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标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最常参考的信息来源之一,它可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的营养成分、成分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
一些消费者在阅读食品营养标签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规范措施来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和格式。
本文将就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做一详细介绍。
一、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1. 阅读复杂难懂食品营养标签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数字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可能会比较晦涩难懂,造成阅读的困难。
一些人对于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的含量理解模糊,导致无法准确评估产品的健康性。
2. 标签不准确有时候,一些食品营养标签中的信息不够准确和完整,可能会出现营养成分含量的错误或者疏漏,这样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影响他们的健康饮食选择。
3. 标签格式混乱一些食品营养标签的格式和排版可能会显得混乱,比如字体大小不一致、信息分布不均匀等,这样会大大降低消费者对标签信息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二、食品营养标签规范措施为了解决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措施来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和格式,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食品购买。
1. 标签内容需准确完整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应当准确反映产品的真实情况,包括营养成分含量、成分列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2. 标签信息格式要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排版和格式要求也应当规范,比如字体大小、颜色、排列顺序等,以确保信息的清晰易读,便于消费者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3. 语言简明通俗食品营养标签中使用的语言也应当简明通俗,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词汇,确保一般消费者能够轻松理解标签中的内容。
4. 提倡标签标准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倡导食品营养标签的标准化,以提高标签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方便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和选择。
5. 严格监管和处罚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对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食品生产商也会进行相应的处罚,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
食品标签标识常见的问题

食品标签标识常见的问题一、基本问题1、产品商品名称与真实属性字号不同,如某一饮料产品“氨基酸”比“营养素饮料”字号大、突出明显;2、宣传选用“名贵佐料”、“珍贵调料”“五谷杂粮”但配料表中未有体现。
产品中有芝麻,但其配料表中并无标示“芝麻”。
宣称使用富硒米和东北大米实际为普通糯米;注: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
3、产品中没有添加某种食品配料,仅添加了相关风味的香精香料,在产品标签上标示该种食品实物图案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注:不应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4、宣传疗效、保健,如声称:“提神、补脑”“清热解毒”;注: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5、部分茶叶产品标签内容写在合格证上;注:标签不应与食品或者其包装物(容器)分离。
6、标签单一标示繁体字,繁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注: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
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于辨认。
7、使用了外文但没有标示对应的中文;注:可以同时使用外文,但应与中文有对应关系。
8、拼音、外文字体大于相应的中文字体;注:可以同时使用拼音或少数民族文字,拼音不得大于相应汉字。
9、强制标示内容的字体高度小于1.8mm;注: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35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10、内外包装标示内容不一致。
如生产日期标示不同:一个标180天,一个标半年;注: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注。
11、外包装未易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的礼盒包装,外包装未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注:若外包装易于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内包装物(容器)上的所有强制标示内容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不在外包装物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否则应在外包装物上按要求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食品标签标识常见问题汇总

3、将QS标志使用在无证食品、保健食品等其他产品上。 产品 产品标准号标注错误,如将推荐性标准标注为强制性标准, 标准 或只标注卫生标准,或标注废止标准;自愿性产品认证随意 代号 标注,如企业的自愿性产品认证已过时效仍旧使用。 辐照 1、使用辐照杀菌食品未标示。 食品 2、使用辐照蔬菜、香辛料等原料未标示辐照。 转基 因食 使用转基因大豆等食品未标明。 品 质 如大米、小米、挂面茶叶等产品执行标准中规定质量等级的 量 未标示。 (品 认证 违规标示“有机产品”、“有机转换产品”和“无污染”、 食品 “纯天然”等其他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
项目 典型问题
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技术要求
1、不在豁免标示范围内的产品未标示营养标签。 2、标签中有任何营养信息、使用了营养强化剂、氢化和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第二 (或)部分氢化植物油、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条第(八)项。 基本 虽然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但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 要求 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如腐乳类、酱腌菜、酱油、酱类、复 合调味料、冰糖茶等)的预包装食品未标示营养标签。 3、营养标签未标在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3.6营养标签应标在向消费者提供的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
GB 7718技术要求
6、标签单一标示繁体字,繁体字不属于规范汉字。 基本 要求 7、使用了外文但没有标示对应的中文。
8、拼音、外文字体大于相应的中文字体。
9、强制标示内容的字体高度小于1.8mm。
10、内外包装标示内容不一致。如生产日期标示不同:一个 标180天,一个标半年。 11、外包装未易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物能清晰地识别的礼 盒包装,外包装未标示所有强制标示内容。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食品营养标签是指以文字、图形或符号等形式,用于陈述食品成分和营养含量的标签。
它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引导消费者合理膳食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标签内容繁杂、信息网络化和消费者素养差异化等原因,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范措施,以期提高食品营养标签的质量和可信度。
常见问题一:标签内容不真实或不全面。
有些食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市场竞争力,会故意虚报或篡改食品成分或营养含量等信息。
这会误导消费者,降低其合理膳食的能力。
规范措施一:加强对食品标签的质量监管。
政府和食品监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标签监管机制,加大对食品标签的抽检执法力度。
针对违规企业,要严惩不贷,以震慑其他企业,提高行业合规意识。
常见问题二:标签信息难以理解或不易辨别。
有些食品标签的文字过小或图形不明显,消费者很难读取或分辨。
标签的词汇使用过于专业化,常使消费者感到困惑。
规范措施二:提高标签的可读性。
食品生产企业应在标签上采用足够大号的字体。
标签中的图形和符号应简洁明了,以方便消费者的识别和理解。
企业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避免过度专业化的术语。
常见问题三:标签信息过多或过杂。
有些食品标签上的信息过于繁杂,导致消费者阅读起来很困难。
而且,标签上的信息种类众多,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
规范措施三:精简标签内容。
食品生产企业应筛选标签上的信息,删减冗余内容,只保留与消费者最关注的核心信息。
企业可以采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如图表、图文结合等形式,向消费者展示食品的营养含量等重要信息。
常见问题四:标签信息不易查询。
有些食品标签上只提供了食品成分和营养含量等基本信息,但没有提供相关的查询渠道或详细解释,消费者很难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规范措施四:提供查询渠道和解释服务。
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在食品包装上提供相关的查询二维码或网址,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或输入网址查询到更多的详细信息。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主要参考依据,它能够反映出食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和热量等信息。
而近年来,不少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了质疑,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标签信息不准确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会根据营养标签上的信息,来选择自己所需的营养元素。
但是,不少食品营养标签上的内容存在问题,比如将不同的营养成分的含量混淆在一起,或者直接误导消费者。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提高食品生产者的素质,让他们遵守食品相关的标准规范,严格把关食品的质量、安全和真实性,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标签信息复杂难懂有些食品的营养标签信息太过复杂,让消费者看不懂。
这些信息中可能包含了过多的营养成分种类,或者采用了过于专业的术语,消费者难以理解。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应该规范食品营养标签信息,避免过多种类的营养成分出现在标签上,以及采用通俗易懂的术语描述标签信息,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营养方面的信息。
三、标签信息缺失在一些情况下,食品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并不全面,难以让消费者全面掌握食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这影响了他们购买食品的依据。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确保每一个商家提供的食品营养标签都包含完整的营养成分和含量信息。
此外,还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让他们了解食品营养标签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资讯和购买时留意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信息。
在市场上,常会出现一些企业故意虚假标签信息,或者混淆标签上的营养元素含量,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这种情况需要进行严厉打击,对于故意虚假标签信息的企业,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加大监管力度,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以确保食品生产企业能够遵守食品标签制定的标准规范。
综上所述,食品营养标签在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保证标签能够发挥正常的作用,需要在营养信息的准确性、易懂性、完整性和真实性方面加强监管和规范,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能够更好地掌握食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和热量等信息。
食品标签标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食品标签标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目前,我国现行的强制性食品标签标准有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2015年7月1日后执行2013版)、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另外,部分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中也对其适用产品的标签标示作出一些特殊的强制规定。
因此,在设计制作和标签检验时,需要充分了解GB 7718、GB 28050、GB 13432的具体要求,同时兼顾产品执行标准对标签标示的额外强制性要求,完整准确地对食品标签内容进行表述和审核。
以下将对标签标注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罗列和梳理。
标签标注的常见问题食品名称食品名称是消费者对食品整体特征属性认知的开始,是食品标签中最核心的部分。
GB 7718要求标签标示食品名称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食品真实属性,但食品名称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利用字号大小、色差、图形、符号及暗示性的语言误导消费者。
使消费者误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属性相近的产品混淆。
例如:“酸角汁饮料”或“酸角果味饮料”,“酸角汁”或“酸角”字号大、颜色醒目,而反映其真实属性的“饮料”或“果味饮料”字体则很小,颜色较淡,消费者很容易将这类产品误认为是纯粹的酸角果汁。
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商标名称”而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时,未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和品名邻近处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例如:品名是“玛咖片”,其真实属性为压片糖果。
为了使消费者能准确地认知产品真实属性,规范标签在设计制作时应使用同一或相近字号和颜色同时标注“玛咖片”和“压片糖果”;又如:商标名称为“XX乳”或“XX奶”,而产品本身只是添加少量乳制品制成的含乳饮料,如果标签未在品名附近显著标示“含乳饮料”,极易使消费者对产品真实属性产生混淆,误以为选购食品是乳制品。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1. 引言1.1 食品营养标签的重要性食品营养标签是指在包装食品上标注的有关成分和营养信息的标签。
它对消费者选择健康食品,合理搭配膳食,维持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食品营养标签能够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食品成分和营养含量信息,使消费者更加了解所购食品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食物选择。
食品营养标签指导消费者遵循膳食均衡原则,合理搭配食物,避免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食品营养标签还可以帮助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食品,满足其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食品营养标签不仅是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重要参考依据,更是健康饮食的重要指导工具。
消费者应当重视食品营养标签的信息,合理利用这一重要的信息来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2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1. 标签信息不清晰:有些食品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字体太小或排版混乱,导致消费者难以准确阅读。
2. 营养成分不准确:有些食品企业可能会错误地报告食品的营养成分,误导消费者对食品的认识。
3. 部分营养成分缺失:有些食品标签可能会漏掉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信息,使消费者无法全面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
4. 营养成分单位不统一:有些食品营养标签上使用的单位可能与消费者平时使用的单位不同,容易引起混淆。
5. 遗漏过敏原信息:有些食品可能含有常见过敏原,但营养标签未能清楚地标注,给过敏体质的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这些常见问题对消费者的食品选择和健康意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食品营养标签的规范化和完善十分必要。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当注意以上问题,并选择那些标签信息完整、清晰、准确的产品,以保障自己的饮食健康。
2. 正文2.1 食品营养标签的标准要求食品营养标签的标准要求是指在食品包装上必须明确标注的内容,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
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食品营养标签需要包含以下要求:1. 产品名称:标明食品的名称,以便消费者准确了解产品种类。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包装上的重要信息之一,它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关于食品成分与营养含量的详细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从而做出更健康的食品选择。
虽然食品营养标签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有益信息,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营养标签准确的理解和利用。
本文将就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及规范措施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常见问题1. 信息不清晰:食品营养标签上的信息有时候并不够清晰,比如字体太小或者颜色对比不明显,导致消费者难以辨认和理解标签上的内容。
这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成分和营养含量的准确理解,也会影响他们做出健康饮食选择的能力。
2. 营养成分不全面:有些食品营养标签上列出的营养成分并不全面,比如可能只列出了热量和脂肪含量,而没有列出其他重要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这会使消费者无法全面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难以做出全面的营养搭配。
3. 标注误导:有些食品营养标签会做出一些误导性的标注,比如标明“无糖”但实际上却含有人工甜味剂,或者标明“低脂”但实际脂肪含量并不低。
这会让消费者对食品的真实含量产生误解,影响其健康饮食的决策。
4. 单位不统一:食品营养标签上的营养成分有时候使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标注,比如有的使用“克”有的使用“毫克”,或者有的使用“千卡”有的使用“卡路里”,这会给消费者造成混淆,使他们难以对不同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和评估。
规范措施1. 提高信息清晰度: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食品营养标签上的信息,可以在标签上规定字体大小、颜色和对比度的最低标准,保证信息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3. 禁止误导性标注:对于食品上的“无糖”、“低脂”等标注应该有具体的标准要求和监督机制,一旦发现虚假标注应该严格追究责任,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营养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成分和做出健康饮食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对于食品营养标签的规范要求应该更加严格,以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 第5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Vol. 6 No. 52015年5月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May. , 2015*通讯作者: 张月盈, 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
E-mail: 287891986@*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Yue-Ying, Assistant Engineer, Yunna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No.23, JiaochangRoad, Wuhua District, Kunming 650223, China. E-mail: 287891986@食品标签标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张月盈*, 鲁燕骅, 张锡云(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昆明 650223)摘 要: 食品标签既是食品生产企业向社会明示产品信息的载体, 也是消费者直接获取产品信息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根据近几年对各类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工作所总结的经验, 将违反GB 7718、GB 28050等相关标准、容易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常见问题、注意事项进行整理和归纳, 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字符高度、营养成分表、日期标识、功能宣传、贮存条件、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等诸多方面; 另外, 本文还对在运用GB 7718等相关标签标识标准运用中无法产生规范效果的问题进行了概括。
本文主要来自于工作经验积累, 可供食品监管、生产、检验人士参考。
关键词: 食品标签; 常见问题; 注意事项Common issues and caveats about food labelingZHANG Yue-Ying *, LU Yan-Hua, ZHANG Xi-Yun(Yunnan Institute of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 Kunming 650223, China )ABSTRACT: Food labeling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food producers to disclose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to thesociety and for consumers to directly obtain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food labels inspec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common problems about violation of GB 7718, GB 28050 or the issues that could be easily to mislead consumers, including the food name, list of ingredients, height of characters, nutrition ingredients, date marking, explanation of function, storage conditions,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nd irradiated food, etc .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outlined the problems of GB 7718 in the use of the relevant labeling. It would serve as a good reference to people working in food inspection, production and other related areas.KEY WORDS: food label; common issues; matters need attention1 引 言目前, 我国现行的强制性食品标签标准有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2015年7月1日后执行2013版)、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另外, 部分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中也对其适用产品的标签标示作出一些特殊的强制规定。
因此, 在设计制作和标签检验时, 需要充分了解GB 7718、GB 28050、GB 13432的具体要求, 同时兼顾产品执行标准对标签标示的额外强制性要求, 完整准确地对食品标签内容进行表述和审核。
本文将对标签标注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罗列和梳理, 为读者规避错误和探讨学习提供参考。
2 标签标注的常见问题2.1 食品名称食品名称是消费者对食品整体特征属性认知的开始,1966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第6卷是食品标签中最核心的部分。
GB 7718要求标签标示食品名称能够清晰、准确地反映食品真实属性[1], 但食品名称通过多种表现形式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仍然十分常见, 具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2.1.1 利用字号大小、色差、图形、符号及暗示性的语言误导消费者。
使消费者误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属性相近的产品混淆。
例如: “酸角汁饮料”或“酸角果味饮料”, “酸角汁”或“酸角”字号大、颜色醒目, 而反映其真实属性的“饮料”或“果味饮料”字体则很小, 颜色较淡, 消费者很容易将这类产品误认为是纯粹的酸角果汁。
2.1.2 在使用“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商标名称”而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时, 未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和品名邻近处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例如: 品名是“玛咖片”, 其真实属性为压片糖果。
为了使消费者能准确地认知产品真实属性, 规范标签在设计制作时应使用同一或相近字号和颜色同时标注“玛咖片”和“压片糖果”; 又如: 商标名称为“XX乳”或“XX奶”, 而产品本身只是添加少量乳制品制成的含乳饮料, 如果标签未在品名附近显著标示“含乳饮料”, 极易使消费者对产品真实属性产生混淆, 误以为选购食品是乳制品。
通过日常标签检验的结果来看, 这类只标品名、不标或弱化真实属性专用名称而造成消费误导的案例非常普遍。
2.2 配料表配料表是食品工艺和特性追溯的重要信息来源, 也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组成的主要参考依据。
配料表常见的不规范情况有以下几种。
2.2.1 配料标示不能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
例如: 液态法白酒按照工艺必然以水、食用酒精为主, 而部分产品标签为了蒙蔽消费者达到鱼龙混杂的目的, 刻意不标示食用酒精, 而仅标示所用固态法白酒涉及的原粮; 又如, 有的食品在产品名称中明示含有某种配料, 而在配料表中却没有该配料。
2.2.2 配料名称不规范, 容易引起误导。
例如: 以植物油为原料的植脂奶油在配料表中标示为“奶油”, 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是以乳品为原料制成的产品, 规范的标注应该是“植脂奶油”或“人造奶油”; 人工种植的人参被列为新资源食品后[2], 有的企业在标示配料时标示为“人参”, 存在容易让消费者与野生人参混淆的可能, 规范的标注应是“人参(人工种植)”。
2.2.3 GB 7718-2004条款5.1.2.1规定“预包装食品的标签上应标示配料清单; 单一配料的食品除外”, 而GB 7718-2011有所修改, 要求无论是多种或单种配料的食品均要标示配料表。
面对新旧标准要求变化, 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对标签做相应的修改, 出现了不少单一配料的食品(如茶叶、瓶桶装饮用水、食糖、食用淀粉等)未标示配料表的情况。
2.2.4 部分食品标签配料表未使用“配料”或“配料表”为引导词, 而错误使用“配方”、“成分表”等; 另外, 部分企业对于GB 7718-2011中规定的可以将“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作为引导词的产品范围(适用于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变为其他成分的产品, 如酒、酱油、食醋之类的发酵产品)不清晰, 造成错误使用。
2.2.5 复合配料标示要求经常被忽略; 根据GB 7718-2011规定, 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复合配料, 且添加量不超过25%的情况下可以不用标示其原始配料。
除此之外, 无相关标准或是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复合配料但添加量超过25%的复合配料需要在名称后加括号将原始配料按从多到少的顺序具体标注。
常见的错误案例如: 月饼中馅料含量超过25%却未将馅料原始配料按要求标出; 植脂末没有相关标准, 未按要求将其原始配料标出。
另外, 复合配料标示的一些特殊要求也经常被忽略, 例如: 复合配料中包含的、对最终产品起工艺作用的食品添加剂需要根据GB 2760中的带入原则进行标示; 食品中复合香辛料加入量超过2%应标示其具体名称; 加入果脯蜜饯总量超过10%的食品也需要将加入的各种果脯蜜饯的具体名称标示出来[3]。
2.2.6 食品添加剂的标示应同时遵守GB 7718和GB 2760的双重要求, 这一点在各类食品食品添加剂标示时经常被忽略。
常见的不规范情况有:(1)标示的食品添加剂名称不是GB 2760规定的通用名称, 使用俗称标示或标注错别字; 例如: 将“脱氢乙酸钠”标示为“脱氢醋酸钠”, 将“碳酸氢钠”标示为“小苏打”, 将“碳酸氢铵”标示为“臭粉”, 将“苯甲酸钠”标注为“笨甲酸钠”等等。
(2)部分食品为了以“食品添加剂零添加”等观念吸引消费者, 故意不标示加工中使用的、对终产品起作用的食品添加剂。
(3)对GB 2760的要求了解不足, 错误使用标准不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且标示出来。
(4)标注的食品添加剂编码不是国际编码(INS号), 部分标签标注错误或错误标注成中国编码(CNS号)。
(5)未在配料或原料栏将复合食品添加剂在终产品中具有功能作用的每种食品添加剂逐一、完整的标示出来。
例如: 面包、糕点中常用的“泡打粉”、“膨松剂”就需要在名称后括号内将具有功能作用的食品添加剂按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标示出来。
2.3 字符高度标签字符高度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标签内容的阅读效果, 字符高度不满足标准要求会增加消费者通过肉眼阅读标签展示信息的难度, 造成信息接收不全面, 或多或少产生误导。
常见的不符合情况有以下几种。
第5期张月盈, 等: 食品标签标注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19672.3.1 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积大于等于35 cm2时, 强制标示的内容文字、符号、数字高度不小于1.8 mm; 有的食品企业在设计制作标签是对此条规定没有了解, 导致标签内容或部分标示内容字符和符号高度达不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