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细胞的癌变
高中生物第4节细胞癌变课件

细胞的生命历程
乔布斯 胰腺癌 56 赵丽蓉 肺癌 73 罗京 淋巴癌 48
梅艳芳 宫颈癌 40
陈晓旭 乳腺癌 41
什么是癌?
材料
在表达癌以前,首先对"肿瘤"加以说明。 肿瘤是身体的一局部细胞与机体的其他组织生 长不协调,表现为任意地、无节制地增殖分裂, 增长成一个大的组织块那么为肿瘤。
雾、工厂的煤烟、汽车尾气等有关。
4.人乳头瘤状病毒侵染人的生殖道,使人患子宫癌。
物理 化学 病毒
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病毒
4.细胞癌变机理:
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 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我们细胞中都有这两
负责调节细胞周 期,控制细胞生 长和分裂的过程
4.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
的内在因素是( B )
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B.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 C.长期受到电离辐射 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2.以下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 A.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 B.和抑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周期 C.原癌基因被激活导致细胞癌变 D.可被致癌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
课堂反响
3.导致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 B 〕
A.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B.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 C.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 D.细胞能无限增殖
肿瘤有良性的又有恶性的。良性肿瘤逐渐增 长时仅是压迫周围组织,而恶性肿瘤除了压迫以 外还可以向周围浸润,也就是肿瘤组织不断侵入 周围组织,这种恶性肿瘤就称为"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课件

合作探究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讨 论
1.环境中致癌因子有哪些?
合作探究2:致癌因子和致癌机理
失控 细胞癌变 (癌细胞的特征)
当堂达标
参考答案: 1-5 C D B A A 6.细胞的形态结构 吸烟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健康生活,快乐自我; 关爱他人,团结合作; 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报 !效 !祖 !国 !
②.形态结构变化——异常的细胞!
资料二:
正常的成纤维细胞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
③易分散和转移——会“跑”的细胞! 资料三: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无限繁殖——不死的细胞 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异常的 细胞
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 降低,容易分散和转移——易扩散 的细胞
跟踪练习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讨 论
1、什么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 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 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 殖细胞。 2、探讨癌细胞的特征:
合作探究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无限繁殖——不死的细胞!
资料一:
研究癌症的材料——海拉细胞 (HaLa cell) 来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宫颈癌症患者。这位 患者已死去65年,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至今 都还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使用。
合作探究四、癌症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措施: 病理切片的显微镜观察、CT、核
高中生物6.4细胞的癌变课件

体内分
散和转移,这主要是由于〔 〕
A.癌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多为球形
C.的癌粘细胞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C少,使细胞间
着性减少
D.癌细胞的体积变小
三、致癌因子(外因〕 快来关注
1.物理致癌因子:
辐射〔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2.化学致癌因子:
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尼古丁、甲醛、
小试牛刀: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物质外泄,诱发了众多白血病
患者。
物理致癌因子
2.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
人患鼻咽癌。
病毒致癌因子
3.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 过度角化,最后开展为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 一使人致癌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
化学致癌因子
四、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内因〕
长期曝晒
食物中的防癌物质:大豆 ;动物肝脏中含有
的大量维生素D;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 生素E,胡萝卜素;绿茶中富含多元酚
六、癌症的治疗
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 ?
防治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诊断方法: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核 磁共振、
CT、癌基因检测等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
〖讨论〗如何预防癌症呢? 1.远离致癌因子。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保持心情愉快。 4.定期检查,防患未然。 5.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远离致癌因子
致癌食物:即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
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
毒素、亚硝酸盐等。
增加癌症风险的行为举例
细胞生命历程第4节 细胞癌变 教学课件 (共26张)

苯并芘
8.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 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 病毒致癌因子
9.1911年Rous 第一次用鸡肉瘤的无细胞 提取物引起另一只鸡产生新的肿瘤 。
病毒致癌因子
致癌因子为什么会导致细胞癌变?
正 常
细
原癌基因 突变
抑癌基因
细胞癌变
胞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
期,抑控癌制基细因胞主生要长和是分阻裂止的进
化学致癌因子
6.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 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 皮肤癌,砷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使人致癌 而不是动物致癌的物质。 化学致癌因子
7. 日本“奥姆二真氯二理乙教”曾在东京地铁 使用的“芥子气硫醚”, ,可以使人患白血
病、肺癌、乳腺癌。 化学致癌因子
丙烯酰胺
吃出来的癌症:
亚硝胺
IFN是一类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它是一个 大家族,IFN-α是白细胞干扰素,由血液白细胞产生, 有10个亚型;IFN-β是纤维母细胞干扰素,有4个亚型; IDN-γ是免疫干扰素。
IFN的抗肿瘤作用:
直接的生物效应:①通过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②增加细胞表面的肿瘤抗原,对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新的 抗原刺激,加强肿瘤免疫。③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形成, 减少瘤细胞扩散和转移。
程。细当致胞原癌不癌因正基子常因的受外增界殖因。子作
用而激活,就会变成有活性的
癌基因。
图片说明:1993年1月20日直肠癌吞噬了永远的 “公主”奥黛丽·赫本
想起来“癌症”已困扰演艺界好多年了。近 些年有不少优秀艺术家离开了深爱他们的观众: 患肺癌的赵丽蓉老师、患血癌的马华;死于直肠 癌的奥黛丽·赫本、死于肺癌的“茜茜公主”罗 密·施奈德、乔治·哈里森……
第六章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果类: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保持愉悦的心情
四、癌症的预防及治疗
“病从口入”这句话用于癌症合适吗?
合适。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 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 亚硝酸盐、苯并芘等。
癌症的诊断:
手术切除
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
化学疗法
CT
常见治疗方法 (化疗)
核磁共振 癌基因检测……
放射疗法 (放疗)
讨论:癌症是“不治之症吗”?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有何意义?
• 化学致癌因子: 无机物: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 有机物:联苯胺、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香
烟的烟雾中含20多种致癌因子) • 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现已发现
150多种病毒可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或癌症。如肝 炎病毒-----肝癌,Rous肉瘤病毒。
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感染螺杆菌可诱发胃癌;
吸烟(每日超过2包,10年以上)可诱发肺癌;
被动吸烟(22年以上)可诱发肺癌与喉癌; 经常接触沥青者,易诱发皮肤癌; 经常接触煤焦油者,易患皮肤癌; 经常接触放射线者,易诱发肺癌与白血病; 长期使用化学性染发剂可诱发淋巴癌; 经常在太阳下曝晒,可诱发皮肤癌。
酗酒可诱发咽喉癌;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 2.罐头类食品 3.腌制食品 4.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 5.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 6.奶油制品 7.方便面
8.烧烤类食品 9.冷冻甜点 包括冰淇淋、雪糕等
10.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
食物中的防癌物质:大豆 ;动物肝脏中含有的大量维生 素D;蔬菜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绿茶 中富含多元酚… …
6-4-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
癌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致癌因子只是诱导癌变的外在因素
二、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 ①避免接触致癌因子 ②保护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治疗 ①手术切除 ②化疗和放疗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目标
1.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2.癌症的预防和治疗
一、癌细胞的特征及其产生原因
癌细胞的概念 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了 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①能无限增殖(能迅速生长、分裂、无限增殖)
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如变成球形) 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分散转移
癌变的原因及其致癌因子
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 抑癌基因: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正常细胞
原癌基因突变 抑癌基因突变 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生物)
高中生物_第4节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4节细胞的癌变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一)课前准备学习本节内容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癌症及其防治方面的资料,准备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课堂流程:导入新课:以美女晒太阳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导入,提出高尔夫运动员晒太阳过多会导致皮肤癌,这是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必修一第六章第4节细胞的癌变。
我们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如下:【学习目标】(1)描述癌细胞的特征(2)辨别致癌因子的类别(3)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及其作用机理【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癌变的原因学习难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知识点一:细胞癌变的概念与特征:教师:大家阅读课本,细胞癌变的概念。
学生朗读教师:在细胞癌变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字词:致癌因子、遗传物质改变、恶性增殖教师:癌变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教师:这是正常的细胞,即使环境条件适宜,也只能分裂50-60次。
而癌细胞呢?大家看海拉细胞的资料。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宫颈癌患者,该患者已经死去60多年,但她的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传承下来。
我们可以看出癌细胞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无限增殖。
教师:这是癌变前的成纤维细胞,成扁平梭形。
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成球形。
细胞癌变还有什么特点?学生:形态结构发生改变。
教师:癌细胞的第三个特点:细胞表面发生改变。
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教师:我们听说过癌症早期和晚期。
癌细胞扩散之前称为早期,癌细胞开始四处扩散则进入了癌症晚期。
知识点二:细胞癌变的原因教师:细胞癌变的概念中强调了致癌因子?大家读课本找出致癌因子有哪些种类?学生: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教师: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指各种射线,像紫外线、X射线、核辐射。
本节课开始我们讲到日晒过多会导致皮肤癌,就是由于接触紫外线这种物理致癌因子过多。
教师:化学致癌因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我们重点解决有机物。
发霉的花生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高。
6.4 细胞癌变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癌细胞的定义
②癌细胞的特征
③说出致癌因子的种类有哪些
④说出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
技能目标: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对于一般癌症相关性问题的分析能力的提高、
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在防治癌症,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癌细胞的三大特征,致癌因子
难点:致癌机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考虑到微格时间,故压缩至18分钟)
四.教学过程
五. 巩固练习
能力测试相关练习题
六. 作业
教材书课后练习题基础题
七.板书设计(配合PPT)
3.3细胞的癌变
一.定义三.发生
正常细胞——→恶性增殖细胞(本质)内因:原癌基因二.特点外因:致癌因子
①不死①物理致癌因子
②变态②化学致癌因子
③扩散③生物致癌因子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AI
授课人补充意见
主备人教学设计
1.尽量不跟候鸟、活禽接触。专家建议:接触禽类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2.注意日常消毒。在70℃时加热数分钟或者阳光直射40到48小时以内,均可杀死禽流感病毒。
3.重视疾病预防。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市民出现流感症状,无需紧张,但应及时就医,对原因不明的肺炎患者必须进行禽流感排查。
〖提问〗癌细胞、原癌基因和致癌因子之间有什么联系?
〖回答〗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使原癌基因被激活,从而导致正常细胞畸形分化为恶性增值细胞,即癌细胞。
通过第4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了解预防癌症的措施
四、癌症的预防措施
1、在个人日常生活中注意远离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
2、同时要注意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采取防护措施。
〖学生回答〗肝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皮肤癌、血癌(白血病)、脑癌、前列腺癌、舌癌等等。
[提问]我们现实生活中比较时尚的日光浴会不会导致皮肤癌呢?
〖问题探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日光浴使皮肤生发层细胞中的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下转化成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表皮细胞可以产生黑色素,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
三、致癌因子
〈一〉外因
(1)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
(2)化学致癌因子: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联苯胺、烯环烃等。
授课人补充意见
主备人教学设计
(3)生物致癌因子:如Rous肉瘤病毒。
〖练习1〗根据以下案例分析是哪种致癌因子引起的癌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生命的运动性,体会内因和外因对生命进程的影响。
2)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性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
教学重点
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致癌因子
3、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
教学难点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在我们身边时常听到有关癌症的情况,就你所知,你听说过哪些癌症?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主备人:刘晓春辅备人:彭超钱仁凯程国胜金俊
主备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过程与方能力。
3)培养学生网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及足够休息,减轻压力及避免吸烟,建立良好的身体抵抗力。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授课人补充意见
〖提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现异常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果出现异常就造成癌变形成癌细胞
一.癌细胞的概念: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分四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
二、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癌细胞的特征)
1、恶性增值的“不死的细胞”即能够无限增值;
2、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的细胞”即形态结构变化;
3、黏着性降低的“扩散的细胞”即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使得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少,因此癌细胞容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4、失去接触抑制性(体外培养)
通过第2、3题的讨论让学生领会引起癌变的致癌因子
〈二〉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细胞中既有原癌基因,又有抑癌基因,其中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则主要是阻止组织细胞不正常的增值。
癌症的发生是基因突变的累积效应。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1)二战时日本受原子弹爆炸影响,幸存居民经29年观察,发现白血病发生率明显增高,距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生率也越高。(物理致癌因子)
(2)3、4-苯并芘是煤焦油的主要成分,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增加,可能与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的废气等气体有关。(化学致癌因子)
(3)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动物不致癌的物质。(化学致癌因子)
〖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提示〗1.“病从口入”也适用于癌症。发霉的、熏制的、烧烤的以及高脂肪的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苯并〔α〕芘等。
2.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
〖提问〗预防癌症的措施,能同时预防禽流感和预防SARS吗?
〖学生回答〗能或不能答案各异
4.不要去疫区旅游。
非典型性肺炎SARS:
最有效预防SARS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市民应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
2.保持空气流通;
3.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
4.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
5.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1、癌细胞与正常细胞有什么区别?
2、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
3、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
4、怎样预防癌症的发生?与预防禽流感AI、非典型性肺炎SARS、的措施有什么不同?
(教师巡查指导,待学生讨论分析后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代表发言〗各小组组长代表发言汇报,经过全体同学的质疑和探讨后得出:
通过第1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癌细胞的概念,并找出癌细胞的特征
2.(1)尽量不在紫外线强烈辐射的时间和地点长时间进行日光浴。不同的地区由于经纬度不同,因而日照强度过强的时间长短不同。(2)涂上防晒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紫外线
授课人补充意见
主备人教学设计
辐射对皮肤的伤害。(3)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可以适当减少紫外线辐射。
3.臭氧层可以部分吸收紫外线。当臭氧层被破坏时,过多的紫外线辐射有可能伤及表皮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严重时一些细胞发生癌变可能导致皮肤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