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ppt课件

-
5
NSABP B-18 方案
I~Ⅱ期 BC
手术
手术
Fisher B, et al.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on the outcome of women with operable
-
breas6 t cancer.
J Clin Oncol,1998,16(8):2672-2685.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
术前AC ×4 →手术(Group I) 术前AC ×4 → T ×4 →手术(Group II), 术前AC ×4 →手术→ 术后T ×4 (Group III).
新辅助化疗方案
TXT = 多西紫杉醇 100mg/m2
AC = 阿霉素 60 mg/m2、 环磷酰胺 600 mg/m2
曲妥珠单抗序贯比联合化疗未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P=0.102)
DFS
HR=0.77 95%CI: 0.53-1.11 P=0.022 100
OS
HR=0.78 95%CI: 0.58-1.05 P=0.102 100
80
80
60
ACTHH (n=949)
40
5年 84.5%
ACTH (n=954)
浸润性乳腺癌
术
HER2阳性
后
I-III期
随
N=3505
机
A多柔比星 C环磷酰胺 T紫杉醇 H 曲妥珠单抗
-
1年 …… 1年 ……
Perez EA, et al. J Clin Oncol 2011; 29:4491-4497.
38
曲妥珠单抗与化疗(NCCTG N9831) : 序贯 vs. 联合
乳癌新辅助化疗ppt课件

• 经济问题 • 患者的理解程度 • 患者的耐心
31
预期:除Ⅲ期患者应常规予以新 辅助化疗外.对有任何复发转移 高危因素的可手术乳腺癌.采用 术前化疗有可能提高患者的远期 疗效。
32
Thanks!
33
多数文献认为术前化疗3-4个周期是 比较有效和合理的
22
• • • •
经济问题 医患双方的急躁情绪 盲目追逐潮流 ……
许多人认为 凡是在术前 进行了化疗 就被视为开 展了新辅助 化疗,甚至只 给了一次药
23
这种状况有其社会因素, 但也 与目前新辅助化疗缺乏某种标 准有关
如何规范化尚待商榷
24
2.疗效问题
13
炎性乳癌( IBC )病例采用新辅助 化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由原来的低 于10%(单用局部治疗)而提高到40%。
14
新近报道,采用剂量和时间强化新 辅助化疗治疗的LABC(包括炎性乳 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达76%。
15
2 .缩小肿块,降低肿瘤分期,
增加可手术率
经 3-4 个周期的联合化疗后,有 60 % -80 % 的乳腺癌肿块可缩小 50 %以上。其效果显 著,可以以临床无远处转移的炎性乳腺癌 (IBC)的疗效为例。
• 目前,达成共识的是新辅助化疗对 LABC(局部晚期乳腺癌)有肯定的疗 效,采用常规法治疗3—4周期,有效率 60%一80%。 • 但对可手术乳腺癌的疗效说法不一。
25
• 在迄今发表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影响较 大的是BSABP B18,入组病例为1523例 可手术乳腺癌,随访5年,术前化疗组患 者总生存率并不优于术后化疗组。 • 但术前化疗组中原发肿瘤对化疗反应好 者,生存率有明显提高。
26
• 但该研究包含了T1-3N0-2病例入选该试验, 即其中相当数量患者属于单纯采用根治 性手术等局部疗法即可治愈,不需全身 治疗的早期和较早期病例。 • 而可手术乳腺癌术前化疗的对象应是那 些已有周身微小转移或有复发、转移高 危因素的病例。
H E R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ppt课件

– 基础:2012年HER2共识 – 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 专家组成员讨论后更新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更新与解读
关键研究数据更新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疗程探索 淋巴结阴性小肿瘤患者方案优化 中国专家共识推荐
HER2检测
IHC检测HER2蛋白1
IHC 0
IHC 1+
IHC 2+
曲妥珠单抗2年组和1年组的临床疗效相似(10年DFS: 69.3% vs. 68.5%)8
Jackisch C, et al. 2015 SABCS Abstract PD5-01.
HERA中位随访10年: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给近 80%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带来10年以上的长期生 存
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1年, 中位随访10年显示其10年OS达79.4%,OS获 益5.7%,降低死亡风险26%
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2年组和1年组的临床疗效相似(10年OS: 79.5% vs. 79.4%)8
Jackisch C, et al. 2015 SABCS Abstract PD5-01.
HERA中位随访10年小结:
化疗序贯曲妥珠单抗1年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 腺癌:
– 带给70%的患者临床治愈(10年DFS) – 带给80%患者持续10年的生存获益
Jackisch C, Piccart MJ, Gelber RD, Procter M, Goldhirsch A, DeAzambuja E, Castro G Jr, Untch M, Smith I, Gianni L, Baselga
J, Al-Sakaff N, Lauer S, McFadden E, Leyland-Jones B, Bell R, Dowsett M, Cameron D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概述1.1 乳腺癌定义1.2 新辅助治疗的概念及意义1.3 目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主要方法1.3.1 化学疗法1.3.2 激素疗法1.3.3 靶向治疗1.3.4 放射治疗二、乳腺癌新辅助化学疗法2.1 新辅助化学疗法的定义及目的2.2 乳腺癌新辅助化学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2.3 常用的新辅助化学疗法药物2.3.1 联合方案2.3.2 药物选择与剂量2.3.3 不良反应与管理2.4 新辅助化学疗法的疗效评估指标2.4.1 病理学疗效评价2.4.2 影像学疗效评价三、乳腺癌新辅助激素疗法3.1 新辅助激素疗法的定义及目的3.2 乳腺癌新辅助激素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3 常用的新辅助激素疗法药物3.3.1 肾上腺皮质激素3.3.2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3.3.3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3.4 新辅助激素疗法的疗效评估指标3.4.1 病理学疗效评价3.4.2 影像学疗效评价四、乳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4.1 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定义及目的4.2 乳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4.3 常用的新辅助靶向治疗药物4.3.1 HER2抑制剂4.3.2 CDK4/6抑制剂4.4 新辅助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4.4.1 病理学疗效评价4.4.2 影像学疗效评价五、乳腺癌新辅助放射治疗5.1 新辅助放射治疗的定义及目的5.2 乳腺癌新辅助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5.3 新辅助放射治疗的治疗剂量与方法5.4 新辅助放射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5.4.1 影像学疗效评价5.4.2 不良反应与管理附件:1、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病例报告表格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剂量表3、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术语解释及缩写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法律名词1:定义1,注释12、法律名词2:定义2,注释23、法律名词3:定义3,注释3。
《2023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03
04
筛查与早诊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乳腺超 声、钼靶等,以便早期发现病
变。
健康教育
加强乳腺癌防治知识宣传,提 高女性对乳腺癌的认知和自我
食、适量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等。
高危人群管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随访和干 预,以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体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推动学科发展
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指南 内容,推动乳腺癌诊疗领 域的学科发展。
02
乳腺癌流行病学及危险因 素
乳腺癌发病现状
发病率
全球范围内,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 升趋势,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
发病年龄
地区差异
乳腺癌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 异,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 。
乳腺癌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 但近年来年轻化趋势明显。
精准医学应用
引入更多精准医学理念和 技术,如基因检测、免疫 治疗等,为个体化治疗提 供依据。
患者管理强化
加强患者全程管理,包括 心理支持、康复指导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指南目的与意义
规范诊疗行为
为临床医生提供规范化的 诊疗建议,减少诊疗过程 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提高治疗效果
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 实践,优化诊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与分型
乳腺癌常见症状
乳腺肿块、皮肤凹陷、皮肤橘皮样改变、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乳腺癌分型
根据病理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乳腺癌可分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 导管内癌等。
辅助检查手段
乳腺钼靶X线摄影
用于筛查和诊断乳腺癌,可发现肿块、钙化等征象。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ppt课件

➢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控制转移灶的生长也是通 过间接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新辅助化疗方案及疗程的选择
•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 的重视,但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统一方案。
• 目前应用较多NAC方案主要是包含蒽环类 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
• 具有高效抗癌活性的紫杉醇单药应用于乳腺 癌的新辅助化疗获得了与CAF类似的有效 率,与阿霉素联用获得88%的有效率。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 临床上腋窝淋巴结有转移以及有任何其 他复发转移高危因素的可手术乳腺癌。
• 目前,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乳癌 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最终导致失败的是远处 转移,潜在患者体内的 微小转移灶,往往成为 致死的隐患。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NAC的使用依据
• 肿瘤休眠(tumor dormacy)
• 蒽环类药物无效的LABC,多西紫杉醇仍然有 超过40%的有效率。
• 临床研究报道,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方 案,其肿瘤总体缓解率达40-94%。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毒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 措施,如止吐、止泻、升白、保肝等对症治
疗,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或暂停治疗。
07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策略
康复期心理干预和生活质量提升措施
心理干预
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 焦虑和抑郁情绪。开展心理康复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 心理调节能力。
准确的预后评估和复发风险预测有助于 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
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效果。
03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中应用
乳腺X线摄影技术及其优势
乳腺X线摄影技术
乳腺X线摄影是利用X线的穿透性和 乳腺组织对X线的吸收衰减特性,将 乳腺内部结构以影像形式展现出来, 是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CSCO乳腺癌诊疗 指南2024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4-17
目录
Contents
• 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 病理学与分子分型进展 •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中应用 • 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探讨 •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 • 放化疗联合应用及注意事项 • 康复期管理与随访策略
01 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
关注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和 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 复指导。
06 放化疗联合应用及注意事项
放疗适应证和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后辅助放疗;局部晚期、有淋巴结转移或手 术切缘阳性的患者;炎性乳癌和晚期乳腺癌 的姑息放疗等。
禁忌证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策略
芳香化酶抑制剂
01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绝经后激素
受体阳性患者。
乳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

序贯
长春瑞滨(N)
25mg/m2
联合顺铂(P)
75mg/m2
用药时间
d1 d1
d1、8 分d1-3
d1 d1
d1、8 分d1-3
1/21d 1/21d 1/21d 1/21d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可选择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
1. 肿块较大(>5cm) 2. 腋窝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治疗的适应证不再仅仅依据
3. HER-2阳性
临床分期,而应结合肿瘤分子分型、
4. 三阴性
临床分期及患者意愿个体化确定
5. 有保乳意愿,但肿瘤大小与乳房体积比例大难以保乳者
注 释: 1. 如肿物>3cm,应综合其他危险因素选择是否进行药物治疗。 2. 大部分专家认同,仅以HER-2阳性或三阴性作为乳腺癌术前新辅助药物治疗选择的标
织学证据,或仅存原位癌成分。应注意,pCR是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有效评价手段,但并非新辅
助化疗的最终目标,要避免为了追求更多的pCR而过度延长化疗改变化疗方案及周期。
铂类在术前化疗中的地位仍待确定,目前已有少量研究显示铂类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 前化疗的pCR率,但由于缺乏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数据,目前并不能常规推荐含铂方案作 6 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优选方案。如临床研究方案中涉及含铂类的化疗方案,研究设计应符合科学 性和伦理要求。
准时,肿瘤应大于2cm;或可以加入严格设计的临床研究。
乳腺癌的术前新辅助治疗
(一)治疗前检查 (二)术前新辅助治疗 (三)HER-2阴性乳腺癌术前化疗 (四)HER-2阳性乳腺癌术前治疗 (五)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前内分泌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oals of Neoadjuvant Theapy in Breast Cancer
• To improve surgical outcomes and options
- For operable breast cancer, the aim is to increase the chance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patients who would otherwise require mastectomy
X+D+H
AT → T → CMF + H
D + V + T (including IBC) D+H D + cisplatin + H (including IBC) V + H (including IBC)
Trastuzumab NOAH, all patients
NOAH, IBC only Lapatinib
.
.
.
Conclusions from Run-in Phase (N=60)
• Neutropenia Grade III/ IV in 82%
G-CSF made mandatory together with L
• Treatment discontinuations in 34.5%
.
pCR (%)
FEC, 5-fluorouracil, epirubicin, cyclophosphamide
The MD Anderson Study
BC pts
Paclitaxel q3wk x 4 N=19
FEC x 4
M0, T1-3, No-1,
HER2+
R
(FISH or ICH 3+)
EFS: HER2-positive population
.
L. Gianni et al., The Lancet, 2010
… Future Clinical Practice….
.
Anti-HER2 Treatment: mechanisms of action
.
Three Neoadjuvant Trials Using Targeted Therapies for HER-2 Positive BC
H+T q3w x 4 cycles
T q3w x 4 cycles
H q3w x 4 cycles + CMF q4w x 3 cycles
CMF q4w x 3 cycles
Surgery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a
H continued q3w to week 52
Surgery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a
.
Buzdar AU, Clin Cancer Res 2007
Buzdar A et al ASCO Breast 2009
NOAH
HER2-positive LABC (IHC 3+ or FISH+)
(n=115)
H + AT q3w x 3 cycles
(n=113)
AT q3w x 3 cycles
pCR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s correlated with improved DFS & OS
(NSABP B-27)
Disease free-survival
Overall Surviva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Bear HD, et al. J ClinOncol. 2006;24(13):2019-2027.
Untch M, Loibl S, Bischoff J, Eidtmann H, Kaufmann M, Blohmer JU, Hilfrich J, Strumberg D, Fasching P, Kreienberg R, Tesch H, Hanusch C, Gerber B, Rezai M, Jackisch C, Huober J, Kühn T, Nekljudova V, von
.
NSABP B-18
1523 pts with clinical T1-3, N0-N1 breast cancer
Stratification • Age • Clinical Tumor Size • Clinical Nodal Status
Operation
AC x 4
AC x 4
Operation
pCR rates in the NOAH trial: intent-to-treat population
Patients 50 (%)
40
30
20
10
0
39%
p=0.002
20%
With H
Without H
HER2 positive
.
Gianni L et al. Lancet 2010; 375: 377–84
OPEN ISSUES IN MULTIDISCIPLINARY BREAST CANCER MANAGEMENT Mediterranean School of Oncology Rome, March 30, 2012
NEOADJUVANT THERAPY
Lucia Mentuccia Oncologia Medica, Sora
.
Wolmark N t al; 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01
NSABP B-18:
Clinical and Pathologic Breast Tumor Response
cCR (249 pts)
cPR (296 pts) cSD + cPD (140 pts)
40
32
Mast Lump
60
68
P < 0.01
Postop-Chemo Preop- Chemo
.
Wolmark N t al; 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01
.
Wolmark N t al; J Natl Cancer Inst Monogr. 2001
.
.
L dose reduced from 1250 to 1000 mg/ d
• Diarrhea Grade III/ IV in 6.9%
Loperamide given as stand-by medication for L
.
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 - Cancer Therapy and Research Center at UT Health Science Center – December 8-12, 2010
LAPATINIB VS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NEOADJUVANT ANTHRACYCLINE-TAXANE-BASED CHEMOTHERAPY: PRIMARY EFFICACY ENDPOINT ANALYSIS OF THE GEPARQUINTO STUDY (GBG 44)
Study Pernas et al 2006, n=16 Buzdar et al 2007, n=64 Coudert et al 2005, n=33 Lybaert et al 2006, n=89 Gianni et al 2007, n=115 Limentani et al 2007, n=31 Griggs et al 2005, n=18 Hurley et al 2002, n=48 Harris et al 2003, n=40
AC → T + H (including IBC)
T + H (including IBC)
D+H
AT → T → CMF + H (IBC only)
T + L (IBC only)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L, lapatinib; V, vinorelbine; X, capecitabine;
Minckwitz G for the GBG /AGO study group
.
This presentation i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author/presenter Contact them for permission to reprint and/or distribute.
19 crossed over to H
HER2-negative LABC (IHC 0/1+)
(n=99)
AT q3w x 3 cycles
T q3w x 4 cycles
CMF q4w x 3 cycles
Surgery followed by radiotherapya
.
Gianni L et al. Lancet 2010; 375: 377–84
.
2411 pts
NSABP B-27
Pts with T1c-3 N0 or T1-3N1 breast cancer
Randomization
AC x 4 Tam X 5 Yrs
Surgery
AC x 4 Tam X 5 Yrs
Taxotere x 4
Surgery
AC x 4 Tam X 5 Yrs
36%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