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镀镍光亮剂
电镀镍光亮剂详情功效及研究

电镀镍光亮剂详情功效及研究电镀镍光亮剂特别适用于聚乙烯和聚丙烯薄膜,本品具有润滑性,可增进蜡笔和石油产品、油墨与沥青、金属和纺织品的性能。
作脱模剂,可用于注模法中的热塑性树脂。
在工业和家用方面可用作消泡剂和防水组分。
作缓蚀剂,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膜,用来保护金属表面。
它还可改进石蜡和树脂的相容性,如作为地板蜡和鞋油用的掺合剂。
本品用于粘合胶粘带,可保持爽滑和防粘连。
可用于涂料、搪瓷、清漆和天然漆,可增加涂料的耐化学性能。
还用来生产改善摩擦性能的油和润滑脂,如拖拉机润滑油、工业润滑脂等。
经本光泽剂加工后的五金件,可有效的去除毛刺,并可使倒角处更加光滑,提高精度和增强工件光泽度等效果。
加强流程中磨削力及减少工件氧化。
同时使各种普通配件外表更加美观光滑,使用寿命及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
它用作纺织乳化剂、柔软剂和耐用防水剂的中间体,家用洗涤剂的泡沫稳定剂。
高整平与快消耗是共生的,因为整平作用本身就得靠光亮剂在阴极的还原来产生,因此这是难以克服的问题。
电电镀镍光亮剂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金属制品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金属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
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
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
光亮剂的消耗量大于第三代产品,加之售价普遍较高,因此在镀镍总成本中添加剂的相对成本比例增加。
但因出光快、高整平、光亮范围宽,因而可以缩短镀镍时间。
这样,一是减少了昂贵镍的消耗,二是提高了生产效率,总的成本仍然下降,受到普遍欢迎。
但应当说,最适用于外观要求高而抗蚀要求不高的装饰产品,特别是采用厚铜薄镍工艺的产品。
浅谈电镀光亮剂的开发_王宗雄

文章编号: 1002-227X(2000)02-0061-02茶居闲聊浅谈电镀光亮剂的开发王宗雄1, 周长虹2(11宁波市电镀协会,浙江宁波315040;21武汉市日用五金科研所,湖北武汉430064) Development of electroplating brightenersW ANG Z ong-xiong, ZH OU Chang-hong 随着我国新一代电镀光亮剂的研制开发及应用,国内先进光亮剂也开始与国际水准接轨。
由于国内光亮剂品种虽多,但水平不一,给电镀厂家在工艺选择上带来困难,同时国外各种光亮剂大量涌入,因此,提高国产光亮剂的竞争能力是关系到这部分民族工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电镀与精饰》老专家工作委员会于1998年组织对镀镍光亮剂进行测试评估,选择了几家国内影响大的厂家:武汉风帆电镀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永生助剂厂、广州二轻工业技术研究所和两家国外有名公司进行比较,产品送机械工业部电镀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7508-98《光亮镀镍添加剂技术条件》作全面性能检测。
该中心经5个多月反复测试于1998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专题会议对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10项指标除消耗量较国外产品略高外(1998年已改进)均接近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这是十分可喜的事。
许多光亮剂都是采用优选中间体进行复配的方式进行研制开发,最典型的如各种第四代镀镍光亮剂,新一代硫酸盐镀铜光亮剂、酸性和碱性镀锌光亮剂等。
光亮剂的研制开发与各种类型的中间体关系密切。
一般来说,国外生产中间体的 收稿日期:1999-11-18厂商大多数是实力一流的大公司或专业性公司,由于他们工艺先进、技术实力雄厚,中间体品种繁多且质量稳定可靠,纯度亦高。
国内中间体厂商的规模和实力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若国内厂商能与国内的大型化工集团,特别是精细化工公司联手,凭借其人才优势与先进的科研手段,必将研制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适用于电镀工业的专用中间体。
电镀光亮剂的作用原理

电镀光亮剂的作用原理
电镀光亮剂是一种常用于金属电镀工艺中的化学品,其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表面活性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常包含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胺类或硫酸盐类物质,可以降低金属表面的表面张力,增加液体对金属表面的润湿性,使电镀液在金属表面均匀分布,从而提高镀层的光亮度。
2. 柔化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的柔化剂能够与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保护膜,使金属表面微观凹凸不平的地方填充并平滑化,从而改善金属表面的光洁度。
3. 阻垢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常含有一些阻垢剂,可以与金属表面上的氧化物、碳酸盐等杂质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防止其再沉积在金属表面上,防止金属表面的污染和氧化。
4. 加速剂作用:电镀光亮剂中还常含有加速剂,可以加速金属电极上的阳极溶解速度,提高电镀速度,使得金属镀层能够均匀、快速地沉积在金属基体上。
总的来说,电镀光亮剂通过表面活性剂、柔化剂、阻垢剂和加速剂等成分的协同作用,能够改善金属表面的润湿性、光洁度和电镀速度,从而得到光亮、平滑、均匀的金属镀层。
镀镍光亮剂配方

镀镍光亮剂配方镀镍是一种高科技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使金属表面达到异乎寻常的光洁度和抗腐蚀性。
镀镍光亮剂是一种可用来提高以镀镍处理过的金属表面光洁度和韧性的特殊添加剂,其配方包括一些成分: 1.化镁:氧化镁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良好的能量转换能力。
它能够形成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是保护镀镍表面和提高光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磺酸钠:它是一种金属表面处理的主要成分,它的作用是减少金属表面的摩擦,同时还能够表面防止氧化。
3.代磷酸钠:它是一种溶于水的无机盐,采用氯代磷酸钠在镀镍光亮剂中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磨性。
4.胺:苯胺是一种高效的抗腐蚀剂,它能有效抑制金属表面的氧化,同时还可以增加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5.吡咯:这是一种抗碱性剂,可以使表面形成氧化铝,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隔热性。
6.酸钠:硫酸钠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和抗磨损性,可以有效抑制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腐蚀,从而提高金属表面的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配制这种镀镍光亮剂的过程非常复杂,必须在正确的温度、有限的时间内,以及适当的pH值条件下,精确调配上述成分的比例。
最终的镀镍光亮剂可以通过涂抹或焊接的方式来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对金属表面的抗腐蚀性和光洁度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同时,由镀镍光亮剂形成的保护膜也可以提高金属表面的韧性,从而有效防止表面受到碰撞,擦伤等物理损伤。
镀镍光亮剂是一种特殊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它不仅能够使金属表面达到异乎寻常的光洁度,而且还能够有效抵抗各种外界因素,如氧化、腐蚀、碰撞等,从而大大提高金属表面的耐用性。
然而,由于镀镍光亮剂配方的成分特性和配制过程的复杂性,质量合格的镀镍光亮剂的制造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此,就必须仔细掌握其配方,在合适的环境下,按照规定的精度对每一种成分进行加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表面处理者的需求。
电镀镍光亮剂

电镀镍光亮剂电镀镍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家电等领域。
而电镀镍光亮剂则是电镀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剂,它能够提高电镀镍的光亮度和均匀性,从而增强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一、电镀镍光亮剂的种类根据光亮剂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可以将其分为有机光亮剂和无机光亮剂两类。
有机光亮剂是以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光亮剂,它们能够在电镀液中形成一层薄膜,使电镀层表面光亮度更高、更均匀。
有机光亮剂的优点是对电镀液的影响较小,能够适应不同的电镀工艺和条件。
常用的有机光亮剂有硫酸钯、硫酸镍、萘酚等。
无机光亮剂是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光亮剂,它们能够在电镀液中形成一层光亮度高、耐腐蚀的氧化膜,从而提高电镀层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无机光亮剂的优点是对电镀层的影响较小,能够适应高温、高酸度等恶劣的电镀条件。
常用的无机光亮剂有硫酸铬、硝酸铜、硫酸锌等。
二、电镀镍光亮剂的作用机理电镀镍光亮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形成光亮度高、均匀的电镀层表面,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光泽度。
2.抑制电镀液的氢气生成,减少电镀层的氢脆和气泡等缺陷。
3.调节电镀液的pH值和温度,控制电镀层的成分和结构。
4.增强电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减少电镀层的氧化和腐蚀等损伤。
5.提高电镀效率和降低电镀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电镀镍光亮剂的应用范围电镀镍光亮剂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家电等领域,是提高产品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
1.汽车工业:电镀镍光亮剂在汽车外壳、轮毂、排气管等零部件的表面处理中,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汽车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2.航空工业:电镀镍光亮剂在航空发动机、航空仪表、航空零部件等领域的表面处理中,能够提高产品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从而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空设备的可靠性。
3.电子工业:电镀镍光亮剂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表面处理中,能够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镀镍光亮剂及其中间体

镀镍光亮剂及其中间体1前言镀镍光亮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一般分为四代。
第一代镀镍光亮剂以金属盐为主体;第二代为1.4-丁炔二醇和糖精的结合为主;第三代是1.4-丁炔二醇的环氧化合物及糖精;第四代以吡啶衍生物和炔胺类化合物及丙炔醇衍生物的组合及柔软剂为最典型的代表。
这几代镀镍光亮剂中,第三和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与其中间体的关系密切。
镀镍光亮剂的中间体(以下简称中间体)实际上就是一种可以用来直接配制镀镍光亮剂的某种化工原材料,就象配制酸性镀铜光亮剂的M、N、SP、P等一样。
只要充分认识与熟练掌握了市售的各种类型中间体的效能(用途)、使用方法及配制技巧,把中间体进行适当组合就可以配制出性能良好的第一类(初级)镀镍光亮剂和第二类(次级)镀镍光亮剂。
2镀镍光亮剂的中间体中间体也分为第一类(初级)光亮剂与第二类(次级)光亮剂。
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中的次级光亮剂以吡啶衍生物及炔胺类化合物为主体,再配以丙炔醇衍生物等其它中间体,这种组合最为典型,它们大都是几乎无色透明的液体。
用青岛华龙电镀公司的PHP(吡啶衍生物)200~300g/L,DEP(二乙胺基丙炔)20~30g/L,PAP(丙氧基丙炔醇)30g/L,ALS(烯丙基磺酸盐)30g/L配制的镀镍次级光亮剂与适量糖精配合,在空气搅拌下,电流强度2A,电镀时间3min可得到全光亮的霍尔槽试片,而且镀层的韧性好,其优良的性能可与国外优质镀镍光亮剂媲美,价格则低于进口产品〔1〕。
可以作为第一类光亮剂的中间体主要有:BSI(糖精)、ASNA(不饱和烯烃磺化物)、MHSS或MHEE(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MSEE(不饱和脂肪酸的磺化物)、ALS(烯丙基磺酸盐)、SOB(芳香族磺酸盐)、BBI(磺酰胺类)、VS(烃基磺酸盐)、PN(脂肪不饱和磺酸盐)、PS(丙炔磺酸盐)等,另一种常用的物质是HPSS(有机多硫化合物)。
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中的初级光亮剂,一般称为柔软剂,如武汉风帆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的柔软剂S含有BBI(C12H11NO4S2)和VS(C2H3SO3Na)等中间体,效果优良。
镀镍光亮剂

镀镍光亮剂简介镀镍光亮剂是一种常用于金属表面镀镍处理的化学品。
它具有提高金属表面亮度和润滑性能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家具等领域。
成分及原理镀镍光亮剂主要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特殊添加剂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表面张力,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镀镍膜。
有机酸有机酸是镀镍光亮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们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提供理想的镀镍基质。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镀镍光亮剂中的重要成分。
它们能够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促进金属表面镀镍液的扩散,使得金属表面镀层更加均匀。
特殊添加剂镀镍光亮剂中还含有一些特殊添加剂,如缓蚀剂、消泡剂等。
它们能够提高镀层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金属表面的腐蚀和气泡产生。
使用方法使用镀镍光亮剂进行金属表面镀镍处理需要以下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金属表面,确保其清洁无尘,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和面罩。
2.配制镀镍液:按照镀镍光亮剂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合适的剂量的镀镍光亮剂加入到镀镍液中,并搅拌均匀。
3.镀镍处理:将金属制品浸入镀镍液中,保持一定的处理时间,确保金属表面能够充分与镀镍液反应。
4.清洗处理:将处理过的金属制品从镀镍液中取出,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镀镍液和其他污染物。
5.烘干处理:对金属制品进行烘干,以确保表面干燥,并防止水分引起的镀层氧化或起泡。
6.检查与包装:对镀层进行检查,确认其质量和光亮度,然后进行适当的包装。
注意事项在使用镀镍光亮剂进行金属表面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镀镍液应配置于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行,以减少对人体的影响。
•需要佩戴防护手套、面罩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防止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伤害。
•镀勿过长时间,以免造成镀层厚度不均匀。
•使用后的液体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镀镍液的储存和运输需要注意防止高温、潮湿等条件,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在使用镀镍光亮剂之前,建议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以确定适合的处理工艺和镀膜效果。
常用镀镍光亮剂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常用镀镍光亮剂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1.亚铁氰化铜在镀镍溶液中是一种颗粒极其细小的溶胶状不溶物,经一一般方法过滤较难将它衫滤去为此需要进行精密过滤,方能将亚铁氰化铜去際余。
费昏这种方法比起调高pH值使重金金属形成氢氧盂化物的化决这一学沉淀法要节约许多,因:为可避免大量钮的氢氧化镍同时沉淀。
但溶液需要过滤,也觉得不便,而且过滤起来比较困难,所以这种方法近年来已趋向不用了。
2.第二代和第三代镀镍光亮剂镀出来的镀层一般是带有镍黄光的,没有第四代洁白。
镀层洁白与否对于最终镀f需要套铬的滔臼。
镀层洁白与否§对于最终镀层需要套铬的关系还不是太大,但对于滚镀镍来说,因为它往往用作最后镀层,所以要求镀层洁白,一种是选择性的螯合剂,它们能与金属杂质另一种是选择性的螯合剂,它们能与金属尔出。
这种螯合物多数是带有芳环或杂环结构的有化合物,不会对镍镀层产生全自动超声波清洗机不利J影响。
由于这些化合物,不会对镍镀层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这些螯而能改变这些异种金属;的电极电位,使它们的放电电位接近镍离子,这样镀出来的镀层既不会粗糙,也不会带来其他有害影响。
由于异种金属杂质与镍离子共析,所以槽液中金属:杂质不会过多地积累起来。
这种方法不需过滤,既筒佰 s6太v JP 县当今去除镀镍溶液中杂质最有效和最好的方法。
当然也需选用性能优良的除杂剂,尤其要注意的也需选用性能优良的除杂剂,尤其要注gg是灯诛镀层不会带来有害的影响。
经长期使用证实,下列一些除杂剂是可靠的,它们是::上海永生助剂厂的综合除杂剂、高效镀镍溶液除铜剂和高效除西南化工研究院的AD-871镀镍溶液除杂
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镀镍光亮剂1 镀镍光亮剂的发展电镀镍光亮剂发展至今,一般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采用无机光亮剂,如镉盐等;第二阶段为丁炔二醇与糖精;第三阶段为丁炔二醇与环氧化合物的缩合物与糖精;第四阶段为中间体复配的次级光亮剂与作为初级光亮剂的柔软剂,即所谓第四代镀镍光亮剂。
丁炔二醇与糖精配合,能得到白亮镀层,但整平性差,镀层无“肉头”。
丁炔二醇的还原产物1,4-丁二醇和丁烷等残留在镀液中,使性能恶化且很难用活性炭除去::于是开发出将丁炔二醇与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进行催化缩合的BEO、BMP等产品,它们的整平性比丁炔二醇好得多,大处理周期延长。
但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起光速度慢、整平性不理想、低电流密度区光亮性差或造成漏镀、高电流密度区易发雾。
一般要求不高的简单工件可以用,复杂件则难达要求——起光速度慢带来生产效率低、镍耗较大等不利情况。
第四代镀镍次级光亮剂一般由4-9种中间体复配而成,其中有些组分完全摆脱了炔属体系。
即使采用炔属类也不大用丁炔二醇而是用丙炔醇的加成物。
直接用丙炔醇代替丁炔二醇,光亮整平性好得多,但镀层脆性很大,都不主张直接加入。
第四代镀镍次级光亮剂称之为柔软剂,实际上也为几种中间体复配而成,产品差异很大。
2第四代镀镍光亮剂的缺点第四代镀镍光亮剂的主要优点为快起光、高整平,有的产品光亮范围很宽。
一般镀3-5min即能达到较满意的光亮整平性。
有的产品加有杂质掩蔽剂,对铜、铅等杂质不太敏感,容忍量高。
由于售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产品顾及成本,却未体现出第四代镀镍光亮剂的长处:目前第四代镀镍光亮剂总的说来,反映出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中间体多为含硫化合物,因此镀层活性高,;优点是与半光亮镍组成双层镍时易达到120mv以上电位差的要求,缺点是镀层本身耐蚀性不大好。
笔者曾经作过试验,在不锈钢试片上镀亮镍,然后在1:1盐酸中浸泡,用BE类加糖精获得的镀层,浸泡很久不会变色,而用含吡啶衍生物之类的第四代镀镍光亮剂加糖精获得的镀层,浸泡一段时间,镀层开始发暗,进而发黑并有小气泡产生,镍层发生溶解,最后镀层可完全溶于盐酸中。
第二,光亮剂的消耗量大于第二代产品,加之售价普遍较高,因此在镀镍总成本中添加剂的相对成本比例增加。
但因起光快、高整平、宽光亮范围,因而可以缩短镀镍时间。
这样,一是减少了昂贵镍的消耗,二是提高了生产效率,总的成本下降不少,仍受到普遍欢迎。
但应当说,最适于外观要求高而抗蚀性要求不高的装饰产品,特别是采用厚铜薄镍工艺的产品,要兼顾抗蚀性,则至少应采用双层镍,a半光亮镍层应有足够的厚度和相当低的孔隙率:高整平与快消耗是共生的,因为整平作用本身就得靠光亮剂在阴极的还原来产生,因此这是难以克服的问题。
第三,市售的—些产品存在的问题。
不少产品的组分配比是根据单组分的安培小时消耗量折算而成的比例,并未经大生产长期考验,因而比例不当。
由于协同效应要求的比例不等于其比例,大生产的情况远比实验室复杂,因此使用两三个月后比例失调,效果变差,用户不知其组成及作用,无法调整,甚至添加剂生产厂家也无经验调好,只好叫用户大处理后重新添加,但大处理未必就能完全去除所有组分,残存的某些组分又会造成比例失调。
其二、有的厂家出于成本考虑,或者光亮剂中水分太重,或者尽量选用价格低的中间体原材料配制,因而消耗量太大,实际消耗量远远大于说明书上标称的千安小时消耗量(包括某些(一)进口光亮剂),要想按安培小时数自动加料,就有困难。
其三、有的配伍和配比并不好,加多了高区发雾,低区发暗,有的实际上为第四代与第三代光亮剂的混合物。
这些,并非第四代光亮剂的固有问题,而是光亮剂研制配比和生产中的问题。
3中间体及其功能第四代镀镍光亮剂所用中间体种类繁多,代号因无标准而很复杂,有点令人摸不着头脑,目前也未见对其如何分类。
笔者经过一定实践,作了点分析,依愚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3.1高中电流密度区强整平剂这类中间体在高中电流密度区具有良好的光亮整平作用,主要为吡啶和丙炔醇的衍生物,例如:PPS(吡啶丙氧基硫代甜菜碱、丙烷磺酸吡啶嗡盐)PPS—OH(吡啶丙氧基衍生物,羟基丙烷磺酸吡啶嗡盐)DEP(丙炔醇类二乙基氨化物、二乙氨基丙炔胺)PAP(丙炔醇丙氧基化合物)PMP(丙炔醇乙氧基化合物)PABS(丙炔基二乙胺甲酸盐)POPDH(炔丙基氧化羟基丙烷化合物)这类中间体又可分为三类,即吡啶类衍生物、丙炔醇衍生物、炔胺类化合物。
其中DEP的光亮整平效果尤佳,且加足量后低区光亮性也好,但其售价很贵,一般成品添加剂中加得很少或根本未加。
PPS和PPSOH对高中电流密度区也有良好的光亮整平作用。
相对而言,PPSOH的光亮范围比PPS宽,但其消耗量比后者大数倍,易造成比例失调。
吡啶类衍生物被认为是第四代镀镍光亮剂必备成分。
PA(丙炔醇)出光也快,但易分解,镀层脆性大;量小,作用小;量大低区又易漏镀,因此现在不主张直接采用而是配合使用PAP、PME,POPDH其整平性较好,光亮性一般,但消耗量较低。
3.2低区走位及杂质容忍剂这类中间体多为硫脲类化合物等含硫化合物。
它们具有扩展低区镀层,防止或减少漏镀(即所谓“走位”)功能和提高重金属杂质的容忍能力。
硫脲类化合物用量少,但会给镀层带来脆性;加多了低区发暗,高中区亮度不降,应慎用。
这类中间体如:ATP(硫脲类化合物,或ATPN羧乙基硫脲嗡甜菜碱)PS(炔丙基磺酸盐类)、SSO3,(羟烷基磺酸钠盐)、ALO3(炔醇基磺酸钠盐)MOS(丁炔磺酸醚)其它代号还有ALS(丙烯基磺酸钠)VS(乙烯基磺酸钠)、PESS(丙炔嗡盐)等。
它们并不是必须成分,但走位作用明显,特别是ATPN、MOS(深镀能力强,效果好,兼容性大)。
3.3“长效”光亮剂他们对高中电流密度区有一定光亮整平性,但远不及第一类强整平剂,且加入量大后低区镀层易漏镀。
其优点是消耗量较低,因此有的称为长效光亮剂。
这类中间体多为丁炔二醇衍生物的分离物,如:BEO(丁炔二醇乙氧基化合物)BMP(丁炔二醇丙氧基化合物)这类中间体在较低档的第四代光亮剂中含有。
因不含硫,也可用于半光亮镍添加剂中作整平剂用。
3.4用于柔软剂的中间体柔软剂使镀层产生压应力,抵消次级光亮剂产生的张应力,减小镀层脆性,因而具有“柔软”作用。
其主要成分仍为原用的初级光亮剂BSI(糖精或糖精钠)或BBI(对苯磺酰亚胺)。
后者价格高,但综合性能较好,获得的镍层较白一些。
柔软剂中,多数还加有原称为次级辅助光亮剂的一些物质,如,ALS(烯丙基磺酸钠)、BAS(苯亚磺酸钠)、VS(烯乙基磺酸钠)。
柔软剂中的第三类物质为低区走位、杂质容忍物质,如前述的ATP、ATPN、ALO3、MOS、SSO3、PN、PS等。
(二)其中,PS被认为综合效果最好,可提高分散能力与光亮性,提高低区整平性及抗杂质干扰能力,减小镀层脆性,减少次级光亮剂消耗及扩大其含量范围。
VS与ALS作用相仿。
3.5 其它以代号标称的中间体,有的为老产品,如BOZ(1,4—丁炔二醇)、PA(丙炔醇)。
其它还有很多。
如,HD或HD-M(二甲基己炔二醇),能在宽范围内形成半光亮镀层(但整平性不明显),可用于半光亮镍。
PN(不饱和脂肪烃磺酸盐),为除杂水,可络合铜、锌、铅等与镍共沉积。
TPP(固体状除杂剂)及EHS(已基乙基硫酸钠)、KC-EHS等低泡润湿剂等等。
4 第四代镀镍光亮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于众多的售品光亮剂,应认真考核比较其性能,重点考察几点:其一、光亮整平性及起光速度是否良好;整平电流密度范围是否宽;低电流密度区是否漏镀。
用250ml霍尔槽,2A搅拌镀5min,试片半光亮区仪允许2-3mm,明显整平区域应有三分之二长度;其二、大处理周期有多长,至少应在半年左右才好,其二、使用三个月以上性能是否会变差,比例是否会失调:其四、工艺性能是否良好,即加入量是否范围宽?若加少了亮度不足,加多了又会发雾、发暗,则太娇气,工艺维护困难。
笔者主张,技术能力强的单位还是宜直接购买中间体自己配制光亮剂。
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配方比例,防止大的失调,不断完善提高性能;第二、自己配成本肯定要低不少;第三、中间体单独易保存,存放期可以长些;混合好的水剂,已发现某些中间体之间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存放期长了,色泽明显加深,性能变差、若所购水剂生产时间已长,则不如现配的好。
设计第四代镀镍次级光亮剂可参考下述原则至少有一种吡啶类化合物,如PPS或PPSOH;至少一种丙炔类化合物,如DEP、PABS、PAP、PME等;至少一种低电流密度区光亮整平中间体,如PS、PN;至少一种低区走位、杂质容忍物质,如ATP、ATPN、MOS、ALO3、VS、ALS等。
后二种物质可不加在柔软剂中,直接配在光亮剂中,这样可以提高镀层分散能力及比例不易失调。
次级光亮剂可仍用BSI,即糖精,但应注意,市售糖精均为糖精钠,即可溶性糖精。
真正的糖精溶解度很小:25~C290ml水仅能溶1g(糖精钠1.5ml水即可溶1d,沸水25ml可溶1s。
若要求镍层白亮,则可加BBI或部分BBI部分BSI。
实际上第四代镀镍光亮剂镀层白度已比第三代镀镍光亮剂好。
当然,要得到一个好的配方和配比,是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这方面笔者深有体会:经过上百次试验,利用广州科创表面技术有限公司镀镍中间体配成的光亮剂,性能优于不少进口洋货,大生产使用半年,尚无比例失调及任何需大处理迹象,能应付任何复杂大件,镀5min即能达到满意外观及整平要求。
次级光亮剂即为经过筛选生产厂的糖精钠。
镀镍光亮剂发展至今,已属第四代,但并不是说下一代一定会完全取代上代。
至今滚镀镍还有加第—代镉盐的;丁炔二醇与糖精,因为简单.好控制,还有人坚持在用;第二代BE之类也还有一定市场,因为毕竟其消耗少,相对便宜。
任何事情都要——分为二,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也有它的缺点,不可能完美无缺。
选用何种光亮剂,要根据自己产品要求、成本控制、技术管理水平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既要积极吸收先进技术,也不能追求时髦。
不过既然事物在不断发展,新东西总会有其生命力才会诞生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