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复习 第2章 专题复习 化合价与化学式练习题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

八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复习 第2章 专题复习 化合价与化学式练习题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

第二章专题复习:化合价与化学式一、选择题1.下列单质的分子式中,错误的是( D)A.氧气O2 B.木炭C C.铁Fe D.氮气N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D) A.H B.O2 C.N2 D.Fe3.甲醇(化学式:CH3OH)是一种新型电池的燃料,下列关于甲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物质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C.该物质所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D.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4.现代医学证明,人类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

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中除钙离子外,还含有一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磷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正确的是( D)A.Ca(OH)2(PO4)3 B.Ca2(OH)2(PO4)3C.Ca3(OH)2(PO4)3 D.Ca5(OH)(PO4)35.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D)A.氧化镁—MgO2 B.氧化铝—AL2O3C.水银—Ag D.硫酸铝—Al2(SO4)36.若R元素无可变化化合价,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RCl3,则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 C)A .ROB .R(NO 3)2C .R 2(SO 4)3D .ROH7.下列关于化合价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 )①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因此称为元素的化合价,而不应称为原子的化合价 ②化合物中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其数值由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或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决定的 ③一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 ④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A .①②B .①③C .②③④D .①8.已知铵根(NH +4)为+1价,硝酸根(NO -3)为-1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氮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但在同一化合物中,氮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B .硝酸铵的化学式是NH 4NO 3C .在硝酸铵中,求氮元素的化合价(X)的计算式是(+1)×4+(-2)×3+2X =0D .在NH 4NO 3,氮原子既显+3价,又显+5价9.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表示正确的是( C ) A.Cl -1 B.Cl +2 C.Cl +1 D.Cl +10.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无机材料,如植入生物体内的生物陶瓷材料HAP[化学式为Ca m (PO 4)n OH],已被医疗上用于修补人的骨骼和牙组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选择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选择题(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习题精选: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闭合开关S,L1发光,L2不发光。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电源电压较低B.L2发生了断路C.L2发生了短路D.L2的实际功率很小2.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A.遇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B.将洗衣机的金属外壳接地C.及时更换破损的导线D.用湿手插拔用电器插头3.右图是两组物质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物质X可用带火星的木条B.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C.该转化可以维持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D.C6H12O6和H2O一样都属于有机物4.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

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

下列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A.B.C.D.5.“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A .“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 .“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 .“3”表示分子个数D .“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6. 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的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 .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的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7. 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 A .NaSiO 2 B .Na 2SiO 3 C .NaSiO 3 D .Na 2SiO 4 8. 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二(含解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二(含解析)

一 、选择题 1.将如图所示完好的接线板连人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指示灯发光。

再将台灯插入接线板上的插座,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题型复习:选择题二(含解析)台灯与指示灯都能发光。

则( )A.该接线板的连接线内只有火线和零线两根导线B.台灯与指示灯串联,并受开关S 控制C.台灯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 在干路上D.该接线板上有5个插孔会使检测的测电笔氖管发光2.垃圾分类已成为新时尚,生活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被运送至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焚烧的垃圾产生的内能转移到高温蒸气以便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

下图是发电机原理的是( )A.B.C.D.3.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某些细菌的细胞质中有一些磁生小体,它们相当于一个个微小磁针。

实验证明:在只有地磁场而没有其它磁场作用时,小水滴中的一些细菌会持续不断地向北游动,并聚集在小水滴北面的边缘。

实验中,若把这些细菌中的磁生小体看成小磁针,则它的N 极指向( )A.北 B.南 C.西 D.东4.如图所示的家庭照明电路中某处存在故障。

电工师傅为查明故障,在保险丝处接入一只“220V,25W”的灯泡L 0。

当只闭合开关S、S 1时,L 0和L 1都呈暗红色(比正常发光状态暗得多;当只闭合开关S、S 2时,)灯泡L 0发光,灯泡L 2不发光。

由此可以确定( )A.L 2灯头接线处断路 B.L 2灯头接线处短路C.开关S2短路 D.L1灯头接线处短路5.下列磁感线描述错误的是()A.B.C.D.6.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RO2的化学式为( )A.CO2B.ClO2C.SO2D.NO27.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D.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各粒子个数比为1:1:18.下列化学符号与含义相符的是( )A.KCl3﹣﹣氯化钾 B.3OH+﹣﹣三个氢氧根离子C.2SO3﹣﹣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D.Cl2﹣﹣两个氯原子9.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期末考试专题练——解答题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期末考试专题练——解答题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2023年浙江省八年级科学期末考试专题练——解答题1 1.常见的制氧剂有氯酸钠(NaC1O3)过氧化钙(CaO2)和超氧化钾(KO2)等,这些制氧剂在一定条件下都可用来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NaClO3MnO2¯△2NaCl+3O2↑,2CaO2+2H2O═Ca(OH)2+O2↑,4KO2+2H2O═KOH+3O2↑。

(1)以上三种制氧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2)3.6克过氧化钙(Ca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克。

(3)若要制取相等质量的氧气.需要氯酸钠和超氧化钾的质量比为。

2.网购绿植经济、便捷,为提高绿植的成活率,商家会在运输时进行特殊处理:①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运输前一周充分浇水,置于充足的阳光下培养;②根部带土挖取,外层用保水性强且有大量空隙的湿谷皮包裹;③修剪多余的枝叶,保留4﹣5片叶片,捆绑固定;④内层用透气的报纸包裹,外包装盒上进行打孔处理。

请根据上述信息,并结合已学知识,对上述“特殊处理”能提高绿植的成活率作出合理解释。

3.某研究机构设计了一款“潜水自救器”,其主要元件包括工作电路.电动气瓶及气囊等(如图1)。

其中工作电路的电压U恒为3伏,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A 60Ω”,力敏电阻R x的阻值随压力的改变而改变。

电动气瓶内装有液态CO2,并设有电磁铁及连接永磁体的阀门,阀门关闭和打开的两种状态如图2所示。

当开关断开时,阀门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使出气口关闭;当开关闭合后,且“潜水自救器”下降到预设深度时,线圈中电流达到30毫安,电磁铁即可推动永磁体使阀门右移,出气口打开为气囊充气,产生的浮力将潜水人员拉回水面,实现自救。

(1)永磁体放置时,需要考虑其磁极的方向,请判断永磁体的左端为极。

(2)力敏电阻R x的阻值随深度变化如下表。

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潜水自救器”能否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实现在潜水深度为20米时自动充气。

(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深度h(米)51015202530R x的阻值(欧)1107040251610(3)为保证人员安全,“潜水自救器”必须设计应急充气功能,小明提出修改方案如图3,在任何深度下出现紧急情况时,只要闭合开关S1,“潜水自救器”就能立刻充气实现紧急自救。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01 磁现象与磁场教师版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01 磁现象与磁场教师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01 磁现象与磁场一、单选题1.(2022八下·金华期中)关于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条状曲线B.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 极出发回到S 极D.磁感线只分布在磁场外,不分布在磁体内【答案】C【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根据对磁场和磁感线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A.磁感线是磁场中并不存在的曲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分布而引入的辅助线,故A错误;B.磁场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故B错误;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 极出发回到S 极,故C正确;D.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磁体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2.(2022八下·余杭期中)将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从中间截成两段,则()A.左右两段都只有一个磁极B.左段一定是N极,右段一定是S极C.左右两段都有N极和S极D.左右两段全部失去了磁性【答案】C【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根据对磁体的认识分析。

【解答】每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即磁极不会单独存在。

将一个条形磁铁从中间截成两段后,会变成两个小磁铁,即每段都有两个磁极,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2022八下·余杭期中)如图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

该金属块能被磁铁所吸引,是因为可能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铁B.银C.铝D.锌【答案】A【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解析】【分析】根据磁性的定义分析。

【解答】我们把磁体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因此能够被磁体吸引的就是铁磁性物质,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2022·萧山期中)某同学研究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将一根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磁针的指向情况如图甲所示;然后把条形磁体放在一块有机玻璃上,并在玻璃上均匀撒一层铁屑,轻轻敲打玻璃,可以看到铁屑的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根据甲图和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情况如图丙所示。

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期末分知识点整理

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 期末分知识点整理

2022-2023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分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要点1磁现象、磁场(一)磁现象1. 磁性(吸铁性):磁性是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称为磁体。

3.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

能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 。

4.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 磁化是指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知识拓展】1. 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其勺柄是磁铁的S极,指向地理南方。

2.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个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即世界上不存在磁单极。

3. 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根据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判断;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二)磁场1. 磁场(1)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的物质。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磁场会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磁场方向:在磁场中,我们将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处的磁场方向。

2. 磁感线:最早由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并引入。

根据磁体周围磁场中铁粉的排列情况画出的带箭头的曲线,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1)磁感线的密集程度反映了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集磁场越强;(2)磁场方向就是小磁针静止后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3)磁场是空间分布的,而磁感线只能表示平面分布。

【说明】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几种磁场的磁感线3. 地磁场(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

小磁针总是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2)地磁南北极和地理南北极的关系: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期末复习专题元素与元素周期表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一、单选题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三、四周期的部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Na 22.9912Mg 24.3119K 39.1020Ca 40.08B.Mg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4C.K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gD.Ca元素的名称是钙,其核电荷数为202.2021 年全球首台第四代核反应堆在我国甘肃省试运行,其关键技术是采用钍-232 作为燃料,优点是反应堆的安全性能高,产生的核废料少。

在元素周期表中,“钍”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中不能直接体现的信息是()A.元素的类别B.相对原子质量C.元素具有放射性D.原子序数3.氖气是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之一,很难找到替代的产品。

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氖气的化学式为Ne B.氖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C.氖气是由氖原子构成的D.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0.18克4.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

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质量不同B.元素符号不同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5.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A.B.C.D.6.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7.在O2、CO2、SO2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A.氧元素B.氧分子C.两个氧原子D.两个氧元素8.金属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金属锇说法正确的是()A.锇原子的质子数是76B.锇原子的中子数是76C.锇原子的电子数是114D.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2克9.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二计算题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专项复习二计算题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3 【中考·宁波】丁酸乙酯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 为0.87 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现取11.6 g丁酸 乙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产生26.4 g CO2和10.8 g H2O。 (1) 含 有 丁 酸 乙 酯 的 物 品 应 远 离 火 源 。 若 丁 酸 乙 酯 燃 烧 , __不__能____(填“能”或“不能”)用水来灭火。 (2)丁酸乙酯可与油类互溶,这种性质属于__物___理___性质。 (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点拨】(1)电压表所在的位置可以看成断路,因此滑
动变阻器始终全部接入电路,那么在滑片移动过程中,
电路的总电阻不变。(2)电阻丝AB与定值电阻R0串联,
根据I=
U R
计算出电路的总电流,然后根据R=
U I
计算
出电阻丝AB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的电阻,接下来根据电
阻和长度成正比列式计算弹簧被压缩的长度,再根据图
物的传统玻璃相比,其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 硅 元 素 与 锌 元 素 之 间 最 根 本 的 区 别 是 _质__子__数__(或__核___电__荷__数__) __不同。
(2) 新 型 玻 璃 具 有 更 好 的 延 展 性 , 这 属 于 物 质 的 ____物__理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3)丁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解:根据生成的26.4 g CO2,可知碳元素的质量为 26.4 g×12/44×100%=7.2 g。根据生成的10.8 g H2O,可知氢元素的质量为10.8 g×2/18×100%= 1.2 g。所以m(C):m(H)=7.2 g:1.2 g=6:1。答:丁 酸乙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第四章复习(二)
中午独立作业
1.一位遇上海难的水手,随着木排在海洋漂流。

他用完了淡水,仍感到异常的口渴,虽然周围的海水十分清澈,但他不喝海水,因为他知道喝海水会致命。

理由是 ( ) A 、海水有苦涩味,根本喝不下去
B 、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能使肠胃腐烂致人死亡
C 、海水中有许多微生物,有些微生物能致人死亡
D 、海水会造成水分从血液和组织内脱离出来进入肠胃中,使人脱水死亡 2.草莓的茎是 ( )
A 、攀援茎
B 、缠绕茎
C 、直立茎
D 、匍匐茎
3.某同学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代谢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人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

在以下研究中: ①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向;
②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关系。

则通过本实验能完成的是 ( ) A 、①②③ B、只有②③ C 、只有①② D、都不能完成
4.叶片宽大的绿色植物,不适合生活在干燥的沙漠,而在海边种植的防风林,选择的植物叶片也大都细小,主要原因是 ( )
A 、减少风的阻力
B 、减少水分的散失
C 、促进光合作用
D 、有利于吸收二氧化 5.北方冬季常绿植物体内的矿质养料的运输减弱或近于停止,主要原因是 ( ) A 、呼吸作用减弱 B 、蒸腾作用减弱 C 、光合作用减弱 D 、吸收作用减弱
5.对于绿色植物而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就会随之增强,但在晴天无云、太阳光照射强烈时,植物在中午前后光合作用效率反而会下降,呈现“午休现象”。

其原因是( ) A 、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 、酶的活性降低以至失去活性 C 、气孔关闭,2CO 摄入不足 D 、气孔关闭,2O 释放受阻
6.一种生活在炎热干燥环境中的植物,可能具有 ( ) A 、深绿色的大叶,叶两面有大量气孔 B 、深绿色的大叶,叶只在一面有孔 C 、浅绿色中等大小的叶,只在叶的上表面有气孔 D 、小而厚的叶,只有少量气孔
7. 在严寒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湿度、
气体和温度,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下列措施及方法正确的是( )
①由于温室内外温差大,在温室薄膜(或玻璃)上结成一层水膜,要及时擦干,以防止透光率降低 ②适当地增加光照,以补充冬季阳光的不足 ③尽量增加空气湿度,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④向温室内定期施放二氧化碳气体,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⑤向温室内定期施放氧气,以降低呼吸作用强度 ⑥冬季温室内温度尽量维持恒定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⑤
C 、②③⑤⑥
D 、③④⑥
8.环割掉一圈较强壮枝条的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环割伤口的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枝条上
树叶生长基本正常,这是因为( )
A 、筛管由上向下输导有机物
B 、导管由下向上输导水分
C 、树皮不具有输导作用
D 、输导作用依赖木质部
9.下列植物体的根系哪一个与小麦一样同为须根系( ) A 、樟树木 B 、小葱 C 、桂花树 D 、柳树 10.植物根呼吸作用所需的有机物来自 ( )
A 、从土壤中吸收
B 、土壤中微生物提供
C 、自身光合作用产生
D 、动植物的遗体
11.阵雨过后,荷花宽大叶面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水分没有渗到叶的内部,其原因是( ) A 、气孔关闭 B 、叶表皮细胞排列非常紧密
C 、细胞膜不透水
D 、叶表皮上有一层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12. 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会失水,以下与之原理不同的是 ( ) A 、盐渍咸肉能存放更长时间 B 、腌制蔬菜有利于保存
C 、医务人员用浓盐水清洗病人的伤口
D 、发热病人可用酒精擦拭降温 13. 阳光下,一棵树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14. 在根尖的结构中,有一群近似正方形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能够伸长,这些细胞位于 (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根毛区
15. 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 ( ) ①土壤结构 ②土壤肥力 ③光照强度 ④水分状况 ⑤通气状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6. 设下图中a 、b 、c 是3个相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中营养物质的质量分数为a >b >c ,它们之 间水分渗透的方向是:
( )
A B C D
17. 成语有“藕断丝连”之说,小明同学把藕折断,发现连接处的丝可拉得很长,经过观察可认为
这些丝来自 (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导管
D 、液泡
回家作业
1.岩石在 、 和 等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被 成为越来越小的碎块,最后形成了含有砂粒、 、 和 等物质的土壤。

2.形成层细胞能够不断地进行 ,向外形成 部,向内形成 部,使茎不断加粗,所以形成层属于 组织。

3.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部位的名称A ; (2)图中的A (填“失水”或“吸水”)使气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该植物的叶片的蒸腾作用 (填“较强”或“较弱”)。

(3)该结构通常是叶的 (填“上表皮”或“下表皮”)较多 4.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的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叫抗性。

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 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所得数据如下表:
(12的抗性与气孔密度的关系是 。

(2)在SO 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 植物为行道树种
5.上图是研究植物水分代谢的实验装置。

取4株大小相同、
同株植物上叶片等量的嫩枝条进行如下处理。

开始实验时,将各装置的质量都调到100g ,其后每隔一段时间对各装置称量,记录并画出相应曲线:
(1)曲线Ⅰ代表A 、B 、C 、D 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

原因是 。

(2)曲线Ⅱ代表 装置的,曲线Ⅲ代表 装置的实验结果。

(3)如将装置A 放入密封玻璃钟罩内,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如将装置A 放在低温环境中,实验结果又会有何变化? 。

6.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

为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
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 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 坡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 坡的比较多。

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很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______ 污染
7.在探究“植物体水分的散失”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A 、B 、C 三个量筒,放在室内阴凉处。

A 中不放植物,BC 中各放一个生长状态相同的天竺葵枝条,B 去掉所有叶片,C 保留所有叶片,每天上午8时,向量筒加水至100毫升.晚上8时记录液面的刻度,连续6天。

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问题:
(1)在六天中,每个量筒每天散失水分的量是不一样的,由此推断气温最高的是第 天。

(2)探究天竺葵茎散失水分时,应选取的对照组是 。

(3)量筒C 第六天通过叶片散失的水分是___毫升。

(4)如果要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应分别计算A 、B 、C 三个量筒六天测 量数据的 ,然后进行比较。

(5)根据对上表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

8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

能供买化肥的钱只有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的含量最多,试问: ⑴ 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_______(填“N ”“P ”“K ”或“微量元素”)。

⑵ 该同学买了碳酸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

9. 如右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的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且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 边将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 .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 B .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的缘故
C .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 特区
D .两边树枝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