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体内物质地运输
九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物质的运输

血管的类型与结构
类型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结构
动脉具有较厚的管壁和弹性纤维,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静脉管壁较薄,弹性 较小,通常容纳较多的血液;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管壁极薄,仅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便于物质交换。
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途径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体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心脏;肺循环将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 排出体外,同时将氧气吸入血液中。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 和胸腺等,是淋巴细胞增 殖、分化和成熟的场所。
淋巴组织
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 等黏膜下,是免疫应答
的重要部位。
淋巴系统的功能
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和 其他营养物质,调节体液 平衡,防御和免疫功能。
淋巴液的形成与循环
淋巴液的形成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
淋巴液的循环
淋巴液与血液的关系
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结和脾等淋巴器官是免疫应 答的主要场所,淋巴细胞通过淋巴液和血液循环在全身各处执行免疫任 务。
免疫系统与淋巴系统的协同作用
免疫系统和淋巴系统相互依存、协同作用,共同维护人体健康。当病原 体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免疫应答,淋巴系统则负责将免疫 细胞和分子运输到感染部位,共同消灭病原体。
在口腔中开始,通过唾液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将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在小肠中,通过胰液和肠液的分解作用,将麦 芽糖进一步分解成葡萄糖。
脂肪的消化
主要在小肠中进行,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液和 肠液中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质的消化
从胃开始,胃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在小肠中,胰 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2 不可再利用元素 以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难 以难溶解的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 以循环利用, Ca、 Cu、Mn、 以循环利用,如Ca、B、Cu、Mn、S、 Fe,其中以Ca最为典型 Fe,其中以Ca最为典型。这些元素在老 最为典型。 叶中的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 叶中的含量高于幼叶中的含量,缺乏这些 元素, 元素,幼叶或新生组织会表现出相应的缺 素症。 素症。
第四节 作物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1 作物的需肥规律
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时期需肥量不同 营养最大效率期: 营养最大效率期:施肥效果最好的时期。
水稻、小麦:幼穗形成时期 水稻、小麦: 大豆、油菜:开花期 大豆、油菜:
奢侈消耗
贫困调节
(critical concen标(相貌、叶色) 形态指标(相貌、叶色) 2)生理指标
第三节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途径和速度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
1.1 矿物质运输的形式
金属离子:以离子状态运输 金属离子:
(P:主要以正磷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主要以正磷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N: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形式向上运输,少量以 主要以氨基酸和酰胺形式向上运输, 硝酸根离子运输) 硝酸根离子运输) (S:主要以硫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主要以硫酸根离子向上运输)
1.2 运输途径和速度 运输途径: 根部吸收的离子可 沿木质部上运,也可 横向运至韧皮部。 叶片吸收的离子向 下和向上是通过韧皮 部进行的,也可横向 运至木质部。 运输速度: 30~100cm/h
2 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2.1 可再利用元素
以离子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可转移 以离子或不稳定化合物形式存在, 至其他部位循环利用, Mg、 至其他部位循环利用,如N、P、Mg、K、Zn 其中以N 最为典型。 等,其中以N、P最为典型。当植物缺乏这类元 素时, 素时,它们就从衰老组织转移到新生的幼嫩部 从代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 位,从代谢水平低的部位转移到代谢旺盛部位, 所以衰老的叶片出现相应的缺素症。 所以衰老的叶片出现相应的缺素症。
初中生物_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1)教学设计课题第一节物运输质的途径(1)授课时间主备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概述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人类对于科学的认识过程是艰难的和不断发展的,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和难点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板书设计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介绍人体血液循环的的视频、图片和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有关血液循环的资料,预习并尝试归纳血液循环的途径。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温故知新教师用课件出示心脏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问题:说出心脏的四个腔,心脏各腔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通?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并回答问题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通过复习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上节课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小结:师生共同做个总结疑难点突破:教师出示疑问,学生小组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
问题:1、动脉血、静脉血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血变成了动脉血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动脑,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最终讨论出共同的答案。
派小组代表表达本组的答案。
1、血液含氧量不同。
动脉血:含氧丰2、有人说:“动脉中流的都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都是静脉血。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2、不正确;因为肺静脉中流的血液是动脉血;肺动脉中流的血液是静脉血。
师生互学多媒体课件出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flash动画,师生共同进一步巩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学生认真观察,相互交流,积极表达。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
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注意:上腔静脉收集头部、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下腔静脉收集腹部和下肢的静脉血★学以致用多媒体出示问题及血液循环的flash动画。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课堂4.3.2体内物质的运输(二)(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二)物质循环与血液运输【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浙江金华中考真题)下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代表右心房 B.①与②之间无瓣膜 C.①的壁比②厚 D.血液流向:①→②、③→④2.(2023·浙江一模)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人的心房、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图,图乙为某一瞬间心脏内瓣膜的状态图。
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乙中的①为主动脉B.图乙中的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C.此人当时的心率为80次/分钟D.图乙状态发生在图甲中的0~0.1秒时段3.(2022·浙江二模)人体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是()A.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血压高,利于把血液从全身各器官运到心脏B.静脉内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利于把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器官C.毛细血管管径极细,血流速度慢,利于物质交换的充分进行D.心脏内有动脉瓣和房室瓣,保证心室收缩时血液流向是动脉→心室→心房4.(2022·浙江衢州二模)图中a、b、c、d表示人体心脏的四个腔,A、B表示两个器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表示肺 B.血管③中流动脉血,血管④中流静脉血C.心脏四个腔中血液流向为b→d→c→aD.若血管②中的血液营养物质比血管中①多,则A是小肠5.(2021·浙江二模)下列表示人体的部分器官和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中的血液来自肺动脉,血液中含氧高B.③中的血液为营养丰富的静脉血C.⑥内的血液经上腔静脉回到右心房D.⑦将脑产生的CO2不经心脏直接输送至肺6.(2021·浙江舟山一模)下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曲线,根据已有常识和图像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类血管中,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也最低B.大动脉的血压最高,故此管壁较厚,弹性也较大C.心脏的收缩压大于舒张压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7.(2021·浙江温州一模)幼儿咳嗽可以采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道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A.①B.②C.③D.④8.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使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第2课时血液循环

A.肺循环
B.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
3.肌肉注射青霉素后,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是( A )
A.右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房 D.左心室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8-
4.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 C.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 D.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点都是心室
细血管
A.甲,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⑩→患病部位
B.乙,⑦→②→④→⑥→⑨→患病部位
C.甲,静脉注射后直接到达上臂患病部位
D.乙,⑦→②→④→⑥→⑨→⑧→①→③→⑤→患病部位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6-
4.病人甲上臂受伤,病人乙患有肺炎,两人同时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
疗,那么药物先到达患病部位的病人及药物在其体内流动路线,正确
的是( B )
①左心房 ②右心房 ③左心室 ④右心室 ⑤主动脉 ⑥肺动
脉 ⑦上腔、下腔静脉 ⑧肺静脉 ⑨肺部毛细血管 ⑩上臂毛
路线
→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 级静脉→ 上腔、下腔静脉 →
部的__毛__细__血__管__网___ →肺静脉→左心房(心
右心房(心脏左侧到右侧)
脏右侧到左侧)
(1)体循环和肺循环在 心脏 汇合,同时发生,保证了物
关系 质运输的效率
(2)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第2课时 血液循环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四套

部编版2022-2023年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是《血流的管道--血管》。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8个方面依次进行。
一、说教材《输送血液的泵-心脏》是部编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血液循环途径“自成体系,因为它建立在学生对“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静脉血、动脉血”概念的理解,以及心脏结构的学习基础之上。
氧气及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又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血液循环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分析比较,及体循环、肺循环中血液的变化。
四、说学情通过血液、血管、心脏的学习,学生对血液循环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很不了解,而且血液循环途径这一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初一的学生活泼好动,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上,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学习血液循环知识,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多用动态的小动画来使学生建立起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2.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物质运输的实例,如植物的根系吸水、动物的血液循环等。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将这些实例与细胞膜运输过程联系起来,提高知识的整合能力。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物质运输的途径及机制。
-知道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了解其选择性透过性。
-学会运用模型、图解等方式,描述物质跨细胞膜的运输过程,如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等。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运输方式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如水、营养物质、氧气和废物的运输。
-制作细胞膜模型,展示物质跨膜运输过程。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设定讨论话题,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结合物质运输的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强调团队合作,引导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协作。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他们对生物学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在理解抽象的细胞膜运输过程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第四章 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三节 血液循环

valign=top > 教学目标1.知识:体循环维持全身各部细胞的营养和气体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经肺动脉送到肺部气体交换;冠状循环负责营养心肌,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血压。
2. 能力:学会测量血压;出血的初步护理;查阅有关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设计问卷调查冠心病发病原因,学习问卷调查法;3.态度,价值观:通过科学史的学习,了解科学方法;了解冠心病的最新治疗方法,从而了解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开阔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体循环,肺循环:学生在初一动物部分已经学习过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课前让学生画一画家兔的血液循环系统图。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
引言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入手,由于刚刚学过心脏的结构,学生能够画出心脏的结构,相连的血管,也知道动脉和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相连。
但如何连,特别是每根血管中流动的是动脉血还是静脉血?学生容易混淆。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建议授课时数为2课时。
二、第一课时:【引言】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画图:一滴血从左心室出发,是如何在身体内流动,最终回到左心室的?讨论学生的回答。
科学方法的讨论:假设血液是在封闭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
预期:如果假设成立,则将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向心端用线截扎,近心端和心脏缺血,远心段血管膨大。
讲述哈维的血液循环的发现。
引出本课的主题——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血液循环。
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可将血液循环分成为两部分。
一是途径较长,遍及全身的体循环,另一种是途径较短,仅介与心、肺之间的肺循环。
示图:p.35ⅳ-34血液循环模式图。
(一)体循环当右心室收缩时,可将心脏内富含氧及养分的动脉血液压入主动脉,再流入全身各部的动脉及毛细血管网。
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在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变成含氧低和代谢废物多的静脉血液,又汇流于小静脉,再经全身各部的静脉,会集于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而流返于有心房,这就是体循环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循环系统是由、、组成。
一、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上层的淡黄色半透明液体(即),下层深红色部分以及中间的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即)两部分组成。
血细胞有、、三种。
(含有的红细胞在下层深红色的物质里,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中间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中。
)血液的作用: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的功能。
二、血浆的成分以及功能血浆的成分:血浆的功能:三、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红细胞的形态结构:。
红细胞的功能:,在显微镜下最容易找到。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若某人血液中红细胞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则此人可能患有。
●白细胞的形态结构:。
白细胞的功能:在显微镜下最难找到。
若某人血液中白细胞偏多,则此人可能患有。
●血小板的形态结构:。
血小板的功能:。
一、血管(包括、、)。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去的血管。
动脉的特点:动脉的管壁、弹性、管内血流的速度。
(它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桡骨的内侧会感到搏动,这就是桡动脉在搏动。
)●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的血管。
静脉的特点:管壁、弹性、管腔、管内血流速度,四肢静脉内有。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与之间的血管。
毛细血管的特点:数量大、分布广、管径小,几乎只允许通过、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
(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交换)●区别:动脉:流向。
静脉:流向。
毛细血管:通过二、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有本人拳头大小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心壁:主要是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与肺静脉连通1、心脏左心室:与主动脉连通四个腔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连通右心室:与肺动脉连通●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静脉→房室瓣:血液只能从流向。
2、瓣膜动脉瓣:血液只能从流向动脉。
●静脉瓣、动脉瓣、房室瓣保证血液按流动。
一、血液循环1、循环系统包括()和淋巴循环,人体的血液循环可以分为()循环和()循环两部分。
这两部分血液循环是()进行的,它们在()汇合,组成()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体循环:()心室→主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心房↓↓()变成()●肺循环:()心室→肺动脉→肺泡内毛细血管→肺静脉→()心房↓↓()变成()上肢药物注射时,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药物第一次原注射处要经过心脏次个腔。
●动脉血:含多、含少,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少、含多,颜色暗红,动脉血管是指血流由到的血管,静脉血管是指血流由到的血管,肺静脉中流的是血,肺动脉中流的是血。
2、心率:心脏称为心率(与脉搏次数相同)。
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
(75次/分)3、心动周期:心脏每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长短随而变,以正常成年人75次/分为例,心动周期为。
(心房:收缩秒,舒张秒。
心室:收缩秒,舒张秒)4、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对造成的压强叫血压。
血压是指循环的血压,测量处:上肢动脉,表示方法:(其中分子表示压正常范围是,分母表示压,正常范围是。
)●高血压:12千帕,低血压:12千帕。
体内物质的运输一、选择题:1、人体患急性炎症时验血,往往会发现()增多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2、动脉血是指()A、含氧和养料多,颜色鲜红的血B、含养料多,颜色鲜红的血C、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的血D、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3、某人脚背发炎,护士在他的臀部肌肉注射消炎药物,此药物运至足部的途径是()①左心房、左心室②右心房、右心室③肺部毛细血管网④主动脉⑤肺动脉⑥肺静脉⑦下腔静脉⑧下肢动脉A、⑦①⑥③⑤②④⑧B、⑦②⑤③⑥①④⑧C、⑦⑥③⑤①②④⑧D、⑥①⑤③⑦②④⑧4、人体循环中,不存在瓣膜的是()A、心室与动脉之间B、心房与心室之间C、静脉血管内D、动脉血管内5、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红细胞和血小板B、白细胞和血小板C、红细胞和白细胞D、白细胞6、铁是下列哪种物质合成不可缺少的?()A、胆汁B、血浆蛋白C、血红蛋白D、组成体细胞的蛋白质7、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看到数量最多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8、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是()①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②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实现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④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左、右心室射出的血是()A、都是动脉血B、都是静脉血C、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D、分别是动脉血、静脉血10、在人体血液循环中,体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A、左心房、右心房B、左心房、左心室C、右心房、右心室D、左心室、右心房11、肺动脉中血液的成分()A、含氧多,含二氧化碳少B、含氧多,含二氧化碳也多C、含氧少,含二氧化碳多D、含氧少,含二氧化碳也少12、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心脏13、血浆中约占90%的成分是()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葡萄糖14、在三种血细胞中,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是()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血清15、当左心室收缩时,心脏瓣膜开、闭及血流方向是()A、房室瓣开放、主动脉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主动脉B、房室瓣关闭、主动脉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主动脉C、房室瓣开放、主动脉瓣开放、血液从心房流向主动脉D、房室瓣关闭、主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室流向主动脉16、血友病患者一有伤口便会流血不止,是血液中()A、红细胞少B、白细胞少C、血小板少D、血浆少17、动脉是指()A、由心脏发出的血管B、运送含丰富氧和养料的血液的血管C、动脉血流经的血管D、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的血管18、紧压下垂前臂的“青筋”,看到压处下方膨鼓起来,原因是()①静脉被压紧,回心血流通路受阻②动脉被压紧,离心血流通路受阻③血液聚集在静脉瓣下方④血液聚集在动脉瓣下方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9、正常人甲和乙分别生活在平原和高原,他们每立方毫米血液含红细胞的数量为()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确定20、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A、养料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成暗红B、废物增多,颜色由暗红变成鲜红C、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21、血液从左心室射出后,经过体循环回到右心房之前,不可能流经()A、肺静脉B、上下腔静脉C、主动脉D、肠系膜静脉22、观察心脏的实验中,你发现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23、用玻璃棒尝试心脏四腔分别和哪条血管相连的实验中,你可发现左心室连接()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下腔静脉24、有一条血管与心室相连,血管内流动脉血,这条血管是()A、肺动脉B、肺静脉C、上腔静脉D、主动脉二、填空题:1、心脏其实是由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的,左侧收集来自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全身;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
2、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填“同时”或“先后”)进行的,并且在汇合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径。
3、成熟的红细胞里细胞核,富含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叫做,其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在氧含量低的地方。
所以含有这一蛋白质的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还能运输一部分。
4、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
5、如果某人经过检查发现白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则病人可能出现。
6、人体内的血管里最先流着动脉血。
三、识图题:1、图1是显微镜下看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A是血管,C是血管,判断的依据是。
②B是血管,因为B血管内红细胞呈通过。
③血管内血液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2、图2是人体下肢血管的一段纵剖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①此血管为血管。
②图中袋状结构是,其功能是。
3、图3是人体心脏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①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心房[ ] 流动着静脉血的心室是[ ] 。
②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 1 , 2 ,3 ,4 ,5 ,6 ,7 。
四、析说明题:1、某同学患感冒,按照医生要求吃药治疗。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吃的药物首先经人的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再经血液循环运着到全身各处细胞。
②药物进入循环系统后,首先运到心脏四腔中的,最后从血管处穿过进入组织细胞中。
2、科学工作者为测定血液循环时间,做了如下实验:自上肢的臂静脉注射一些糖精溶液,同时计时,当受试者的舌感到有甜味时停止记时;这段时间就是“臂舌循环时”。
请说明糖精溶液自臂静脉到达舌毛细血管刺激味蕾的血液循环路线。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