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

合集下载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0 网络交友要慎重汝州市庙下镇尹庄小学华伟强教学内容:海燕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第10课《网络交友要慎重》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0 网络交友要慎重汝州市庙下镇尹庄小学华伟强教学内容:海燕出版社小学五年级安全教育第10课《网络交友要慎重》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网上交友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生鱼片的网络交友悲惨史》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教师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1.游戏感情者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

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标题:交友安全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交友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和交际技巧。

3. 提供学生有效的应对陌生人和网络交友的方法。

教学重点:1. 交友安全的意义和原则。

2. 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3. 网络交友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2. 视频素材或案例分析材料。

3. 学生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或正在进行的交友经历,让他们分享一些积极和消极的经验。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交友安全?为什么交友安全对我们很重要?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交友安全的原则和意义,如谨慎选择交友对象、保持适度的距离等。

2. 介绍陌生人交往的风险,如诱骗、欺骗等,并讲解应对陌生人交往的方法,如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告知家长或老师等。

3. 介绍网络交友的风险,如虚假身份、网络诈骗等,并讲解应对网络交友的方法,如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或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小组讨论案例中的交友安全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交际场景(如校园、社交活动等)。

2. 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份交友安全宣传海报,包括交友原则、风险和应对方法。

3.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解释设计理念。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交友安全知识和技巧。

2. 强调学生在交友过程中的责任和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或老师分享所学的交友安全知识,并与他们讨论相关问题。

2. 组织学生参加交友安全主题的讨论或辩论活动,加深对交友安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

安全教育《网络交友需慎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网络世界中遵守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二、教学重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并学会自我保护。

2. 引导学生遵守网络规则,做到文明上网。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网络交友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网络交友的风险。

2.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4. 课堂讲授:讲解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和网络规则。

五、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的优点和潜在风险:介绍网络交友的便利性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的双面性。

2. 如何在网络交友中保护自己:教授学生如何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网友,保护个人隐私。

3. 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强调在网络世界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到文明上网,不传播不良信息。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网络交友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自我保护。

5. 案例分析:分享网络交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网络交友,并提出自我保护的措施。

7. 课堂总结:总结网络交友的注意事项,强调网络规则和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模拟等,评估学生对网络交友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2. 学生作业:收集学生完成的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反馈,了解学生对网络交友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编写关于网络交友安全的小短文,或者设计网络交友安全宣传海报。

幼儿园交友安全教育教案(3篇)

幼儿园交友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社交活动越来越丰富,如何引导幼儿在交友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交友的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交友的基本原则,知道如何选择朋友。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三、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书《小兔子和好朋友》、安全标志图片、交友规则卡片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等。

3. 活动场地:教室、户外活动区等。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故事《小兔子和好朋友》,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小兔子是如何交友的。

2. 提问:小兔子交朋友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二)交友原则学习1. 教师展示安全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安全标志,了解安全知识。

2. 教师讲解交友原则,如: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等。

3. 幼儿讨论:在交友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守哪些原则?(三)自我保护教育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识别危险,如:陌生人给糖果、玩具等物品时,应该拒绝。

2. 幼儿学习自我保护动作,如:遇到陌生人拉扯衣服时,应该迅速挣脱,并大声呼救。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拨打求助电话,如:110、120等。

(四)同伴关系建立1.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如:互相帮助、分享玩具、不欺负别人等。

2. 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幼儿园中如何与人交往。

3. 教师点评,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

(五)总结与延伸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交友安全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交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后,向父母分享今天学到的交友安全知识。

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预防青少年交友风险的思想品德教案

预防青少年交友风险的思想品德教案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他们经常寻求新的社交经验,并希望结交更多的朋友。

年轻人在追求社交生活的同时,存在交友风险。

针对这一现象,我设计了一份思想品德教案,旨在帮助青少年预防交友风险。

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交友风险的概念和危害;2.掌握判断交友风险的方法和技能;3.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交友风险的概念2.交友风险的种类3.判断交友风险的方法和技能4.预防交友风险的方法和技能5.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发放问卷、小组讨论、热身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交友风险的存在和危害,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

2.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解交友风险的种类并介绍怎样判断交友风险。

例如,可讲解以下知识:(1)熟人陌生人的风险: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亲友可以交往,以及如何判断陌生人是否值得交往。

他们需要避免与危险人物交往,如性犯罪者、恐怖主义分子、毒品贩子等。

(2)网上交友的风险:为防止疏忽,学生需要了解暴力、诈骗、偷窃、骚扰等网络交友风险。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使用社交网站,并识别骗子设置的虚假账号。

(3)校园欺凌的风险:学生应该知道如何与不良学生交往,以及如何防止欺凌和霸凌。

他们需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能,例如,运用暴力逃脱、报警等方法。

3.练习技能为提高学生防范交友风险的能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学生还可以通过模拟和实践,掌握一些有效的自我防范技巧,比如:(1)说“不”:学生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并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

(2)远离危险区:学生应了解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并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3)避免独自行动:学生应学会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避免独自行动或利用各种交通工具、机构或人群互相保护。

4.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总结并复述所学内容,强化他们对交友风险的理解。

还可以要求学生归纳出如何预防交友风险的方法和技能,并在教学中讨论如何保证他们在未来找到真正的朋友。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

《中学生网络交友的利与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概念及其在中学生中的普及程度。

2. 分析网络交友的利与弊,使学生能够理性看待网络交友。

3. 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在网络交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网络交友的定义与普及程度2. 网络交友的利与弊3. 网络交友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4. 正确对待网络交友的方法与技巧5. 健康交友观的树立与实践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网络交友中的经验与感悟。

3. 指导法:教师针对网络交友的安全隐患,给予学生实用的防范建议。

4. 实践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教学分析。

2. 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3. 准备防范网络交友风险的宣传资料,供学生参考。

4. 搭建网络交友模拟平台,让学生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网络交友的普及程度,引发学生对网络交友的关注。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利与弊。

3. 讨论环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网络交友中的经验与感悟。

4. 教师讲解:针对网络交友的安全隐患,给予学生实用的防范建议。

5.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模拟平台上进行网络交友实践。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网络交友的利与弊,反思自己在网络交友中的行为。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对网络交友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网络交友利与弊的理解深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观点阐述。

4. 学生对网络交友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

5.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对正确交友方法的运用。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覆盖了网络交友的主要方面。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交友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交友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交友安全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友的重要性,认识到交友安全的问题。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友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不良交友行为,增强防范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交友的重要性2. 交友安全的问题3. 正确的交友观念三、教学难点:1. 如何辨别不良交友行为2. 如何增强防范意识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视频教学法:观看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教学内容、案例、视频等。

2. 视频材料:挑选适合的交友安全相关视频。

3.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典型的交友安全案例。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交友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交友的认识和经验。

二、教学内容与活动(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交友安全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不良交友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如何辨别不良交友行为和增强防范意识的方法。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的交友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视频教学(10分钟)1. 教师播放交友安全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不良交友行为的危害。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和体会。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正确的交友观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提出今后在交友中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友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对交友安全问题的了解和防范意识。

3. 学生对正确交友观念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续)3. 设计互动游戏: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辨别和应对不良交友行为。

4. 分享成功交友经验: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交友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让其他学生从中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交友需谨慎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网络交友要慎重》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往的意识;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以礼待人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辨别觉察能力,掌握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网络交往的特点,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
2、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进行网络交友
运用播放新闻《16岁少女见网络干爹惨遭侵犯》。

引入:让我们来共同探讨为什么要慎重该如何慎重交友?
设计意图:视听结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播放与学生年龄相仿少女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直观的意识到网络交友要慎重,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
活动一:播放视频《绝望的网络交友悲惨史》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导入中的新闻案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②他们的不幸是如何发生的?
点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意图:针对学生对网络的片面认识,利用视频的直观性和视听冲击性,通过播放他人的真实经历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的虚拟性,把虚拟的网络和现实交友区分开。

二、网络交友需谨防四类人
1.游戏感情者
这类人专门借助网络的虚拟性藏匿混迹在各类交友网络,性别亦男亦女,并不真与网友见面,通常只欺骗感情并不涉及钱财及其他。

2.骗财型
在聊天的过程中不断通过穿衣品牌、月收入或消费金额、家庭经济情况等来打探,一旦确定对方家庭富足或个人收入不俗,便提出见面的要求,进而通过抢夺、诈骗等手段来榨取钱财。

3.骗色型
多发生为男性欺骗女性,通常用三种方式迷惑对方,一是自称是超级帅哥或我很丑但很温柔,二是伪装陈很浪漫、温柔、体贴型,三是自称富家子弟。

利用这些伪装诱骗一些不谙世事或贪慕虚荣的年轻女性,甚至是未成年女性。

4.骗财骗色型
综合前两种手法,欺骗缺乏自我防范意识的网友。

更有甚者借此对被骗网友实施恶性抢劫、强奸犯罪。

三、教师小结
虽然网络可以让人与任何人,甚至千里之外的人自由畅谈,但网络提供的毕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进入聊天室的人多而且杂,我们很难辨明好坏是非。

所以就出现了发生在社会上的种种恶性事件,同学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擦亮双眼,明辨是非。

[作业]
一、基础题
1、下边漫画说明
[]
A.网络交友非常危险
B.坚决不能进行网络交友
C.网络交友会使我们上当受骗
D.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隐蔽性,要提高警惕
二、论述题
2你平时有在网络上聊天、交友吗如果有,谈谈你的感受。

3、面对当今社会上关于网络交友的种种恶性事件,谈谈的网络交友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