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

合集下载

实验四、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样例(12.30)刘建华

实验四、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样例(12.30)刘建华

p max
0.688 ×10 3 Pa
⑶测定乙醇各浓度的折光率并根据公式换算成 20°C 时的折光率,由乙醇折光率-
浓度曲线查得乙醇的质量分数,并求出物质的量浓度。
六、实验结果
乙醇溶液表面张力的计算:
将实验测得最大压力差分别值代入公式: σ = p max r 2
可得各浓度乙醇溶液的表面张力如表 5-2 所示。
学生姓名
湖南工业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四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预习实验报告内容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加深表面张力的理解; 2. 学会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3..掌握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的原理。
二、实验仪器 仪器:DP-AW 精密数字压力计、阿贝折光仪、表面张力测定玻璃仪器一套、真空 橡胶管、100ml 烧杯、铁架台等。 试剂:A.R.无水乙醇
七、分析讨论 1、本实验为什么要读取最大压力差? 答:根据拉普拉斯方程可知:压力差最大时,气泡的半径最小(等于毛细管的半径), 此时气泡的表面积为最小,张力为最大。所以,只有读取最大压力差时,才能测得 的表面张力。
2、测定管的清洁与否对数据有何影响? 答:测定管没有洗干净,将直接影响待测液的浓度,也就会影响测定结果。
0.301 0.0340
0.283 0.0320
0.273 0.0308
0.263 0.0297
注意:学生不准更改以下内容
预习情况
操作情况
老师签名
纪律/卫生
日期
年月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毛细管半径计算:
⑴测得纯水的最大压力差为: ∆p = 0.688kPa
⑵毛细管半径计算: r = 2σ = 2 × 72.75mN ⋅ m −1 ×10 −3 = 0.226 ×10 −3 m = 0.226mm

12级光学实验参考资料--hyq

12级光学实验参考资料--hyq

实验11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光波波长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设计参考格式) 应用非定域干涉测定He —Ne 激光波长干涉环变化数 N i0 30 60 90 120 150 M 1镜的位置h i (mm )逐差法ΔN=N i +3—N i 90 90 90 Δh =||h i +3-h i | (mm) λ=2Δh/ΔN(×10-4mm )列式计算平均值 h ∆列式计算测量波长的平均值:Nh ∆∆=2λ=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备注:以上部分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和实验报告上都必须写的。

以下内容为操作课后在实验报告上完成。

列式计算不确定度: 1)-(Δ-ΔΔ2n n h h h u i A)()(∑=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5102.830001.0232)(2Δ-⨯=⨯=∆⨯==h u h u B B)((mm))()()(h u h u h u BA C ΔΔΔ22+=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 )(h u Nu CΔ2)(⋅∆=λ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 与He —Ne 激光波长标准值()(10328.6)(63284mm A oo -⨯==λ)比较,测量相对误差E λ==λλ-λOO %六.实验结果测量He —Ne 激光的波长为()u λλλ=±= (单位); 与标准值)(10328.64mm o -⨯=λ比较,测量相对误差E = %。

七.分析讨论 1、实验注意事项;2、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3、通过实验所取得的收获及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评价;4、实验方法或实验装置的改进建议。

八.思考题 P83页 做1,2题,抄题做在实验报告上预备问题 P80页 自选做2题,抄题做在预习报告上实验12 光的等厚干涉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设计参考格式)1、牛顿环平凸透镜半径R 的测量 (要求:堂上进行初步的数据计算处理)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R 的数据记录表 牛顿环编号:环序数m n 3029 28 27 26 15 14 13 12 11 环直径 位置左环 x 左(mm )右环 x右(mm )环的直径D m 或D n (mm )D 2m ,或D 2n (mm 2)逐差法 D m 2-D n 2(mm 2)m -n=15,λ=5.893×10-4mm 。

原始检验记录书写

原始检验记录书写

3.3.2 有关物质、重金属、砷盐、铵盐、氯化物、碘化物、硫化物、易炭化物或溶液颜色等等 若质量标准中有明确数值规定的,应在“标准规定”下写出;若以文字说明为主,且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应符合规定”。在“检验结果”下如测得有准确数值的,写实测数据;如仅为限度,不能测得准确数值的,则写“符合规定”或“不符合规定”。文字叙述中不得夹入数学符号,如“不得过……”不能写成“≤……”,“百万分之一”不能写成“10ppm”等。“项目结论”下,合格的写“符合规定”;不合格的写“不符合规定”。
制剂需提取后用高氯酸液滴定者,相对偏差不超过0.3%。
重量分析 记录供试品称量,简要操作方法、残渣或沉淀物的恒重值,结果计算。
1
2
液(气)相色谱 应记录仪器型号、色谱条件,样品的前处理、供试品及对照品的配制、色谱图,必要时应记录理论板数、分离度、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及计算。
3
紫外分光光度法 记录仪器型号,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狭缝宽度、供试品称量及稀释、对照品称量及稀释、波长及吸收度值(或附仪器自动打印记录)、计算式及结果。必要时应记录仪器的波长校正情况。
鉴别试验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 在“标准规定”下按质量标准内容,用简洁的文字书写,如“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图谱一致”。“检验结果”下写“与对照图谱一致(或不一致)”。“项目结论”下,合格的写“符合规定”;不合格的写“不符合规定”。
试验若采用薄层色谱法 在“标准规定”下按质量标准内容,用简洁的文字书写,如“供试品主斑点颜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相同”。“检验结果”下写“与对照品相同(或不同)”。“项目结论”下,合格的写“符合规定”不合格的写“不符合规定”。
02
3.4 [含量测定]
在“标准规定”下按质量标准内容和格式写 若质量标准明确写明化学成分和分子式的,均应按其书写。在“检验结果”下写具体测定数值。数值有效位数应于质量标准的规定一致。 “项目结论”下,合格的写“符合规定”;不合格的写“不符合规定”。

实验五 电泳实验报告样例(12.30)刘建华

实验五 电泳实验报告样例(12.30)刘建华

湖南工业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六电泳学生姓名预习实验报告内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胶的性质特点、制备方法及原理;2.凝结法制备胶体并采用热渗析对胶体进行纯化;3.掌握电泳法测Fe(OH)3胶体的ζ电势的原理和技术;4.从实验现象中加深对胶体的动电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仪器:高压数显稳压电源1台;U型电泳仪1套;铂电极2只;DDS-11A电导率仪1台;搅拌棒;滴管;烧杯;量筒;锥形瓶。

化学试剂:5%火棉胶-乙醚溶液;FeCl3,10%;KCl,0.1mol·dm-3。

三、实验原理1、溶胶及其基本特性固体以胶体分散程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即组成溶胶。

溶胶的基本特征为:(1)它是多相体系,相界面很大;(2)胶粒大小在1~100nm之间;(3)它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要依靠稳定剂使其形成离子或分子吸附层,才能得到暂时的稳定。

2、溶胶的制备方法溶胶的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结法两类,其中凝结法即把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聚合成胶体大小的质点,如凝结物质蒸气,变换分散介质或改变实验条件,以及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等都能做到。

本实验是利用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不溶解物质的方法制备胶体,即利用FeCl 3溶液水解得到不溶解的Fe(OH)3,经过凝结形成Fe(OH)3溶胶。

制成的胶体溶液通常含有其他杂质,而影响溶胶的稳定性,因此必须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是半透膜渗析法,即以半透膜隔开溶胶和纯溶剂,溶胶中的杂质离子可以穿过半透膜进入溶剂,而溶胶粒子不能透过;通过不断更换溶剂可把溶胶中的杂质除去。

3、胶体的电性质胶粒表面由于电离或吸附粒子而带电荷,在胶粒附近的介质中必定分布着与胶粒表面电性相反而电荷数量相等的离子,因此胶粒表面和介质间就形成一定的电势差。

胶粒周围有一定厚度的吸附层,称为溶剂化层,它与胶粒一起运动。

由溶剂化层界面到均匀液相内部的电势差叫做电动电势,即ζ电势。

电势是表征胶粒特性的重要物理量之一,它的数值与胶粒的性质、介质成分及溶胶浓度等有关。

实验室原始记录表

实验室原始记录表

地表水水质采样记录表JL/JCS-01-1/0-2008 监测任务:分析项目: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组长:采样人:记录人:污染源水质采样记录表JL/JCS-02-1/0-2008 监测任务:分析项目:采样时间:年月日采样组长:采样人:记录人:大气采样记录表JL/JCS-03-1/0-2008 监测任务:采样点编号:采样点名称:分析项目:273 P计算公式:V0=Vt×--------× -------273+t 101.325监测人员:审核人:校对人:样品交接登记表JL/JCS-04-1/0-2008 监测任务:采样时间:年月日至日送样组长:送样时间:收样时间:溶解氧分析记录表(电化学探头法)JL/JCS-05-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PH 分析记录表JL/JCS-06-1/0-2008 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分析日期:第页共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水)分析记录表JL/JCS-07-1/0-2008第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分析日期:共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化学需氧量分析记录表JL/JCS-08-1/0-2008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高锰酸盐指数分析记录表JL/JCS-09-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重量法(水)分析记录表JL/JCS-10-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重量法(TSP、PM10)分析记录表JL/JCS-11-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分光光度法(气)分析记录表JL/JCS-12-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日期: 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林格曼烟气黑度观测记录表观测方法: JL/JCS-13-1/0-2008观测人:校核人: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表JL/JCS-14-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烟尘分析记录表JL/JCS-15-1/0-2008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采样时间:分析日期:第页烟尘折算浓度(mg/m3)= 净重(g)/标态体积(L)*106*过氧系数/1.8烟气排量(kg/h)=烟尘浓度*标杆风量/106分析人:校对人:审核人:烟尘烟气测试记录表JL/JCS-16-1/0-2008共页仪器名称及编号:测试方法:测试日期: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区域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7-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昼夜环境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8-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交通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19-1/0-2008共页第页测试人员:校对人:审核人: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表JL/JCS-20-1/0-2008测量人员:核对人:__________ __ 审核人:____ _______饮用水源(地表)水质监测数据表JL/JCS-21-1/0-2008(单位:mg/L)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大气降水监测数据报表JL/JCS-22-1/0-2008(单位:mg/L)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地面水环境监测水质数据表(单位:mg/L)JL/JCS-24-1/0-2008审定:校核:主检人员:批准:签发日期:。

12级光学实验参考资料--hyq

12级光学实验参考资料--hyq

实验11 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光波波长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设计参考格式) 应用非定域干涉测定He —Ne 激光波长干涉环变化数 N i0 30 60 90 120 150 M 1镜的位置h i (mm )逐差法ΔN=N i +3—N i 90 90 90 Δh =||h i +3-h i | (mm) λ=2Δh/ΔN(×10-4mm )列式计算平均值 h ∆列式计算测量波长的平均值:Nh∆∆=2λ=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 备注:以上部分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和实验报告上都必须写的。

以下内容为操作课后在实验报告上完成。

列式计算不确定度:1)-(Δ-ΔΔ2n n h h hu iA )()(∑=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5102.830001.0232)(2Δ-⨯=⨯=∆⨯==h u hu B B )((mm) )()()(hu h u h u B A C ΔΔΔ22+=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 )(h u Nu C Δ2)(⋅∆=λ = 写出代入数据的计算式 = (单位) 与He —Ne 激光波长标准值()(10328.6)(63284mm A oo -⨯==λ)比较,测量相对误差E λ==λλ-λOO %六.实验结果测量He —Ne 激光的波长为()u λλλ=±= (单位);与标准值)(10328.64mmo -⨯=λ比较,测量相对误差E = %。

七.分析讨论 1、实验注意事项;2、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及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分析;3、通过实验所取得的收获及对实验过程与结果的评价;4、实验方法或实验装置的改进建议。

八.思考题 P83页 做1,2题,抄题做在实验报告上预备问题 P80页 自选做2题,抄题做在预习报告上实验12 光的等厚干涉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表格设计参考格式)1、牛顿环平凸透镜半径R 的测量 (要求:堂上进行初步的数据计算处理)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R 的数据记录表 牛顿环编号:环序数mn 30 29 28 27 26 15 14 13 12 11 环直径 位置左环 x 左(mm )右环 x右(mm )环的直径D m 或D n (mm )D 2m ,或D 2n (mm 2)逐差法 D m 2-D n 2(mm 2)m -n=15,λ=5.893×10-4mm 。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在样品记录中应具体包含全部的样品信息,在检测记录中可只记录样品名称和试验室样品唯一性编号,以及样品到达试验室后的处置记录。

三、依据的检测方法的填写在不引起混淆的状况下,可只记录方法的标准及发布年号或依据的文件名称、编号及发布年号。

假如要记录试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此时可只记录名称、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当依据的文件中规定有多个方法时,应精确记录方法名称或章条号,确保方法依据的唯一性。

四、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填写1、记录主要的直接出具数据的关键设备,假如试验室认为其他设备也很重要,也应记录。

通常,应记录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必要时还应记录量值溯源信息;2、记录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及质控物质的名称、有证标准物质的编号及其有效期,标准溶液的标准值及有效期,必要时还要记录储备液的有效期、使用液的有效期。

五、重要配件试剂药品和工具填写必要时,应记录检测中使用的重要配件(如色谱柱及其规格型号)、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重要试剂药品和工具等。

检测记录设计人员应对这些内容进行识别,确保不会漏记,必要时可与有关人员争论确定。

六、环境条件填写检测方法对环境条件有要求,试验室要记录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

记录环境条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满意方法标准的要求。

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头前,应经过对环境条件满意方法要求的推断,确认满意要求之后记录。

七、检测过程记录1、通常,检测依据的方法文件中对过程有具体的规定,试验室应用简略的、规律严密的文字记录实际检测操作过程,用以证明检测过程满意依据文件的要求。

示例:某方法文本要求样品在烘箱中(105+5)℃条件下烘干2h。

试验室应记录烘干开头时间、烘干结束时间、开头的温度、中间温度、烘干结束温度5个数据,用以证明烘干过程满意方法要求。

2、设计过程记录表单时,可将文字描述部分固定,留出数字空白处,检测人员在记录时,只需填写数据即可。

通常,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仪器设置的条件记录不会转变,这些记录可固定。

普通胶合板检测原始记录表

普通胶合板检测原始记录表
LBZ-E1000A
LBZ
Y42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700
A11675530662
校核:检验:检验地点:检验日期:
检验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检验项目/
标准方法
检验过程及检验数据
仪器设备
4、弹性模量Eb
静曲强度
(MPa)
GB/T17657-2013
序号
1
2
3
4
5
6
横向(g)
第一次称重
恒重
纵向(g)
结果见第页;第组样;
则此时吸收液中甲醛浓度:
c= =mg/m3;
5、取样时间:;抽取空气体积m3;
结果见第页;第组样;
则此时吸收液中甲醛浓度:
c= =mg/m3;
Y464
甲醛释放量检测气候箱
LBZ-E1000A
LBZ
Y42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700
A11675530662
校核:检验:检验地点:检验日期:
8、取样时间:;抽取空气体积m3;
结果见第页;第组样;
则此时吸收液中甲醛浓度:
c= =mg/m3;
9、取样时间:;抽取空气体积m3;
结果见第页;第组样;
则此时吸收液中甲醛浓度:
c= =mg/m3;
最后4次测定的甲醛浓度的平均值:
=mg/m3;
cn:最后一次浓度测定值;
cn-1:倒数第二次浓度测定值;
检验报告编号:共页第页
检验项目/
标准方法
检验过程及检验数据
仪器设备
甲醛释放量
(mg/m3)
环境条件:
6、取样时间:;抽取空气体积Vair=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姓名
注意:学生不准更改以下内容
预习情况操作情况纪律/卫生老师签名日期
课外补做日期、时间补做情况老师签名
预习报告要求:在实验报告纸上认真完成四个内容:一.实验目的二.实验仪器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然后在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卡上认真完成两个内容:一.实验数据表格(列出实验条件和数据表格),二.预习思考题(抄题回答)课程要求:1、课前,认真做好实验的预习和预习报告。

没有以上预习报告者取消实验的资格。

2、实验课要独立完成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有效数字、单位准确),补记数据或抄袭别人数据则成绩为零分处理。

3、认真完成实验报告(一至八的内容)。

依时交实验报告和预习报告给任课老师。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70%+考试成绩×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