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导游词

合集下载

庐山东林大峡谷导游词(精选3篇)

庐山东林大峡谷导游词(精选3篇)

庐山东林大峡谷导游词(精选3篇)庐山东林大峡谷篇1庐山东林大峡谷具有“庐山第一峡”之称。

家喻户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就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遍游庐山和神秘的庐山东林大峡谷后,在庐山东林大峡谷谷口的西林寺留下的千古绝句―《题西林壁》。

庐山东林大峡谷由卧云垄和剪刀峡两大景区构成。

景区起自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终于庐山旅游中心牯岭街街心花园。

全长约20xx0多米。

其中卧云垄景区又有庐山“佛道儒”三教文化发祥地之称。

公元381年东晋慧远大师南下寻觅宏法宝地,至庐山东林大峡谷内,见其清雅宁静,足以息心。

于是筑龙泉精舍,后聚高僧、名士123人,种莲结社,创立佛教“净土宗”。

在建立东林寺后,为感谢乌龙潭神龙的帮助,在慧远大师倡导下“每年六月六广大僧众都要在乌龙潭双叠瀑布下祭祀神龙,延续至今。

庐山又称为匡庐,周朝时,有位匡续隐士结庐修炼于―庐山东林大峡谷内,后成仙飞升而去,后人以其姓加所居之庐,故而得名匡庐,道教也因此认定此地为“道教第三十六福地”,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官方民间都要在匡续祠祭祀匡真君----和瘟先生,祈求平安幸福,健康长寿,形成一大习俗。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自公元409-415在此结西庐而居六年,正是有了这六年的隐居生活为他以后创作《桃花源记》提供了原型。

历代文人墨客钟情于东林大峡谷的秀美景色,给它留下了众多不朽的千古名句。

剪刀峡景区由于据今约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和第四纪冰川的挫磨,形成深邃的峡谷,形态呈弯曲状槽谷,宛如剪刀。

而且峡谷内又有双瀑布似飞剪所以称为剪刀峡。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灵。

自古庐山因瀑布之多,之美而闻名天下。

瀑布赋予庐山以雄奇秀丽的姿色,让人心旷神怡,观赏瀑布是游览庐山的主要内容。

景区内溪水长流,泉瀑交替,景致幽诡雄奇,谷内的山泉水从峡谷两边流向谷底形成一道道形态各异的瀑布。

从而形成了庐山最大的瀑布群。

而东林大峡谷的水量又为庐山众峡谷之最,又是庐山唯一的一年四季可赏瀑布的景区。

江西著名古建筑——庐山东林寺

江西著名古建筑——庐山东林寺

江西著名古建筑——庐山东林寺庐山东林寺,即东林寺。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麓,北距九江市16公里,东距庐山牯岭街50公里。

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东林寺。

庐山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庐山东林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东林寺建于东晋大元九年(384年),为庐山上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

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源地,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和净土真宗视为祖庭。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国家著名佛教道场江西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

晋太元六年(公元381年),与佛图澄、道安并称“日、月、星”之称的佛门栋梁——慧远大师,南下罗浮传法,途经浔阳,“见庐山闲旷,可以息心”,遂驻足弘法。

短短三年,徒属众广。

江州刺史桓伊肃然起敬,为之立寺。

慧远带领僧众,缔构伽蓝,剃草开林,增卑架巘,夷峻筑台,疏峦抗殿,万事毕备,命曰“东林”。

由于朝廷施恩,百姓助缘,建寺速度飞快,故有“出木池”、“鬼垒墙”、“神运殿”之胜迹和传说。

众僧云集慧远大师在东林“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潜心佛学,广弘佛法,阐扬佛理,著述佛书,形成“众僧云集、四海同归”的局面。

太元十五年(公元390年),他见机缘成熟,遂邀集“息心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其中高贤十八,既有中外高僧,又有达官贵人,还有学者隐士,创立了中国佛教第一个社团——白莲社。

东林寺自晋始建,代有修葺,南梁孝元,构造重阁,庄严寺宇,分霞耸极。

隋初,天台宗智者大师憩止东林,奉晋王杨广之命,为寺檀越。

开皇十二年道目主东林,大建僧坊,逶迤飞阁,秀出干霄,延褒层轩,俯视无地。

唐太宗十一年四月二十六日(公元857年),历会昌法难后,僧正言耗时十四年重建一新,江州刺史崔黯撰写《复东林寺文》,大书法家柳公权手书,崔文秀丽,柳书遒劲,辞书合璧,被称为东林一绝。

2023年5篇上海金山东林寺导游词范文

2023年5篇上海金山东林寺导游词范文

2023年5篇上海金山东林寺导游词金山东林寺,原名观音堂,在金山朱泾镇东林街。

元至大元年(1308年)由僧妙因创建,皇庆二年(1313年),西林寺元智僧来改额为东林禅寺,至正元年(1341年)毁于兵火。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上海金山东林寺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上海金山东林寺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东林寺。

东林寺全国闻名,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寺庙,一项是高34米的最高室内观音像;另一项是高20.08米、宽10.295米的中国佛教第一铜门;最后一项是高5.408米的景泰蓝佛像——善财童子。

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东林寺的历史。

东林寺概况东林寺始建于元朝至大元年,也就是公元1308年,原名观音堂,供奉观世音菩萨。

元延佑年间(公元1317年前),当时的东林寺主持元智禅师到首都大都,向皇帝进献观世音菩萨铜像,这时正值北京大旱,元仁宗皇帝下旨元智禅师设坛求雨,果然灵验,普降甘霖,于是皇帝赐元智禅师为“佛日普照大德禅师”,并赐金澜袈裟,同时赐东林寺匾额为“东林禅寺”。

据文献记载,历史上东林禅寺规模宏大,佛像众多,香火旺盛。

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东林禅寺的“香市”,除各方香客外,寺内货卖杂物,列肆而居,四方男女,熙熙攘攘,寺庙内外人声鼎沸,佛殿几乎没有立足之处,这种热闹嘈杂的场面基本上要到农历九月才结束,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东林禅寺的名声之大。

但经过历史上种.种磨难,到了20世纪初,东林寺仅遗存一座大殿,也就是我们待会儿会看到的圆通宝殿,这座大殿保存了典型的江南特色,整座建筑雄伟庄严,是上海南部地区现存的最大的单体佛教殿堂,但是不能满足佛教信徒宗教生活的需要。

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佛教信徒宗教生活的需要,同时为保存古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经政府批准,无偿划拨原金山县政府大院作为东林禅寺扩建用地,2004年开始对东林禅寺进行了高规格、高要求、高标准的建设,2007年5月竣工,整个新扩建的东林寺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王志远教授设计的。

庐山导游词(15篇)

庐山导游词(15篇)

庐山导游词(15篇)庐山导游词1位于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池呈长方形,池水碧悠,光灵如玉。

池原为天池寺内放生池。

天池寺为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

东晋僧人慧持创立,旧名峰顶寺。

宋朝更名天池院。

明太祖赐名“天池护国寺”。

明成祖敕“天池万寿寺”,明光宗又敕“天池妙吉禅寺”遂为匡庐首刹,后寺废。

池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名文殊台,台为石木结构,两层。

下层为石室五楹,有门窗,可充住室。

上为手顶,即称为台。

登台眺望,山峦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灭,极富野趣。

是观察佛光的最佳处。

台东一亭,名“斗姆亭”,又称“老母亭”。

始建于明代。

石混凝土结构,圆形攒尖顶。

横额有“相望祖庭”篡刻。

立柱上有隶书对联“琳宇剩劾灰法蒙庄严留佛座,瓣香临危涧新亭结构护仙盒”。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

二水萦回,四山豁朗。

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

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

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

登台眺望,山峦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

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

明代著名心学家王X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

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

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

以上段文告诉我们庐山正适合发电。

庐山导游词2大家好,我是带领你们游览庐山的导游晏梦真,大家就称我为晏导或小晏,请大家多多关照。

今天我们的行程包括庐山的三叠泉和白鹿洞书院,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游览美丽的庐山。

庐山位于九江以南,耸立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

2023年江西东林寺的导游词

2023年江西东林寺的导游词

2023年江西东林寺的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江西东林寺,我将为您介绍本寺的历史、建筑和文化。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临川区,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山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东林寺是中国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

现在的东林寺建筑分为内外两个部分。

外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长廊,里面有各种供奉佛像的小殿。

在长廊和小殿之间,有一些小桥连通着。

这与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廊、亭、台、楼、阁、榭、殿、池、岛、山、林、花、草、鱼、虫、鸟等景观相似,充满了趣味。

进入内部,可以看到大天宫殿、迎宾楼、留云堂、凌霄阁、清风阁、枕霞楼等建筑。

其中大天宫殿是东林寺的主要建筑之一,寺内的主要佛像就供奉在这里。

这里不仅有能让人陶醉的古色古香的建筑,还有充满艺术气息的佛教艺术珍品。

比如佛像、壁画、石刻和书法等,将使您感受到真正的禅宗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说起东林寺,我们也必须提及东林六君子。

东林六君子是唐代末年惠州一带的一些名士,他们以禅宗思想为指南,倡导道德修行,反对官僚贪污腐败的吟风诗韵流传千古。

他们所撰写的《策问》、《咏金陵》、《大愚禅师》等文章,反映出佛教、道家、儒家三种不同思想的交融,并深刻地反映出唐代末年听天由命的忧思与悲凉。

东林六君子中,最为著名的大概要数林则徐了。

林则徐曾任江西省援军副总司令,挥师南征,驻扎在临川地区。

林则徐在临川时一直居住在东林寺内,经常与东林僧人交流思想,并深受影响。

后来,林则徐多次担任边防重任,曾被称为“京山林场”的专管员,实行“土木联营”制度,城市名千层,便是他的手笔之一。

以上就是对于江西东林寺历史、建筑和文化的简要介绍。

东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迹之一。

如果您来到江西,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千年古刹,她一定会带来悠远的历史和佛法禅意的体验。

谢谢!。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

庐山东林寺导游词第一篇:庐山东林寺导游词大家请看,耸立在我们眼前的高大的宝塔就是东林寺。

东林寺座落在庐山的西北麓香炉峰下,它是一座清净绝俗梵语,是我国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久享盛名。

东林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由江洲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为全国八大道场之一,一度成为全国的第二个佛教活动中心,系庐山的“三大名寺”。

因位于原西林寺之东,故命名东林寺。

现在的东林寺建筑大都是在1978年全面修复景物,1979年作为江西第一个佛教圣地向国际国内游客正式开放,1983年列为全国重点寺院。

与之相邻的就是庐山西林寺、大家了解西林寺的可能最早是从苏东坡的诗,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西林寺的千年古塔今天仍在。

而东林寺规模更胜以前了。

虎溪三笑寺门前虎溪流过,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就出自东林寺-虎溪三笑.传说慧远法师德高望重,并且和儒家,道家的关系非常好.但是慧远自己从不出山门半步,每有客来访,慧远只送到寺门口,决不过寺门,东林寺口的虎溪桥.有一次庐山名儒陶渊明和庐山的名道陆修静来东林寺拜访慧远.三人谈得非常投机,慧远送他们出寺的时候,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以至慧远在后山养的老虎发出了吼叫,三人听到叫声,相视而笑。

此即“虎溪三笑”。

后慧远将客厅改称三笑堂。

东林白莲气势宏大的天王殿滚圆龙柱前,一方莲池,格外引人注目,庐山清泉注入池中,荷花盈池繁茂竞秀,碧水白花相映生辉,池中假山耸立着泥塑滴水观音,容颜慈祥,俯视山门。

东林白莲(即青莲华),花色青白,丰满清香,每朵有130余枚花瓣,其品种之罕有中外驰名,皆是远公当年亲手栽植。

莲池在文革中废为水田,白莲绝种。

日本吉祥寺主持青柳俊文,台湾埔里体通法师,新加坡原佛教总会会长广洽老法师,捐赠重建“白莲旧社”大殿。

在中日建交20周年时,日本净土宗两次组团来华,返赠莲籽和莲藕。

天王殿大殿前的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是净土宗寺院的一大特色。

殿内正中供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塑像。

东林寺

东林寺

东林寺东林寺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距市区约65公里。

东林寺建于元朝(1308年),原名观音堂,1313年改名为东林禅寺,七百年来因战乱、火灾和失修,曾几度毁坏又几度重建。

1987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再次以元代古刹的雄姿展现在广大香客和游人面前。

(自动播放,不必点鼠标!)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东林寺外景东林寺正门主体为白色有三个园顶拱形门。

顶上有五个金黄色莲台,周围站立着48尊汉白玉石雕佛像。

正门前面有三座拱桥,中间一座是铜桥,左右两座是汉白玉桥栏的石桥。

三座桥栏的内外两侧都布满精美雕刻的佛像和花纹。

中间铜桥的整体外观台阶立面上雕刻的各种写法的福字台阶的立面上雕刻有各种不同写法的“福”台阶的水平面上雕刻的精美图画侧面及底面的纹饰左边的石桥右边的石桥进入大门首先看到善财童子站在水池中的莲台上迎接客人的到来这是在药师殿前平台上拍摄的大门内的场景中央是水池和善财童子,右面是鼓楼,对称位置的钟楼没有拍摄到(遗憾!)钟楼和鼓楼都是用黄铜制作的。

再配以汉白玉石的围拦〄看上去真是金碧辉煌〄庄重华贵〃钟楼和鼓楼门上和立柱上的精美雕刻正殿正殿有三层分别是天王殿,药师殿和大雄宝殿左偏殿左偏殿药师佛像三圣母佛像观音阁简介观音阁又称“万佛殿”。

里面宽31米,长42米,高35米。

是目前亚洲室内最高,容积最大的观音阁,里面供奉着一万尊观音菩萨,一尊千手观音塑像,四周墙上满布彩绘,记述着各种佛事活动。

下面看到的是观音阁的外景照片,门前两侧是五百罗汉的塑像群,非常壮观。

大门上方看到的是“五佛冠”。

观音阁位于主殿和左偏殿之间照片上可看到左侧的罗汉塑像群观音阁的大门用黄铜制作,高20米,宽9米,重58吨。

门上雕刻有999尊观音坐像,组成一个与门等高的巨大的”佛“字,所以此门又称为”千佛门“。

左侧的罗汉群塑像右侧的罗汉群塑像千手观音佛像总高三十三米〄用香樟木雕刻并经过淡彩贴金制成。

而且佛上有佛〄看上去宏伟壮观又细腻微妙〄实在令人惊叹〃这是千手观音手上高举的端坐在莲台上的观音菩萨像墙壁顶部彩绘非常多这里只选了几张壁上彩绘非常多只选了几张五佛冠•五佛冠总高22米,紫铜打造。

东林寺大雄宝殿导游词修改版7.17

东林寺大雄宝殿导游词修改版7.17

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 林寺的大雄宝殿,这座建 筑包含大雄宝殿和药师殿 两个部分,“大雄”是佛 门弟子对释迦牟尼佛道德 无上、法力无边的尊仰称 颂,所以大雄宝殿内供奉 了释迦牟尼佛,还有他的 两位弟子迦叶、阿难两位 尊者。
横三世佛
在古印度哲学里,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四维概念;所谓时间可以影响空间, 空间也可以影响时间;所以佛家有横三世佛和纵三世佛之说,横三世佛讲的是空间 的概念,分别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 的药师佛,在大雄宝殿后方的药师殿供奉的就是横三世佛之一的药师佛。
原名悉达多· 乔达摩佛教创始人。成佛 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 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 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进入大雄宝殿进行参观

纵三世佛
纵三世佛,讲的是时间的概念,即代表过去的燃灯 古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和未来的弥勒佛,并称 为“纵三世佛”。
世界三大文明中心
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这个时期也被 一些学者称为世界文明中轴时期,这个时期 形成世界大三文明中心,三种文明研究的对 象是不同,比如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主 要研究人与物的关系,所以欧洲的自然科学 非常发达,那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东方文明,起源于中国,主要 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非常注重人际 关系,代表人物,孔子,老子,第三个文明 中心是中东和南亚地区,这个地区主要研究 人与神的关系,所以三大宗教都起源于这个 地区,所以神学非常发达。代表人物就是佛 教乔达摩,悉达多,也就释迦摩尼佛的原名。 目前世界上佛教徒大约有4亿,在中国就有3 亿。所以说佛教源于印度,但兴于中国。
代表人物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 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 哲学家。另有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林寺导游词
东林寺座落于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街150号,始建于元至大元年(1308年),原名观音堂。

皇庆二年(1313)年,改额为东林禅寺。

在700年的风雨里,屡遭兵燹、火灾和年久失修而倾毁,又几度重修重建。

1987年,东林寺尚存的一座大殿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1月,经金山区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批准,正式登记为佛教活动场所。

2004年区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无偿划拨原金山县政府大院20.5亩作为东林寺和西林寺两寺合一的扩建用地,并于2007年9月以重现元代古刹特点的雄姿展现在广大香客和游人面
前。

如今的东林寺是一座耀眼的山体奇观——佛是一座高山、山卧一尊大佛。

高57米,山即是佛,佛即是山,山佛一体,佛山一气。

达到“虽为人作,宛如天开”的完美境界。

十二大亮点
一、照壁
东林寺照壁高8.8米,长21米;由几百吨青石雕刻而成,用精湛的石雕工艺,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净土宗十三位祖师像,照壁背面雕刻了“上海金山朱泾镇东林寺复建碑记”,记述了东林寺的兴废沧桑和复建的艰辛历程,赞颂古刹东林重铸辉煌与法脉永续。

二、三桥
中间是一座金愿桥,是用优质的黄铜建造而成,金光熠熠,桥栏和桥面采用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铜雕,造型生动,别具中华古典风雅之美,且信众和游客都可以在此桥许愿;左右两桥是石桥,东面是鹤寿桥,寓意人们象仙鹤一样健康长寿;西面的是虎溪桥,出典自庐山东林寺。

三、三门
三门(也称山门)是用60多吨山东名贵汉白玉建造而成,长20米,高15米。

三门上方四周站立着用汉白玉雕刻成庄严肃穆的48尊阿弥陀佛像,代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上方的中间巍立着用黄铜手工巧打而成的五朵金莲花,外用鎏金金工艺,整个三门结合净土宗的思想,构思独特,造型精致,是国内佛寺中独一无二、庄严无比的三门。

四,五、钟鼓楼
东侧为钟楼、西侧为鼓楼。

两楼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全铜打造。

高11.5米,长宽各10米,仿明式.共12根铜柱、汉白玉栏杆,青石须弥座,精雕细刻、古色古香。

六、金莲池
占地240平方米,池中站立着一尊国内首创的高达5米的景泰蓝制作的善财童子,可以360度转动。

周围有8条龙鲤鱼,龙头鱼身,纯铜打造。

向鱼嘴里扔硬币,如果投中可以发出8种吉祥语言。

七、山体
雄伟壮观的三进式、阶梯式,错落有致的联体的建筑群。

各个殿堂就坐落在突兀而起、巍然而立的山体之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山即是佛,佛即是山,山佛一体,佛山一气。

整座山高达57米,远远望去,就象一尊头带宝冠,呈卧立态,巨臂横空,手向东方的大佛。

形成山如佛,佛是山的奇观。

八、圆通宝殿
宝殿中是用黄铜制作重达150吨的殿中殿,工艺精美,金碧辉煌展现铜工艺之一绝,殿中供奉的是一尊整块1.8多吨重的新疆和田美玉雕琢而成的元代“灵雨观音”圣像,“灵感灵应曾记当年传逸典;雨珠雨玉更于遍界洒甘霖”,是不可多得的稀世镇寺之宝。

九、五百罗汉山
两侧山体上站有五百尊镀金的罗汉像,采用高分子合成工艺。

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东林寺的五百罗汉山又是国内独有的室外罗汉山。

十、千佛门
用黄铜制作,高20米,宽9米,门上刻有999尊铜观音像,组成一个与门等高的大“佛”字,称为中国佛教第一铜“千佛门”。

十一、观音阁
高35米,宽31米,深42米。

容积约3.5万立方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

是目前亚洲最高,容纳信众最多的观音阁,又称“万佛殿”。

内供有一万尊观世音菩萨,其中一尊是用小叶香樟细刻、淡彩贴金首尊亚洲最高最大的唐代千手观音像,高33米,宏伟壮观、精巧灵通、细腻微妙,观之令人惊叹。

十二、五佛冠
佛头总高22米,紫铜打造。

鼻子为观世音菩萨的莲花坐像,两条龙护着观世音菩萨,龙头正好是鼻孔部隆起的部位,龙身飘腾而上变为眉毛,两尊飞天当了佛祖的眼睛,莲花组成了双唇和嘴,左边耳朵是护持佛法、摧邪扶正韦驼菩萨,右边耳朵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关羽伽蓝。

脸颊上可以瞻仰到观世音菩萨32
应身。

整个头部显示了佛、菩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大无畏精神,整个头部的雕刻,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淋漓尽致,体现了铜雕大师的绝对功力。

交通:地铁莲花路站乘莲朱线,莲金线,地铁莘庄站乘莘金线,朱泾汽车站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