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

合集下载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二次供水是指将城市自来水送至建筑物内水箱后,再通过其供水系统向各个水点供水的过程。

二次供水系统的建设为城市供水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水质问题二次供水系统由于长时间未疏通,管道内部可能会积聚污垢,导致水质下降。

在供水过程中,容易引入外界污染物,使得水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用水质量。

对策:建立二次供水系统的定期清洗和维护制度,定期对管道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污染物进入供水系统。

提高水质检测频率,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设立相应处理措施,确保供水质量达标。

二、供水压力不稳定由于二次供水系统的输送距离较远,管道阻力较大,容易导致供水管网压力不稳定,有时供水压力过大,有时过小,影响用户用水体验。

对策:通过增加水泵、改善管网布局、加大管径等方式解决供水压力不稳定的问题,确保供水压力稳定在适宜范围内,进而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三、供水安全问题二次供水系统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非法破坏等,使得供水系统发生安全隐患,可能引发水质污染、供水中断等问题。

对策:建立健全的供水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系统的保护和监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防范各类安全风险,确保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管理维护不到位由于二次供水系统的复杂性,管理维护难度大,有些地方管理人员对于二次供水系统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于管理维护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系统故障频发,影响正常供水。

对策:加强对二次供水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供水系统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和工作流程,加强对供水系统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保障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便是关于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通过加强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解决供水压力不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二次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用水服务。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二次供水是指在城市自来水进入居民家庭之前再次经过处理和加工,以满足用户对水质和水量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二次供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水质问题、供水量不足问题和供水设施老化和损坏问题。

首先是水质问题。

随着城市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水和地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导致城市自来水的水质下降。

在供水过程中,水质问题成为了居民关注的焦点。

居民们担心喝到的水可能含有重金属、杂质和化学物质,对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是供水量不足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用水的增多,城市自来水供应量已逐渐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供水量不足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

最后是供水设施老化和损坏问题。

随着城市用水设施的使用年限的增长,供水设施不断老化和损坏。

水管渗漏、水质变差等问题屡见不鲜。

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增加了城市的供水管理成本。

解决办法面对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是加强水质监管和处理。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系统,加大对城市供水水质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水质问题。

应完善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加强水质处理环节,确保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其次是优化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效率。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供水系统的投入,提高供水管网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

建设智能供水系统和增加供水设备投入,提高城市供水的运行效率,解决供水量不足的问题。

最后是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完善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制度,加强对供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设施的老化和损坏问题,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

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居民节约用水。

政府可以通过实行用水差价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水资源节约措施,鼓励居民自觉节约用水,减少用水浪费,降低供水压力,确保城市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设不断增多,二次供水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一些不利于供水安全的因素,文章结合现有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1 引言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设施有效解决了中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对平衡供水系统水量和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为满足高层建筑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

2 现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2.1业主自建自管自行负责模式早期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大多采取该供水模式。

通常是由开发商或单位代建,管理维护交由物业或业主自行负责,实行总表计量,由业主自行分摊损耗和费用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存在众多问题:一是政府监管难度大,没有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水质出现问题难以厘清责任,难以落实监管处罚;二是管理单位缺乏对供水设施的专业管理能力,大部分单位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供水安全难以保证;三是收费不透明,缺乏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

2.2市场化模式该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并未强制供水企业全面接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前提下,而是根据二次供水的不同情况,由业主自愿选择委托供水企业或其他有资质的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管理。

目前广州、中山、深圳等地主要采取该模式。

该模式明确了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归属,并且由产权人选择二次供水管理单位,从而能产生一定的竞争机制,实现市场化经营。

但是该模式管理单位众多,大大增加监管难度,并且可能导致管理和收费混乱,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另外建管分离,建设单位和管理人分别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建设单位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会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中倾向低质、劣等化产品,造成日后管理运营上的困难,这些都将不利于二次供水的长效稳定安全。

2.3专业化模式由供水企业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实现供水企业服务延伸至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增长迅速,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受限,为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二次供水成为解决城市居民用水短缺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二次供水的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供水水质的问题二次供水源头一般是自来水厂,但经过缆管输送后,长时间停留在管道内,水质很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铁锈和腐蚀物质的产生,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应该建立严格的水质检测和监测机制,确保二次供水水质的纯净、清洁和卫生。

二次供水在传输中,需要克服地形高低差和管道摩擦的阻力,这就需要保持水压恒定,否则容易造成供水不足或压力突然变化而造成水质恶化。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最先进的水泵设备,保持水压的稳定,确保居民用水的供应随时得到保障。

三、管道老化的问题二次供水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管道会出现老化或破损的情况,导致供水阻断或泄漏,这给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如何控制管道的老化和维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定期检测和更换设备以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随着环保理念的发展,节约用水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问题,如何在二次供水过程中做好节水工作,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具体措施可以是加强科学管理,推行水资源价格并细化居民用水计费的方式,以及鼓励居民使用节水设备等方式。

五、供水的灾害风险问题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水管道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雨涝和山体滑坡等影响,造成管道泄漏和供水中断。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对于受灾地区加强预防措施和维护保养。

同时,在坚持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环保和安全,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有利于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但同时也存在以上问题。

如何控制二次供水中存在的问题,以确保居民的用水需求得到保障,成为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任务。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的二次供水系统是指在城市中通过管道将自来水输送至居民的家中,以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在现实中,城市二次供水系统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供水压力不足、水质不稳定、管网老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来谈谈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

供水压力不足会导致居民家中的自来水流量减小,影响日常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以是增加供水设备的投入,如增设水泵来提高供水压力;加强管网的管理与维护,及时清洗管道、修复漏损,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水质不稳定也是城市二次供水系统面临的一个问题。

水质不稳定会造成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或化学物质等的变化,影响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自来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确保对水源的充分净化;完善水源保护制度,避免水源受到污染;加强对水质的监测与管理,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城市二次供水系统中的管网老化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管道的使用年限增长,供水管网老化不可避免。

老化的供水管道会出现漏水、阻塞等问题,造成二次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供水管道的检修与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管道的问题;逐步更新老化的供水管网,采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提升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除了以上问题,城市二次供水系统还可能面临其他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的紧缺、水费的合理定价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水务部门、企业以及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政府要加大对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水务部门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供水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和设备;居民也要加强对自来水的节约和管理意识,合理使用水资源。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浅谈城市二次供水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的二次供水问题主要包括供水质量、供水安全和供水量不足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要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城市二次供水系统的管道、水库、水泵等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

对老旧设施要进行更新改造,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要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

城市的二次供水主要依赖于水源,因此要加强水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减少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可以建立和完善水源保护区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调度和利用效率。

要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和改造。

供水管网是城市二次供水的关键环节,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快速城市化的影响,供水管网存在老化、破损、泄漏等问题。

要加强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补漏水、更换老化管道,减少供水损失。

可以建设水厂和水库来增加供水量。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供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可以建设新的水厂和水库,增加供水的储备和供应能力。

要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城市二次供水可以利用雨水、地下水、污水等资源,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使其能够满足城市的供水需求。

可以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地下水利用系统和污水处理再利用系统,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要加强供水管理和监管。

城市的二次供水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和监管工作,包括供水计划制定、供水安全监测、用户投诉处理等。

采取有效的管理和监管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问题,确保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解决城市二次供水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措施。

只有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加强水源保护和管理、加强供水管网的管理和改造、增加供水量、综合利用水资源,以及加强供水管理和监管,才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二次供水问题,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思考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思考

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思考发布时间:2021-12-22T03:24:28.12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3期作者:阎军基[导读] 本文主要讲述二次供水系统范围大小,并对二次供水设施相关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以及针对供水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意见,希望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照。

阎军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供排水总公司 735000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保障城市供水工作正常运行,供水部门开始广泛运用高质量的二次供水设施,有效保障供水水质,满足用户的基础要求。

本文主要讲述二次供水系统范围大小,并对二次供水设施相关建设与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以及针对供水问题提出了建议与意见,希望在处理相关问题时可以提供一些借鉴参照。

关键词:城市;二次供水;设施;管理1、引言:城市自来水或饮用水二次供水,指的是依托于城市地下水网管网进行清洁化处理后的水源,可以通过加压方式直接传输到用户的家中,实现集中供水。

二次供水设备涵盖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含了必要的储水设施,还有一些压力性供水装置,比如说电控阀门、加压电机等等。

综上,可以得知:二次供水就是通过对于管道进行加压所实现的一种区域化供水模式,可以满足高层用户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基础需要。

因此,需要实现高效化的二次供水设备管控。

2、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现状2.1职责划分不明确一次供水和二次供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由供水企业对城市给予供水服务,而后者则由企业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参与供水服务,且有小区物业和供水企业等多个部门提供改造与维护服务,为城市供水提供保障。

虽然供水工程已经实现了科学规划,但实施现状并不乐观。

因参与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的部门过多,责任划分并不明确,无法实施统一管理,这导致了二次供水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因此,建议相关供水管理部门推动供水责任明确化、提高供水措施的可操作性,为人们的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2.2建设标准不统一若想保障二次供水水质,需要施工单位对供水设施进行科学建设与施工。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探讨

城市二次供水管理模式探讨

过大 ; 大部分物业管 理公 司没有将二次供水 成本单列 , 在分摊 水损和 电耗时往往与其他物业管理成本混在一起 , 造成信息不
公 开、 不透 明。各小 区水价不一 , 有些甚至是 当地水价 的三 四 倍, 用户对此意见较大 , 难以承受 , 导致物业管理公 司和用户矛 盾激 烈。 2供水水质 出现二次污染现象 。部分建筑 由于年代较久 、 )
总表 和户表之间存在输 差水损 , 设施 老旧的小 区输差水损 比较
大; 二次供水设计不 合理 、 设备 老旧等也会导致二次供 水电耗
业 的工作量 , 给供水企业正常运行带来 了一定影响 。 第二种 , 主委托供水企业签订建设协议 , 业 由业主出资 , 委 托供水企业进行建设 , 最后 由供水企业组织验收 。这种模式的
经营与管理
T C E HN0L Y N Ⅳ R T 0G A D KE
Vo.9 ..01 1 No32 2 1
城市二次供水 管理模式探讨
李栋安
( 宁建 宁水务 集 团公 司, 西 南宁 南 广

503) 30 1
要 : 国二 次供 水 的 各 种技 术 方 式 经过 多年 的 应 用 , 术 和 设 备 已相 对 成 熟 , 是 , 国在 二 次供 水 管 理 上 还 存 在 诸 我 技 但 我
材料老化、 材质标准较低 、 破损严 重、 管理公司不定期清洗水池
优点表现在建设质量有很好 的保障且能符合供水企业要求 , 对 业 主用水质量有较大的保证 , 业主与供水企业责任清晰 。缺点 是因为出资方为业主 , 对于材料 的采购 、 施工费 用等难免会与
员监督二次供 水设 施建设 ,组织对二 次供水设施进行竣 工验
收, 二次供水设施 的建设 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 而且 建设阶段 出资方 、 建设单 位和供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探讨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09-11T11:24:30.070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3月上作者:李国山史伟杜杰薛英利
[导读]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设不断增多,二次供水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一些不利于供水安全的因素,文章结合现有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发展目标。

(保定市供水总公司,河北保定 071051)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设不断增多,二次供水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水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

二次供水设施在实际运营中出现一些不利于供水安全的因素,文章结合现有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方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发展目标。

关键词:城镇;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
1 引言
作为城镇供水系统的“最后一公里”,二次供水设施有效解决了中高层建筑的供水问题,对平衡供水系统水量和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高层和大型建筑日益增多,为满足高层建筑用水需求而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也随之不断增加。

2 现行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模式
2.1业主自建自管自行负责模式
早期建设的二次供水设施大多采取该供水模式。

通常是由开发商或单位代建,管理维护交由物业或业主自行负责,实行总表计量,由业主自行分摊损耗和费用的管理模式。

该模式存在众多问题:一是政府监管难度大,没有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水质出现问题难以厘清责任,难以落实监管处罚;二是管理单位缺乏对供水设施的专业管理能力,大部分单位管理不规范,不到位,供水安全难以保证;三是收费不透明,缺乏合理规范的收费标准。

2.2市场化模式
该模式是指地方政府并未强制供水企业全面接管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前提下,而是根据二次供水的不同情况,由业主自愿选择委托供水企业或其他有资质的二次供水管理单位管理。

目前广州、中山、深圳等地主要采取该模式。

该模式明确了二次供水设施的产权归属,并且由产权人选择二次供水管理单位,从而能产生一定的竞争机制,实现市场化经营。

但是该模式管理单位众多,大大增加监管难度,并且可能导致管理和收费混乱,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另外建管分离,建设单位和管理人分别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建设单位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会在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中倾向低质、劣等化产品,造成日后管理运营上的困难,这些都将不利于二次供水的长效稳定安全。

2.3专业化模式
由供水企业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实现供水企业服务延伸至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专业运行维护。

目前上海、苏州、长春等地采用该模式。

该模式有利于明晰维护管理的边界,使供水企业对供水管理的延续,实现抄表到户、计量到户、服务到户,大大提升二次供水设施的专业化管理水平,保障龙头水水质安全。

但该模式也大大增加供水企业的管理负担,增大供水企业人力物力紧缺的压力,实施起来缺乏积极性;同时建管分离,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的质量无法把控,造成日后管理运营上的困难。

该模式还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2.3.1二次供水设施纳入城市公共供水体系的管理方式
将二次供水系统全部纳入城市公共供水范畴,将二次供水建设、改造及运行管理的费用全部纳入公共供水成本,由供水企业实行统一建设管理,实施同城同价。

这种模式优点是实现计量到户,实现同城同价,并能实现供水企业对供水全过程的管理,落实二次供水水质责任。

2.3.2由供水企业负责组建成立单独的二次供水管理公司
重庆市是使用这种模式的典型,由一家专业化公司对主城区二次供水用户服务,能实现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同时,并不用加重供水企业的负担,有利于政府对二次供水水质实行统一监管。

3 城镇二次供水可用的管理优化措施
综上分析,各管理模式各有利弊,我国目前管理模式尚处于探索改革阶段,缺乏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统一推广,需要通过试点地区通过实践来验证。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通知,就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水质安全工作提出相关要求,对二次供水实现专业运行维护,改进二次供水服务,积极鼓励供水企业将供水设施管理延伸至居民家庭水表,对二次供水设施实施以专业运行维护。

因此,由供水企业对二次供水设施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二次供水专业化管理水平,保障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的有效方式,值得肯定。

3.1通过加强组织管理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从上述四种管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和常见问题可以看出,这些管理模式的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组织管理的不到位,尤其是专业公司管理模式,其管理缺陷主要来自于供水企业相关部门和二次供水公司的交流阻滞。

因此,对组织管理予以加强可以提高原本的管理能效。

具体来说,城市供水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需要加强,如果是供水企业和二次供水分离的管理模式,有必要在两个管理机构之间建立专门联系的纽带及交流平台,令城市供水管理系统体现出更强的组织能力。

3.2通过建立合理制度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相关管理制度的不合理是成本均摊管理和技术规范管理能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前者在收费制度上偏重简便,忽视了公平性,后者则收费制度过于细致,而且缺乏规范,加重了管理负担。

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的二次供水管理相关制度进行重调研,参考用户和供水公司的意见对其进行调整优化,在公平性和易操作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此提高管理模式的应用能效。

3.3通过提高社会认识优化管理模式能效
目前来看,政府支持模式得不到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城市居民对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了解,这极大地阻碍了管理模式的运作。


此,对二次供水的管理模式进行大力宣传,彰显其公开性、透明性、优越性是在短期内提高其落实程度和实施能效的有效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公示板、建设相关网站等具体措施,提高社会对二次供水管理的认识,这对所有管理模式的顺利推行都有积极意义。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二次供水污染问题,对城市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

我们要做好二次供水管理工作,就要努力研究合理有效的二次供水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积极改善水质,这样才能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郑小明.二次供水管理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思路[J].城镇供水,2012(5).
[2]周雅珍,邵启耀,顾正明.城市居民住宅二次供水管理模式研究[J].北京:给水排水,2012.
[3]张国参.浅谈二次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1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