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刘云樵传:大内八极拳
破译外家八极拳小架与古传易筋经的关系

破译外家八极拳小架与古传易筋经的关系3、八极小架的练法由上可知,八极门人都把八极小架作为本门的筑基功夫,极其重视。
传统八极小架的练法采用”一步一桩”的形式进行,或称为“蹲小架”、“耗架子”,内养精气血,外壮筋骨皮。
另外,笔者恩师霍文学先生在《霍氏八极拳谱?调养功》中说:“八极拳属内外兼修,意形具备,既可强身健体,又有很强的技击性。
习练八极技艺要内外坚实,心神震定,通过正确的姿势,使外形运动、呼吸、意识恰当地结合起来,以便于疏通经络,促进真气的运行,加强调息的效果,以后天之气换得先天之气,达到凝神固精、调血理气、坚实内外的作用,从而增强拳术的习练效果。
具体到调养功,则有丹田功法和数息功法。
丹田功法是运用意念将气引导到丹田处,口里默念穴位,这样气血的流动随着意念沿任督两脉循行到丹田部位,每循行一圈为一次”。
数息功法是站好桩后,以鼻作为出入之门,先使脉气沉静,气息直达小腹丹田处,由一数至五数或由一数至十数,可根据自己实际而定其数,但不宜太多,通过数息,达到丹田自身开合,调养身心的目的”。
中国武术学会委员、广州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先生在《武学探真》中阐述了八极拳小架的传统练法:“……更重要的是,八极讲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架子是泛言一切架势,具体来讲就是指八极小架。
小架动作不多,但结构极其严谨,练的时候要求必须做到沉着稳健,不急不躁,一手一势交待得清清楚楚,需要含着力量耐着性子慢慢'拉’,把力量运足了,式子做周正了,气调顺畅了,从头到尾,气完力足,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训练,一种身心两益的训练。
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个'静’字。
”台湾刘云樵先生说:“小八极为八极拳中的小架子,是本门入门的第一套拳法,它在八极拳所有的套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因为一切有关八极拳功法修炼的基础,全都从这套小架开始下手。
在练习的过程中,每一式、每一动都要求架势低沉缓慢,每一式必须经过八次呼吸的反复修炼,就是默数八次的呼吸,功力将会逐渐扎实稳健,而后在每一式的训练中呼吸次数与时间将会逐步增加。
南昌武术—八极拳的十字劲--八极拳唐强

南昌武术—八极拳的十字劲--八极拳唐强南昌武术—八极拳的十字劲众所周知,八极拳有三大劲法,即十字劲、缠丝劲和沉坠劲。
前面我们讲了“八极”、“六合”的文化内涵与武技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再论述一下“十字”当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易理以及与拳术之间的联系。
通常,在一些拳种中就有“十字”的概念,如太极拳中有“十字手”、“十字腿”、“十字摆莲”,形意拳中的“十字崩”,八极拳中有“十字架”、“十字锤”,少林拳中有“十字脚”和“十字递换”法,但是这些“十字”定义都是双手交叉的外在形状,而无内在的奥妙成分,跟“十字劲”完全是两码事。
对于“十字劲”的含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有很独到、很恰当的解释,如刘云樵先生讲:“所谓‘十字劲’,简单地说,就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画十字运作所施展开来的劲。
” 霍文学先生则做进一步阐释,讲得更加清楚明白:“十字劲,又称四面劲。
练习的要求是头顶蓝天,脚扎黄泉,两肘两头撑。
意思是,其动作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作如同‘十字’形撑展的劲。
也就是将丹田中所凝聚的内劲向四面八方抽引膨张以达于极度和深度,所以劲的增长是无限的。
” 康戈武先生是这样定义“十字劲”的:“十字劲是指由身体正中(丹田部位)发出,成放射状向外撑展的劲。
因该劲既有横向的水平面放射撑展,又有纵向的立面放射撑展,两面相交成十字形,故名”。
了解了“十字劲”的表面含义后,我们不禁有了这样的疑问,其它拳种中的劲法相当具体丰富,如太极拳就有棚、捋、挤、按、采、列、肘、靠、粘、听、懂、走、化、引、拿、发、借、开、合、提、沉、长、截、钻、凌空等二十五种劲法;形意拳有斩、截、裹、挎、挑、顶、云、领、踩、扑、裹、束、绝、劈、钻、崩、炮、横、明、暗、化、横、竖二十三种劲法;八卦掌也有推、带、领、穿、截、切、托、拦、劈、撞、塌、捋、搬、探、撩、缠、扣、拨、钩、挑、削、按等二十二种劲法。
为什么八极拳就只有三种劲呢?况且十字劲中还包含着沉坠劲,这样一看,其实八极拳只有十字劲和缠丝劲两种劲法。
民国武术宗师

民国武术大家《黄飞鸿》电影系列,是以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真实人物黄飞鸿为主题的电影系列。
截至2006年,以黄飞鸿为主题拍摄的电影已达103部,黄飞鸿系列电影更是世界上集数最多的电影系列。
而同样作为电影主题的武学大师,叶问、霍元甲也是公认的武术代表人物。
黄飞鸿比霍元甲年长21岁,黄飞鸿一八四七年出生,而霍元甲是一八六八年出生。
如果说霍元甲二十岁,那么黄飞鸿四十多了,黄飞鸿经历了人生百般磨难,而霍元甲才刚刚起步。
到了二十世纪初,霍元甲成为了一代宗师,正是青壮最光辉时期,黄飞鸿已经六十多了,功力早减弱了。
而叶问达到武学成熟期时,黄、霍二人早已不在人世。
客观角度,三者并没有切磋武艺的机会。
但这三人的“巅峰对决”,必然是一种历史性事件,值得我们挖掘史实,来满足以下好奇的心理。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照字面意思理解则是指比武定胜负容易,拳脚之下见功夫,而以文会友则难分高下了。
我们这里讨论黄飞鸿、霍元甲以及叶问的武功高下,似乎有关公战秦琼的意味,但是若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线索,似乎还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不过,这三个人不能直接去比较和评价,他们不是孤立的个体,其实他们三人背后就是整个清末民国武林的状态,所以说他们三个之前,首先要说一说那个时代的宗师们。
晚清十大高手排名中,黄飞鸿高于霍元甲百科黄飞鸿黄飞鸿(1847年-1924年),原名黄锡祥,字达云,祖籍广东西樵岭西禄舟村,出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镇,是岭南武术宗师及名医,南拳流派洪拳的名家,黄飞鸿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追随著名爱国将领刘永福在抗日保台战争中立下功勋。
香港拍的武打电影有超过一百套是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创下以同一题材拍摄最多电影的世界记录,李连杰、成龙等著名演员皆扮演过他。
网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关于晚清十大高手的排名,当然这个排名也照顾了各个门派的利益平衡,分别是下面这些人:董海川、王正谊、黄飞鸿、霍元甲、王子平、杜心武、韩慕侠、燕子李三、孙禄堂、郭云深。
简析八极拳的沿革和发展

年 月第 期201612152简析八极拳的沿革和发展孔德权,管小丽,邬代玉,杨 宇(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摘 要:本文从八极拳的起源着手,对八极拳的沿革和发展进行探析,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梳理和归纳,就其发展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八极拳;起源;发展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6)12-151-03投稿日期:2016-11-16作者简介:孔德权(1988—),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民族民间体育。
八极拳是一种非常讲究实战的,打练结合的拳种,在实战中其以猛起猛落、硬开对方之门,连连进发著称。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八极拳以其独有的特色已经传承了几百年,于2010年入选第2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太极持平,故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震乾坤”之说。
八极拳的流行范围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致可分为4个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沧 州、北京、天津三角地区及台湾地区,海外国家目前日本比较流行。
但目前就八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各学者及各派掌门都根据自己的考证发表了观点。
就八极拳的发展来说虽然其支派在不断壮大,且也成为非物质遗产,但就发展现状考虑其也不容乐观。
1 八极拳的起源1.1 岳(月)山八极——苍公创拳说据说岳山八极拳是由月山寺第2代主持苍公在金大定二十五年创制。
传说苍公是北直隶保定人,出身武林世家,自幼喜爱武术,且聪慧过人,及至弱冠之年,已是18般武艺样样精通。
相传北宋末年苍公曾中武进士但因不满朝廷腐败,南下至明月山下被其风景所吸引,且与清风寺住持空相大师一见如故,遂削发为僧。
并在大殿西北侧,手凿洞穴,名曰“苍公洞”。
苍公在洞中演练拳术,秉承“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的佛道学哲理,寒来暑往30余载,独创1门旷世拳术,并将其命名为八极拳。
因源于月山寺,故又称月山八极拳。
1978年版《体育词典》载:“八极拳又称开门八极,源于焦作市岳山寺……”据考证以上所指的岳山和岳山寺在历史上均为出现,所以应当是所指的月山和月山寺,在历史上传承有误应是因为谐音所致。
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

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八极拳精义、拳理、基本功八极拳始祖引用“八极”一词定为拳名,非常绝妙。
“八极”属古地理概念,“八”为数字,“极”为顶端,远端之意。
“八极”系天地间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曰:“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紘,八紘之外乃有八极”。
“殥,犹远也紘,维也,维络天地而为之表,故曰紘也”。
此为“八极”一词之正解。
八极拳,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
警,慌、毒、猛、烈、神、急。
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俱八形始堪进退;应敌时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以稳重厚实而博人。
“八意”“八形”“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
此为“八极拳”之所由来也。
本拳又称开门八极拳,盖取应敌进招不离硬开门之意也。
八极拳内存八意,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是八种攻防意识,需精心修炼,达到极限为目的。
警:是极其高度的警觉意识;慌:是指在慌乱中,处变不惊,镇定自如的意识;狠:是指极其凶狠、凌历的意识;毒:是指极其残忍毒辣的意识;猛:是指极其勇猛剽悍的意识;烈:是指极其强烈狂暴的意识;神:是指极其神速顽强拼博的意识;急:是指极其快捷急发的意识。
八极拳外具八形。
八形者:龙、虎、熊、猴、燕、犬、鹰、鹑。
八形要象形而取其意,用其神。
龙:龙能隐潜腾伸,呼风唤雨,翻江搅海,隐形无踪,出没无常。
进步捷如风,变化如蛟龙。
虎:勇猛、凶残、霸气、猛进、猛扒、猛撞、猛插、猛楼、猛按的威猛之气势。
熊:沉稳、镇定、坚实、厚重,蹲靠、硬碰、硬撞、挤靠、上掀、拔根。
猴:机警快捷、动如疾风、快如闪电、愣打、快接、急弹。
燕:敛体束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侧锋而入,见隙即钻。
犬:凶猛剽悍,反应敏锐和非凡的听觉和嗅觉。
鹰:目锐、利爪、束身闪钻,迅猛快捷,急冷狠抓。
鹑:极快的起动。
急突善钻的高超技能。
发招似鹑突也。
外俱八形:模仿八种动物的习性特点,用其神,取其意,化其技。
八极拳“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稳重厚实,健力而博人。
一代宗师中的十个问题

一代宗师【导语】《一代宗师》上映以来,虽以精美的画面和如诗的台词收获赞誉无数,却也因为片长限制无法将人物呈现得面面俱到,令不少观众产生了“看不懂”的困惑。
除去打得过瘾的“面子”戏,电影其实亦有“里子”理。
日前,王家卫接受《南方周末》记者李宏宇专访,以导演身份解读了对片中人物安排的用意,以及人物背后故事。
其中玄机对于观众更好理解影片亦有借鉴意义。
今天王家卫揭《一代宗师》不为人知13个秘密。
第一个秘密:【人物】宫二的原型是谁电影里章子怡饰演的宫家二姑娘宫若梅,为了报杀父之仇,断发奉道,一辈子不婚嫁不生育。
她的原型是民国时代的奇女子们,其中一位是施剑翘。
她的父亲,奉系第二军军长施从滨受俘于北洋军阀孙传芳,被孙杀死,悬首曝尸三日。
施剑翘20岁,立誓复仇。
先是寄望堂兄,落空,又有人用代为复仇为交换来求婚,她真嫁了,丈夫一路升官,却老是推脱“时机不成熟”。
施剑翘携幼子不辞而别,自己探得孙传芳下落,在孙传芳去天津佛教居士林进香时,用勃朗宁手枪连发三枪将其击毙。
这成为轰动民国的一件大事。
此时距她父亲被杀已十年。
王家卫认为,宫二这个人物代表了“民国人的刚烈达到的极致”。
她是古典的悲剧的典型。
宫二有天赋,但生在一个不对的时代。
有一场戏最终没有放进电影里去,是宫二说:“这个宫家没有机会因我而胜,只会因为我而败。
因为是我一夜之间把我父亲传给我的绝活都灭了,我打败了马三,看起来我好像报了仇,但我同时也把我父亲一生的心血都毁了。
”这就是她父亲为什么最后跟她说的话是:不问恩仇。
老爷子看得很透,第一他肯定知道女儿会出头,他不希望女儿去冒这个险;另外一个考量是,要是这样的话,宫家的东西也没有了。
第二个秘:密赵本山的角色多余吗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戏份不多,说的话也是半遮半掩,令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王家卫说炖蛇羹那场戏,要留意一下丁连山说离开东北是1905年。
那年中国历史上有件大事,就是“北方暗杀团”的吴樾行刺(满清出洋)五大臣。
吴樾、张容那一批北方豪杰,要把满清推翻,他们以暗杀为方法。
八极拳秘芨真本

八极拳秘芨真本八极拳立根生气秘要"根"者脚或脚底或下盘立根之处,八极拳发劲的要领,生气由脚底起,运气由中丹田五行导引产生气质,领气由手指指挥发劲气而出体外,分属有归要清楚不能含糊走样,不对劲气不出,错误凡而劲力反震回身伤害到自己,健康受损久来成疾病,练功不成缠病伴一身,因此发劲时先从脚生气升上到身躯,在运气五行气所属气劲,由手指领这五行气劲而出,这才是发劲最先生气的立根点原则,开始动作不正确发劲不实,秘要在此.八极拳脚底所产生的气,生气秘要视为门内秘传,不轻易传授,就是外界武术文献着作,也从未见公开讲述,别的门派有没这秘要不清楚,刘云樵师父门下系统,得真传者现在功力深厚弟子,都是由基础功就获传授指点这生气秘要,因此久年之后功力实际有得,艺高超凡,如果门下的人不知道这最根本立脚生气入艺开始要领,恐怕你心术不正得不到真艺,如果你认为诚心敬师受业,但连这最基本要领都没听授过,那你一定是进了一家,挂羊头卖狗肉的黑店,花钱受骗枉走一程,但是狗肉是香肉更好吃价钱更贵,也是祸而得利,给人家打肿了脸还认为容光满面神气昂昂,可怜不知者太多,明知是毒但没决心戒这毒,现在我就把这"立根生气秘要"第一次公开出来,让有志练刘师八极拳新手上门,第一步就真正受益不假。
脚底分三才位,把脚底分三等份,脚尖份位属"神",脚心份位属"气",脚跟份位属"精",两脚并靠脚心成"神气同精气”。
脚尖的神位是连贯头脑内思想意念,发劲最终目的,要使气劲带有灵性技巧,劲集中一点,碎脉阻血循环,常使用在发火行心气或木行肝气,生气之根点由这里发动产生,开始原头不知心火劲和肝木气,发劲变成假象不实的虚招空力,点不死人,多运动这神位,能安神健脑强记忆良判断意念。
脚根的精位是身躯重心力量接受位子,稳固重心推送重心体重,发劲目的不但活动劲力还加上固体的重量,劲打一面,散内气毁筋骨,常使用在发水行肾气,生气之原根由脚根送出或沉殿震涌出,打面是小面积,"靠打"用全肩背,"落步砸捶"用手臂面击打,下使腿胯面封打锁弹的,劲打上下面法,劲道力加重量力,是精位生气秘要,多磨练去病强身动作灵活耐力长气。
八极拳的实战精要讲解

八极拳的实战精要讲解《八极拳谱》中曰:“行拳必内存八意,外具八形,劲发八面。
”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
八形者,即龙、虎、熊、猴、燕、犬、鹰、鹑。
八面者,八方也。
内存八意方可先机制胜,外具八形始堪进退。
应敌时身体中正,劲发八面,不偏不隅,方能以稳重厚实而胜人。
八意、八形、劲发八面,不偏一隅,方能以稳重厚实而胜人。
八意、八形、劲发八面均以“极”字为宗旨。
也就是说,人体周身内外是一个完整之体,体内动必形于外.外动必发于内,意动形随,气动血行,骨顺筋直,气到力发。
八极拳强调的是练形必练意,练意也要练形,做到形意合一,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动静结合的训练,随时都有应对敌人的意图。
拳谚云:“搏击需放胆,狠毒战上风。
”如一只温顺的犀牛虽然强壮,当遇到狮子攻击时,它只能避开或退让。
犀牛的这种行为助长了狮子的凶残气焰。
这就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大敌当前,任凭你体魄强健,力量强大,技术高超,倘若没有胆气,没有制敌的方向和目标,势必手足无措.在生死相搏的刹那问失去制敌的先机。
故而,八极拳在倍炼中强调练形必练意的目的是使制敌的心态得到超前的训练。
应敌时自然而然具备极高的警觉性,极其敏锐的反应.极其威猛强悍的气势,极其灵活巧妙的招术变化,极其迅猛快捷的步伐,方能做到先机制胜。
外具八形,是八极先贤们察天地之气候,仿万物之灵动,逐渐总结的奇能绝技。
龙能开能稳,能大能小,大能翻搅海.吐雾喷云;小能隐无踪迹。
虎有捕食凶残之威猛;熊有沉稳之能,蹲靠之力;猴有三躲六闪之能;燕有穿帘敛翼之巧技;犬有疾巧伏身之灵动;鹰有视物胜于人类百倍之锐目和力透筋骨之利爪;钨有突冲善撞之高超技能。
八极拳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把前人的经验和技能基础加强,从而强化了击打效果,从而对武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注入新内容,创造了内外兼备,形意同练。
即将“健身与技击熔为一炉”的八极拳体系。
强调指出.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能抵抗疾病和防身的。
没有强健的体魄.再好的技术手段也难发挥.只能被敌人所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内八极拳》台湾流传的八极拳
刘云樵系
修习八极拳之基本功
八极拳劲之训练,有固定之次序。
必须先习【沉墬劲】,再练【十字劲】,终至【缠丝劲】。
如此依序行来逐步精进,以为本们各种拳势发劲之基石。
沉坠劲示图十字劲示图缠丝劲示图
一、沉墬劲︰不仅是练腿脚,乃是要将四肢百骸,每一部位,皆练得一运劲时,便有沉垂下墬,稳固而屹立如门山势。
二、十字劲︰即向上下左右四方,作如同十字型的撑展的劲,就是要将【沉墬劲】中所凝聚的劲力,再向四面八方,抽引绷张的意思。
三、缠丝劲︰即将【十字劲】转绕回环,滚、攒、撑、裹而出之劲无往不复,流走周循,灵活、敏锐,可以随遇而出,应感而发。
八极功法之表现于手足部位,也是最基本的功架,有【熊型】(熊步) 与【虎型】(通背)二功。
熊型为八极门所独有,关系到劲道的训练,亦关系应用的步法。
而且练法很多,有熊幌、熊靠、熊摆、熊抗等步法之运用,姿式较为低,是训练沉墬劲的好功法。
虎型则是上肢的训练,以拔出肩背之劲为目的。
其意是打【通】脊【背】,以畅功劲。
但因为它训练的动作在外观上,乃是将左右二【臂】向前【捅】打的,所以也常书作【捅臂】。
八极气功,以【哼】【哈】二气为基本。
但在做哼哈二气的训练之前,又必须经过气沉丹田(蓄气、纳气)与气运周身(引气、行气)的两步基础功夫。
第一先使你有气可用,第二更能使你在不同的部位运用。
等初步成功之后,再依身体不同的部位,做不同使用的时机,而分出鼻的【哼】,与出口的【哈】来配合动作,发劲致用。
习武应从基础学起,也就是要从根本做起,习武一开始就应在基本桩步与步法,及拳法、掌法上要有一个正确认识,然后再痛下功夫,将基础功夫扎实之后,再学基本拳术或其他功夫,就能事半功倍。
修习八极拳之桩步
练八极拳者,首先应先练弓步、马步,因为弓步与马步是拳术中最基本的步法,无论是弓步或马步,皆有其一定的尺度与标准,不可过大也不可太小,过大类犯有双重之弊,而使身体活动易失灵活,太小不仅练功的目的达不到,而且身体还易失重心,不过亦有因下肢长短作特殊调整,所以弓步与马步,在两脚之间的宽度,基本上都是一膝之地,过与不及,都不合要求。
桩步︰分马步、弓步、虚步、半弓半马步。
弓步︰双脚平着地面,脚大拇指用力紧扣,两脚相距一膝之地,前腿弓,后腿蹬,上身与膝盖同一方向,保持正直,前脚尖微向内扣,心身放松,两眼平视。
马步︰两脚平着地面,上身正直,心身放松,两脚相距一膝之地,两脚尖
向内微扣,两腿下蹲尺度,臀部膝盖与脚后跟三点,须成等边三角形,头要正,颈要竖。
弓马步︰又叫做开门基本姿势,其次尚有虚步与半弓半马步。
一般所言之三七步,及独立步,均属虚步。
四六步即属半弓半马步。
弓步示图马步示图虚步示图半马示图
修习八极拳之步法
步法︰步法分搓步、碾步、磨盘步、捆步、锁步、提笼换步。
搓步︰是双脚并拢前冲,为整体劲,搓步须并步屈膝,同时不可离地太高。
碾步︰是在着地之时,以脚掌用力,脚跟外旋,用的是胯劲。
磨盘步︰是藉腰力带动双脚,与身体同时旋转之整体劲,为一马步架势之步法。
捆步︰亦名为马步,走的是外门,双脚屈膝,以膝盖用劲其架式,属半马步。
锁步︰亦名弓步,走的是内门,以膝盖用劲,其架式亦为不弓不马步。
提笼换步︰有正面与侧面之分。
正面之提龙换步,是以腿劲促使双脚迅速互换移位,侧面之提笼换步,则须以腰劲为主带动上身旋转,以腿为辅,使双腿迅速向左右移位。
无论是正面或侧面,皆属一种转守为攻的架式,在八极拳中,跺脚,及提笼换步,是攻击移位之最独特步法。
力量之则拳应此拳力发练捅旋转经过
越强
用的修习八八极拳之拳法
拳法仰拳量,发自则不当。
俯拳应朝正前拳只有八立拳发自脊背捅劲,有螺旋拳转传至臂过滚、钻仰修习八掌法切掌与强,但切摔掌与
的是弹力︰拳法分︰是发冲自手肘,手
︰即【哈前方略向下八极拳中独︰即【竖背,但必须有通臂之功拳︰是发臂肩、肘手钻、弸、架拳示图 八极拳之︰掌法分与劈掌︰切掌之劲短与撩掌︰
力,均由腕仰拳、俯
劲,朝斜手肘越弯拳】,是下,着人身独有。
拳】,是须吞沉,功效。
螺旋劲,手,而达架之力, 掌法
切掌与劈其劲皆是短,发之同是用掌
腕发劲,俯拳、立拳拳、螺旋旋拳。
斜上方捣去曲,越有去,如打有力。
且此打满脸窜花此拳利于花、冲天于进步与近天炮式,此近身时用此种冲劲之,退步之步用是发搋劲身时,先,其力量以第二指量有如北方指节点引,方人杆面,再将五指面,力发自指卷紧,自肩胛,落实垂击发击,是发捅劲着人身时,出拳要时,先以第要平直,此第二指节此拳越平节点引,再平直,功效再握紧猛效越大,猛捅,此拳其拳常其力发于指变拳亦可化解自脚、腿拳。
此拳由解对方来腿部,经碾由仰拳经来势,所谓碾、蹬劲经立拳,再谓不招不劲之过程,再变成俯架,就是再由腰俯拳,其中是一下打法腰之中有法。
俯拳示图劈掌、摔掌是用掌的边之即收,劈掌背及手指但肩要松图 掌与撩掌边缘击人劈掌之劲指击人,松,肘要 立拳示掌、推掌与人,力是发长,一贯摔掌掌背活,似以示图 与按掌。
发自于肘贯到底。
背向下击,以鞭挞人, 缠拳
肘手,故手,撩掌掌,发之即拳示图 手越弯而力背向上击即收。
击,
切掌示图劈掌示图摔掌示图撩掌示图
推掌及按掌︰同是以掌根击人,力发自于肩部,用吐劲,故肘与手必须要直,越直而力越强。
推掌如用于退步时,用掌根直推,按掌如用于进步时,先以指尖点触,再用掌根突击。
推掌示图按掌示图
八极拳基本发劲八大架式
八大式反复回身动作,均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之,八个发劲动作,是八极拳功法内重要的攻击力量来源,因此,初学八极拳者,必须确实练习八大基本发劲,对尔后在八极拳功法的练习上,必会有扎实猛进的成效。
第一式马步弓捶
此式经由马步定式训练,进而加上弓步、碾步,由腰部、脚部瞬间发出捅劲,此劲在攻击上快速、直接,可在最短的时间、距离内,发生最爆炸之劲道。
马步弓捶示图1 马步弓捶示图2 马步弓捶示图3 马步弓捶示图4
第二式马步冲捶
回身撩阴掌串连,以提笼换步为前进攻击基础,加上左右马步弓捶之捅劲发挥,将此式此劲有如炮弹出膛般凶猛震撼,有万夫莫敌之势。
左、右冲捶可视现场大小作距离之训练。
马步冲捶示图1 马步冲捶示图2 马步冲捶示图3 马步冲捶示图4
马步冲捶示图5 马步冲捶示图6 马步冲捶示图7
第三式缠丝崩捶
此式包含擒拿、崩打、摔,分左右开弓,回身撩阴掌串连,第一式右缠丝为小缠丝,左手按住敌人之右手,作关节擒拿,收回置于自己右腰部,同时跨左脚于敌人双脚后方,作左手崩步捶,摔倒敌人。
而后之左缠丝崩、右缠丝崩均为大缠丝,动作说明如右缠丝崩反方向进行。
缠丝崩捶示图1 缠丝崩捶示图2 缠丝崩捶示图3 缠丝崩捶示图4 缠丝崩捶示图5
缠丝崩捶示图6 缠丝崩捶示图7 缠丝崩捶示图8 缠丝崩捶示图9 缠丝崩捶示图10
缠丝崩捶示图11 缠丝崩捶示图12
第四式左右塌掌
猛脆的提笼换步加上柔软的跨步,此式暗藏的探塌暗(按)劲,会造成敌人下部要害严重的内伤,起式的撩阴手法,经过提笼换步,将左掌经由右掌上方顺左跨步同时,探塌出暗(按)劲攻击敌人下部。
右塌掌反向训练之。
左右塌掌示图1 左右塌掌示图2 左右塌掌示图3 左右塌掌示图4
左右塌掌示图5 左右塌掌示图6
第五式 左右横打
回身撩阴掌式串连,本招第一式须由挑打顶肘定式来串连左右横打的招式。
右撩掌反掌上架,出右扁桩脚,右提笼换步右反掌摘盔,沉左肩,左挑掌。
左肘顶心,右脚下踹,成挑夫上肩式,跨左步成八极拳招牌大式顶心肘。
右横打,收左脚,出左掌外拨,右拳上提预备,左脚提笼换步,上右虚步,扭腰蓄劲,跨右步扭腰成马步右横打式。
左横打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横打示图1 左右横打示图2 左右横打示图3 左右横打示图4 左右横打示图5
左右横打示图6 左右横打示图7 左右横打示图8 左右横打示图9 左右横打示图10
左右横打示图11 左右横打示图12 左右横打示图13
第六式 左右拦捶
第一式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挑打顶肘式动作说明如左右横打。
左拦捶,收左掌闪身左拦,左脚提笼换步,出右虚步,收右拳于右腰际,蓄劲待发。
跨右步,于敌人右侧方闪过敌人拳势,使捅劲直攻敌人腹腰部要害。
右拦捶以左拦捶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拦捶示图1 左右拦捶示图2 左右拦捶示图3 左右拦捶示图4 左右拦捶示图5
左右拦捶示图6 左右拦捶示图7 左右拦捶示图8 左右拦捶示图9 左右拦捶示图10左右拦捶示图11 左右拦捶示图12
第七式左右搋捶
第一式由左回身撩阴掌串连右上手撩掌。
双手成俯拳,同时右脚提笼换步,跨左步,左拳下搋成左搋捶式,攻击敌人腰部以下要害。
此式发【哈】劲。
右搋捶依左搋捶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搋捶示图1 左右搋捶示图2 左右搋捶示图3
左右搋捶示图4 左右搋捶示图5 左右搋捶示图6
第八式左右撑掌
左回身撩阴掌接右撩掌上架,右脚提笼换步,左虚步,左掌蓄劲,扭腰跨左步,成左撑掌式,此招使用以腰为中心,成十字劲开展。
右撑掌依左撑掌反方向训练之。
左右撑掌1 左右撑掌2 左右撑掌3 左右撑掌4
左右撑掌5 左右撑掌6 左右撑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