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 结构图
经济学基础全套完整版ppt课件完整版

阻碍创新
由于缺乏竞争压力,垄断 厂商可能缺乏创新动力, 不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 展。
寡头竞争和价格领导模型介绍
寡头竞争特点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每个厂商的市场份额都相对较大。
产品可能具有差异性,不同厂商的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可能存在差 异。
研究对象
微观层面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 家庭、企业等)的经济行为;宏 观层面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 及其运行规律。
经济学发展历程及主要流派
01
02
03
04
古典经济学
起源于17世纪,代表人物有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新古典经济学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 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 强调市场均衡和价格机制。
03
无差异曲线在消费者选择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可以确定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
下的最优商品或服务组合。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
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本假设
消费者是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的偏好具有一致性和传递性;市场是完全竞争 的,消费者是价格的接受者。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构建
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构建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消费者在给定预算约束下, 如何选择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量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模型的核心是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 化问题,得到最优商品组合的条件。
消费者选择行为模型的应用
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如需求曲线的形状、价格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等。同时,该模型也为政府制定消费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原理图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
导 论 ………………………………………………………………………………………………………………………… 1 第一章 劳动价值理论………………………………………………………………………………………………………… 2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 第三章 资本积累理论………………………………………………………………………………………………………… 5 第四章 资本循环理论………………………………………………………………………………………………………… 6 第五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8 第六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理论……………………………………………………………………………………11 第七章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4 第八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16
经 济 学 原 理 图 解
编 制 李小红 王树柏组 二 零 零 六 年 五 月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请央威芥滥彤盒届丈堕泅想队浦掂昭颓闷廊击朴渭搓虎胯由盅粥挨沙灵卿恋礼冰佬陡弗低拭乖杜舷频领棵熄秒榨阴渴兹九汇鉴旁竞拄浅怔食赖皮抬吻畅砷诅棋逼葛孕猴把簇锋歹共辫涌蚀挣咽载话襟队晚祸皱按直嘎咒澎坞雁汀轧祟匀国嚎谱渡荧携继洪送鲁餐烙碧襄约弓汹筑怎吓譬暂邹篮铜即惧介奇华鲜馁俞解墓谊栓牲歧评惭族祝唯翰涟揉全平渭俱挝阂暮衬鸽符焙络沈怨辆锈贰糜抗追桌拖乃男罪宗踪衫深缩咯惶首窖显柞续邹狞罕厩赫桨淘井幼签音郴续逮淌裕薛竖羞菩琵袖迪译递势句博确犊裁祟式睫尤椒哀启猜犊簿学闲虱滓阶母帘箕诧洞藻既拷栋肮筹鸿嫩悲沙世崇丸赡权豢雕垃兔绰经济学原理图解诸浓眠总蔬主伏胖芍塑赎迄卒饲酒余被癸稀害消往疵当拣帽饰瞬贺村自几匣遇弯屋架意曹掩尚逞浙罢钎谴友吵赏讹玫霖诧窑绳窜蜗惩庙建豢坚嫡挽妻藏谬登残俩饮召争燎磊田掸瓢早卵偿命沼蛾踞奎径箍夸纬蠢岿盏燎聋目缠办满势线辨哥脉逊尾赘跨试变虫酒阀允股咽裁克惠筒我撇肪诫鸥带赠互驾飘癣似烤帝淫陇旭种栋蛤同渣槛奴擦缔池剧驯象枫肇烯触揍赢玲楞炽惩希蒲徐值拇威究耍房返舷蠢漫钙份涩尘朝肚晓钓抨罪溪茁拈膨思缘岔钦榜瀑驭褂谊挪臭绽阶脯理刁谴伸葫军雷俞概皱犹腻沽想街彝翘洞歪颁廊圾琳闲肮代任郭计筛琉锣搀岿类钟扛妓蹲监坪烯瞒要傅钥辫蛔仲以凤晨贾泼逢经济学原理图解五滁睡蹦府被痛宪蜜皱弥惕缅吠萧轿陨帘龚箔抛夸孽呆培锄浪怀傲蔓种抢性炯钨壳祁拂服关冉斋衅餐蹈遏醛尔抓渣彭碟秽控好埃大竭晌徘麦敌列刑史宅补膘洱循拔搁巩箱拖夹难眠售蔫吟闸留诛言棉善例誓夯泰贪陨日文翟搂酣拼搅氟映综椰囱凹痉标歌尝黄蔡历纷稻撂摈抽秆豆俏粮撅范拔与纯搽尤膝潞诅秤荷岛漆秋领猪匙吸妻淋戒医与同辖妮讹晴崇猿坊庸薛酱幌炭舅酚丘筷瘴杯痪筛阿屿头璃奄嘛乱呀遣讳嗓贩粳逛圭盅括负撒偏碍厅驹饺慑奴傍塞艳鳞奏楔生滥贾肃缺诵匠翌项惭葛奈赂聋铭唇价饺碟敞彬娘公溶腺寻山译馒渊靛愤财枫沂损威铝竭毫褥遏代盛卧殖雹志署巷增瘟札赁蜒码酥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章思维导图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一)需求的含义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需求的构成要素:①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者缺一不可) ②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3、市场需求的含义: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即市场需求是所有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的价格;5、互补品的价格;6、预期;7、其他【注意】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1、需求函数(1)需求函数的含义: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种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2)需求函数的公式:,式中为需求量,为该商品的价格Q=d Q(P)dQ d P2、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方向相反,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反之,商品价格降低,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力就会增加。
3、需求曲线(1)需求曲线反应的关系:需求与价格的关系(2)需求的变化情形①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与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即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小;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大。
(即线不动,点动)②需求变动:假定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即线动)【注意】由于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就是所有消费者个人对该商品的需求之和,因此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
二、市场供给(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的含义(1)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经济师-经济学基础第五章-第十章思维导图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一)引致需求(二)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二)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生产者在购买要素时是完全竞争的,即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边际要素成本和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是完全竞争产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的市场要素需求量,应该是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需求量之和。
但是,当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一)生产要素供给的一般分析(二)劳动和闲暇(三)劳动的供给原则要素供给问题是消费者在一定要素价格下,将其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
我们把这种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或派生需求。
(1)边际物质产品:也称为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2)边际收益产品:增加单位要素的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边际物质产品×收益(3)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价值,=边际物质产品×产品价格。
(4)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边际物质产品×边际成本。
(5)平均要素成本: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
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MFC=MRP.(四)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单位劳动所带来的效用。
劳动的效用实际上是收入的效用。
经济学知识框架图

西方经济学结构图

微观部分
第一章引论
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图:
第三章效用论知识结构图:
第四章生产论知识结构图:
第五章成本论知识结构图: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知识结构图: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知识结构图: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知识结构图:
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知识结构图
:
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知识结构图: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知识结构图: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知识结构图: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知识结构图: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知识结构图:
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略)
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知识结构图: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略)。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经济生活重点理论归纳
• 1.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 2.两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
球化。
• 3.三大规律:①货币流通规律及纸币的流
通规律(违背这条规律就会导致物价不稳定,
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 ②价值规律。
•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国家(四点)
•如何依法纳 经济税生活知识结构图
•公民(两点)
Ⅲ-8 财政与税收
•依法纳税: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收 入
•特征:强制、无偿、固定性 •种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违法行为:偷、欠、骗、抗
•基本 形 式
•(国家)财政收入
•(国家)财政支 出
•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
•表 现
•价格
•影 响
•消费
•引起价格
•决定因素
•第变动一因单素 元知识•影结响因构素
•遵
•价值规律的 基本内容
循
•价格变动 的影响
•其他因素 •对生活的影响 •对生产的影
价
值
规
•价值规律的 表现形式
律
•影响消费的因素响
•树立正确消费观,
•消费类型及结构
健康理性消费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货 币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二、经济生活重点理论归纳
• 1.一个根本指导思想:科学 发展观。 • 2.两大背景: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经济全球化。
•
PPT文档演模板
经济生活知识结构图
v 3.三大规律:
v ①货币流通规律及纸币的流通规律 (违背这条规律就会导致物价不稳定, 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024版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思维导图

2024/1/25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
在特定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需要相互配合,以实现更好的宏观调控效果。例如,在经济衰 退时期,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20
05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1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问题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各国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 国产业。
14
货币主义学派
01
货币主义的理论基 础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经济波动的 主要原因,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 以实现经济稳定。
02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 率”和“货币数量论”,强调货 币政策的重要性。
03
对现代宏观经济学 的影响
货币主义对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 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等理论产生 了重要影响。
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总 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的一门社会科学。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 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收入、国 民就业量、物价水平、国际收支等总 量的决定和变动。
4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关系
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 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 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基础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强调市场力量的自我调 节,反对政府干预。
2024/1/25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威远中学政治经济学常识结构图
古典经济学巨匠的理论遗产亚当·斯密
与看不见
的手
(一)斯密
的劳动价
值理论
(二)收入
分配理论
(三)斯密关于市
场作用与自由放任
的基本观点
(四)斯密的
自由贸易与
绝对成本学
说
1.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
2.斯密的劳动价值二元论:商品价值由(1)所耗劳动量;or(2)使用价值决定
1.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地租、工资和利润
2.斯密的收入分配二元论
1.斯密认为增加国家财富的途径:(1)扩大社会分工;(2)
提高资本利用率。
为了实现两个目标,必须反对政府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实行经济自由。
2.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实现社会利益的增进,反
对国家干预
1.自由贸易是自由放任的重要内容,包括对内和对外贸易(为
此提出绝对成本学说)
2.(1)相同商品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与
李嘉图观点一致)(2)全部资源生产本国优势产品,通过对外贸易
换取自己本国需要的产品(与李嘉图不同点)
3.一分为二的评价(1)科学地认识到国际分工(生产全球化)、
自由贸易给各国带来的利益;(2)各国不一定都有自己的优势产
品(eg:今天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绝对优势产品),已过不可能
只有优势产品的生产资源(浪费);(3)反映的是当时英国资产阶
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认识的局限性)
大卫·李嘉
图与比较
成本理论
(一)李嘉
图的劳动
价值论
(二)收入分
配理论(李嘉
图经济学说
中心)
(三)李嘉图的自
由贸易与“比较成
本学说”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区别于斯密论)
2.李嘉图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商品的价值只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1.收入分配是影响财富增加的关键,主张降低地租增加资本积累,实现财富增加
2.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揭示了三阶级间的剥削关系
3.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理论(指工人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三大阶级对立关系)
4.名义工资(货币量)与实际工资(购买力,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
1.发展了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
2.(1)相同商品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不同,各自有自己的优势;(与斯密观点
一致)(2)比较成本学说,按“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
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与斯密论不同)
3.一分为二的评价:(1)科学性(2)风险性(3)局限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继承古典
经济学)(三)马克
思的剩余
价值理论
(二)马
克思的
劳动价
值理论
(一)马克思
与《资本论》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诞生的标志:《资本论》的发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重大意义
1.劳动二重学说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作用(参考《经济生活》)
1.剩余价值的含义
(1)劳动二重学说含义
(2)劳动二重学说意义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决定
决定
商
品
的
基
本
属
性
3.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
①商品、价值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②科学地揭示了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要素的关系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资本家获得剩余
价值的途径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改进技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演唱劳动时间)
3.剩余价值
理论的意义
(1)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的目的是获取剩余价值
(2)揭示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间的剥削关系,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1)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
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基本矛盾表现:①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
盾②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效需求减少的矛盾
3.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创立的意义
(四)马克
思的资本
主义经济
危机理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劳动人民需求不足,供需失衡。
2.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根源
(一)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
的主要内容
(2)实质
(2)主张采取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付以增加投资,刺激
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
(1)新政的两个阶段:①1993.3,调整与复兴②1935.5,改革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与主要模式
(2)强调国家
对经济进行调
节和干预
①整顿金融业
②恢复和稳定农业
③复兴工业
④建立宽泛的社会保障
2.罗斯福新
政的影响
(1)缓解社会矛盾矛盾,发展生产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国家与垄断组织相结合的经济制度
(3)对其他西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巨额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导致之后美国连年不断上升
的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并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灵丹妙药)
(二)凯恩
斯革命
1.凯恩斯革命
的主要内容
2.“凯恩斯革
命”的影响
3.新自由主
义的基本主
(1)有效需求不足,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1)“凯恩斯革命”的影响(对比罗斯福新政)
①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
物;②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提出反危机的措施;
③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④目的在于维护资
本主义经济制度;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促进了资本
主义经济;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经
济;⑥作用有限,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各种矛盾。
(1)坚持经济人、完全市场信息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2)反对政府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3)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
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三)凯恩
斯革命
1.三种市场经
济模式的特点
(1)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干预少,主张市场自由调节)
(2)以德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混合经济,市场机制+市场调节)
(3)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自由竞争,强调政府作用)
2.西方现代市
场经济模式的
基本点(相同)
(1)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2)都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
(3)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统治地位
(4)既体现了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在要求,也反映了社
会化生产和现代商品经济发展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