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导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的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纪念白求恩》教案,一起来看看吧!《纪念白求恩》课文原文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败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原文及教案(精选4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课文讲解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从童年生活导入。
2. 简介作家作品。
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3. 解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看了本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或者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说得好的,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强调,以加深所有学生的印象。
可以抓住以下主要的疑问和信息:百草园是个什么样的园子,真的是长满了百草吗?三味书屋是所学校吗?为什么称“三味”呢?题目太长了,能不能改成“童年往事”呢?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本文是一篇写有关嬉戏和学习的文章,写了作者成长的两个地方,它们都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园的生活;一部分是三味书屋的生活。
4.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画出自己不会的字词。
(2)同桌交流,质疑问难。
(3)教师指导。
关注易错读音,如“髓”“筛”“塾”等;多音多义字,如“拗”;形近字,如“畦”“哇”“蛙”“娃”“洼”和“宵”“霄”等;难写字如“鼎”的笔顺、间架结构。
随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
(4)选择“确凿”“轻捷”“云霄”“鉴赏”“人迹罕至”“人声鼎沸”等词语让学生造句,可以用一个词语,也可以连用几个词语说话。
(5)本课的生字词较多,对于一些生僻的字,会读会认,了解大意即可。
(6)学生结合标题和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一:学生再次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印证是否与题目中得到的信息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二:想一想这两部分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好处是什么?第二课时1. 听写重要生字词,师生共同纠正。
2. 整体理解第一部分。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一: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百草园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引导学生概括出写百草园的三方面内容。
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最新5篇)

语文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案(最新5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习,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科普文。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
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
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
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1、精心导入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
例如:a.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你在预习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下,好吗?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2、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课题:看云识天气3、感知内容① 检查预习中的字词。
② 请学生自读课文或齐读课文,教师正音正字。
③ 请仔细看问题,再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问题组:a.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可以明确: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615e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c.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目标本教案旨在全面覆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括以下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通过课文的阅读,学生将提高对语言理解和词汇积累的能力。
2. 语言运用:通过有针对性的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法和语言表达方式。
3. 写作技巧:通过写作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文学欣赏: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组织课堂讲解:教师将通过讲解课文和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合作完成语言运用和写作练,促进彼此研究和交流。
3. 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扩大知识面和阅读能力。
4. 评价反馈:教师将定期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研究效果。
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我们准备了以下教学资源:1. 课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文和练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 板书:教师将通过板书方式呈现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多媒体教具:教师将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安排本教案将根据学校的课程表和学生的研究进度进行教学安排,请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教学计划。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学生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为未来的研究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的简要概述,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18课《我的白鸽》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我的白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和白鸽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2.能圈点勾画重要语句,感受作者通过白鸽寄托的情怀,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3.能了解人和动物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会尊重生命,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作者与白鸽之间的情感变化,体会白鸽的形象特点。
2.难点:深入品味文章中个性化的思考和情感表达,感悟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投影出示季羡林《猫》、丰子恺《白鹅》、冯骥才《珍珠鸟》的相关图片或片段。
2.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过养动物的经历吗?在喂养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体会呢?3.明确:学生分享自己的喂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
二、走近作者1.投影出示作者陈忠实的相关介绍。
2.提问:从这些介绍中,你能了解到陈忠实的哪些信息?3.明确:陈忠实是陕西西安人,中国当代作家,著有多部作品,其中《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本文原题为《告别白鸽》,他的创作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叙述风格质朴、客观。
三、字词积累1.投影出示以下词语:喙(huì)、幢(zhuàng)、惬意(qiè)、孵化(fū)、隧道(suì)、排解(jiě)、豁朗(huò)、漫溢(yì)、拗手(ào)、按捺(nà)、蜕变(tuì)、邋遢(lā ta)、绚烂(xuàn)、骊山(lí)、南麓(lù)。
2.提问: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哪些字的字形容易写错?3.明确:“喙” 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孵化” 的“孵” 字容易写错。
4.投影出示以下词语的解释:惬意、排解、洞达豁朗、蜕变、亭亭玉立、风烛残年、气象万千。
5.提问:请用这些词语造句,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6.明确:学生造句,教师点评,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9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1. 整体把握文章,了解文章的内容。
2. 了解长妈妈这个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你的记忆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你能说一下这一个人为什么给你的印象最深吗?二、前提测评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字词和课文诵读情况。
3. 检查学生收集的作者、作品情况。
(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背景资料介绍阿长(?~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3)什么是《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三、读课文,了解内容1. 文章主要描写的对象是长妈妈,作者几乎是按生活的原样,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自己童年时期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
请同学们在听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描写长妈妈的事件或细节,并说说这些事件或细节体现了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情。
(1)长妈妈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长妈妈地位低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3 植树的牧羊人

13植树的牧羊人知识与能力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摘取关键词,分析牧羊人的形象。
3.揣摩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学习按时间顺序简单叙事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1.自主圈画法、默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教师引导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牧羊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植树的奉献精神,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牧羊人的精神品质,理解文章主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一个孤独的牧羊人,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靠自己的双手和毅力,把荒凉的山地变成了流着奶和蜜的田园,今天,让我们走进《植树的牧羊人》,看看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其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
2.背景资料本文节选自《植树的男人》。
《植树的男人》是让·乔诺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
编辑收到这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
第二年,该作品在美国《V 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
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贝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自然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3.知识链接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其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七年级·上
教材介绍
第一单元
综合性学习 怎样读书最有效
叙事文章Βιβλιοθήκη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一件事名著介绍
写作:记一件事
《繁星·春水》
四大名著
《童年》
《安徒生童话》
教材介绍
第二单元
写人文章
口语交际:说说给自己留下深 刻印象的一个人 写作:写一个人
写字 楷书与行楷
汉字的形体
笔画
字形结构 结构
教材介绍
学期任务
1、每周一篇周记 所见所闻所想、读书笔记、作文素材、小说······ 字数要求:200字以上
2、思维导图 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总结。 重点字词、重点句子、文章的主题······
3、名著阅读 阅读两、三部名著,有读书笔记。
第三单元
现代诗歌
写字 行楷字的笔画组合
口语交际:诵一诵,评一评 写作:仿写诗歌
教材介绍
第四单元
童话
丰富的想象 奇特的夸张
口语交际:讲故事,评故事 写作:写一篇童话
教材介绍
第五、六单元
古代诗文
口语交际:聪明的人是 否一定能成才 写作:扩写《乘船》
综合性学习 社会用字情况调查
口语交际:如何看待别人 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 写作:改写《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