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货运组织

铁路货运组织简介铁路货运组织是指负责组织、管理和执行铁路货物运输的机构,通过运输和分配货物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物流需求。
铁路货运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本文将介绍铁路货运组织的重要性以及在运输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
铁路货运组织的重要性铁路货运组织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铁路货物运输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铁路货运组织的协调安排和高效运作,大量的商品和物资得以准时、安全地运送到需要的地方。
这不仅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降低物流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货运具有较低的运输成本。
由于铁路运输的特点是批量大、运行成本低、运力丰富,因此可以提供相对低廉的运费,降低物流成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经济实惠的运输服务。
3. 减少环境污染铁路货运是一种相对环保的运输方式。
相比之下,公路货运会产生大量的尾气和噪音污染,而铁路货运则大大减少了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铁路货运组织的兴起和发展,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铁路货运组织的作用铁路货运组织在铁路货运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规划和调度铁路货运组织负责对货物运输进行规划和调度。
他们根据运输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安排运输计划,提高运输效益。
通过科学的运输规划和调度,铁路货运组织可以有效减少货物的滞留和运输成本,提高铁路货运的运行效率。
2. 协调各方合作在铁路货运中,涉及到多方的合作,如货主、运输公司、铁路局等。
铁路货运组织负责协调各方的合作,确保货物能够准时、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
他们负责与各方沟通,解决运输中的问题,提高货物的流通效率。
3. 货物追踪和监控铁路货运组织通过使用物流追踪系统,对货物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
他们能够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和运输状态,及时解决运输中的问题。
铁道概论第一章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旅客运输
六个过程: 1. 售票 2. 候车 3. 检票 4. 旅客上、下车
5. 列车服务
6. 出站
旅客安全运输的意义
安全生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
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和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是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
铁路客运事故
1. 旅客人身伤害事故
第一章
铁路运输组织
旅客运输组织
旅客运输的基本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旅
行上的需要,安全、迅速、便捷、舒适、经济地运送旅客、行
李、包裹和邮件,保证旅客在旅行途中舒适愉快并得到文化生
活上的优质服务。
客 流
1. 客流的形成 客流是指铁路某一方向上,一定时间内旅客的流量和流向。在 我国,客流主要由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生产上和生活上的旅行需 要所形成的。 2. 构成客流的要素 它是由旅客的流量、流向和流程和流时构成的。 3. 客流的分类 按旅客的乘车距离和铁路局管辖范围,客流分为以下三种: (1)直通客流:旅客乘车距离跨及两个及其以上铁路局的为直 通客流。 (2)管内客流:旅客乘车距离在一个铁路局范围以内的为管内 客流。 (3)市郊客流:指旅客往返于城市与邻近郊区之间的为市郊客 流。
车票是运输合同,具有一定的时效,即有效期。直达票的有效
期为当日当次有效;通票的有效期按是按乘车里程计算的,
1000km为2日,超过1000km的,每增加1000km增加1日,不足
1000km的尾数按1日计算;自指定乘车日起至有效期最后一日的 24时止。 卧铺票当日当次使用有效,其他附加票随同客票使用有效。
1. 长远计划
2. 年度计划
3. 日常计划
铁路运输组织(专用线专用铁路相关)课件

03
CATALOGUE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运输组织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运输计划
计划编制
根据市场需求、货物种类和运输量等 因素,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包括发 车时间、发车频率、运输路线等。
计划调整
计划执行
确保运输计划的顺利执行,包括车辆 调度、装卸作业等环节的协调。
根据实际情况对运输计划进行调整, 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应对突发状况。
未来展望
未来铁路运输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 率,降低能耗和排放,更好地满足 人们对安全、高效、环保的运输需求。
02
CATALOGUE
专用线专用铁路概述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专用线专用铁路是铁路运输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运输需求和特 点。
详细描述
专用线专用铁路是指企业或单位为了 满足自身的运输需求,在铁路沿线建 设自己的铁路线和设施,具有专用性、 独立性和封闭性的特点。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未来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详细描述
专用线专用铁路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其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未来,随着物 流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铁路技术的不断创新,专用线专用铁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绿色环保、智能化等 方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设备更新与升级
根据技术发展、生产需求等因素,及 时更新和升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 设备性能。
05
CATALOGUE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未来发展
专用线专用铁路的技术创新
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专用线专用铁路将引入更多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技术,如无人驾驶列车、智能调度系统等,提高运 输效率和安全性。
法规监管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优化与效率提升方案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优化与效率提升方案第一章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3)1.1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概述 (3)1.2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 (3)第二章运输组织优化策略 (4)2.1 运输组织结构优化 (4)2.2 运输资源配置优化 (4)2.3 运输组织流程优化 (5)第三章货运组织优化 (5)3.1 货运计划编制与执行 (5)3.2 货运站场布局与优化 (5)3.3 货运运输方式创新 (6)第四章客运组织优化 (6)4.1 客运服务流程优化 (6)4.1.1 客流调查与分析 (6)4.1.2 客运服务流程设计 (7)4.1.3 客运服务流程实施与监控 (7)4.2 客运站场布局与优化 (7)4.2.1 客运站场布局原则 (7)4.2.2 客运站场布局优化措施 (7)4.2.3 客运站场布局实施与监控 (8)4.3 客运产品创新 (8)4.3.1 客运产品创新方向 (8)4.3.2 客运产品创新措施 (8)4.3.3 客运产品创新实施与监控 (8)第五章运输调度优化 (8)5.1 运输调度体系优化 (8)5.2 运输调度技术手段创新 (9)5.3 运输调度信息管理 (9)第六章运输安全与环保 (9)6.1 运输安全管理体系优化 (9)6.1.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9)6.1.2 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10)6.1.3 提升安全监测与预警能力 (10)6.2 运输环保措施与技术 (10)6.2.1 优化运输结构 (10)6.2.2 推广绿色交通工具 (10)6.2.3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0)6.3 运输安全与环保监管 (10)6.3.1 完善监管法规体系 (10)6.3.2 强化监管手段 (10)6.3.3 建立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 (11)第七章人力资源优化 (11)7.1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1)7.1.1 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11)7.1.2 岗位分析与优化 (11)7.1.3 优化人员配置 (11)7.2 员工培训与激励 (11)7.2.1 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计划 (11)7.2.2 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11)7.3 人才引进与培养 (12)7.3.1 引进高素质人才 (12)7.3.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2)7.3.3 搭建人才成长平台 (12)第八章运输信息化建设 (12)8.1 信息技术在运输组织中的应用 (12)8.1.1 概述 (12)8.1.2 运输组织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12)8.2 运输信息资源整合 (13)8.2.1 概述 (13)8.2.2 运输信息资源整合的措施 (13)8.3 运输信息平台建设 (13)8.3.1 概述 (13)8.3.2 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内容 (13)第九章运输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 (14)9.1 市场营销策略 (14)9.1.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14)9.1.2 产品策略 (14)9.1.3 价格策略 (14)9.1.4 渠道策略 (14)9.2 客户服务优化 (14)9.2.1 服务流程优化 (14)9.2.2 服务质量提升 (15)9.2.3 客户关系管理 (15)9.3 品牌建设与推广 (15)9.3.1 品牌定位 (15)9.3.2 品牌传播 (15)9.3.3 品牌服务 (15)9.3.4 品牌创新 (15)第十章运输组织优化实施与评估 (15)10.1 运输组织优化实施策略 (15)10.1.1 制定运输组织优化方案 (15)10.1.2 优化运输资源配置 (16)10.1.3 改进运输组织流程 (16)10.2 运输组织优化效果评估 (16)10.2.1 评估指标体系 (16)10.2.2 评估方法 (16)10.2.3 评估结果分析 (17)10.3 持续改进与优化 (17)10.3.1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7)10.3.2 加强技术创新 (17)10.3.3 强化政策支持 (17)第一章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现状分析1.1 铁路运输业运输组织概述铁路运输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大量旅客和货物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第一节 铁路运输及组织机构简介

路公司等。铁路局负责一定范围内组织运 输生产活动,协调路内外、上下左右的关 系,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 求;铁路局下设站段(站段属于基层), 按车站(路局直属站)、车务段(管理二 等及以下车站)、机务段、工务段、电务 段、车辆段、供电段进行专业化设置,直 接进行最基本的运输生产活动。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进 行铁路客流调查与预测,并根据客流调查及预测 结果提出旅客列车开行量与旅客列车开行种类; 而铁路货物运输组织则进行铁路货流调查与预测,
并将调查或预测的铁路货流转换成铁路 车流(同一方向上的货流总量/货车平均载 重),并进一步通过车流计划将铁路车流 转变成列流(同一方向上的铁路车流/列车 平均编组车数);铁路行车组织就是通过 调度指挥旅客列车与货物列车的开行来实 现运送旅客与货物,它的基本任务就是合 理使用铁路运输设备,安全、迅速、及时、 准确地运送旅客与货物。
三、铁路运输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我国铁路路网的完整性,坚持 运输的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和提高运输效 率,我国铁路实行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 局—站段三级管理。中国铁路总公司统筹 全路,统一管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 负责解决全路运输生产活动的重大问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设18个铁路局(公司), 包括哈尔滨、沈阳、北京、太原、呼和浩 特、郑州、武汉、西安、济南、上海、南 昌、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 铁路局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青藏铁
编制、技术计划的编制等;车站行车工作包 括接发列车工作、调车工作以及车站作业计划 的编制(其中,车站作业计划的编制也是车流 组织的内容);调度指挥包括车流调整、路局 日班计划编制及列车运行指挥(其中,车流调 整、路局日班计划编制也是车流组织的内容)。
二、铁路运输生产过程
铁路运输生产是利用铁路线路、站场、机 车、车辆、信号等技术设备,将旅客和货物 从一个地点运送至另一个地点。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汇报人:日期:目录CATALOGUE•铁路运输概述•铁路运输组织与规划•铁路运输设备与设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与政策•铁路运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铁路运输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01CATALOGUE铁路运输概述•定义:铁路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和铁路车辆进行的货物或旅客运输活动。
铁路运输的定义与特点特点运输能力大:铁路运输可以同时承载大量的货物和旅客,具有较高的运输能力。
目的地。
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事故率较低。
安全性高受气候影响小能源消耗较低铁路运输不受天气影响,可以在任何气候条件下进行运输活动。
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能源消耗较低,更加环保。
030201铁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铁路运输可以将不同地区连接起来,促进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连接地区经济铁路运输能够快速、安全、大量地运输货物和旅客,提高了物流效率。
提高物流效率铁路运输的重要性铁路运输起源于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逐渐普及。
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铁路运输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和发展,如高速铁路的出现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
发展铁路运输的历史与发展02CATALOGUE铁路运输组织与规划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预测未来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和发展趋势。
分析不同地区和不同运输方式的竞争状况,为铁路运输策略提供依据。
指导铁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以满足运输需求并提高运营效率。
铁路运输需求预测铁路运输能力规划制定铁路运输能力的扩展计划,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求。
优化铁路运输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利用效率。
根据铁路运输需求预测,规划铁路线路、车辆、设备等资源的需求量和配置。
铁路运输调度与指挥制定铁路运输调度计划,根据运输需求和资源状况安排列车运行时刻表。
通过先进的调度系统和指挥手段,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和线路状况。
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准时和高效。
铁道概论第八章铁路运输组织PPT课件

铁路运输组织的定义与任务
01
定义:铁路运输组织是指对铁路运输生产过程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和协调,确保运输生产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的总称。
02
任务
03
制定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运输能力
04
组织日常运输生产,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正点
05
优化运输组织流程,提高运输效率
06
协调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
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列车到达、出发、通过的技术作 业;车列及车辆的技术作业;调车作 业等。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 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车站的客运工作组织
客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客运工作是指旅客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输 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客运工作必须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提高服务 质量。
客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包括售票、行包运输、候车服务、旅客乘降组织等。
车站的货运工作组织
货运工作的基本概念
01
货运工作是指货物运输过程中各项服务工作的总称,是铁路运
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运工作的基本原则
02
货运工作必须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便利的原则,为货主提
供优质服务。
货运工作的主要内容
03
包括受理和承运货物、保管和装卸货物、货物的到达交付以及
意义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任务
制定和执行行车安全规章制度,加强行车人员培训和管理, 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行车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
制度
包括《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行车组织规则》等,规定了行车安全的基 本要求和操作规范。
铁路运输组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铁路集装运输及特种货物的基本条件
集装箱应满足:
1.有足够强度,可长期反复使用。
2.适用于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运送,途中转运时箱 内货物不需要换装。
3.具有快速装卸和搬运功能的装置。 4.便于货物装满和卸空。 5.具有1平方米及以上容积。
集装化运输的基本条件:
棚车的集装货件体积不小于 2 立方米、重量不得超 过一吨、长度不得超过1.5米 ·超限货物运输
(三)旅客运输计划
旅客运输计划根据执行期不同分为: 1 、长远计划:时间一般为五年、十年或更长的时 间。是铁路运输发展计划 2、年度计划:旅客运输的任务计划,确定旅客列 车行车量及客运运营支出计划的根据。 3、日常计划:日常旅客运输计划,是实现年度计划 的保证。
(四)旅客运输合同 铁路旅客运输在法律上体现为铁路旅客运输 合同关系。
按上下行列车数目不同分为:成对运行图、非成对运行图 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不同:追踪运行图、非追踪运行图
三、铁路运输调度指挥 四、车站行车组织工作
(1)接发列车
第四节:铁路运输安全
一、铁路安全的意义 二、行车安全 三、人身安全
铁路运输组织
铁路客运组织
一、旅客运输组织 二、货物运输组织 三、铁路行车组织 四、铁路运输安全
第一节:旅客运输组织
旅客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客运输的基本任务是:最大限度的 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旅行上的需求, 安全、迅速、准确、便利地运送旅客 、行李、包裹和邮件,保证旅客在旅 行中舒适愉快并得到文化生活上的优 质服务
(一)货物运输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课程代码:0110051
适用专业: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执笔者:宋建业,朱昌锋编写日期:2009.10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铁路运输组织》是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地讲解了现代铁路运输体系及其运输组织的基本原理,内容包括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工作组织、铁路车流组织、铁路货物运输计划、铁路运输能力与铁路运输调度指挥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较为宽广的基础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使非运输专业的学生熟悉铁路车站、铁路局运输组织工作的业务流程和具体作业组织方法,以满足铁路运输相关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熟悉铁路运输生产的过程及特点,掌握铁路运输组织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并及时关注本学科发展动态,以便于全面了解铁路客运、货运、行车组织各环节的作业过程与方法,形成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完整的、科学的概念。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绪论(2学时)第一篇铁路客流组织与货流组织(总4学时)第一章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铁路旅客运输的意义、特点和组织原则,客流的概念、分类及其构成,旅客列车的分类,客流调查与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二章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的意义、特点,货源调查与货运量预测,货流组织及其构成,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条件、组织原则。
第二篇车站工作组织(总14学时)
第一章概述(2学时)车站作业及其分类,车站作业系统的基本特点,车站工作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内容与作用,车站生产活动及其技术作业过程
第二章调车工作(2学时)调车工作概念,牵出线调车与驼峰调车的基本原理与作业特点,调车钩、调车程的概念,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第三章接发列车与中间站工作组织(实验教学,2学时)车站接发列车工作流程,中间站工作组织原则与方法。
第四章客运站工作(2学时)客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技术管理和工作组织,旅客和行包流线及流线组织的概念,客运站工作日计划图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运站工作组织(2学时)了解货运站的主要技术设备、货运站配置、作业及分类;理解车站货运作业组织原理;掌握货场设备合理布置及合理使用方案,货车载重量的合理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技术站工作组织(2学时)技术站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货车集结过程及集结停留时间的概念,车列解编作业组织,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组织,铁路车站与企业专用线的统一技术作业过程。
第七章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2学时)车站日班计划、阶段计划的内容与编制原理,车站调度工作的内容及意义,车站统计与分析工作的内容及方法,主要工作指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第三篇车流组织(总8学时)第一章铁路车流组织概述(1学时)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意义及任务,货物列车的分类、车流组织方法,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本质,按不同运程进行货物列车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车流运行径路(1学时)车流运行的经济径路、特定径路的基本概念,车流径路与列车编组计划的关系。
第三章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1学时)装车地直达列车的概念,装车地直达运输的组织方案、效果及开行条件。
第四章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编制(4学时)
技术站列车编组计划的主要影响因素,单组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原理,满足单组列车编组开行去向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和绝对条件的概念原理,运用表格分析法编制单组列车编组计划的优化方案,分组列车的概念及其编组计划的编制原理。
第五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确定与执行(1学时)违反编组计划的概念,货物列车编组计划最终确定的有关问题。
第四篇列车运行图(总4学时)第一章列车运行图概述(1学时)列车运行图的意义及作用,列车运行图的分类及图解表示,列车运行图要素的概念及其查定计算方法。
第二章列车运行图要素(3学时)列车运行图的构成要素,车站间隔时间及追踪间隔时间的构成原理。
第五篇铁路运输能力计算与加强(8学时)第一章概述(1学时)铁路运输能力的概念及构成、综合运输能力的概念,能力限制的概念。
第二章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2学时)铁路区间通过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的通过能力计算原理,限制区间及其运行图周期的概念和构成,扣除系数的概念及构成。
第三章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1学时)车站通过能力的概念,到发线通过能力、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原理,车站通过能力的最终确定方法。
第四章铁路车站改编能力计算(2学时)车站改编能力的概念,编组站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的原理,掌握驼峰解体能力及峰尾编组能力计算方法。
第六章铁路运输能力的加强(2学时)铁路运输能力加强的基本原理,增加列车重量、提高行车密度和行车速度的主要措施与方法,各主要加强措施的适用条件,运输能力加强方案的比选原理与方法。
第六篇铁路运输生产计划(6学时)第一章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2学时)铁路货物运输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货物运输计划编制的质量要求,货物运输计
划的编制方法,货物运输计划的执行与考核。
第二章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4学时)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技术计划的编制原理方法,技术计划的数量与质量指标。
第三章运输方案的编制(自学)运输方案的任务与作用,运输方案的主要内容。
第七篇铁路运输调度工作(2学时)第一章铁路运输日常管理概述(2学时)运输调度工作的意义和一般原则。
第二章旅客运输日常工作计划(自学)客运调度工作,客流分配计划与车站旅客输送日计划,站车客流信息传报内容。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与分析》、《运筹学》、《铁路运输设备》、《冷藏运输》、《集装运输》。
后修课程:《车流组织理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铁路运输组织学》,杨浩,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
《铁路客运组织》,谢立宏,王建军,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铁路货运组织》,陈宜吉,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与统计分析》,宋建业,谢金宝,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