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合集下载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 主要杀菌因子及强度:56%-63%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卡匣的存放
☼ 应储存于通风良好,干燥阴凉,温度低于250C的环境,切勿挤压,储存时远 离可燃物、重金属、催化金属化合物、热源、火源等,应在产品有效期 内使用,以免造成灭菌不合格,

操作过程中,如更换卡匣、取放灭菌物品等,佩戴
乳胶或者乙烯手套进行处理,而且注意不要使手套接触到面部和眼睛,

警 没有正确的清洗,就不能保证灭菌合格

警 没有有效的去除所有有机物或清洁剂,
告 可能引起器械上淡色残留物形成,
2、物品的干燥:

(ZHOU)期
灭菌前器械必须彻底干燥,否则会导致灭菌
告 时间延长或致使灭菌程序中断,
灭菌前物品处理
☼ 3、物品的包装: 警 告 切勿使用纸袋或含有纤维素或棉的灭菌包装,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 任巧梅
产品说明
☼ 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 离子体灭菌器采用微电 脑程序自动控制,由灭菌 室主体、真空泵、过氧 化氢注入系统、高频电 源等组成,以56%-63%的 过氧化氢为灭菌剂,可杀 灭细菌芽孢,灭菌器在低 温、低湿的条件下,短期 内即可完成灭菌过程,
杀菌原理
☼ 以过氧化氢 H202 为灭菌剂,在低温环境下通过电磁场使汽化的过氧化 氢 H202 形成过氧化氢 H202 等离子态,结合过氧化氢 H202 气体及过氧 化氢 H202 等离子体对室内物品进行低温、干燥灭菌,并能有效解离残 余的过氧化氢 H202 ,
☼ 杀灭微生物类别:能杀灭细菌及芽孢,
倾斜45度摆放,应将袋子纸面朝上,且纸面对纸面,塑面对塑面摆放, 3 器械盒中物品要单层摆放,不得堆叠,切勿堆叠器械盒,器械盒使用无纺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ppt课件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规范操作 ppt课件
例如棉花、纸或纸板、亚麻、毛巾、纱布、海绵、油类、 ;湿度太大的物品(液体、 膏剂、油剂)。 (3)一次性器械(一次性手术服) (4)不完全干燥的物品 (6)植入物
12
四 低温等离子不能处理的物品
(7)不能承受真空压力的器械 (8)老化,表面有破损,材质不确定的软式内镜。 (9)标示为仅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器械。 (10)器械具有复杂的内部部件,难以清洁,例如密封轴承。 (11)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 (12)被灭菌物品的重量超出载物架所承受重量的物品(单层载物架最大
☼ 4 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内镜,对内镜损耗小,因为 其灭菌温度45℃~50℃,对金属表面温和,器械无损伤,而且是终端灭菌 出锅后能马上使用.
☼ 杀灭微生物类别:能杀灭细菌及芽孢。 ☼ 主要杀菌因子及强度:56%-63%过氧化氢。
7
产品说明
白象牌过氧化氢低 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采 用微电脑程序自动控 制,由灭菌室主体、 真空泵、过氧化氢注 入系统、高频电源等 组成,以56%-63%的过 氧化氢为灭菌剂,可 杀灭细菌芽孢。灭菌 器在低温、低湿的条 件下,短期内即可完 成灭菌过程。
☼ 化学监测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物质(状态)变化或化学(颜色)变化, 来测试灭菌过程的参数,化学监测具有快速、简单和费用低得特点, 可用于发现可能出现的灭菌失败,如不正确的包装或装载、灭菌器功 能失效等等。
26
包外、 包内指示卡 灭菌前:紫色 ; 灭菌后:绿色
27
☼ 3 物理检测
☼ ① 待灭菌物品应清洁干燥
记录本上
21
22
生物指示剂
保存方法 ☼ 请在温度4~25℃,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保存,避免日光和紫外线照
射,请勿冷冻。 ☼ 切勿存放在任何灭菌系统、环氧乙烷、过氧化氢、酸、碱或挥发型抗

凯斯普

凯斯普

凯斯普CASP-120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操作手册一、打包1、为保证灭菌效果、防止包装物的细小飞屑给本灭菌器带来故障,灭菌包装袋和无纺布均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前检查是否有瑕疵或破损,如有瑕疵或破损请立即更换。

2、打包时在包内放置化学指示卡,对灭菌进程进行监测。

3、建议灭菌包装袋内分散放置1-3个化学指示卡。

4、建议器械盒内放置4-6个化学指示卡。

5、同一包装内的物品或器械尽量松散放置,避免相互挤压。

6、物品器械原有的保护套、管、皮等需要取下来,可一同灭菌,如电刀头的塑料保护套。

二、摆放1、物品或器械摆放时,不要触及电极圈、灭菌真空室和自动门、器械或本灭菌器造成损坏。

2、打包好的生物制品或器械摆放时,尽量松散,不要相互层叠、挤压。

3、灭菌包装袋的不透明面向上放置。

4、生物指示剂单独包装放入底层左或右下角区。

三、中止灭菌工作本灭菌器正在进行灭菌工作时,您可以按“停止”,选择“是”,中止本次灭菌工作,灭菌器会提示您需要等待的自处理时间,待自处理结束后内销可以条开自动门取出器械。

1、中止灭菌工作后,所有的灭菌物品和器械必须重新打包,更换新的化学指示卡、化学指示胶贴、灭菌包装袋或无纺布。

2、中止灭菌工作后,如原先有生物指示剂,需要更换一支新的生物指示剂,原有的生物指示剂经高温高压灭菌器132摄氏度灭菌30分钟后丢弃。

3、如果的清洗、冲洗和彻底干燥的必要,则需要重新清洗、冲洗和彻底干燥。

4、中止灭菌工作后,取出灭菌的物品或器械时请配戴一次性乳胶、聚氯乙烯或丁腈橡胶材质的手套,以免灼伤。

四、生物培养五、生物监测流程六、生物监测结果判断流程图。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的使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的使用

四:不能被处理的物品

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 被灭菌物品的重量超出载物架所承受重量的物品单层载 物架最大载重量为15kg; 湿度太大的物品; 吸收液体的物品或材料; 一头闭塞的物品; 有含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 液体或粉末; 配有Nylon(尼龙)表面的物品



二:操作流程:

1、打包:两种方法 1)无纺布(7-15天) 无纺布使用最多不能超过6次,打包者 在布的左上角画正字统计次数。 2)纸塑(半年-一年) 纸面朝上,塑面朝下。管带与管带不 重叠。 注:所有包内必须放置白象包内指示卡,无纺布包外要贴 包外指示卡,并注明物品名称和日期、签名。

2、开机: 1)打开机器下面电源开关,点进入输入设定密码,设备 即进入待机状态。 2)按开门键,放入包装好的器械。 3)按关门键关好设备门,选择灭菌程序。 4)根据说明书的要求,选择相对应的灭菌程序,设备即 进行自动工作。 5)灭菌程序结束后,显示屏返回到主界面,并发出结束 提示音,取出灭菌物品,并关好设备门。


五:注意事项

加装灭菌剂,必须佩戴乳胶手套和口罩; 被灭菌器械,必须进行清洗和干燥处理; 程序未结束造成循环取消,必须重新进行打包处理,所 有配套用品需重新更换; 修理或调试灭菌器,须由厂家专业的人员;

六:监测

生物检测方法 1.新安装的设备前一个月须每次都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 效果监测。一个月后,每周均应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 物品含移物等,应每锅放生物指示剂进行检测; 2检测时将生物指示剂用无纺布或特卫强包装袋包装好, 放入机器下层的后部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完毕。内含的安 瓿,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于56℃±1℃培养箱内培养,48h 后,阅读培养结果; 3培养后,指示管不变色,表示灭菌通过;培养后,指示 管变色表示未通过,备说明书查明原因或与售后联系)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4.结果判断:通过观察化学指示物颜色或形态等变化,判定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和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生物监测灭菌效果。
2.监测频次:每天至少一次。
3.监测方法:
(1)管腔器械:应将管腔生物PCD置于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灭菌周期完成后立即将管腔生物PCD从灭菌器中取出;生物指示物应在(56±2)℃下培养7天(或遵循产品说明书),观察培养结果;同时设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质量监测标准操作规程
持有部门:文件编号:
制订者:审核者:版次:
制订日期:审核日期:执行日期:
适用范围:使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
监测类别
内容
关键控制点
物理监测
1.监测项目: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等离子体电源输出功率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
2.监测频次:每批次。
3.监测方法:灭菌器自动监控。
4.结果判定:按照设备厂商的使用说明进行判读。
1.每批次应连续监测。
2.凡是物理监测不合格的,该次灭菌应认定为失败。
化学监测
1.监测项目:包内与包外化学指示物。
2.监测频次:每包。
3.监测方法:每个灭菌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每包最难灭菌的部位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2.自含式生物指示物可不设阴性对照。
3.如实验组培养阳性,应同时进一步鉴定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生物监测
照。
4.结果判定方法:
(1)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实验组培养阴性。
(2)灭菌失败: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实验组培养阳性。

手术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

手术室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操作规程【工作原理】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是在密封容器形成的灭菌室内,根据预设条件和特定的设备,激发产生辉光放电,形成低温等离子体。

即形成包括正电氢离子(H+)和自由电子[氢氧电子(OH.)、二氧化氢电子(Ho2)等]的电离气体。

等离子体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紫外线直接破坏微生物的基因物质,紫外光子固有的光解作用打破微生物分子的化学键,最后生成挥发性的化合物如CO、CHx,通过等离子体中活性基团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达到灭菌的目的。

【组成部分】(1)真空系统:使灭菌舱内的压力在几帕到几十帕之间达到等离子体放电条件。

(2)排气过滤系统:真空系统在向外抽气时,保证外围环境不受真空泵油烟的污染。

(3)注入系统:当程序进入到注液程序后,自动将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灭菌舱内。

(4)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灭菌舱内在注入过氧化氢后,真空度达到预定值,开始产生等离子体进行灭菌。

(5)进气过滤系统:在灭菌程序结束后,向灭菌舱内注入洁净的空气,使灭菌舱内的压力达到一个大气压。

(6)自控控制:由PLC和触摸屏组成,控制机器每一个部件的协调作业。

(7)打印系统:打印机器运行的每一项参数及故障提示,更加直观的了解机器的运行状态。

【适用范围】(1)适用等离子体灭菌的范围: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的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的灭菌,包括金属制品、非耐热物品、非耐温物品。

例如,腹腔镜、电切镜、输尿管镜、鼻窦镜、关节镜等软硬式内镜,内镜器械、镜片、光学纤维及起搏导线、内置或外置的起搏器、无影灯柄、电池、电锯、超声刀头等等均可以适用。

(2)不适用等离子体灭菌的范围:不适用于布类、纸类、粉剂、油脂类及对过氧化氢具有吸附性的物品和含水物品以及一头闭塞的内腔的物品的灭菌。

【操作流程】(1)检查电源是否已连接,检查过氧化氢位置及有效期,确认药盒的包装盒上的化学指示条没有变红,红色表示药盒可能已经损坏。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规范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耗材的使用规范
《储存方法》
• 储存在相对湿度为35%-60%,室温10℃-20℃。 • 避免与消毒剂、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 避光,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过氧化氢卡匣
《注意事项》
• 打开包装前,若发现包装内有液体痕迹,请勿拆 开包装,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出现泄漏。
• 在操作已使用过或退出的卡匣时,应戴上防护手 套。
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
[使用方法]
• 根据器械长度,裁剪包装袋(预留 2~3cm用于封口)。
• 将需要灭菌的器械放入包装袋内(器 械必须被彻底干燥)。
• 放入灭菌器内,包装袋塑料材料面朝 同一方向放置。
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
[使用注意事项]
对包装袋的裁剪、封口请使用专用 裁剪、封口设备。不可以重复使用。 放入灭菌器前、灭菌结束后,请再
省电状态. 空调关机。 • 有生物培养时不能关闭电源。
不能使用等离子灭菌的物品
• 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 • 被灭菌物品的重量超出载物架所承受重量的物品
单层载物架最大载物重量为15kg • 湿度太大的物品 • 吸收液体的物品或材料 • 一头闭塞的物品 • 有含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物品,例如棉花,纸张 • 液体或粉末 • 配有Nylon(尼农)表面的物品
生物指示剂
使用范围
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效 果监测。
生物指示剂
使用方法
1、将其装入特卫强袋中,置于灭菌剂最难达到的部 位(一般是在灭菌系统下层器械搁架的后方)。
2、灭菌完毕,取出时请带上手套。 3、检查瓶身标签特定区域是否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压下瓶盖,使用碾碎夹挤压生物指示剂瓶,切勿用
点击设定培养温度,点击返回。
化学指示卡
【作用原理】化学指示卡是长9.5cm,宽1.5cm的

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培养机使用流程

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培养机使用流程

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培养机使用流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实验室常用的消毒设备之一,能够有效地消灭细菌和病毒,保障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培养机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1.确保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处于通电状态。

2.检查设备内部是否干净,无异物。

3.准备需要消毒的培养皿或其他器皿。

操作步骤
1.打开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门,将待消毒的器皿放入设备中。

2.根据需要设置消毒温度和时间,一般建议使用标准程序。

3.关上设备门,启动设备,等待消毒程序完成。

4.消毒程序完成后,待设备冷却至安全温度后打开设备门取出已消毒的
器皿。

注意事项
1.使用过程中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谨慎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在设备工作时,注意不要触碰设备内部部件,避免受伤。

3.在取出已消毒的器皿时,注意器皿可能有热,小心烫伤。

4.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时,应注意通风,确保安全使用。

通过以上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新华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培养机的使用流程。

正确使用消毒设备能够保障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希望您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确保实验室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菌前物品处理
1、物品的清洗:

没有正确的清洗,就不能保证灭菌合格
告 没有有效的去除所有有机物或清洁剂,
可能引起器械上淡色残留物形成。
警 告
2、物品的干燥: 灭菌前器械必须彻底干燥,否则会导致灭菌周期 时间延长或致使灭菌程序中断。
灭菌前物品处理
3、物品的包装:

告 切勿使用纸袋或含有纤维素或棉的灭菌包装 。
三 灭菌前的处理
☼ 6 灭菌完后不要强行开门,等蜂鸣器声音结束后再开门。
☼ 7 灭菌剂中的活性成分是过氧化氢,很容易渗入皮肤。接触灭菌剂时
,一定要配戴乳胶手套,并正确处理空卡夹。 ☼ 8 灭菌器配套使用的消毒剂中过氧化氢含量为56%-63%,使用过氧化氢 之前,应使用浓度指示卡。 ☼ 9 灭菌前,应确认过氧化氢在有效期内。已过有效期的过氧化氢卡夹 应取出处理掉。
☼ ⑦从灭菌器内取出灭菌包,放置于整洁的治疗车上层
☼ ⑧观察确认生物指示剂标签上的指示标识规范变色
☼ ⑨压紧上盖,压迫挤破生物指示剂管内玻璃 ☼ ⑩取阳性对照生物指示剂一支,压迫挤破生物指示剂管玻璃 ☼ ⑪将挤破的生物指示剂放于55℃培养箱,对照管一同放入 ☼ ⑫培养48h后观察,对照管由紫色变黄色,灭菌管不变色为灭菌合格
七 低温等离子的日常维护
☼ (2)每三个月检查并清洗进气口的尘粒过滤网,如果需要请更换。
☼ (3)每半年请清洗内置油污过滤器,如果需要请更换。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使用规范
乌苏市人民医院 手术室 张秀梅
主要内容
☼ 1 低温等离子的灭菌含义
☼ 2
☼ 3 ☼ 4 ☼ 5 ☼ 6
低温等离子的灭菌原理及特点
低温等离子灭菌前的处理 低温等离子不能处理的物品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使用 低温等离子灭菌周期的监控
☼ 7
低温等离子的日常维护
一 灭菌含义
其灭菌温度45℃~50℃,对金属表面温和,器械无损伤,而且是终端灭菌 出锅后能马上使用. ☼ 杀灭微生物类别:能杀灭细菌及芽孢。 ☼ 主要杀菌因子及强度:56%-63%过氧化氢。
产品说明
白象牌过氧化氢低 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采 用微电脑程序自动控 制,由灭菌室主体、 真空泵、过氧化氢注 入系统、高频电源等 组成,以56%-63%的过 氧化氢为灭菌剂,可 杀灭细菌芽孢。灭菌 器在低温、低湿的条 件下,短期内即可完 成灭菌过程。
(1) 适合的包装材料: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专用纸塑包装袋聚丙烯无纺布 (2)金属灭菌盒:
可以让过氧化氢和等离子体能扩散到灭菌室内的每 一件器械周围。
☼ 4、物品的装载:
(1)装载量不可超过内室容积的 80%。各种大包装排放在篮框内时,应 无积压相互之间应保持10mm的间隙。
(2)纸塑包装袋,若单层水平摆放,应将袋子纸面朝上,且不得叠加; 若竖向倾斜45度摆放,应将袋子纸面朝上,且纸面对纸面,塑面对塑 面摆放。 (3)器械盒中物品要单层摆放,不得堆叠。切勿堆叠器械盒。器械盒使 用无纺布包装。
☼ ⑬操作者在灭菌登记本记录,粘贴此次生物指示剂管变色指示标识于 记录本上
生物指示剂
保存方法 ☼ 请在温度4~25℃,相对湿度30%-70%条件下保存,避免日光和紫外线照 射,请勿冷冻。
☼ 切勿存放在任何灭菌系统、环氧乙烷、过氧化氢、酸、碱或挥发型抗 菌剂如戊二醛或甲醛、过氧化氢卡匣或任何其他氧化物附近。
物理监测:
在标准《ws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 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要求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 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和灭菌时间等灭菌参数。
记录纸可记录出灭菌过程中各灭菌阶段的压力、温度和时间等相关 参数,通过观察这些值与要求是否相符可初步判断灭菌效果的好坏。 物理监测不能真实反应灭菌器内每个包裹的灭菌过程和微生物杀灭 情况,要结合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来综合反应灭菌质量
☼ 低温等离子原理是高浓度(60%)过氧化氢注入灭菌腔内后,利用过氧
化氢气体弥散和其等离子阶段释放出的等离子。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
、酵素及核酸,破坏其生命力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 低温等离子灭菌的特点 ☼ 1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具有高效性,其灭菌剂能渗透一些细 小的夹缝裂隙杀死位于管腔,有孔上的芽孢。
☼ 灭菌是指杀灭和清除外环境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菌和非致病菌,具体
包括细胞繁殖体和芽孢,真菌及其孢子、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 螺旋体,还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意为完全杀
灭或去除对象上的一切微生物。但实际上要完全达到灭菌是很困难的
四 低温等离子不能处理的物品
(7)不能承受真空压力的器械 (8)老化,表面有破损,材质不确定的软式内镜。 (9)标示为仅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或环氧乙烷灭菌的器械。 (10)器械具有复杂的内部部件,难以清洁,例如密封轴承。 (11)被灭菌物品超出机器内胆容量的物品 (12)被灭菌物品的重量超出载物架所承受重量的物品(单层载物架最大 载物重量为15kg).
包外、 包内指示卡
灭菌前:紫色 ;
灭菌后:绿色
☼ 3 物理检测 ☼ ① 待灭菌物品应清洁干燥
☼ ②灭菌包及包装材料不应含植物性纤维材质,如纸、海绵、棉布、木 质类、油类、粉剂类等,打包方法正确
☼ ③物品准备: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待灭菌器械包、记录本、 笔 ☼ ④连续监测整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 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参数;灭菌参数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书 或操作手册的要求,其中过氧化氢作用浓度>6mg/L,灭菌腔壁温度45~ 65℃,灭菌周期为28 ~75min ☼ ⑤打印灭菌参数纸片 ☼ ⑥将灭菌运行的参数打印出来,粘贴于灭菌登记本上
☼ ⑨无菌操作打开灭菌包,取出包内化学指示卡,观察其颜色变化,应 变色均匀,颜色深度达标 ☼ ⑩操作者在灭菌登记本上记录,粘贴此次灭菌包内的化学指示卡与记 录本上 化学监测: ☼ 在标准《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 效果监测标准》中要求,每个灭菌物品包外应使用包外化学指示物, 作为灭菌过程的标志;每包内最难灭菌的位置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 通过观察其颜色变化,判定其是否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 化学监测主要是通过肉眼观察物质(状态)变化或化学(颜色)变化, 来测试灭菌过程的参数,化学监测具有快速、简单和费用低得特点, 可用于发现可能出现的灭菌失败,如不正确的包装或装载、灭菌器功 能失效等等。
四 低温等离子不能处理的物品
☼ 1、适合灭菌的物品,但不限于下列物品: 患者端联接的电线电缆、光学镜片、玻璃镜头、硬式内镜、导管、手术器械、诊疗器械。 ☼ 2、不适合灭菌的物品,但不限于下列物品:
(1)内镜小于1mm、长度大于500mm的不锈钢管腔类器械;内镜小于1mm、长度大于
2000mm的聚四 氟乙烯管腔类器械。 (2)吸湿物品和材料(木质器械、棉织物、纱布、粉剂),由含植物纤维材料制成的物品, 例如棉花、纸或纸板、亚麻、毛巾、纱布、海绵、油类、 ;湿度太大的物品(液体、 膏剂、油剂)。 (3)一次性器械(一次性手术服) (4)不完全干燥的物品 (6)植入物
三 灭菌前的处理
☼ 1 灭菌的物品应用水清洗,并彻底干燥。 ☼ 2 灭菌的物品应清洗彻底,并充分干燥后,用无纺布双层包装后灭菌。 ☼ 3 灭菌物品应无积压单层摆放,包装之间应留有间隙,不应排放过于紧 密。 ☼ 4 包装后的物品最多装载不应超过盛物框容积的80%.
☼ 5 在灭菌的过程中,注意触摸屏上的故障提示,排除故障后重新开机。
培养方法
夹破生物指示剂:佩戴安全防护眼罩及防护手套。
放入培养箱中。 点击触摸屏上的“生物培养管理”,系统提示:
点击“设定培养时间”弹出时间设置界面。注:在56℃+2℃培养48小时。
点击设定培养温度,点击返回。
☼ 在标准《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 效果监测标准》中要求,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 每次灭菌都应认真记录备查,实现质量追踪。
☼ 2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时间短,不影响连台手术的等待时间,
提高了器械的使用率和周转率,可以减少贵重器械的购置,降低医院
成本。
二 低温等离子灭菌原理及特点
☼ 3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对环境无污染,它只需要工作室和普通
电压,不需要蒸汽水及特殊的通风排水设施,灭菌后降解为水和氧气
。对患者、操作人员及环境更安全。 ☼ 4 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器灭菌内镜,对内镜损耗小,因为
☼ 2 化学监测
☼ ①待灭菌物品应充分清洁干燥
☼ ②包里放置化学指示卡,打包 ☼ ③包外粘贴化学指示胶带
☼ ④物品准备:待无菌器械包,记录本、笔速干手消毒剂
☼ ⑤启动灭菌程序,观察运行过程 ☼ ⑥灭菌程序结束,操作者进行手卫生戴手套 ☼ ⑦从灭菌器内取出灭菌包,放置于整洁的治疗车上层 ☼ ⑧观察包外化学指示胶带颜色变化,应变色均匀,颜色深度达标
自含化学指示灭菌包装袋
[使用方法]
☼ 根据器械长度,裁剪包装袋(预留2~3cm用于封口)。 ☼ 将需要灭菌的器械放入包装袋内(器械必须被彻底干燥)。 ☼ 放入灭菌器内,包装袋塑料材料面朝同一方向放置。
五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的操作规程
☼ 1、每天灭菌前30分钟开机对设备进行预热(预热时,必须要有卡夹,不然预
六 低温等离子灭菌周期的监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生物监测
☼ ①待灭菌物品应充分清洁干燥
☼ ②打包 ☼ ③物品准备:待无菌器械包,生物指示剂支(同批号)挤管夹,记录 本,笔,速干手消毒剂 ☼ ④将一支生物指示剂放置在离灭菌器最远端(即下层物品架的左下角 或右下角) ☼ ⑤启动灭菌程序,观察运行过程 ☼ ⑥灭菌程序结束,操作者进行手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