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空气与生命易错题带答案八年级新浙教版经典练习可直接打印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同步习题(全章,含答案)

第3章空气与生命3.1 空气与氧气(1)A组1.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该气体为(B)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B)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3.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A. CO2B. N2C. H2OD. O24.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A)A. 氧气支持燃烧,常作宇宙航行中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C.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a、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充分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同时打开a、b,则烧杯中的水可能先进入(A)(第5题)A. 甲瓶B. 乙瓶C. 同时进入D. 无法判断6.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是(D)A. 氢气、氮气B. 氮气、氧气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 氮气、氩气7.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

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 )(第7题)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中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8.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D )(第8题)A.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 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C. 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D. 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9.甲、乙两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第9题)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有N 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 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B 组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时,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远远大于原空气体积的15。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2小题每题3分共计66分)1.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A.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B. 温暖进入肺的空气C.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D. 湿润进入肺的空气.【答案】A【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如图表示人体内肺泡周围气体交换和运输的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的原因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B. 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C. 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D. 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呼吸作用进行交换的【答案】D【解析】解 A.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 A正确B.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B正确C.人体内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正确D.二氧化碳和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的 D错误故选 D3.人体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A. 鼻B. 咽C. 气管D. 肺【答案】D【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空气的通道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4.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湿润、清洁和温暖与此功能无关的是()A. 鼻腔内有鼻毛B. 鼻腔能分泌黏液C. 鼻黏膜有嗅细胞D.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解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黏膜内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嗅细胞与人的嗅觉有关.故选 C5.人体的器官组织和它们的功能是相适应的鼻黏膜的功能是()①粘住灰尘②湿润空气③杀死细菌④阻挡灰尘⑤温暖空气⑥气体交换.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③④⑥D. ①②⑤【答案】D【解析】解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故选 D.6.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 鼻B. 咽C. 喉D. 气管和支气管【答案】D【解析】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7.可以反映肺呼吸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是()A. 肺活量的大小B. 胸围差C. 呼吸的频率【答案】A【解析】8.如图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1肺动脉内流动脉血B. 2肺静脉内流动脉血C. 3肺部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的过程D. 4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过程【答案】A【解析】图示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图示中1肺动脉内流静脉血 2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3是指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4指氧气碳的扩散方向故选项A错误如图所示故选 A9.当我们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A.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过多B. 气管、支气管分泌的黏液过多C. 鼻黏膜充血膨胀D. 扁桃体肿大【答案】C【解析】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10.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A. 鼻腔rightarrow 咽rightarrow 喉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支气管rightarrow 肺泡rightarrow 肺泡外毛细血管B. 鼻腔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支气管rightarrow 肺泡rightarrow 肺泡外毛细血管C. 鼻腔rightarrow 咽rightarrow 喉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支气管rightarrow 肺泡D. 鼻腔rightarrow 咽rightarrow 喉rightarrow 气管rightarrow 支气管【答案】A【解析】解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中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使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由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故选 A11.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A. 鼻→喉→气管→支气管→肺B. 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D.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答案】D【解析】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12.人在吸气时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A. 膈肌舒张B. 肋间肌收缩C. 肺内压力降低D. 胸廓容积增大【答案】A【解析】解人体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故选 A13.下列哪种器官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A. 口腔B. 鼻C. 咽D. 气管【答案】C【解析】解由分析知道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如图所示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故选 C14.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在吃饭时大声谈笑容易导致()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B. 食物由咽误入气管C. 唾液的分泌量减少不利于消化D. 咬伤舌头【答案】B【解析】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15.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不属于有利于气体交换的是()A. 肺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7亿个B. 每个肺泡的壁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C. 肺可分为左肺和右肺D.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答案】C【解析】解肺分为左肺和右肺只说明了肺的组成与气体交换功能无关故选 C16.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 ②③B. ①⑦C. ⑤⑥D. ③④【答案】B【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消化道的起始部分是口腔然后依次是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通道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17.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A. 鼻腔黏膜B. 食道黏膜C. 喉腔侧壁D. 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答案】D【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黏膜故选 D18.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管和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肺泡数量很多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④肺泡与支气管相连.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解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特点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故选 A.19.对吸入的空气起预热作用的是()A. 粘液B. 鼻毛C. 鼻腔粘膜下的毛细血管D. 咽【答案】C【解析】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可见选项C正确20.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A. 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B.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 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答案】C【解析】解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弹性纤维增加了肺泡的弹性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气体交换.故选 C.21.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胸廓的扩张与回缩【答案】A【解析】解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时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故选 A22.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 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A. 外界→咽喉→食道→肺B.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C. 外界→鼻腔→气管→肺D.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答案】D【解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因此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那么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 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23.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答案】肺, 小肠【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sim 6\, m 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的这些特点是与它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24.肺泡壁很________ 仅由一层________构成其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答案】薄, 上皮细胞【解析】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量很多增加了气体交换的效率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5.(1)由于空气中PM2.5(细颗粒物)含量过高宁波屡次发生雾霾天气.研究表明其中直径小于等于100纳米的PM2.5(细颗粒物)可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由此可知该微粒应该进入了图甲的________(填字母)结构才能影响其他器官.25.(2)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答案】(1)B(2)①.【解析】解(1)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器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甲图中肺泡通过肺泡进入肺泡外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从而影响其他器官.【答案】【解析】(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和⑤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因此图乙是反射弧模式图要检验其是否完整和正常最佳刺激的部位是①感受器.26.(1)在消化系统中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26.(2)肺通气是通过________完成的26.(3)某病人肾小管尿液中含有红细胞和较多的蛋白质据此判断该病人肾脏中发生病变的部位为________26.(4)人体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通过心脏连通的参与体循环的心脏腔室是________ 26.(5)某幼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大大低于常规水平据此判断该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存在患________的风险【答案】小肠【解析】小肠长约5~6m 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的这些特点是与它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答案】呼吸运动【解析】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泡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泡因此肺通气是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答案】肾小球【解析】尿液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原尿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成分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又回到了血液循环系统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在肾小管末端形成尿液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说明可能是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发生了病变通透性增大蛋白质和血细胞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质和血细胞故在尿液中发现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血细胞【答案】左心室、右心房【解析】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参与体循环的心脏腔室是左心室、右心房【答案】呆小症【解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分泌过多会患甲亢27.(1)2在人体呼吸时的作用为________.27.(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________(气体)含量增加.27.(3)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________ (选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A. 温暖、清洁空气B. 气体进出的通道C. 对空气进行湿润处理D. 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解(1)如图甲是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呼吸系统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构成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答案】一, 二氧化碳, 氧气【解析】(2)图乙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图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 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膈肌, 收缩, 小于【解析】(3)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即肺吸气此时3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28.(1)呼吸道能够清洁和湿润空气除此之外呼吸道对空气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28.(2)分别向澄清石灰水中注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28.(3)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Ⅱ.设计4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 (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Ⅲ.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 1、2组作为一组____________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____________结构②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__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③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__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可以佩戴____________等进行防护【答案】复杂, 语言【解析】解(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将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并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反射是复杂反射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这种反射是复杂反射人类之所以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是因为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答案】清洁、湿润、温暖【解析】(2)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以减少外界气体对肺的不良刺激.【答案】神经调节, 体液【解析】(3)人体对环境的变化能够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就是因为人体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9.(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 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肺呼吸道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和清洁.29.(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________.29.(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含________量增加.29.(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d方向进出肺泡这个过程叫做________ 它是通过________实现的.29.(5)当图二中气体按照d方向出肺泡时图一中3________应处于________状态.【答案】1, 肺, 温暖, 湿润【解析】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2呼吸道和1肺两部分 1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答案】一, 气体交换【解析】(2)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答案】二氧化碳, 氧【解析】(3)肺泡内的气体b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的浓度毛细血管中a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故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毛细血管中去 a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扩散到肺泡中去.因此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成分变化是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答案】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解析】(4)外界气体按照Cd方向进出肺泡属于肺的通气是由呼吸运动实现的.【答案】膈肌, 舒张【解析】(5)外界气体按照d方向出肺泡即完成呼气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 3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四、判断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30.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________(判断对错)【答案】times【解析】解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3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检测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l-35.5 Ca-40 Mn-55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B.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78%C.液态氧是无色液体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是()A.合成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呼出二氧化碳 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下列活动对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植物的呼吸作用 B.焚烧秸秆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力发电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B.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剧烈燃烧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6.下列说法中,与化学变化中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相符合的是()A.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D.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8.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A.16 B.32 C.48 D.649.构建模型是我们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图中“○”“”“”分别表示氢、氯、氧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A.B. C. D.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该颗粒物从外界到达肺部的“旅程”顺序正确的是()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口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D.口腔→咽→喉→支气管→气管→肺11.下列是实验室制取CO2的部分操作,错误的是()A. 倾倒稀盐酸 B.收集气体 C.检查气密性 D.验满12.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2m=a B.3a=n C.2m=3n D.2b=m+n13.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14.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主要操作包括: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紧,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导气管从水面取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③④①⑤⑥② B.③④①⑤②⑥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16.小李用如图所示装置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几天后,天竺葵叶片会发黄B.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天后,挤压塑料袋,石灰水会变浑浊C.此装置放在光下几小时后,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D.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塑料袋内的温度可能升高17.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取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C.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18.某反应A+2B═C+D,若有3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要得到7gD,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A.20g B.15g C.12g D.6g19.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x)A.反应后Q的质量为10gB.反应中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1:1C.反应后生成15gZ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系数之比为2:3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3小题每题3分共计69分)1.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可见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下列不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做法是()A.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B. 不在室内吸烟C. 保持室内清洁D. 长时间关紧门窗【答案】D【解析】解 A、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可使教室内的空气保持清新利于呼吸 A正确.B、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抑制呼吸道内表面的纤毛运动室内吸烟空气不流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B正确.C 、保持室内清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目的是杀死环境中的病菌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这些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正确.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媒介生物清除中间寄生生物和消毒工作目的是杀死环境中的病菌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这些都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不符合题意.D、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 D错误.故选 D2.下列与人体呼吸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 气管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C. 支气管感染或过敏时可能会引起哮喘影响正常呼吸D. 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答案】B【解析】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A正确B、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气管只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错误C、哮喘一般是由于吸入了过敏性物质引起的支气管感染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一般用支气管扩张药来缓解 C正确D、吸烟的危害很大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D正确3.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的是()C. 秋收过程中的秸秆焚烧D. 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答案】D【解析】解农作物秸秆燃烧有烟尘石油、煤的燃烧均有颗粒物排放且生成有毒含硫气体均可造成大气污染而动植物呼吸作用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对环境无污染故选 D4.当你在住宅装修后又购置了大量的新家具.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有害气体.下列哪项是除去有害气体的最佳方法()A. 关闭门窗喷洒大量的醋B. 喷洒大量的茶叶C. 喷空气清新剂D.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答案】D【解析】解家具以及刚装修的室内空气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刚买了新家具或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换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通风能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是最佳的办法.故选 D5.下列紧急情况的救护中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是()A. 关节脱臼B. 小腿骨折C. 手臂烫伤D. 溺水昏迷【答案】D【解析】心脏骤停的病人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术救护心脏骤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突然失去有效的舒缩功能使有效的血液循环突然停止其病因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心原性心脏骤停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另一种是非心原性心脏骤停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各种药物中毒或过敏、触电、雷电击伤、溺水、惊吓等6.体育活动能增大肺活量的原因是()A. 呼吸肌力量增强B. 吸收氧的效率提高C. 肺泡体积增大D. 使呼吸频率增大【答案】A【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使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从而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的收缩舒张力量加强导致胸廓活动范围变大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但是不会增加肺泡的数目.故选 A.7.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是()A. 口对口吸气法C. 口对鼻吹气法D. 口对口吹气法【答案】D【解析】解当遇到某人溺水或煤气中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人停止了呼吸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在拨打“120”之后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sim 20次.故选 D.8.有关呼吸道疾病的描述错误的是()A. 沙尘暴发生时要戴口罩防止尘埃吸入有毒气时要戴防毒面具B.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验血时红细胞明显增多C.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花粉、兽毛、灰尘引起D. 尘肺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尚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答案】B【解析】A、沙尘暴发生时要戴口罩防止尘埃吸入有毒气时要戴防毒面具 A正确B、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道疾病验血时白细胞明显增多错误C、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人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一般用支气管扩张药来缓解 C正确D、目前尚无满意的特异疗法尘肺诊断后应及时调离粉尘作业采取积极的对症及恢复功能的综合治疗目的是恢复功能减轻痛苦延缓病情进展延长寿命 D正确9.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极大 PM2.5吸入后首先进入的血管是()A. 肺静脉B. 肺动脉C. 主动脉D. 上、下腔静脉【答案】A【解析】解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PM2.5颗粒物被吸入肺后可以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最先经过肺静脉到达心脏的左心房故选 A10.为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 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B. 清理垃圾搞好环境卫生C. 净化汽车尾气D. 提高植被的覆盖率【答案】A【解析】解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净化汽车尾气提高植被的覆盖率都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而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不利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故选 A.11.下列四幅曲线图表示人体内血液由主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上、下腔静脉时血液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情况纵坐标表示二氧化碳含量横坐标表示血液由主动脉经过组织细胞流向上、下腔静脉时的血流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肺动脉分支形成毛细血管缠绕在肺泡外如何汇集成肺静脉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肺动脉\lt 肺部毛细血管\lt 肺静脉.当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所以肺静脉\lt 组织细胞\lt 上、下腔静脉.故选 B12.人体的肾脏中肾单位中的肾小体由什么组成()A. 肾小球和肾小管B. 肾小球和肾小囊C. 肾小囊和肾小管D. 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解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构成人体肾脏的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单位中的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如图所示故选 B13.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A. 组织细胞B. 肺泡C. 毛细血管D. 静脉【答案】A【解析】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rightarrow 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故选 A14.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①睡眠状态②长跑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频率浅⑤呼吸频率快⑥呼吸频率深.A. ①③④B. ①⑤⑥C. ②③④D. ②⑤⑥。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冬天教室要经常通风换气若长时间紧闭门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原因是()A. 温度太高B. 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C. 氧浓度太高D. 病毒和细菌太多【答案】B【解析】解教室若长时间关闭门窗使室内空气不流通不能及时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又由于室内人多每个人都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使室内氧气被大量消耗造成室内缺氧从而使人感到头晕.故选 B2.洁净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健康的生活.下列有利于保护人体呼吸系统的做法是()A. 大量焚烧秸秆随意烧毁垃圾B. 教室勤清扫常开窗通风C. 在家里和没他人的地方吸烟D. 随地吐痰并用鞋底踩擦【答案】B【解析】解 A、大量焚烧秸秆随意烧毁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 A错误B、教室勤清扫多开窗空气流通了则氧气也就充足了此做法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B正确C 、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癌症.在家里和没他人的地方吸烟也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 C错误D、痰里含有病毒和细菌等因此随地吐痰并用鞋底踩擦能够传播疾病所以不要随地吐痰 D错误.故选 B.3.若把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过光照后脱去叶绿素再滴上碘酒发现整个叶片()A. 变蓝B. 边缘变蓝其他部位不变蓝C. 不变蓝D. 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答案】D【解析】解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叶绿素)的细胞内进行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的边缘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叶片中间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所以若把银边天竺葵的叶片经过光照后脱去叶绿素再滴上碘酒发现整个叶片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故选 D4.不引起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是()A. 森林的破坏B. 人口的增多C. 珍稀动物的减少D. 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答案】C【解析】解 A、森林属于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森林的破坏能够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故不符合题意.B、人呼吸要呼出二氧化碳所以人口的增多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故不符合题意C 、动物呼吸要呼出二氧化碳所以珍惜动物的减少会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故符合题意D、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A. 组织细胞血液肺泡B. 血液组织细胞肺泡C. 肺泡血液组织细胞D. 肺泡组织细胞血液【答案】A【解析】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通过呼吸道将气体呼出体外所以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组织细胞\rightarrow 血液\rightarrow 肺泡”6.房屋装修后不能马上入住而要进行()A. 关闭门窗避免潮湿B. 打开门窗通风透气C. 在屋内喷洒大量的醋杀毒灭菌D. 喷空气清新剂让室内清香四溢【答案】B【解析】解房屋装修或者购置大量新家具后装修或是装饰材料内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过一段时间后在搬进去住为好让装修材料中的有机化合物扩散防止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要过一段时间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搬进去住比较好.故选 B.7.构成肺泡壁的细胞层数是()A. 四层B. 三层C. 两层D. 一层【答案】D【解析】解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肺泡的高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通过呼气排出体外.如图所示故选 D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B.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 光合作用储藏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解 A、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A正确B、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B正确C 、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正确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错误.故选 D.9.我市各地农村都建有大棚蔬菜基地下列哪种措施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A. 适时松土、施肥B. 合理密植C.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D. 保持棚内温度恒定【答案】D【解析】10.近年来沙尘暴仍然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A.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B. 北方地区降水量低常年干旱C.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D. 人类盲目的开发森林和草原【答案】D【解析】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选 D.11.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A. 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 肺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C.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D. 肺泡数量很多【答案】B【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与气体交换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 B12.如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X为鲜重变化曲线 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B. 图乙中 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C. 图甲中种子萌发时子叶留土D. 图乙中 Y曲线的af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答案】B【解析】A、图甲中菜豆种子是由花中胚珠发育而来的 H是幼叶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A错误B、图乙中 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B正确C、图甲中菜豆种子萌发时子叶出土 C错误D、图乙中 Y曲线的af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D错误13.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 肺泡B. 肺部毛细血管C. 细支气管D. 肺泡壁【答案】A【解析】解肺的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而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泡因此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同时从肺的结构来看肺泡又是肺的结构单位如图所示故选 A.14.酸雨形成的直接原因是()A.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 乱砍滥伐森林C. 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加D. 黄河水的PH过低【答案】C【解析】解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C符合题意.故选 C.15.下面曲线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注意呼吸频率用快或慢表示呼吸深度用深或浅表示)则曲线1表示()①睡眠状态②长跑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频率浅⑤呼吸频率快⑥呼吸频率深.A. ①③④B. ①⑤⑥C. ②③④D. ②⑤⑥【答案】A【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属于平静状态的有①睡眠状态③呼吸频率慢④呼吸频率浅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 A16.人患感冒时常常出现流涕、打喷嚏、呼吸不畅和咳嗽等症状推测出现呼吸不畅的原因是()A. 鼻腔内有异物堵塞了鼻腔B.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C. 气管分泌的痰过多堵塞了呼吸道D. 声带发炎肿胀气体不能通畅流动【答案】B【解析】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可以温暖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堵塞了鼻腔17.在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把叶片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原来的营养物质B. 将叶片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对照C. 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是为了给叶片提供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D. 萨克斯的实验使人们意识到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合成淀粉【答案】C【解析】A、在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A正确B、此实验中将叶片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C、淀粉遇碘变蓝色是为了检验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D、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18.如图为“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 暗处理是为了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B. 隔水加热的小烧杯内装的是清水C. 叶片见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D. 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答案】B【解析】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A正确B、隔水加热的小烧杯内装的是酒精 B错误C、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说明没有淀粉产生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色进行了光合作用可以得出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C正确D、用黑纸片把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面遮盖起来 D正确19.多数植物体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些其主要原因是()A. 上表皮细胞内含叶绿体较多B. 下表皮的保卫细胞多于上表皮C.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且含叶绿体较多D. 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且含叶绿体较多【答案】C【解析】上表皮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而下表皮靠近海绵组织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体少此外上表皮接受阳光照射多叶绿素形成多而表皮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组成其中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有叶绿体有利于阳光的透入 C符合题意故选C.20.如图是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子其中甲为银边部分乙为切断叶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然后滴加碘液再漂洗甲、乙均不变蓝这分别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③光合作用需要光④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A. ③①B. ②①C. ③④D. ②③【答案】B【解析】甲、丙形成对照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甲银边部分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丙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所以甲丙对照说明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乙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乙离茎远的一端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乙的切口两端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切口的上端不变蓝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因此甲为银边部分乙为切断叶脉部分丙为绿色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该叶片脱色、漂洗、然后滴加碘液在漂洗甲、乙均不变蓝这分别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水、②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21.(2)在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照光后的叶片应该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变为黄白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并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21.(3)恩格尔曼的实验是把装有水螅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螅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好氧细菌向水螅中被光束照射的 ________(中填图中结构代码横线上填相应的结果名称以下均同)部位集中该实验在光照下进行好氧细菌则分布在上述结构所有见光的部位实验中被极细光束照射的部位和未被照射的部位形成了________实验通过该实验证明了上述结构能够在光下释放出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2.(1)图一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此时图二中与之相对应的状态为图________ (填甲或乙)22.(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__ 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__状态22.(3)图二(甲)中A、B、C三个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用“>”表示)【答案】吸气, 乙【解析】曲线AB段表示时吸气肺内气压的变化胸骨和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与此同时图二应该是乙状态膈肌处于收缩状态【答案】缩小, 舒张【解析】曲线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舒张【答案】C>B>A【解析】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减小胸腔容积缩小胸腔内气压大于肺内气压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为呼气过程 A、B、C间的气压关系是C>B>A23.当今世界共同提倡“低碳生活”.低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如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等.请你谈谈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答案】“低碳生活”从生活细节做起节电、节水、节气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注意垃圾的回收和利用【解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脑…)、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不浪费粮食少买不需要的衣服、鞋子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纸、电、水、油、天然气等并注意垃圾的回收和利用.24.(1)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可知________瓶内氧气含量较高 ________瓶最可能装的是新鲜叶片理由是 ________24.(2)将其放在温暖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叶片的________ 如果此实验在光下进行其它条件都相同则________瓶蜡烛的火焰更强【答案】乙, 甲, 植物呼吸消耗了氧气所以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解析】新鲜的青菜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昼夜后里面的氧气新鲜的植青菜吸收消耗了因此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煮熟过的青菜细胞已经死亡失去了呼吸功能瓶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乙瓶蜡烛继续燃烧【答案】呼吸作用, 甲【解析】温度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其放在温暖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叶片的呼吸作用如果此实验在光下进行其它条件都相同则甲瓶中的新鲜青菜能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因此甲瓶中蜡烛的火焰更强25.(1)小明同学消化的终产物随血液送达组织细胞后在图中气体 ________的参与下被分解利用提供学习所需能量25. (2)阳光大课间时小明去操场跑步下列能模拟她深吸气时肺和膈肌状态的是________25. (3)尿液是健康的“晴雨表” 丁大爷体检时发现尿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图中________(填代号)所示的生理过程异常所致也可能是内分泌腺________的功能障碍有关25. (4)小明同学的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途径图中共呈现出________条25. (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这充分体现出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答案】(1)①氧气【解析】解(1)食物中的有机物经消化和吸收后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利用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2)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部下降肺扩张故选 B【答案】(3)④, 胰岛【解析】(3)尿液中由葡萄糖可能是④肾小管病变导致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障碍也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答案】(4)2【解析】(4)人体排除代谢产物的途径有呼吸、排汗、排尿三条图中体现了排尿和呼吸两条【答案】(5)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解析】(5)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球壁、肾小囊内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充分体出现生物学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八年级科学(下)(浙江教育版)第3章空气与生命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八年级科学(下)(浙江教育版)第3章空气与生命检测题附答案解析

A.钻石(C )B.水晶(SiO 2)C.食盐(NaCl )D.钟乳石(CaCO 3)第3章空气与生命检测题本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南宁)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在长江突遇龙卷风发生翻沉。

施救过程中,救援人员潜入水下搜救遇险者时需携带呼吸装置,目的是为人体呼吸提供( )A.氮气B.氧气C.氢气D.二氧化碳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B.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C.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 3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4.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5.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铁生锈B.酿酒C.蜡烛燃烧D.食物腐败6.在街头巷尾会看到一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在表演的场景:表演者在一个普通脸盆里放一张纸片,然后双掌盖在脸盆上方做发功状,过一会儿,盆内的纸片燃烧起来,引起围观者一阵喝彩,依此骗取大家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人购买他的“灵丹妙药”。

其实,这种骗术只要运用科学知识就能戳穿。

下列对纸片着火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特异功能”能使纸片着火B.趁人不注意点燃了纸片C.脸盆里有电子点火装置D.纸片上粘有着火点很低的某种物质7.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5gC.反应中Y、Q的质量比为6∶5D.物质Y一定是单质9.(2015·河北)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B.木炭C.红磷D.蜡烛10.(2015·山东东营)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呼吸道对其几乎没有净化作用。

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含答案)

第3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单元复习一、单选题1.实验室常用如图甲、乙的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小金又设计了如图丙、丁的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以及测量氧气体积,相关叙述合理的是()A.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时,需定期向甲图烧瓶中添加二氧化锰粉末B.乙图中先关闭止水夹a再向上拉注射器的活塞,放手后若活塞下落到原位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C.利用丙图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可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操作D.若用装置丁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2.实验室用KMnO4制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KMnO4制O2C.验证O2已集满D.硫在O2中燃烧3.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D.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4.将质量为15 g的大理石加入烧杯中,再加入1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该大理石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6 g(不考虑溶液中残留的二氧化碳),则大理石的纯度约为()A.66.7%B.80%C.90%D.90.9%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该反应中甲、丙的质量比为7:10D.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6.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发生的变化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C.③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7.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40%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生物浙教版八年级下第3章 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浙教版初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肺的叙述中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A. 肺分为左肺和右肺B.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D. 支气管的末端形成肺泡总数约有7亿个【答案】A【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数目极多总数约有7亿个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有利于气体交换肺分为左肺和右肺与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2.叶肉栅栏层细胞的特点是()A. 细胞圆柱形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多B. 细胞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多C.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D. 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整齐含叶绿体少【答案】B【解析】叶肉是叶的主要结构是由营养组织组成的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其中栅栏组织靠近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3.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解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因此对人体危害极大 A正确B.PM2.5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 B正确C.汽车尾气中也能释放出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它的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 C正确D.PM2.5是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 D错误故选 D4.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教室里()A. 噪音太大B. 温度太高C. 缺氧D. 细菌太多【答案】C【解析】解教室若长时间不开门窗学生们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教室的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教室内缺氧就会使人感觉精力不集中甚至头晕等.故选 C.5.下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B. 暗处理后应将植株置于光下进行对照实验C. 酒精的作用是脱色D. 向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答案】D【解析】6.徒手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较高的山峰当他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尽管经过足的休息后再爬但越是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A. 呼吸越来越急促B. 血液中CO_2增多C. 组织细胞内O_2含量降低D. 山地更加陡峭【答案】C【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因此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7.甲、乙两地生产同一种甜瓜但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甜瓜甜含糖量高.经调查发现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相差较大(见表)A.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B. 甲地夜间温度较低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积累多C.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强有机物的积累多D. 乙地夜间温度较高甜瓜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的消耗少【答案】A【解析】8.“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为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下列不可取的是()A. 节约资源、杜绝浪费B. 减少排放、治理污水C. 围湖造田、发展农业D.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答案】C【解析】A、节约资源、杜绝浪费会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B、减少排放、治理污水可以保护水资源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C、围海造田、发展农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会保护生态环境利于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9.为了保证同学们在教室里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班委们讨论开了.最后他们提出了几个方案其中错误的是()A. 为了防止粉笔灰的污染值日生应该在下课后擦黑板B. 关上窗户避免灰尘进入C. 在教室里摆放绿色植物D. 勤打扫教室和周围的环境【答案】B【解析】 A 、教室内由于学生较多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粉笔末、灰尘等都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为了防止粉笔灰的污染值日生应该在下课后擦黑板故不符合题意B、关闭门窗外界的新鲜空气无法进入教室内的一些有害气体或是粉尘无法散发到室外会影响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故符合题意C 、绿色植物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阻滞和吸附大气中的粉尘和放射性污染物能够分泌抗生素杀灭空气中的病原菌所以绿化校园的环境可以起到保持空气清新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D、勤打扫教室和周围的环境是环境美化、净化保证同学们在教室内外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故不符合题意10.研究表明室内环境污染可诱发白血病下列哪项是该病的主要“杀手”()A. 厨房污染B. 室内放置大量植物C. 室内饲养宠物D.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污染【答案】D【解析】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诱发白血病的主要原因据分析可见厨房污染和室内饲养的宠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室内放置大量植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但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所以研究表明室内环境污染可诱发白血病该病的主要“杀手”是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污染11.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A. 夜间适当降低温室大棚中的温度B. 常松土勤施肥C. 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D.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答案】D【解析】A、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室温主要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不符合题意B、常松士主要是促进根的呼吸和生长勤施肥促进植物的生长 B不符合题意C、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主要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消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C不符合题意D、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符合题意12.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属性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 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B. 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 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答案】A【解析】解 A、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与呼吸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 A符合题意B、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B不符合题意C 、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D、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13.人体的呼吸是由呼吸系统完成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A. 鼻腔和肺B. 呼吸道和气管C. 呼吸道和肺D. 气管和肺【答案】C【解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中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湿润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1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 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 呼吸深度增加C. 胸围差加大D. 呼吸肌收缩力增加【答案】D【解析】经常参加锻炼会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使肌纤维变粗会使呼吸肌更发达呼吸肌收缩力量得到加强可以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使呼吸的深度加大、加深使胸围差加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力增加15.夏日早晨植物叶片上的露珠呈球状而不渗入叶片内部的原因是()A. 叶片气孔关闭B. 叶片表皮细胞浓度较小C. 叶片的表皮细胞特别小D. 叶片表面有角质层【答案】D【解析】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表皮细胞排列紧密阳光能进入起保护作用起输导和支持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16.2015年6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四川宜宾境内的筠连、屏山等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导致筠连等地受灾严重.为掌握持续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取的方法是()A. 模拟实验法B. 调查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答案】B【解析】解 A、模拟实验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 A错误B、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B正确C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C错误D、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D错误.故选 B.17.关于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二氧化碳B. 脱色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直接加热C.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必须有光D. 实验前不需要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答案】C【解析】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不遮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故选项C正确故选 C18.将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若干等大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平均放入两支试管如图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B. 甲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C.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氧气D. 乙内的叶片小块将先浮起因为叶内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解在25℃条件下叶片细胞进行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可促进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氧气由于自来水的二氧化碳溶解度远大于氧气的溶解度因此大量的氧气附着在叶片周围使甲内叶片最先浮起 A正确故选 A1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B. 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 光合作用储藏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解 A、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A正确B、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B正确C 、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C正确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D错误.故选 D.20.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A. 支气管B. 鼻C. 气管D. 肺【答案】D【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1.(1)甲图中能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________(填标号)21.(2)②血管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填“动脉”或“静脉”)其内的二氧化碳最终由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21.(3)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甲图中的血液流动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甲图中①血管内较多的氧气最终会在______________处被利用【答案】(1)③【解析】解(1)图中③介于动脉与静脉之间是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和肺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所以甲图中能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血管是③毛细血管【答案】(2)静脉, 呼吸【解析】(2)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据乙图可见①内流动脉血是肺静脉②内流静脉血是肺动脉二氧化碳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答案】(3)②→③→①【解析】(3)根据图乙用血液氧含量可知①内流动脉血是肺静脉②内流静脉血是肺动脉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②肺动脉→③毛细血管→①肺静脉【答案】(4)组织细胞【解析】(4)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最终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内被利用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22.(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类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 并释放出________气体.22.(2)“植树造林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________ 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22.(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会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进而引起各种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22.(4)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________的和谐发展.22.(5)作为一个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试列举两条和大家分享.【答案】氧气, 二氧化碳【解析】解(1)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和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答案】光合, 二氧化碳【解析】(2)光合作用是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生成有机物和氧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答案】呼吸【解析】(3)吸烟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经常吸烟会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气管炎、咽炎等还会诱发肺癌据统计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因此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进而引起各种慢性病严重时还会导致肺癌、冠心病等.【答案】人与自然【解析】(4)为了人类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更应成为我国长久发展的目标.然而现在多数国民还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反映出我国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力度不够宣传也不到位.普及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国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观念要从青少年抓起.【答案】(5)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等(答案合理即可)【解析】(5)作为一个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当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响应“低碳”的生活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二氧化碳两方面入手具体方法有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多骑自行车少坐汽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等.23.(1)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其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23.(2)在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照光后的叶片应该放在盛有_____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变为黄白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并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23.(3)恩格尔曼的实验是把装有水螅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螅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好氧细菌向水螅中被光束照射的 ________(中填图中结构代码横线上填相应的结果名称以下均同)部位集中该实验在光照下进行好氧细菌则分布在上述结构所有见光的部位实验中被极细光束照射的部位和未被照射的部位形成了________实验通过该实验证明了上述结构能够在光下释放出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24.(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___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_24.(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变大这模拟________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________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变小于是气体进入肺【答案】肺, 膈【解析】图中气球代表的是肺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答案】吸, 收缩, 增大【解析】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变大这模拟吸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收缩其顶部下降胸廓增大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变小于是气体进入肺25.(1)要想使实验成功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将甲乙两个装置一同放在________环境中否则会因为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而影响实验结论25.(2)经过7小时后轻轻挤压甲装置的塑料袋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挤压乙装置的塑料袋石灰水无明现变化这说明________25.(3)如果在甲装置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要想让这只小白鼠在短期存活必须把这一装置放在________环境中原因是小白鼠的存活需要植物在该环境条件下产生的________【答案】黑暗, 光合【解析】要使该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以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影响了呼吸作用的效果图中有澄清的石灰水而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答案】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解析】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答案】光照, 氧气【解析】如果在袋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则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小白鼠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因此必须把这一装置放在光照的条件才能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空气与生命易错题带答案八年级新浙教版经典练习可直接打印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3章空气与生命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C)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2.[2012·苏州]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

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

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A)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3.[2013·兰州]如图3-1-2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C)图3-1-2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 5【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氧气,冷却后进入水的体积约占15,另外的45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氮气。

4.[2013·河北]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C)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测定溶液的pH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集满5.[2012·兰州]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氧气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体或固体B.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来源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D.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解析】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是因为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6.图3-1-8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C)图3-1-8【解析】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7.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图3-1-10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B)图3-1-10【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应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8.[2013·嘉兴]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却不明显。

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A)A.排水法收集前未将集气瓶灌满水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C.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桌面【解析】氧气的纯度会影响氧气助燃实验现象明显程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灌满水,可以使收集到的氧气纯度较高。

9.林林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的白色固体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和。

他在一本参考书上发现,镁居然能在氮气中燃烧!于是他做起了这个实验(如图3-14所示):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叫氮化镁的粉末。

图3-1-14点燃氮化镁__,该反应__不属(1)根据实验现象,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镁+氮气――→于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反应;(2)这个实验给你对过去某些知识的反思,从而有些新的发现:①__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__;②__氮气也能助燃__。

10.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B.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做催化剂【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不高,用带火星的木条不能检验。

11.[2012·广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镁片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在表面生成MgOB.红磷放置在空气中,不需加热就能燃烧产生P2O5C.硫粉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SO3气体D.铁丝加热后放入氧气中,燃烧产生Fe2O3固体【解析】镁的活泼性较强,不需加热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红磷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Fe3O4)。

1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图3-1-26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作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 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Δ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__;(1)高锰酸钾制氧气__高锰酸钾――→点燃四氧化三铁__。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铁+氧气――→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_c→b__→d。

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高锰酸钾进入B瓶__;(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__实验前没有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__。

(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算出理论上2 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可生成氧气0.203 g。

而实际测得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77 mL,换算成质量为0.253 g,超过理论量为:0.253 g-0.203 g=0.05 g。

从理论上推测,你认为超过理论量的氧气可能来源于什么物质?__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__。

【解析】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因而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测量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了能使水排入量筒,应把c管接氧气,b管排水。

实验中B瓶变红的原因是高锰酸钾进入B瓶内;铁丝燃烧时溅落的高温熔化物易使集气瓶破裂;试管内的空气易计入收集到的氧气总体积内。

13.小刚用图3-2-4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甲乙图3-2-4(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__。

点燃五氧化二磷__。

(2)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磷+氧气――→(3)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小刚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__。

(4)小刚通过实验发现,这个探究实验有很大的不足,他经过仔细思考,改进了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装置最大的优点是__产生的P2O5收集于气球中,不会污染空气__。

【解析】铜片上红磷和白磷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是由于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不同。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易污染空气,改进后乙装置的最大优点是把产生的P2O5收集于气球中,不会污染空气。

14.[2012·东营]2012年5月18日开始,伦敦奥运圣火只在英国境内传递。

采集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集中阳光来引燃火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阳光为火种的燃烧提供了热量,使其达到着火点B.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C.强风和大雨下火炬仍可以保持燃烧,是因为火炬燃料的燃烧不受燃烧的条件影响D.火炬内装的燃料丙烷(C3H8)属于化合物15.[2012·淮安]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

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16.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不支持燃烧。

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浓氯化铵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

试分析此幕布能够防火的两点原理:(1)__氯化铵分解需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到幕布着火点以下__;(2)__氯化铵分解得到两种气体不支持燃烧,使幕布与空气隔绝__。

【解析】氯化铵能够灭火根据题给信息从化学角度分析可知:一是氯化铵受热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热,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到幕布着火点以下;二是氯化铵分解产生气体不具有可燃性,从而使周围空气与幕布隔绝。

17.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清远阳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手笔投入建设沼气池,近5年来共投入1406万元建设沼气池4644个,年产沼气567万立方米,为1.26万农户每年节省燃料费开支1386万元、肥料成本126万元。

阳山县委、县政府把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作为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

该县因地制宜推广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猪、沼、菜(鱼、果、稻)”等生态家园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沼气建设的综合效益,初步形成了“家庭养殖—沼气—菜(稻、果、鱼)”“规模养殖—沼气—蓄水池—山地果园开发”“规模养殖—沼气—保温(照明)—果(鱼、菜、稻)”综合利用三大模式。

根据以上信息和我们掌握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猪、沼、菜(鱼、果、稻)”是综合利用猪的粪便发酵的产物,猪粪便发酵产生沼气的过程属于__化学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阳山县使用沼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燃烧沼气用于煮饭、照明是将化学能分别转化为__热__能和__光(或电)__能;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在氧气中点燃二氧化碳+水__。

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甲烷+氧气――→(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C__(填序号)。

A.用灯火试验检验人是否可入沼气池中清洗沼气池B.沼气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C.沼气泄漏,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D.沼渣属于化学肥料18.小明利用蜡烛进行的实验中,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切一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B.用空气流动可以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在密闭的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析】蜡烛燃烧的反应物质量包括石蜡的质量和氧气的质量,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1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纯氧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B) A.一定小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B.一定大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C.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的质量D.上述结果都有可能【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20.[2013·庆阳]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A.CO2B.Cl2C.O2 D.N2【解析】 NH4ClO4(高氯酸铵)中没有碳元素,分解后不能生成二氧化碳。

21.[2012·眉山]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3-3-3所示(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图3-3-3A.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解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两种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