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脐尿管病变CT诊断详解
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表现

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表现【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囊肿的CT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脐尿管囊肿的横断面及多平面重组图像的CT表现。
结果:13例脐尿管囊肿均位于膀胱与脐正中腹壁之间,病变呈囊性或囊实性,囊内密度高于水,部分囊内见结石影,囊壁可钙化。
6例病变边界清晰,7例病变边缘毛糙,周围间隙模糊。
增强扫描13例均囊壁及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边缘强化相对明显。
结论:脐尿管囊肿CT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对脐尿管囊肿定位定性均有极高价值。
【关键词】脐尿管囊肿;CT脐尿管囊肿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泌尿系发育畸形。
脐尿管囊肿一旦确诊,在感染控制后宜尽早切除[1]。
国内对脐尿管囊肿CT影像表现报道较少,笔者对2010年3月-2015年3月本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脐尿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影像表现。
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0.2岁。
3例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1例为车祸外伤患者骨盆骨折行盆腔CT检查发现,2例为泌尿系结石伴腰痛、血尿等临床症状行CTU检查发现,4例下腹部中线处有包块伴脐周疼痛等临床症状,其中2例自脐间断有浓性分泌物流出,液体伴有尿臭味。
1.2仪器与方法扫描设备美国GE brighspeed Edge8排螺旋CT,美国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层厚2.5-5mm,行无间隔螺旋扫描,重组层厚为1.25mm。
扫描范围包括脐上5cm至耻骨联合下2cm。
其中8例行CT增强检查,采用2期或多期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其中一例从脐部注入造影剂后行CT检查。
2结果2.1 搜集的13例囊肿大小不等,约15mmX18mmX25mm~23mmX26mmX35mm。
10例表现为薄壁或厚壁类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囊肿,囊内CT值约-255~39HU(如图④⑤);其中1例囊内见高密度结石影;1例囊内见气体密度影,从脐部注入造影剂入病灶,囊内被造影剂充填(如图⑥⑦)。
脐尿管癌的螺旋 CT 增强表现

脐尿管癌的螺旋 CT 增强表现
李相生;宋云龙;张挽时;王东;时惠平
【期刊名称】《现代肿瘤医学》
【年(卷),期】2008(16)12
【摘要】目的:探讨脐尿管癌的螺旋 CT 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脐尿管癌的CT 表现,包括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增强后改变、邻近结构的侵犯、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结果:6例位于膀胱前壁或顶壁,4例位于前腹壁,7例位于前腹腔.病变以不均匀密度为主,其中7例表现为中心低密度影,呈周边型强化.2例出现钙化.1例出现髂总淋巴结转移.结论:CT 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增强后改变,在诊断脐尿管癌中有重要价值,肿瘤部位、内部结构及增强后改变对诊断非常有帮助.
【总页数】3页(P2121-2123)
【作者】李相生;宋云龙;张挽时;王东;时惠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CT室,北京,10003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CT室,北京,10003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CT室,北京,10003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CT室,北京,100036;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CT室,北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1
【相关文献】
1.肝硬化背景下肝癌病灶在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与MRI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 [J], 姚斌
2.脐尿管癌螺旋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价值 [J], 徐国萍;张雪宁;卢暄
3.脐尿管癌的螺旋CT表现 [J], 刘胜雄;张康林;刘伦红
4.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中诊断效能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J], 周滔
5.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中诊断效能及影像学表现分析 [J], 周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脐尿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MS CT di a g no s i s o fy zi.LUO M i n .GAO Yu an — t o ng
C7 、 Ro o m ,Th e Th i r d A,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J We z n h o u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Z h e j i a n g 3 2 5 2 0 0,P. R. Ch i n a
性病变 。l 1 例 中肿瘤浅 分叶 8 例, 类 圆 形 3例 , 7 例 为囊 实性 , 4例 为 实 性 ; 平 扫肿瘤 内可见点 状 、 斑 片状或 环形 钙化 8
例, 增 强后 肿瘤 实性 成分 明显 强化 l 1 例, 1 1例肿 瘤局 部 与 膀胱 分 界 不 清 , 其 中 4例 见 肿 瘤 压 迫 / 突入膀胱 , 肿 瘤 腹 膜 转 移
合 并 腹 水 3例 , 胸壁 、 腹 壁 及 腹 腔 内转 移 1 例, 术前诊断脐尿管癌 9 例, 1例 误 诊 为膀 胱 癌 , 1 例 误 诊 为 卵巢 囊 腺 瘤 , C T 诊 断符合率 8 1 . 8 。结 论 脐 尿 管 癌 的多 层 螺 旋 C T 表 现 有 一 定 特 征性 , 多层螺旋 C T检 查 并对 其 定性 和 定 位诊 断 具 有 很
脐尿管疾病(二):脐尿管瘘

脐尿管疾病(二):脐尿管瘘
临床概要
*脐尿管又称脐正中韧带,先天性疾病包括脐尿管囊肿、脐尿管瘘、脐尿管窦及脐尿管憩室。
*脐尿管瘘也称脐尿管未闭或开放性脐尿管,是由于脐尿管完全不闭锁所致,脐部有管道与膀胱相通。
*临床表现为脐孔流液体(常为尿液);瘘管细小者脐部仅潮湿伴肿胀,严重者持续不断流液,合并感染者可流出脓性分泌物,伴脐部红肿肉芽组织突出。
脐部出现细菌感染时,可沿脐尿管扩散至膀胱,出现膀胱刺激征,常误诊为尿路感染。
此症状多出现于婴幼儿时期。
超声表现
1)脐部皮下无回声或低回声的管状结构,向下延伸与膀胱顶部相通。
2)伴感染者瘘管形态不规整,内回声不均匀。
3)宽度可以随膀胱充盈状态而改变,探头加压无回声区时,可见脐部液体溢出。
4)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无血流信号。
参考文献
李华, 蒋雪, 冯蕾,等. 超声诊断脐尿管疾病的价值[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35(2):161-163.。
脐尿管异常

脐尿管异常我们先看一个病例。
20岁男性患者,在校大学生。
无不适,发现左肾结石一年要求超声复查。
患者自诉无肉眼血尿、无脐周疼痛。
查体:脐部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无肉芽组织生长。
腹部超声检查所见:双肾大小、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双侧肾盂、肾盏及双侧输尿管未见扩张,左肾中盏见一直径约5mm的结石;膀胱充盈良好,于膀胱顶部探及一低回声团块,大小为18mmx12mmx10mm ,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向膀胱腔突起,膀胱壁回声连续完整,矢状切探查团块上端至脐部腹壁,未见异常声像。
CDFI显示:该团块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超声提示:膀胱顶部实性占位,考虑为脐尿管残迹未排外脐尿管异常,建议增强CT进一步检查。
患者一年前外院超声检查仅提示左肾结石,可能由于膀胱充盈不佳,未探及膀胱顶部实性团块。
本次超声检查后,患者拒绝进一步检查,很遗憾未能及时明确是否为脐尿管异常、是哪种类型的脐尿管异常。
▲耻骨联合上横切面扫查,于膀胱顶部探及一低回声团块。
▲耻骨联合上矢状切面扫查,膀胱顶部低回声团块声像。
▲高频线阵探头耻骨联合上横切面扫查,膀胱顶部低回声团块声像: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高频线阵探头耻骨联合上矢状切面扫查,膀胱顶部低回声团块声像:内部回声不均匀,内部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脐尿管与脐正中韧带脐尿管是胚胎时期尿囊和泄殖腔退化形成的连接脐部与膀胱顶部的一条管状结构,出生后闭锁形成脐正中韧带,位于壁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Retzius间隙)。
▲出生后脐尿管闭锁形成脐正中韧带,位于壁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Retzius间隙)。
脐尿管异常定义与分类脐尿管异常(urachalanomalies)是指脐尿管发育过程中未能自行纤维化闭锁所引起的一组先天性疾病。
发病率为1/5000,以男性多见。
脐尿管异常分为四类:脐尿管瘘(47%)、脐尿管囊肿(30%)、脐-脐尿管窦道(18%)、膀胱-脐尿管憩室(3%)。
以脐尿管瘘最为常见。
2例脐尿管病变CT诊断

参考文献
• 脐尿管病变CT诊断。李健丁,山西医科大 学 •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的CT影像分析。周欢等, 河北大学医学院 • 脐尿管癌的影像学分析。王毅明,广东省 中医院 • 脐尿管肿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刘 红等,医学影像学杂志。 • 中华影像学泌尿生殖系统卷第二篇第四节
• CT表现颇具特征性,表现为:
• (1)肿块沿腹中线,位于脐与膀胱顶部之间的部 位,以膀胱脐尿管交界好发。
• (2)肿块大部分位于膀胱外,小部分突入膀胱腔 内,有明显的膀胱内外浸润。
• (3)肿块多为实性或囊实性,囊实性者大部分为 较低的密度,这些低密度区在病理切片上为粘液, 囊壁厚薄不均。 • (4)肿块常见钙化,其形态可呈点状、弧形。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
•
CT 表现为脐尿管走行区囊性肿物,2.0~10.0 cm;多位于中 线或稍偏一侧,常呈椭圆形或条状,或多房性包块;腔内密度 均匀,呈稍高于水的液体密度,囊内壁多光滑;囊壁明显增厚 4~10 mm,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常 与前腹壁粘连;Retzius 间隙内可见炎性反应所致絮状或索条状 密度增高影,此征象对病变定性有很大帮助。如病变累及膀胱, 表现为其与膀胱分界不清,膀胱壁增厚。增强后肿物囊壁多呈 中等或明显强化,CT 值增高15~40 HU。 • Retzius间隙由瑞典解剖学家Retzius提出,指的是耻骨膀胱间隙。 它位于正中线, 前方有腹直肌、腹横筋膜和耻骨, 后面是膀胱。 这个间隙上至脐平面, 下至盆底肌, 外至腹壁下动脉,主要为疏松 的结缔组织和脂肪, 基本为无血管区域。
• 脐尿管癌的CT 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病变的生长 方式、病变的内部结构、病变在增强后的改变及病变 的转移情况。 • 就病变部位而言,脐尿管癌的发病部位比较有特征性, 一般位于脐尿管与膀胱交界区部之间的中线部位,也 有部分病例会偏向一侧。脐尿管癌以向膀胱外生长常 见,但病变也可横跨膀胱壁生长;另外脐尿管癌易于 局部浸润,最常侵及Retzius 间隙、膀胱深层、腹壁 及腹膜。 • 内部结构上,肿瘤多为不均匀密度,大多数肿瘤以囊 实性肿块表现者居多, 实性部分可厚薄不一,增强后 实性部分多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另外文献报道的脐尿 管癌没有呈单纯呈囊性改变。 • 钙化可以作为脐尿管癌的影像诊断特征之一。 • 脐尿管癌术后的局部复发并不少见。最常见的复发部 位是膀胱、盆腔以及手术切口和腹壁。
脐尿管异常的CT诊断

平片及 C T扫描对 于此病 的诊断虽 然不是首先检 查,但 它们 对此病的发 现与肿瘤 的范围大小 有一定价值
( 稿 :20 —0 —2 ) 收 0 1 6 5
临床表现 :脐部漏尿或反 复潮湿 、合并感染 以及脐下方 叶线或 中线附近的囊性包块 :膀胱镜检查可见到膀胱顶部瘘 ]
3 8 例 下 肺 结 核 x 线 分 析
维普资讯
医用赦射 技术 杂志
20 0 2年
第 3期 总 19期 9
司诊断 治疗
.5 5
3 胸部平 片及肺部纵 膈 C T扫 描检查 :肿瘤 町同 时 向 壁外生长 ,体积较大者可造成纵膈 内软组织密度增 高及肿块 影 ,此块影与食道腔 内充 盈缺损 的位置 及形 态大小 相吻 合 有时还 可见气管的受压 ,推移 一本组病例有 2例可 在胸 部平 片上见 到以上征象 。食道平滑肌瘤在 C T扫描 中无太多 特异 性 表现 ,一般可见到食道腔 内的软组织块影 ,管壁 很少有增 厚 ,这是与食道癌 的一个重要鉴别 。如果其中能有 钙化 影出 现对诊断有一定 帮助 。全组 病例 中有 5例进 行过 C 扫描 、 T 但均未发现钙化征象 。但对肿瘤的范 围 C T扫描可 咀做 较 准确 的估量 ,这一点是其它橙查无可相比的。 四、鉴别诊断 :食 道平滑肌瘤与☆ 道外 纵膈肿物 ,前青 正常遭壁与缺损的交角成锐角 ,后者正常骨壁 与压迹 交角处 为钝角 这也是腔 内缺损与腔外 迹的曲型鉴别标 准 动态 下观察前者会随食道的蠕动 上、下移动,后 者无此表现 。食 道平滑肌瘤 与食道 癌 ,后 者有狭 窄段 扩 张不 良 管擘 僵硬 . 钡剂梗阻明显 牯膜有中断 、破 坏等恶性征 象 食道平滑肌
征性 x线 表现是 “ 环形征” .从 本组病 例 当中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看到 :只有 当肿瘤较大时 ,钡剂能 有效 地粘 覆在肿瘤表 面.我们才能明 确地 观察 到这一征 象 ;其次 ,动态下 的 x线诊 断 是非 常重
脐尿管囊肿伴感染的CT诊断价值(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f1 洪 亭 , 蓓 .C U 及 三 维 重 建 对 小 儿 重 肾 和 双 输 尿 管 畸 形 诊 断 6鹿 董 T 价 值 【] 岛 大 学 医 学 院 学 报 ,0 0 4 ( )4 — 1 J.青 2 1 ,6 1 :9 5 . f] 晓 凡 , 毅 .C U 术 前 诊 断 及 术 后 疗 效 观 察 小 儿 先 天 性 肾 盂 输 7张 张 T
s ge es n o a ao c ad u cin assmet 【] i l ssi fr ntmi n o l a n fn t a ses n J.J ol
U o g,2 0 ,1 23:9 5 9 8 rl y 0 4 7 () 8 - 8 . o
『2刘 研 , 东 芝 , 文 东 .彩 色 多普 勒 超 声 与 肾 功 能 指 标 诊 断 小 儿 1] 罗 孙
Dig o t au f CT n u a h lc s o l ae t n e t n r p r f3 c ss wi i r t r e iw) a n si v le o c i r c a y tc mpi td wi ifci (e o to a e t l e au e r ve c h o h t
肾 积 水 l1 国超 声 诊 断 杂 志 ,0 5 6 4 :7 — 8 . J .中 2 0 , ( )29 2 1 f3马 洪 , 旭 良 , 光 辉 , .小 儿 肾 积 水 I U 不 显影 肾 血 流动 力 学 11 李 魏 等 V
尿 管 连 接 部 梗 阻 的 临 床 价 值 【.中 国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0 3 1 J J 20 ,1
『 1E — h ME S o e A 1] l G a r , h ki r A, E 一 i t T 1 D a y A, e a. C nrs s t1 ot 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