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合集下载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1 总则2 控制要素3 路线4 路基路面5 桥涵6 路线交叉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附录1 新建及改建农村公路路面典型结构1 总则1.0.1 为加强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1.0.2 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农村公路,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

通乡(镇)公路是指县城通达乡(镇),以及连接乡(镇)与乡(镇)之间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1.0.3 农村公路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

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公路建设应优先考虑危桥、险涵的改造。

1.0.4 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各地应根据各地区公路网的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的等级。

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

县城通达乡(镇)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表1.0.4列出农村公路的一般适宜等级。

表1.0.4农村公路的等级及适应情况注:适应的交通量是指对应等级的公路在预测年限所能适应的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农村公路中未达到《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

1.0.5 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

1.0.6 农村公路建设要贯彻环境保护,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的原则,尽量减少占地,保护基本农田;工程设计要合理选用具体技术指标,尤其是路线平、纵、横设计,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农村公路技术标准表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平曲线半径(m)
≥400
≥200
≥150
≥150
≥100
纵坡(%)
≤3
≤3.5
≤4
≤4
≤4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基本级公路
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表面处治、碾压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预制砌块、砖石路面、不整齐块石路面、半整齐块石路面、整齐块石路面、级配碎石路面、级配砾石路面、泥结碎石路面、水结碎石路面
2.2
2.5
2
8
0.6
0.7
0.9
1.2
1.5
2.0



3
5.2+8.8
0.8
1.0
1.5
2.0
2.5




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纵坡(%)
6
7
8
9
10
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小坡长
150
100
80
60
40
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
设计速度(km/h)
设计速度(km/h)
60
40
30
20
15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最大超高(%)

农村公路分类 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分类 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分类技术标准1. 目录1.1 公路分类概述1.2 县道1.3 乡道1.4 村道1.5 其他设施2. 公路分类概述2.1 公路等级公路等级是反映公路使用质量、通行能力的标志,一般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不同等级的公路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建设标准。

2.2 公路功能公路功能是指公路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运输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分为干线公路和支线公路。

干线公路是指连接主要城市、大中型企业的公路,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和较大的运输能力;支线公路是指连接干线公路与基层单位、居民点的公路,具有较低的使用频率和较小的运输能力。

2.3 公路网络布局公路网络布局是指公路在不同区域内的分布和组合情况,一般分为放射形、环形、网格形等几种类型。

不同布局类型的公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使用效果。

3. 县道3.1 技术标准县道是指连接县城与各乡镇的公路,是县域内重要的交通干线。

县道的技术标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采用二级或三级公路标准。

3.2 建设规模县道的建设规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一般采用双向两车道或双向四车道形式。

3.3 设计速度县道的设计速度根据当地地形、气候等条件确定,一般不超过80km/h。

3.4 路况要求县道路况要求较高,需要保证路面平整、无明显坑洼和损坏,同时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标志。

3.5 交通量县道的交通量相对较大,需要保证交通流畅,同时需要注意交通安全和管理。

4. 乡道4.1 技术标准乡道是指连接乡镇与各村、各村之间的公路,是农村地区重要的交通纽带。

乡道的技术标准一般采用三级或四级公路标准。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发布稿)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14发布稿)
2
前言
本标准按照JTG A04—2013《公路工程标准编写导则》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云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李志厚 刘永才 张发春 吴华金 赵光曾 徐冬云 甘英 李忠海 郭绍成 李春晓
杨光友 韩世华 王承格 李德宏 翟红丽 赵剑 庄凌云 李铁洪 陈孔令 杨泽龙 雷华 张东辉 陈加洪 何福道。
2014 年第 8 号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发布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53/T 2002—2014)的公告
现发布《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53/T 2002—2014),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原发布的《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 B01—2009)同时废止。
1. 农村公路应确保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合理选用建设标准,提升路网服务水 平。
2. 农村公路应坚持“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因地制宜、经济实用、保证质量、注重 安全”的原则。
3. 农村公路改造,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排水及交通安 全设施,增强通行能力,逐步改善农村交通条件。
4. 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相结合,提高综合服务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求。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 53/ T2002—2014
代替 JTD/T01—2009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014 - 11 - 10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1 实施 发布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0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控制要素 ........................................................4 4 路线 ............................................................6 5 路基路面 .......................................................12 6 桥涵 ...........................................................20 7 隧道 ...........................................................24 8 路线交叉 .......................................................26 9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30 本标准用词说明..................................................... 32 附录 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33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标准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标准的角度,探讨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一、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1.路线选址标准农村公路的路线选址应考虑地形、水文、交通需求等因素,选址过程中应遵循“尽可能短、尽可能直、尽可能平”的原则,同时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2.路基工程标准农村公路路基工程应按照地质要求、土质要求和荷载要求选用合适的路基填料,施工过程中应符合相关抗滑稳定和承载能力要求。

3.路面工程标准农村公路路面应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交通量的路面材料,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路面铺设和压实工作,确保路面平整、耐久。

4.排水工程标准农村公路应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雨水口等,确保路面排水顺畅,防止雨水滞留和路面变形。

5.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农村公路应设置明确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包括限速标志、交叉路口标线、行车分道线等,提高交通安全性。

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标准1.定期检查与维护农村公路应定期进行路面、路基和排水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路面裂缝、路基沉陷等问题,确保路况良好。

2.路面养护标准农村公路路面养护应按照不同季节和路段采取相应措施,包括及时清理积水、及时进行补坑、及时进行沥青混凝土补丁等。

3.路基养护标准农村公路路基养护应及时清理路基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防止路基软弱。

4.设施维护标准农村公路路侧护栏、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障交通安全。

5.应急抢修标准针对突发事件造成的道路损坏,农村公路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抢修机制,保障道路畅通。

在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关键的环节。

遵循科学的技术标准,能够保障农村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农民出行的便利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推广,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乡村地区公路技术规范标准表

乡村地区公路技术规范标准表
850
三级公路
40
2
350

75
850
30
2
325

50
750
四级公路
20
2
300

25
650
1
350

50
450
基本级公路
15
2
300

25
650
1
350

50
450
350
25
400
路基压实度
路基部位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基本级公路
上路床
0~0.3
≥95
≥94
≥93
(m)
设计速度
(km/h)
最大坡长(m)
纵坡坡度(%)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0
1200
1000
800
600






40

1100
900
700
500
300




30

1100
900
700
500
300
200



20

1200
1000
800
600
400
300
200


15


1100
900
700
150
80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1)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21)

目次1总则 (1)2术语 (3)3基本规定 (5)4 路线 (14)5 路基 (33)6 路面 (42)7 排水 (47)8 桥涵 (50)9 隧道 (55)10路线交叉 (62)11交通安全设施 (67)12沿线设施 (76)附录A 典型路段安全保障方案 (79)附录B 经济型交通安全设施 (80)附录C 路面典型结构 (81)附录D 路面宽4.5m 单车道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84)附录E 路面宽7.0m 双车道隧道衬砌内轮廓图 (85)本规范用词说明 (86)附件《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条文说明 (86)1 总则1.0.1为规范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是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标准的延伸和细化。

1.0.3农村公路建设应贯彻“安全至上、环保优先、节约土地、经济适用、利于养护”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1.0.4新建农村公路建设应注重对沿线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保护。

农村公路改扩建应充分利用旧路资源,鼓励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

1.0.5农村公路应重视排水和防护设施,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1.0.6农村公路应结合需求设置客车停靠站、观景台及服务站等相关设施,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

1.0.7过村镇路段应与村镇建设规划相结合合理设置停车场和排水设施,提高道路服务水平。

1.0.8农村公路的错车道、排水设施、边坡和路基防护、交通安全设施、绿化设施等必须与路基路面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9农村公路建设应积极推广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条文说明:1本次标准编制并不是降低现有标准,而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并考虑近期规划及发展,采用适当的技术指标,合理运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制定更适应农村公路尤其是村道公路的技术标准。

2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其技术等级应根据地区公路网规划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公路的服务对象、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一、引言二、设计标准1.道路布局和几何标准(1)道路宽度:小交通量农村公路的标准宽度为6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增加到7米。

(2)轴距和弯道半径:根据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确定合适的轴距和弯道半径,以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3)抛物线斜率:抛物线斜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雨水及时排水,避免积水造成路面损坏和交通事故发生。

2.路面结构(1)路面厚度:根据预计的交通量、载重和土壤条件,确定适宜的路面厚度,以确保道路的稳定和耐久性。

(2)路面材料:根据土壤条件和当地的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如砂石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等。

(3)路基处理:对于较差的土壤条件,需要进行路基改良,如填筑、砂石加固等。

3.排水设施(1)雨水排水:设计合理的雨水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沟以及雨水收集池等,以保证道路在降雨时的排水状况良好。

(2)农田灌溉:根据农田灌溉需求,设置合适的渠道和灌溉设施,以保证农田的灌溉用水。

4.路灯和交通标志标线(1)路灯设置:按照城市路灯设置标准,在路口、路段曲线等需要的地方设置路灯,以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2)交通标志标线:根据交通管理的需要,在道路的合适位置设置标志标线,如限速标志、禁停标线等,以提供交通信息和规范行车。

三、施工标准1.施工质量控制(1)压实度:保证路基和路面的压实度符合国家标准,以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表面平整度:确保路面平整度符合国家标准,以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减少车辆的震动和损坏。

2.安全施工(1)交通管制:在施工期间,需要合理设置交通管制设施,保证施工区域和交通区域的分离,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2)安全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挡,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3.环境保护(1)水土保持:施工期间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周边的水土资源,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2)垃圾处理:合理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旋线最小长度
农村公路各等级的路基标准断面
公路等级

计速

(km/
h)
路基组成
简图车
道数
(个)

车道宽
度(cm)

路肩
宽度
(cm)

路肩
宽度
(cm)

基宽

(cm

二级公路
6
2
35
1
75
7
5
1
200
2
35
7
5
7
5
1
000 4
2
35
2
5
5
8
50
三级公路
4
2
35

7
5
8
50
3
2
32
5

5
7
50
四级公路
2
2
30

2
5
6
50
1
35

5
4
50
路基压实度
路基部位
路床顶
面以下深度
(m)
路基压实度(%)
二级公

三、四级
公路
基本级
公路
上路床0~≥95≥94≥93
下路床
轻、中及
重交通荷载
等级
~≥95≥94≥93
特重、极
重交通荷载
等级
~≥95——
上路堤
轻、中及
重交通荷载
等级
~≥94≥93≥92
特重、极
重交通荷载
等级
~≥94——
下路堤
轻、中及
重交通荷载
等级
>
≥92≥90≥90特重、极
重交通荷载
等级
>
路面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基本级公路
1
5
2
30

2
5
6
50
1
35

5
4
50
35
2
5
4
00
公路路面面层结构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弯拉强度标准值要求
块石技术规格
桥涵设计洪水频率
汽车荷载等级
安全交叉停车视距
最小瞭望视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