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塑料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1、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步骤:1.分组研究土壤成分。
a使劲握一握,纸巾(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
b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边搅拌边观察,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c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细)的物质是(黏土),下层颗粒(粗)的是(沙子),水面漂浮的细小物质是(腐殖质)。
2.把土块放在火上烧一烧,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2.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步骤:1、观察土壤样品。
将三种土壤样品放置在桌面上,仔细观察。
2.放土。
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
微微压紧。
3.倒水。
应同样多,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4.观察比较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3.实验内容:做肥料袋实验器材: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实验步骤:1.放土。
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叶等,2.放入蚯蚓。
在肥料带里放上2-3条蚯蚓。
3、加水。
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4、翻动使之不结成硬块。
5、持续观察,存放黑暗的地方6、交流实验结论: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4。
实验名称: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材料:a在4只瓶里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
将1号瓶拧紧。
分别在2、3号瓶内撒一点水,而将4 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b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将2 号瓶放到冰箱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5.塑料

15.塑料【教材分析】学生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塑料》,本单元主要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纸、金属、塑料。
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常见材料的轻重、厚薄、颜色、软硬等特征。
乐于发现材料不同特点,并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会用这些方法研究纸和金属。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材料的对比实验探究发现和总结塑料的优点,再通过资料阅读理解塑料的最大特点不易降解带来的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从而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和滥用人造材料的危害。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刚接触科学的时候已经进行了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够依据观察到现象结合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基于生活经验,对于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三年级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材料的了解和学习。
【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1.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2.了解白色污染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和塑料不易降解的缺点。
2.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符号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究塑料的优缺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会回收、利用塑料对保护环境的重要。
【教学重点】知道塑料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塑料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和塑料不易降解的缺点。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钢尺、塑料尺、纸袋、塑料袋、木筷子、塑料筷子、陶瓷碗、塑料碗、毛线绳、塑料神、蜡烛【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机器猫的时光机)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吗?预测生:时光机2.师:今天我们就跟随时光机一起来了解一些物品,制作他们的材料经历过哪些变化。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
3.师:生活中,我们要用到碗,请大家一起依次告诉老师,这些碗是什么做的?(依次呈现石头碗、木碗、陶瓷碗、铜碗、塑料碗)4.师:当我们出门的时候需要带上一个装物品的东西。
《塑料》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PPT

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C
聚碳酸酯
PS
聚苯乙烯
塑料 硬性软胶
亚克力 有机玻璃 聚酯 防弹胶
05 微波炉餐盒 06 清洁用品、沐浴产品 04 保鲜膜、塑料膜等
01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 07 水壶、水杯、 06 碗装泡面盒、快餐盒
二、探究新知
塑料的优点
分组
物品分类
塑料制品的优点
第一组
弹性好,质量轻
塑料绳子
表面光滑 不柔软 向上卷曲 很硬的黑色小球
羊毛绳子
表面有羊毛纤维 柔软
燃烧,伴有烧焦羽毛的味道 灰烬很容易散开
二、探究新知
不同塑料的鉴别方法
官方鉴别
回收标识
外观鉴别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或弹性体
简单鉴别
看、闻、摸
三、拓展提升
白色污染
塑料包装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抗冲击性好、透明、防潮、美观、化学性能稳 定、韧性好且防腐蚀等优点,在包装领域广泛取代了金属、木材、纸张、玻璃、皮革等, 因此,塑料包装对减轻我国的资源、能源压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塑料包装 材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其自然降解时间长,有的长达100年以上。塑料的不易降解性, 导致其废弃物长期存在下去。而且,往往消费一次即被丢弃,故塑料包装废弃物成为一 个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形成了所谓的“白色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因此,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就迫在眉睫。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塑料
一、新课导入
教室里面有哪些东西是塑料做的呢?
二、探究新知
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二、探究新知
塑料的来源与历史
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已经利用沥青、松香、琥珀、虫胶等天然树脂。1868年 将天然纤维素硝化,用樟脑作增塑剂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品种,称为赛璐珞, 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塑料的历史。
小学科学塑料小学学霸速记(配套课件)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小学科学塑料小学学霸速记(配套课件)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在学年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中,塑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塑料的相关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塑料的认知和使用能力,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学科学学霸速记第一节:塑料。
一、塑料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为主要组成的高分子有机材料。
2. 特点:- 轻质:塑料是一种相对轻的材料,适合制作一些重量要求较低的产品。
- 耐用:塑料制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不易破碎和腐蚀。
- 透明度高:部分塑料材料透明度较高,可用于制作透明的容器或产品。
二、塑料的种类和用途1. 塑料的种类:- 聚乙烯(PE):常见于塑料袋、保鲜膜等。
- 聚丙烯(PP):常见于杯子、水壶等。
- 聚氯乙烯(PVC):常见于水管、电线等。
- 聚苯乙烯(PS):常见于泡沫塑料、餐具等。
- 聚酯(PET):常见于矿泉水瓶、塑料瓶等。
- 聚碳酸酯(PC):常见于汽车零部件、安全帽等。
2. 塑料的用途:- 包装材料:塑料袋、保鲜膜等。
- 家居用品:杯子、桶、盆等。
- 建筑材料:水管、电线等。
- 安全用品:安全帽、防护镜等。
- 交通工具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等。
三、塑料的优缺点1. 优点:- 轻便:塑料制品相比于金属制品更轻便,便于携带和使用。
- 易加工:塑料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制作成各种产品。
- 耐用:塑料制品具有较强的耐久性,使用寿命长。
- 色彩丰富:塑料可以通过调整添加剂的种类和比例来改变其颜色。
2. 缺点:- 难降解:部分塑料制品在自然条件下难以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
- 容易变形:某些塑料制品在高温下容易变形,影响其使用寿命。
- 可燃性:部分塑料制品具有可燃性,容易引发火灾。
四、环保意识与塑料问题1. 塑料问题:- 塑料污染:大量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 海洋塑料: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垃圾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威胁。
- 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一、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实验步骤:1.对4个塑料盆进行编号,分别为1、2、3、4.2.在每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撒上一些植物种子,然后拧紧盖子。
1号瓶不加水,2、3号瓶内加少量水,4号瓶内完全浸泡种子。
3.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四个瓶子中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1.2号瓶内的种子没有发芽。
2.4号瓶内的种子发胖了但没有发芽。
3.3号瓶内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的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对比它们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下的植物比放在房间内的植物长势旺盛。
实验结论:阳光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三、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步骤:1.将红墨水倒入锥形瓶中,将芹菜的茎部末端切去一点,插入红墨水中,1个小时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
2.取出芹菜切开茎来看一看。
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都变成红色了,切开茎里面有红色小点。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吸收和输送水分的作用。
四、观察仙人掌的茎和叶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不能用手摸仙人掌的刺!2.分工合作,不争不抢。
3.认真填写记录单。
4.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又快又好。
五、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茎六、研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步骤:1.平铺一张湿巾,模拟宽大的叶片。
2.卷起一张湿巾,模拟针状叶。
3.卷起并用蜡纸包好一张湿巾,模拟不透水的蜡层。
4.一个小时后观察湿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1.平铺的湿巾湿度小。
2.卷起来的湿巾湿度中等。
3.卷起来并用蜡纸包裹的湿巾湿度大。
实验结论: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叶子缩成针状和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七、实验名称:探究水葫芦漂浮的原因实验步骤:1.掰下一个水葫芦,将叶柄放入水中挤压,观察现象。
扬州市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时《塑料》课后练习+答案

第15课《塑料》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轻B.价格便宜C.不易分解2.“白色污染”是指()造成的污染。
A.白色泡沫B.白色垃圾C.塑料制品3.用塑料制成的包装制品容易造成污染,是因为塑料制品()。
A.加工容易B.不易腐烂C.不怕水4.电工为了保证安全应该使用()。
A.棉布手套B.皮质手套C.塑料手套5.下列物品中,用塑料做成的是()。
A.课本B.橡皮C.矿泉水瓶6.下列物品中,从高空掉下来最不容易摔碎的是()。
A.塑料筷子B.瓷碗C.玻璃杯7.辨别衣服是不是毛织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A.摸一摸B.看一看C.烧点线头,闻一闻8.下列垃圾可回收利用的是()A.塑料瓶B.香蕉皮C.剩饭剩菜二、判断题1.区别羊毛产品和塑料产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灼烧。
()2.塑料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
()3.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称作“白色污染”。
()4.焚烧废塑料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所以严禁焚烧废塑料。
()5.塑料显著特点就是不易分解。
()6.不能及时焚烧废塑料袋。
()三、连线题插座外壳防水性隔热座可塑性塑胶手套韧性塑料雨具绝缘性塑料玩具不易传热性塑料水管耐腐蚀性四、实验题比较塑料尺子和木头尺子的特性。
(在相应的格内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C5.C6.A7.C8.A二、判断题1.√2.√3.√4.×5.√6.×三、连线题插座外壳防水性隔热座可塑性塑胶手套韧性塑料雨具绝缘性塑料玩具不易传热性塑料水管耐腐蚀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面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全面一、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玻璃棒、放大镜、抹布。
土块自备实验步骤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3、在等待的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什么。
4、观察静置后的水杯种的情况。
5、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面放上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蒸发皿的高度,使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蒸发皿。
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土壤,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1、在水中放入放入土块后会冒出气泡。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力握后,纸巾变得潮湿。
3、搅拌静止后大颗粒首先沉降下来,再接着是细细的颗粒。
4、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土壤变硬了,还闻到特别的气味实验名称实验结论:1、土壤中含有空气。
1、土壤中含有水分。
2、土壤中含有大小不一的岩石颗粒。
3、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二、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种类实验器材:教师课前按比例配好三类土壤的标准土样,放大镜,水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土壤。
2、用手指捻一捻。
实验现象: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不同。
实验结论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
沙粒含量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多的是黏土,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三、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器材:漏斗(75mm)、量筒(100毫升)、水,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
实验步骤1、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80毫升水。
2、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是多少。
实验现象:沙土里的水渗到量筒里的多,粘土里的水渗下来的少。
实验结论沙土的渗水性能好,保水性差;黏土的渗水性差,保水性好。
四、实验名称: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实验器材放大镜、带盖的玻璃瓶、水,沙土和黏土样本实验步骤1、用放大镜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颗粒大小,颜色区别。
2、将每种土壤放在瓶子里摇一摇,听听声音的区别。
3、用手指捻一捻每种土壤,感觉有什么区别。
4、和点水握一握,看哪一种能够握成团。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5课《塑料》教案

15.塑料【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实验、测量、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做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要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描述某些材料的导电性能、透明程度能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来安排。
本课作为本单元四个次级研究主题的最后一个,并不像前三个主题一样通过指导动手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材料的性质,而是直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了解此材料的优点、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塑料
时光机器
Hale Waihona Puke 塑料探究:塑料的优点实验注意事项: 1 不能损害任何物品 2 实验中要轻拿轻放 3 小组里研究出的结果先小声的讨论一下
塑料的优点:
重量轻、透明、有弹性、牢固、防水、不易碎、隔热性好 价格便宜、容易着色......
塑料
塑料不是在地里长出来的, 而是在工厂里将特定的物质 混合后制成的。
我们可以做什么?
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物品 2、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
我们可以做什么?
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 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 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 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我们可以做什么?
可以分解的塑料
让白色污染消失在肚子里
印度一家公司研发了一种百分百可 降解、可食用购物袋。这种购物袋 用的是一种新材料,这种材料由土 豆、香蕉、植物油等12种可以吃的 东西混合制成,外形和触感都很像 我们平时用的塑料袋。如果不想吃, 被丢弃的袋子最长也只有6个月的” 生命“,6个月后他们会完全分解, 不会给地球留下污染。
石油、天然气
塑料 能不能将生活中的所有物品都用塑料制成?
塑料的显著特点也是它最大的缺点: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塑料的缺点
塑料的缺点
阅读资料卡片
塑料的缺点
1、占用土地过多。 2、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3、威胁海洋生物 4、影响市容。 。。。。。。
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