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
推拿治疗学课件-肩关节周围炎

3.辅助检查
推拿治疗学
X线摄片检查可排除骨性病变。病程较久者可有骨质疏松,肌腱、韧带有不 同程度的钙化。
【鉴别诊断】
1.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治疗学
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其走行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伴有针刺样 或过电样麻感;一侧或两侧上肢有放射性痛、麻,伴有发沉、肢冷、无力、 握力减弱;肩关节运动无障碍,臂丛神经牵拉等试验阳性。
【应用解剖】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可做前屈、 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上举7个方向的 运动(图5-25)。
图5-25:肩关节示意图
推拿治疗学
1.盂肱关节
推拿治疗学
由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依赖盂肱韧带维系固定,关节盂小而肱骨头大,形 成关节的灵活性(图5-26、图5-27)。
图5-26:肩关节盂示意图 推拿治疗学
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肩锁韧带等,起到维持关节稳定和 运动的作用(图5-29)。
3.参与肩关节运动的肌肉
推拿治疗学
前屈:喙肱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后伸:背阔肌、大 圆肌、三角肌后部;内收:胸大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喙肱肌、大圆肌、 肱二头肌长头;外展:冈上肌、三角肌;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 背阔肌;外旋: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后部。关节的运动涉及肌肉的主动 与拮抗关系,当关节运动障碍时,应分清是主动肌原因还是拮抗肌因素(图 5-30)。
一、肩关节周围炎
汇报人:
目录
【应用解剖】 【病因病机】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注意事项】 【疗效评定】 【思考题】
肩关节周围炎是指肩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因 急慢性损伤、退行性改变、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 所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肩关节 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本病好发 于中老年人(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故有“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 之称。本病属中医“肩痹”范畴。
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 炎
肩前肱骨结节间沟处
触及条索状物
内旋、抗阻力试验
肩峰下滑囊炎
肩外侧深部, 向三角肌止点放射 受限以外展外旋为主
-
9
肩关节周围炎
七、治疗:
(一)治则:早期: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后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
(二)取穴:肩井、肩髃、肩内陵、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 、合谷、风池等。
肩关节周围炎
推拿治疗学 周昭
-
1
肩关节周围炎
一、定义: 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 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 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 一种疾病,简称肩周炎。中医称“肩痹”、“漏肩 风”、“五十肩”、“肩凝症”。西医亦称“冻结 肩”。
-
2
肩关节周围炎
五、检查: ⒈压痛点:肩内陵、肩髃、秉风、
肩贞、天宗、曲池等处,常有不同程度 的压痛;
⒉功能检查:先作主动,再作被动 活动,观察并记录其各向方的活动度及 粘连程度;
⒊X线:一般无异常。后期可出现 骨质增生、疏松,肌- 腱钙化,关节间隙 8
肩关节周围炎 鉴别诊断 肩周炎
冈上肌肌腱炎
冈上肌肌腱止点处 触及肌腱增粗变硬
血供主要依靠锁肱前动脉、肩胛上动脉及旋肱后
动脉等。
受C5和C关节的冠状断面
-
4
肩关节周围炎
-
5
肩关节周围炎
解剖生理
-
6
肩关节周围炎
三、病因病机: (一)外因:⒈外伤和劳损; ⒉外邪侵袭(风寒湿); ⒊继发性病变,骨折、脱位后遗。 (二)内因:⒈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⒉退行性改变。
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

• 4、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部分患者可有骨质疏松或见肌腱 钙化影。 • 5、根据不同病理过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粘连期、临床缓 解期。 • ①急性发作期:病程约1-3个月。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常因 疼 • 痛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此期肩关节本身存在相当的活动度,只 因疼痛而活动受限。 • ②粘连期:病程约2-3个月:此期关节疼痛明显减轻,但肩关 节 • 活动严重受限,主要由于肩周局部组织广泛粘连引起,肩关节本 身活动度极小。
• • • • • • • •
五、辨证论治 1、内服药 (1)风寒湿阻证 主症:肩部串痛,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痛感,肩关节活动不利, 复感风寒之邪痛增,得温痛缓。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治宜祛风散寒、通络宣痹,方用三痹汤加减。 (2)瘀血阻滞证 主症:外伤经络,7RSIlIL留看,屑鄂胀痛,疼痛拒按,或按之有硬 结,肩关节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暗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弦或 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 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 侧并向上牵拉。 •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 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 0 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 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 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 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 •
• • • • •
(二)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1、特色:取穴少,痛苦小;见效快、疗效高;操作简便、易 于 普及;安全无副作用;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2、治疗方法简介: (1)取穴:肩瘸穴,该穴位于足三里穴下两寸,偏于腓侧.采 用 快速针刺的手法(不留针),刺激腓浅神经强调针感,五日一个 疗程, 治疗四个疗程。针具选择为苏州生产的28导3寸无菌针灸针。
肩关节周围炎

肩痹——肩关节周围炎(ICD-10 :M75.011)【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 年)【病名】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广泛的炎症反应。
本病是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患,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
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不能患侧卧位,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
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具有缓慢发病、逐渐加重、经数月或更长时间可自行减轻以至自愈的发病特点。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
【西医病理病因、病理生理】病理: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各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驰,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靠关节周围的肌肉、肌健和韧带的力量来维持。
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之肩关节在生活中活动比较频繁,周围软组织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磨擦挤压,因而容易发生慢性劳损。
病因:肩部原因1、本病大多发生在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软组织退行并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2、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3、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肩周炎的治疗方案

一、概述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可能与肩部软组织的慢性劳损、肩关节的过度使用、肩部受寒等因素有关。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肩周炎的治疗方案。
二、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具有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适用于肩周炎急性期和慢性期的疼痛治疗。
(2)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地西泮等,可缓解肩部肌肉紧张,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3)局部封闭治疗:在肩关节周围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醋酸泼尼松龙、复方倍他米松等,可减轻肩部疼痛和炎症。
(4)中成药:如消炎镇痛膏、活血通络膏等,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2. 物理治疗(1)热敷:使用热水袋、红外线灯等对肩部进行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部肌肉紧张。
(2)超声波治疗:超声波具有镇痛、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适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3)电疗:如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干扰电等,可缓解肩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4)牵引治疗:通过牵引减轻肩部软组织的压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5)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肩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3. 功能锻炼(1)肩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肩关节外展、内收、前屈、后伸、旋转等运动,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关节活动度锻炼:如肩关节画圈、前后摆动、绕肩等运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3)关节松动术: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关节松动术,缓解肩关节粘连,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4. 手术治疗对于肩周炎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或肩关节严重粘连、功能障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1)肩关节松解术:通过手术切断肩关节周围的粘连,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2)肩关节置换术:对于肩关节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考虑肩关节置换术。
三、注意事项1. 注意肩部保暖,避免肩部受寒。
2. 避免肩部过度劳累,适当休息。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

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本文介绍了其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首先,适用对象必须符合中医诊断中的肩痹病(TCD编码:ZBFH91)或西医诊断中的肩关节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75.0*)。
疾病分期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康复期。
证候诊断为风寒痹阻证。
治疗方案的选择必须明确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并且患者适合中医治疗。
标准住院日为≤21天。
进入路径标准包括符合第一诊断、门诊治疗疗效不佳、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实施。
不能进入本路径的情况包括有手术指征、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曾经接受肩关节手术治疗或肩关节畸形。
中医证候学观察包括四诊合参,收集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入院检查项目包括必需的肩关节X线片、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可选择的项目包括肌电图、肩关节CT或MRI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法、针灸疗法、中频理疗疗法、其他外治法、口服中药汤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其他疗法。
口服中药汤剂的选择根据不同证候,风寒痹阻证可选用祛风散寒、祛湿通络的中药。
出院标准包括颈项部及上肢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二、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痹病(肩关节周围炎)(TCD编码:ZBFH91、ICD-10编码: M75.0*)的患者。
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主要诊疗工作(第1天)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重点医嘱(第2天)实施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注意事项实施手法等治疗措施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牵引疗法物理治疗松解类手法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肩关节X线片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治疗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主要护理工作入院介绍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完整版)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中医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肩凝症西医病名:肩关节周围炎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课件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
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 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
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
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
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肱二头肌长头腱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
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均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
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
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1.粘连前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2.粘连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肩关节周围炎

肩周炎中文名称:肩周炎英文名称: periarthritis humeroscapularis定义: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
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
基本概述基本知识名称:肩周炎。
部位:颈部、背部。
科室:骨科、中医科。
症状:颈肩痛、颈椎关节的根性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运动受限。
肩周炎检查: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疾病简介肩周炎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
肩周炎祖国医学称之为“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以肩关节疼痛为主,先呈阵发性酸痛,继之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患有肩周炎的患者,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也有患者感觉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故又称“漏肩风”。
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
肩关节周围炎(the frozen shoulder,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
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
症状体征主演症状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周围炎
A题型
1、肩周炎有自愈倾向,一般病程多少时间内:
A、3月
B、6月
C、1年
D、2年
E、3年
2、肩关节周围炎可出现的阳性体征是:
A、直尺试验阳性
B、搭肩试验阳性
C、耸肩试验试验阳性
D、“疼痛弧”征阳性
E、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名很多,以下哪个不是:
A、漏肩风
B、露肩风
C、肩凝风
D、肩痹
E、肩凝症
4、重型肩周炎患者肩臂肌肉萎缩,尤以何肌肉为明显:
A、冈上肌
B、胸大肌
C、背阔肌
D、肱二头肌
E、三角肌
D题型
1、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位于何结构的骨性沟内()
A、外科颈
B、解剖颈
C、大结节
D、小结节
E、三角肌粗隆
X题型
1、广义的肩关节周围炎包括:(多)
A、冈上肌腱炎
B、肱二头肌长头
C、腱鞘炎胸廊出口综合征
D、肩峰下滑囊炎
E、缘肱冲击症
填空题
1、肩关节周围炎临床常分为――,――,――。
2、缘肱冲击症表现为肩关节――与――活动受限。
名词解释题
1、肩关节周围炎
简答题
1、简述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缘肱冲击症的临床特点。
肩关节周围炎
A题型
1、C
2、C
3、D
4、E
肩部扭挫伤
A题型
1、肱冲击症疼痛部位位于:
A、肩外侧
B、肩内侧
C、肩峰下
D、肩前外侧
E、肩后外侧
肩部扭挫伤答案
A题型
1、D
踝关节扭挫伤
A题型
1、踝关节跖屈内翻时,容易损伤()
A、腓距前韧带
B、腓跟韧带
C、腓距后韧带
D、下胫腓韧带
E、三角韧带
2、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撕裂者,应用管型石膏固定()周
A、3
B、4
C、5
D、6
E、7
3、腓骨长、短肌腱骨脱是指腓古长、短肌腱骨脱的()
A、外髁前方
B、外髁后方
C、足底内侧
D、足底外侧
E、足底后侧
4、髁关节单纯内翻损伤时,容易损伤()
A、腓距前韧带
B、腓跟韧带
C、腓距后韧带
D、下胫腓韧带
E、三角韧带
B题型
1、①踝关节外翻时容易损伤哪条韧带()
②踝关节单纯内翻时容易损伤()
③踝关节?屈内翻时容易损伤()
A、三角韧带
B、胫腓联合韧带
C、腓距前韧带
D、腓距后韧带
E、腓根韧带
X题型
1、腓肠肌损伤的治疗手法有()
A、滚法
B、?法C点按法D侧击法E、摇晃法
填空题
1、外侧副韧带(踝关节)起自――,止于距骨前外侧的为――,止于跟骨前侧的为――,止于距骨后外侧的为――。
2、踝关节――时,在外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若将足部作――时,则外踝前下方发生剧痛。
4、踝关节扭挫伤临床上分――和――两类。
5、小腿的――与――联合组成跟腱,止于――,能使踝关节作――运动。
6、踝关节内翻扭挫伤时采用――固定,外翻扭伤采用――固定,一般固定――左右。
7、踝关节周围主要的韧带有――、――和――。
8、内侧副韧带(踝关节)又称――,起于――,自下呈扁形附于――、――、――、和――。
9、踝关节――时,在内翻踝前下方肿胀,压痛明显,若将足部作――时,则内踝前下方发生剧痛。
10、下胫腓韧带又称――,为胫骨与腓骨下端之间的――,是保持――重要韧带。
判断说明题
1、踝关节外翻扭伤常采用内翻固定,时间一般在3周左右。
()
名词解释题
1、三角韧带
2、胫腓联合韧带
问答题
1、试述踝关节扭伤的病因病理。
2、踝关节处于什么为易造成扭伤?为什么?
踝关节扭挫伤答案
A题型
1、 A
2、 D
3、 A
4、 B
A题型
1、前臂伸肌群抗阻试验阳性见于:
A、骨茎突腱鞘炎
B、肱骨外上髁炎
C、肱骨内上髁炎
D、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E、腕管综合症
B题型
1、肱骨内上髁炎检查时,作何动作可引起患处的疼痛()
A、抗阻力腕关节掌屈
B、抗阻力腕关节背伸
C、前臂旋后动作
D、前臂旋前动作
E、屈肘动作
D题型
1、肱骨外上髁炎检查时抗阻力的什么动作可引起患处的疼痛()
A、腕关节掌屈
B、腕关节背伸
C、屈肘
D、前臂旋后
E、前臂旋前
2、肱骨外上髁炎还可称作:
A、网球肘
B、弹响指
D、腕管综合征
E、肱骨外髁骨膜炎
填空题
1、前臂桡侧伸肌群主要有――,――,――,――。
判断说明题
1、前臂桡侧伸肌群主要有桡侧伸腕长肌、桡侧伸腕短肌、外展拇长肌和伸拇长肌。
()
2、肱骨外上髁炎、内上髁炎、鹰嘴滑囊炎均属劳损为主的病变。
()
3、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屈腕肌起点反复牵拉刺激引起的病症。
()
肱骨外上髁炎答案
A题型
1、B
B题型
1、(1)B (2)A
D题型
1、BD
2、AE
X题型
填空题
1、桡侧伸腕长肌桡侧伸腕短肌外展拇常肌伸拇短肌
判断说明题
1、错
2、正确
3、错
跟痛症试题
A题型
1、踝部疾病中症状可以自行消失的为()
X题型
1、跟骨骨骺炎又称为()
A跟骨粗隆骨骺无菌性怀化B跟骨骨凸炎C塞维尔病D跟腱炎Ehaglund病
2、小腿三头肌收缩时有()等作用。
A屈小腿B提足跟C固定距小腿关节D防止身体前倾E防止足内翻
3、跟后痛包括下列哪些疾病:
A跟腱骨膜囊炎B跟骨骨骺炎C跟骨骨髓炎D痹症性跟痛症E肾虚性跟痛症
4、下列疾病中多见于40-60岁约有()
A跟腱断裂B跟腱骨膜囊炎C跖管综合征D跟腱炎E跟痛症
填空题
1、跖腱膜、自跟骨――起,向前伸展,止于五个足趾近节的――上,如果长期持续牵拉,可在跖腱膜的――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引起局部疼痛。
名词解释题
1、跟痛症
跟痛症答案
A题型
1、B
X题型
1、ABCE
2、ABCD
跟腱损伤
A题型
1、由于剧烈运动和劳动时小腿三头肌突然收缩造成跟腱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其主要断面在跟腱附着点上方约()
A1-2厘米B2-3厘米C3-4厘米D4-5厘米E5-6厘米
2、提跟试验阳性见于()
A跟腱断裂B跟腱炎C跟腱止点撕裂伤D跟腱骨膜囊炎E跟腱起点撕裂伤
X题型
1、体跟60°站立是由()的协同作用。
A胫前肌B胫后肌C跟腱D腓骨长、短肌E比鱼肌
2、跟腱是由()合成
A腓肠肌肌腱B比目鱼肌腱C小腿三头肌肌腱D三角韧带E胫腓韧带
填空题
1、跖屈内翻时,容易损伤外侧的――,单纯内翻时,容易损伤外侧的――。
跟腱损伤答案
A题型
1、 C
2、 A
X题型
1、BD
2、AB
填空题
1、腓距前韧带腓跟韧带
冈上肌炎
1、冈上肌断裂时会出现典型的肌力消失,无力外展上臂,帮助患肢外展几度以后就能自动抬举上臂:
A、30度
B、45度
C、60度
D、75度
E、90度
2、冈上肌断裂时,上臂哪种活动功能受限:
A、外展
B、内收
C、外旋
D、内旋
E、前屈
3、下列病症中出现“疼痛弧”征阳性的是:
A、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B、肩峰下滑囊炎
C、冈上肌腱炎
D、肩关节周围炎
2、当腱外展至何角度时,肩峰下滑囊完全缩进肩峰下面,冈上肌腱很容易受到磨察,日久形成劳损。
()
A、30度
B、45度
C、60度
D、90度
E、120度
1、肩关节疼痛弧是指几度到几度之间:
A、30
B、60
C、90
D、120
E、150
填空题
1、冈上肌的作用是――。
判断说明题
1、冈上肌腱断裂时,会出现典型肩外展肌力消失,无力外展上臂,尤其在外展60度以上后。
()
2、冈上肌腱炎压痛点在肱骨大结节或肩后冈上部。
()
名词解释题
1、疼痛弧
简答题
1、何谓“疼痛弧”?
简述冈上肌断裂的临床表现。
A题型答案
1、C
2、A
3、D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