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共计21项) 124JSⅠ-8寒山拾得传说苏州市 125JSⅠ-9花果山传说连云港市 126JSⅠ-10九里山古战场传说徐州市九里区 127JSⅠ-11巫支祁传说洪泽县 128JSⅠ-12水漫泗州城传说洪泽县盱眙县 129JSⅠ-13隋炀帝传说扬州市邗江区 130JSⅠ-14彭祖传说徐州市 131JSⅠ-15徐福传说赣榆县 132JSⅠ-16张道陵传说丰县
发布批次
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批准分命名了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3月24日,第一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23项) 2009年6月20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12项 ) 2011年6月20日,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63项) 2015年10月,第四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245项)
江苏省级非遗名录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民间文学 (共计7项) 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 1 JSⅠ-1白蛇传传说镇江市 2 JSⅠ-2梁祝传说宜兴市 3 JSⅠ-3董永传说东台市,镇江市丹徒区、丹阳市,金坛市 4 JSⅠ-4 《华山畿》和华山畿传说镇江市新区 5 JSⅠ-5韩信传说淮安市淮阴区 6 JSⅠ-6吴歌苏州市,无锡市锡山区、惠山区 7 JSⅠ-7靖江讲经宝卷靖江市 民间音乐
,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制定并实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江苏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0项,位列全国第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36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2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73项。全省基本建立起国家、省、 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并建立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13个。 截至2014年上半年,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达2万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4675项名录,省级以上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32位,省命名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92名。
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个
丁香萝卜腌制技艺
︶
吴江羊肉制作技艺
(桃源红烧羊肉制作技艺)
桃源湖笔制作技艺
震泽定胜糕制作技艺 吴江酱鸭制作技艺
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美术
民俗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李永兴酱鸭制作技艺) 吴江酱肉制作技艺
吴江香大头菜制作技艺 黎里搨马张技艺
吴江蚕桑丝织技艺 (蚕桑养殖技艺、缫丝技艺、 丝绸织造技艺、丝绸后整理技艺)
桑蚕丝绸习俗 中秋显宝 五姑娘
珍珠塔的传说 孟姜女
平望灯谜
蚕丝被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青云木梳制作技艺 生禄斋苏式月饼制作技艺
黎里饴糖制作技艺
传统舞蹈
盆烛舞
平望辣油辣酱制作技艺
松陵松花蛋制作技艺
苏南花烛制作技艺
熏青豆茶制作技艺
吴
风枵茶制作技艺
江
平望乳黄瓜制作技艺
区
盛泽盘龙糕制作技艺
级
传统技艺
震泽黑豆腐干制作技艺
七都太湖渔歌 丝绸文化楹联 罗星洲道教音乐 芦墟山歌曲调 民乐《巧胜曲》 吴江农民画 盛泽手绘丝绸
同里剪纸 同里走三桥习俗
横扇念佛偈 吴江赞神歌(平望扬歌)
采茶扑蝶舞 吴江莲厢 越剧
锡剧凤派大陆调
京剧
吴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览表
级别
国家级
(1 个) 江苏 省级 (2 个)
类别
民间文学
曲艺 传统技艺 传统戏剧
曲艺
苏
传统医药
州
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级
︵
20
民俗
个
︶
民间文学
项目名称
吴歌芦墟山歌
同里宣卷 铜罗黄酒酿造技艺
七都木偶昆曲 苏州评弹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国家级第三批国家级第一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滚灯民间舞蹈JSⅢ-12苏州玉雕民间美术JSⅥ-15金山石雕民间美术JSⅥ-16藏书澄泥石刻民间美术JSⅥ-16光福核雕民间美术JSⅥ-17苏州泥塑民间美术JSⅥ-20苏州灯彩民间美术JSⅥ-22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8苏州碑刻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9常熟花边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22苏州雷允上六神丸制药技艺传统医药JSⅧ-1端午节(苏州端午习俗)民俗JSⅩ-1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民俗JSⅩ-3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7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6古琴艺术民间音乐JSⅡ-8玄妙观道教音乐民间音乐JSⅡ-11剧装戏具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JSⅦ-14吴歌民间文学JSⅠ-6苏绣民间美术JSⅥ-7第二批省级第三批省级项目名称类别编号砖雕传统美术JSVI-35太仓糟油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2太仓肉松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3木渎石家鲃肺汤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87苏州织造官府菜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90闵氏伤科传统医药JSVⅢ-9郑氏妇科传统医药JSVⅢ-9苏南水乡婚俗民俗JSX-14湖甸龙舟会民俗JSX-15★锡剧传统戏剧JSIV-4★竹编(后塍竹编)传统美术JSVI-24★苏州彰缎织造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1★苏派酿酒技艺传统技艺JSVⅡ-28★乾生元枣泥麻饼制作技艺传统技艺JSVⅡ-50★金村庙会民俗苏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年份:2007作者:高福民吴国良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吴王阖闾使伍子胥相土尝水,造作大城”揭开苏州的历史序幕后,苏州在开放和创新中不断发展,春秋时吴国崛起,苏州初露锋芒;两汉六朝间,苏州成“江南一大都会”;唐宋以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让世人称羡;明清两代,领时代风骚,在文化领域形成了苏州称其为“雅者,四方必以之为雅”的社会风尚。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昆曲,苏绣,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宋锦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苏州端午习俗,苏州评弹,古琴艺术,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剧等。
昆曲,原名“昆山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声腔、剧种。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百花园中的“兰花”。
昆曲起源于14世纪的中国苏州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也是苏州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结合。
它以优美的歌词、优美的风格和细腻的表演而闻名。
它用鼓和板来控制歌唱的节奏,以曲笛和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苏绣是苏州的地区刺绣产品,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与湘绣、粤绣、蜀绣齐名,其发祥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优美,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风格精美,被誉为“东方明珠”,中国苏绣的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刺绣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许多奖项。
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精美的苏绣(环绣山庄牌)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江苏省著名的传统手工艺。
“碧螺春”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此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色,翠碧诱人,卷曲成螺旋状,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千年历史,因产自苏州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又称“洞庭碧螺春”。
唐代时被列为贡品,洞庭(山)碧螺春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江苏著名特产。
碧螺春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细秀的特点。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茅”可以从嫩芽和嫩叶的嫩度看出。
汤色清亮,浓郁醇厚,清新爽口,回味悠长。
碧螺春绿茶的生产工艺采用传统的采制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七个工序。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江苏省文化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结合江苏省历史文化特点,以确定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内容、地域分布等。
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下列15项组成:
一、传统手工艺技艺:
1. 南京老字号;
2. 昆山砚台刻砚;
3. 苏州刺绣;
4. 苏式木刻版印刷;
5. 宜兴窑烧瓷器;
6. 徐州火柴小花编织;
7. 义乌凤翎笔;
8. 江苏木刻雕漆;
9. 常熟官窑瓷器; 10. 浦口陶瓷; 11. 吴江织锦; 12. 常熟棉织物; 13. 张家港裱花; 14. 盐城碳绘; 15. 泰州剪纸。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苏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园林之冠”。
苏州现存园林80余处,其中4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其建筑富有特色,构思精巧,花木繁茂,布局精美,在园林中可以看到诗意和哲理。
2. 花灯
花灯是苏州传统民间文化的代表之一,流行于元宵节等重要节日。
苏州的花灯精美别致,造型神秘,用红、绿、黄等鲜艳的颜色做成,照耀着夜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苏绣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州历史上就是织锦和绣花闻名于世的地方。
苏绣讲究色彩和构图的细腻,清晰、细致、传神,被誉为“绣中瑰宝”。
4. 四大怪
苏州园林中以亭、台、楼、阁为主要建筑,每座园林都会选取“四大怪”之一作为特色。
它们分别是:虎丘岩石、狮子林惟觉、拙政园太湖石、留园梅石。
5. 吴文化
吴文化是苏州的本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吴戏、吴语、吴绣、吴籍
等多个方面。
其中的吴戏历史悠久,是苏州人的文化精华,有着深厚
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苏州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以上只是其中的部分代表。
这些遗产
见证了苏州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沿革,也是苏州魅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
苏州非遗景点

苏州非遗景点1. 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环秀山庄等。
这些园林在中国文化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苏州非遗景点之一。
2. 昆曲:昆曲是中国戏曲之一,也是苏州的地方戏曲。
昆曲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其独特的音乐、唱腔、表演方式等特点,而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园林石刻:苏州园林石刻是一种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主题的石雕艺术形式,它是将园林景观与石刻技艺融合在一起的独特艺术形式。
其石雕技艺巧妙细致、造型逼真,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木版水印画:木版水印画是苏州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
这种画法采用了特殊的水印技术,使得画面清晰、饱满、生动。
木版水印画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 金茂钟表:金茂钟表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采用优质黄铜制作而成。
它有精美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是苏州非遗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6. 苏绣: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针法细致、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而闻名。
苏绣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兰花荷叶》等。
7. 苏州传统建筑工艺:苏州传统建筑工艺包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瓦作、砖雕等技艺。
这些技艺在苏州特别精湛,代表作品有拙政园、狮子林等。
8. 打铁铺艺术:打铁铺艺术是苏州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它采用了特殊的技术和工具,将铁制品加工成各种形态,如壁灯、花架、酒桌等。
打铁铺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 玻璃艺术:苏州玻璃艺术采用了古老的传统玻璃工艺,在工艺技术、装饰效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苏州玻璃工艺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雕漆艺术:雕漆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以漆为材料,用手工雕刻成各种美丽的花鸟、景物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苏州雕漆艺术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历史上一直是极具文化性的城市,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摇篮之一。
自2006年起,苏州市就着手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摸索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和条件,并实施各项保护措施,并繁荣发展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至今,苏州已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政府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种地方文化的记忆,也为苏州的文化保护活动提供了建设性的贡献。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的记忆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
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习俗、表演艺术、传统技艺、文字文献、宗教礼仪和风土人情等,从而构成苏州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底蕴。
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苏州当中的一些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也是苏州的著名地标。
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代表,也是苏州的文化瑰宝。
苏州园林的风格是传统中国园林的精华,包含了古代审美观念和技术。
2、苏州拙政园: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苏州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拙政园建筑最胜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栽培艺术、自然生态、观赏性和赏心乐事,使游人几乎可以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们的生活。
3、传统技艺:苏州人从古至今也一直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技艺。
2011年,苏州有10项传统技艺被列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它们分别是:活版印刷、糖画、染织、石雕、剪纸、烧陶、木偶、蜡染、编织和竹雕。
这些传统技艺的制作者以自己的技能和劳动,不断地将苏州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使这些独特的传统文化不断完善和发展。
4、舞蹈:苏州人民有着极为丰富的舞蹈传统,被视为中国民族舞蹈的代表。
1996年,苏州有7种舞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把灯舞、钱币舞、拔剑舞、秦淮舞、苏州拨浪鼓、琵琶舞和花筝舞。
每个舞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使苏州舞蹈成为苏州文化的精髓。
以上便是苏州目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几大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还不乏其他一些小众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苏州话、口头形式的文字文献、宗教习俗等等,这些都构成苏州独特的文化生活,构成了苏州历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底蕴。
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及时传播,苏州的文化底蕴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苏州作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城市,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工作,努力为保护苏州的文化遗产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