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工艺学5釉料及施釉
第十章釉料制备及施釉.

③晶体着色剂,指的是经高温合成的尖晶石型,钙 钛矿型氧化物及柘石榴型、榍石型、锆英石型硅酸盐。
其他辅助剂 为了提高釉面质量、改善釉层物化性能,控制釉
浆性能(如悬浮性,与坯体的粘附性)等常加入一些添 加剂。
影响熔融温度的因素
化学组成 细度 混合均匀程度 烧成时间
2. 釉的粘度与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易 造成流釉、堆釉及干釉缺陷;
釉的粘度过大,则流动性差,易引起桔釉、针眼、釉 面不光滑,光泽不好等缺陷。
流动性适当的釉料,不仅能填补坯体表面的一些凹坑, 而且还有利于釉与坯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成中间层。
(1)热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因釉和坯是紧密联系着的,对釉的要求是釉熔体
在冷却后能与坯体很好的结合,既不开裂也不剥落, 为此要求坯和釉的热膨胀系数相适应。
一般要求釉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坯。
(2)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中间层可促使坯釉间的热应力均匀。发育良好的 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隙缝,减弱坯釉间的应力, 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釉的基本特点:
•釉层的性质和玻璃有许多相似之处。
•由于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组成较一般的玻璃 更为复杂,而且其结构又受烧成条件的影响,烧后的 釉层中总还保留有一些异相颗粒。
•釉不是单独使用的材料,而是粘附在坯体上的“外 衣”;要求其性能和坯体相适应;高温下,釉料还会 和坯体发生一定程度的反应。所以,釉层的组成、显 微结构与性质各方面又和玻璃有明显的差异。
差的产品施釉。
喷釉法 是利用压缩空气将釉浆通过喷枪喷成雾状,使之
粘附于坯体上。 釉层厚度取决于坯与喷口的距离,喷釉的压力和
釉料制备及施釉

2.池炉
• 图3-6-6为良种不同池炉的结构示意图。 • ??????????????????
池炉与坩埚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
• (1) 熔块料与火焰直接相接触,受 气氛影响。 • (2) 产量高,劳动条件好,易实现 自动化。 • (3) 结构简单,维修费用低 • (4) 熔块料中易挥发组分有损失, 但仍呢感保证熔块质量。
2浇釉法
• 浇釉是将胚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釉浆 浇在胚体中央,借离心力使得浆体均匀 散开。或使釉浆流过半球浇釉器表面在 流向胚体。此发适用于盘碟或者单面层 瓷砖或胚体强度较差的胚体。
3喷釉发
• 利用喷枪或喷雾器将釉浆成雾滴使之附 在胚体上。胚与枪的距离、喷釉压力、 釉浆密度决定釉层厚度,此发适用与大 型,薄壁或形状复杂的生胚。可多次喷 釉以增加厚度,近年来卫生陶瓷生产线 上采用自动喷釉,并设计出静电喷釉, 使之操作时损失大为减少。
1.
熔块的配制原则
• ( 1 )( SiO2+B2O3 ):( R2O+RO ) = ( 1 : 1 ) — (3:1)。此外必须考虑PbO、B2O3和碱金属氧 化物在高温时的挥发。 • ( 2 )在熔块中碱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 物之比小于1:1 • (3)熔块中的酸性成分须含SiO2 , 但如果加 入B2O3,则SiO3与B2O3之比宜大于或等于2:1。 • (4)熔块中Al2O3不宜超过0.2mol(釉式),
二、釉熔体的粘度、润湿性和 表面张力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则流动性过大,容 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缺陷;釉的粘度过大,则流 动性差,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光滑,光泽不 好等缺陷。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表面张力 过大,阻碍气体的排除和熔体的均化,在高温时对 坯的湿润性不好,容易造成缩釉缺陷;表面张力过 小,则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 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孔破裂时形成针孔难以 弥合,形成缺陷。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一、釉的概念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很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
二、施釉的概念施釉是将深度一定的釉浆,即悬浮在水中的釉料,利用压缩空气喷到生坯表面上。
生坯很快地吸收湿釉中的水分并形成一定的较硬的表面。
在烧成后的制品表面就形成300到400微米厚度的釉层。
三、施釉步骤1、制釉(分为白釉和色釉两类进行说明)(1)白釉高档的豪华卫生陶瓷产品,已经有了使用锡的氧化物的釉面配方;中低档产品釉的配方中使用了硅酸锆。
使用专用的预混原料,锡熔块釉只需与水混合并加入到原料中。
粒度一般控制在10微以下,颗粒占65%~75%。
当烧到“70~1230℃时,就玻化而形成白釉,几乎可以不考虑缩釉。
这是所用的釉面配方之一。
第二种配方,锆乳浊釉。
要将釉料球磨至粒度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占到75%~85%,才能在1150~1230C温度范围内烧成时,形成比较好的釉面。
乳浊剂费用较低,但准备费用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颗粒细小,有约3%的产品易发生缩釉缺陷。
这就需要有较好的生产条件。
若其中90%~100%的产品可以卖到标准价格,使用硅酸锆则比较经济合理:若需重烧,考虑到一般重烧损失及费用,就不够经济了。
而第三种釉可以在原料消耗和生产工艺之间达成折衷。
它需要球磨几个小时,使70%~80%的颗粒小于10微米。
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上述原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烧成,而且要达到同样质量。
由于每种成分都经过严格测试,在产品经过窑炉烧成后,就能够获得理想的釉面。
釉浆必须至少一个月测试一次,即将釉浆喷到两个经过标准干燥的、未经烧成的测试片表面。
然后在实验室的窑炉中烧成,这种窑炉可以使其中一个试样升温到1250℃,另一个(放在窑炉尾部区域)则升温到1150℃,分开进行测试烧成。
烧成膨胀率也必须一个月测试一次,并与坯体进行比较。
(2)色釉彩色制品价格较高,而且也比白色制品畅销。
但由有色原料制备色釉要比制备白釉贵得多。
因此在喷釉时,应严格控制釉层的厚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敏度高的控制系统。
陶瓷釉线施釉方法

一、直线淋釉直线淋釉法是釉浆从淋釉装置的扁平缝隙中流出,形成一条釉幕,坯体经过时即被淋上一层釉;用此法施釉,可通过调整釉幕厚薄、釉浆浓度及传送带速度来获得所需厚度的釉层。
这一设备特别适应于均匀施釉、釉浆比重相对较小(1.40-1.45)的二次烧成砖的施釉;二、喷釉1、喷釉法是利用压缩空气喷出时的高速气流将釉料雾化,坯体与喷枪的距离、喷釉压力、釉浆比重决定着釉层厚度;2、喷枪施釉用来施很薄的釉层,并可产生色彩明暗的艺术效果,但釉层与坯体的附着力稍差,釉面不够平整;3、机械喷釉装置由喷釉柜、砖坯输送供给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组成,喷釉柜内安装有喷嘴(雾化器),釉浆通过高压泵被送入高位储釉槽,高位储釉槽设有溢流孔可以稳定釉浆压力,釉浆经过管道和控制阀门后,进入喷釉柜内,由喷嘴的中心孔流出;压缩空气经过滤水分和油污,通过压缩空气控制阀门进入喷嘴内的循环缝隙,在喷嘴的出口,压缩空气与釉浆的流一定厚度的釉层;4、通过调节压缩空气和釉浆管道上的阀门,可以控制釉浆的流量和保证雾化质量;5、喷釉装置在启动前应先检查:(1)喷釉嘴有无堵塞,摆动控制是否自如;(2)供浆系统釉浆的比重是否符合要求,管道及阀门是否正常;(3)压缩空气系统过滤器是否已经清洗,管道系统是否严密等;(4)砖坯输送系统是否正常运转;6、机械喷釉装置调整方法如下:(1)启动送浆泵供浆;(2)启动空压机,开启压缩空气总阀,调整到规定压力;(3)开启釉管调节阀门,开启压缩空气管调节阀门,将雾化效果调到最佳位置;(4)开启砖坯传送系统,带有出坯时停止;7、检查坯体上釉层厚度和均匀性,若釉层太薄,可调节供浆量,增大釉浆比重或延长喷釉时间,釉层太厚时反之。
若釉层一边厚一边薄,说明釉速的扫描范围偏向一边,调节曲柄连杆机构或喷嘴的位置即可解决。
若釉层厚薄不均,可能是各个喷嘴釉雾的扫描途径重复,可调节喷嘴位置及摆动速度,使其扫描路径错开;8、枪的高度低于高压喷釉柜边沿十公分左右,且喷的角度与砖坯进砖一致;三、钟罩式淋釉1、钟罩式淋釉机由固定架将钟罩悬吊在砖坯传送带上方150mm左右处,釉浆经供浆管流到釉碗内,并保持一定的釉位高度,从釉碗和钟罩之间长方形扁口自然流下,在钟罩表面上形成一弧形釉幕流下,当坯体从釉幕下通过时,坯体表面就黏附了一层釉;2、如果需要进行两次施釉,可在釉碗和钟罩之间开两个对应的长方形扁口,同时形成两池收集后回收利用。
陶瓷施釉工艺

陶瓷施釉工艺陶瓷施釉工艺是指对陶瓷制品进行一层釉的涂覆和烧制处理的技术过程。
施釉工艺是制作出优质陶瓷制品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下面,我们来逐步了解陶瓷施釉工艺。
一、陶瓷施釉的作用1. 美观效果:一层漂亮光亮的釉层能让陶瓷制品更加美观,增强了其艺术价值。
2. 保护作用:釉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陶瓷制品受损或者在某些条件下产生脆性。
3. 卫生保健:粘土陶瓷和石英瓷等制品经过高温烧制,表面具有较强的密度和光滑度,能够减少污渍的滋生。
4. 功能性:陶瓷制品施釉后的表面更加平整,不易粘附异物,因此更适于食品接触器具的使用。
施釉是古代陶瓷制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古代中国的青铜器、陶器、瓷器等制品,都有施釉的艺术,雅致的釉色和釉纹为制品增添了不少美感。
在中国,建窑、官窑、景德镇等窑场都有其特色的施釉工艺。
而欧洲陶瓷工业起源于公元16世纪,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发展,陶瓷制品的施釉技艺也逐渐不断提高。
根据陶瓷的质地、用途和需求等不同条件,陶瓷的施釉技艺也各有不同。
常见的施釉工艺包括:釉下彩、青花、五彩、白釉、黑釉、红釉、青瓷、咖啡釉、珐琅等等。
陶瓷釉料是指用于陶瓷制品表面的涂层材料。
陶瓷釉料的制作非常考验制作者的综合素质,涉及到物理、化学和陶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艺。
目前,用于陶瓷釉料的原材料包括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金属酸根等多种物质,其中以铝、钙、镁、钠、钾、硅等元素含量最多。
陶瓷釉料制作的原则是在保证其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材料浪费,达到合理的使用效果。
1. 陶瓷制品的设计成型。
2. 装盘烧制完成。
3. 选取相应的釉料制作施釉。
4. 运用不同的技法涂于器物表面。
5. 器物进炉烧制。
每种陶瓷制品施釉烧制时的温度、时间和工艺流程各不相同,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情况下,高温烧制的时间要长,而温度要高,而低温烧制的时间则比较短,温度也较低。
6. 完成烧制后的陶瓷制品取出,进行后处理。
这一过程一般包括清理、检验、装配及包装等操作。
陶瓷的施釉

陶瓷的施釉一、釉的概念釉是熔融在陶瓷制品表面上一层很薄很均匀的接近玻璃的物质。
二、施釉的概念施釉是将深度一定的釉浆,即悬浮在水中的釉料,利用压缩空气喷到生坯表面上。
生坯很快地吸收湿釉中的水分并形成一定的较硬的表面。
在烧成后的制品表面就形成300到400微米厚度的釉层。
三、施釉步骤1、制釉(分为白釉和色釉两类进行说明)(1)白釉高档的豪华卫生陶瓷产品,已经有了使用锡的氧化物的釉面配方;中低档产品釉的配方中使用了硅酸锆。
使用专用的预混原料,锡熔块釉只需与水混合并加入到原料中。
粒度一般控制在10微以下,颗粒占65%~75%。
当烧到“70~1230℃时,就玻化而形成白釉,几乎可以不考虑缩釉。
这是所用的釉面配方之一。
第二种配方,锆乳浊釉。
要将釉料球磨至粒度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占到75%~85%,才能在1150~1230C温度范围内烧成时,形成比较好的釉面。
乳浊剂费用较低,但准备费用较高,更重要的是,因为颗粒细小,有约3%的产品易发生缩釉缺陷。
这就需要有较好的生产条件。
若其中90%~100%的产品可以卖到标准价格,使用硅酸锆则比较经济合理:若需重烧,考虑到一般重烧损失及费用,就不够经济了。
而第三种釉可以在原料消耗和生产工艺之间达成折衷。
它需要球磨几个小时,使70%~80%的颗粒小于10微米。
考虑产品的外观要求,上述原料都必须经过充分的烧成,而且要达到同样质量。
由于每种成分都经过严格测试,在产品经过窑炉烧成后,就能够获得理想的釉面。
釉浆必须至少一个月测试一次,即将釉浆喷到两个经过标准干燥的、未经烧成的测试片表面。
然后在实验室的窑炉中烧成,这种窑炉可以使其中一个试样升温到1250℃,另一个(放在窑炉尾部区域)则升温到1150℃,分开进行测试烧成。
烧成膨胀率也必须一个月测试一次,并与坯体进行比较。
(2)色釉彩色制品价格较高,而且也比白色制品畅销。
但由有色原料制备色釉要比制备白釉贵得多。
因此在喷釉时,应严格控制釉层的厚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灵敏度高的控制系统。
陶瓷施釉过程

④ 干法静电施釉:用一定量的压缩空气将釉粉悬浮于气流中,并由 空气输送穿过一个高压电场,这样空气中的离子和电子撞击釉颗 粒而使其带电;釉粉和坯体所带电性相反,这样,带负电的釉粉 在电荷吸引力作用下向坯体运动,并在坯体的表面积聚,当釉和 坯体之间的电位接近于零时,釉粉便不会再吸引到坯体上,施釉 过程也就完成。
釉上彩:在釉烧过的釉面上用低温颜料进行彩绘, 然后在不高的温度下进行彩烧的方法。
贴花:贴花纸由专业工厂生产。采用薄膜贴花纸, 用稀释酒精水即可把彩料移到釉面上。 印彩:包括图章和丝网印两种。
喷花与刷花:用镂空板贴在陶瓷釉面上,将材料 涂刷或喷到镂空处以获得彩色图案。
手工彩绘:分为古彩、粉彩、新彩三种。
• 是将釉浆浇于坯体上以形成釉层的方法。 • 可将圆形日用陶瓷坯体放在旋转的机轮上,
釉浆浇在坯体中央,借离心力使釉浆均匀 散开。也可将坯体置于运动的传送带上, 釉浆则通过半球或鸭嘴形浇釉器形成釉幕 流向坯体。
• 淋釉法适用于圆盘、单面上釉的扁平砖类 及坯体强度较差的产品施釉。
荡釉法:
对于中空制品如壶、花瓶及罐、缸等,对 其内部施釉,采用荡釉法。其操作是将一 定浓度及一定量的釉浆注入器物内部,然 后上下左右摇动,使釉浆布满内表面,然 后将余浆倒出。
陶瓷施釉过程
基本施釉方法:浸釉法、浇釉法、 荡釉、涂刷釉、喷釉法、甩釉等
浸釉法:
浸釉法是将坯体浸入釉浆,利用坯体的吸水性 或热坯对釉的粘附而使釉料附着在坯体上。
陶瓷工艺学5釉料及施釉教材

· ·
釉的烧成温度的估算
(1) 酸度系数法 (C.A) C.A =(酸性氧化物mol数)/(碱性氧化物mol数)
C. A RO2 R2O RO 3R2O3
-------------(3-1)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mol数;
R2O、RO、R2O3—碱性氧化物mol数;
各氧化物分类情况见P154 注意:Al2O3的mol数在含铅釉中按RO2计算; B2O3的mol数在精陶釉中按R2O3计算; C.A = 1.4 ‾ 2.5
0.7188 Al2O3 0.0114 Fe2O3
7.1480 SiO2 (湖南建湘)
0.3161 Al2O3 0.0057 Fe2O3
30149 SiO2 (唐山某厂)
7
(A)长石釉特点 (1) 釉式中K2O和Na2O的mol 数之和不小于0.5。 (2) 硬度大,光泽度较高,略带乳白色,烧成范围宽。 (3) 与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南方瓷)。 (B)石灰釉特点 (1) 釉式中CaO的mol 数不小于0.5。 (2) 弹性好,透明度好,还原气氛易烟熏,烧成范围窄。 (3) 与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北方瓷)。
10
6.2 釉的性质
• • • • • • 釉的熔融特性 釉熔体的高温粘度、表面张力、润湿性 力学强度和硬度 化学稳定性 热膨胀 性和弹性 光学性质
11
6.2.1 釉的熔融特性 6.2.1.1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釉的烧成温度一般在其上限附近
开始熔融温度 ~ 完全熔融温度 软化变形温度 ~ 流动温度 半球温度 ~ 1/3原高温度(国标)
2
6.1.1 釉及其作用
釉的概念: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或玻璃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7188 Al2O3 0.0114 Fe2O3
7.1480 SiO2 (湖南建湘)
0.2128 K2O 0.1013 Na2O 0.5133 CaO
0.1724 MgO
0.3161 Al2O3 0.0057 Fe2O3
30149 SiO2 (唐山某厂)
7
(A)长石釉特点
(1) 釉式中K2O和Na2O的mol 数之和不小于0.5。 (2) 硬度大,光泽度较高,略带乳白色,烧成范围宽。 (3) 与氧化硅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南方瓷)。
(B)石灰釉特点
(1) 釉式中CaO的mol 数不小于0.5。 (2) 弹性好,透明度好,还原气氛易烟熏,烧成范围窄。 (3) 与氧化铝含量较高的坯结合较好(北方瓷)。
8
6.1.4.2 镁质釉及其特点
(1) 由滑石等镁质原料引入的熔剂性氧化物MgO在釉式中的含 量不小于0.5 mol。
(2) 热膨胀系数小,不易烟熏,有利于白度和透光度的提高, 烧成范围宽。
装饰釉、粘接釉、丝网印花釉、商标釉、电瓷釉等 5
6.1.3 釉的组成及表示方式
组成: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
组成表示方式:
(1) 矿物重量百分组成 原料
湖南建湘(长石釉) 唐山某厂(石灰釉)
工厂配方 石英 长石
30 55 22 52
粘土 5 12
石灰石 14
滑石 10
(2) 氧化物重量百分组成
铜红釉、镉硒红釉、铁红釉、铁青釉、玛瑙红釉
外观特性 透明釉、乳浊釉、虹彩釉、无光釉、半无光釉、金属光
性
泽釉、闪光釉、偏光釉、荧光釉(发光釉)、单色釉、
质
多色釉、变色釉、结晶釉、金星釉、裂纹釉、纹理釉、
物理特性 水晶釉、抛光釉
低膨胀釉、半导体釉、耐磨釉、抗菌釉
显微结构
玻璃态釉、析晶釉、结晶釉、分相釉
用途
…完全润湿坯体表面,才能得到质量良好的釉面。 一种釉料在不同的坯体上润湿性能不同。
20
6.2.3 力学强度和硬度
(A)力学强度 抗压强度一般为400~700MPa 抗张强度一般为110~130MPa
影响抗张强度的因素: (1) 化学组成 玻璃结构网络的完整性
釉强度计算——加和性法则,各氧化物计算因子见下表
wSiO2 ——釉中SiO2的质量分数;
wAl2O3 ——釉中Al2O3的质量分数;
上式没有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
17
(B) 表面张力 ()
过大阻碍气体排出和熔体均化不利于润湿,易产生“缩釉” 过小易造成“流釉”,形成针孔缺陷。 的值约为0.3N/m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 (1) 化学组成: wa1 a1 wa2 a2 wai ai
CaO BaO ZnO PbO Al2O3 B2O3 SiO2 MgO Na2O K2O P2O5
抗张 0.20 0.05 0.15 0.03 0.05 0.07 0.09 0.01 0.02 0.01 0.08 抗压 0.20 0.65 0.60 0.48 1.0 0.9 1.23 1.10 0.52 0.05 0.08
··釉的烧成温度的估算
(1) 酸度系数法 (C.A) C.A =(酸性氧化物mol数)/(碱性氧化物mol数)
C.A
RO2
R2O RO 3R2O3
-------------(3-1)
式中:RO2— 酸性氧化物mol数; R2O、RO、R2O3—碱性氧化物mol数; 各氧化物分类情况见P154
天然原料:石英、钾钠长石、粘土、滑石、石灰石、白云 石、 硅灰石、锂辉石、锆英石、萤石等 。
化工原料:ZnO、 SnO2、 ZrO2、Pb3O4、BaCO3、Al2O3、 SrO、硼砂、硼酸、铅白、密陀僧(PbO)等。
釉的分类
4
分类的依据
种类名称
坯体的种类 瓷器釉、炻器釉、陶器釉
制 釉料制作方法 生料釉、熔块釉、挥发釉(食盐釉)、自释釉、渗彩釉
(3 2)
式中:a1、a2 ai 易熔氧化物熔融温度系数;
b1、b2 bi 难熔氧化物熔融温度系数;
wa1、wa2 wai 易熔氧化物质量分数; wb1、wb2 wbi 难熔氧化物质量分数。
15
6.2.2 釉熔体的高温粘度、表面张力、润湿性
6.2.2.1 高温粘度 太大(>1000Pa·s)则产生橘釉、针孔、釉面不光亮等缺陷;
(A)釉受水、碱和酸的侵蚀机理 (1) 水侵蚀机理
Si—O—R + H·OH Si—OH + R+OH-
Si—O—Si + OH-
Si—OH + Si—O-
Si—O- + H·OH
Si—OH + OH+
生成物:Si(OH)4 ·nH2O或者SiO2 ·xH2O类似硅凝胶
23
(2) 碱侵蚀机理
(3) 对坯体的适应性强
6.1.4.3 多熔剂混合型釉
(1) 高温釉 (添加含ZnO、BaO、SrO、Li2O等熔剂的原料) (2) 低温釉(添加含PbO、B2O3等强熔剂的原料)
9
6.1.5 釉的特点
6.1.5.1 大多数釉是玻璃体
具有普通玻璃的物理化学性质
6.1.5.2 釉与玻璃的不同点
(1) 釉层中含有气泡和晶体。 (2) 釉化学组成中氧化铝的较玻璃高。 (3)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较宽。
6.1.5.3 产生差异的原因
(1) 配方不同。 (2) 烧成制度不同。 (3) 釉与坯体之间的扩散和反应。
10
6.2 釉的性质
• 釉的熔融特性 • 釉熔体的高温粘度、表面张力、润湿性 • 力学强度和硬度 • 化学稳定性 • 热膨胀 性和弹性 • 光学性质
11
6.2.1 釉的熔融特性 6.2.1.1 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釉的烧成温度一般在其上限附近
开始熔融温度 ~ 完全熔融温度 软化变形温度 ~ 流动温度 半球温度 ~ 1/3原高温度(国标)
未烧
始熔温度
半球温度
流动温度
12
·影响熔融温度范围的因素 (1) 物料细度 (2) 各组分混合均匀程度 (3) 物料的化学组成 提高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Ai2O3、RO2(SiO2、ZrO2) 降低熔融温度范围的成份:RO(软熔剂)、R2O(硬熔剂) 软熔剂RO:CaO、MgO、ZnO、BaO… 硬熔剂R2O:Li2O、Na2O、K2O、PbO、B2O3 13
造 烧成温度 工 艺 烧釉速率
烧成方法
低温釉(<1120ºC)、中温釉(11201300ºC)、高温釉 (>1300ºC)、易熔釉、难熔釉 慢速烧成釉、快速烧成釉
一次烧成釉、二次烧成釉
主要熔剂 长石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石灰—碱土釉)、锂釉、
组
镁釉、锌釉、铅釉(纯铅釉、铅硼釉、铅碱釉、铅碱土
成 主要着色剂 釉)、无铅釉(碱釉、碱土釉、碱硼釉、碱土硼釉)
第六章 釉料制备及施釉
• 6.1 釉料概述 • 6.2 釉的性质 • 6.3 釉配方确定的依据 • 6.4 釉料配方的计算 • 6.5 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 • 6.6坯釉适应性 • 6.7施釉
1
6.1 釉料概述
• 釉及其作用 • 制釉原料及釉的分类 • 釉的组成及表示方式 • 几种常见釉举例 • 釉的特点
(3) 分子式、釉式、实验式、摩尔组成表示式
a b
R2O RO
}
c
R2O3
d
RO2
其中:a+b=1
6
6.1.4 几种常见釉举例
6.1.4.1 长石釉和石灰釉
原料
湖南建湘(长石釉) 唐山某厂(石灰釉)
石英 长石 粘土 石灰石 滑石
30 55 5
10
22 52 12 14
0.4408 K2O 0.1070 Na2O 0.0642 CaO
2
6.1.1 釉及其作用 釉的概念:是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玻璃或玻璃与
晶体的连续粘着层。
釉的作用
(1) 装饰:提高艺术、欣赏价值。 (2) 改善制品的各种性能:
化学稳定性、防污性、(平滑、表面积减小) 力学性能、电学性能、抗菌性能等等。
3
6.1.2 制釉原料及釉的分类
制釉原料:天然原料和化工原料
LT2 LT1 LT1
1 T
……(3-8)
各类陶瓷制品的热膨胀性系数P163表3-9 釉的热膨胀系数与组成中各氧化物的关系符合加和性法则,
计算时各氧化物的量用摩尔分数结果与实测值较吻合。
规律: (1) SiO2和Al2O3(硼釉除外)降低热膨胀系数; (2) R2O和RO提高热膨胀系数,且R2O的能力强;
(2) 烧成温度: 釉的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0 1 b • T ………(3-6)
式中:——T温度下的表面张力,N/m; 0——T0温度下的表面张力,N/m; b——经验系数一般取(12)10-4,1/K; T——T-T0,K。
(3) 烧成气氛: 还原气氛下表面张力约比氧化气氛下大20%,有利于色釉
Pb2+>Ba2+ >Cd2+>Zn2+>Sr2+>Ca2+>Mg2+
16
高温粘度的近似计算
莱曼低温釉烧成温度时高温粘度近似计算公式:
92
ki 0.32
……(3-3)
其中:
ki
100
w w SiO2
Al2O3
1
……(3-4)
式中:——高温粘度,Pa·s ;
ki ——粘度指数;
21
(2) 微不均匀性和缺陷
(3) 残余应力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