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METHEE的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测算与比较分析
珠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

珠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珠三角地区是指广东省中南部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湛江、中山、佛山等市,这些城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
这些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篇文章将探讨这些城市的竞争力以及发展战略。
一、珠三角地区城市竞争力的分析1.资源优势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使得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竞争方面具备了很大的优势。
例如,广州和深圳是中国的外贸城市,发展了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山市是中国重要的灯饰制造基地,拥有庞大的制造基础和经验丰富的人才。
湛江市则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港口等优势条件。
2.国际化水平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一直很活跃,这使得这些城市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提高了它们的国际化水平。
例如,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城市,通过与香港之间的深港合作、与台湾的经贸合作等方式,构建了广泛的国际联系。
3.科技创新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非常强大。
例如,广州市是中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汽车、生物医药、IT和新材料等行业。
另外,深圳市则是中国的高科技中心,拥有成熟的高科技产业体系,包括电子制造、生物科技、新材料等。
4.经济的韧性珠三角地区的多元化和韧性也是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这些城市能够应对经济周期的波动。
例如,深圳市曾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表现出色,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并成功地实施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计划。
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战略1.产业升级由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因此这些城市需要定期实施产业升级计划以保持竞争优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这些城市需要寻求新的增长点,投资新兴产业。
例如,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被视为珠三角地区未来的增长点。
2.城市建设随着更多的人口移居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城市建设也越来越重要。
珠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双层次因素分析与聚类评估

处理。
济竞 争力 、 础设 施 竞 争 力 、 态 环 境 竞 争 力 和 基 生 对外 开放 竞争 力 八 个 子 系统 层 构 建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求 系统 、 力 客观 、 面衡量 珠 三 角城 市 群 综合 全 竞争 力水 平 。 2 .评价 指标 体 系 的构 建
合竞 争力是 在 基 本 的 要 素 系统 构 成 的基 础 上 相
。
伴 随着城 市化 水平 的不断 提 高 , 江 三角 洲 珠
城 市群 已成 为 我 国最 有 潜 力 发展 成 为 世 界 性 城
市 群 的地 区之一 。1改革 开 放 以来 , 三 角 实 行 L 珠 特殊政 策 、 活 措 施 , 分 发 挥 毗邻 港 澳 的独 特 灵 充
初, 国外学者 主 要 围绕城 市竞 争机 制 、 响 因 影 素 、 价体 系 提 升 竞 争 力 ¨ 评 。及 对 策 等方 面展 开相关 研 究 。 目前 国外 城 市 竞 争力 评 价模 型主要 有 波 特 “ 石 模 型 ” I 钻 、MD模 型 、 F模 WE
合竞 争力 , 促进 地 区城 市 问优 势互 补 , 化 资 对 优
4 .评估 方 法 的选 择
由于本 指标 体 系 指标 量 多 , 据 量 大 , 且 数 而
变量 间还 存 在着一 定 的相 互影 响 和相 互 关联 , 会 产 生信 息重 叠 , 因此 很 难 直 接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 应 用 多层 次 因素分 析法 可 以较 好 地 解决 这 一 问题 。
. -—— —
7 .— 4 . . - —
为评 价 目标层 , 人 力 资 源 竞 争 力 、 济 发展 竞 从 经 争力 、 社会 发 展竞 争力 、 财政 金 融竞 争 力 、 识 经 知
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珠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南部,由九个城市组成,分别是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东莞、中山、江门和惠州。
这一城市群因为其经济、文化、政治和人口等方面的发展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全球经济下行的时期,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也逐渐凸显,成为经济学、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与特征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以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争取包括产业、资源、人才等在内的各种竞争优势,以占据全球经济中的有利地位。
城市竞争力是非常综合的概念,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城市的环境、文化、教育、治安、交通、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等。
然而,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仍然是经济方面的,因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不仅能带来财富,还能为城市带来更多的资源与优势。
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分析1.经济发展方面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在全国的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这一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先进的制造业以及不断发展的物流、金融、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其经济实力在全国处于前列。
2.城市环境方面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城市治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大量的投资用于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于交通和环境治理工作特别重视。
城市的景观也经过改造和美化,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
3.科技创新方面珠三角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从产业创新到技术创新转化的转型。
许多企业积极推动自身的创新研发,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进行投资。
4.人才环境与教育水平珠三角城市群拥有着优秀的教育资源和人才环境,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各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以及创业孵化基地都为创新项目的开展提供了不少的支持和帮助。
三、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优势1. 优越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城市群位于中国南部,交通便利,与全球各主要城市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比较

角和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比较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都是中国发展最为活跃的城市群之一、两个城市群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珠三角城市群具有明显的优势。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范围内居于首位,其中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的经济实力尤为突出。
这些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金融服务等高附加值产业。
而角城市群相对落后,大部分城市的经济依赖于传统工业领域,如煤炭、化工、重工业等,与珠三角城市群相比发展较为滞后。
其次,在人口规模上,珠三角城市群也远远超过角城市群。
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人口规模均超过千万,而珠三角城市群总人口接近1亿。
相反,角城市群中,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多为二三线城市,总人口较少。
这也导致了角城市群在消费市场和人口红利方面的优势较弱。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珠三角城市群也远远领先角城市群。
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广东省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的建设。
而角城市群中,由于地形条件和经济基础限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最后,城市规划方面,珠三角城市群在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以深圳为例,深圳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建设,成为中国开放的窗口和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反,角城市群中的城市规划和发展相对落后,城市环境和人居条件有待改善。
综上所述,珠三角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相对较为先进和发达,而角城市群在这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
然而,无论是珠三角城市群还是角城市群,都有自身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城市间的经济合作和互补,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基于TOPSIS法的城市竞争力比较——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处理,计算出各城市的贴近度,并对各城市进行总体排名;接着对排名结果进行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以根据
2005-2009 年各城市的排名情况,将城市群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五年均排名在前三的城市:广州、深圳、东
莞,第二层为五年排名始终在中等 (第四至第六) 的城市:佛山、珠海、中山,第三层为五年始终排名倒数三名的城
中国学者在这方面也做了相关研究,2004 年,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的佟庆对 1990 年以来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竞争力比较
研究 [4]。同年,中山大学的程玉鸿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对城市竞争力作了相关实例研究[5]。2005 年,朱红根,彭道宾采 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西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6]。 2011 年,周跃云等学者采用方差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竞争 力做了实例研究 。 [7]
一、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对于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国内外学者研究设计了诸 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国外具有代表性的有迈克尔· 波特的“钻石模型”[8]、世界经济论坛 (WEF) 和瑞士国际 管理与发展研究所 (IMD) 建立的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 系 [9]、Kresl、D’Arcy、Webster、Linnamaa 设计的城市综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家间的竞争力已成为 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国家内部城市间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成为 吸引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早有国外学者 Gordon and Paul Cheshire 教授(1998 年)认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在其边界 之内能够比其他城市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就业[1]。Edward[2]于 2002 年提出竞争力是指提高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能 力,以及提高居民生活水准的能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 竞争力研究专家波特 (2003 年) 认为,国家或城市的竞争力 是通过国家或城市产业的竞争来实现和表达的 。 [3]
(精品文档)珠江三角洲市场研究

珠江三角洲各城市对比分析一、珠江三角洲概况对于珠江三角洲的范围有着不同的概念,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有许多的划分界限。
根据广东省政府组织编制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现代化建设规划纲领》中的划分,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惠州、肇庆的市区,以及番禺、增城、花都、从化、南海、顺德、三水、高明、鹤山、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高要、四会、惠阳等县级市和斗门、惠东、博罗县,共28市县。
总面积大约为41596平方公里。
广义的讲,香港和澳门也可以划分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中去。
本文中所讨论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特指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七个二级城市。
下面分别介绍各个城市的大概状况:(一)珠海珠海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濒临南海,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陆路相通,西靠江门市,北与中山市接壤,距广州140公里。
陆海总面积为764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40平方公里。
地貌类型多样,有山地、平原、湖泊和海洋。
依山傍海,海岸线长731公里,共有146个岛屿分布于南中国海,海岛总面积236.9平方公里,素有“百岛之市”美誉。
截至2002年末,珠海市共有常住人口123.35万人(新口径),其中户籍人口78.52万人。
珠海市有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近35万人,是广东侨乡之一。
珠海于1953年建县,1979年撤县设市,1980年成立珠海经济特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
珠海市现辖香洲区(中心城区)、斗门区、金湾区3个行政区。
设立了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保税区、临港工业区、横琴经济开发区、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五个经济功能区。
(二)佛山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现为地级城市,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五个区,总面积3813.64平方公里,目前市区(即禅城区)面积153.69平方公里;全市人口335.85万人,目前市区(即禅城区)80.08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城市竞争力差异分析与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研究

城市竞争力差异分析与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研究[摘要]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群)是否具有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对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差异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城市提出提高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最后提出提升苏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即通过城市竞争力的提高,从而使整个苏南城市群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增强,从而带动整个苏南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苏南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城市群竞争力1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竞争力问题已成为经济研究者的热门话题,也逐步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
城市(群)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群)是否具有经济实力、是否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科学地评价城市(群)竞争力,准确把握某一城市(群)的竞争优势、竞争地位和竞争状态等,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中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领域,更是各级政府制定合理规划和发展政策,进行必要干预和调控的基本依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强调“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要继续发挥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时,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国内在研究竞争力方面,偏重于对单个城市竞争力的研究,而从区域角度进行的对整体竞争力的研究,或者从区域差异角度进行的竞争力研究则较少。
因此,本文从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差异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苏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构造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分析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差异,第四部分提出增强苏南城市群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2 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依据竞争力内涵及系统构成,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可比性和指标量化性等原则,建立由三大模块(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七大要素(经济实力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人力资本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区域管理竞争力、生态环境竞争力)、23个项目、63个指标构成的,涵盖了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等三大系统结构的苏南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珠三角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地区,包括了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佛山等城市。
此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经济的先锋和引领者,成为中国的发展引擎之一,甚至超越了华北和华东地区。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珠三角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珠三角城市繁荣起来。
无论是广州、深圳、珠海,还是佛山等,城市化几乎遍地开花,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珠三角地区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门户,还是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
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拥有许多国家重点的基础设施、钢铁工业、电子工业等。
珠三角地区主要是以加工制造业和外贸业为主,这里无论是国际市场销售,还是国内市场销售,都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珠三角地区也在持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如互联网、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等。
珠三角地区应该怎么提高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珠三角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升。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珠三角地区更好地提高国际竞争力。
1.加强对外宣传珠三角地区需要更积极地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优美城市,以及经济的发展和潜力。
可以在全球性媒体发布珠三角地区的新闻和信息,这样可以让珠三角地区的形象更加美好和出色。
2.提高科技含量作为一个优秀的创新型地区,珠三角地区正在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强区”战略。
同时,珠三角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在不断增强,但是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还需要更加努力。
3.拓展市场珠三角地区需要发挥自己在国际市场的优势,通过加强与各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提高其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4.提供更优质的人才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是珠三角地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吸引人才是进一步开发和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途径。
结语总之,珠三角地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先发优势,但仍需要面临巨大挑战,提高综合国际竞争力亟需各方加强合作与创新。
希望广大企业家和政府领导合作共进,为珠三角地区更加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PROMETHEE的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测算与比较分析姓名:班号:院(系):专业:指导教师:职称:评阅人:职称:2012 年 6 月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摘要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城市时代的到来,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点。
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同步加速推进,使城市变得更加重要,城市竞争十分激烈。
本文在总结了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上,参照国内外最新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成果并在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样本进行了所辖九城市(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肇庆、江门)竞争力排名的测算和比较分析。
论文结合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将城市竞争力的反映指标归纳为发展动力、发展阻力、城市间相互影响、环境条件四个方面,包括了经济实力、政府作用、居民消费水平、人力资源、科技实力、社会秩序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对外开放、对内依存、基础设施、环境水平十二个构成要素,构成要素下面划分五十八个评价指标。
然后采用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PROMETHEE)对珠三角城市群所辖九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名,最后分析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测算结果探索了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策略。
关键词:PROMETHEE;城市竞争力;珠三角城市群;德尔菲法AbstractAlong 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the arrival of the era of global city, a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the cities began. Improving city competitiveness become the center of regional policy with the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China,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accelerate synchronously and the cities become even more important and are extremely competitiv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itycompetitiveness in theoretical basis, and establishs a set of city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bead trigonometry city group(Shenzhen, Guangzhou, Zhuhai, Dongguan, Foshan, Zhongshan, Huizhou, Zhaoqing and Jiangmen) is measured and compared by Preference Ranking Organization Methods For Enrichment Evaluations (PROMETHEE) as sample.The thesis considers creatively the reflect indexes of urban competitiveness are divided into four aspects of th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and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citie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ombining specific conditions, including twelve elements of economic strength, the role of government,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human resourc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 social order issues, energy issues, population issues, the outside world, internal dependencies,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al level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consist of 58 evaluation indexes. At las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m and gives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based on estimation results.Key words:PROMETHEE; City competitiveness;Bead trigonometry city group;The delphi method.目录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人类不仅开始了一个信息化、知识及科技全球化的时代,同时也进入了一个竞争全球化的时代。
全球化的竞争不仅意味着竞争范围的国际化、竞争领域的全面化、竞争程度的激烈化,还意味着竞争主体的多层次化、竞争方式的复杂化[1]。
在全球化的竞争新时代,国家、地区、城市、企业、个人及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组织,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的竞争和较量[2]。
中国各城市陷入全方位的竞争之中。
中国城市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与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初步联结。
在亚洲城市之间,尤其是从首尔到新加坡的太平洋西岸城市普遍实施跨国定位,在争夺产业、技术、资金、贸易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在国内区域间形成了三大城市群,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吸引国际产业和国际资本上的直接竞争十分激烈。
在不同区域的城市之间,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大都市如香港、上海和北京,在高科技产业、高级人才、金融中心、国际会展等领域激烈争锋的同时,其他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之间也进行激烈的较量[3]。
此外,“放权让利”等分权化的改革,使得地方政府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利益,也有了相应的财力,也引致竞争。
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使大国经济中的城市变得更加重要,更加强化了竞争[4]。
本文将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城市集群竞争力的动态测度、比较与提升策略研究”为依托,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所辖九座城市进行竞争力的测算和分析。
2、研究意义随着全球化和全球城市时代的到来,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区域政策的中心。
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同步加速推进,使城市变得更加重要,城市竞争十分激烈。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成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通过测算、比较、分析,提出提升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1)理论意义:丰富城市竞争力内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的竞争能力表现在最大限度地获取自身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地区、国家甚至世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城市竞争力表现在方方面面,内容丰富。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城市竞争力理论及其评价理论的理解与升华。
(2)现实意义: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我国珠江地区城市竞争力的水平。
同时有利于沿海城市的港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港口作为区域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到区域城市地位、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
对沿海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提高沿海城市的的服务能力,扩大域外需求和交流,对于城市自身、腹地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此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的提出,可以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参考[5]。
(二)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1、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力优势》一书中认为至少有6个因素影响各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情况;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对手;相关及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他依据此构建了“钻石模型”理论。
波特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它的质和量。
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彼得应用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6]。
Loleen Berdahl认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必须具备的是:高的生活质量;有吸引力、安全、可持续的环境;高质量的服务和基础设施;有竞争力的税率和措施;人力资本和知识中心;个性/性格,即文化、多样性等等[7]。
Kresl则认为能代表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经济有6个特质,包括数量和质量目标:能创造高技术、高收入的工作;能生产有利于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生产集中于具有某些理想特性的产品和服务;经济增长率应该与充分就业相衔接,不产生市场过载的负面作用;城市从事于能掌握其未来的事业,也就是说,选择可能的未来,而非被动的接受其命运;城市能加强其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地位[8]。
针对有竞争力的国际城市,Kantor教授认为,一个国际性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城市,并且是围绕这三“C”而形成的:Concepts(新观念),Competence(实力),Connection(联系网络),只有具有这三个素质,一个城市才具备国际竞争力[9]。
世界银行城市发展部主任Pellegrin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城市有如下的共同问题:城市缺乏法规,或现有法规的质量低下,无法保证投资者的信心或说服投资者继续经营;与全球或地区性的资本市场关系疏远,无法从这些市场筹措城市建设的资金;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有水准的公共服务,又未能获得民营企业的协助,致使城市的吸引力下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