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学艺(朱海利)

《梅兰芳学艺》执教:单位:成集学校教材简析:《梅兰芳学艺》是一篇名人故事,语言通俗易懂。
讲述了梅兰芳面对自身天资不足,勇于练习,最终战胜自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梅兰芳如何练习,战胜自己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效仿梅兰芳,刻苦学习是本课教学的人文性要求。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凭借教材,透过文字,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明白其中的理,是阅读的基本规律。
评词析句,感悟诵读,以教材之情激发学生之情,是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会用“因为……所以……”、“……是因为……”、“终于”说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梅兰芳是如何通过勤学苦练成为京剧大师的。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课前小游戏:看眼神猜心情(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梅兰芳学艺》这一课,同学们对梅兰芳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出示梅兰芳照片)2、播放京剧,简介京剧。
(幻灯片播放视频)下面我们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梅兰芳表演的一段京剧,请你在欣赏的时候注意一下他的唱腔、眼神、扮相。
简介京剧:同学们,这位演员表演得非常好,无论从身法、嗓音、还是眼神都很出色,你们刚才欣赏的这段京剧是我国戏剧的一种。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喜欢。
3、欣赏剧照,揭示课题梅兰芳还演过很多角色,下面请欣赏他的几幅剧照。
出示剧照,学生欣赏。
师:刚才欣赏了他表演的京剧,看完了他剧照,你知道他是男的还是女的呢?师:虽然从扮相、声音和名字“梅兰芳”来看,他是个女人,但他却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男人。
14梅兰芳学艺 (1)

14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理解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学习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原籍是我们江苏人,他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有没的艺术形象。
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发展和提升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
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3.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及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梅兰芳语文课文

梅兰芳语文课文
梅兰芳是中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关于梅兰芳的语文课文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篇:
《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从小就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是梅兰芳并没有放弃,他每天都盯着鱼儿游动,或者注视着鸟儿飞翔,认真练习眼神。
日子一长,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
梅兰芳每天坚持练功,他的跷功、唱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后来,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京剧大师。
这篇语文课文讲述了梅兰芳从小立志学艺,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京剧大师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备课

14 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个新偏旁,理解词语。
学会用“终于”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从小要刻苦学习基本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读背课文。
教学方法:1、借助插图,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2、提供复述提纲,根据提纲练习复述。
教具准备:投影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13 梅兰芳学艺(领读)教学生字:兰芳艺2、看到这个题目,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文章文章写的是谁还会想到的关于他哪一方面的故事。
3、看图,简介人物。
①看书上课题右边的照片,知道这是谁的照片吗?(梅兰芳)②简介梅兰芳。
二、初读指导1、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各自然段所写内容,准备填空。
2、口头填空: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去——的情况。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决心——,坚持——的情况。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的京剧——。
3、各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生字词。
讲:拜师师傅4、领读生字词。
1、默读第二自然段,示下列词语:紧盯或者注视灵活飞翔鸽子水底领读生字词。
问:有哪些词语的意思已经懂了?教师讲:紧盯注视灵活2、教师读第三自然段,出示生字词:勤学苦练京剧领读生字词结合第二段的内容理解“勤学苦练”。
简介京剧知识。
5任读全课生字词,齐读,指名读,结合正音。
作业设计1、读读,抄抄,写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4.梅兰芳学艺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梅兰芳学艺课后复习毛豆爸爸一、听写lán huā()láncǎo()yù lán ()mǐ lán()huā mù lán()méi lán fāng ()fāng xiāng()fāng cǎo()fāng míng()fāng xīn()fēn fāng()jǐn zhāng ()sōng jǐn()jǐn shēn()jǐn jí()zhuā jǐn()jǐn dīng()jǐn jǐn()huò zhě()huò xǔ()huò shì()huò duō huò shǎo()zuò zhě()xué zhě()dú zhě()jì zhě ()lǎo zhě()zhù shì()zhǔ yì()zhùyì()guān zhù()zhuān zhù()yǐn rén zhù mù()diàn shì()shì lì()xié shì()jìn shì()shì xiàn()líng huó()jī líng()líng qì()líng qiǎo()xīn líng()líng mǐn()bǎi líng niǎo()huó dòng()shēng huó()huó gāi()sǐ qù huó lái()huó yuè()huó pō()gàn huó()huó rén()二、字兰结构()音序()部首()第二笔是()芳结构()音序()部首()第六笔是()紧结构()音序()部首()第七笔是()或结构()音序()部首()第六笔是()者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注结构()音序()部首()第七笔是()视结构()音序()部首()第二笔是()灵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活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三、词1、给带-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灵活(líng lín)紧张(jǐn jǐnɡ)作者(zězhě)练习(niàn liàn)勤劳(qín qínɡ)芳香(fānɡfān)2、组词兰()芳()紧()或()者()羊()方()系()成()着()注()视()灵()活()梅()住()祝()寻()话()悔()3、多音字说()()长()()没()()说()()长()()没()()4、近义词常常()注视()渐渐()闻名()灵活()终于()5、反义词动摇()常常()灵活()工作()注视()仔细()6、选字填空A、这着者()里看()作()之乎()也()是听()()火读()()边()装B、注住主()手()意()房关()()住()视引人()目()席站()()人C、底低地高()()方()线大声()喊()点()头()声海()月()()细菜()7、连线飞翔的眼睛拜师闻名游动的决心世界学艺明亮的鸟儿京剧苦练学艺的小鱼勤学大师四、课文填空梅兰芳小时候去(),师傅说他的()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
梅兰芳学艺短文及答案

梅兰芳学艺短文及答案(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原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原文,苏教版二上语文课文,阅读中如发现错漏敬请在本页底部“发表评论”中指出,我们将即时更正。
梅兰芳是的京剧大师。
他出生在京剧世家,在长辈们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看戏。
八岁的时候,梅兰芳开始拜师学艺。
他学的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唱、念、做、打都要模仿女性。
刚学的时候,一出戏师傅教了很长时间,他还没有学会。
师傅说他不行,不适合唱戏。
梅兰芳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唱戏。
他用心思考,反复练习。
一段唱,别人唱几遍就不练了,他总要坚持练二三十遍。
经过刻苦练习,他终于练出了圆润甜美的嗓子。
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没有神。
而旦角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他养了几只鸽子,每当鸽子飞起的时候,他的眼睛就紧紧盯着飞翔的鸽子。
他还经常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渐渐地,他的双眼有神了。
日子一长,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但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梅兰芳学艺》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2、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
(2)指名认读词语。
(3)抽读生字卡片。
4、试读课文。
5、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梅兰芳“笨鸟先飞”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

梅兰芳“笨鸟先飞”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搜索,艺名兰芳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
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后来又勇于革新,编演新戏,使京剧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新面貌。
他所创立的“梅派”艺术,继往开来,影响深远。
他还是让京剧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
梅兰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艺术界和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声望。
刻苦学艺梅兰芳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
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剧的名演员,是演旦角的。
父亲梅竹芬也是京剧演员,在梅兰芳四岁那年就去世了。
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师和笛师,为京剧、昆曲伴奏,会戏很多。
梅兰芳在长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喜欢看戏、听戏。
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戏了,学的也是旦角。
男孩子学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说。
这就需要刻苦练习。
一开始他的天赋条件并不好。
有时候一出戏,老师教了多时,他还没有学会。
有一次,一位老师见他学得慢,生气地说:“不行,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就放弃了他梅兰芳脸红了。
他下决心一定要学出样子来,就用心琢磨、反复学。
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会了,他却要唱二三十遍。
渐渐地,他练出了一条又宽又亮又圆润甜美的好嗓子,唱出来让人特别爱听。
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见到最早教过他的老师。
老师不好意思地说:“我那时候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您别这么说。
”梅兰芳说,“我受您的益处太多了,当初要不是挨您一顿骂,我还不懂得奋发上进呢!”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气。
而旦角在台上的眼神特别重要。
怎么办呢?后来他养了几只鸽子。
每当鸽子飞起来后,他就用眼睛随着鸽子飞翔而转动,越望越远。
这样天长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没有了,变得特别有神,直到老年,在舞台上演出,还是光彩照人。
二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学艺》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14 梅兰芳学艺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熟练地认读生字新词;正确、规范地书写9个生字,尤其是“紧”字。
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3.拓展积累“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等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紧”字;查阅字典并结合语境弄懂“紧盯”“注视”两个词语的意思。
难点:初步学会抓住“常常”“紧盯”“注视”“日子一长”“终于”感受梅兰芳“勤学苦练”过程的艰辛,并仿照例句练习用“终于”说话。
三、前置学习活动学生:完成预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 教学课件。
2.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直接导入,交流资料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善于发现的达尔文、亲切和蔼的毛主席和以身作则的朱德同志,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梅兰芳学艺》,再来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1)生书空,师边板书边强调:“梅”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最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兰”是本课的生字,横画比较多,注意横的长短变化才能把字写美观,第二横稍短,第三横最长,起到托底的作用;“芳”也是本课的生字,“草字头”横稍短一些,“方”横稍长一些,注意“方”的笔顺是“先横折钩、再撇”。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1)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了一些梅兰芳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指生汇报)(2)师补充介绍我们来欣赏一段梅兰芳的京剧选段《贵妃醉酒》,感受一下这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风采。
(播放视频《贵妃醉酒》)梅兰芳为了唱好京剧,小时候可吃了不少苦头,第14课讲的就是梅兰芳学唱京剧时苦练眼神儿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梅兰芳学艺(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准生字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的意思。
学会写“兰、芳”两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悟,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并且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自己的认知表现出来。
前置性作业:
1、常规预习;
2、了解梅兰芳,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上。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前播放京剧《贵妃醉酒》,小朋友,知道我们正在听的是什么戏吗?(京戏,也叫“京剧”,读准“京”的后鼻音)
2、你觉得京剧怎么样?你发现京剧演员的眼睛怎么样?(有神、灵活、不断转动、亮亮的)
简介京剧艺术: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剧,已经有200岁了!不仅我们中国人喜爱它,就连很多外国朋友都为它着迷呢。
瞧,京剧的服饰多美!脸谱的样式可多了!
3、谈起京剧肯定要说到一个人,也就是刚才看的这段戏中的主角——梅兰芳,齐读。
这里有两个生
字,跟老师一起来写写。
师板书:梅兰芳。
4、你知道梅兰芳吗?(他是男性,却擅长演古代女子,要让学生知道。
)
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的故事——梅兰芳学艺(补充完课题:学艺。
生齐读)
艺是什么意思?(技能、本领)题目告诉我们,故事讲的是——梅兰芳学唱京剧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
1、我们先来读课文,今天老师推荐的方式是小组齐读课文,有读错的,组长要及时纠正。
读完一遍,
每组挑一个最喜欢的自然段再读。
过会儿,我们要小组赛读,最棒的小组加★。
2、检查词语:
灵活紧盯注视或者师傅
没有神儿飞翔的鸽子水底的鱼儿
拜师学艺勤学苦练世界闻名京剧大师
3、小组赛读课文,学生评价。
4、课文读通读准了,你能用上这些词(指大屏最后一行)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吗?
三、精读感悟
过渡:梅兰芳到底是怎样成为一位京剧大师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不可能学好唱戏,不具备唱好戏的条件,不是唱戏这方面的人才)
如果说不出,老师就罗列义项。
料子的解释:A做衣服用的材料B适合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在这里,料子是衣料的意思吗?
3、这句话你能换个方式说说吗?出示填空: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
师傅说梅兰芳,是因为。
4、是呀,作为京剧演员,要用眼睛跟观众交流,但是梅兰芳却先天不足,
5、6岁的时候眼睛就有些近视,一吹风就容易流眼泪,难怪师父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谁来读?再齐读。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师傅这么说,梅兰芳心里会怎么想呢?(我不会放弃,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2、你怎么知道他是这样想的呢,从哪句话里读出来的?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指导读,读出他的决心。
3、你从他的哪些具体的行动当中读出他如此坚定的学艺决心的?仔细读第二自然段,在关键的字词下面做做记号。
交流。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指名读。
出示“他常常看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看看水底游动的鱼儿”
和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哪句好?
理解紧盯、注视。
(一动不动地长时间地盯着看就叫紧盯,注视和它的意思是一样的)
小朋友们请紧盯课件上这两个移动的词语,它跑到哪里,你的眼睛就要跟到哪儿哦。
说说你有什么感觉?(累、酸)
可是梅兰芳却是“常常”这样练习,你觉得他有什么样的感受?多不容易啊。
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
A出示图片:烈日炎炎的夏日,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B出示图片:______________,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C出示图片: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出示图片: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累了,休息一会,再来,他常常――――――女同学读。
苦了,咬咬牙告诉自己要坚持,于是,他常常――――――男同学读。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你从“日子一长,渐渐”中读到了什么?(时间很长、联系从没间断、是一点一点灵活起来的,说明很不容易。
)
小朋友们知道他练了多长时间吗?十年,整整十年,从不间断。
从一开始的没有神儿到现在的灵活,让我们带着苦尽甘来的感觉读一读最后2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眼睛会说话是什么意思?(和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意思相近即可。
)
梅兰芳的眼睛都会说话了,多开心呀。
怎么读?(要读得轻灵、欢快些)
4、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文章最后一节用了哪一个词语概括梅兰芳的学艺过程?(勤学苦练)
刚才我们一起见识了梅兰芳勤奋的学习,刻苦的练习,现在就用朗读来告诉老师你们此刻的心情吧。
齐读最后一节。
2、小朋友们知道吗?梅兰芳练习的不仅仅是眼神。
京剧中有“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即唱功、音乐性的念白、舞蹈动作、还有武打和翻跌。
每一项的训练都是十分艰苦的。
比如击鼓动作吧,为了能够演好,梅兰芳常常把自己的大腿当鼓,两手在大腿上不停地敲打,竟然把大腿都敲得红肿了。
正是这份超出常人的毅力使得他最终成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小朋友,学到这,你想对梅兰芳先生说些什么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有志者事竟成。
孩子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
)
四、学习生字
过渡:我们不仅要记住这个世界闻名的名字,也让我们用小手来写写这个名字。
1、出示生字:兰芳
2、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怎么写才美观。
3、学生书上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美观地书写余下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
2、会用“终于”说话。
3、进一步体会梅兰芳的刻苦精神和伟大人格,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拓展阅读的相关链接进一步体会梅兰芳的刻苦精神,读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前置性学习:阅读《画鸡蛋》、《王献之练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学艺》,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师生一起板书总结:
14、梅兰芳学艺
紧盯、注视
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
2、小组分段赛读课文,给最棒的小组加★。
二、理解运用
1、你还知道类似于这样经过勤学苦练最终成功的人或事吗?用上“终于”说一段话。
A组内交流B全班交流
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紧、或、者、注、视、灵、活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学生描红。
4、完成习字册。
四、作业设计:完成大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