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

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呢? 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呢?
主要指各种辐射 如电离射线、 辐射, 物理致癌因子 主要指各种辐射,如电离射线、紫外 射线等。 线、 X射线等。
化学致癌因子
有数千种,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 有数千种,无机化合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铬化 如石棉 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 亚硝酸、黄曲霉毒素等。 如联苯胺、 物等;有机化合物如联苯胺、亚硝酸、黄曲霉毒素等。
1、与人类和动物的寿命直接相关的细胞变化是 、
C
A、细胞增殖 C、细胞衰老 A、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
3、细胞癌变的原因是
B、细胞分化 D、细胞癌变 B、细胞分裂 D、细胞癌变
2、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细胞变化是 D
B
B、原癌基因被激活
D、细胞衰老的自然结果
A、自然发生的
C、细胞分化中特化出来的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 形态结构 显著变化; 显著变化;
正在增生的癌细胞
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 表面发生变化 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 等物质减少 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之间的黏着性 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分散和转移。 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下列“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下列“八大 (WHO)曾提出下列 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早期征兆的参考。 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早期征兆的参考。 .可触及硬结或硬变,例如乳房、皮肤及 可触及硬结或硬变,例如乳房、 舌部发现的硬结。 舌部发现的硬结。 赘瘤)或黑痣而有明显变化。 .疣(赘瘤)或黑痣而有明显变化。 .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出血。 .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出血。 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课件

合作探究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讨 论
1.环境中致癌因子有哪些?
合作探究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失控 细胞癌变 (癌细胞的特征)
当堂达标
参考答案: 1-5 C D B A A 6.细胞的形态结构 吸烟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健康生活,快乐自我; 关爱他人,团结合作; 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 !效 !祖 !国 !
②.形态结构变化——异常的细胞!
资料二: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
③易分散和转移——会“跑”的细胞! 资料三: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无限繁殖——不死的细胞 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异常的 细胞
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 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易扩散 的细胞
跟踪练习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讨 论
1、什么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 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 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 殖细胞。 2、探讨癌细胞的特征: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无限繁殖——不死的细胞!
资料一:
研究癌症的材料——海拉细胞 (HaLa cell) 来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宫颈癌症患者。这位 患者已死去65年,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至今 都还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使用。
合作探究四、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措施: 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CT、核
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一、癌细胞及其特征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癌细胞特征:(1)能无限增殖:① 正常的人体细胞:最多只能分裂50~60次。
② 可以无限增殖。
(2)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如由纤维状变成球形。
成纤维细胞(扁平梭形)−−→−转变癌细胞(球形)(3) 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减少→细胞间黏着性减小→细胞容易移动(易扩散、转移)二、癌变的机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原癌基因(抑制状态)−−−−−→−致癌因子诱导癌基因(激活状态)正常细胞−−−−−−−−−−−−→−转变 癌细胞三、致癌因子①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 如:电离辐射、紫外线、X 射线② 化学致癌因子:有毒化学物质 如:砷、苯、煤焦油③ 病毒致癌因子:引起癌变的病毒 如:肿瘤病毒(致癌病毒)四、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 ,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五、如何预防细胞发生癌变:(1)尽量避免接触物理的、化学的、病毒的等各种致癌因子(2)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正常:−−→−分化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过程:细胞分裂 癌变:−−−→−畸形分化细胞(不受机体控制,恶性增殖)→癌细胞无限增殖特征 改变形态结构细胞的癌变 易转移和分散(与表面糖蛋白减少有关)物理因子:电离辐射、X 射线、紫外线因子 化学因子:砷、苯、焦油等病毒生物:肿瘤病毒或致癌病毒(150多种)机理:致癌基因 常态抑制→正常生长、发育因子激活→癌变预防:避免接触致癌因子;保持身心健康,养成良好习惯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练习细胞的癌变1.概念:由于细胞的畸形分化而形成的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6.4 细胞的癌变

6.4 细胞的癌变一、教材分析本堂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版《生物——分子与细胞》(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为: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艾滋病,据不完全统计,因病死亡的总死亡率中,癌症居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病。
本节课概述了癌细胞主要特征,致癌因子及其防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癌细胞的特征,了解其发病诱因,并领会关注人类癌症,选择健康生活的情感目标。
二、学生分析“癌症”这个课题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把它深入到细胞角度来认识还是有一定难度,对于高中生这个学生群体认识本节课,知识目标不宜过高,定在了解基础上即可。
重点是让他们能通过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出癌细胞特征,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理解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区别以及致癌因子如何导致细胞癌变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以及上好这堂课的有关准备工作。
在课堂上了解的基础上,能够与生活紧密联系,会促成目标达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举例致癌因子;(3)知道细胞癌变的原因和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搜集癌症有关资料,提高收集、处理信息能力;(2)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1)学会收集、分析资料方法,对癌症形成正确的认识;(2)关注健康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依据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制定的内容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知识目标不宜要求太高,定为“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即可。
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癌症的防治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应突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等情感教育目标。
)四、教学重点难点本堂课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学生要求不高,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6-4-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
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致癌因子只是诱导癌变的外在因素
二、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 ①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②保护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 ①手术切除 ②化疗和放疗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目标
1.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2.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一、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癌细胞的概念 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 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能无限增殖(能迅速生长、分裂、无限增殖)
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变成球形) 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转移
癌变的原因及其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正常细胞
原癌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突变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生物)
高中生物_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准备学习本节内容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癌症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课堂流程:导入新课:以美女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入,提出高尔夫运动员晒太阳过多会导致皮肤癌,这是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
我们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如下:【学习目标】(1)描述癌细胞的特征(2)辨别致癌因子的类别(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及其作用机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癌变的原因学习难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知识点一:细胞癌变的概念与特征:教师:大家阅读课本,细胞癌变的概念。
学生朗读教师:在细胞癌变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字词:致癌因子、遗传物质改变、恶性增殖教师:癌变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是正常的细胞,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只能分裂50-60次。
而癌细胞呢?大家看海拉细胞的资料。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宫颈癌患者,该患者已经死去60多年,但她的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无限增殖。
教师:这是癌变前的成纤维细胞,成扁平梭形。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成球形。
细胞癌变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教师:癌细胞的第三个特点:细胞表面发生改变。
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教师:我们听说过癌症早期和晚期。
癌细胞扩散之前称为早期,癌细胞开始四处扩散则进入了癌症晚期。
知识点二: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师:细胞癌变的概念中强调了致癌因子?大家读课本找出致癌因子有哪些种类?学生: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教师: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指各种射线,像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本节课开始我们讲到日晒过多会导致皮肤癌,就是由于接触紫外线这种物理致癌因子过多。
教师:化学致癌因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我们重点解决有机物。
发霉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 细胞的癌变

《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吴忠回民高级中学苏晓燕一、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属于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是在学生学习了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基础上,比较详细的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致癌机理等内容,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不同,致癌机理以及建立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对防癌、抑癌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的建立,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通过对“细胞癌变”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不仅要使得学生掌握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各种致癌因子以及癌细胞形成的机理等基本知识,而且还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有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主探究精神,资料搜集、信息整合的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能说出癌细胞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从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癌症的预防措施的讨论,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养成尊重事实的研究态度和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癌症的致死率高的学习及防治的讨论,促使学生对细胞癌变的关注,从而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不吸烟、不酗酒的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公民道德观。
(2)通过学习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最终帮助人类攻克癌症,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
(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2.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关于细胞的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第6章第4节 细胞的癌变

5.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 白血病。 物理 6.日本广岛、长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受原子弹 的影响,对幸存的居民进行29年的调查,发现粒 细胞性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加,而且距离爆炸中 心越近,发生率越高。 物理 7.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 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 化学
7.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和其它东西。 8.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 硬、烧焦或太咸食物。 9.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 控制体重,这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10.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 量的维生素e等。 11.炒菜或油炸食品时,因油锅太热产生许多油烟对人体 有害,所以炒菜油温不能太高,不能让油锅冒油烟, 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提倡多用 蒸、煮、凉拌、水氽、汤菜等烹调方法。
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癌细胞(恶性肿瘤细胞)
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
癌
一、癌细胞的特征
材料一:
1.人体正常的肝细胞只能分裂50~60次,增殖产生
后存活不超过两个月。
2. “海拉细胞”来自一位名叫海拉的女性癌症患
者。这位患者已死去63年(1951年去世),但从她身上 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 癌症的材料。
四、怎样预防癌症
1.远离致癌因子
日常防癌十一则 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发霉后,可产生黄曲 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特别是肝癌)物质。 2.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肉、咸鱼、 腌酸菜、腌咸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可能导 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化学物质——如亚硝胺。 3.不吸烟。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是导致肺癌和胰腺 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证明,吸烟和妇女宫颈 癌也有关系。 4.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浓度高的酒精会刺激 口腔、食道壁和胃壁的上皮细胞并引发癌变。 5.同时吸烟与喝酒会大大增加致癌的机会。 6.不能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洗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类: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保持愉悦的心情
四、癌症的预防及治疗
“病从口入”这句话用于癌症合适吗?
合适。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 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 亚硝酸盐、苯并芘等。
癌症的诊断:
手术切除
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
化学疗法
CT
常见治疗方法 (化疗)
核磁共振 癌基因检测……
放射疗法 (放疗)
讨论:癌症是“不治之症吗”?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有何意义?
• 化学致癌因子: 无机物: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有机物: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香
烟的烟雾中含20多种致癌因子) • 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现已发现
150多种病毒可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或癌症。如肝 炎病毒-----肝癌,Rous肉瘤病毒。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感染螺杆菌可诱发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皮肤癌;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皮肤癌。
酗酒可诱发咽喉癌;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 2.罐头类食品 3.腌制食品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 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6.奶油制品 7.方便面
8.烧烤类食品 9.冷冻甜点 包括冰淇淋、雪糕等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食物中的防癌物质:大豆 ;动物肝脏中含有的大量维生 素D;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绿茶 中富含多元酚… …
一.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1、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 2、形态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 3、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细胞”;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易在体内分散和转 移)
癌症为什么难治?
快来关注
二、致癌因子
•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 外线等(探讨3:为什么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增 多?)
红肉(即牛肉、羊肉)摄入量过大,可诱发结肠癌;
新鲜水果及蔬菜摄入不足可诱发肺癌;
高盐咸食者,易患胃癌;
报纸包食物可得各种癌症;
吃热烫食物易引起食道癌; 纤维素摄入不足可诱发结肠癌和直肠癌; 过度肥胖可诱发结肠癌与乳腺癌;
缺少锻炼(每周热量消耗少于1000卡)可诱发
结肠癌和直肠癌; 长期精神压力可诱发各种癌症;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你知道威胁人类健康的 “四大杀手”吗?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 为: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艾滋病, 据不完全统计,因病死亡的总死亡率中, 癌症居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病.
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 况,就你所知,有哪些癌症?
什么是癌?
在叙述癌以前,首先对"肿瘤"加以说明。肿 瘤是身体的一部分细胞与机体的其他组织生长不 协调,表现为任意地、无节制地增殖分裂,增长成 一个大的组织块则为肿瘤。
肿瘤有良性的又有恶性的。良性肿瘤逐渐增 长时仅是压迫周围组织,而恶性肿瘤除了压迫以 外还可以向周围浸润,也就是肿瘤组织不断侵入 周围组织,这种恶性肿瘤就称为"癌"。
什么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 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有机体控制 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 就是癌细胞。
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比较
正常细胞 癌细胞
遗传物质
不变
改变
增殖
50-60次 无限次
形态结构 有序变化 无序变化
细胞转移 不转移 容易转移
细胞来源 正常人肝细胞 海拉宫颈癌细胞
细胞周期 22小时 22小时
分裂次数 存活时间 50~60 45.8天~55天
∞≈25484 1951年至今
这说明癌细胞有什么特征?
染有 色关 体的 与基 癌因
原癌基因 调节细胞周期,控 制细胞生长和分裂 的进程。
抑癌基因 主要是阻止细胞不 正常的增殖
三、
癌
变
的
机
理
染色体 致癌因子 多个 畸形分裂 癌
中原癌 和抑癌
基因 突变
和分化
细 胞
基因Βιβλιοθήκη 累积效应癌症究竟离我们有 多 远?
日常诱癌20例
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诱发肝癌;
感染人乳头状病毒可诱发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