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本打包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本打包机设计教材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书本打包机设计专业:船机修造班级:2班学生姓名: 丁帅学号:学生姓名: 郭哲睿学号:指导教师:毕艳丽书本打包机设计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五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2所示,各工位的布臵(俯视)如图3所示。
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各工序标号与图2、3中标号一致)。
1.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2.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a,使它与工位b~g上的六摞书贴紧。
3.书推到工位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图1 书本打包机的功用图2 包、封工艺顺序图图3 打包过程各工位布臵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臵到工位b,由于在工位b的书摞上下方设臵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b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a~g的七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b上的书推到工位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臵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⑧推书机构又一次循环到工序④时,将工位c的书摞推至工位d,此位臵是两端涂浆糊的位臵。
⑨涂浆糊。
⑩在工位e贴封签。
在工位f、g用电热器把浆糊烘干。
在工位h时,用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
因此书本打包机中的主要机构包括: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图4表示由总体设计规定的各部分的相对位臵及有关尺寸。
其中轴o为机器主轴的位臵。
图4 机构布臵图(1) 机构的尺寸范围及其它数据机器中机构的最大允许长度A和高度B:A≈2000mm,B≈1600mm。
≈400mm。
工作台面高度:距地面y≈700mm;距主轴y主轴水平位臵:x≈100~1100mm。
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台面整洁,推书机构最好放在台面以下。
题Ⅱ 书本打包机机构设计

题Ⅱ书本打包机机构设计一.设计题目设计书本打包机中的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把一摞书(如五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报,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2.62)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2.63所示,各工位的布置(俯视)如图2.64所示.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各工序标号与图2.63\2.64中标号一致).①. 横向送书(送一摞书).②.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a,使它与工位b∽g上的六摞书贴紧.③.书推到工位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置到工位b的书架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b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a∽g的七摞书.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⑥.继续折前角.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b上的书推到工位 c.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⑧.推书机构又一次循环到工序④时,将工位c的书摞推至工位d ,此位置是两端涂浆糊的位置.⑨.涂浆糊.⑩.在工位e贴封签.⑪.在工位f,g,用电热器将浆糊烘干.⑫.在工位h时,用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二. 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图 2.65表示由总体设计规定的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及有关尺寸.其中轴O 为机器主轴的位置.(1)机构的尺寸范围及其它数据机器中机构的最大允许长度A和高度B:A≈1500 mm,B≈1600mm.工作台面高度:距地面y1≈700mm;距主轴y≈400mm.主轴水平位置: y1≈1000∽1100mm.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台面整洁,推书机构最好放在台面以下.(2)工艺要求的数据书摞尺寸:a=130∽140mm;b=190∽220mm.推书起始位置: x=280mm.推书行程: H=400mm.推书次数(主轴转速):δ≤1∕40(3)纵向推书运动要求.整个机器的运动循环以主轴回转一周为一个周期.因此,可以用主轴的转角表示推书机构从动件的运动时间.推书动作占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120º;快速退回动作时间小于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角小于100º;停止不动时间大雨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角大于140º.环图的形式,如图2.66所示.(4)其它机构的运动关系见下表所示表三.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1)设电动机的转速为nˊ=1450(rpm),试设计从电动机到主轴之间的传动机构.(2)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构思并选定机构的类型和方案.包括:①纵向推书机构要求设计出3∽5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说明最后确定选用什么方案及选用的理由.②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可分别设计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均需2∽3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说明最后确定选用什么方案及选用的理由.也可以把两种机构合为一个送纸机构,设计湖2∽3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说明最后确定选用什么方案及选用的理由.必须注意送纸与裁纸之间的配合关系.(3)根据你所选定的传动机构\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和裁纸机构方案,画出书本打包机机构运动简图一张(2号图纸).(4)编写“书本打包机机构的类型和方案”说明书一份。
书本打包机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书本打包机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书本打包机设计专业: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班级:13材料姓名:X晖学号139290444044指导教师:于潇泽2021 年12 月27 日绪论31设计任务 (1)1.1课程设计题目31.2设计要求22课程设计题目分析22.1总功能要求42.2总功能分解42.3书本打包机设计参数的选择32.4各局部执行机构的设计32.5书本打包机整体机构简图42.6整个机构的运动循环图53 各局部机构的设计63.1各局部机构的设计方案说明64 执行机构的设计和传动比计算84.1电动机到主轴间的减速机构计算104.2推书机构的连杆机构计算104.3凸轮机构的计算114.3.1裁纸机构的凸轮分析124.3.2折边机构的凸轮分析134.3.3涂浆糊、贴封签、烘干机构的凸轮分析135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5参考文献 (16)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飞跃开展,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质量优、性能好、能耗低、价格廉的机械产品。
其中,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产品的设计包括机械设备的功能分析、工作原理方案设计和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等。
这些设计内容可作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很明显,产品设计本身如果存在问题,常常属于根本性的问题,可能造成机械产品灾难性的失误。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展机械原理设计能力的培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开发和创新机械产品的能力,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根本要求?中对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提出的要求是:“结合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训练,并能对方案中的某些机构进展分析和设计。
〞在机械原理课程中加强机械运动简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为广阔师生所认识。
1设计任务1.1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书本打包机机书本打包机主要是用在印刷厂里,在大量的书本印刷出来后,将其以一定的数量为一堆,用牛皮纸将其包装起来,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书本打包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书本打包机设计者:机制**班*** ***机制**班*** ***1.功能分析:书本打包机主要是用在印刷厂里,在大量数印刷出来后,将其以一定数量为一堆,用牛皮纸将其包装起来,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这种功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比如:包糖机,饭盒包装机等凡是设计到需要将东西分堆包装的地方都可以将其稍加改动即可用于其他地方。
本设计中的打包机的主要功能如下:总体结构图: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20 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1-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1-2 所示,各工位的布置(俯视)如图6-12 所示。
1-11-2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①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②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a,使它与工位b ~g上的6 摞书贴紧。
③书推到工位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置到工位b,由于在工位b 的书摞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 b 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a ~g的7 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b 上的书推到工位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⑧推书机构又一次循环到工序④时,将工位c的书摞推至工位d,此位置是两端涂糨糊的位置。
⑨涂糨糊。
⑩在工位e贴封签。
在工位f,g用电热器把糨糊烘干。
在工位h 时,用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
因此书本打包机中的主要机构包括:横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折纸机构:1.横纵向推书机构:将成堆的书分成每20本(约300mm厚)一堆,经过横向和纵向的推动机构送入包装机构。
2. 送纸机构:将卷成桶装的牛皮纸在每堆书来时拉下一段长度500*800mm,然后将其剪断用于后面的包装折纸机构用于包装。
书本打包机设计_方光忠

Keywords : Packing machine, parcel up, agency, design, model
II
书本打包机设计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I 目录...................................................................................................... III 1 国内外打包机发展现状........................................................................ 1 1.1 国外发展现状............................................................................ 1 1.2 国内发展现状............................................................................ 2 2 设计题目及要求.................................................................................. 4 2.1 设计题目................................................................................... 4 2.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4 2.3 书本打包机具体技术要求......................................................... 5 3 工作原理分析...................................................................................... 6 3.1 书摞的包、封工艺顺序............................................................. 6 3.2 书摞的包、封工艺位置............................................................. 6 3.2.1 书本打包机包、封工艺位置............................................ 6 3.2.2 包封工艺位置对应功能分解............................................ 7 4 机构设计............................................................................................. 9 4.1 书本打包机纵向送书机构.......................................................... 9 4.1.1 纵向送书机构................................................................. 9 4.1.2 纵向推书机构对比机构................................................. 10 4.2 横向送书机构.......................................................................... 10 4.2.1 书本打包机横向送书机构............................................. 10 4.2.2 横向送书机构对比机构................................................ 11 4.3 送纸机构................................................................................. 12 4.3.1 书本打包机送纸机构 .................................................... 12 4.3.2 送纸机构对比............................................................... 12 4.4 裁纸机构................................................................................. 13
书本打包机机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书本打包机机构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设计题目—书本打包机设计及说二:工作流程及工艺动作过三.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四机构设计方案初选(一)横向送书机构(二)纵向送书机构(三)送纸机构(四)裁纸机构(五)折边、折角机构(六)涂胶、贴封签、烘干机构五、电动机的选择六.整体方案图七.课程总结一:设计题目—书本打包机设计及说设计书本打包机中的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1书本打包机是用牛皮纸将一摞书(5本一摞)包成一包,并在两端涂浆糊和贴好标签,如下图所示:二:工作流程及工艺动作过(3)送包装纸。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4)继续推书前进到工位b,在工位b处书摞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被推到工位b时实现三面包,这一工序共推动a~g的七摞书。
(5)推书机构回程,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6)继续折前角。
将包装纸折成如图三实线所示位置的形状。
(7)再次推书前进折后角。
推书机构又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4),此时将工位b上的书推到工位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8)在实现上一步工序的同时,工位c的书被推至工位d。
(9)在工位d处向两端涂浆糊。
(10)在工位e贴封签。
(11)在工位f、g,用电热器把浆糊烘干。
(12)在工位h,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三.原始数据与设计要求:打包机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及有关尺寸和范围1.机构的尺寸范围A= 2000 mm,B= 1600 mm。
工作台面位置:= 400 mm主轴位置:x = 1000~1100 mm,y = 300~400 mm;纸卷位置:= 300 mm,= 300 mm。
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台面整洁,推书机构最好放在工作台面以下。
2.工艺要求的数据书摞尺寸:宽度a= 130~140 mm;长度b= 180~220 mm;高度c= 180~220 mm。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书本打包机设计-全文可读

二、最小曲率半径
校核实际轮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时, 由ρa min +滚子半径r = ρmin得最 小曲率半径, 由高数公式ρ = (x2+y2)2/3/x’y” - x”y’, 并逐点求解得最小曲率半径 ρmin < [ρ]。
折边机构方案对比:
方案一:
方案二:
4.折边、折角机构
方案一的主要执行机构为 凸轮、连杆和摆杆机构, 通过 凸轮的回转运动, 带动连杆摆 动, 进而实现假肢杆件的间隙 闭合开启运动, 实现折上下边 的功能。
2.纵向推书机构
计算方法:
2.纵向推书机构
位置分析: 速度分析: 加速度分析:
送纸机构工作原理: 用皮带轮控 制另一个主动轮,按额定的转速转 动,通过不完全齿轮控制摩擦轮的 运动,当需要送
纸的时候使不完全齿轮与完全齿 轮相啮合,实线送纸,不需要时使 不完全齿轮的圆滑 面与齿轮相切, 实现优传缺纸点的: 机间构歇简。单,空间构件灵活,
3.裁纸机构
凸轮参数计算
3.裁纸机构
一、最大压力角
凸轮机构在运动过程中, 其压力角α是不断变化的 。为了观察机构压力角的变化情况, 以找出最大压 力角, 可对机构进行高副低代, 换成低副机构加以 观察。滚子中心可视为从动件尖端, 它与
理论轮廓线形成高副接触。 计算时可将某一位置时滚子中心与凸轮接触点的 曲率中心分别代以转动副铰接一个虚拟构件来代 替高副, 从而得到一个曲柄滑块机构。 经作图计算, 最大压力角为α=36.5°<[α]=30° ~38°
稳定性好,设计简单,精度有保证。但其 不完全齿轮加工复杂,成本高,工作时会 产生冲击,载荷不大,对机构整体的稳定 性影响不大。
3.送纸机构
3.裁纸机构
设计说明书--书本打包机

书本打包机设计者:机制**班*** ***机制**班*** ***1.功能分析:书本打包机主要是用在印刷厂里,在大量数印刷出来后,将其以一定数量为一堆,用牛皮纸将其包装起来,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这种功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比如:包糖机,饭盒包装机等凡是设计到需要将东西分堆包装的地方都可以将其稍加改动即可用于其他地方。
本设计中的打包机的主要功能如下:总体结构图: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20 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1-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1-2 所示,各工位的布置(俯视)如图6-12 所示。
1-11-2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①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②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a,使它与工位b ~g上的6 摞书贴紧。
③书推到工位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置到工位b,由于在工位b 的书摞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 b 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a ~g的7 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b 上的书推到工位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⑧推书机构又一次循环到工序④时,将工位c的书摞推至工位d,此位置是两端涂糨糊的位置。
⑨涂糨糊。
⑩在工位e贴封签。
在工位f,g用电热器把糨糊烘干。
在工位h 时,用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
因此书本打包机中的主要机构包括:横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折纸机构:1.横纵向推书机构:将成堆的书分成每20本(约300mm厚)一堆,经过横向和纵向的推动机构送入包装机构。
2. 送纸机构:将卷成桶装的牛皮纸在每堆书来时拉下一段长度500*800mm,然后将其剪断用于后面的包装折纸机构用于包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本打包机设计
一、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五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2所示,各工位的布臵(俯视)如图3所示。
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各工序标号与图2、3中标号一致)。
1.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2.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a,使它与工位b~g上的六摞书贴紧。
3.书推到工位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
长度后进行裁切。
图1 书本打包机的功用
图2 包、封工艺顺序图
图3 打包过程各工位布臵
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臵到工位b,由于在工位b的书摞上下方设臵有挡
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b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a~g的七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b上的书
推到工位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c两端设臵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⑧推书机构又一次循环到工序④时,将工位c的书摞推至工位d,此位臵是两端涂浆糊的位臵。
⑨涂浆糊。
⑩在工位e贴封签。
在工位f、g用电热器把浆糊烘干。
在工位h时,用人工将包封好的书摞取下。
因此书本打包机中的主要机构包括: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
二、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图4表示由总体设计规定的各部分的相对位臵及有关尺寸。
其中轴o为机器
主轴的位臵。
图4 机构布臵图
(1) 机构的尺寸范围及其它数据
机器中机构的最大允许长度A和高度B:A≈2000mm,B≈1600mm。
≈400mm。
工作台面高度:距地面y≈700mm;距主轴y
主轴水平位臵:x≈100~1100mm。
为了保证工作安全、台面整洁,推书机构最好放在台面以下。
(2) 工艺要求的数据
书摞尺寸:a=130~140mm;b=180~220mm。
=200 mm。
推书起始位臵:X
推书行程:H=400 mm。
推书次数(主轴转速):n=10±0.1r/min。
主轴转速不均匀系数:δ≤0.25。
(3) 纵向推书运动要求
整个机器的运动循环以主轴回转一周为一个周期。
因此,可以用主轴的转角表示推书机构从动件的运动时间。
推书动作占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120º;快速退回动作时间小于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角小于100º;停止不动时间大于1/3周期,相当于主轴转角大于140º。
纵向推书机构从动件的工艺动作与主轴转角的关系见下表:
(4)其它机构的运动关系见下表所示。
(5) 各工作阻力的数据 1) 每摞书的质量为4.6kg ;
2) 横向送书机构的阻力可假设为常数,相当于主轴上有阻力矩:M c4=4000Nm 。
3) 送纸、裁纸机构的阻力也认为是常数,相当于主轴上有阻力矩:M c5=6Nm 。
4) 折后角机构的阻力,相当于四摞书的摩擦阻力。
5 ) 折边、折前角机构的阻力总和,相当于主轴上受到阻力矩6c M ,其大小可用机器在纵向推书行程中(即主轴转角0º~120º范围中)主轴所受纵向推书阻力矩的平均值8cm M 表示为:866cm c M M =
3cm M 可由下式算出: n M M n
i i
c cm ∑==133 式中i c M 3为推程中各分点上主轴所受的阻力矩:n 为推程中的分点数。
6) 涂浆糊、贴封签和烘干机构的阻力总和,相当于主轴上受到阻力矩7c M ,其大小可用3cm M 表示为:378cm c M M =
三、设计方案提示
(1) 对机构进行力分析时,可以求出主轴上的阻力矩在主轴旋转一周中的一系
列数值。
即)(j c cj M M ϕ=,式中j ϕ为主轴的转角,j 为主轴回转一周中的各分点序号。
除考虑工作阻力和移动构件的重力、惯性力和移动副中的摩擦阻力矩外,对于其它运动构件,可借助于各运动副的效率值作近似估算。
为简便起见,计算时可近似地利用等效力矩的计算方法。
(2) 画出阻力矩曲线)(j c cj M M ϕ=,并计算出阻力矩的平均值cm M 。
(3) 根据求出的平均阻力矩(计入传动机构效率)之后,算出所需电动机功率的
理论值计N ,再乘以安全系数义(一般取1.2~1.4),得出电动机功率电N 据
此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电N N ≥。
(4) 根据力矩曲线和给定的不均匀系数δ值,用近似方法(不计各构件的质量
和转动惯量)计算出飞轮的等效转动惯量。
四、设计任务
(1) 根据工艺动作要求拟定运动循环图并绘制在图纸上;
(2) 进行纵向推书机构、送纸机构及裁纸机构的选型;
(3) 机械运动方案的评定和选择;
(4) 根据选定的原动机和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拟定机械传动方案,分配传动
比,并在图纸上画出传动方案图;
(5) 对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尺寸计算;
(6) 在图纸上画出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7) 进行飞轮设计;
(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