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品德《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换个角度想一想  》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年级下册《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与教学反思《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理解、宽容、欣赏他人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能力: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知识: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情感等角度,去判断、理解、解决问题;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三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地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农村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弱一些,但也缺乏正确地处理问题的方法,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不能多角度地思考,采取更好的方法处理矛盾。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相对城市学生而言,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困苦,许多学生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这些都容易影响孩子们不能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思考和对待事情。

他们在与人交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指导,还不太懂得用理解、欣赏等方法去进行人际交往。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换个角度想一想”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话题,他们在交往中产生的矛盾、生活中产生的人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因此,对其进行相关的引导,是必须且急需的。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调动学生的情感,通过有效的活动挖掘儿童对情感的体验。

在教学中,可先创设“假如我是他”的冲突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冲突,进而培养学生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值日风波”,让学生体验他人的感受,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和宽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一、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观赏他人,做一个愉快的儿童。

(能力目标)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知识目标)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感情等角度出发,去推断、理解、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观赏他人。

(难点)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体验法、教授法、谈话法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运用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如下图,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和同学进行游戏或做其他事情时,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冲突。

如果有的话,请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心情。

环节二:新课讲授1.对方怎么想活动一:他为什么生气创设情境,如下图,提问学生:“当别人议论李勇时,他会是怎样的心情〞A:李勇会很不开心。

B:他会觉得很自卑。

C:他会很生气。

……“同学好心想援助他,李勇为什么生气〞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站在李勇的立场,体会他的心情和感受。

如让学生想一想,假设李勇家里遇到的事情你自己也遇到了,而且还被同学在班级里大声议论,你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了解你家里的情况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跟你说,他们家有钱,让你有需要钱就跟他要,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学生可能作如下答复:A:因为他不想把自己家里面的事情让别人了解。

B:因为他觉得妈妈下岗,爸爸生病的事情被别人了解很自卑。

C:因为他觉得自己不被尊重。

D:因为他好面子。

……学生通过感情体验,思考对待家境不好或遇到麻烦的同学,应有的正确态度;懂得要同情他们的不幸,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感情和人格。

活动二:体验别人的感受过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失,每个人都会犯错。

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期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当别人做了让我们生气的事情的时候,面对别人的过失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别人的感受。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先谈一谈:是否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如果你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期望对方怎么做然后,在学生说整理己的想法之后,将角色互换。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换个角度想一想_人教新课标-word文档资料

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换个角度想一想_人教新课标-word文档资料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准备】1.调查表:课前调查本班最受欢迎的人。

2.flash课件:①三个艰巨的任务;②快乐的小集体。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话题师:老师有个和大家一样大的小表妹,这几天总是缠着我,问:怎样才能在班上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板书:受同学欢迎的人)唉!这可是个难题,我只有请大家帮忙,课前以小组为单位,就这问题在班里展开调查,帮老师寻找答案,怎么样,调查完成了吗?哪个组愿意把你们的调查结果展示给大家?二、汇报调查表,分析得出结论(一)教师以提问的形式提要求同学们,假如你是小汇报员,怎样做才能让大家喜欢听你的汇报呀?那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小汇报员愿意把他的调查报告与大家分享呀?(二)布置任务一边认真听汇报,一边认真观察、分析这些接受调查的、受欢迎的同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三)生汇报调查表追问:通过看刚才六个组的调查结果,你发现了我们身边那些受欢迎的同学的共同特点了吗?适时追问: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当时心情怎么样?那假如下次别人遇到同样的困难,你会怎样做?踩了脚,面对别人无意中犯的错,他们怎么做的?(板书:替别人想懂原谅看优点。

)(四)小结要想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就要多替别人想,学会宽容,多看优点。

那我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

(分析调查表)(五)介绍问卷调查法课前调查时,我们针对“受同学欢迎”这一话题,先设计了统一的问题和备选答案,再请接受调查的人选择答案,并回答问题,再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种调查方法叫问卷调查法,通常,问卷的份数越多,结论越准确,今后我们也可以试着利用这种方法进行调查。

过渡:那我们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吗?让我们赶快组成“验证小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验证我们的结论好吗?三、完成任务,检验结论1.出示课件(三个艰巨的任务)任务一:①认真看28页,思考图中三个好朋友为什么会产生矛盾?②你能帮三个小朋友想一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任务二:①在小组内讨论:29页图中李勇为什么生气?②假如老师是“李勇”,你们有办法将自己对我的关心表达出来,而让我愉快的接受吗?任务三:①在小组内讨论:30页图中女生为什么哭?想想这时男同学会有怎么样的感受?②假如你也遇到了这样的事,你觉得怎样做更好?师适时点评:这个办法真好,奖你一颗智慧星。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等角度, 去判断、理解、解决同学们的冲突和失误。

过程与方法:通过诱导、启发、讨论等形式培养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 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

2、学会运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矛盾。

3、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宽容他人、理解他人。

三、课前准备:收集每位学生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令自己感到烦恼的矛盾。

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教师课件出示图片,上节课同学们看到的杨桃图片还记得吗?,同样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的结果会不同。

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也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一想,试着用上节课学到的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方法去和同学相处,也许我们烦恼就会悄然消失了。

那与同学友好相处成为一个快乐的学生还要具备哪些优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

3、生齐读课题(板书课题)二、故事体验,明理悟道。

1、教师出示课件动画(教材30页两幅图的内容)2、同学们你们觉得她们这样做对吗?就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琪琪这样做好不好?小亮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同桌之间讨论讨论。

3、小组交流讨论:琪琪和小亮各自错在哪里?4、师巡视,指导教师诱导:是呀,小亮固然不对,不该不小心弄脏琪琪的裙子,可琪琪也不该得理不饶人,提出过分的要求。

大家生活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些不愉快的事。

当别人对自己有过失或失误时,还是得饶人处且饶人,学会宽容别人,生活会更加快乐。

5、当大家都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别人时,这个值日风波还会让两位小朋友都不开心吗?请小演员表演宽容版的值日情景。

6、这两位小演员演得好不好?请伸出你的双手为他们鼓鼓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目标:学习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地儿童。

教学重难点:引导孩子能了解他人地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准备:了解学生在生活重地困难和烦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假如我是他一、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共同完成一项工作,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二、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谈谈当时的心情和情况。

三、提问:假如我们换角度想一想,结果会怎样?同学们进行讨论。

讨论后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意见。

四、讨论分析发生冲突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中明白从他人的心情、感受和想法出发。

采用换位思考的判断和选择方式。

活动二了解人的情绪课前准备:纸、剪刀、笔、胶水或浆糊等活动过程:学生画出情绪化的脸部表情。

讨论:A、什么时候你感到骄傲?(高兴、愤怒、悲伤、孤单等)B、你怎么知道他人感到悲伤。

(生气、尴尬、悲伤、孤独、厌烦等)情感体验:学生回忆同学交往中遇到的快乐事与伤心的事,并能讲述当时的心情。

五、小结:我们在生活中应尊重同学的选择,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相互包容和理解。

第二课时活动三:他为什么生气活动目的: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对待别人的过失和失误。

一、图上的事例讲述图上的事例:李勇的妈妈下岗了,同学们议论纷纷。

李勇心里是什么心情?当同学们帮助他,他为什么不高兴?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立场,体会李勇的心情和感受。

二、思考:1.当自己的心情不好,或遇到麻烦时,自己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2.如果别人在旁边议论自己,自己会是怎样的感觉?1 / 1。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1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1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建华区东路小学范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从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断、理解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不愉快的事情带来的烦恼,使孩子们懂得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他人的选择,理解他人,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让孩子们学会从多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引导孩子们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宽容和欣赏他人。

教学准备:1、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

2、教学课件。

3、图画纸、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几张图片:请你以最快的速度看一看,说说图片里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看到图片,有的同学说是花瓶,有的同学说是人的侧脸呢?2、过渡:同学们,同样一幅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我们看到的结果会不同。

生活中也是如此,当遇到问题时,我们不妨试着换个角度去想一想,也许我们会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也许烦恼就会悄然消失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试着换个角度想一想。

(板书课题)二、活动体验,明理悟道。

小组活动一:试一试换个角度想问题1、教师过渡:同学们,由于有时我们对同一事情的想法、感受不同,同学之间也会发生冲突,那么怎样设法避免和解决冲突呢?2、教师出示课件动画(教材28页这两幅图的内容):芳芳:咱们三个玩跳皮筋。

丽丽:我不想玩,我还要看电视呢!兰兰:来吧,差一个没法玩。

芳芳:以后不找她玩了。

兰兰:哼,真不够朋友。

丽丽:这也值得生气?我不就是不想玩嘛!3、大家说一说:三个好朋友为什么会产生矛盾?你能帮她们想一个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现在就让我们试着让她们都换个角度想一想,看看结果会怎样?生①:如果我是芳芳,我会想到丽丽是个电视谜,我要说服兰兰去找别人玩或者参加其它活动。

(师:这样你就不会生气了,是吗?告诉老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②:如果我是兰兰,我应该站在丽丽的角度想:她可能今天不太舒服,或者是好不容易碰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电视节目,我不会强求她再跟我们去跳皮筋了。

道德与法治《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三下)

道德与法治《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三下)

道德与法治《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三下)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的一套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材。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课《换个角度想一想》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到,在面对问题时,要善于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减少冲突,提高沟通的效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开始从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转向关注他人的思考方式。

但是,他们 still lack the ability to think from others’ perspectives and may have difficulty empathizing with others. Therefore, in this lesson, teachers need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from differentangles and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mpathy.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懂得关爱他人,理解他人,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换位思考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将这种思考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换个角度想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换个角度想教案
环节
四、联系自己
1、请学生回忆或设想自己生活中的冲突和失误。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同学间发生冲突或失误,而惹得大家不高兴呢?谁愿意来讲讲?
2、指名几位同学来讲述。
3、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讲述中体验理解、宽容,为别人着想。
分享收获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为别人着想。




换个角度想一想
3.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教学重点
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难点
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教学策略
新授课










教学环节
导入
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课件出示几张图片:请你以最快的速度看一看,说说图片里画的是什么?
为什么看到图片,有的同学说是花瓶,有的同学说是人的侧脸呢?
看完这些图片,你受到什么启示?
二次备课




环节
二、假如我是他
1、教师出示课本28页的两幅图,学生仔细看图。
2、请三名同学来演一演图中的内容,演完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自己的想法。
3、三名同学互换角色,再演一演,并说说此时的想法。
环节
三、体验他人的感受
1、出示30页的两幅图,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的热心,老师这儿还有件事需要大家帮忙呢!
2、请同桌两人演一演图中的内容,并继续接演故事。
3、请一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执教:卢文玲
教学目标
1、学习从他人的感受和想法的角度出发,去判断、和解决问题。

2、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学会宽容、理解他人。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通过设身处地地了解他人的心情和感受,学会理解和宽容他人。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有个老婆婆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冰棍,二女儿卖雨伞。

她每天都很不开心。

因为,雨天,她担心大女儿的冰棍卖不出去;晴天,她又担心二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整天愁眉苦脸。

后来一个老和尚告诉她换个角度想:晴天的时候,想大女儿的冰棍卖得好;雨天,想二女儿的雨伞就卖得很好。

从此,老婆婆天天都很开心。

老师有个疑问:
天气变了吗?没有,该下雨还是下雨,该晴则晴,该阴则阴。

两个女儿的谋生手段呢?也没有,大女儿还卖她的冰棍,二女儿还卖雨伞。

老婆婆前每天都不开心,现在天天都很开心!
这是为什么?因为在老和尚的开导下,老婆婆想问题的角度变
了,所以说:同一件事,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有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换个角度想一想
二、换个角度,化解冲突
1、分析问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8页,仔细看这两幅图,告诉老师,图上的三位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请三名同学分别扮演这三位小朋友演一演,让她们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好吗?谁愿意上台表演?演得好将会获得今天的“最佳表演奖”。

请三位进行小品表演。

表演者说说各自的想法和心情。

为什么要生气?
颁发最佳表演奖。

师引导:那么,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又会怎样呢?她可能正再看她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或者,她不舒服,想休息一下;既然她不想玩,那下一次再找她一起玩吧……
这样想,她们就不会生气了。

小结:看来,很多时候,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种不愉快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大家说,对吗?
2、解决问题
让我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试着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好吗?
A.请看书29页。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学生说:
(1)假如你是李勇,听到这些话,你会是什么感受?
(2)李勇为什么生气?
(3)假如老师是“李勇”,你们有办法将自己对我的关心表达出来,而让我愉快的接受吗?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

来看30页,两名小同学又发生冲突了,让我们帮帮他们,好吗?
B.师:观察30页图上内容,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在一次大扫除中,男生不小心把女生漂亮的新裙子弄脏了,尽管男生马上道歉说对不起了,可是女生还是哭着要明明赔。

)问:图中女生为什么哭?此时此刻女生想到的是什么?当时有没有想到这位男同学的感受呢?
假如你也遇到了这样的事,男生,你想对女生说什么?
女生,你觉得怎样做更好?
师适时点评:你说的真好。

三、拓展交流。

生活中,你和同学之间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1)、你放学后约了同学一起去公园玩,他因为爷爷感冒了,照顾爷爷,没有如约而至,你该怎么想?
(2)、放学站队时,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但他想你道歉了,你会怎么做?
(3)、班里组织同学们为灾区捐款,有一名家境不太好的同学只
捐了1元钱,很多同学都说他很吝啬,为此这名同学很自卑。

你怎么想?
换个角度想一想,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冲突就会化解,使自己快乐起来。

只有每个同学都学会包容,学会理解,我们才会拥有一个团结、和谐、快乐的班集体,
四、课堂总结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和老师一样收获不浅。

在生活中,只要我们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多一分理解和宽容别人,就会少一些误会,少一些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