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doc

合集下载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

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安阳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公园内,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殷代遗址之一。

作为追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场所,安阳殷墟博物馆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接下来,我为大家带来一份安阳殷墟博物馆导游词,希望能够给您带来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验。

一、介绍安阳殷墟博物馆于1958年建立,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博物馆内有近万件精品文物,它们记录着商代、西周时期的风貌,为研究中华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馆内共分六个展厅,牛首山古墓展馆、东岳庙文物陈列室、殷墟发掘史馆、夏商周金文展馆、商代青铜器陈列室和商周陶器陈列室,每一个展厅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二、参观路线1.鼎阁厅进馆门,鼎阁厅是您的第一站。

这里展示了商代青铜鼎、盂、壶等珍品,让人深切感受到商代时期的生产和生活场景。

其中最有名的是“四方鼎”,它被誉为“中华鼎文之冠”,是商代青铜鼎中文文化艺术的顶峰之作。

2.夏商周金文展馆夏商周金文展馆陈列了大量的铜器、金器,其中,商代的》〈写法更加规范、工艺也更加精湛,代表作有鸟兽纹铜盘、玉琮、玉钺等。

夏代铜器则更为粗犷,刻画技法简单而直接,其中的“夏正”著名于世,其铜质蚀刻文陶器中,总计1200多件。

3.商周陶器陈列室商周陶器陈列室共展出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陶器近千件。

它们不仅为人们展示了古代农业和工艺生产的技术,还反映了古代瓷器的审美趋势和艺术技法。

4.殷墟发掘史馆殷墟发掘史馆向我们展示了赵洪达、周鲁根、王国维、李学林等著名考古学家对殷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及殷墟对于探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重要作用。

5.牛首山古墓展馆牛首山古墓展馆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它展示了殷商时期牛首山墓地出土的1300多件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

这些文物反映了殷商时期的人们的天文、医学、祭祀、音乐、工艺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风貌,让人有一种亲身体验到古代生活的感觉。

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介绍作文

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介绍作文

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介绍作文《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真的超酷!》
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想给你们分享一下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那地方真的是太厉害了!
一进去,哇塞,那个建筑设计就很独特,可能有的人觉得一般般,但我觉得简直酷毙了!就像穿越到了古代一样,感觉自己都要变成考古学家了呢!
里面的展品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也许有些东西你看着觉得没啥,但听了讲解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每一件都有它的故事。

就像那个甲骨文,看着像鬼画符,但其实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啊!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一个有趣的观点,你说这些古代的东西,它们在当时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的时尚潮流一样,有自己的流行趋势呢?哈哈,可能有点脑洞大开了!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一会儿惊叹,一会儿好奇,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

特别是看到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我就在想,古代人的手艺也太牛了吧!
不过,也有一些展品我看不太懂,这让我有点小纠结。

但这也正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啊,让你不断地去探索和思考。

对了,馆里还有一些互动环节,超有意思的!我试着体验了一下,感觉自己好像真的参与到了历史中一样。

总之,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真的值得一去!不管你是喜欢历史的还是不喜欢的,去了那里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哎呀,我这说得有点乱,但真的是太激动了!你们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哦!相信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嘿嘿!。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全景式展现商文明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2024年第28期2024年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这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

殷墟博物馆新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展陈文物数量之多、类型之全,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新馆共设有8个展厅,地上共三层。

展览主题集中于三个主展厅,一楼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以殷墟为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和基石,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重点展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二楼基本陈列“伟大的商文明”,全景式展示了商代在政治、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都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成就;三楼基本陈列“世界的商文明”立足国际视野,阐释商文明的世界意义。

新馆展陈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发达的青铜文明、灿烂的文字文明以及高超的手工业技术等,生动呈现商文明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2月26日)◆素材解读1.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河南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将古老的殷商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件件文物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融合了古今的精华,让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深沉。

2.文化创新。

河南殷墟博物馆新馆注重多元化展示,全面展现商文明内涵。

以庄重、大气为基本遵循,馆内广泛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赋予文物、文献等新的时代表达方式,提升全景式展現商文明的广度、深度、精度,构建文物、历史与数字虚拟空间交互场所。

◆适用话题文化自信文化创新探索文明文物展览【高建鹏/供稿】。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后感怎么写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是一座展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遗迹的重要场所。

参观完这座博物馆,你可能会有很多感受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写作方法,帮助你写出一篇生动、有趣、深入的观后感。

1. 描述你的参观过程和感受:在文章开头,可以简单描述你参观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过程和感受。

你可以提到你看到的展品、听到的讲解、感受到的氛围等,让读者能够了解你的参观经历。

2. 分析展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描述展品的同时,可以深入分析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你可以探讨这些展品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社会背景等,以及它们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3. 挖掘展品背后的故事:每个展品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

在文章中,你可以挖掘这些故事,讲述它们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展品的内涵和价值。

4. 联系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将参观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感受与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联系起来。

你可以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这些文化遗产对你的生活和思想产生的影响。

5. 提出你的思考和建议:在观后感的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你对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思考和建议。

你可以谈谈你对博物馆的印象、展品的不足之处、改进的方向等。

这些思考和建议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地展示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记住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和尊重的态度,不要对任何展品或历史事件进行主观臆断或过度解读。

同时,也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过于生僻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殷墟博物馆简述

殷墟博物馆简述

殷墟博物馆简述摘要: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而位于遗址中的殷墟博物馆则以最简单的形式展示了中国这段灿烂的青铜文化史,将殷商王朝所创造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传递给每一位参观者。

作为遗址中的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成功做到了在保持遗址原生态的基础上绽放自己的光芒。

文章基于本人实地游览的基础,对殷墟博物馆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这样一个充满殷商气息的博物馆。

关键词:殷墟博物馆;优势;不足目录一.简要介绍 (3)1.位置介绍 (3)2.殷墟博物馆馆内布局陈列 (3)二.殷墟博物馆优势 (6)1.特殊的建筑设计 (6)2.合理的氛围营造 (6)3.注重加强线上教育 (7)三.殷墟博物馆的不足 (8)1.隐藏较深,无法吸引参观者 (8)2.服务设施缺乏 (9)四.总结 (9)一.简要介绍1.位置介绍殷墟博物馆于2005年10月落成并开放,它是唯一一座专门展出殷墟出土精美文物的博物馆,坐落于殷墟遗址腹地,洹水从其东侧流过,博物馆占地总面积约六千余平方米,展厅面积两千四百平方米,全部建在地表以下。

将博物馆主体建在地表以下下,一是为了响应联合国世界古迹理事会严格保护古遗址景观的理念,二是为了使前来参观的游客可以将洹河两岸风景一览无余,这样以来,就只有岸边一幢方正的青铜墙体被绿草掩住,提示着博物馆的位置图1。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郊小屯村,作为盛极一时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遗迹的丰富程度令人难以置信,遗址内分布着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众多居民点和墓地,历年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

不仅如此,这座遗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也令人瞩目,而运用大众所接受的方式展示这所遗址的文化价值正是殷墟博物馆所追求的目标。

图1:殷墟博物馆所处位置2.殷墟博物馆馆内布局陈列殷墟博物馆将陈列主题锁定在了“殷商文明”这一概念上,何为“文明”?尽管考古学家对于文明的定义还有一些争议,但大多数学者都承认文明是由城址、文字等一些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安阳殷墟博物馆,那可真是一场超酷的历史之旅啊!刚到那儿,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

那博物馆的建筑风格,透着一种神秘又古老的气息,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几千年前的故事。

一进门,我就被那些甲骨文给吸引住了。

以前只在书上看到过甲骨文的图片,真看到实物的时候,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奇怪符号,歪歪扭扭的,但是你又能感觉到它们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我就站在那儿,盯着那些甲骨文看了半天,想象着几千年前的人是怎么一笔一划地刻下这些东西的。

他们肯定没想到,这些符号会成为我们现在了解他们生活的重要钥匙。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日”字,就像一个圆圈中间加个点,这不就是他们眼中的太阳嘛,真的是超级形象。

我就像在破解一个超级大的谜题一样,在这些甲骨文里寻找古人的秘密。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那些青铜器。

哇塞,那些青铜器可真是震撼到我了。

鼎啊、尊啊之类的,个头都特别大,而且制作得超级精美。

你看那纹饰,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动物,有的张牙舞爪的,看起来特别威风。

我就在想,当时的工匠得多厉害啊,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全靠手工,就能做出这么精致的东西。

这些青铜器不仅仅是漂亮的摆设,还代表着当时的权力和地位呢。

我仿佛看到了古代的贵族们拿着这些青铜器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还有那些墓葬遗址,虽然有点阴森森的,但是真的很让人好奇。

看着那些墓葬的布局,陪葬的物品,就能想象出当时的丧葬习俗。

感觉古人对于死亡之后的世界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们把生前喜欢的东西都带到了地下,希望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得很好。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听到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比如说,关于某个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或者某个青铜器背后隐藏的历史事件。

这些故事就像一把把小钥匙,让我对殷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次参观殷墟博物馆,就像是上了一堂超级生动的历史课。

它让我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建立在这么悠久的历史之上的。

那些古代的文明,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它们的痕迹一直都在,并且还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

殷墟博物馆研学心得1.引言1.1 概述殷墟博物馆是中国考古界的一颗明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明遗址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殷墟博物馆是保护与传承古代文明的重要场所。

在殷墟博物馆进行的研学活动中,我有幸深入了解了商代的历史与文化,亲眼目睹了丰富多样的文物与考古遗址。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殷墟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了商代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众多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一些国宝级的珍品。

这些文物以其精美的工艺和与商代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内涵,为我们展示了商代时期神秘而繁荣的文化。

在参观殷墟博物馆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

商代时期的人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例如,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其铸造技术极其先进,展示了商代人民在冶炼和铸造方面的高超造诣。

而陶瓷器则以其精美的纹饰和独特的造型,展示了商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参观殷墟博物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

商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参观殷墟博物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参观殷墟博物馆是一次难得的研学之旅。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体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宏伟与博大,还深刻认识到了其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地位。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有机会前往殷墟博物馆,亲身感受这段源远流长的历史,让我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敬畏之心,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概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章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着重介绍殷墟博物馆研学的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可能是参观博物馆时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包括殷商文化的发展历程、殷墟遗址的发现与保护等。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

安阳殷墟博物苑研学意义1.引言1.1 概述安阳殷墟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

它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古代商朝时期的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安阳殷墟博物苑的研学意义不仅体现在其作为考古遗址的重要性和历史文化的保存,更体现在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与学习体验。

通过学生们亲自参观、探索和体验,可以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商朝文明的沧桑与辉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安阳殷墟博物苑内,学生们可以亲身参观古代商朝的都城遗址,观赏到各种古代建筑和遗存,如皇宫、宫殿、祭祀场所等。

通过观察和学习这些古代建筑物,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商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此外,安阳殷墟博物苑还拥有大量的出土文物和考古遗存。

这些珍贵的文物展览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商代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了解古代商朝人民的生活方式、工艺水平和文化特色。

通过对这些文物的观察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商朝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内涵,增加他们对古代历史的认知。

同时,安阳殷墟博物苑还提供了各种互动体验和教育活动,如考古实地挖掘、仿古手工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自参与到考古的过程中,感受考古学家的工作方式和困难,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总之,安阳殷墟博物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具有深厚的研学意义。

通过参观和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与智慧,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研究精神,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传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简要概述安阳殷墟博物苑的研学意义,引发读者兴趣,并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

其次,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叙述。

第一方面将介绍安阳殷墟的历史背景,包括殷商的兴衰及安阳殷墟的重要性。

第二方面将重点介绍安阳殷墟博物苑的建设与发展,包括其历史沿革、文物收藏和研究成果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您来到甲骨文的故乡参观,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片甲骨惊世界”。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也使一个普普通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

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

殷墟,是商朝后朝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

它的范围是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分散在村北和村西洹河两岸的一些地方。

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奄”(今曲阜)迁到“殷”(今安阳小屯),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 54年。

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史称“殷墟”。

1961年,国务院把殷墟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了保护和利用殷墟,使其不再遭受人为破坏,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殷墟宫殿区遗址上兴建了“殷墟博物馆”。

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

首先就是甲骨文(有关甲骨文的情况稍后再介绍)。

我们先来看看进苑的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

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

我们再看看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

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

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

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决,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古都安阳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经进入青铜时代。

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界的第二个原因。

您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

司毋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

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

据估计制造这样的重器需要明确的分工和协作,从炼铜的浇铸,从制模到拆范需要130多人同时施工。

青铜器中,铜、锡、铅的含量比例,与现代所铸青铜中铜、锡、铅的比例基本相同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治炼技术是何等的高超。

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燕尾服,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因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

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

这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宏伟庄严。

大殿现在陈列着甲骨文,让我们进入大殿系统了解一下甲骨文的一些知识。

甲骨文是1899年由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的。

当年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还是片农田,周围的村民经常在泥土中挖出一些甲骨片。

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就随便扔掉了。

后来村里的剃头匠李成,为顾客剃头时,经常会划破头皮出血。

他没钱买药,就用这些骨片磨成粉末涂在伤口上,发现血竟然止住了,才知道这便是中药的一味,唤作龙骨。

于是开始大量地卖到药店。

当时药店大多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

所以许多农民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

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把这些甲骨文都喝到肚子里,幸好有些带字的甲骨卖到京津两地,被王懿荣发现,并确认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使“龙骨”身价一步登天,导致周围的村民纷纷来挖掘,有的还以此为生。

但当时的挖掘都属于私挖,破坏性很大,而大规模有组织地掘是从1928年开始的。

考古学家们在1928年至1936年这十年间,共进行了15次大规模的挖掘。

这几次挖掘永远载入了考古学史册,开创之功,功不可没。

193 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使殷墟的发气被中断。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发掘工作才继续进行。

我们先来看一个展柜,这是著名的H127甲骨文堆积坑模型,是1936年在小屯北地一个窖穴里出土的,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总共有17096片。

大部分是龟甲组成的,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家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

这个甲骨坑被专家们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从这个档案库中我们不难看出,商王从事的占卜活动特别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那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商朝人是怎样占卜的。

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北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烧。

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就是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

现在您看到的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简单记事,因此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甲骨文卜辞。

我们现在来到了甲骨文的碑林。

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

下面我把碑林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大而成石碑,共30通。

其内容涉达125个,记载了大将与两方国即土方和工口方的战争。

自1899年王懿荣认定甲骨文以后,甲骨文就受到金石学家的重视,多方收购,古董商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对甲骨文的出土地秘而不宣、封锁消息。

1911年,著名金石学家罗振玉派他的弟弟罗振常来到安阳调查,不仅弄清了甲骨文了出土殷墟的准确位置,带收购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甲骨片,其中就有这块甲骨王,一块完整的龟板。

听说出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土地呢。

咱们再看这块碑,它主要记载了天象情况,从时间和窨上准确地记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出的过程,是我国关于天象---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记录。

这块碑记录的则是中国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是商王出行打猎时遇到车祸的情况。

下面请同志们认真看一看,您能辨认几个字,从义和形上云研究琢磨,充分发挥您的想象,看看是什么字,如果想验证一下,甲骨文碑刻的背后是现代文字,可以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猜对了。

现在我们来到殷商车马坑殿厅。

我们知道,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距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的分阶段了。

据文献记载夏代就发明了车,但至今没有发现夏代车的遗存。

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是华夏考古发现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

这里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中国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文物工作队分别于1999年3月----2 000年5月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

商代道路遗迹是航空运动学校南地发掘的。

这几具车马,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

每坑葬车一辆,其中五坑殉葬两匹马,4坑殉葬各一人。

经鉴定,殉人中3 人为男性,一人为少年。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了现过车马坑遗迹。

因受当时发掘水平的限制,都未能将坑中所埋木质车辆的遗迹全部清理出来。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这一技术难题才被考古工作者突破。

后来,随着发掘经验的积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发掘和清理木质车子遗迹的工作日臻完善。

这里陈列的6座殷代车马坑,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新成果,它与本苑的宫殿建筑遗存一样,是我们的镇苑之宝。

在车马坑最南边的,就是殷代的道路,这上面很清楚地显现有车辙,道路比较宽,除有两道车辙以外还有人行道。

这里陈列的道路遗存,是在航校南地发掘的,由此可见,殷商时期交通,包括车子和道路,都是比较发达的。

在建国以后出土大量甲骨文的同时,妇好墓的发现,也着实让所有考古工作者为之振奋。

妇好墓在宫殿区的西边,现在让我们参观一下中国第一位将军的墓葬。

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再现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妇好生前的英姿和风采。

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

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都归她指挥。

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大的宫廷祭祀,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

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宫殿区内,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

这就是妇好墓,我们顺梯而下就到达复原后的墓坑。

妇好墓深7.5米,在这里出土了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

计有:青铜器400多件,玉器750多件,骨器560多件,以及石器、象牙制品、陶器、蚌器、海螺、海贝等,简直就是一个商代文物博览会。

更重要的是在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不少都铸有妇好“二字的铭文,甚至在一件兵器上也有”妇好“的名字,学者们经过研究,得知这就是在甲骨卜辞里出现过200多次的武丁的妻子妇好。

在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壁龛里的尺骨,这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

这些尺骨共有16具人骨和6具狗殉狗。

其中殉人男性4具,女性2具,儿童2具,其余的因被截肢,已经不辨男女了。

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盾到奴隶社会的缩影。

讲到这里,殷墟博物馆的全部内容就讲完了,如果您有机会的话,欢迎再次来殷墟博物苑叩访我们的祖先,再次感觉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