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医院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技术方案

医院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技术方案

文档序号:XXYY-YLFA-001版本编号:YLFA-20XX-001XXX医院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技术方案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目录2,jigh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技术方案一、概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又称巨细胞包涵体病。

感染的巨细胞病毒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先天性官内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

前者可导致胎儿先天缺陷,而后者多发生在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可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

本病可经胎盘直接感染胎儿。

儿童及成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经受染体液而传染。

此外,输血及血制品、器官移植亦为重要的传播途径。

二、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不详,临床类型分为:(一)先天性感染胎儿受染后可直接导致死胎、流产、早产。

出生后相继出现各种先天性缺陷或器官受损表现,以肝及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最明显。

如新生儿肝炎、肝硬化、脑积水、癫痘及智力障碍等。

(二)后天获得性感染儿童感染后几乎多无症状,亦可发生CMV肝炎,有肝肿大伴肝功能损害。

正常成人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呈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

在免疫缺陷者中,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及接受器官移植者等,CMV感染颇为常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CMV视网膜炎、肝炎、胃肠道溃疡等。

三、诊断要点(一)临床表现婴幼儿及儿童出现发热、皮疹及肝炎症状表现,或有先天性畸形者,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艾滋病患者或器官移植病人、临床出现发热、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等表现时,应考虑本病的存在。

(二)实验室检查从患者尿液或唾液分离培养出巨细胞病毒可以确诊,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血清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增高4倍或4倍以上,结合临床均可作出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三)鉴别诊断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临床上无法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区别,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临床上酷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概述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人巨细胞病毒(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

因受染细胞的典型改变是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故本病又名巨细胞包涵体病。

巨细胞病毒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全身各器官组织病变,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以及潜在的致癌性有一定的关联。

本症儿童发病较高,可有肝脾肿大、黄疸、皮肤瘀点等多种表现,如宫内未成熟胎儿最易感,可导致多种畸形,甚至死亡。

英文名称:暂无资料。

其它名称:巨细胞包涵体病。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不会遗传,但可通过垂直传播传染给胎儿。

发病部位:其他。

常见症状:细胞变大,核内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

主要病因:人巨细胞病毒感染。

检查项目:血常规、肝功、病毒分离、抗原检测、抗体检测、B超检查。

重要提醒:本病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给新生儿,因此母亲为病毒感染者不应进行母乳喂养,不应亲吻孩子。

临床分类:1、先天性感染。

2、围生期感染。

3、后天获得性感染。

二、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发病特点三、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病因病因总述:本病为感染巨细胞病毒所致,其可通过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以及医院内感染等方式进行传播,尤其是在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更容易感染。

人体感染病毒后,可引起多个器官的病变。

基本病因:巨细胞病毒是人类疱疹病毒组中最大的一种病毒,不耐酸,亦不耐热,在20%乙醚中最多可存活2小时,当pH5时,或置于56℃3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5分钟可被灭活。

在健康人中,CMV在宿主体内呈潜隐状态,但在免疫受损、缺陷等情况下则可活化并复制,引起间质炎症或灶性坏死等病变,脑内可有坏死性肉芽肿及广泛钙化。

从宫颈癌、前列腺癌、成纤维细胞癌等组织中发现CMV序列和相应抗原成分,表示可能CMV与致癌有关。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

《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要点一、前言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实体器官移植(SOT)术后最为常见的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样。

未采取预防措施的SOT受者CMV感染率较高,在不同移植类型和不同患者人群中也存在明显差异。

CMV侵入人体,成为CMV 感染,可为静止性感染或活动性感染。

CMV侵袭肺、肝脏、胃肠道、肾上腺、中枢神经系统以及骨髓等多种器官组织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称为CMV病。

CMV感染可对移植受者造成多方面损害,包括移植物功能丧失、受者死亡或医疗成本增加。

CMV感染与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互有促进作用;并可增加或加重移植受者各种机会性感染,如CMV肺炎。

二、SOT受者CM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一)供、受者血清CMV状况接受血清CMV阳性供者的器官移植的CMV阴性受者(供者阳性/受者阴性,D+/R-)应视为CMV感染极高风险人群。

相对而言,D-/R-移植受者CMV感染的发生率最低(<5%)。

(二)移植器官的种类CMV感染风险与移植器官的种类相关:肺、小肠、胰腺移植受者比肾、肝移植受者危险性更高。

(三)其他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受者的免疫力低下、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急性排斥反应、高龄和器官移植物功能不全等;供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较长,面临多重感染的风险,移植后也可造成受者获得性感染风险增加。

推荐意见:1. 推荐所有器官移植供、受者术前均进行CMV血清学检测,参考风险分层,指导制定预防策略(1-B)。

2. 建议术后对受者进行CMV-IgG血清学检测(1-B)。

抗CMV-IgG 阳性或抗CMV-IgG呈4倍以上增高者为高危;结果为临界值或不确定时,可按阳性考虑(2-C)。

3. ABO血型不合器官移植、接受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治疗以及术前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受者均可视为高危患者(1-B)。

三、实验室诊断推荐意见:1. CMV的早期快速诊断,推荐外周血及尿液的CMV DNA核酸定量(QNAT)检测,或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外周血白细胞的CMV-pp65抗原检测(1-A)。

2024年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2024年巨细胞病毒感染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规律作息、 适量运动等
饮食均衡,多吃富 含蛋白质、维生素 和矿物质的食物
避免过度劳累,保 持良好的心态
定期进行体检,及 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治疗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遵循医嘱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预防性治疗与疫苗接种
预防性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以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疫苗接种:推荐使用巨细胞病毒疫苗,如MV-1、MV-2等,以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
疫苗接种时间:建议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接种,以降低胎儿感染巨细胞病毒的风险 疫苗接种效果:研究表明,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风险,并减少相 关并发症的发生
免疫调节疗法:如 免疫细胞疗法、免 疫调节剂疗法等
免疫调节饮食:如 富含维生素C、维 生素E等抗氧化剂 的食物
免疫调节运动:如 瑜伽、太极等有助 于提高免疫力的运 动
对症支持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营养支持:如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 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 缓解症状:如止痛、止咳、退烧等 心理支持:如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
Part Four
巨细胞病毒感染治 疗策略
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 如阿昔洛韦、
伐昔洛韦等
治疗时机:早 期治疗效果较 好,晚期治疗
效果有限
治疗方案:根 据病情和患者 情况制定个体
化治疗方案
治疗效果:抗 病毒治疗可以 减轻症状,缩 短病程,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
免疫调节治疗
免疫调节药物:如 干扰素、白细胞介 素等
疫调节剂等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

偶闻肺部罗音。X线检查可见弥漫性肺间质改变,可有
支气管周围浸润、肺气肿和结节性浸润。 后遗症 围生期感染患儿很少有后遗症,但在早产儿和高
危足月儿,特别是生后2个月内开始排毒的早产儿发生后
遗症的危险性增加。生后感染不发生后遗缺陷。
临床表现的特点
生后获得性CMV感染,可以表现为嗜异凝集试验阴 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可出现高热、衰 弱、肌肉及关节痛、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全身淋巴 结及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白细胞总数增加,淋 巴细胞>50%,异常淋巴细胞达10%~55%。
CMV感染的治疗药物
丙氧鸟苷(ganciclovir, GCV 更昔洛韦)是无环鸟苷( acicclovir, 阿昔洛韦)的衍生物之一,其疗效比后者强 50~100倍,
在体内外可抑制疱疹病毒等病毒的复制,它不仅竞争性抑
制病毒DNA聚合酶,而且可以直接掺入病毒DNA,终止 病毒DNA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复制。 GCV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浓度比正常细胞高40~100倍, 对正常细胞DNA聚合酶的亲和力比病毒感染细胞低10~60
用分子杂交或PCR法从受检材料中检出CMVmRNA表明产毒
性感染;检出CMV-DNA片段,只能表明CMV感染,不能区 分为产毒性或潜伏性感染。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先天性CMV感染应与弓形虫病、风疹、单纯疱疹感染
(四者组成TORCH综合征)及新生儿败血症等鉴别;
后天获得性 CMV感染应与 EBV所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
实验室检查
血象:可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末梢血表现为单个 核细胞增多,涂片可见较多的异常淋巴细胞。 肝功能: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增高,并可伴有血清
转氨酶上升。
B超检查:可以发现先天性感染所致的各种胆道畸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常规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常规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常规巨细胞病毒感染是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所致的一种全身性感染综合征,也称巨细胞包涵体病。

多为宫内感染,亦可经性接触传染,本病可引起胎儿严重的先天性畸形,尚能使儿童及成年人致病。

(一)流行病学L流行情况上海的产妇感染率为92%,沈阳达99%o由于长期密切的宿主-寄生关系,导致数以千计不同的遗传种属CMV株的出现。

免疫缺陷者和艾滋病患者的CMV感染发病率高。

2.传播途径病毒存在于乳汁、唾液及粪尿中,无症状患者可间歇排毒数月至数年。

围生期传播:孕妇CMV能经胎盘传给胎儿,分娩时经产道和通过哺乳传播。

性接触传播:精液及子宫颈分泌物中含有CMV o输血和器官移植、医源性传播:经医务人员手或污染物传播。

偶尔接触不易传播,长期密切接触则易于传播,一旦感染将终身携带CMV。

(二)临床表现1.先天生感染约有5%的CMV感染胎儿及几乎所有初次感染CMV的孕妇所生的胎儿可发生本病,重症病例可于数日或数周内死亡,另有5%为非典型表现,其余90%为亚临床型。

最常见表现为瘀点、黄疸、肝脾大、宫内生长缓慢和早熟、小头畸形、脑室周围钙化、钙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及腹沟疝。

2.后天性获得性感染儿童和成年人受染,可发生肝脾大,肝功能受损。

也可表现为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但较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轻。

(三)诊断诊断需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病毒,同时血清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加或持续抗体滴度升高、DNA探讨、PCR检测,有助于诊断。

(四)治疗L更昔洛韦,每次5mg∕kg,静脉注射,每12hl次,1个疗程14d o3.瞬甲酸钠、阿昔洛韦(AeV)、齐多夫定(叠氮胸昔,AZT)都有抗CMV作用。

4.联合治疗:大剂量CMV免疫球蛋白加更昔洛韦治疗,显著优于单用更昔洛韦。

(五)预防孕妇受染者应中止妊娠;避免性乱交;围生期及医源性传播预防;筛查血制品,去除抗体阳性的血液。

器官移植预防;CMV免疫球蛋白可预防CMV感染。

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_版)

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_版)

· 指南与共识·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 【摘要】 近几年在实体器官移植(SOT )受者巨细胞病毒(CMV )感染诊疗领域,无论是诊断方法还是新型抗CMV 药物都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对CMV 感染的诊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肾移植术后CMV 感染的管理,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了国内多个学科相关领域专家,参考《中国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16版)》和国内外已发表的最新文献和指南,制定了《中国肾移植受者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2023版)》,新版指南更新了CMV 流行病学,CMV 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普遍性预防的研究进展,新增CMV 感染定义,细化CMV 血症和CMV 病的诊断标准,并对新型抗CMV 药物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肾移植;实体器官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血症;巨细胞病毒病;普遍性预防;抢先治疗【中图分类号】 R617, R3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445(2024)03-0001-20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China (2023edition) Branch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Branch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Physician of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Branch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 'an Jiaotong University , Xi 'an 710061, 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s:DingXiaoming,Email:***************.cnXueWujun,Email:******************.cn【Abstract 】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SOT) recipients, including diagnostic method and anti-CMV drugs. These advancements have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of CMV infection in SOT recipients. To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CMV infection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Branch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organized a multidisciplinary group of experts in relevant fields. They referred to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China (2016 edition)’ and the latest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guidelines, resul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for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in China (2023 edition)’. The updated guideline includes CMV epidemiology,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isk factors and universal prevention of CMV infection, the definition for CMV infection, detail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MV viremia and CMV disease, as well as an introduction to new anti-CMV drugs.【Key words 】 Kidney transplantatio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Viremia;Cytomegalovirus disease; Universal prevention; Preemptive therapyDOI: 10.3969/j.issn.1674-7445.202409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70802、82170766、82270789、81970646);陕西省卫生健康肾脏移植科研创新平台(2023PT-06)执笔作者单位: 710061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小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林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胡小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戎瑞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瑾)通信作者:丁小明,Email :***************.cn ;薛武军,Email :******************.cn第 15 卷 第 3 期器官移植Vol. 15 No.3 2024 年 5 月Organ Transplantation May 2024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是一种全球传播广泛的β-疱疹病毒,原发感染之后在体内会呈潜伏状态,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会被再激活。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出现发热、咳 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 巨细胞病毒性肺炎。
病例二
一名免疫力低下的成年患者,出现视 力下降、视网膜病变等症状,经检查 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诊断与治疗过程分析
诊断方法 • 临床症状识别: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视力下降等。
• 实验室检查:通过病毒分离、PCR等方法检测巨细胞病毒。
会。
控制策略
1 2 3
早期诊断与治疗
对疑似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尽早进行实验 室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有效控制病毒传播和病 情恶化。
疫苗接种
针对巨细胞病毒的疫苗研发尚在进行中,未来疫 苗接种有望成为预防和控制巨细胞病毒性疾病的 重要手段。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做好通风换气、消毒等 工作,降低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感染特点
巨细胞病毒感染通常呈隐 性感染,但在免疫力低下 的人群中,可能导致严重 的疾病。
传播方式
病毒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也可通过输血、器官移 植等途径传播。
流行病学及影响
易感人群
婴幼儿、孕妇、免疫缺陷 者等是巨细胞病毒感染的 高危人群。
地区分布
巨细胞病毒感染呈全球性 分布,但在发展中国家和 地区,感染率通常更高。
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病毒抗体或病 毒的DNA来确定感染。
尿液检查
检查尿液中的病毒颗粒或病毒 DNA。
组织活检
取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检查,观 察是否有病毒存在。
影像学诊断
X光检查
观察肺部感染或其他器官病变情况。
CT扫描
更详细地观察内脏病变。
MRI扫描
用于观察神经系统是否受到病毒感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细胞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概述】
巨细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是由人巨细胞病毒引起的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感染,人群普遍易感。

主要通过母婴及水平传播。

本病基本病理特征为受染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和胞浆内出现包涵体。

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亚临床表现。

但在先天感染、免疫缺陷、器官和骨髓移植患儿中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资料询问母亲在妊娠期间有无CMV原发感染或再发感染。

有无输血和输血液制品病史。

有无器官和骨髓移植病史。

有无免疫缺陷病史。

2.临床表现
1)先天性感染①肝炎表现:有无黄疸,出现时间、程度、进展与否,有无白陶土粪便。

有无鼻衄、皮肤、注射部位出血倾向(警惕肝功能衰竭)。

是否伴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

②肺炎表现:有无咳嗽、呛奶、呼吸困难、气急、青紫、伴或不伴发热(先天感染多伴有严重肺炎)。

抗生素治疗后有无好转。

③神经系统症状:有无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视力障碍、脑瘫、抽搐及神经性耳聋(主要见于先天感染)。

2)获得性感染①婴儿感染:重点询问黄疸及其程度,
有无肝功能异常。

有无咳嗽、气急、青紫(该年龄段可以并发肺炎)。

②儿童期感染:重点询问有无发热、皮疹、伴有黄疸或无黄疸,肝功能有无异常(多数感染CMV后没有症状)。

③免疫缺陷者感染(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艾滋病、器官及骨髓移植):重点询问有无肺炎、肝炎、脑炎、视网膜炎、胃溃疡、糖尿病等多器官受累相应临床表现。

【体检要点】
1.体检皮肤巩膜有无黄疸,程度(轻、中、重),有无肝脾肿大,肿大程度、质地、边缘,有无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怒张,有无移动性浊音,是否伴有皮肤的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浮肿。

2.体检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有无落后,有无小头畸形、视力减退、听力损害等。

3.注意有无气急、紫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

【辅助检查】
1.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病毒分离或巨细胞包涵体的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从血、尿、唾液、脐血等受检标本中培养出病毒,若呈阳性即可确诊。

但阳性率和敏感性很低,且耗时长达1个月以上,临床已很少应用。

2.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应用单克隆抗体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原理,借免疫组化手段测受检材料中的CMV抗原。

目前最常用的抗原为PP56,该抗原为病毒活动性感染早期标
志物。

PP56是一种磷酸蛋白,占病毒蛋白的15%,活动性CMV 感染时,PP56只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该方法检测病毒抗原时间仅需24~32小时,灵敏度为89.18%、特异度为100%。

3.HCMV核酸检测在各种组织或细胞标本中可检测HCMV-DNA或
mRNA片段,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核酸杂交和PCR技术,具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

一旦检出HCMV-mRNA 或高载量HCMV-DNA提示有活动性感染。

4.血清学检查抗HCMV-IgM是原发感染或活动性感染标志。

IgM不能通
过胎盘,如果脐血或生后2周HCMV-IgM阳性可诊断为先天性感染。

儿童HCMV IgM阳性表示新近感染。

抗HCMV-IgG转阳表明原发感染,双份血清抗体效价≥4倍增高提示活动性感染。

母亲抗HCMV-IgG可以通过胎盘,生后逐渐减少,6~8周降至最低,如3~6个月时抗HCMV-IgG滴度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可以排出先天感染可能。

如抗HCMV-IgG 滴度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应考虑为宫内或生后感染。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诊断新生儿出现不明原因黄疸、肝脾肿大、严重紫癜、贫血同时伴有脑或眼损害;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淋巴细胞分类﹥0.50,以及异性淋巴细胞0.10以上,嗜异性凝集
试验阴性,均应高度怀疑本病。

生后14天内证实有CMV感染者可诊断先天感染,3~12周证实有CMV感染者多为围产期感染。

对器官移植、输血后、恶性肿瘤出现难治性肺炎或不明原因肝炎都要考虑HCMV感染可能。

由于HCMV感染与其他病原感染的临床表现很难鉴别,故病原学诊断是唯一可靠依据。

2.鉴别诊断在严重先天感染者,应与其他宫内感染如先天性风疹、先天性弓形虫、梅毒螺旋体、单纯疱疹病毒、新生儿败血症等感染鉴别。

后天感染应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肺炎等鉴别。

【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
1.先天感染观察黄疸有无进行性加重,有无皮肤、粘膜出血,粪便是否逐渐变白,呈陶土色(除外胆道畸形)。

智力落后及听力减退有无加重。

咳嗽、呼吸困难有无加重,按一般肺炎治疗有无好转。

重点随访黄疸、肝脾肿大、腹水、出血倾向、肺部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

常规随访血常规、肝功、凝血象、X线胸片,腹部B超、脑电图、听觉诱发电位。

必要时胸腹部CT,头颅MRI。

2.获得性感染观察有无黄疸,肝脾肿大程度,有无合并肺炎。

定期随访肝功能、腹部B超、胸片等。

【治疗】
1.抗病毒治疗:
1)更昔洛韦(ganciclovir,GCV,丙氧鸟苷) 可抑制受染细胞中CMV-DNA的合成,较阿昔洛韦抗CMV作用强100倍,是目前抗HCMV感染的首选药物。

一般选用静脉给药,时间需>1小时。

治疗方案:○1诱导治疗,5mg/kg,12小时一次,持续2~3周;○2维持治疗,5mg/(kg·d),连续7天,若维持阶段疾病进展,可考虑再次诱导治疗。

更昔洛韦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其他不良反应有肝功能损害、呕吐、皮疹等。

肾损害者应减量使用。

为预防GCV的不良反应需注意:①用药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

②诱导治疗期间,每2~3天复查血常规,每周复查肝肾功能。

诱导治疗期结束后再复查,并检查CMV-DNA水平,以观察疗效。

③维持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每2~4周复查一次肝功能。

2)膦甲酸(foscarnet,PFA) 是病毒DNA聚合酶抑制剂。

可用于更昔洛韦治疗无效者,也可与GCV联合应用。

治疗方案为诱导治疗:60 mg/kg/次,8小时一次,连用2~3周后改为维持治疗,90~120mg/(kg·d),再用2~3周。

PFA主要副作用是肾毒性,其他不良反应有红细胞下降、电解质紊乱、胃肠不适等。

儿童使用较少。

3)西多福韦(cidofovir) 西多福韦为脱氧胞苷酸类似物,不需病毒酶激活,除具抗HCMV活性外,对其他病毒,如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也具抗病毒活性作用。

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受者,CMV感染初次抗病毒治疗失败后,西多福韦可
作为二线药物使用。

该药对某些耐药病毒株的治疗具重要意义。

2.对症治疗肝炎时应给予降酶、退黄、护肝治疗;并发肺炎有呼吸困难时予以吸氧等;注意防治二重感染。

【预防】
1.卫生措施对CMV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应彻底消毒。

加强卫生宣传,养好良好的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习惯。

2.切断传播途径
1)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及献血员的筛查。

2)器官移植前常规对供体进行CMV血清学检查。

使用冷冻去甘油血制品或洗涤红细胞可减少输血后感染。

在移植前后预防性使用抗HCMV药物或同时使用高效价HCMV免疫球蛋白能降低CMV感染率。

3)高危新生儿的预防对母乳中CMV阳性者,原则上尽量不哺乳。

若必须喂养,对带病毒母乳,需处理后食用,将母乳置-20℃冻存后再加巴斯德灭菌法(62.5℃)可消除病毒感染性。

3.主动免疫在20世纪70年代,有人利用实验室适宜的CMV,即Ab16株和从先天感染患儿分离到的CMV即Towne株制成减毒活疫苗,但没有发现有保护作用。

目前国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亚单位疫苗如gB、gH和pp65正在研究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