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小学禁毒安全教案

2020中小学禁毒安全教案
2020中小学禁毒安全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中小学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4、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5、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6、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禁毒教育宣传片

五、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认识——毒品真面目,2.构建——自身防毒墙,3.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村委会和社区的宣传栏内。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

C 吸毒成瘾的途径;

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3、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我国现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但总有一些犯罪分子想目前摆在我们中国人民面前还有许多问题,国内的犯罪数量并未减少,反而逐渐增多。利用各种手段来加以破坏。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五、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宣传观后感500字以上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织金五小付雨 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用罂粟花图片导入,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这些花吗(喜欢)但人们常说:“最美的蛇有最美的花纹,最毒的花有最美的风姿”。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的果实最终会成为什么吗-------(毒品)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有关毒品的话题。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谈到毒品,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生答) 三、认识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看来同学们知道不少毒品,那么究竟国家是怎样给毒品下定义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知识讲解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教学班级:三( 2 )班 教学内容:认识毒品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图片、多媒体辅助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有哪些呢?谁能说一说?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这些毒品长期饮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交流)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疾病及“艾滋病(AIDS)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防毒有五种措施: 创设情境(1):路人问学生甲想不想尝试一下快乐的感觉?路人见学生甲没有表态,就拿出了一包白粉状的物品倒在锡纸上用烟点着锡纸,随即就看到缕缕白烟升起。路人让学生甲用鼻子闻一闻,这时如果你是学生甲你会怎么办? 1、直接拒绝 2、找借口溜走 创设情境(2):路人对学生说:“现在的学习都很紧张,想不想减轻学习的压力?”学生说:“想。”路人说:“那我想向你推荐一种药就是摇头丸。”学生知道这是毒品,但是他应该怎么灵活的应对呢? 3、提出反对意见或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 5、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发现有人吸毒,已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禁毒教育教案

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禁毒教育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育目标: 1.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的标志,要爱护,不污染不损坏。 3.尝试根据学校、家庭环境,学习设计消防标志。 4.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掌握有关的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并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5.为加强对学生法制与交通安全的教育与管理,使学生增加法制观念,做到知法、守法,能确保身心健康,平安完成学业。 二、教育过程: (1)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这是什么?板书课题 2.师述: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2)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小黑板: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师简介消防栓。 (3)知道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作用 1.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标志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它有什么作用。(指名交流后小组交流) 2.分组讨论:消防标志的作用? 3.交流小结: 1)平时有助于随时预防火灾、制止隐患 2)紧急情况之下有助于疏散和逃生 (4)学习设计消防标志 1.分组讨论:设计消防安全标志的意义。 2.小结归纳消防安全标志的共同特点(线条简洁、图案清楚、目标显著、意思明确。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图案,也可以用横写的文字辅助标志,以图形与方向标志连用,醒目地指示文字所示的意义) 3.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性的设计一个消防标志。 4. 交流点评。 (5)导入:我国,每年都会出现无数起交通伤亡事故,在这些伤亡的人群中,中学生占了一定的比例。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近几年,

最新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精品文档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毛团小学【教学目标】、通过图片故事和案例分析,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1 强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2 学生抗毒拒毒的能力。 3、弘扬禁毒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看资料、图片、录像、表演、讨论、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清毒品的1 危害,学会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重点)(难点)2、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认识鸦片、憎恨毒品 1、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你喜欢什么花? 2、(大屏幕出现罂粟花)同学们,看,这花美不美?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它的名字叫罂粟。有人说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但它流出的却是罪恶的浆液——鸦片。 3、知道鸦片是什么吗?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毒品。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的。一旦吸食鸦片,人们往往不能控制因而上瘾。以前,中国是没有鸦片的,正是英国殖民主义用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低价出售鸦片,使得鸦片在中国风行。仅仅进口鸦片这一项开支,清政府每年就有几百几千万两的白银外流。那时的中国在鸦片的毒害下,民不聊生,国家成了列强分割的对象。这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禁烟领袖,他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不畏强权,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了两百多万斤鸦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林则徐)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种类,认清危害。 (一)鸦片害人害己,后来引发的鸦片战争更让中国一蹶不振,我们对鸦片深恶痛绝。除了鸦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毒品啊? (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毒品和有关资料。 1、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蓝村镇庆余屯小学四年级李大元2017.09.20 教学内容:健康生命绿色无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进制下列内容搜集资料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 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 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给学生学习一些关于毒品危害的事例、视频,看完后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①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②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③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入专门的禁毒网,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①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③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④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⑤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⑥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XX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XX 导语:开展禁毒安全教育教案课好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以下是本人为各位收集整理提供的禁毒安全教育教案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XX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关于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

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

小学二年级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小学二年级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黄红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图片、多媒体辅助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什么是毒品呢?毒品有哪些呢?谁能说一说?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这些毒品长期饮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交流)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疾病及“艾滋病(AIDS)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防毒有五种措施: 创设情境(1):路人问学生甲想不想尝试一下快乐的感觉?路人见学生甲没有表态,就拿出了一包白粉状的物品倒在锡纸上用烟点着锡纸,随即就看到缕缕白烟升起。路人让学生甲用鼻子闻一闻,这时如果你是学生甲你会怎么办?

最新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2017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活动目标: 1、知识: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10万人被毒品夺去生命,100万人因毒品丧失工作能力。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通过活动,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禁毒的号召,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宣传毒品的危害性,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积极配合、协助公安政法机关打击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2、情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3、技能: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活动过程: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去年,学生处与卫生室组织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上海市禁毒馆,并在全校开展了禁毒教育画展及卫生员培训。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禁毒教育,使全校师生认清毒品形势,了解毒品种类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禁毒工作的必要性。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加深对毒品及其严重危害性的认识: 1. 认清毒品形势,增强禁毒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毒品泛滥已构成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毒品犯罪成蔓延之势。我国毒情从1992年148000人上升到2002年的100万人。我国的吸毒人员的主要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壮年,他们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南方某城市有两个班集体吸毒,全部进了青少年戒毒所,面对空旷的教室,触目惊心。经静脉吸毒者中约有40%因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我国艾滋病患者中约有80%为吸毒者。 毒品是令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公害,禁毒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共同责任,是中国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 2. 认清毒品及其危害性: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中小学禁毒安全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陈星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3、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4、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5、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6、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四、教具 禁毒教育宣传片 五、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

探究形式。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1.认识——毒品真面目,2.构建——自身防毒墙,3.警戒——毒品潜侵袭;进行逐个展示。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村委会和社区的宣传栏内。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 C 吸毒成瘾的途径; 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2、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3、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教案 姓名: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短片,相关图片及老师介绍,结合社会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 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3、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 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毒品和毒品的危害 2、怎样预防毒品 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自觉抵御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 宣传视频、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观看禁毒宣传教育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课主要内容.(板书:毒品) 二、新授 1、认识毒品 (1)毒品的定义: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出示相关毒品的图片)介绍常见的毒品种类,及吸毒者不同的反映。例如:鸦片、吗啡、大麻、冰毒等。 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织金五小付雨 教学内容: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用罂粟花图片导入,出示课件。 同学们喜欢这些花吗?(喜欢)但人们常说:“最美的蛇有最美的花纹,最毒的花有最美的风姿”。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的果实最终会成为什么吗?-------(毒品)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有关毒品的话题。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谈到毒品,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生答) 三、认识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看来同学们知道不少毒品,那么究竟国家是怎样给毒品下定义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 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38967

小学生禁毒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B 毒品的危害;C 吸毒成瘾的途径;D 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 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四)、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禁毒安全教育教案 新民小学:李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 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认识吸毒成瘾的途径;认识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方法 观看VCD谈观后感上网查找资料及讨论总结 教具 禁毒教育宣传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生的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 自伤、自杀、自残 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 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A毒品的种类;B毒品的危害; C吸毒成瘾的途径;D吸毒成瘾的原因,如何预防;E刑法有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有关条款。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小学禁毒教育教案 执教教师:兴义市盘江路小学娄方剑 执教年级:六年级 执教课题:远离毒品让生命之树长青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 ,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情感觉悟目标: 1、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 能力目标: 1、自觉远离毒品,增强他们防毒、拒毒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毒品的种类;认识毒品的危害;如何防止青少年吸毒。 3、结合社会现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三、教学过程 (一)、出示罂粟图片和吸毒人员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么美丽的花朵、这么可爱的果实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罪恶呢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相关知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规定:毒品,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药品和精神药品。 出示各种不同毒品的外观,让学生初步感知 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从事毒品犯罪活动,要付法律责任,将受到法律严惩。 (三)、认识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杀、自残加速死亡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通过上网查阅的知识互相讨论,教师总结防止吸毒的方法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四、介绍“6·26”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 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每年“6·26”国际禁毒日前后,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都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及其他多种形式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五、拓展活动 诗朗诵《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这贫困的悲哀,

五年级禁毒教育优秀教案

小学五年级禁毒教育教学设计 1、毒品的认识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 教学难点: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毒品的定义和范围 毒品,通常指能使人成瘾的药物,种类很多,各国因其流行的种类不同而设定其范围。 我国在1990年12月28日颁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根据当时的情况将毒品定义为"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 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二、认识毒品 人们知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小亚细亚及地中海东部山区发现了野生罂粟,青铜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500年)传入埃及,公元初传入印度,6、7世纪传入中国。从很早时候开始,人们就把罂粟视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品,因而便有意识地进行少量的种植与生产。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才会有鸦片的出

现。作为一种商品,它既有使用价值也具有经济价值;作为一种药品,它既有医疗使用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麻醉、积蓄毒素乃至造成依赖、病魔的作用。全国人大党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一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被称为是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我国是一个曾遭受毒品严重危害的国家,历史上的毒祸曾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几乎使中国陷入亡国的境地。今天,毒品死灰复燃,再次向我们发起了挑战。由于毒品在我国死灰复燃的时间相对较短,预计毒品的蔓延还将有一段发展时期。 三、毒品知多少? 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成瘾性的药品。根据1990年12月28日我国第7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明确规定毒品为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和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现简介如下。 鸦片又称阿片。为罂粟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干燥而成,可用于治疗疼痛及止泻等。其提取物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几乎对一切剧痛均有效。将吗啡进一步加工,即可得到臭名昭著的海洛因,俗称白粉。以吗啡为例,若连续应用两天左右,每4小时1次,即可成瘾,停药后会产生一系列痛苦的反应。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为罂粟的干燥果壳。它原是一味中药,可用于治疗久咳、久泻、脱肛、便血及胃痛等症,但不宜多服、久服,否则容易成瘾。某些见利忘义的摊主、饭店经理竟将它放在火锅内或牛肉汤中煮汁,让顾客上瘾,以招徕“回头客”。此属违法犯罪行为。 大麻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曾作过药用,它的雌花与树脂则为含有大麻素的毒品,少量食用可使人产生一种梦幻感,看到的物体变得鲜艳明亮,具有很强的引诱力。成瘾后会使人惊恐或产生攻击行为。 可卡因从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局部麻醉药,常用于手术麻醉,一旦成瘾,会因幻觉而自残,如感到有许多虫子在皮肤内骚动,不堪忍受,于是不惜用刀将皮肤切开,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或产生迫害、嫉妒妄想,以致用暴力进行“报复”。 此外,“冰毒”、致幻剂、苯丙胺类兴奋剂(如摇头丸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也属于毒品之列。 2、吸毒的危害 教学目标:

资料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

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教案毛团小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故事和案例分析,教育和引导小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增强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学生抗毒拒毒的能力。 3、弘扬禁毒精神,让学生学会如何抵制毒品。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资料、图片、录像、表演、讨论、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清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抵制毒品,健康成长。(重点) 2、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能力。(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一)认识鸦片、憎恨毒品 1、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你喜欢什么花? 2、(大屏幕出现罂粟花)同学们,看,这花美不美?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它的名字叫罂粟。有人说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但它流出的却是罪恶的浆液——鸦片。 3、知道鸦片是什么吗?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毒品。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的。一旦吸食鸦片,人们往往不能控制因而上瘾。以前,中国是没有鸦片的,正是英国殖民主义用鸦片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他们低价出售鸦片,使得鸦片在中国风行。仅仅进口鸦片这一项开支,清政府每年就有几百几千万两的白银外流。那时的中国在鸦片的毒害下,民不聊生,国家成了列强分割的对象。这时候有一位伟大的禁烟领袖,他

不畏强权,带领官兵在虎门销毁了两百多万斤鸦片。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林则徐)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了解种类,认清危害。 (一)鸦片害人害己,后来引发的鸦片战争更让中国一蹶不振,我们对鸦片深恶痛绝。除了鸦片,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毒品啊? (二)学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毒品和有关资料。 1、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 (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 (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7)其它常见的有:麻古、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

小学生禁毒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四(1)班向巧云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0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4、分析材料。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学设计

小学生禁毒教育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 2.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3.对生命要有一种负责的态度,知道要抵制毒品。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毒品带来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要远离毒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毒品危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动画短片,引入课题 二、认识毒品 1.课件出示常见毒品图片,教师介绍。(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常见毒品的照片) 2.讲解概念 二、感知毒品的危害 1.学生观看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及视频资料,了解毒品带来的危害。 2.学生交流谈感受。 3.教师小结。 毒品是“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的杀手。我们看了这些案例,真为这些吸毒者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毒品"的诱惑。

三、引导学生了解导致吸毒的原因 1.既然毒品带给人类那么大的危害,为什么有些人还要要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呢?原因是什么?阅读106页《我的吸毒经历》小组讨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2.教师小结 四、抵制毒品,人人有责 1.了解法规,(课文107页第一段)知道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2.小组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来抵制毒品,让人们远离毒品呢? 3.教师的几点小建议。 五、拓展延升,总结升华 1.配乐集体朗诵。 2.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如花的你唱响生命的赞歌! 六、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有关禁毒教育的手抄报 七、板书设计 毁灭自己 毒品祸及家庭(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危害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