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梳理(图片版)人教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同步讲练)2023-2024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知识点一网打尽(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同步重难点知识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同学们,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学期有新的开始,为了能够在新的学期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请加油吧!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1.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给定的统计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2.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体会数据记录方法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
重点:能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设计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对象(本班等)、调查的方式(举手、投票等)、呈现结果的方式(统计表等)。
2.在调查的过程中注意不能重复计数。
3.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整理数据时,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简便。
“正”字的一笔代表1个数据,一个“正”字代表5个数据,只需数一下“正”字的个数,即可口算出要统计的数据。
如图是聪聪调查全班50名同学生日分别在哪个季度的统计表。
根据调查结果,第三季过生日的同学有()人。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人数8 19 ?9 A.24 B.23 C.14 D.13答案:C分析:用全班人数减去第一、二、四季度过生日的人数即是第三季度过生日的人数。
详解:50-8-19-9=14(人)第三季过生日的同学有14人。
故答案为:C难点:知识点一: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知识点二: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一:二:二(1)班投票评选“书香少年”,有4位候选人,下面是同学们的投票情况。
姓名龙龙元元兰兰刚刚得票数正正一正正正正正正选举那天,王芳因病请假没能参加投票,如果她也投了票,那么()。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清单)-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表内除法(一)(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含义的认识,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帮助学生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技巧,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1、重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2、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虽然平均分的分法不同,但是因为平均分的份数和总数都不变,所以平均分的结果是相同的。
【例1】下列分法是平均分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3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B分成2份,每份3个星星,不是平均分,符合题意;选项C分成4份,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
【解答】B;判断平均分的关键是看每份的数量是否一样多。
【例2】将8个桃子平均放在盘里,下列分法错误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4份,每份2个桃子;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C分成2份,每份4个桃子。
【解答】B;【练习】下列如果是平均分,请你在后面的()里画√。
【解答】【例3】把12个小球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下列装法正确的是()。
【解题分析】选项A分成3份,每份4个小球,虽然是平均分,但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分成4份;选项B每份分得的数量不相同,不是平均分;选项C分成4份,每份3个小球,符合题意。
【解答】C;【例4】数一数,分一分,填一填。
(1)一共有()颗小红心。
(2)把这些小红心平均贴方框里,每个方框里贴4颗,需要()个方框。
【解题分析】【解答】(1)16;(2)3;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人教版数学下册二年级第三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2)

对称轴 对称轴 对称轴 对称轴
2.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知识点2:平移现象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
本身的方向、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时, 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通过平移能够相互重合的图形的特 点: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 形通过平移才能够相互重合。
单元重点知识归纳与易错警示
学习目标
1.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辨认轴对称 图形。
2. 掌握物体或图形平移的特点,能辨认简 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 掌握旋转的特点,能辨认日常生活中的 旋转现象。
4. 能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知识归纳 知识点1: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 无论风车转动多少圈,它的大小都不会发 生改变。
规避策略:物体在做旋转运动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状、 大小都不会改变。
三、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知识点3:旋转现象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
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知识点4: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
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 模一样的图形。
二、易错总结 易错点 1 没有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例题1】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错误答案: ①②④⑤ 正确答案: ①②④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第⑤个图形的判断 错误。第⑤个图形是平形四边形,对折后, 折痕两侧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它不属于 轴对称图形。
规避策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 形,可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对折,只要有一 种情况能完全重合,就可判断其为轴对称 图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重点及难点(人教版)一、第一单元: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⑴加减混合⑵连加、连减(两种方法解决)⑶乘加、乘减难点:多种方法计算同一题目。
二、第二单元重点:1、除法的含义(平均分)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用口诀求商。
4、用除法解决一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用口诀求商。
三、第三单元重点:1、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画角。
3、认识平移和旋转,画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画平移后图形四、第四单元重点:1、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2、应用除法含义解决的两种实际问题:⑴会解决与“平均分”相联系的简单实际问题。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3、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
难点:乘除混合两步计算的问题五、第五单元重点:1、读写万以内的数及万以内数的组成。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近似数。
3、整十数、整百数及简单的计算。
六、第六单元重点:1、认识克和千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七、第七单元重点: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2、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3、估算八、第八单元重点:1、每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2、复式统计表九、第九单元重点:1、图形的规律2、数列的规律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人教版)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指南针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注:要知道八个方位,能根据给出的示意图描述出地点的位置。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0乘任何数都得0。
注: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除数。
乘除法的估算必须会。
用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的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能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57×89;能准确计算出除数一位数的除法,如:417÷4,并会用乘法验算,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学生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知识点01:轴对称图形定义: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知识点02:平移现象定义:物体或图形沿直线方向运动,而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知识点03:旋转现象1.定义: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转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2.剪轴对称图形:在剪轴对称图形时应用了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方法,使剪纸变的不再复杂。
考点01:轴对称图形【典例分析01】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打“√”,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打“×”【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变式训练01】小明说:“平行四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你的理由是:。
【变式训练02】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不是的画“×”。
【变式训练03】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的在下面的方框里画“√”,不是的画“×”。
考点02:平移现象【典例分析02】是平移现象画“√”,是旋转现象画“〇”【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
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解答】解:【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与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变式训练01】长方形障碍物①②③④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怎样移动才能使小猴子以最短的路程到达出口?(1)长方形障碍物①向上移动格。
(2)小猴子先向下移动格,再向移动格即可以最短的路程到达出口。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详解-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人教版

计算 56 ÷ 8 时ꎬ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ꎬ想 8 乘几等于 56ꎬ根据乘法
口诀“ 七八五十六” ꎬ可以求出商:56 ÷ 8 = 7( 个) ꎮ
验证计算是否正确:一个地球仪 8 元ꎬ7 个地球仪一共花了多少钱?
用乘法计算列式为 7 × 8 = 56( 元) ꎬ56 元正好是 7 个地球仪的总钱数ꎬ
前面学习的用 2 ~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分析ꎬ除数是 7ꎬ可以想 7 乘几
等于 56ꎬ根据口诀“ 七八五十六” 可以求出能挂 56 ÷ 7 = 8( 行) ꎮ
已知总数 和 每 份
数ꎬ 求 份 数ꎬ 用 除 法
计算ꎻ 已 知 总 数 和 份
数ꎬ 求 每 份 数ꎬ 用 除
(3) 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二:56 面旗子挂成 8 行ꎬ平均每行挂几面?
56 ÷ 8
56 ÷ 7
勤于反思:用乘法口诀求商时ꎬ除数是几ꎬ就想几的乘法口诀计算商ꎮ
42 ÷ 6
64 ÷ 8
45
2 用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 教材第 39 页例 2)
27 ÷ 9 =
口诀:( ) 九二十七
27 ÷ 3 =
口诀:
已知条件:图上一共有 27 个彩色气球ꎬ平均每行摆 9 个ꎬ一共摆了 3 行ꎮ
根据除数是 9ꎬ商是 3ꎬ想乘法口诀“ 三九
思路提示
1.(2018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王亮在做一道除法题ꎬ已知除数是 9ꎬ马虎的王亮把被除数十位
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ꎬ结果除得的商也是 9ꎬ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2.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ꎬ把除数 6 看成了 9ꎬ结果商是 2ꎬ正确的商是多少?
要求问题:提出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复习课件)

看图并列式计算。
25+8×4 =25+32 =57(人) 答:一共57元。
二年级三个班共有45人,二(1)班有18人, 二(3)班有14人,二(2)班有多少人?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18+14=32(人) 45-32=13(人)
45-(18+14) =45-32 =13(人)
答:二(2)班有13人。
二(1)班同学去郊游,每4人乘坐一辆小轿 车,一共坐了9辆车,到了长途汽车站,然后 换乘6辆面包车,平均每辆面包车坐几人?
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
4×9=36(人)
4×9÷6
36÷6=6(人)
=36÷6
=6(人) 答:一共6人。
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魔方用了3元,如果用剩 下的钱买8元一支的钢笔,可
(6+6)÷3=4 36÷(16÷4)=9
(54-22)÷8=4 14÷(83-76)=2
计算。
73-26+35 =47+35 =82
(82-18)÷8 =64÷8 =8
54-(62-34) 63÷(44-37)
=54-28
=63÷7
=26
=9
72÷(3×3) =72÷9 =8
不对 对
18÷3×3 =6×3 =18
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被减数 42+14 7×9 62
50
减数 35
28 15-3 36÷6
42+14-35=21 62-(15-3)=50
7×9-28=35 50-36÷6=44
根据下表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计算。
被减数 6+6 54-22 3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平均分(二):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
地分,或几个几个地分。
夯实基础
1.先圈一圈,再填空。
(1)
有15支铅笔,每3支分给一个小朋友,可以分给( 5 )个小朋友。
(2)
有( 18 )块蛋糕,每6块装一盒,可以装( 3 )盒。
(3)
有( 16 )只手套,每2只配成一副,可以配成( 8 )副。如果 有18只手套,可以配成( 9 )副。 (4) 一共有( 10 ) 个 ,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 2 )份。
把18个
平均分成6份,每份( 3)个。
提示:
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 不管哪种分法,东西都必须分完。 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归纳总结:
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可以根据情况选择1个1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 地分,或几个几个地分。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9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5 )盒。
2
表内除法(一)
第 1 课时
平均分(一)
R 二年级下册
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了 一些小礼物,快来看看吧!
1
课堂探究点 平均分的含义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平均分的含义
你能将这些糖分成3份吗?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来分一分。
有几种不 同的分法?
观察同学们分的结果,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画 摆 乘法意义 乘法算式
归纳总结:
平均分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动手分 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最后数出能分成几份。
生活中,数学多,大家听我说一说。 学数学,真有趣,什么都要有根据。 有东西,分一分,亲自动手记得深。 要平等,同样多,所有朋友乐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