了窗棂的装饰效果。

(4)连续构成

由棂条组成的双向连续图案,常见的有“拐子纹”和“冰裂纹”两种。“拐子纹”是曲尺形的多重组合,有“万字拐”、“回字拐”、“亚字拐”多种变化。“冰裂纹”是三边、四边或五边放射型的连续组构,看似杂乱,实是错落有致。

(5)沿边构成

近代以来,随着玻璃逐渐替代纱和纸成为主要的窗户采光材料,棂条也随之由密变疏,出现了中心留空,周边连接的棂格构成形式,最常见的为“井字格”。北方的支摘窗和南方园林中多有使用,给人空灵、疏朗之感。

窗棂除了棂条之间的连接外,还常用工字、套环、方胜、卧蚕等小构件来加强连接,同时也强化了装饰效果。菱花构成的二种形式

(1)双交四椀构成

菱花图案水平相交排列,较为规整。另有一种斜

交的变化类型,菱花图案呈对解线排列。

(2)三交六椀构成

菱花图案呈三解波浪型相交排列,富有变化。菱花构成在宫殿、坛庙、寺院建筑中使用时常带有毯纹,显得富贵华丽。

隔断隔断的形制做法与隔扇相同,专用于室内空间的分隔与围护,亦称纱隔和碧纱橱。中国传统建筑室内常用木制隔扇、纱隔、屏风和板壁作围护隔离,很少用砖墙。厅、堂与厢、房之间也常用隔扇来分隔。隔断作为半通透的隔离装置,起着划分居室功能区的作用,同时又是室内装饰

的重要组成部分。纱隔格心多采用通透的“灯笼框”式,背面蒙上纱或裱文人字画。纱隔制作较为精致,《营造法原》说:“纱隔格式,妙在轻巧秀丽,故其夹堂及裙板多雕花卉,或雕案头供物,甚至用黄杨雕刻镶嵌。”

落地明造落地明造是由隔扇派生出来的另一变体,去除裙板,将格心延伸到原裙板的位置,组成整体通透的落地窗扇。落地明造多用于园林建筑中,清新雅致,通光性能较好。安徽黟县西递村“大夫第”保留有完整的落地明造冰梅纹隔扇实例。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1691),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照故居。大夫第正厅为“大雅堂”,装修亦颇雅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天井四周的落地明造冰梅纹隔扇,冰梅纹寓意“十年寒窗”。大夫第的“美人靠”雕栏板也颇有特色,堪称西递雕花第一楼。

槛窗隔扇去掉裙板部分,安装在槛墙上的,称槛窗,《营造法原》也叫做半窗。从功能上讲,槛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窗,因为隔扇除了具有窗的功能外还皆有墙和门的功能。槛窗的防水和封闭性能优于隔扇,常用于厢房、次间和过道。槛窗更趋于实用,棂心和绦环板雕刻通常不如隔扇精致。南方民居中槛窗实例较多,其中浙江东阳卢宅存有多处直棂式槛窗,保留了明代建筑的窗棂样式。

东阳卢宅始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六(1462),建筑群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主厅肃雍堂,止于世雍堂。因为建筑年代和布局与北京故宫有较多相似之处,又有“小故宫”之称。2005年6月,东阳卢宅因为被总部设在美国的民间机构“世界遗产基金会”,列入了2005年—2006年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而名噪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与周边的安徽、江西和福建不同,浙江省至今还没有一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文物大省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这次卢宅的入选总算是与“遗产名录”搭上了点边。

2004年底,世界遗产基金会的两位副总裁在故宫专家的陪同下,来到东阳,目的是为配合故宫大修,物色几位木雕和竹编名师去北京参与故宫的修缮工作。根据故宫内务府档案记载,明清时期就曾有众多的东阳籍匠人参与了故宫的修建和改造工程。经过严格的考核,最后确定由竹工艺大师何福礼进宫负责倦勤斋的竹丝镶嵌和翻簧修缮工作。倦勤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位于故宫东北部。“倦勤斋”匾额为乾隆御笔,取“耄期倦于勤”之意,说明这里是太上皇的憩息地。因为是故宫内装饰最为豪华的场所之一,技术要求极高三百余年来很少修缮。此次修缮由世界遗产基金会出资210万美元,这也是该基金会目前为止在

中国资助的最大项目。2005年6月,何福礼带着小儿子何红兵和两个徒弟赴京,开始了倦勤斋的修缮作业。2004年底,笔者有幸在徐华铛先生的陪同下访问过东阳东风竹编工艺厂,对何福礼大师的豪爽与何红兵的精干留有深刻印象。据刚从北京回东阳取资料的何红兵介绍:“倦勤斋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建筑有上下两层,中间有一个戏台,边上是10多张床。这些床的床楣等好多地方都坏了,我们要做的主要就是修复这些床。还有格扇,需要用竹丝重新做镶嵌。”倦勤斋的修缮大约需要六个月时间,并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世界遗产基金会考察团在东阳期间还顺带参观了卢宅。2003年,笔者在卢宅拍摄时,现场感受到了这一古建筑群的危相,同时也觉察到当地管理部门对保护工作的力不从心。让人吃惊的还有卢宅老街上居民的回忆:1989年7月的一场暴雨,曾将卢宅古建筑群在1.37米深的水中浸泡了整整一夜,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或许世界遗产基金会考察团成员的感受与笔者相似,他们最终决定将卢宅列入了“世界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对卢宅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该基金会为百处濒危文明遗址筹措了总数为一千万美元的资助金。卢宅是该借这个契机好好进行维护了。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中的谦 慎 敬 戒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中的谦、慎、敬、戒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正所谓礼仪之大谓之夏,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中又以周为最,古代一般都推行周礼。自周以来,无论朝代更迭,传统文化礼仪其大致框架基本固定,甚至部分仪式流程沿革至今,这其中除了中国素来从古的习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礼仪中的精神内核“谦”、“慎”、“敬”、“戒”一直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喜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祀先师、先王、圣贤;乡饮、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但无论是哪一种礼仪,其特征都是确立文明规范、形成等级差异、能够传承发展,得到普遍认同,对社会起到沟通、协调、维护、教育的功能。在我看来其中,最容易被传承发展的就是“谦”、“慎”、“敬”、“戒”四种品质,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四种思想内涵和价值观。 “谦”,谦虚、自谦。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常通过自谦来表达对他人的敬意。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用自谦语。“您贵姓”往往得到的回答是“免贵姓X”;“令郎”、“令爱”往往回答时自称“犬子”、“小女”;介绍自己家的时候再豪华也往

往说寒舍,介绍自己的学问的时候再高深也要说一声粗鄙;就连九五之尊的皇帝,对外都自称“寡人”、“孤”,这种自谦除了习以为常的社交习惯以外,往往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观念“满招损、谦受益”。此外,在其他很多礼仪之中也能找到“谦”的身影。饭桌礼仪上有客人先动筷的传统,有饮酒碰杯低杯沿的讲究;行走相碰时,有礼让先行的传统;就连请客人吃饭,也要说得很低调,明晚在寒舍略聚菲酌,或者是略备薄酒,这里,“菲”跟“薄”都是少的意思。随着西方价值观的渗入,在这个张扬个性,追求放肆的时代,很多现在的孩子都认为“谦”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虚伪,意味着客套,但“谦”依然是中国最不可动摇的美德,归根究底就是因为“谦”是维系中国社会关系最重要的一条纽带。 慎,谨慎、慎重。着重体现在对现有礼仪文化(规矩、程序)的执行,既要慎言又要慎行。比如宴席上的礼仪:开宴前主人要将重要宾客介绍给大家,并致简明热情的祝词,开宴时主人要亲自斟酒,按顺序向长辈和客人敬酒,不能强求,主动替不胜酒力的客人喝酒,并向客人致意,向宾客敬菜时,要注意客人的饮食爱好,次数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则会让客人尴尬,主人要注意席间相互交流的广泛性,不要热此冷彼,如有女宾,更要注意谈话内容和对女宾的尊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辞宴;主人要陪主宾,漱口、净手后到另座饮茶。小孩子吃饭时也不能大声喧哗,发出碗筷碰击声或者吧唧嘴。到了家族祭祀时,对于流程的注重更加要求参加者按部就班,不逾

什么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

什么是中国人的“礼”呢?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 中华有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所以被称之为“礼仪之邦”。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周礼》、《仪礼》、《礼记》三部专门阐述礼的经典著作在中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那么,什么是礼呢?《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所谓“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左传·文公十五年》)等。礼还成为文明与野蛮的界标,古人以礼分夷夏(即野蛮与文明),而不以血族分内外。礼是秩序,礼对社会秩序、上下尊卑关系有严格的规范。礼是典章制度,《周官》中的官制设计在古代一直是政府机构的主要蓝本。 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其根据仁义文行忠信的要求制定的仪轨包罗万象。礼能让人区别于动物,例如食礼中的种种规矩。礼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例如其对称谓、迎送、仪容、宴饮、书信交往等都有相应的规范。以大类划分,它包括吉、凶、军、兵、嘉五礼,以小类划分,则有数十种,以至于《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定能做到慎言 除了偶然的自言自语,话通常还是说给别人听的,所以话一说出来就要对别人甚至对社会产生影响,同时也给别人提供了对你作出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说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决不能等闲视之。因此佛教倡导的修学十种善业中,就有四种讲的是口业,这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类似的观点,在我国的儒家学说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中,都有很详细的论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莫过于《孔子家语》中所说的金人了,他的嘴巴上粘着三道封条,因此被孔子赞为:“此古之慎言人也”。 有些人因为口不设遮栏而变得浅薄。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意愿的工具,因此人总是要说话的。即使是面壁的高僧,也有说话的时候。贾岛驴背上的“推”“敲”,终成文史上的佳话。思想须经深思熟虑方能深邃,语言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惊人。而浅薄之人,思想必多平庸,语言亦必寡味。 一般人言语不慎,其影响还不致太大,但是如果负有一定的责任,甚或负有领导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大责任,说话就应该更加谨慎,做到三思而后言了。因说话不慎而误国误民,甚至遭灭国之祸的事例,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这话早在《周易》上就写得明明白白。须知“一言成屙”,话既说出来,要挽回是很难很难的。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_周可真

23 顾炎武与中国学术传统 周 可 真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是以形上直觉思维为本质特征的。顾炎武学术首次突破了形上直觉思维传统,开创了以归纳为体、演绎为用的思维方法。清代考据学者吸取了顾氏学术中的归纳法,建立并发展了“征实之学”,其特点是重“实事”而轻“求是”。 近代学问主要是传统今文经学的发展,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吸纳了“西学”中某些科学思维因素,但尚未突破今文经学的思维框架。当今中国学者应该像顾炎武那样,既自知“匹夫之贱” 的身份,又不失“有责”于“天下兴亡”的“豪杰”之气,才能站到实事求是的起点上。 关键词:学术 思维方法 形上直觉 实事求是 豪杰 一、顾氏以前的中国学术传统 中国古代学术寓于中国古代学问之中。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中国古代学术是中国古代学问的一种自觉形态,是对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的一种反思形式;其二,中国古代学问有其内在的学术理路,即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逻辑来思考和研究问题的。 中国古代学问内在的学术理路与中国古代学术之间存在着一种互通、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后者能动地反映前者,认同或批判、修正前者;另一方面,前者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后者的渗透或指导。 在中国古代学问发展的不同阶段上,都有学者起而反思历史上或当时现存的学问,以此达成其对思维规律的把握。 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中居“显学”地位并以“名学”(逻辑学)见长的墨家,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代表。其创始人墨子(约前468—前376)所提出的“三表”说,是他对历史上和当时现存的学问进行反思的思想结晶。“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者?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三表也。”(《墨子?非命上》)这里,第三表实际上是解答“为何思”的问题的,对此,墨子的回答是:为“刑政”之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而思。第一表、第二表则是解答“怎么思”的问题的,墨子的回答是:思必有所本,必有所原,即思想一定要有根据,思维一定要合乎逻辑。所谓“古者圣王之事”和“百姓耳目之实”,便是墨子为人的思维所确定的两个逻辑前提,凡离开这两个前提而进行的思维,即被视为不合逻辑的思维,是无效思维。后期墨家继承和发展了墨子的学术思想,更围绕“思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教育思想 世界心理学的第一故乡是中国。 ——[美]G.Murphy 心理学发展史上,记载得更多的是西方众多心理学家的理论与贡献,而出自中国的观念与学说少之又少。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学术界,心理学完全成为一种舶来品。但是,源于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所探讨的话题,同样也为中国的哲学家所关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同样也孕育了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 一、各家心理学思想 1. 孔子的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场面,为制止这种混乱,孔子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治理臣民的心理学思想。如强调道德教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说推举有才能的人,而罢黜无用的人,这即是一种管理心理学的思想。其次还有交际理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三思而后行”。再次,孔子的学习理论上倾向先验论,他认为的人的知识都是天生的,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上风必偃”。孔子的这种思想带有浓厚的阶级思想。 另外,孔子最有名的还是他的教育心理学思想。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再次,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最后,孔子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才施教”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墨家的心理学思想 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兼爱”是墨子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他主张与人交往,不论对方是“君子”或“贱人”,均要兼爱,因为“爱人者,人必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也算是一种交际理论吧,在现在看来仍为人们所称道。另外,墨家的学习理论是经验论,墨子认为知识来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经验,来自“耳目之实”,而不是孔子认为的“生而知之”。后期墨家又进一步发展了墨子的这种理论,把知识的来源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三类。“亲知”,就是亲身通过感觉得到的知识。“闻知”,是由传授得来得知识,“说知”,是指用推理的方法得到的知识。墨子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如者变,其色亦变”,这与孔子命定论截然相反。 另外墨子还有“去六辟”之说。“必去六辟,嘿则思,言则诲,动作事,使三者待御,必为圣人!必去喜、去怒、去乐、去悲、去爱、去恶,而用仁义。手足口鼻耳目,从事于义,必为圣人。”墨子把喜、怒、乐、悲、爱、恶称为“六辟”,认为它们伤德害性,必须坚决去掉。怎样才能去掉呢?他提出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仁义”、“从事于义”;而且这样做,最终“必为圣人”。 3. 孟子的心理学思想

自然法则之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之三大定律 自然法则 自然法则是无所在无所不在,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统御宇宙一切万有的隐性秩序。 其作用范围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覆盖一切的时空界域:无始无终,无边无际。 它是宇宙的驱动程式、宇宙的运行规律、宇宙的游戏规则。 它界定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 它界定了”力”的关系: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自然法则的三大定律: 吸引定律Law of Attraction 自主创造定律Law of Deliberate Creation放任自流定律Law of Allowing 自然法则的三大本质: 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Everything is about energy 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Everything is about vibration 一切的本质都是吸引定律在运动Everything is about Law of Attraction 创造定律 创造定律说:你会得到你所聚焦的,不管你要还是不要!不管你是否察觉这聚焦的过程!我们的意念本身是能量,能够召唤能量,并且启动能量的循环。 当我们聚焦在一样东西(某种想法,某个人,某件事,某项物),我们的心灵就会与之产生共振。根据吸引定律,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于是我们与我们所聚焦的,开始互相吸引,彼此往对方互相靠拢在一起。 所以,如果你聚焦在你想要的财富、健康、爱情,你会得到;如果你聚焦在你所不要的贫困、疾病、孤单,你也会得到! 绝大部分的人所要的得不到,不要的却恰恰得到了,正是因为他们聚焦在自己不要的,多过聚焦在自己想要的,却浑然不觉。 吸引定律是独立存在的,不因为你的不了解、不认同、不留意而转移。所以,就算你不知道它的存在,它依然坚稳一贯的作用到你的身上去,你依然受其影响! 当你有意识地选择你所想的,你所聚焦的,则你就是一个自主创造者。你创造一切你想要的经验,没有意外。你是一个顺心自主,心想事成的魔法师,你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能够作主。你会得到你所要的,而避开一切你所不要的。 当你总是被动地任由外在的世界牵动你的思绪,无意识地想东想西,则你就是一个默许创造者。你创造你要的经验,你也创造你所不要的经验,人生显得很随机起伏。你要的经验有一些,你不要的经验也有一些,而你对这一切似乎无可奈何,束手无策,毫无办法。 放任定律 放任定律说:如果我要享有自己的自由,我就必须放任别人享有他们自己的自由。 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吸引定律,他就无法相信创造定律;如果一个人不相信创造定律,他就不可能相信放任定律。每一个定律是下一个定律的基础。 每一个人创造自己的实相,没有任何人能够未经邀请而擅自闯入他人的经验造案,没有任何人能够强塞不要的经验给另一个人。 吸引定律与创造定律明定了:你所想的就是你所创造的,一切都是还归己身的,一切都是“包含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任何你所聚焦的都会被你的磁场包含进来。 所以,如果你放任别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你就是放任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你放任别人自由选择他们所要的,你就是放任自己自由选择自己所要的。 反过来说,当你不能够放任别人,你同时也失去自己的自由了!因为,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_高三作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沉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标准的守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教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教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好久,程一觉悟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标准,是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

毁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忧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实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骄傲,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丢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开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本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用中国传统哲学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心理健康修身思想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适和心理治疗理念,对当前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其代表是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具体来说包括儒家的“仁”的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佛家的“无我”思想。 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困扰人们的一大社会问题。就如何救治而言,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开始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们看来,中国文化中确有许多方面的资源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然而就有效性而言,最重要的当属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常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想要从根本上救治心理问题还要从思想着手。事实上,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也确有许多有关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理念。对这些思想加以系统的总结和清理将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在此,我们谨就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代表儒、释(佛)、道三家的修身思想加以探讨。 一、儒家的“仁”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在儒家思想里,居于核心地位的当属修身方面的思想。正如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中所说:“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历代儒家知识分子的共同理想。这其中所谓的修身,就是“修己”,“修养自身”之谓。应当说,古往今来,儒家关于修身的学说和专着可谓洋洋大观,汗牛充栋。然而其宗趣却是前后一贯、一脉相承的。若用一字来概括它的话,那就是“仁”。那“仁”之含义宜作何解?此问题颇难回答。在《论语》中,孔子师弟间关于“仁”之问答颇多,然而并无一致界定。后儒对此问题亦可说见仁见智,解释不一。如孟子言:“仁,人心也。”韩子(愈)言:“博爱之谓人。”在我们看来,儒家所谓仁,可解释为“合理的人生态度”。这也是我们研究梁漱溟思想与《论语》一书所得出的最后结论。梁漱溟先生曾对心理学特别是儒家心理学作过深人研究。他认为,在古今中外的心理学说中,惟有儒家对人之认识最深刻,故而其人生态度也最为合理。梁氏还专门撰有(合理的人生态度》一文。另外,在《论语》中,有“仁者不忧”一语,此“不忧”恰与梁先生所谓“合理的人生态度”相应。 如何做到仁?历代儒者对此曾作出深人探索,并多所论述,现就其大者作如下概括。 其一,立志。儒家学者多言志,即所谓“士尚志”。《论语》中有“士志于道”之说。其实,儒家所谓道,即“仁”。也就是说,要想做到仁,要想使自己生活得合理,最重要的是要树立“志于道(仁)”这样一个志向。只要树立了这样一个志向,就能够做到仁。就像孔子所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反之,若没有坚定的求仁志向,那么,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达到仁的境界的。同时在求仁方面,要有一种“掘井及泉”的精神,半途而废怎么也不能成功的。所以说,在现实中真正“志于仁”的人是不多的,孔子的学生里面也仅有颜渊一人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 其二,求友。一个人要做到仁,或者说使自己的生活达到合理,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朋友的帮助。对此,儒家思想中有颇多论述。如曾子讲:“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贡问孔子如何为仁时,孔子回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现代大儒梁漱溟先生在谈到调整心理时指出:“如果我们有意调理自己,则亲师取友,潜移默化,受其影响而得其养,是一个最好的办法。说得再广泛一些,如果要想调理自己,就得找一个好的环境。所谓好的环境,就是说朋友团体,求友要求有真志的朋友;好的朋友多,自然向上走了。”川因此,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要想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朋友的帮助是不可少的。 其三,执中。中庸学说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行为合乎中道也是儒者们的最高追求。在过去,人们常把中庸看成是一种折中主义,是不对的。事实上,它是一种很高并且难以达到的精神境界,如孔子所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从一定意义上讲,“仁”的

墨菲定律三大定律

墨菲定律三大定律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是著名的西方管理学三大定律。小伙伴们对于这三大定律有没有了解呢?墨菲定律三大定律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墨菲定律三大定律对我们的生活而言有什么意义呢?本期乔布简历小编就将为大家科普墨菲定律三大定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墨菲定律 实际上,“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由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墨菲定律的原句是: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根据墨菲定律,我们可以知道①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②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③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④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2、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是官僚主义或官僚主义现象的一种别称,源于英国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一书的标题。 帕金森定律要产生作用,必须满足一些条件:①必须要有一个组织,其中该组织的内部管理要占有一定的地位;②这个组织中存在能力平庸的管理者,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 ③组织中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④这个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发展中的组织。 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帕金森定律对组织发展的经典描述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的效率越来越低下。 3、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管理心理学的一种心理学效应,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怎么样,看完乔布简历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现在小伙伴们清楚墨菲定律三大定律是什么了吗~ 本文来源简历https://www.360docs.net/doc/382433141.html,/knowledge/articles/562de3880cf2fbc9ea3b9ffd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和规范,然而它们之中仍存在若干相通和可以互相借鉴的成分。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中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 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2、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来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到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礼仪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我校将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秀州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课题研究的相关要求,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礼仪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本课题研究的中华传统礼仪教育是在并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融入其中,使礼仪教育体现传统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名家学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名家学术) 1.中国古代阴阳家的代表是(C)。 A.申不害 B.管仲 C.邹衍 D.吴起 2.鬼谷子是我国哪个时期的思想家?(C)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 3.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不包括(C)。 A.阴阳家B.小说家C.释家D.农家 4.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A)。 A.董仲舒B.张载C.程颐D.陆九渊 5.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D)。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6.儒家取得独尊地位,开始于(D)。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汉高祖时期 D.汉武帝时期 7.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C)。 A.仁者爱人B.轻徭薄赋C.天人感应D.大一统 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C)。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9.董仲舒的思想不包括(D)。

A.“天人感应” B.“大一统” C.“三纲五常” D.“敬鬼神而远之” 10.经学起源于(B)。 A.秦代 B.汉代 C.南北朝 D.隋朝 11.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是(C)。 A.班固 B.贾谊 C.郑玄 D.张衡 12.玄学盛行的时代是(D)。 A.西汉 B.隋朝 C.东汉 D.魏晋 1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是(D)。 A.儒学 B.黄老之学 C.汉学 D.玄学 14.魏晋时期玄学兴盛,其所谓“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语出自(B)。 A.《论语》 B.《老子》 C.《庄子》 D.《周易》 15.魏晋玄学的主要经典是“三玄”,是指《老子》《庄子》和(A)。 A.《周易》 B.《孟子》 C.《道德经》 D.《周礼》 16.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第一次将(C)摆到最为重要的地位。 A.家族观念 B.忠君观念 C.个体人格 D.社会群体 17.魏晋时期的玄学也被称为(D)。 A.新佛学B.新儒学C.新易学D.新道家 18.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D)。 A.孔融 B.许慎 C.郭象 D.王弼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简述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 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既是一种定型化的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与上层文化的个性化、独创性不同,它是靠集 体创造,流传的,加之流传中不断传播和变异,不易形成个性化的 符号系统。这就决定了民俗文化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即民俗 文化是反映群体的观念和价值取向。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宗法性农业社会,它以小农业为基础,以皇权专制的大统一为根本。作为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必然受 到这两个前提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讨论中国民俗文化的心理结构时,往往把它界定在这个特定的时代阶段。以及中国民俗在这个民 族的主要情感,道德观念,习惯风尚,信仰理想,审美取向等方面、。 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认知的角度看,是直觉型思维方式,从实践角度看,是实用理性型思维方式,这一特征与原始思 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历史渊源。 直觉思维方式讲究“直觉顿悟”、“情感体验”、即我们常说的意会性,如在婚丧嫁娶的人生礼仪中,新房的便桶在婚礼那 天要让一男童溺尿,新床上遍撒桂圆、莲心、花生、枣子等、利 用这些果品的名字的谐音祝愿新人“早生贵子”“多子多福”、“永结同心”。还有“跨火盆”“传麻袋”意为传宗接代等民俗,这里的一些实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而这些含义在约定俗成中 无需推理便会传达一种意义,使人意会其中。人们对待死亡,采 取不同的下葬形式,这里包含着人们对于灵魂的认识,如“让死 者回归自然”的下葬形式,其中包括:土葬,水葬、天葬、树葬等。意会的是人的肉体和灵魂均来自自然,只有让肉体回归自然,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才能使灵魂获得永生。

正是由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直觉体悟、实用理性与缺少西方近代科学的缜密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才失去了向近代科学 转变的内在机制,而要达到缜密的逻辑归纳和严格的推理演绎, 则要求人类的思维方式具有“怀疑”的功能,对于现实,可以怀 疑其合理性和正当性,对于过去的传统,可以怀疑其权威性和继 承性。中国民俗文化正是缺少这种怀疑功能,即使在发展过程中 产生过一些,但不是被归于“异端”就是被跻于偏狭之地。认识 上淡化了这种怀疑功能,在实践上也就无法论及向“本真”的归 化 由上可见,中国民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不论在认识的层面上 还是实践上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片面的表达,从而形成了 整个思维方式的两大显著特征:一是逻辑和认识观念不发达,二 是偏重直觉讲究实用,依据经验,即意会与综合实验的片面发达。这些对于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心理结构等其他方面必然产生一定的 影响。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

各种效应、定律 【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它是在对程序编码时与定势有关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时会碰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此时,如若干脆把该问题搁置于一边而改做其它事,时隔几小时.几天,甚至长时间之后再来解决它,问题答案常可能较快地找到。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原初的定势不合适,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后来通过暂时放下这个问题,不合适的知识结构得到消除,个体便能够运用新的定势去解决问题。 【瓶颈效应】与【东风效应】: 所谓“瓶颈效应”,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心理过程中各个因素、环节的相互关系。社会角色扮演者在进行某项创造活动时,在从事某一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角色行为时,要求与之相关的各因素、环节配合与协调并进,其中如果某一因素和环节跟不上,就会成为“瓶颈”卡住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的正常进行。有的时候,“瓶颈效应”得到了克服,TOT状态很快从“几几乎有了”转向“有了”,从“就在舌尖上”转为“完全说出来了”,问题获得解决,创造趋于成功。有的时候,听任“瓶颈效应”起作用,TOT状态得不到解除,时间一长,心理上松懈并产生一种惰性,那就会使整个活动和某一行为前功尽弃。 社会是一个系统,人也是一个系统。同样,我们也可以把个体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把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某一活动、某一行为看成是一个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总是由三大类的子系统构成的:要素子系统、一般子系统、多余子系统。其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奠基工程,从培养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远目标,从提高民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加强养成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校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知明理,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认真学习《守则》《规范》。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依据,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活学活用守则活动,以“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规范、礼仪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抓住课堂教学德育点,畅通文明礼仪教育主渠道。我们充分发挥《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教材教育作用,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校还坚持各学科教学中

渗透礼仪养成教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 二、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促进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校在三月份广泛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课本剧”展演活动和“文明礼仪歌谣朗诵会”活动。学生们人人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学校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等多个奖项。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生广泛深入到敬老院、社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进行活动;四月份开展了推优入团、入队宣誓仪式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展养成教育班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行为规范语言文明心理健康品质优秀”四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养成教育”的评比活动,通过寻找优点,发现优点这种赏识教育的教育方法,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把文明礼仪和各项良好习惯自觉贯彻执行,在校表现好了,在家主动帮助家长做事了,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礼仪教育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论述类文本朱杰人《经学与中国的学术思维方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经学贯穿于中国整个的传统学术史,因而经学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学术思维方式,并因此造就国人不同于西方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体现在——它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追求事物各种关联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追求对不同质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影响、渗透和整合,这种思维方式明显地有别于西方那种分析的、割裂的、局部的、以形式逻辑见长的思维方式。 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以阴阳相对、五行相生相克等的基本理论,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思维定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包罗天、地、人、事、物等“天人合一”的完整的宇宙世界。它充分注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的整体。《周易》的重整体、重系统、重关系的这种宇宙观和思维方式对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周易》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题。中医就是这一思维模式最经典的代表。中医对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施治的出发点不仅是把人体看作是由各部分器官有机结合的整体,而且把人看作大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关联体。中医认为,只有从人的全体出发,把人与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病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 中国的学术是由经学孕育而衍生的,经学的整体思维模式孕育出中国学术思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贯通。研究中国学问的人都知道“文史不分家”这句名言。在中国学者的眼中,文学和史学是互相渗透的,互相关联的,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把它们人为地分割开来,就不可能取得对它们的正确认识。上文提到的中医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经学研究本身则更能说明问题。在传统的经学研究中,文、史、哲、经济、政治这些在西方学术中有着严格分野的学科是整合在一起的,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浑沌的模糊,但是,恰恰是这种浑沌给了人们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和感悟,恰恰是这种模糊使我们有可能进入事物的本源,掌握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西学东渐,明晰和严格的学科分类,带给我们的是明快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它使研究的方法趋于简洁和便于运用,因而很快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中国特色的整体研究被遗弃,甚至被当作落后的思想方法而受到批评。更严重的是,由于西学学科分类的思维方式借重西方文明的学术霸权对中国学术的压迫,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学术思维赖以生存的土壤,又从学理上加速了经学的衰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