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统计历年试卷

合集下载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是心理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理解和分析心理研究中的数据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心理统计学考研的历年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称为()A 方差B 标准差C 均方D 误差答案:A解析:方差是每个数据与该组数据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均方常用于方差分析;误差则是观测值与真值之差。

2、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 10 的样本,计算得到样本均值为 80,样本标准差为 10。

则总体均值的 95%置信区间为()A (7508,8492)B (7608,8392)C (7708,8292)D (7808,8192)答案:C解析:首先计算标准误为10/√10 ≈ 316。

然后根据 95%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样本均值 ± 196×标准误,即 80 ± 196×316 = 80 ± 6192,得到(73808,86192),四舍五入后为(7708,8292)。

3、已知某样本的平均数为 50,标准差为 10,Z 分数为 2 的观测值为()A 70B 60C 40D 30答案:A解析:Z 分数=(观测值平均数)/标准差,设观测值为 x,则2 =(x 50)/ 10,解得 x = 70。

二、简答题1、简述正态分布的特征。

答:正态分布具有以下特征:(1)正态曲线在横轴上方,呈钟形,曲线两端无限接近横轴但不相交。

(2)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

(3)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为均数μ和标准差σ。

μ决定了曲线的位置,μ越大,曲线越向右移动;σ决定了曲线的形状,σ越大,曲线越“矮胖”,σ越小,曲线越“瘦高”。

(4)曲线下的面积有一定的规律,如在μ ± 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6827%,μ ± 196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 95%,μ ± 258σ范围内的面积约为99%。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数据收集与整理B. 数据分析与解释C. 数据评价与判定D. 科学实验设计与控制答案:D2. 心理统计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A. 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B. 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C. 横断面研究与纵向研究D.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答案:A3. 下面哪项不是心理统计学的测量尺度?A. 名义尺度B. 序数尺度C. 区间尺度D. 比率尺度答案:C4. 在一个随机抽样的实验中,有10个实验组和10个对照组,每个组中有30名被试,研究者对两组实验的效果进行比较。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适用于此实验?A. 单样本t检验B. 配对样本t检验C. 独立样本t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C5.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A. 平均数B. 标准差C. 中位数D. 众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要说明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描述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中心趋势与离散程度的度量。

其中,中心趋势的度量主要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通过计算一组被试的平均数,我们可以得知被试的典型表现水平。

离散程度的度量主要有标准差和范围。

例如,在心理学的测量中,通过计算一组测量数据的标准差,我们可以了解到数据的变异程度,即数据集中的程度。

2. 请简要说明推论统计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推论统计学的主要方法包括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被用于验证关于总体参数的假设,如两个样本均值是否显著不同。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利用假设检验来验证某种干预措施对被试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否显著。

置信区间估计可以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范围,并提供参数估计的不确定度信息。

例如,在心理学研究中,可以利用置信区间估计来确定一个量表得分的置信区间,从而对被试的心理特征进行更加准确的描述。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心理统计学作为心理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对于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命题规律,从而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分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一组数据的均值为 50,标准差为 10。

现将每个数据都乘以 2,新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A 100,20B 100,10C 50,20D 50,10答案:A解析:当每个数据乘以 2 时,均值也乘以 2,即 50×2 = 100;标准差乘以数据变化的倍数,即 10×2 = 20。

2、对于正态分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正态分布曲线呈钟形B 正态分布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相等C 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越大,数据越分散D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为 0答案:D解析: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在正负无穷远处的值趋近于 0,而不是为 0,D 选项错误。

3、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时,自由度为()A n 1B n1 + n2 1C n1 1 + n2 1D n1 1答案:C解析:独立样本t 检验的自由度为两组样本量分别减去1 之后相加,即 n1 1 + n2 1。

二、简答题1、简述标准分数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标准分数的性质包括:(1)平均数为 0,标准差为 1。

(2)标准分数的数值大小表明了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之上或之下多少个标准差的位置。

(3)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标准分数也呈正态分布。

标准分数的用途主要有:(1)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相对位置。

(2)对不同质的测验分数进行综合。

(3)确定个体在分布中的相对位置。

(4)比较不同单位的数据。

2、解释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案: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不同来源的变异。

具体来说,总变异可以分解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

组间变异反映了不同组之间的差异,组内变异反映了组内个体之间的差异。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心理统计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度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正态分布的特征?A. 对称性B. 均值等于中位数C. 均值等于众数D. 偏态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 到 1B. 0 到 1C. -∞ 到+∞D. 1 到∞答案:A4.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A.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B. 确定样本数据是否来自某个总体C. 确定样本统计量是否等于总体参数D. 确定样本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答案:C5.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中常用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答案:D6. 标准正态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A. 0, 1B. 1, 0C. 0, 0D. 1, 1答案:A7. 以下哪个是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A. 总体方差相等B. 总体均值相等C. 总体标准差相等D. 总体分布相等答案:A8. 以下哪个是心理统计中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众数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推理法答案:D10. 心理统计中,样本容量的大小对以下哪个统计量影响最大?A. 平均数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统计中的中心极限定理及其意义。

答案: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经过标准化后趋近于正态分布,无论原始变量的分布如何。

这一定理的意义在于,它允许我们在样本容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使用正态分布的性质来估计总体参数,即使总体本身不是正态分布的。

2. 描述什么是效应量,并解释它在心理统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指在统计分析中,用来衡量实验效应大小的量度。

它反映了实验处理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统计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是: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卡方检验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集中趋势的统计量?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3. 标准差和方差之间的关系是:A.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B.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C. 标准差和方差相等D. 标准差是方差的倒数答案:B4. 一个正态分布的总体,其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100和15,那么95%的观测值将位于:A. 55到145之间B. 85到115之间C. 70到130之间D. 65到135之间答案:B5.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我们通常会:A. 接受零假设B. 拒绝零假设C. 重新收集数据D. 无法做出决定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效应量(effect size),并说明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效应量是衡量实验处理效果大小的统计量,它提供了实验结果的实质性意义。

效应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告诉我们实验结果是否显著,还告诉我们结果的实践意义有多大。

2. 解释什么是正态分布,并简述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答案: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为对称的钟形曲线。

在心理学研究中,正态分布常用于假设检验,因为许多统计测试都基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的假设。

三、计算题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标准差。

答案:平均数 = (3+5+7+9+11)/5 = 7;中位数 = 7(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且数量为奇数);标准差 = sqrt(((3-7)^2 + (5-7)^2 + (7-7)^2 + (9-7)^2 + (11-7)^2) / 5) = 2.83(保留两位小数)。

四、论述题1. 论述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答案: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帮助研究者分析数据,检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统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心理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是: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众数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A. 极差B. 标准差C. 方差D. 平均数答案:D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1B. 0到1C. -1到0D. 0到∞答案:A4. 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是:A. 对称性B. 单峰性C. 均值等于中位数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独立样本的均值差异?A. 方差分析B. 相关分析C. 回归分析D. t检验答案:D6. 以下哪种统计方法用于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A. 方差分析B. 卡方检验C. 回归分析D. t检验答案:C7. 假设检验的零假设通常表示:A. 两个总体均值相同B. 两个总体均值不同C. 两个总体方差相同D. 两个总体方差不同答案:A8.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的非参数检验?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卡方检验D. 曼-惠特尼U检验答案:D9. 以下哪种图用于展示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系?A. 散点图B. 直方图C. 箱线图D. 列联表答案:D10. 以下哪种方法用于处理缺失数据?A. 插值B. 多重插补C. 忽略缺失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统计心理学中,____是指数据集中的数值围绕某个中心值的波动情况。

答案:离散程度2.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____,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越强。

答案:13. 正态分布曲线的对称轴是____。

答案:均值4. 在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我们____零假设。

答案:拒绝5. 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系数表示自变量每变化一个单位,因变量平均变化的单位数,这个系数也被称为____。

答案:回归系数6. 卡方检验用于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____。

答案:独立7. 非参数检验不需要数据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适用于____数据。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及答案

注:t0.05/2(60)=2.00 Z0.05/2=1.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比率数据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A.差异系数B.方差C.全距D.标准差3..中数的优点是( )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独立事件 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Z<1.96)等于( )A.0.133B.0.183C.1.58D.3.5810.统计学中最常见,应用最广的一种分布是( )A.概率分布B.t分布C.正态分布D.F分布11.如果相互关联的两变量的变化方向一致(同时增大或同时减小),这表明两变量之间有( )A.完全相关B.负相关C.正相关D.零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犯“取伪”错误的概率是( )A.αB.βC.1-αD.1-β13.某实验选取了4个样本,其容量分别是n1=8,n2=9,n3=10,n4=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间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是( )A.3B.8C.31D.3514.PR=80所表示的含义是( )A.该生考试成绩为80分B.该生考试成绩为20分C.80%的学生成绩高于该生D.80%的学生成绩低于该生15.若将某班每个人的语文考试分数都加上10分,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变化是()A.平均数减少,标准差不变 B.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增加C.平均数增加,标准差不变 D.平均数增加,标准差减少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已求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Mdn=71,则众数为_______。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

心理统计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统计学中,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A. 标准差B. 方差C. 均值D. 众数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极差B. 四分位数间距C. 均值D. 标准差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 -1到0B. 0到1C. -1到1D. 1到无穷大4. 假设检验中,如果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A. 拒绝零假设B. 接受零假设C. 无法做出决策D. 需要更多数据5. 以下哪个不是常见的抽样分布?A. t分布B. F分布C. 正态分布D. 二项分布6. 心理测量学中,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A. 信度高则效度一定高B. 效度高则信度一定高C. 信度和效度是相互独立的D.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7.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类型?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顺序数据D. 等级数据8. 进行回归分析时,如果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则:A. 可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B. 可以进行非参数回归分析C. 无法进行回归分析D. 需要重新选择自变量9. 以下哪个不是心理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随机抽样法10. 心理测量中,项目分析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难度分析B. 区分度分析C. 信度分析D. 效度分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方差和标准差的区别,并解释它们在心理统计学中的应用。

2. 解释什么是效应量,并讨论它在心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3. 简述多元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并说明在心理研究中如何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组数据:3, 5, 7, 9, 11, 13。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并解释这些统计量的意义。

2. 假设你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你收集了以下数据:工作压力(自变量X)和工作满意度(因变量Y)的测量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心理统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数据的()上限中点下限平均值、已知一组数据的,是,它的离中系数为()、、、、、这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平均数中数众数平均差、、、、、五个数的全距是、已知–,,说明相关程度前者比后者大大一倍大小、已知的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的标准误为,其自由度为、一个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总等于–、已制从推测的回归方程式为–,说明、两变量是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不一定相关、从推测或从推测,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的?––、在一个二选一的实验中,被试在次中挑对次值等于二、填空题、实验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另一类是值。

、在一个的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都。

、把一个分布中较小的一半数据再分成两半的那个就是四分点。

、求等级相关系数的所所处理的数据必须是形式的。

、从样本中推测总体,如果样本中只包括误差,就不会产生对的偏性估计。

、在统计中,从样本估计总体是以原则为基础的。

、分布随的大小而有所,越小,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

、是从已知的预测变量的系数。

、方差分析中的交互作用是指自变量对反映变量的影响因自变量的变化而。

、让每个被试只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做实验的设计叫设计,这种设计采集到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之间是的。

三、名词解释、众数、负相关、虚无假设()、方差分析四、应用题、两组各被试解决问题所用时间(分钟)如下:(1) 分别计算每组时间的中数和值。

(2) 哪一组解决问题快些?(3) 哪一组被试所用时间比较分散?本题为什么不计算和?、某手机厂在推出彩色手机之前,想知道什么颜色的手机更受顾客喜欢,调查了人结果如此下: 问:顾客的态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1) 计算各色受欢迎的假设平均人数(); (2) 计算 值和值;(3) 查表,根据值回答问题。

、一个心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1) 是否应该下结论说两差异不显著?为什么? (2) 计算值。

( ) ()(3)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实验应如何改进。

.为了解男女被试走迷宫所用时间是否有显著差别,随机抽选男女各名,结果(分钟)如下:男女(1) 分别计算男女被试的(2) 计算 ;(3) 计算值和值;(4) 查表,根据值作出恰当结论。

年心理统计试卷一、 选择、 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差平均误平均次数平均值、两个的不相关样本的平元气数差。

,其自由度为、在大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当》。

时,说明〈。

〈。

〉。

〈。

、在一个二择一实验中,被试挑次,结果他挑对次,那么在()这个公式中应为。

、当间相关程度很小时,从推测的可靠性就很小很大中等大、在处理两类刺激实验结果时,在下列哪种还必须况下不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二项分布的近似值?〈〉〉〉、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两组被试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相关的不相关的不一定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运用非参数分析时,要求处理的数据是十分精确的注明单位的大量的等级形式的、在检验时,遇到下面哪种情况时不宜再用检验?〉〈〉〈二、填空、统计是一种(),它要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用曲线图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时,如果两组被试的人数不同,就()用()数进行比较、在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受极端数值的()、当平均数大于中数或()时,曲线向()偏斜、当一种变量增加时,另一种变量也随着(),说明这两者间有着()关系、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之间,()系数()等于零、正态分布因其和()不同而各异,值大,曲线的集中趋势在横轴上越偏()、无论总体分布是否正态,从中抽取许多大样本,其平均数的分布都趋于()分布、统计检验结果的显著与否是()的,它的科学性表现在说明了()可能有多大、显著检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两个()平均数据的差异是否显著地大于()误差三、名词、检验、双侧检验、回归方程式、四、简单应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极学生对声音的反应时如下:被试:小学生:。

中学生:。

问:〉两组的平均数和各是多少?〉从什么数值看出哪组学生的反应较快?〉从什么数值看出哪组的平均数代表性较大?、个被试的视觉和听觉反应时测定结果如下:被试号:视觉:听觉:〉分别将两种反应时转换为等级数据〉两种反应时的等级相关系数等于什么?〉这两种反应时的相关性质和相关程度如何?绍合本题具体条件说明相关系数的含义、为了解生病对选择反应时()的影响,某医生随机选了二组被试各人,结果如下:健康者:,,,,患者:,,,,〉分别计算二组的平均反应时〉完成下元旦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 )〉根据上表值确定二组反应时的差异是否显著说明疾病与选择反应时的关系附值表组内组间组间五、综合应用、某教员为了比较两种语文教学法,在小学四年级中随机选出两组被试,每组人,两组的成绩(分)如下:平均分第一组甲法。

第二组乙法。

〉分别计算各组的值〉计算值〉算出值〉说明两种方法的成绩差异是否显著显著水平如何?心理统计试卷一、单选、这个数的上限是、在比较两组平均数相差较大的数据的分散程度时,宜用全距四分差离中系数标准差、下列哪个相关系数所反映的相关程度最大、已知平均数,,当时,其相应的标准分数为、某班人的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平均数,分,成绩在分和分之间的人数占全部人数的、样本平均数的可靠性和样本的大小没有一定关系成反比没有关系成正比、为了避免偏性估计,用来推测总体的样本应该是任意抽选的随意抽选的随机抽选的按原则抽选的、两个变量间隔正相关,,其回归是似合的一条线准确的两条线确定的一条线拟合的两条线、在心理实验中,有时安排同一组被试在不同的条件下做实验,获得的两组数据是相关的不相关的不一定一半相关,一半不相关、双因素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有三种,组内设计、组间设计的和混合设计的单因素设计的多因素设计的多水平设计的二、填空、当知道了几个数()的数据的平均数后,要计算这些平均数的总平均值应采用()的方法、()趋势是说明()趋势的代表性的统计量、若散布图的所有点自坐标原点沿对角线从左下到右上散布,说明两个()的相关为()、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是通过把各原始分数和()相减再用()去除来实现的、统计推论中的第一类错误是把()误差误认为是总体平均数的()差异、随机抽选样本,是指总体温表每个成份都有()的机会被()、从总体中抽取出很多相等的样本,计算出的()个样本平均数的次数分布,称为平均数的()分布、在两类刺激实验中,实验也可以安排成三个一组,被试从三个里挑一个,这时等于(),等于()、在双因素实验的结果图中两条直线平行,说明二因素对()变量的影响()交互作用、当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是时,按习惯被认为是差异(),此时如判定为差异显著,其可靠性等于()三、名词、大样本、成功的概率、主效应、四、简单应用、某测验兴趣在研究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的男女差别,分别抽取男女各名被试的成绩如下:被试男女)分别计算男女分数的)比较男女两组的成绩)比较男女两组的分散程度、某班名学生分别在学期初和学期末进行了两次测验,结果如下:学期初测验:平均分分,分学期末测测:平均分分,分,如果某学生学期初测验得分,那么他学期末可能得多少分?提示:)计算回归系数)计算,列回归方程式)利用回归方程,推测出该生学期末测验分、计算机键盘置于什么样的角度,打字时最舒适,询问了名微机操作人员,结果如下:角度度喜爱人数问人们的感觉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计算出喜爱人数的假设平均数)计算出值)查表检验,并根据值回答问题附值表五、综合应用、随机抽选男女被试各人进行敲击实验,结果(次分钟)如下:平均值男女问:男女被试的敲击速度有无显著差异?)分别计算男女组的值)计算值)计算值)根据值回答问题心理统计试卷一。

单选题、为了解某个数值以下的数据数目是多少,需要制作、次数分布表、次数分布图、累加次数分布表、累加次数百分数的分布表、......在这一组数据中,比中数大的数据数目是、、、、、当一个次数分布向左偏斜时A、X<、X>C、X=、≤、有时实验结果的次数分布图上会出现双峰,产生真正的双峰的原因是A、数据差别过大B、数据的性质不同C、分组的组距不合适D、数据过于集中5、已知某班学生的反应时分布的Q1=,即有25%的人的反应时比A、短B、相等C、长D、接近相等6、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最高点在横轴上确切位置的是A、B、σC、ND、Z7、在下列哪中情况下,求水平数分布的标准误须用自由等A、、>、< 、<、如果要检验一个平均数大于另一个平均数是否达到显著水平,须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双侧T检验D、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9、已知R甲=+1.00,乙=-1.00,两种情况下回归预测准确性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没一定关系10、某实验用被试20人,设置四种观察条件,得到了四种观察结果,其X;=,自由度为A、4B、3C、18D、19二、填空题1、当横坐标代表的变量不是连续的数量,而是不同的时,就只能画图。

2、把一个分布中较大的一半数据,再分成两半的那个就是四分点。

3、表示趋势适合用中数的情况下,表示离中趋势则宜用。

4、散布图中各点如果都落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数据间有的。

5、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差称作,可根据样本的来估计。

6、虚无假设是假定要检验的两个平均数是真正差别的。

7、如果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较小,就可以认为总体平均数之间有的差异。

8、已知,当时,预测E的值为。

9、在进行X;检验时,如果数据只有二组或=―――――,就需要进行――――。

10、方差是标准差的――――值,又叫均方或――――数。

三、名词解释1、全距2、正态分布3、显著性水平4、交互作用四、简单应用题1、下面是测定两组儿童食指两点阈()的结果被试号一二三四五六S盲童正常儿童3112226473450.751.47(1)分别计算各组两点阈的X和CV。

(2)那一组儿童的食指分辨两点的能力较强?(3)那一组儿童的两点阈比较一致?为什么用CV而不用S比较?2、某工厂欲试行一改革方案,为了解群众意见,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名职工中有名赞同,根据这个结果能否说明全厂职工是赞同实施改革方案的?(1)先确定P和值,再计算B和SB。

(2)计算Z值(3)根据P值回答问题3、已知二组测定反应时的实验结果如下:组别() ()甲乙<() 能否说明甲乙二组的反应时有显著差异?为什么?() 计算ω;值(ω;=)()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应如何下结论?五、综合应用题某研究兴趣在于早晚的记忆力是否有显著差异,随机抽选6名被试,请他们早晚背不同的英文单词.几天后检查结果如下:附表T值表┆记忆保存量123456早656894晚8756() 分别计算早晚保存量的平均数.() 用简捷法计算T值.提示:T=XI-X2/√ΣХD-(ΣXD);/(-1)() 计算DF,并查表检验() 根据P值回答问题八、设计题用组间设计方法与组内设计方法分别设计实验,来测定视觉反应时和听觉反应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