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适用范围
焦磷酸钠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1.焦磷酸钠在GB2760-2011中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通用名称:焦磷酸钠英文名称:tetrasodium pyrophosphateCNS号15.004 INS号450iii功能水分保持剂、膨松剂、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凝固剂、抗结剂2.2.现申请食品添加剂焦磷酸钠扩大的范围和用量:(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1. 申请扩大到(09.04)的必要性:本公司生产“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已有近10年历史,虽然组成成分和用量均为GB-2760-2011允许,但是,作为复合添加剂,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方法与单一成分所允许的方法有所不同(单一成分只限于冷冻鱼糜),为确保食品安全并完全符合法规,我们在此提出扩大其中成分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的使用范围:由只用于冷冻鱼糜(09.02.03),扩大到常温熟制的鱼糜制品(可直接食用)。
即为:(09.04)熟制水产品(可直接食用)。
本复合食品添加剂“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由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经严谨工艺混合制成。
作为添加剂原料的以上两种成份,均属于GB-2760-2011所允许使用的范围和用量,但法规中对于水产品,只限于用到“冷冻鱼糜制品(09.02.03)、预制水产品(半成品)(09.03)和水产品罐头(09.05)”中,消费者购买的冷冻鱼糜制品、经过加工成熟食后方可食用。
本复合食品添加剂除可用于生鱼糜冷冻制品工艺外,更被常用于熟鱼糜制品生产,消费者购买成品后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放到冷冻柜里保存。
常温下的保质期为半年、冷冻下的保质期为2年。
并且,熟鱼糜制品的味道较生鱼糜冷冻制品更为鲜嫩、食用方便、保质期可控。
复合食品添加剂“复配水分保持剂”(商品名:保水磷F),专用于熟鱼糜食品保水保鲜。
上市多年后,深受鱼糜生产加工企业的欢迎。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本品在常温熟制鱼糜的生产过程中添加,由于与肌肉组织能充分渗入混合,其保水保鲜效果和口感均最佳,可开袋即食,其在常温下可贮存半年,冷冻贮存可达两年。
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二、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本文叙述的脂肪酶(lipase,简称KLM1)制剂是通过重组多形汉逊酵母1生产菌株(Hansenula polymorpha)发酵生产的,该重组多形汉逊酵母携带有多拷贝来自异孢镰刀菌(Fusarium heterosporum)的脂肪酶编码基因KLM1。
通用名称:脂肪酶Lipase功能分类:加工助剂食品工业用酶制剂使用范围:面包等烘焙食品,面条、意大利面等面食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来源(生产菌):多形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供体:异孢镰刀菌Fusarium hetreosporum系统名称:三酯基甘油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其他使用名称:脂肪酶Lipase;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Triacylglycerol acylhydrolase;甘油三酯脂肪酶Triglyceride lipase;甘油酯水解酶Glycerol ester hydrolase三丁精酶TributyrinaseCAS号: 9001-62-1EC号: 3.1.1.3商品名称:1多形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曾命名为安格斯汉逊酵母(Hansenula angusta),安格斯毕赤酵母(Pichia angusta)。
最新的分类学建议命名为Ogataea polymorpha。
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1 多形汉逊酵母生产的脂肪酶的功能类别及作用机理3.1.1 功能类别脂肪酶(又名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工业加工助剂,在国内外已有长期的历史。
脂肪酶主要催化甘油三酯中1和3位脂肪酸的水解(如下图3-1所示)。
图3-1、脂肪酶KLM1催化甘油三酯水解示意图该酶还对其他脂质组分中的sn-1酯键具有活性,包括二酰基-磷脂和二酰基-半乳糖脂,其催化反应示意图如下所示图3-2、脂肪酶KLM1催化磷脂酰胆碱水解示意图图3-3、脂肪酶KLM1催化双半乳糖甘油二酯水解示意图食品本身内源性的甘油三酯在KLM1脂肪酶的催化下形成具有极性的溶血磷脂和溶血半乳糖脂和自由的脂肪酸,可达到增加烘焙中面团的稳定性、谷物加工的同步糖化和酒精发酵中体系的黏度和泡沫体积,在食品中油、烘焙食品、奶酪以及以奶为原料的调味品的加工中具有长期的使用历史,脂肪酶能使面团更蓬松和稳定,成品面包和馒头的结构更均匀,口感更好。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一、通用名称:L-苏糖酸镁英文名称:Magnesium-L-Threonate分子式:Mg(C4H7O5)2•H2O二、功能分类:食品添加剂中的营养强化剂三、用量和使用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 GB14880)中镁元素的使用范围和用量的标准和要求,L-苏糖酸镁的使用范围和用量为:营养强化剂食品分类号食品类别(名称)使用量L-苏糖酸镁01.03.02调制乳粉(儿童用乳粉和孕产妇用乳粉除外)3.66g/kg ~ 13.40g/kg 14.0 饮料类0.37 g/kg ~ 0.730 g/kg 14.06 固体饮料类15.85g/kg ~ 25.60g/kg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一.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及作用机理1.常量元素镁的概述1.1 镁的生理功能镁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浓集于腺粒体中,仅次于钾和磷,在细胞外液仅次于钠和钙居第三位。
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镁离子作为酶的辅助因子参与体内所有能量代谢, 激活和催化大约300多种酶系统, 包括葡萄糖的利用, 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三磷酸腺苷代谢及膜离子转运等, 并与线粒体细胞及所有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有关。
镁离子通过激活膜上的Na+—K+—ATP酶, 保持细胞内钾离子的稳定, 镁离子的改变也影响钙的代谢。
所以镁具有维持心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的特殊作用。
1.2 镁缺乏对机体的影响(1)镁缺乏与钙代谢:低钙血症患者常有显著的镁缺乏表现,而镁耗竭也可导致血清钙浓度下降。
(2)镁缺乏与神经肌肉兴奋性:神经肌肉兴奋性亢进是镁缺乏的最初表现,严重时出现谵妄、精神错乱等。
(3)镁缺乏与心血管疾病:镁缺乏引的镁代谢异常与各种退行性疾患的发生有关。
心血管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在正常受试者中,实验性镁耗竭可使尿溶血栓烷浓度、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以及血压增高,表明镁缺乏对血管功能可能有潜在的影响。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一、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1.1 名称通用名:低聚半乳糖英文名:galactooligosaccharide同义词:GOS1.2 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申报低聚半乳糖产品为营养强化剂,主要作为益生元类物质,应用范围和使用量与食品添加剂标准中规定使用的低聚半乳糖使用范围和使用量一致,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幼儿及较大幼儿配方食品及各类食品中。
使用量不超过64.5g/kg。
低聚半乳糖是食品添加剂GB2760-2014 中规定允许使用的营养强化剂,所批准的低聚半乳糖来源也是乳糖。
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2号确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低聚半乳糖为新的食品添加剂,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
批准公告如下:此外,卫生部2008年第20号公告同时批准来源于乳糖的低聚半乳糖为新资源食品,使用范围为:婴幼儿食品、乳制品、饮料、培烤食品、糖果。
新资源公告如下:我司的低聚半乳糖同样以乳糖为原料,经β-半乳糖苷酶催化水解乳糖获得。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酶制剂β-半乳糖苷酶来源于两岐双岐杆菌。
二、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低聚半乳糖对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群有很强的增殖作用,减少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有害发酵产物的生成。
同时具有和植物膳食纤维相同效用,可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功能。
因此我国已批准低聚半乳糖可以用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新资源食品也已批准低聚半乳糖作为一般食品成分广泛用在食品中。
欧盟、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也已批准低聚半乳糖作为益生元物质在婴幼儿食品及各类食品中广泛使用。
GOS是通过酶将半乳糖从乳糖转移到糖的受体上而生成的。
而其中影响低聚半乳糖功效性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工艺中用于催化水解的酶制剂的来源。
β-半乳糖苷酶来源的不同,相应的低聚半乳糖的功效也会有所不同。
β-半乳糖苷酶是食品添加剂GB2760-2014 中批准的可以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来源包括胞壁克鲁维酵母,黑曲酶,米曲霉,鲁克茹维酵母等。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2.1 通用名称通用名称:焦糖色(亚硫酸铵法)英文名称:Caramel colour class Ⅳ-ammonia sulphite processINS号:150dCNS号:08.1092.2 功能分类着色剂2.3 拟申报使用范围和用量2.4 现批准使用范围和用量焦糖色(加氨生产)为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以下简称GB 2760)中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功能为着色剂。
根据GB 2760的相关规定,焦糖色(加氨生产)允许在可可制品、酱油、碳酸饮料、风味饮料、固体饮料等食品饮料中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在配制酒、白兰地、调香葡萄酒、啤酒和麦芽饮料中最大使用量为50.0 g/kg,在威士忌、朗姆酒中最大使用量6.0g/kg。
三、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1 焦糖色简介焦糖色是一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天然着色剂。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1886.64-2005)定义,焦糖色(亚硫酸铵法)是以蔗糖、淀粉糖浆、木糖母液等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在氨化合物亚硫酸盐同时存在下,加或不加酸(碱)而制得的。
焦糖色(亚硫酸铵法)通常为黑褐色的液体、粉末或颗粒,有一种焦糖的焦香味。
注:本材料中无特殊说明,均指“焦糖色”指“焦糖色(亚硫酸铵法)”。
焦糖色的产生是一种褐变反应(Browning Reaction)。
焦糖化反应是由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时,因糖发生脱水与降解,发生褐变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焦糖化反应,又称卡拉密尔作用(caramelization)。
至今为止,科学技术尚不能确切的解释焦糖化反应的机理,焦糖的结构组成也尚未被认识。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通用名称:硬脂酰乳酸钠(Sodium stearoyl lactylate)功能分类:乳化剂、稳定剂用量:2.0g/kg使用范围:02.05 其他油脂或油脂制品(粉末油脂)3.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文件3.1 作用原理硬脂酰乳酸钠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由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亲水基一般是溶于水或能被水浸湿的基团如羟基,故可与水或水溶性物质相溶;亲油基一般是与油脂结构中烷烃相似的碳氢化合物长链,故可与油脂相溶。
因此硬脂酰乳酸钠能分别吸附在油和水两相中互相排斥的界面上形成薄分子层,降低两相的界面张力,从而使原来互不相溶的物质得以均匀混合,形成均质状态的分散体系,改变了原来的物质状态,进而改变食品的内部结构,提高食品的感官和食用质量。
图1 硬脂酰乳酸钠的分子结构图硬脂酰乳酸钠的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约为8左右,它可以使食品中的油水均匀分散,特别在高油脂的烘烤食品中效果更为突出,可节省油脂用量约10%。
它还能与淀粉和蛋白质相结合,形成络合物,从而改善食品内部组织结构,在面包、蛋糕、馒头等食品中具有优越的乳化、稳定及增强面包面筋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保鲜、延缓食品老化的效果 ,因此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硬脂酰乳酸钠在粉末油脂中的作用效果试验及最佳使用量3.2.1 试验背景在GB 151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见附件1)中“食用油脂制品”的定义为:经精炼、氢化、酯交换、分提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加工的动、植物油脂的单品或混合物,添加(或不添加)水及其他辅料,经(或不经过)乳化急冷捏合制造的固状、半固状或流动状的具体某种性能的油脂制品。
包括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代可可脂(包括类可可脂)、植脂奶油、粉末油脂等。
即粉末油脂是包含在食用油脂制品中的一种产品类别。
粉末油脂是一种新型的油脂制品。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3.3在拟添加的食品中添加与否的效果对比实验
3.3.1调制乳
进行调制乳的口感对比实验,观察使用异麦芽酮糖与否调制乳的口感变化,从而判断异麦芽酮糖的替代作用是否有效。
根据有关医学研究,异麦芽酮糖不会被唾液、胃酸和胰液消化,一直到小肠才被小肠蔗糖酶、异麦芽糖酶、复合催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吸收"因为其结构类似蔗糖,消化后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直接吸收代谢,因此没有任何食用安全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人体一次食用85克也不会导致腹泻"。[2]
异麦芽酮糖对于产品的能量增加效果好,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从品质和营养的角度,生乳中的糖含量并不高而且所含糖类主要是乳糖,对于那些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来讲,调制乳中的生乳所含的乳糖并不是非常好的营养价值,饮用会引起不适。
目前,中国批准在调制乳、风味发酵乳、水果罐头、蜜饯凉果和其他杂粮食品中使用的甜味剂,如三氯蔗糖及一些糖醇类甜味剂,基本上只顾及到了甜味,没有顾及到能量的获得。而能量的获得主要依靠食糖类物质,因此,从技术上寻找能两者兼顾的甜味剂是非常必要的。
异麦芽酮糖安全,口感柔和细致。从食品安全角度,异麦芽酮糖具有与高纯度蔗糖极为相似的纯甜味,对味蕾的最初剌激速度比蔗糖快,甜味温和细致,食用期间与之后都没有不良口感。甜度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各种温度下,均可表现出纯正的甜味。人对各种糖醇的摄入均有一定耐受量,否则会有不同程度的助泻作用,例如山梨醇一次摄入15g,会导致腹泻;木糖醇一次摄入30g会产生腹泻。[1]
综上所述,在中国批准将异麦芽酮糖应用于调制乳、风味发酵乳、水果罐头、蜜饯凉果和其他杂粮制品是安全的和必要的。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2. 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2.1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亚硫酸钠,CNS号:05.004,INS号:221,英文名:sodium sulfite2.2 功能分类抗氧化剂2.3 用量和使用范围3.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3.1 申请扩大使用范围的背景说明我司果酱、水果调味糖浆类产品,含有水果,糖和水等原料,如放置常温,由于水果的天然特性,放置一个月左右后颜色已经变化,绝大部分客户都不能接受。
为了适应目前的工业化市场需求,需要添加抗氧化成分来延缓水果褐变的发生。
还原剂是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失去电子或有电子偏离的物质。
加入还原剂后,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被氧化,保护水果肉馅的营养成分,颜色和味道,延缓变化的发生。
亚硫酸钠在食品中尤其蔬果类产品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对氧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3.2亚硫酸钠的抗氧化作用机理3.2.1 水果的氧化与褐变水果类产品富含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等,除了酸甜可口外,更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但是也极易氧化,是导致包括水果肉馅在内的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使颜色发生褪色,褐变,还会使其维生素破坏,风味发生改变,降低营养价值。
酶促褐变是在新鲜植物性食物中,酚酶催化酚类物质形成醌及其聚合物的结果。
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正常的情况下,氧化还原反应之间(酚和醌的互变)保持着动态平衡,当组织破坏后,氧就大量侵入,打破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于是发生了氧化产物醌的积累和进一步聚合及氧化,形成黑色。
金属离子,如铁,铜等,均可催化酶促反应;非酶促褐变,包括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多元酚氧化缩合等。
- 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可形成脱氢抗坏血酸,再水合形成2,3-二酮古洛糖酸,脱水,脱羧后形成糠醛,再形成褐色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二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产品中文名称:β-环状糊精
产品英文名称:beta-cyclodextrin
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一、通用名称
通用名称β-环状糊精
英文名称beta-cyclodextrin
INS号459
CNS号20.024
二、功能分类
抗氧化剂
其他(风味保护剂)
三、用量及使用范围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备注
15
05.02.02 除胶基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压片糖果)
四、β-环状糊精在我国的允许使用情况
通过总结我国不同时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发现,一直以来β-环状糊精在我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为增稠剂。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第9号公告,批准β-环状糊精作为加工助剂(胆固醇提取剂)扩大使用范围。
现将法规汇总如下:
GB276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件2.1)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
量/(g/kg)
备注
05.02.01
胶基糖果20.0
06.07
方便米面制品 1.0
08.02 预制肉制品 1.0
08.03 熟肉制品 1.0
14.02.03
果蔬汁(浆)类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2 植物蛋白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3 复合蛋白饮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3.04 其他蛋白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4 碳酸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5 茶、咖啡、植物(类)
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7 特殊用途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4.08 风味饮料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16.06 膨化食品0.5 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
量
助剂
中文名称助剂
英文名称
功能使用范围
β-环状糊精β-cyclodextrin 胆固醇提
取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和调制乳、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稀奶油(淡奶油)及其类似品、干酪和再制干酪及其类似品的加工工艺
GB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附件2.2)
功能为增稠剂,列于表 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件2.3)
功能为增稠剂,列于表A.3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名单。
其中食品类别中糖果的分类包括压片糖果。
GB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附件2.4)
功能为增稠剂
食品分类号食品名称最大使用量/(g/kg) 备注
- 烘烤食品 2.5
- 汤料100
五、申报相关说明
1. 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预扩大的使用范围
GBT 31120-2014《糖果术语》中对压片糖果的定义“压片糖果(tablet candy)是以食糖或者糖浆(粉剂)或甜味剂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压制成型等相关工艺制成的固体糖果”。
GB/T 23823-2009《糖果分类》规定了压片糖果的分类包括坚实型压片糖果(无心型压片糖果)、夹心型压片糖果、包衣及包衣抛光型压片糖果、无糖型压片糖果以及其他型压片糖果。
我司生产的叶黄素酯蓝莓片以山梨糖醇、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白砂糖、蓝莓粉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压制成型等工艺制成的固体糖果,且无夹心包裹其中。
因此我司生产的叶黄素酯蓝莓片为坚实型压片糖果(无心型压片糖果)。
由于我国食品添加剂现行法规GB2760-2014中附录E食品分类系统中,0.5.02糖果类别内只分为“基胶糖果”和“除基较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
因此,结合法规和生产实际,我司此次预将β-环状糊精的使用范围扩大至“除基胶糖果以外的其他糖果(压片糖果)”。
2. 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的功能类别
我司预将β-环状糊精的功能归类为抗氧化剂和风味保护剂,原因有以下几点:
1)β-环状糊精在压片糖果生产加工过程中起到的功能符合相应的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的定义:
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法规GB2760-2014附录D《食品添加剂功能类别》中对抗氧化剂的定义为“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
我司生产的叶黄素酯蓝莓片压片糖果中添加了叶黄素酯和蓝莓粉。
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在加工过程中易被氧化造成产品中叶黄素酯色素的损失。
国内外众多研究证实,β-环状糊精能很好的包接天然色素,形成复合物,防止天然色素被氧化,保持稳定性。
我司进行的技术效果实验也证实了β-环状糊精能起到抗氧化、保持色泽稳定性的效果。
因此,β-环状糊精在压片糖果的生产过程中能实现抗氧化剂的功能效果。
此外,蓝莓粉也是产品的重要原料。
蓝莓粉具有天然的蓝莓果香,是产品中果香风味的主要来源,对产品整体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原辅料处理、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天然的果香风味易挥发、散失,造成终产品风味的不稳定性。
β-环状糊精可与风味成分形成络合物加以保护,利用环状糊精与风味物质作用,
形成环状糊精-风味物质分子的包埋络合物,可以更好地保护多组分食品体系中存在的挥发性和/或不稳定的味物质,使其在食品加工中免受损失。
因此,β-环状糊精在压片糖果生产过程中也能起到风味保护剂的作用(其他类别)。
2)与β-环状糊精在国际组织或其他国家的相关批复情况及国内外学术研究结果一致:
在美国,β-环状糊精作为香味载体或香味保护剂且使用于压片糖果是“公认为安全的”。
众多国内外学者也对β-环状糊精包埋其他物质后形成的络合物的抗氧化功能做出详细地研究。
3. 总结
综上所述,出于工艺的需要我司欲在压片糖果产品中加入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作为抗氧化剂和风味保护剂,稳定产品的色泽和果味,从而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
但是β-环状糊精在GB2760-2014中的功能仅为增稠剂且压片糖果尚未在其可允许使用的食品类别内。
因此,我公司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β-环状糊精用于压片糖果的技术必要性和使用效果,现提交食品添加剂β-环状糊精扩大使用范围的申请,供专家审查!
六、附件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