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2

合集下载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有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2、说出典型的强酸和生活中常见的弱酸性物质,确认强酸具有腐蚀性,说出典型的强碱和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确认某些碱性物质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会用石蕊试液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知道物质酸碱性强弱可用PH值的高低来表示,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重视实验态度与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2、养成严谨的科学观察和思维习惯,尊重事实。

二、教学重点认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物质酸碱性及酸碱性强弱测定方法。

三、教学难点对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的认识;PH的大小与物质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准备玻璃棒、烧杯、表面皿、试管、浓硫酸、食醋、稀盐酸、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钾、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洗涤剂;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浓硫酸的性质: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密度是 1.84g/mL,有强烈的腐蚀性,同时还有吸水性和脱水性,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

是一种用的干燥剂。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干布擦去,再用水冲洗干净,一定不能先用水冲洗。

2、浓盐酸的性质:无色(工业盐酸含有杂质是黄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液体;易挥发,挥了出的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溶解于空气中的水分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打开浓盐酸瓶口会看到有白雾。

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3、雨水的酸性:正常的雨水因为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显弱酸性,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4、氢氧化钠:白色块状固体,易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有强烈的腐蚀性。

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新课讲解:<一>酸性物质1、引言:钢铁、化肥、塑料、食品、药物等的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用到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什么是酸性、中性、 思考回答 碱性
复习旧知识
2、 石蕊、酚酞的变色
许多物质的酸碱性强 阅读并找出溶液的 H 认识 H
弱程度不同,这就需要 溶液的酸碱度的关系。[观察与思考]的
习题

讲解 H 试纸的使用方 练习用 H 试纸测定溶 会测 H

液的酸碱度

过 介绍其他测溶液酸碱 思考 程 度的方法
组织阅读
阅读并讨论:溶液酸碱 性与人体的关系;溶液 的酸碱性于植物生长 的关系。
了解 H 的实际意 义
小结 练习: 作业
总结溶液酸碱度的表 示方法
有关溶液酸碱度的习 题
书后习题:1—6 题
备注
1

7—1 溶液的酸碱性
二、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课题
7—1 溶液的酸碱性(二)
教 1、学会利用 H 试纸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学 2、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及其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影响;
目 3、通过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用 H 试纸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教学用具 不同 H 的溶液,H 试纸,玻璃棒,表面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溶液酸碱性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 溶液酸碱性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酸性越强←中性→碱性越强

2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2.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3. 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4. 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及其判断方法。

难点:pH值的计算及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分析、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pH试纸等。

2. 实验试剂:盐酸、氢氧化钠、醋酸、硫酸铜等。

3. 课件及教学素材。

一、溶液的酸碱性概念:1. 通过实验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让学生观察不同酸碱性溶液对酸碱指示剂的影响。

2. 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定义,解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二、pH值的表示方法:1. 讲解pH值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2. 演示如何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酸碱性溶液的pH值。

三、酸碱指示剂及其作用:1. 介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2. 讲解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

四、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活、生产的关系:1. 通过实例讲解溶液的酸碱性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对环境、健康的影响。

五、溶液的酸碱性判断与实验: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验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安全。

3.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溶液的酸碱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pH值的表示方法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9.2 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过程设计【板书】、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P26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

【小结】: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那么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

一、塑料我们一般称为“塑料〞的物质是一个包括很多材料的大家族,全部由合成树脂组成,这就是聚合物,例如聚乙烯〔PE〕就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再加热又可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可以反复加工,屡次使用,如聚乙烯塑料〔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即聚酯PET〕。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案下载(甘肃省县级优课)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优秀教案下载(甘肃省县级优课)
教学课件 学生学案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练习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分别检验实验室一瓶标签破损和已失去标签的溶液显碱性。
1.独立思考。
2.交流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巩固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1.借助演示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溶液的酸碱性(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3.掌握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4.了解测定溶液酸碱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学习重点
1.理解溶液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2.会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学习难点Leabharlann 掌握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课前准备
1.交流实验结果,总结梳理改变溶液pH的方法。
2.巩固相关知识点。
联系实验结果归纳改变溶液pH的方法。
强化练习
巩固目标
呈现练习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了解学生目标达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测定溶液的pH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了解测定溶液的pH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引导学生明白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业布置
巩固目标
1.课本第65页练习与应用的1.(1)(2)、2、4题。
2.完成本课时练习册。
说明:教学具体内容见课件及学生学案。
二、pH的测定及注意事项
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并联系实际讨论、归纳操作注意事项。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

2. 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pH试纸、pH计。

3. 常见酸碱性溶液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2. 教学难点: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测定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醋、柠檬等,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概念。

2. 新课:讲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介绍pH试纸和pH计的使用方法。

3. 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pH试纸和pH计测定不同溶液的酸碱性。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碱性溶液,如土壤、自来水、饮料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溶液的酸碱性概念和实验过程。

2. 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3. 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材:pH试纸、pH计、各种溶液(如食醋、柠檬、肥皂水等)。

2. 准备多媒体课件。

3. 准备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材料。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九、教学拓展:1. 酸碱中和反应: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原理。

2. 酸碱平衡:简要介绍人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性。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溶液的酸碱性》整体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溶液的酸碱性,会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会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3、知道酸碱性溶液对生命活动及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示剂的使用,了解化学测量在化学研究和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检验培养学会学生定性的和定量的认识物质2、通过对酸碱指示剂发现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于溶液酸碱性及酸碱度的检测培养学生能用实验的方法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物质鲁教教学重难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教学重难点:对于溶液酸碱性的认识及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课前准备:实验用品:试管、玻璃棒、表面皿、紫色石蕊试剂、无色酚酞、PH试纸、各种待测液:稀盐酸、白醋、苹果汁、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白糖水主要学习活动:板书设计:一、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二、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鲁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12345678910111213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试纸的使用方法;三、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关系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

2.胃液的pH在0.9~1.5之间。

3.大多数的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pH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学习评价设计】1.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红色的()A.稀硫酸B.稀盐酸C.白醋D.石灰水2.小明学习化学之后,想在家里用化学方法来鉴别碱面(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食盐,你认为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观察它们的颜色B.分别倒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C.取少量分别倒入食醋D.将它们溶于水,分别滴加酚酞3.欲区别两瓶无色的液体,一瓶是白醋,另一瓶是蒸馏水,取样后进行下列操作,其中不能将两瓶液体区别开的是()A.分别闻两种液体,有酸味的是白醋B.分别用红色的石蕊试纸测试,其中变色的是白醋C.分别加入石蕊试液,其中显红色的是白醋D.分别加入一些石灰石,产生气泡的是白醋4.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A.稀盐酸和稀硫酸B.石灰水和雨水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D.食盐水和蔗糖水《溶液的酸碱性》【课后训练】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_________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_________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中加入酚酞试液后显_______色。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溶液的酸碱性教案【教案】溶液的酸碱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的基本概念;2.理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3.能够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4.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1.酸碱性的基本概念和酸碱指示剂原理的理解;2.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质掌握。

三、教学准备1.图表展示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和酸碱性的对应关系;2.准备酸碱性实验装置和常见的酸碱物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图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酸碱性的基本概念,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酸碱性是指什么?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它怎么工作的?2.实验演示(15分钟)准备一些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如柠檬汁、苏打水等。

用酸碱指示剂进行测试,观察颜色变化,记录下来。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 酸性溶液的颜色是什么?- 碱性溶液的颜色是什么?- 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说明了什么?3.课堂讨论(15分钟)让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提问以下问题:- 为什么酸性溶液会转变为红色?- 为什么碱性溶液会转变为蓝色?-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4.总结(5分钟)总结酸碱性实验的结果和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强调颜色变化和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

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什么是酸碱性,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并列举3个酸性物质和3个碱性物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原理以及酸碱性的基本概念。

在总结环节要确保学生对于颜色变化和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有清晰的理解。

布置作业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总结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将掌握用酸碱指示剂定性地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②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溶液的酸碱性及其对生命活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
2、教学重点:溶液的酸碱性、酸碱度的测定与判断。

3、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4、课型:探究、讨论
5、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教学过程:
【引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酸”的印象?
【学生交流】
【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尝来知道酸味,但我们是不允许尝化学试剂的味道的,那么我们怎么确定物质的酸性或碱性呢?
【学生回忆】如何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学生实验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现象:石蕊由紫变红
【学生实验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由紫变蓝
【学生实验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石蕊试液
现象:石蕊不变色
【结论】利用石蕊试液可以鉴别酸性,碱性,中性的溶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教师讲述】像石蕊试液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叫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有多种,酚酞也是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1】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白醋、稀盐酸、酸果汁,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不变色
【活动与探究2】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纯碱溶液、氨水、石灰水,再滴入1~2滴酚酞现象:酚酞由无色变红
【活动与探究3】在小试管中分别滴几滴食盐水、蔗糖水,再滴入1~2滴酚酞
现象:酚酞不变色
【小结】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
【探究】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小结】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课后实验】自己制得的指示剂检验几种不同酸碱性的溶液。

【提问】用酸碱指示剂只可以检验溶液酸碱性的,但不能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强弱的程度。

那么如何测定溶液酸碱度?
【讲述】用pH试纸定量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

【小结】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第二课时: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讨论】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硫酸和石灰水。

请你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

(1)鉴别它们所用的不同类别的试剂是(任选两种);
(2)简述其中一种鉴别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2、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参照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盐水是中性物质B.肥皂水显碱性
C.苹果汁显碱性D.火碱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引入】溶液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交流汇报】学生查找有关人的体液PH的正常范围以及非正常范围引起的疾病,在课上进行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