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梅兰芳学艺

合集下载

《梅兰芳学艺》课件

《梅兰芳学艺》课件

唱戏的料子 师父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是 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因为________________。

喜 怒

人们都说,梅兰 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师父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睛会说话了。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 他常常紧盯

。 ,或者注
。日子一长,他
的双眼
说, 。
。人们都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 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天才出于勤奋。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的位置。



注 视 灵 活 弯 或 紧
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 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
梅兰芳学艺的 决心没有动摇。他
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的鸽子,或者注视 水底游动的鱼儿。
梅兰芳学艺的 决心没有动摇。他
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的鸽子,或者注视 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
他的双眼渐渐灵 活起来。人们都
说,梅兰芳的眼
14.梅兰芳学艺
梅 兰 芳
京 剧 大 师
14.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 京剧大师。
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 京剧大师。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 师。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 师。

14梅兰芳学艺 (1)

14梅兰芳学艺 (1)

14梅兰芳学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

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理解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能够补充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学习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资料链接】梅兰芳(1894-1961)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原籍是我们江苏人,他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革新,塑造了众多有没的艺术形象。

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他发展和提升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他的唱腔非常特别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人们称之为“梅派”。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京剧:为中国“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

起源于中国古老戏剧秦腔、徽剧、昆曲及汉剧。

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

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理解本课的生字并写好“兰、芳、紧、或、者”五个生字。

3.通过让学生来朗读带动及老师的示范朗读协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儿化音。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14、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语文上册《14、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要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作业设计: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填空、选择拼音。

课外: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

2.解题。

(1)指名拼读“兰”,正音。

告诉学生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家。

(2)学习词语“学艺”。

指名读“艺”,说说“学艺”是什么意思。

(3)指名把题目意思连起来说一遍。

二、初读课文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几遍,长句子画出来,多练读。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说说本课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指导儿化和长句子。

4.范读课文。

读后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侯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作业1.练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词语卡片。

2.画去不正确的读音。

兰(lan nan)神(sheng shen)紧(jing jin)者(ze zhe) 注(zu zhu)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3)“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4)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2.细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3)理解“世界闻名”和“大师”的意思。

(4)学过第一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3.细读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

(2)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3)进一步理解句意。

a.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了什么?b.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先看图,再读课文。

14.梅兰芳学艺

14.梅兰芳学艺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4.梅兰芳学艺课后复习毛豆爸爸一、听写lán huā()láncǎo()yù lán ()mǐ lán()huā mù lán()méi lán fāng ()fāng xiāng()fāng cǎo()fāng míng()fāng xīn()fēn fāng()jǐn zhāng ()sōng jǐn()jǐn shēn()jǐn jí()zhuā jǐn()jǐn dīng()jǐn jǐn()huò zhě()huò xǔ()huò shì()huò duō huò shǎo()zuò zhě()xué zhě()dú zhě()jì zhě ()lǎo zhě()zhù shì()zhǔ yì()zhùyì()guān zhù()zhuān zhù()yǐn rén zhù mù()diàn shì()shì lì()xié shì()jìn shì()shì xiàn()líng huó()jī líng()líng qì()líng qiǎo()xīn líng()líng mǐn()bǎi líng niǎo()huó dòng()shēng huó()huó gāi()sǐ qù huó lái()huó yuè()huó pō()gàn huó()huó rén()二、字兰结构()音序()部首()第二笔是()芳结构()音序()部首()第六笔是()紧结构()音序()部首()第七笔是()或结构()音序()部首()第六笔是()者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注结构()音序()部首()第七笔是()视结构()音序()部首()第二笔是()灵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活结构()音序()部首()第四笔是()三、词1、给带-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灵活(líng lín)紧张(jǐn jǐnɡ)作者(zězhě)练习(niàn liàn)勤劳(qín qínɡ)芳香(fānɡfān)2、组词兰()芳()紧()或()者()羊()方()系()成()着()注()视()灵()活()梅()住()祝()寻()话()悔()3、多音字说()()长()()没()()说()()长()()没()()4、近义词常常()注视()渐渐()闻名()灵活()终于()5、反义词动摇()常常()灵活()工作()注视()仔细()6、选字填空A、这着者()里看()作()之乎()也()是听()()火读()()边()装B、注住主()手()意()房关()()住()视引人()目()席站()()人C、底低地高()()方()线大声()喊()点()头()声海()月()()细菜()7、连线飞翔的眼睛拜师闻名游动的决心世界学艺明亮的鸟儿京剧苦练学艺的小鱼勤学大师四、课文填空梅兰芳小时候去(),师傅说他的()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

14梅兰芳学艺

14梅兰芳学艺

梅兰芳作品
1、剧照《天女散花》 梅兰芳扮演天女。
2、剧照《宇宙锋》 梅饰装疯的赵艳容。
梅兰妃醉酒》梅饰 杨贵妃。
看了这么多关于梅兰芳的资料, 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梅兰芳是怎么学京剧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 梅兰芳学艺的故事。
lán fāng yì jǐn huò
兰芳艺紧 或
(兰花()芳香()艺术()抓紧()或者)
zhě zhù shì líng huó
者注视灵 活
(记者()注意()电视()灵活()活动)
梅兰芳是个京剧大师,可在他小时 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 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呢?
练一练
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 是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
2、“因为梅兰 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所戏以的料师子傅说
他同桌互相读读这。二”句话。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梅兰 芳是怎样学艺的?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 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
想一 想
1、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考考你
(2)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梅兰芳 取得成就是很不容易的。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梅兰芳 最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呢?在课文中找 出来,读一读。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 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3)请同学们用“终于”来说一句话。
考考你(4)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
新课程 新思想 新理念
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大家猜猜他是谁?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课件1 苏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课件1 苏教版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剧1
剧照
剧2
课文
字词
第一段
第二段A
第二段B
作业
梅兰芳
是世界
闻名的

京剧大
师。

jǐn
huò zhě
学艺zhù sh紧ì 盯 或者 注视
líng huó bài
fu(fqín水底 练

京剧
勤学苦
bài
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
fu
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 语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jǐn
他 常 常紧xián盯g 的 鸽 子,
huò zhě zhù shì
注视 或者 儿。
gē 空 中 飞 翔

水底游动的鱼
人们都说, 梅兰芳的眼睛 会说话了。

二年级(上)第14课《梅兰芳学艺》

二年级(上)第14课《梅兰芳学艺》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张伟玮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二年级(上)第14课《梅兰芳学艺》共几课时 2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兰、芳、紧、或、者”,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资源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图片、故事、成就……);梅兰芳京剧的片段。

预习设计1. 读准课后的一类字、二类字。

2.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5遍。

(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哦!)3. 给课文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4.画出生字词,根据课文想意思。

5.你对梅兰芳和京剧了解多少呢?可以上网查询一下。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激趣导入(5分钟)预设:这段唱的是什么戏?这是谁唱的?预设:梅兰芳。

预设:他是男的还是女的?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为什么要学唱京戏?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他学得怎么样?预设:“学艺”指学本领,在这里是指学唱京戏。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5分钟)●预习作业1:词语第一板块:激趣导入(5分钟)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梅兰芳京剧《贵妃醉酒》的几句唱词)2.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3.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

许多中国人和外国朋友都很喜欢它。

人们喜爱京剧美丽的服饰,变化多样的脸谱,更喜欢不同的表演。

4.你们知道我们中国鼎鼎有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谁呢?(出示挂图)5.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

刚才那段京剧就是他唱的,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

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6.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

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梅兰芳学艺课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导语:《梅兰芳学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课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原文】梅兰芳学艺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课文解析】起点:《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很曲折,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基本能把握本文所要讲的道理,但是缺少对梅兰芳的了解,他们无法更透彻理解梅兰芳下定决心时内心的痛苦与坚定,以及在此基础上付出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的不易。

“终于”这个词,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但是他们只会说“终于我……”,没有深刻地理解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任务的主观意愿、过程的艰辛。

因此,本文的说话练习起点定位为:1.学生能明白这篇课文所讲的道理,但是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不能自觉地感受到梅兰芳成功的不易2.学生学过“终于”,但只会比较表面地运用这个词语来说话,不会从深层次去思考这个词所包含的意义。

关键点:文中,存在一个矛盾冲突点,就是梅兰芳拜师学艺的需求和不是唱戏料子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一个没有天分的人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我认为这是课文教学的关键点。

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下,梅兰芳依旧坚持初心,下定决心不动摇,最终取得了成功。

如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感悟、理解、体验呢?我想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发挥学生想象,体验主人公的思想情感。

教学时,通过补充资料,想象说话来体会梅兰芳学艺的内心情感。

比如让学生体会当“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时,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明白当受到师傅的打击时,他学艺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兰芳学艺》教案
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学情分析:课文篇幅比较短,但句句是精华,其中蕴涵了“勤学能补拙,苦练可通神”的道理。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梅兰芳是谁?”“他学什么本领?”“怎样学艺的?”。

然后指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再反复朗读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体会梅兰芳练功的刻苦而受到启示、教育。

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要求: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 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 男女生分节朗读。

C 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3、师范写,生书空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

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1、昨天,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了一篇新的课文《梅兰芳学艺》——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课文主要写梅兰芳学艺这件事)。

(梅兰芳是谁?他为什么要学艺?他是怎样学艺的?他学什么本领?)
二、指导读书,释疑。

(一)“梅兰芳是何许人?”1、通过预习,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他创立了“梅派”。

他演过……) 2、请看一段录象,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
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

)——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

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 找队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 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

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

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3)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板书:会说话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1) 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

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出示“注、视、灵”1、指名认读2、找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3、书写时有什么注意点,你要提醒大家的。

4、给它们组词5、师范写,生书空。

6、生描红,完成作业。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