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5 庐山东林寺东林净土学院
【东林大佛】东林寺净土苑地址及乘车路线

【东林大佛】东林寺净土苑地址及乘车路线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温泉镇隘口村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邮编:332801 九江火车站——星子——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一、九江火车站——九江汽车站(总站):A:若携带物品不多,可以步行前往。
出火车站往右走,见第一个红绿灯右转,约20分钟的路程。
B:乘坐102、104、17路北线公交车。
出火车站往右走,即可见到公交车的站牌。
C:打摩的,路程很近,大约5分钟即到汽车站(车费约5元/每人)。
二、从九江汽车站乘坐到星子的长途车(车费13元),路程耗时约50分钟。
三、出星子汽车站,车站门口有小巴车到东林大佛(车费3元),耗时约20分钟。
备注:九江汽车站至星子的长途车运行时间:6:30-20:00。
九江火车站——十里大楼——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一、九江火车站——十里大楼:A:从火车站出站,乘坐101、103、108或105路外环公交车,到十里大楼下车。
途经12站,耗时约20分钟(车费1元)。
B:坐出租车到十里大楼(车费约12元,可多人拼车)。
二、在十里大楼乘坐到赛阳的中巴(车费约4元)。
三、在赛阳搭乘到星子或德安方向的过路车,告诉司机在东林大佛下车(车费约10元)。
路程耗时约40分钟。
庐山火车站——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一、庐山火车站——沙河汽车站:从火车站出站,到马路对面,乘坐1路公交车到沙河汽车站(车费1元)。
也可以打车,费用10元以内。
二、在沙河汽车站坐到星子或德安的汽车,告诉司机在东林大佛下车(车费约10元)。
备注:从沙河汽车站至星子的汽车运行时间:6:10-16:10;是流水班车,约40分钟一趟,路程耗时约50分钟。
南昌火车站——东林寺净土苑(东林大佛)一、南昌火车站——洪城客运站A:从火车站出站,乘坐9路内、外环或29路公交车,在洪城客运站下车。
途经6站,耗时约30分钟。
B:坐出租车到洪城客运站(车费约11元,可多人拼车)。
二、在洪城客运站乘坐到星子的大巴,途经东林大佛(车费加保险费共47元),路程耗时约90分钟。
庐山东林寺攻略

庐山东林寺攻略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南昌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庐山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神秘的东林寺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庐山东林寺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份庐山东林寺攻略,以帮助游客更好地游览这座宗教圣地。
一、交通方式庐山东林寺位于庐山西门,距离南昌市约5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游客可以选择以下交通方式前往庐山:1. 公共交通:从南昌市中心搭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南昌火车站,然后乘坐前往庐山的火车或大巴。
到达庐山后,再转乘景区内的旅游巴士前往东林寺。
2. 自驾车:如果有时间和条件,自驾车是游览庐山东林寺的好选择。
从南昌市驾车沿京九高速公路至庐山西门出口,然后按照路标指示前往东林寺。
二、门票和开放时间庐山东林寺全年对游客开放,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游览安排。
门票价格为100元/人,儿童和老年人可以享受优惠价格。
游客可以在门票中获得一份详细的东林寺导览图,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游览寺庙。
三、游览路线庐山东林寺占地辽阔,游览时间较长,建议游客按照以下路线进行游览:1. 三清殿:三清殿是东林寺的核心建筑,供奉了道教的三位至尊,景区宣传中心也设立在此处。
游客可以先参观三清殿,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杜鹃台:杜鹃台是东林寺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以其杜鹃花盛开的季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花期时节,游客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杜鹃花海,美丽壮观。
3. 大雄宝殿:作为东林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大雄宝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是游客重点参观的景点之一。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庄严肃穆的氛围,体验佛教文化的魅力。
4. 方丈楼:方丈楼是东林寺的僧人休息和学习的地方,也是游客们参观的重要景点之一。
游客可以登上方丈楼,俯瞰整个东林寺的美景。
5. 天后宫:天后宫是供奉妈祖的场所,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里也是游客祈福和参拜的地方。
四、注意事项在游览庐山东林寺时,游客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持肃静:作为一座宗教圣地,东林寺要求游客保持肃静,尊重信仰和文化。
东林寺安养院收费标准

东林寺安养院收费标准东林寺安养院收费标准东林慈善安养院拟建于东林大佛净土苑中轴线东北侧2.5km处,东临105国道,整个院区占地面积144亩。
规划中的建设项目有安养院、念佛堂、义工楼、佛教图书馆、医务室、公共绿化等。
东林慈善安养院将由庐山东林寺常住参加管理,秉承宗教慈善之理念,奉持大乘佛教慈悲济世之精神,开展安养与临终关心,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美德与社会风气,注重净土法门的熏修,引导信愿求生净土。
【安养院设施内容】1.居住设施:入居者、来访者、义工合起来共计300~400人2.主要设施:〔1〕念佛堂2个〔2〕斋堂2个〔3〕图书馆1个3.服务设施:〔1〕办公室、接待室、医务室、会议室、门卫室、理发室、便利店、总仓库各一个〔2〕集中晒衣场4个〔3〕景观亭3个、水池花园若干。
4.领众师院落:〔1〕四合院1个、11室,可容纳19人〔2〕附带设施:念佛堂、客厅、斋堂、厨房、图书馆、洗衣房、仓库5.老义工院落:与领众师院落相同【工程进展】目前,东林慈善安养院工程建设前期勘测、工程规划已经开始启动,总设计图纸已经完成,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筹备工作业已展开。
【倡募与捐助意义】为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落实和顺利开展,东林寺欢迎海内外众善弟子主动参加,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无上净业添砖加瓦,令无边众生能同登莲台,共成佛道。
期望佛教内外广大善信,广种福田,踊跃捐助,共襄盛举。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后必得安乐。
'众善涓滴,善业海汇,共同扶苏增长大乘事业,外修福德资粮,内证诸佛无漏功德。
【捐款管理与使用】项目后续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以基金募集的方式筹集,具体操作模式为:在已有的江西省庐山东林净土文化基金会下,设立九江市东林慈善安养院专项基金〔会〕,通过该专项基金会向社会信众募集所需资金。
募捐工作由东林大佛募捐部统一管理。
捐助资金将以公开、透亮的方式接受社会监督,全部资金全部应用于东林慈善安养院工程建设之中。
江西著名古建筑——庐山东林寺

江西著名古建筑——庐山东林寺庐山东林寺,即东林寺。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
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庐山东林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与佛图澄、道安并称“日、月、星”之称的佛门栋梁——慧远大师,南下罗浮传法,途经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驻足弘法。
短短三年,徒属众广。
江州刺史桓伊肃然起敬,为之立寺。
慧远带领僧众,缔构伽蓝,剃草开林,增卑架巘,夷峻筑台,疏峦抗殿,万事毕备,命曰“东林”。
由于朝廷施恩,百姓助缘,建寺速度飞快,故有“出木池”、“鬼垒墙”、“神运殿”之胜迹和传说。
众僧云集慧远大师在东林“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佛法,阐扬佛理,著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
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他见机缘成熟,遂邀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其中高贤十八,既有中外高僧,又有达官贵人,还有学者隐士,创立了中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
东林寺自晋始建,代有修葺,南梁孝元,构造重阁,庄严寺宇,分霞耸极。
隋初,天台宗智者大师憩止东林,奉晋王杨广之命,为寺檀越。
开皇十二年道目主东林,大建僧坊,逶迤飞阁,秀出干霄,延褒层轩,俯视无地。
唐太宗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公元857年),历会昌法难后,僧正言耗时十四年重建一新,江州刺史崔黯撰写《复东林寺文》,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崔文秀丽,柳书遒劲,辞书合璧,被称为东林一绝。
为什么庐山被称为政治名山和文化名山

• •
世界文化遗产 1982年,庐山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获“中国旅游胜 地四十佳”和“度假休闲旅游胜地”。之后,庐山景区依据世界文化遗产 “C(II)(III)(IV)(VI)”条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996年12 月,教科文组织在墨西哥梅里达召开第2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庐山列为《世 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文名称确定为“庐山国家公园”,英文名称为“LUSHAN NATIONAL PARK”,遗产类别为“文化遗产”,登录编号“200-015”。庐山的世 界文化遗产地位确立后,在世界的影响力空前扩大。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评价词: “ Mount Lushan, in Jiangxi, is one of the spiritual centr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uddhist and Taoist temples, along with landmarks of Confucianism,where the most eminent masters taught,blend effortlessly into a strikingly beautiful landscape which has inspired countless artists who developed the aesthetic approach to nature found in Chinese culture. ” ——Brief description to Lushan National Park(Ref:778)(世界遗产委员会 英文原文)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 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 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 ——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庐山官网中文表述)
东林寺4点早课的内容

东林寺4点早课的内容
在东林寺每天的早晨,清晨的阳光透过林间照射下来,让整个寺庙充满了宁静
和庄严的氛围。
早课是东林寺寺内僧众每天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信仰的表达,也是修行的重要一环。
东林寺4点早课共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内容和意义。
首先是福田,僧众们会在佛像前虔诚地献上供品,以表达对佛教信仰的敬意。
这一仪式也旨在提醒我们要感恩身边的一切,包括食物、水和生活中的种种恩惠。
接下来是念佛,僧众们会在大殿中共同诵念佛号,以懿行内观。
这一环节旨在
净化心灵,引导修行者专注在当下,超脱纷扰的尘世烦忧,以达到平静与内心的和谐。
第三个环节是听经,僧众们会选择一本佛经,通常是《金刚经》或《般若波罗
蜜多心经》进行朗读。
通过聆听佛经的教义,我们得以学习佛陀的教诲,领悟人生的真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最后是默坐,僧众们会闭目静坐,进行内心的反观和冥想。
这是一个个人修行
的时刻,可以促进禅定和觉醒的感悟,帮助修行者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东林寺的4点早课内容既注重个人修行,又有团体的凝聚力和共同信仰的体验。
这一仪式旨在引导信众和僧侣们通过合仪共修,共同学习佛法的智慧,进一步加强与佛教信仰的联系。
在参与东林寺的早课之前,务必心存敬意和虔诚,带上一颗平和的心和谦卑的
态度。
无论是在大殿中,还是在心灵的深处,都能够借助早课这个仪式,触及到自己内在的善与涵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深度。
江西九江寺庙简介[整理]
![江西九江寺庙简介[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b6554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6.png)
寺庙佛塔武宁县弥陀寺初名毗庐岗,后易名凤鸣禅林。
是江西省重点宗教活动地之一。
座落在武宁县杨洲乡境内重峦叠嶂、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的瓜圃(相传东汉孙权祖父孙钟,种西瓜于圃口而得名)之蒂--凤凰山。
据《长明灯会碑》记载,明万历癸未十一年(公元一五八三年)释弘耐大师,又将此寺改名为"西瓜古寺",后简称"西瓜寺"。
一九八五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应该寺住持释传开大师之请,将此寺更名为弥陀寺。
并亲笔题写了"弥陀寺"、"弥陀寺佛殿"、"大雄宝殿"三幅匾额。
弥陀寺四百多年来,几度兴废,历尽沧桑,"文革"期间更蒙厄运,使古寺片瓦无存。
今弥陀寺住持释传开大师(当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的法曾孙--洞云宗五十一世传人),一九六一年由庐山东林寺迁至于此,曾一人独居深山,戒行清净,德高望重,笃修善行,爱国爱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一九八八年武宁县政府将弥陀寺列为全县开放寺庙和文物保护单位。
国内外信徒如香港圣一法师、初慧法师、台湾常缘法师、夏碧樱居士、马来西亚陈玉兰居士、新加坡、美国肖欣华等居士及内地、港澳居士黄传照、潘法芳、关惠明、关法泰、肖法馨、梁法莉、余顺爱、李少凤、张伍万等等大德居士纷纷捐款。
弥陀寺如虎添翼,发展迅速。
从一九九一年来陆续建成了惟因老和尚舍利塔、客堂、禅堂、斋堂、僧房、山门、功德堂、放生池等群体建筑。
并在一九九三年修通了通往弥陀寺的山间公路、停车场、从山脚到山门的石阶等。
台湾释本通法师捐赠了一部价值贰万美元的《大正新修大藏经》。
一九九五年开始兴建的大雄宝殿,于新千禧之年前已竣工,并且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已陆续完工。
新建的大雄宝殿,道场庄严。
殿内正中塑有江西最大樟木雕塑的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及阿弥陀佛三尊大佛像,全身贴金,庄严如法。
龛后塑有观音海鸟、大殿东西二壁塑有贴金的五百罗汉,起伏坐卧,形态逼真,朝圣后,令人那肃然起敬。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

大家请看,耸立在我们眼前的高大的宝塔就是东林寺。
东林寺座落在庐山的西北麓香炉峰下,它是一座清净绝俗梵语,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久享盛名。
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洲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的第二个佛教活动中心,系庐山的“三大名寺”。
因位于原西林寺之东,故命名东林寺。
现在的东林寺建筑大都是在1978年全面修复景物,1979年作为江西第一个佛教圣地向国际国内游客正式开放,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
与之相邻的就是庐山西林寺、大家了解西林寺的可能最早是从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西林寺的千年古塔今天仍在。
而东林寺规模更胜以前了。
虎溪三笑寺门前虎溪流过,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东林寺-虎溪三笑.传说慧远法师德高望重,并且和儒家,道家的关系非常好.但是慧远自己从不出山门半步,每有客来访,慧远只送到寺门口,决不过寺门,东林寺口的虎溪桥.有一次庐山名儒陶渊明和庐山的名道陆修静来东林寺拜访慧远.三人谈得非常投机,慧远送他们出寺的时候,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以至慧远在后山养的老虎发出了吼叫,三人听到叫声,相视而笑。
此即“虎溪三笑”。
后慧远将客厅改称三笑堂。
东林白莲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
东林白莲(即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其品种之罕有中外驰名,皆是远公当年亲手栽植。
莲池在文革中废为水田,白莲绝种。
日本吉祥寺主持青柳俊文,台湾埔里体通法师,新加坡原佛教总会会长广洽老法师,捐赠重建“白莲旧社”大殿。
在中日建交20周年时,日本净土宗两次组团来华,返赠莲籽和莲藕。
天王殿大殿前的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是净土宗寺院的一大特色。
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1.1拟建工程概况受江西九江市庐山东林寺委托,我院承担其庐山东林寺东林净土学院项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拟建场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温泉镇东林寺净土苑,105国道及212省道交叉口,交通便利。
本工程占地面积1665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061平方米。
建(构)筑物情况一览表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设计地面标高为89.5m~120.0m,设计断面差别较大,拟建场地无统一地面整平标高;钻孔坐标布置图由业主和设计单位提供,勘探孔位置及高程由我院组织测量队测得,本次勘察施工钻孔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部门要求现场布设,勘察场区布设勘探钻孔146个。
(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2本次勘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及依据的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其它现行规范规程以及发包人下达的相关图纸和勘察要求,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的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踏勘、制订勘察纲要。
进行测绘、勘探、取样、试验、测试、检测、监测等勘察作业,为以下目的提供依据:● 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按照抗震规范要求,对勘察场地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提供桩基设计所需要的岩土技术参数,并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1.2.2任务要求及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为详勘,拟建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及地基复杂条件中等,均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1)建筑物设计总平面图(建筑单位提供);(2)勘察任务书(建筑单位提供);(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11)《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2)《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13)《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14)其它相关文献资料。
1.3、勘察工作1.31勘察工作量经现场踏勘及相应准备,根据现场情况,我院于2017年9月25日至2017年10月24日完成庐山东林寺东林净土学院外业工作,共计完成钻孔146孔,累计钻探进尺1853.90m,体工作量如下:(1)施工钻孔146个,累计进尺1853.90m。
(2)取样孔50个,采取土样52件(原状土样52件)。
(3)原位测试孔45个,计原位测试56次(标准贯入44次、重型动力触探12次)。
(4)特殊样:地表水2件,地下水两件;土腐分析两件;岩石抗压6孔18组。
(5)对146个钻孔进行了简易地下水测定。
(6)以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布置图为依据,对施工钻孔进行了平面位置及孔口标高测定。
1.32勘察方法(1)放样测量:孔位、标高用华测RTK仪器以甲方提供的2个控制点,现场进行放样、测量,控制点坐标为甲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孔径:开孔直径>Φ130mm,终孔直径Φ91mm。
(3)钻进方法:采用合金回转钻进结合干采钻进。
砂砾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岩层采用合金泥浆回转钻进,岩层采用金刚石泥浆钻进,部分孔为了防孔壁坍塌、涌砂,采取跟管钻进,用无泵接手采取岩芯,采取率土层达95%以上,砂层达80%,砾砂达75%,砾石达70%,岩层达80%。
(4)现场原位测试、取样、编录:控制性孔取样、原位测试,覆盖层、采用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取样、编录按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
二、场地内岩土工程条件2.1场地地形地貌及区域构造拟建场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温泉镇东林寺净土苑,该场地原始地貌为丘陵地貌及山间坳地,山间坳地原为耕地,现植被发育,杂草丛生,山地多为竹子及松树。
相对高差较大,约为0-36.2m,场地地表水发育,山间坳地可见多条水沟,自西向东流入场地东侧水塘,水塘宽约15米,长25米。
场区位于浅层稳定地块构造之上,地质构造条件相对较简单,拟建场地未见有明显的新活动构造通过;地形地貌中有填土、冲积型软弱土等不良地质现象。
通过本次勘察,基底覆盖层中除填土、冲积型软弱土外未发现土洞、溶洞等基础不良地质现象,地形高差较大,但未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2场地内岩土条件经本次施工钻探,在钻探控制范围及深度内,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复杂,场地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别为:1-1素填土(Q ml),1-2耕植土(Q ml),2-1粉质粘土(Q4al),2-2粉质粘土(Q4al),2-3粉质粘土(Q4al),3-1粉质粘土(Q3al),4-1碎石(Q3al),5-1全风化片麻岩(Pt),5-2强风化片麻岩(Pt),5-3中风化片麻岩(Pt)。
岩土层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1-1素填土(Q ml):黄褐色,潮湿,松散~稍密,主要由粘性土和少量碎石块组成,结构松散,回填时间短(小于5年),未碾压,为欠固结土,力学性质差。
该层主要在场地内原低洼段,钻孔揭露厚度约0.5~5.0米。
1-2耕植土(Q ml):黄褐色,潮湿,稍密,主要成份为粉质黏土,少量植物根系及腐殖质,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
该层主要在场地内原耕地及山地区,钻孔揭露厚度约0.5~2.0米。
2-1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青灰色,软塑状,土质不均匀,弱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高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力学性质较差,该层主要在场地内坳地(原始地貌为田地等低洼段),钻孔揭露厚度约0.6~4.8米。
2-2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褐黄色,可塑状,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力学性质一般,大部分区段有揭露,层状分布于场区上部,钻孔揭露厚度为0.6~5.5米。
2-3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褐黄色,硬塑状,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力学性质一般,局部区段有揭露,钻孔揭露厚度为2.1~5.7米。
3-1粉质粘土(Q3al):褐红色,可塑状,土质不均匀,无摇振反应,切面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力学性质一般,主要分布与场区北侧,钻孔揭露厚度为0.6~9.0米。
4-1碎石(Q3al):褐红色,中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以棱角形为主,粒径20-110mm,约占55%,粘性土充填,约占25%,力学性质一般,主要分布与场区北侧,钻孔揭露厚度为0.5~5.4米。
5-1片麻岩(Pt):褐灰、黄褐,全风化,岩石原岩结构构造已遭破坏,残余结构尚可辨认,岩石主要矿物已风化变色,岩芯呈散状、砂状、土柱状,局部夹含少量强风化碎块,力学性质一般,钻孔揭露厚度为0.4~15.7米。
5-2片麻岩(Pt):灰褐色,强风化,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风化不均,局部夹全风化,岩芯呈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岩芯锤击声哑,易碎,属较软岩,岩石质量指标为差的,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力学性质较好,钻孔揭露厚度为0.5~13.7米。
勘探结果表明强风化片麻岩层无洞穴、临空面、软弱岩层存在。
5-3片麻岩(Pt):灰色、青灰色,中风化,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部分块状,RQD值一般为50%-80%,岩芯锤击声脆,岩石质量指标为较好,属较硬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II级,力学性质较好,钻孔揭露厚度为0.8~10.7米。
勘探结果表明中风化片麻岩层无洞穴、临空面、软弱岩层存在。
2.3场地内岩土条件综合评述2.3.1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本次勘察对各主要土层作了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取岩土样做了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室内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详见附表。
(1)各岩土层原位测试试验成果见表一原位测试试验成果统计表表一(2)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fak及主要指标建议表(见表二)各土(岩)层承载力特征值表表二2.3.2场地内岩土条件综合评述根据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果对岩土层性质的评价:1、 1-1素填土(Q ml):松散未固结,均一性差,力学性质极差,不宜选作基础持力层。
2、 1-2耕植土土(Q ml):松散未固结,均一性差,力学性质极差,不宜选作基础持力层。
3、2-1粉质粘土(Q4al):软塑状,中等-高压缩性土,分布较不均匀,力学性质较差,不宜直接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4、2-2粉质粘土(Q4al):可塑状,中-低压缩性土,分布较均,力学性质一般,不宜直接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5、2-3粉质粘土(Q4al):硬塑状,中-低压缩性土,分布较不均匀,力学性质一般,可宜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6、3-1粉质粘土(Q3al):可塑,中-低压缩性土,分布较不均匀,力学性质一般,可宜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7、 4-1碎石(Q3al):中密,级配较差,分布较不均匀,力学性质一般,可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8、5-1片麻岩(Pt):全风化,分布较均,力学性质一般,可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9、5-2片麻岩(Pt):强风化,分布较均,力学性质较好,可选作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10、 5-3片麻岩(Pt):中风化,为场区下卧层,力学性质较好,可选作多层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三、地下水埋藏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3.1地下水埋藏条件在勘察过程中,对144个钻孔均进行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各钻孔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均有地下水,测得的地下水稳定水位为0.1~15.1m。
本工程所有钻孔施工过程中,无漏水、涌水现象。
根据勘察期间的观测和地区水文地质资料,本场地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第1-1层素填土和1-2层耕植土层的孔隙中,无连续性水位。
场地及周边无明显地表水排泄到拟建场地,主要为大气降水垂直补给,通过蒸发排泄,含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水位变化幅度与土层厚度一致,勘察期间除地势较低的部分部位有部分地表水,其它部位未见该层水位,为临时性含水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