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
乳腺癌的新型辅助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新型辅助治疗方案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早期乳腺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来治疗,但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辅助治疗方案逐渐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中,为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一、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特异性抑制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靶向药物来治疗乳腺癌。
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物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现阶段,常用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帕博西尼等。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阻断肿瘤血管的发生,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利用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阻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信号通路,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进行攻击。
这些药物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应答,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目前,免疫治疗被广泛运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
三、化疗联合放疗化疗联合放疗是指在手术前或手术后,通过给予化疗药物,结合放疗的治疗方式。
化疗药物能够杀灭癌细胞,减小肿瘤体积;而放疗则可以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预防肿瘤的复发。
化疗联合放疗的优势在于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例如,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以结合使用靶向药物和放疗,提高治疗效果。
四、新型分子靶向治疗近年来,新型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热点。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通过研究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现并干预癌细胞的特定分子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扩散的目的。
例如,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抑制乳腺癌维持干细胞的信号通路,可以抑制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
这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型辅助治疗方案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它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多样化,其中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治疗手段。
新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给予患者其他治疗,目的是缩小肿瘤的体积,提升手术效果及生存率。
本文将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进行探讨。
一、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基本原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或之后,通过给予患者各种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等,来缩小肿瘤的体积,减轻手术难度,提高治疗效果。
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全面治疗,减少转移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类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类型主要分为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三种。
1.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化疗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进行,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阿霉素等。
化疗的优点是可以全身治疗,对于整个肿瘤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2.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通过使用药物干预患者的内分泌系统,抑制肿瘤生长。
乳腺癌中约有70%的患者对激素具有依赖性,内分泌治疗是通过干扰激素对肿瘤的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雄激素受体拮抗剂等。
3. 放疗:放疗是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放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杀死手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并提高治疗效果。
三、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对于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使用的指标有病理学完全缓解(pCR,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率和生存率。
pCR是指接受新辅助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中没有残留肿瘤细胞的情况,通常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CR率越高,预后越好。
生存率则是评估患者的存活情况,包括无病生存期(DFS,disease-free survival)和总体生存期(OS,overall survival)。
四、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主要针对一些具有较大肿瘤体积、晚期或高危因素的患者。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及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及疗效评价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除了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法外,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价进行探讨。
一、新辅助治疗方法1. 术前化疗术前化疗是指在手术前施行的化疗,其目的是通过药物治疗来缩小肿瘤的体积,减少手术的范围和难度。
术前化疗的常用方案包括AC(阿霉素+环磷酰胺)和TC(度他雄胺+环磷酰胺)等。
2.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进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或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曲妥珠单抗、赫赛汀和拉帕替尼等。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免疫治疗一般包括干扰素-α、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类抗IL-2受体抗体等。
二、疗效评价新辅助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是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病理学完全缓解是指经过新辅助治疗后,乳腺癌在组织学上完全消失的情况。
pCR是判断治疗效果最直接、最可靠的标准。
2. 临床病理学缓解(cPR)临床病理学缓解是指乳腺肿瘤在新辅助治疗后在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上缓解的情况。
cPR常用于评估乳腺癌治疗后的整体疗效。
3. 存活率存活率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等。
4. 术后复发率术后复发率是指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肿瘤再次复发的几率。
术后复发率的降低可以认为是治疗效果良好的体现。
总结起来,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包括术前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而疗效评价主要通过病理学完全缓解、临床病理学缓解、存活率和术后复发率等指标来进行评估。
这些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帮助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ppt课件

-
5
NSABP B-18 方案
I~Ⅱ期 BC
手术
手术
Fisher B, et al.
Effect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on the outcome of women with operable
-
breas6 t cancer.
J Clin Oncol,1998,16(8):2672-2685.
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
术前AC ×4 →手术(Group I) 术前AC ×4 → T ×4 →手术(Group II), 术前AC ×4 →手术→ 术后T ×4 (Group III).
新辅助化疗方案
TXT = 多西紫杉醇 100mg/m2
AC = 阿霉素 60 mg/m2、 环磷酰胺 600 mg/m2
曲妥珠单抗序贯比联合化疗未能显著降低死亡风险 (P=0.102)
DFS
HR=0.77 95%CI: 0.53-1.11 P=0.022 100
OS
HR=0.78 95%CI: 0.58-1.05 P=0.102 100
80
80
60
ACTHH (n=949)
40
5年 84.5%
ACTH (n=954)
浸润性乳腺癌
术
HER2阳性
后
I-III期
随
N=3505
机
A多柔比星 C环磷酰胺 T紫杉醇 H 曲妥珠单抗
-
1年 …… 1年 ……
Perez EA, et al. J Clin Oncol 2011; 29:4491-4497.
38
曲妥珠单抗与化疗(NCCTG N9831) : 序贯 vs. 联合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新辅助治疗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应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新辅助治疗,顾名思义,即在手术前或手术后应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式,以减小肿瘤体积、治疗淋巴结转移等,从而提高手术的效果。
这一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并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可和推崇。
针对中国乳腺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已于近期发布。
该共识整合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和经验,对于指导医生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首先明确了适应症。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情况和临床特点,明确了哪些患者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
例如,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患者,新辅助治疗主要用于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明显或存在激素受体阴性等情况。
而对于乳腺癌的晚期患者,则是辅助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次,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明确了治疗方案。
根据病理类型、激素受体、HER2等分子分型,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个体化因素,制定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应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此外,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还提醒临床医生注意疗效评估和副作用管理。
在进行新辅助治疗时,及时监测疗效和副作用,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和个体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还强调了多学科的协作。
乳腺癌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其治疗需要多个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外科、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等。
只有各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确适应症、制定治疗方案、强调疗效评估和副作用管理,以及多学科的协作,这一共识为中国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肿瘤缩小效果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与肿瘤缩小效果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日益完善。
新辅助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在手术前使用,有助于减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及其肿瘤缩小效果。
一、新辅助治疗概述新辅助治疗是指在乳腺癌的初诊时,通过给予患者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手段,达到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式通常在手术之前进行,可以将原本不适合手术的患者转变为可行手术的候选者。
二、新辅助治疗的意义1. 提高手术成功率:新辅助治疗可以通过减小肿瘤体积,使得手术操作更容易进行。
手术时,肿瘤大小的减小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2.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进行新辅助治疗,可以在手术前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如果肿瘤没有明显缩小,可以调整治疗方案,避免无效的手术带来的创伤。
3. 提高存活率:新辅助治疗可以通过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三、适应症与禁忌证1. 适应症:乳腺癌患者初诊时乳腺肿块较大,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肿瘤为局部晚期,不宜立即手术的患者,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
2. 禁忌证:乳腺癌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严重肝功能不全、中重度贫血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时,可能不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
四、新辅助治疗的方式1. 化疗:化疗是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常用方式,通过给予患者抗肿瘤药物,抑制肿瘤生长。
化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包括单药或联合用药的方案,通常持续数个周期。
2. 内分泌治疗: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新辅助治疗方式。
通过给予患者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雌激素合成抑制剂,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3. 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可以通过给予患者HER2抑制剂,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联合应用。
五、肿瘤缩小的评估指标新辅助治疗中,肿瘤缩小的程度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与效果分析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新辅助治疗方案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新辅助治疗指在手术前进行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手术情况以及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效果。
一、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化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治疗的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灭或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新辅助治疗中,化疗被用于在手术前减小肿瘤尺寸,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行性。
同时,化疗还能够清除肿瘤细胞,在手术后减低复发的风险。
化疗的方案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和病理特征来制定,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同时,靶向治疗也被结合到化疗中,如使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曲妥珠单抗。
这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案在治疗乳腺癌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乳腺癌中,约70%的病例属于激素受体阳性,这意味着肿瘤细胞对雌激素或孕激素具有依赖性。
内分泌治疗通过抑制或阻断雌激素或孕激素对癌细胞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内分泌治疗常使用的药物包括七氟酮、环丙烯酸铂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雌激素受体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三、靶向治疗新辅助治疗方案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的治疗方法。
目前,HER2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关键亚型。
HER2是乳腺癌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过表达HER2受体的乳腺癌患者在预后上通常具有较差的情况。
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
这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HER2受体,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靶向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策略。
四、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效果分析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效果。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

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与疗效评价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一、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法1. 靶向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是一种能够针对癌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药物。
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
其中,最常用的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HER2信号通路,阻断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传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2. 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是指将多种化疗药物同时应用,以增加疗效和降低药物耐药性。
如通过将多西他赛(docetaxel)和顺铂(cisplatin)等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此外,新辅助化疗的方案可以根据乳腺癌的分子亚型来进行个体化调整,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刺激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肿瘤。
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被广泛研究和使用。
这些药物能够激活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二、辅助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价1. 病理学疗效评价病理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评估治疗前后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和病灶内细胞学的变化。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Miller-Payne分级、Chevallier分类以及Pierce分类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后续的治疗策略。
2. 影像学疗效评价影像学疗效评价是通过影像学方法(如CT、MRI等)检查肿瘤的缩小程度、边界清晰度等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常用的评估标准有RECIST准则、WHO准则等。
这些评估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辅助治疗的疗效,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 生存率评价生存率评价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存情况来评估治疗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SABP B-27 68.5个月随访结果
pCR Group I 12.8%; II 26.1%; III 14.3%
各治疗组间OS(P=.53-.56)和DFS( P=.06)没有区别。
Group II 较Group I 减少RFS 。 Group II /III较 Group I 显著减少局部复发, ( P= .0014 ) pCR vs Non-pCR:显著改善DFS和OS,P=.0001。 无论那一个治疗组,pCR的DFS都显著优于Non-pCR, P<.00000001 淋巴结状态可以预测DFS和OS,且与治疗后是否pCR无关。
新辅助化疗方案
TXT = 多西紫杉醇 100mg/m2 AC = 阿霉素 60 mg/m2、 环磷酰胺 600 mg/m2
NSABP B-27 方案
AC
x4
手术
TXT x4
Bear HD, Anderson S J Clin Oncol. 2006 May 1;24(13):2019-27. Epub 2006 Apr
该研究第1次
证明了加TAT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病理CR 率。 证明了加TAT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 率!
NSABP B-27
(
蒽环类+紫杉类-AC-TXT-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随机研究 )
1995年~2000年,2411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 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
术前AC ×4 →手术(Group I) 术前AC ×4 → T ×4 →手术(Group II), 术前AC ×4 →手术→ 术后T ×4 (Group III).
多柔比星(A) 60mg/m2 Q21d 表柔比星(E) 75mg/m2 Q21d 多西他赛(T) 75mg/m2 Q21d
环磷酰胺(C) 500mg/m2 Q21d
长春瑞滨(N) 25mg/m2 D1,8d Q21d
顺铂(P) 75mg/m2 分D1-3d Q21d
AT
ET
TAC
AT-NP ET-NP
TAX 301方案 (紫杉类-泰素帝-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随机研究 )
1988年10月17日至1993年4月30日。 162例局部晚期(T3,T4或N2)乳腺癌 患者
新辅助化疗方案
CVAP = 环磷酰胺 1000 mg/m2 、阿霉素 50 mg/m2、 长春新碱 1.5 mg/m2、氢化可的 松40mg×5天) TAT =多西紫杉醇 100mg/m2
40
对照 36.4%
CMF 31.3%
蒽环类 31.0%
30
20.5
20
% + SE 17.8
CMF 32.2%
19.9
16.5
蒽环类 27.0%
15.3
10
年 年
12.8
紫杉类 25.9%
年
0 0 5 10 0 5 10 0 5 10
死亡率 (%/年: 无复发妇女的总死亡率)和logrank分析 Peto R代表早期乳腺癌试验协作组(EBCTCG)于2007年12月13日在SABCS上发言
术前靶向治疗
1、HER-2阳性患者可选用曲妥珠单抗治疗,无论是否可 以达到pCR,总疗程为1年。 2、可联合紫衫类、蒽环类药物;优先选择紫衫类方案; 如果曲妥珠单抗联合蒽环类药物,不超过4周期;
3、双靶向治疗:Neosphere研究证实曲妥珠单抗和帕妥 珠单抗联合多西他赛进一步提高了pCR率。
赫赛汀®辅助治疗北美临床N9831/B31无进展生存时间
注:以上指标并非辅助化疗的绝对适应症,辅助化疗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病理学 特征、患者胜利条件及基础疾病、患者意愿及、化疗可能获益及不良反应等
辅助化疗的相对禁忌症: ①妊娠期患者,应慎重; ②年老体弱且伴有严重内脏器质性病变患者;
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进展
无病生存
紫杉类 蒽环类 CMF
CALGB研究
NSABP B-18
(蒽环类-阿霉素-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的随机研究 )
1988年10月17日至1993年4月30日。 1523例I-Ⅱ期(T1-3、N0-1、M0)乳腺癌 患者。 新辅助化疗方案
AC = 阿霉素 60 mg/m2 ,D1、 环磷酰胺 600 mg/m2 ,D1
NSABP B-18 方案
1
靶向 治疗
HERA研究4
BCIRG 001 研究3 10年 DFS:62%
8年DFS:
76%
NSABP B15
研究2 10年 DFS:43%
10年DFS:35% Nhomakorabea1970s
1980s
1990s
2000s
1 Weiss, R. B., et al. (2003). J Clin Oncol 21(9): 1825-1835. 2 Fisher, B., et al. (1990). J Clin Oncol 8(9): 1483-1496. 3 Mackey, J. R., et al. (2013). Lancet Oncol 14(1): 72-80. 4 Goldhirsch A, et al. ESMO 2012:LBA6; SABCS 2012:S5-2
在接受8周期化疗患者中,结果发现:
TAT组与CVAP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4%、 64%(p=0.001), 病理CR率分别为34%、16%(P=0.04)。 中位随访67月,TAT组与CVAP组的生存率分别为 93%、78%(P=0.04), 死亡病例数分别为4例、12例。
TAX 301---结论
术前内分泌治疗
1、适应症: 存在化疗禁忌症的高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如ER≥50%阳性); 2、绝经后患者 推荐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包括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3、绝经前患者 不推荐术前内分泌治疗
哪些病人需要行术后辅助治疗?
腋窝淋巴结阳性 三阴性乳腺癌 HER-2阳性乳腺癌(T1b以上) 肿瘤大小>3cm 组织学分级为3级。
时间 (年)
时间 (年)
HER-2阳性乳腺癌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
关于肿瘤大小的适应症 1.T1c以上应该接受; 2.T1b可推荐; 3.T1a可综合考虑(高危因素:激素受体阴性、 分级差、Ki-69高等)
辅助化疗结束,未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可考虑继 续使用曲妥珠单抗,标准用药时间为1年。
OS
HR=0.78 95%CI: 0.58-1.05 P=0.102
100 80 DFS (%)
100 80
OS (%)
60 40
20
0 0
ACTHH (n=949) 5年 84.5% ACTH (n=954) 5年 80.1% 1 2 3 4 5 6 7
60 40
20
0 0
ACTHH (n=949) 5年 91.9% ACTH (n=954) 5年 89.7% 1 2 3 4 5 6 7
9年随访的结果
(1) cCR与cPR和cNR的患者,其总生存率、无疾病生存率 和无复发生存率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OS:P=0.005;DFS:P=0.0008;RFS:P=0.0002); (2) pCR的预后最好,NR最差。
NSABP B-18 结论
(1)临床I期和Ⅱ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 与术后化疗同样有效。 (2)术前化疗能增加保乳手术的机会。 (3)术前化疗达pCR的患者能显著提高DFS和 OS 。 (4)肿瘤对术前化疗的反应可以用作预测患者 预后的指标。
5年随访的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 cCR36%,cPR44%,pCR26%。
(1)两组的DFS和OS没有显著性差别。 (2)cCR与cPR和cNR比DFS 明显提高,但OS提高不显著。 腋淋巴结阴性的比例(87%)显著高于术后化疗组。 (3)pCR的患者中,DFS和OS与pINV、cPR和cNR相比都有 显著的提高。
曲妥珠与化疗(NCCTG N9831) :序贯 vs. 联合
• 多中心、随机 III期研究 • 主要终点:DFS 1年 术 后 随 机 …… 1年 ……
A多柔比星 C环磷酰胺 T紫杉醇 H 曲妥珠单抗 Perez EA, et al. J Clin Oncol 2011; 29:4491-4497.
NSABP B-27 结论
新辅助化疗获得pCR的患者, 其DFS(HR为0.45,P<0.01)和OS(HR为 0.33,P<0.001)明显延长。
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应以获得更高的pCR 为目标!
4.新辅助化疗方案:
①
蒽环类方案:CAF、FAC、AC、CEF、FEC 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A(E)T、TAC 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序贯方案:ACT 其他可能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方案 HER-2阳性患者化疗时应考虑联合曲妥珠单抗
Patients (%) 100 90
AC
PH
87% 85%
AC
80
P 75%
18%
67%
70
60 50 0
2-year median follow-up n
AC PH 1672
Events
133
AC
P 1
1679 2
261 3 4 5
HR=0.48; p<0.0001
随机分组后年
Romond et al N Engl J Med 2005; 353: 1673-1684
②
③
④
⑤
蒽环类联合环磷酰胺序贯紫衫类
多柔比星(A) 60mg/m2 Q21d 环磷酰胺(C) 600mg/m2 Q21d 表柔比星(E) 90mg/m2 Q21d 紫杉醇(P) 80mg/m2 Q7d 多西他赛(D) 80-100mg/m2 Q2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