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一等奖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不说话的朋友》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公开课〔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淄博市人民东路小学李芸教学要求:使学生懂得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人人都应爱护。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不成心损坏。
教学要点:一、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人人都应爱护。
二、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不损坏。
教学打算:课件、规划图、建议书、各种公用设施贴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老师安排了让同学们调查在公共园地里,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效劳的,你们调查了吗?2.同学们一口气就能说这么多!可真了不起!但是今天第—次进城的农村孩子小柱子见到了一些东西却不认识,谁能给他介绍一下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谁认识就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想说哪个就点哪个。
3.像我们刚刚所说的教室里的课桌椅,公路边的路灯、公用电话等,这些都是为我们效劳的,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它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不说话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板书:公用设施〕。
4.刚刚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小柱子这一回可长见识了。
看,他还要考考大家认不认识他们那儿的公用设施呢!〔出示农村里的公用设施〕5.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开展,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公用设施。
这是什么?〔点击新式〕。
这可不是一般的红绿灯,这是一种太阳能式的红绿灯,可以节约能源。
如果在它里面放个盲钟就变成了盲人用的红绿灯。
那你了解咱们这里有哪些新的公用设施吗?二、我为家乡请“朋友〞1.说起咱们的家乡,最近的变化可真大。
刚刚新建了好多地方,一起来看看。
从这几幅图中,你觉察了什么?〔分别是公园、社区等没有公用设施的图片〕那你有什么好方法?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这些地方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能行吗?2.请同学们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图片在这张规划图上贴一贴。
边贴边说一说,你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要请它?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可能没有提供,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写一写或画一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

02
讨论主题明确,聚焦于 如何与聋哑朋友建立友 谊、理解和尊重他们的 特殊需求。
03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 或想法,促进彼此间的 理解和共鸣。
04
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 并在全班进行分享,促 进班级层面的交流和思 考。
角色扮演:体验无声世界,传递关爱信息
01
02
03
04
设计聋哑人士日常生活的场景 ,如学校、家庭、社交等。
识。
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无声朋友的感 受,加深对他们的理解和关注。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意识
教育学生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 尊严,不歧视、不嘲笑无声朋 友。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帮助弱势 群体,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和公益心。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 式,让学生了解社会上的弱势 群体及其需求,激发他们的关 爱之情。
更加友好的环境。
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理 解残疾人的需求和感受,掌握与 残疾人相处的基本礼仪和技能,
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创新教学方法探讨
1 2
情境模拟法
通过模拟残疾人的生活和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地体验残疾人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同 理心。
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扮演残疾人或残疾人的朋友和家人,通过 表演和互动,加深对残疾人需求和感受的理解。
学生分组扮演聋哑人士及其朋 友或家人,通过手语、肢体语
言等方式进行交流。
在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体验 聋哑人士的生活挑战,培养他
们的同理心。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 中为聋哑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
游戏互动:增进同学间友谊和信任
设计团队合作游戏,如“信任倒退” 、“盲人摸象”等,强调信任与沟通 的重要性。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不说话的“朋友”是指安静的物品或环境。
1.2 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引导学生学会与不说话的“朋友”互动,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认识不说话的“朋友”定义:不说话的“朋友”是指静止的物品或环境,如大自然、建筑物、艺术品等。
举例:大自然中的山水、花草、建筑物、雕塑等。
2.2 与不说话的“朋友”互动观察:引导学生观察不说话的“朋友”的外貌、特点、环境等。
思考: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不说话的“朋友”背后的故事、情感等。
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与不说话的“朋友”相关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说话的“朋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3.2 想象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不说话的“朋友”互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3.3 创作法:引导学生创作与不说话的“朋友”相关的作品,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引入:向学生介绍不说话的“朋友”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
4.2 观察:组织学生观察不说话的“朋友”,如校园里的花草、建筑物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美。
4.3 互动:引导学生与不说话的“朋友”互动,如讲述所见所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4 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与不说话的“朋友”相关的作品,展示并进行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观察力的评价:通过观察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
5.2 学生想象力的评价:通过创作作品,评价学生的想象力。
5.3 学生表达能力的评价:通过分享环节,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收集一些不说话的“朋友”的图片或实物,如大自然、建筑物、艺术品等。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案、评价表等。
6.2 学生准备:携带一些自己喜欢的不说话的“朋友”图片或实物,如玩具、书籍等。
准备一本创作本,用于记录与不说话的“朋友”互动的观察和思考。
无声的朋友【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1)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主题一:无声的朋友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了解公用设施的作用,体会公用设施的重要性。
3.了解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感受到破坏公用设施的危害性。
4.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爱公护公用设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公用设施的重要性和破坏公用设施的危害性,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准备:1.老师和学生的课前调查资料2.多媒体课件.爱心卡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
2.调查公用设施的使用情况,有没有损坏。
3.课前交流: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放松一下!(随音乐唱《找朋友》歌曲)今天,老师特别的高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和你们交上朋友啦!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呢?过渡:是啊!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准备好和老师上课了吗?上课!弐.课中体验,深化感悟活动一:朋友,有你真方便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特殊的朋友?它们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垃圾桶.路灯.滑滑梯的谜语)过渡:这些朋友的名字一样吧?(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名称,叫什么呢?(引出:公用设施并板书)2.除了这些公用设施,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公用设施?3.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找了这么多。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大家来认识一下。
(出示课件)4公用设施多不多?想一想: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1))小组交流(2))全班交流汇报(老师强调:有它真方便!)总结:你觉得公用设施重不重要?(重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方便)是啊!公用设施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板书:方便生活)5还有一些公用设施像喷泉.塑像.花坛,它们有什么作用?(出示喷泉.塑像.花坛图片)过渡:看来公用设施,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
(板书:美化环境)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总结:公用设施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还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它们这样,不分日夜.默默地为我们人类服务着,它们就是我们的无声朋友。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doc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公开课《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山东省淄博市人民东路小学李芸教学要求:使学生懂得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能给大家带来方便, 人人都应爱护。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不故意损坏。
教学要点:一、公用设施是公共财物,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人人都应爱护。
二、正确使用公用设施,不损坏。
教学准备:课件、规划图、倡议书、各种公用设施贴图。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课前,老师布置了让同学们调查在公共场所里,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服务的,你们调查了吗?2.同学们一口气就能说这么多!可真了不起!但是今天第一次进城的农村孩子小柱子见到了一些东西却不认识, 谁能给他介绍一下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谁认识就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想说哪个就点哪个。
3.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教室里的课桌椅,公路边的路灯、公用电话等,这些都是为我们服务的,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它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不说话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
4.刚才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小柱子这一回可长见识了。
看,他还要考考大家认不认识他们那儿的公用设施呢!5.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公用设施。
这是什么?。
这可不是普通的红绿灯,这是一种太阳能式的红绿灯,可以节省能源。
如果在它里面放个盲钟就变成了盲人用的红绿灯。
那你知道咱们这里有哪些新的公用设施吗?二、我为家乡请“朋友”1.说起咱们的家乡,最近的变化可真大。
刚刚新建了好多地方,一起来看看。
从这几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那你有什么好办法?今天老师想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这些地方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能行吗?2 .请同学们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图片在这张规划图上贴一贴。
边贴边说一说,你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要请它? 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可能没有提供,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自己写一写或画一画。
咱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作品既实用又合理、既美观又有创意,而且速度快!3.同学们,经过大家这么一打扮,咱们的家乡可就变得更方便更漂亮了。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一、导入1.介绍一下自己的朋友。
朋友之间经常会做些什么?2.过渡:有了朋友,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朋友之间互帮互助,许多事情迎刃而解,生活变得轻松了。
今天老师要和我们同学一起来认识一群特殊的朋友——(揭题:不说话的“朋友”)二、新授1.(图片:公共自行车)认识它吗?在哪儿见过它呢?2010年8月30日苏州首批公共自行车上岗了,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公共自行车和家里的自行车有什么不一样呢?2.像公共自行车一样供大家使用,为大家服务的设施,我们把它称为“公用设施”。
(板书)3.找找看你身边你公共自行车这样的朋友吧。
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回忆校园里的角角落落、操场、室场,找找我们校园里的公用设施。
走出校门,我们来到街道上找一找,比比谁的眼睛最亮。
(图片)(图片)这些街道上的公用设施,你认识吗,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
在我们生活的小区里也少不了公用设施的身影,看到了吗?补充介绍:灌溉渠、大堤等这些公用设施在农村能看到。
4.公用设施随处可见、随时可见,司空见惯,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好吗?(趴在课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离开课桌写上自己的名字)比较一下,哪一次写的字漂亮?做了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小结:离开了课桌,我们的学习就会受影响。
那么如果我们的身边少了它们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挑选一两个说一说)是啊,我们的生活少不了这些特殊的朋友,让我们来夸一夸他们吧。
(同桌分享,指名回答)5.这样的情景看到过吗?老师就因为星期天晒了条被子就被小区物业找上了门,要我交罚款,我一点都不服气,你们觉得我的做法对吗?小结:不当地使用公用设施影响他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要正确使用公用设施。
(板书:正确使用)6.(图片:邮筒)这个邮筒为什么愁眉苦脸呢?你能替邮筒这位不说话的朋友表达心声吗?邮筒是不是为这件事烦恼呢?(视频)看来你们真是邮筒的知心朋友啊!(图片)这么多的朋友都想找你们做代言,说出它们的烦恼与委屈。
《不说话的“朋友”》教案

《不说话的“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通过观察和想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
2.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提高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小猫,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名字。
2.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呢?二、新授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学生分组讨论:这些动物有哪些特点?4.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5.学生谈谈观看视频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爱动物。
三、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的名字。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回答问题。
四、拓展延伸1.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关于动物的作品。
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教师呼吁大家关爱动物,从自己做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动物的了解较少,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他们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这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关爱动物,从自己做起。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并学会基本的动物保护行为。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长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猫)谁知道它的名字?生:小猫。
江苏省蓝天杯教学设计一等奖品德与

让情感体验再“飞”一会儿——《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沈德花226682[教材简解]《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我的成长与他人》主题单元中的第3课,共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认识我们的‘朋友’”、“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去”、“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啥”。
本课教学注重爱护公用设施的自觉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让学生“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实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目标预设]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与用法,体验公用设施在当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经常受损这一现象,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
3、通过公益广告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重点难点]1、认识常见的公用设施,知道自己身边公用设施有哪些。
2、了解人为破坏公用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与危害。
3、知道爱护公用设施是每个人的责任,激发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提高学生关心、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基于儿童日常生活,旨在服务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思维与行为发展的综合课程。
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原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产品”,因此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与获得生活经验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最鲜明的特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扩展课程视角,聚力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生活情景,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努力使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尽可能的叠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以达成在“公用设施是现代生活的必需;主动、自觉爱护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共识”,并转化为自觉的生活需要与稳固的生活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情感体验再“飞”一会儿
——《不说话的朋友》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中心小学沈德花226682
[教材简解]
《不说话的“朋友”》是《品德与社会(苏教版)》三年级下《我的成长与他人》主题单元中的第3课,共安排了五个方面的学习内容:“认识我们的‘朋友’”、“我替‘朋友’说说话”、“看望我们的‘朋友’去”、“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为‘朋友’做点啥”。
本课教学注重爱护公用设施的自觉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让学生“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爱护公用设施,实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目标预设]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与用法,体验公用设施在当今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地位。
2、正确认识公用设施经常受损这一现象,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激发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
3、通过公益广告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重点难点]
1、认识常见的公用设施,知道自己身边公用设施有哪些。
2、了解人为破坏公用设施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与危害。
3、知道爱护公用设施是每个人的责任,激发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提高学生关心、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基于儿童日常生活,旨在服务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思维与行为发展的综合课程。
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原料”,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产品”,因此回归生活、
体验生活与获得生活经验成为思想品德课程最鲜明的特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扩展课程视角,聚力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生活情景,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努力使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尽可能的叠加,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以达成在“公用设施是现代生活的必需;主动、自觉爱护公用设施”等方面的“共识”,并转化为自觉的生活需要与稳固的生活精神。
[设计思路]
一、相识:“朋友”再见面。
二、相知:“朋友”大聚会。
三、相伴:“朋友”永相随。
四、相劝:“朋友”不可欺。
五、相欢:“朋友”伴我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相识:“朋友”再见面
1、(课件播放歌曲《找朋友》)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许多好朋友,正是有了他们的相知相随,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五彩斑斓、有滋有味。
请谈一谈与朋友相处的一些故事和体会。
(生畅谈)
是啊,我们的朋友总会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我送来最真挚的帮助,我们的朋友总会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给我送来最暖心的慰藉。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群不说话的朋友。
(板书课题:不说话的朋友)
2、这些新朋友最喜欢与聪明的孩子交朋友,所以你们能够猜出他们,并且高声地呼喊他们的名字,他们才肯出来与你们相见呢。
(课件出示谜语,生猜出后出示图片)
3、其实这群好朋友,有不少已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都是在哪里见到
过它们?(指名生说)刚才几位同学说的这些地方都叫做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大家服务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公用设施”。
(板书:公用设施)
(设计意图:儿童的体验大都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他们经验、经历圈内的事物、情景更能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让学生能够激情加盟而不置身度外,最经济的手段就是从他们的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畅言朋友事、朋友情,待情感蕴足后,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引入公共设施这群“不说话的朋友”。
)
二、相知:“朋友”大聚会
1、其实,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群不说话的朋友无时无处不在为我们服务呢!
①看看我们的教室,还有我们的学校都有哪些公用设施?(生:桌子、门窗、厕所里的水龙头、操场上的活动器材……)
②走出校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公用设施呢?(垃圾房、灌溉渠、路灯、公园里的健身器材……)
2、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现代生活离不开这些无声的朋友。
不过,他们的本领各不相同,请挑选一位你最喜欢的朋友来夸夸吧!(生:我来夸夸……师相机引导:假如没有……就会……)
3、公用设施无怨无悔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生活提供便利,它们的确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板书:为人类服务)
(设计意图:让学生的生活体验“飞”进课堂,完成课堂与生活的交融,这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旨趣所向、真意所在。
这一部分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列出“朋友多”,来体验朋友对我们学习生活的意义,通过道出“朋友好”,来体会朋友为人们提供的无限便利。
)
三、相伴:“朋友”永相随
1、在我们这儿将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到时候将会建成一座座功能齐备的
生活小区,这里就有一个准备实施建设的小区规划图,今天让我们来当一回设计师吧。
你准备为这个小区添置哪些公用设施呢?为什么?和你的小团队商量一下吧。
(提供小区规划图片)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提示:有些公共设施的图片老师没有提供,可以自己画一画,需要发明创新的用文字说明也行。
)
3、作品交流,评选最佳设计师。
①请各设计小组交流一下,都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要请这些“朋友”?
②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补充。
4、现场采访:这些服务于万顷良田工程的生活小区就将在我们里下河地区建成,到时候我们都将搬进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大家感觉如何?
5、老师将把同学们的这些设计递交给我们镇政府,供小区设计时参考。
其实,在这里生活,吸引我们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我们那些不说话的朋友。
有他们相伴,四季花香沁人心脾;有他们相伴,放学回家一路欢歌;有他们相伴,农家日子悠然自得。
(设计意图:“我为小区请朋友”这一片段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借助自己使用公用设施的生活经验,自由大胆地发挥创新想象,通过与小伙伴一起说说、贴贴、写写、画画的过程,更加深刻地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喜爱甚至感激之情。
)
四、相劝:“朋友”不可欺
1、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尊重爱护我们这些不说话的朋友。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我们的朋友——公园里的长椅却在那儿伤心地哭了。
(课件出示自编歌曲《最近比较烦》)
2、讨论:长椅为什么事儿这么心烦而流泪呢?
3、听到长椅的哭泣,公园里的许多邻居都围了过来(课件出示漫画图):猜
猜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4、长椅的邻居们可能也曾经受到过类似的伤害,他们正用自己的经历安慰长椅,也可能在用自己的愤慨谴责人类,看到此情此景,相信你一定有好多好多的话儿要说?
(设计意图:“求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主线,是一切教育的灵魂。
正面引导为主、反面警示为辅,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原则之一。
如果说前几个片段的教学,是通过正面引导让学生体悟公共设施“不可少”的话,这一片段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反面警示让学生体悟公共设施“不可欺”,前者是引导学生“求真”,后者是引导学生“去恶”,虽然力点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
5、看到这些朋友都受到不同程度地伤害,同学们一定愤愤不平,请你站在他们的角度帮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学生交流。
(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
(设计意图:课堂表演是学生颇为钟情的教学技巧,其价值就在于通过角色的换位,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一些。
这段设计就是想通过扮演角色替受伤的“朋友”说话,让学生知道公共设施是我们的朋友,不能伤害它,从而激发学生爱护公用设施的情感,提高学生关心和爱护公用设施的公德意识。
)
五、相欢:“朋友”伴我行
1、破坏公用设施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可怕的是有时会夺取人们宝贵的生命,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课件出示真实的故事《一只井盖一条人命》)你想对拿走窨井盖的人说什么?多么惊心的惨剧,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伤害了朋友,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己。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呢?(板书:爱护)是呀,爱护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我们人人都去爱护它们,我们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我们的“朋友”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板书:每个人的责任)
3、让我们为我们这些不说话的朋友设计几条公益广告,时刻提醒人们关爱
公共设施。
4、交流,评出最有创意的广告标语。
5、爱护公共设施,其实就是爱护我们美好的生活。
我们要携起手来,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在我们的保护之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设计意图:公益广告无疑是品德教育最形象的教材,小小的公益广告,既承载了人民群众的一番苦心及美好的愿望,同时也承担了教育大众的社会责任。
在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自己立足于改善社会观念的层面上,自创公益广告,体会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使之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提高关注社会、爱护公物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心和公德心。
)
板书:
不说话的朋友
相识——相知——相伴——相劝——相欢
公用设施——为人类服务
爱护——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