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营养消化代谢试验手册
反刍动物的营养物质代谢分析

反刍动物的消化分两个 阶段 : 先 咀嚼原 料吞 入 胃中 , 首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以 后 将 半 消 化 的 食 物 反 刍 再 次 咀 嚼 。反 刍 动 物 在 解 剖 学 的 共 同特 征 是 均 为 偶 蹄 类 。反 刍 动 物 的 胃 分 为
四个 胃室 , 别 为 瘤 胃 、 胃 、 瓣 胃 和 皱 胃 前 两 个 胃 室 分 网 重 ( 胃和 网胃) 食物 和胆 汁混 合 , 别是 使 用共 生 细菌 将 瘤 将 特 纤 维 素 分 解 为 葡 萄 糖 。 然 后 食 物 反 刍 , 缓 慢 咀 嚼 以 充 分 经 混 合 , 一 步 分 解 纤 维 。 然 后 重 新 吞 咽 , 过 瘤 胃 到 重 瓣 进 经 胃 , 行 脱 水 。然 后 送 到 皱 胃 。最 后 送 入 小 肠 进 行 吸 收 。 进
[ ]王 燕 , 丽 娜 , 晓 庆 , 永 根. 刍动 物 小 肠 氨 基 酸 营 养 调 控 的 2 贺 秦 张 反 研 究进 展 [3 饲 料 博 览 ,0 9 J- —
摘 要 : 反 刍动 物 的 三 大 营养 物 质 的 代 谢 机 理 进 行 了分 析 论 述 , 讨 三 大 营 养 物 质 对 反 刍动 物 机 体 合 成 的 重 要 性 。 对 探 关 键 词 : 刍动 物 ; 养 物 质 反 营
中 图分 类 号 : 8 S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9 ( 0 0 1 — 3 00 1 7 —1 8 2 1 ) 20 2— 1
2 三 大 营 养 素 的 代 谢 机 理
2 1 反 刍 动 物 对 蛋 白 质 的 消 化 机 理 及研 究 热 点 .
反 刍动 物 真 胃和 小 肠 中蛋 白 质 的 消 化 吸 收 与 单 胃动 物 类 似 。但 由 于瘤 胃微 生 物 的 作 用 , 反 刍 动 物 对 蛋 白 质 的 使 消 化 、 用 与 单 胃 动 物 又 有 很 大 的 差 异 。 进 入 瘤 胃 的 饲 料 利 蛋 白质 , 微 生 物 的作 用 降 解 成 肽 和 氨 基 酸 , 中 多 数 氨 基 经 其 酸 又 进 一 步 降 解 为 有 机 酸 、 和 二 氧 化 碳 微 生 物 降 解 所 氨 产 生 的 氨 与 一些 简 单 的 肽 类 和 游 离 氨 基 酸 , 被 用 于 合 成 又 微 生 物 蛋 白 质 。 如 果 饲 喂 的 蛋 白 质 含 量 过 高 , 解 的 氨 会 降 在 瘤 胃积 聚并 超 过 微 生 物 所 能 利 用 的 最 大 氨 浓 度 , 余 的 多 氨 会 被 瘤 胃壁 吸 收 , 血 液 输 送 到 肝 脏 , 在 肝 中 转 变 成 尿 经 并 素 。饲 料 供 给 的 蛋 白 质 少 , 胃液 中 氨 浓 度 就 很 低 , 血 液 瘤 经 和 唾 液 以尿 素 形 式返 回瘤 胃的 氮 的 数 量 可 能 超 过 以 氨 的形 式 从瘤 胃吸收 的 氮 量 , 瘤 胃中可 转 变 为 微 生 物蛋 白质 。 在 因 此 , 胃微 生 物 对 反 刍 动 物 蛋 白 质 的 供 给 有 一 种 “ 节 ” 瘤 调 作用, 能使 劣 质 蛋 白质 品质 改 善 , 质 蛋 白 质 生 物 学 价 值 降 优 低 。瘤 胃微 生 物 蛋 白 质 的 品 质 一 般 略 次 于 优 质 的 动 物 蛋 减 白 , 豆 饼 和 苜 蓿 叶 蛋 白大 约 相 当 , 于 大 多 数 谷 物 蛋 白 。 性 能 , 少 热 应 激 。 与 优 所 以 , 过 给 反 刍 动 物 饲 料 中 添 加 尿 素 , 高 瘤 胃细 菌 蛋 白 通 提 参 考 文 献 质合成 量 已成为一项使用 措施 , 此外 , 优质 蛋 白质要进 过适 [ ]张彩 英 , 国 良 , 1 胡 曹华 斌 . 刍动 物瘤 胃 内环 境 的 特 点及 调 控 措 施 反 当处 理 , 包被等 , 如 使其 在瘤 胃中不过 多的降解 。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评价(精)

优点
• 粪液法具有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批 量测定等优点。是在养殖现场或放牧条件 下批量测定干草或其他粗饲料体外消化率 最有前途的方法。尤其是不使用瘘管动物 就可快速测定饲料消化率。符合动物福利 倡导者的要求,因此,这种方法越来越受 到西方学者的重视。该方法已被用来评定 反刍动物营养价值。
不足
气体代谢试验
• 主要是采用呼吸面具法,是根据测得的代 谢产物和氧耗。间接计算出产热,测得的 值可与测热室或测热柜测得的值相比。 • 其价格低、操作简单、便携性好,具有重 要实用价值。
比较屠宰试验方法
• 比较屠宰法测得的结果代表在屠宰前相当 长一段时间内的饲养水平、放牧活动及所 遭受自然环境变化影响的综合结果,为实 测数据,具有相当的可靠性。
二、评定饲料营养物质可利用性的方法
评定一种饲料的营养价值最准确、最直观 的方法就是动物试验,根据动物消化代谢 情况。可以评定该饲料的营养价值。 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主要有 活体法、半体内法(尼龙袋法)和体外法。
1、体内法
• 体内法是给动物安装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 分别从十二指肠和回肠瘘管采取食糜样本, 测定食糜养分在小肠中的消化率。
4、近红外光谱分析
• 近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分析饲料组织结构的 直接方法和从动物排泄物中预测饲粮品质 的间接方法.检测饲料中的主要指标。例 如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 丹宁酸和矿物质等。来综合评价饲料的营 养价值。 • 另外还可以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的各 种营养素参数或有机物体外消化率来构建 饲料能量预测模型。
2、范氏纤维分析
Van Soest体系在评定粗饲料营养价值方面 较Weende体系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在 Weende体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粗纤维 和无氮浸出物这两个指标进行了修正和重 新划分。不仅给出了饲料中各类粗养分的 测定值,而且给出饲料某种具体营养成分 的含量。
实验一: 反刍兽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

实验一:反刍兽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实验一:反刍兽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实验一: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测(一)、实验目的:为掌握前胃心动过缓的临床症状,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及仪器的使用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实验内容:观察和讨论反刍动物消化系统疾病的典型临床病例和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和治疗技能培训:视觉、触觉、敲击、听觉、嗅觉等。
;注射、用药等(三);实验动物:两只山羊(IV);操作步骤1:基础临床检查1.1问诊:向畜主询问了解畜群和病畜的一般发病情况,包括1.2视诊:视诊原则:内容注意事项等1.3触诊:触诊原则:触诊内容:触诊方法:1.4叩诊:1.5听诊内容;听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全面和一般检查2.1全身症态的观察①精神状态:②营养,③姿势与步态2.2外套和皮肤检查① 鼻镜检查② 检查外套:③ 皮肤检查:2.3眼结膜检查:检查方法,正常状态下的常见病理变化2.4体温、脉搏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V)。
案例分析与讨论:(要点)洛阳市郊区,张三,黑白花乳牛。
长期饲喂干玉米秸,于2021年8月中旬突然改喂青干草,喂后2小时发病,不吃,不喝,不反刍,喜卧,每次仅排少量粪便。
临床检查:t38.4℃,p85次/min,精神沉郁,眼窝凹陷,左d平坦,触诊瘤胃内容物坚实,拳压留痕,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
1.初步诊断是什么?为什么?2.治疗原则是什么?3.每个人都写一份标准治疗处方。
描述具体的治疗措施和方法(6)思考问题(可选)1、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胀鉴别诊断要点。
2、分析瘤胃内环境在致病中的作用。
每节课分为几个小组,在下一个实验中选择1-2名学生对全班进行案例分析,并讨论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时间是本周日2点27分。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

反刍动物脂类代谢研究进展中国养殖技术网来源: 发布时间:2006-1-13 12:49:25一般,反刍动物日粮中脂类的含量较低,精料中含2~4%,粗料中占5~7%。
在常规日粮中,脂类大部分是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存在的,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的糖脂和角质脂(主要是腊质和复合脂)。
饲草中脂类主要是复合脂,包括糖脂和磷脂(占70~80%)。
近十多年来,反刍动物脂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最主要的是开发出了具有多种形式(氢化、钙皂、蛋白包被等)的瘤胃惰性脂肪产品。
另外对组织间脂类的合成、贮存和动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发现影响这些代谢途径的限制性因素,对避免产生代谢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目前脂类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研究侧重点是通过改变脂类在瘤胃中的理化性质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如控制脂肪酸的抗微生物作用,以便在使用添加脂类物质的日粮饲喂家畜时,不会破坏胃发酵平衡。
另外,通过调节微生物的氢化作用来改变特定脂肪酸的吸收,以便提高生产性能或改善动物食品的营养品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的作用1.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可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
脂类的能值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且反刍动物吸收脂类的效率高。
各种脂肪、油和脂肪酸的消化或吸收率在80%~90%之间。
因此,在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一部分脂类,可以节省部分谷物能量饲料,有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能改变动物的组织代谢。
日粮中增加脂肪可降低脂肪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速度。
主要是通过脂肪酸或其辅酶酯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
其中,硬脂酸是最主要的抑制物,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也有作用。
脂类对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流动性实现的。
如可以作为细胞表面的受体、膜蛋白的结合位点以及作为第二信使等。
3.在动物日粮中添加脂类,可以改变动物食品的营养品质,如增加羊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二、脂类在瘤胃中的代谢1.脂类水解酯化的植物脂被动物采食后,在瘤胃微生物分泌的脂酶作用下被广泛水解。
第十章 反刍动物营养实验技术.(DOC)

第十章反刍动物营养实验技术第一节人工瘤胃技术一. 人工瘤胃技术概述人工瘤胃技术是体外研究瘤胃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的一类技术方法,又称瘤胃模拟培养法。
由于人工瘤胃技术不受试验动物的限制,可以在常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早期的人工瘤胃技术主要应用于较简单的研究目的。
如Woodman和Evans(1938),通过体外瘤胃发酵证实纤维素在瘤胃内降解的唯一中间产物是葡萄糖,终产物是VFA 和乳酸。
Quin(1943)用体外法研究了不同碳水化合物瘤胃发酵的产气量。
Pearson 和Smith(1943)用体外法研究了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等。
McDougall(1948)关于绵羊唾液矿物质组成的研究在人工瘤胃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之后的各种人工瘤胃系统人工唾液的配制均参照了McDougall的研究结果。
早期的人工瘤胃发酵装置比较简单,不少装置仅是在厌氧的条件下对瘤胃液进行简单的培养。
由于发酵产物在系统内的不断积累,这类系统不能用于要求长时间发酵的研究工作,通常有效的发酵时间为12~24小时。
Louw于1949年设计了一套带有透析系统的人工瘤胃装置,将瘤胃液和底物放入渗析袋或半透膜中,然后悬浮在缓冲液内。
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将底物和发酵终产物分离开,延长了有效发酵时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人工瘤胃技术在牧草有机物和纤维素瘤胃降解研究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
用人工瘤胃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不同牧草以及牧草与纯纤维体外降解速度比较;牧草颗粒大小对体外降解速度的影响;体外评定牧草营养价值;用体外牧草发酵测定结果预测体内发酵等。
这一阶段的人工瘤胃装置也趋于复杂,以更加接近瘤胃发酵的真实情况。
如Donfer使用的发酵装置由32个发酵瓶组成,每个发酵瓶的容积为90ml,装入的发酵液容量为50ml。
每个瓶均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以每分钟160个气泡的速度向瓶内通入二氧化碳。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的深入,人工瘤胃技术开始应用于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评定。
反刍动物瘤胃内糖类、蛋白质及脂肪的消化代谢

甲烷 和二 氧 化碳 。其 他糖 类 通 过不 同细 菌 和 纤 毛 虫
的发酵 , 最终产物也大都是挥发性脂肪酸 、 甲烷和二 氧 化 碳 。挥 发 性脂 肪 酸 主要 是 乙酸 、 丙酸 、 丁酸 、 戊 酸 。此外 , 还 有少 量 的支链 脂肪 酸 , 如 异 丁酸 、 异戊 酸
等 。 瘤 胃挥 发 性 脂肪 酸是 反 刍 动 物最 主要 的能 量 来 源, 以牛 为 例 , 一 昼 夜瘤 胃所 产 生 挥 发性 脂 肪 酸 可 提 供 2 5 1 2 1 ~ 5 0 2 4 2千 焦 的能 量 , 占机 体 所 需 能 量 的 6 0 % 7 0 %。 在一 定 日粮条 件下 , 每 种 酸都 与 总酸成 一
糖, 然 后 经乳 酸 和 丙 酮酸 阶 段 而生 成挥 发性 脂 肪 酸 、
的利 用 率 具有 重 要 意 义 ,尤 其 在低 蛋 白 日粮 的条 件
下, 反刍动物依靠尿素再循环可以节约氮的消耗 , 保 证 瘤 胃内氮 的浓 度 ,利 于瘤 胃微 生 物 菌体 蛋 白 的合
成, 同时 使 尿 中尿素 的排 出量 降到最 低水 平 。 在 畜牧 生 产 中 ,尿 素可 用来 代 替 日粮 中约 3 0 % 的蛋 白质 。尿 素在 瘤 胃内脲 酶作用 下 迅速 分解 , 产生
大体为 7 0: 2 0-1 0 ,但往 往 随饲 料种 类 不 同而发 生 较 大 变化 。瘤 胃微 生物 在发 酵糖 类 的 同时 , 还能够 把
分解 出来的单糖和双糖转化 成 自身的糖原 ,储存于 细胞 内 , 当他 们 随食 糜 进入 皱 胃和小 肠 后 , 微 生 物 糖
原可 以被 动 物所 消 化利 用 ,成 为反 刍 动 物 机体 的葡 萄糖 来 源 之 一 。泌 乳 牛吸 收人 血 的葡 萄糖 约 有 6 0 %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体外消化率

反刍动物常用饲料的体外消化率曹香林;陈建军;郑琛【摘要】为有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提高反刍动物配合日粮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选用西北地区常见的棉籽蛋白、玉米啤酒糟、苹果渣、玉米皮、甜菜粕、菜粕和苜蓿等7种反刍动物常用饲料原料,采用应用滤袋的两级离体消化法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体外消化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甜菜粕的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有机物体外消化率(IVOMD)和粗蛋白质体外消化率(IVCPD)显著高于其他样品(P〈0.05),玉米啤酒糟的IVDMD、IVOMD、IVCPD、中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NDFD)和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IVADFD)都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03【总页数】3页(P150-152)【关键词】反刍动物;两级离体消化;饲料;体外消化率;滤袋【作者】曹香林;陈建军;郑琛【作者单位】^p【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7评定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最早采用表观消化率法,但后来根据反刍动物代谢的特点发现,该法存在着严重缺陷。
随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反刍动物饲料评定方法也不断进步和完善,如瘤胃降解与非降解蛋白质体系的提出和发展等。
目前,评定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活体法、尼龙袋法和体外法,并从常用的消化代谢试验、尼龙袋试验等又衍生出了人工瘤胃试验、产气量法、移动尼龙袋法[1]。
体外试验以其操作简便、不需要动物、测定时间短、成本低、易于标准化等特点受到青睐。
目前应用较多的体外方法有活体外产气法[2]、两级离体消化法[3]及活体外消化率测定法[4]等。
西北地区常见的反刍动物饲料原料包括棉籽蛋白、棉粕、玉米啤酒糟、苹果渣、玉米皮、甜菜粕和菜粕等,饲料资源丰富。
为有效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提高反刍动物配合日粮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性能,笔者于2009年3月利用两极离体消化法并结合滤袋技术,对这些原料的消化率进行测定,以期为反刍动物的饲料配制提供参考。
反刍动物营养消化代谢试验手册

反刍动物营养试验手册-------消化代谢试验部分(修改版)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二〇〇四年六月一日前言2003年在本研究室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奶牛消化代谢实验,实验操作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方法,成功失败皆有。
每每在失败之后方知实验操作之重要,经验积累之难得,于是便有了将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和提示落实于文字的想法,希望能给做相关实验的人员些许提示和帮助。
但毕竟能力有限,在实验过程中因力求细致准确而有因简就繁之嫌,有些文字表达方面过于累赘,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实验内容要求,所涉及的方法有限,所以这只能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够不吝指出,并不断改进,使之逐渐完善!手册的形成是在导师王加启研究员指导督促以及实验室各位老师同学帮助下,集实验小组各成员(王吉峰博士、汪水平硕士和姚美蓉硕士)的工作结果而成!2002级博士研究生李树聪 2004年7月13日于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目录饲料及其剩余料样品的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瘤胃液pH,NH3-N和VFA样品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瘤胃动态食糜样品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离瘤胃微生物样品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瘤胃原虫计数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乳样的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肠液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粪样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尿样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瘤胃原虫计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酸性洗涤不溶灰分的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氨氮测定方法--氧化镁直接蒸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瘤胃液氨氮检测方法-靛酚比色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瘤胃液VFA测定---气相色谱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瘤胃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嘌呤碱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Co—EDTA 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铬染纤维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原子吸收测定用容器洗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干法灰化食糜流量监测用指示剂(Co Cr Yb)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湿法消化食糜流量监测用指示剂(Co Cr Yb)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瘤胃液中Co浓度的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指示剂的配合和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饲料及其剩余料样品的采集一、采样方法预试期每天饲喂时准确记录饲喂量,观察饲料采集速度,记录采食完85~95%饲料所需时间,调整剩余料采集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刍动物营养试验手册-------消化代谢试验部分(修改版)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二〇〇四年六月一日前言2003年在本研究室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奶牛消化代谢实验,实验操作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方法,成功失败皆有。
每每在失败之后方知实验操作之重要,经验积累之难得,于是便有了将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和提示落实于文字的想法,希望能给做相关实验的人员些许提示和帮助。
但毕竟能力有限,在实验过程中因力求细致准确而有因简就繁之嫌,有些文字表达方面过于累赘,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同时,由于实验内容要求,所涉及的方法有限,所以这只能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够不吝指出,并不断改进,使之逐渐完善!手册的形成是在导师王加启研究员指导督促以及实验室各位老师同学帮助下,集实验小组各成员(王吉峰博士、汪水平硕士和姚美蓉硕士)的工作结果而成!2002级博士研究生李树聪 2004年7月13日于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目录饲料及其剩余料样品的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瘤胃液pH,NH3-N和VFA样品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瘤胃动态食糜样品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离瘤胃微生物样品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瘤胃原虫计数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乳样的采集和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肠液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粪样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尿样采集及其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瘤胃原虫计数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酸性洗涤不溶灰分的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氨氮测定方法--氧化镁直接蒸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瘤胃液氨氮检测方法-靛酚比色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瘤胃液VFA测定---气相色谱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瘤胃微生物量测定方法-嘌呤碱基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Co—EDTA 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铬染纤维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原子吸收测定用容器洗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干法灰化食糜流量监测用指示剂(Co Cr Yb)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湿法消化食糜流量监测用指示剂(Co Cr Yb)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瘤胃液中Co浓度的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指示剂的配合和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饲料及其剩余料样品的采集一、采样方法预试期每天饲喂时准确记录饲喂量,观察饲料采集速度,记录采食完85~95%饲料所需时间,调整剩余料采集时间。
每天早晨采集饲料样,采集量为精料5%,苜蓿干草10%,羊草10%,青贮饲料10%。
精料可以在配合完成时采集,但注意和配合好的饲料一同保存,在规定采样时间取回处理,以保证样品和实际摄入日粮成分一致。
采样过程中精料、苜蓿干草、羊草在常温保存;青贮料采样称重后及时65℃烘干测定初水份后保存,如不能及时烘干,及时密封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采集完成后,各样品混合均匀,适当四分法缩样,风干,全部2mm筛粉碎,混合均匀,室温保存备用。
采集饲料样的同时收集剩余料,收集时间根据情况可定为采食完成后半小时至饲喂前半小时,准确称重,记录,取10-20%立即密封放入冰柜-20 ℃保存,四天采样完成后,混合均匀,65℃烘干,计算初水分后2mm粉碎,然后根据剩余料数量适当缩小样品,室温保存备用。
二、采样时间进入正试期后收粪或采集肠液之前一天开始采样,连续采集三~四天。
瘤胃液pH,NH3-N和VFA样品采集和保存一、采样方法各时间点从瘤胃均匀选取三----四个位点,共抽取瘤胃液200-300ml至抽滤瓶,轻轻摇匀,取约100ml,直接测定pH值后,四层纱布过滤。
其余瘤胃液倒回瘤胃(过量抽出主要为保证采样代表性)。
准确量取过滤后瘤胃液20ml,加入7.2N硫酸0.2ml,摇匀,分装为两份-20℃冷冻保存,用于测定VFA及其备用。
另取过滤后瘤胃液10ml,4℃保存,尽快用于测定NH3-N浓度。
二、采样时间早7:30(采食前),9:30,11:30,13:30,15:30,17:30,19:30(采食前)。
瘤胃动态食糜样品采集和保存一、采集时间:第一天:07:30(采食前), 08:30, 09:30,10:30, 11:30, 13:30, 15:30,17:30, 19:30(采食前),23:30第二天:07:30(采食前),11:30, 19:30(采食前)第三天:07:30(采食前),19:30(采食前)二、采集量及方法各时间点,瘤胃均匀选取四个位点,总共取瘤胃固相内容物500g左右到一洁净小桶中,搅拌均匀,再从中取100g,-20 ℃保存备用,其余放回瘤胃。
各时间点,瘤胃均匀选取四个位点,抽取瘤胃液500ml,摇匀后量取50ml,-20 ℃冷冻保存,其余瘤胃液倒回瘤胃。
备注:由于奶牛采食量及饮水量均很大,瘤胃内容物极其不均匀,采样时要严格操作,同时,注意每次采完样品的用具清洁干净,下次才可继续使用。
分离瘤胃微生物样品采集一、采集时间点:13:30 19:30 01:30第一天:07:3015:30 21:30 03:30第二天:09:3017:30 23:30 05:30第三天:11:30二、采集量及方法各时间点,瘤胃均匀选取四个位点,取瘤胃固相内容物约100g,-20℃保存。
各时间点,瘤胃均匀选取四个位点,抽取瘤胃液100ml,-20 ℃冷冻保存。
瘤胃原虫计数用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一、采样方法从瘤胃均匀选取四个位点,抽取瘤胃液200ml至抽滤瓶,轻轻摇匀,取约30ml四层纱布过滤,其余瘤胃液倒回瘤胃。
准确量取过滤后瘤胃液10ml,加入20mlM.F.S.,轻轻摇匀,室温下保存备用。
注意:整个操作尽量在短时间完成;加入MFS液后能保存十周左右。
二、采样时间根据试验要求确定,以饲喂后二到三为佳。
乳样的采集和保存一、采样方法采样前搅拌均匀,乳样采样器缓慢插入奶桶,保证采样器内外样品一致,提起取样器取样,每头牛每次采集乳样总量1%(根据产奶量确定,大约0.5-1%),立即用乳品分析仪测定乳成分。
其余样品放入冰箱4 ℃保存,连续采集两天,每头牛两天样品混合均匀注意乳中脂肪比重较小,乳汁容易分层,操作要细致快速,混合均匀后尽快根据需要分装多份。
二、采样时间连续两~三天。
三、样品保存在-20 ℃冷冻保存。
小肠液采集及其预处理一、采集时间点:根据试验安排确定二、采集量十二指肠液100 ~150ml,回肠液50 ~100ml三、采集方法清洗瘘管口,打开塞子,将肠道内瘘管附近积存的食糜丢弃,然后开始采集肠液,手持烧杯,小心收集,尽量不要多采。
采集回肠液时间较长,可将烧杯悬挂到瘘管上,注意观察等待,足量后及时收集。
立即测定pH值后,装入贴好标签的塑料瓶中,正放入冰柜中-20 ℃冷冻保存。
全部采样结束后,混合均匀,取50ml立即用于测定氨氮,其余冻干保存。
粪样采集及其预处理一、采集时间:根据试验安排确定二、采集量及方法全收粪法:全量收集牛粪,测定重量,搅拌均匀,取20%放入塑料桶中搅匀,加6N盐酸10%(酒石酸等有机酸较好)。
定时按加酸粪量的20%采集样本,0~4 ℃冷冻保存。
直肠取粪:在采样时间点前后30分钟,奶牛排粪,则从无污染粪中搅拌均匀取样200g,否则在各时间点直肠取粪200g,搅拌均匀后,测定pH值。
此后,100g直接装入贴好标签的塑料袋中,放入冰柜中-20 ℃冷冻保存。
每期实验结束后,同一头牛所有样品混合均匀,取鲜样测定氨态氮及总氮。
其余样品65 ℃烘干,2mm粉碎,-20℃冰箱冷冻保存。
尿样采集及其预处理一、采集时间:连续全量收集两至三天。
每天缩样三~四次。
二、采集方法采用全收尿法,连续收集试验动物尿样。
收尿前先在集尿器内加入200ml6N盐酸,收尿期间适当摇动集尿器,在缩样时间点准确称量尿液重量,搅拌均匀后,润洗塑料量桶,用量桶准确取纱布过滤后样5%,装入贴好标签的塑料瓶中,4 ℃冰箱保存。
其余尿液丢弃,尿箱加酸后继续收集。
缩样前注意观察尿样,发现被粪污染或有阴道排出的粘液等时,该次样品只记录重量,不采样,同时做好记录。
采样结束后,将每头牛所有尿液混合均匀,留取200ml尿液,分装,-20℃冷冻保存。
瘤胃原虫计数方法一、试剂:染色液M.F.S. (Methyl green-formalin-sodium chloride):35%福尔马林100ml、NaCl 8.0g、甲基绿0.6g、蒸馏水900ml。
磷酸缓冲液:氯化钠0.50%;无水乙酸钠0.13%;磷酸二氢钾0.03%;磷酸氢二钾0.10%;七水硫酸镁0.01%;pH6.9~7.2二、试验用品和设备大口吸管管口口径在1mm以上吸管计数板计数室深度约0.2mm以上(以保证大体积原虫正常进入)显微镜普通显微镜手动计数器吸水纸,擦镜纸,洗瓶,废液收集用烧杯等三、瘤胃液样品采集一般在采食后两小时,自瘤胃取样,也可根据试验安排定时取样,试验结果中须注明样品采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