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方
15个超级有效的中医美容古方

15个超级有效的中医美容古方中医美容是一种传统的美容方法,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
古代的中医美容古方主要是通过中药、按摩和针灸来实现美容效果。
在现代,虽然医美技术已经高度发展,但是很多人依然喜欢采用中医美容的古方,因为中医美容具有短期和长期美容疗效,而且相对于其他的美容方法具有较少的副作用。
下面是15个超级有效的中医美容古方:1. 雪花秀:雪莲、玫瑰花、银杏叶和茯苓一起泡茶饮用,有益于美白、紧肤和去除黑头。
2. 苏合香:用苏合香面膜,可以消除面部浮肿,改善血液循环,让肌肤发亮。
3. 珍珠美容:将珍珠粉与麦芽糖和蜂蜜混合,可以消除斑点和其他的肤色瑕疵。
4. 蔓荆子粥:将蔓荆子煮成粥,可以祛除美容疲劳,补充肌肤的营养,提升肌肤的光泽。
5. 四物汤:四物汤是一种补血佳品,能够改善肤色、促进新陈代谢、让肌肤更有弹性。
6. 美白面膜:使用中药美白面膜,可以淡化色素沉着,促进血液循环,让肌肤更白皙。
7. 泡脚:用温水泡脚,可以活血化瘀,消除疲劳,让肌肤更紧致。
8. 超声波美容:超声波美容能够有效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缩小毛孔,让肌肤更有弹性。
9. 祛痘茶:用鲜枸杞子泡茶,能够抑制痤疮形成,保持肌肤的卫生。
10. 神仙面膜:神仙面膜是一种中药面膜,能够舒缓肌肤,缩小毛孔,让肌肤更光滑。
11. 金银花茶:将金银花泡茶饮用,能够提高肌肤的免疫力,预防感染和痤疮发生。
12. 养颜粥:用米、黑米、赤小豆、糯米、红枣等食材煮粥,可以滋补肌肤,让肌肤更有弹性。
13. 雨后茶:将大黄、芒硝和蜂蜜煮茶饮用,能够排毒养颜,使肌肤看起来和感觉更加清爽。
14. 微针美容:微针美容是一种通过刺激皮肤的修复过程来促进肌肤重建和皮肤新陈代谢的方法,能够实现紧致、美白、淡斑等效果。
15. 颈部按摩:颈部按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面部水肿和疲劳,使面部更加细滑光泽。
除了中医美容古方之外,中医养生也是一种很好的美容方法。
因为中医养生能够改善人们的身体状态和肌肤状况。
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

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古代中医学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积累了许多实用的经典古方。
这些古方经过长期的验证,被誉为中医中最为实用的疗法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医最实用的十大经典古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同时也为身体健康保健提供指导。
一、四物汤四物汤是中医传统药物组方之一,主要由当归、熟地、白芍和川芎组成。
此方适用于女性气血不足、月经不调、经痛等症状。
四物汤具有活血通络、补血益气的功效,可改善女性的生理状况,调节月经周期。
二、逍遥散逍遥散是一种温热解表、疏散风寒的中药方剂。
逍遥散由苍术、白术、潞米、甘草等多种中药组成。
此方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身体不适等症状,能够迅速缓解感冒的不适感。
三、麻黄汤麻黄汤是中医古方中一种典型的解表汤剂,由麻黄、桂枝、杏仁和甘草等中药组成。
该方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感冒、寒热往来等症状。
四、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是一种中医古方,由生地、山药、枸杞、熟地等中药组成。
此方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眼睛干涩、视力减退等症状。
明目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明目益气的功效。
五、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是中医古方中最经典的补益方剂之一,由当归、黄耆、白术、党参等多种中药组成。
此方适用于气虚血瘀、面黄肌瘦、气短乏力等症状。
十全大补汤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肺的作用。
六、越婢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是一种中医古方,主要由桂枝、大黄、附子、甘草等中药组成。
此方适用于寒湿阻滞所引起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越婢加术汤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止痛的作用。
七、四逆汤四逆汤是一种温阳救脱的中医古方,由人参、干姜、白术、大枣等多种中药组成。
此方适用于阳气不足、寒冷症状明显的人群。
四逆汤可以温阳救命,是中医中治疗冷证的重要方剂。
八、小青龙方小青龙方是中医古方中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经典方剂之一,由麻黄、石膏、甘草、生姜等中药组成。
此方适用于高热、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
小青龙方具有解表清热、散风化痰的作用。
中医散结节的古方

中医散结节的古方
古方治疗结节:
一、承气汤:
苍术15克,黄芩15克,厚朴15克,大青叶10克,龙胆草10克,生姜10克,黄连10克,党参10克,枸杞子10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柴胡10克,石膏(研细)15克。
上述药物加水煎汤,调证取汁服。
二、乳香汤:
乳香15克,黄芩15克,枳实15克,厚朴15克,石膏(研细)20克,芍药
10克,茯苓10克,乌梅10克,白术10克,桂枝10克,邑卞10克,木香10克,桃仁10克,炙甘草15克。
上述药物加水煎汤,调证取汁服。
三、芍药汤:
芍药20克,甘草10克,黄芩15克,枳实10克,白术10克,大青叶10克,
玄参10克,生姜10克,党参10克,黄连10克,炙甘草10克,桃仁15克,乳香15克。
上述药物加水煎汤,调证取汁服,有助于结结节的消肿。
四、山药炒枳壳汤:
山药50克,枳壳15克,白术15克,炙甘草15克,大青叶10克,野发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乳香10克,黄连10克,桃仁15克,香薷15克。
上述药物加水煎汤,先将山药与枳壳炒制后加入煎汤,调证取汁服,有助于消肿消炎。
五、细辛汤:
细辛15克,炙甘草15克,黄芩15克,香附10克,枳实10克,生姜10克,
茵陈15克,大青叶10克,陈皮10克,党参10克,乳香10克,黄连10克,桃仁10克,八角10克。
上述药物加水煎汤,调味取汁服,有助于活血,凉血,祛风、解毒,消肿消炎。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1年首度评定当代『国家级名中医师』,共五百名,概略统计,大陆中医师、中医士,至少二、三十万人,故获选者,必须名镇杏林、医技超群,疗效显著.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1、刘渡舟刘渡舟,辽宁营口人,1917年9月20日出生,1932年拜当地名医王志远为师学医,后转从谢泗泉学习,前后七年。
195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学与临床。
先后任古典医籍教研室主任、伤寒论教研室主任、教授,《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中医组成员。
刘渡舟教授著述颇丰,主要著述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挈要》等书。
刘教授在【北京中医学院】从教36年,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了具大贡献。
自1978年以来,他指导培养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0多名。
主持了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1项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柴胡解毒汤〕〔组成〕1。
柴胡10克2。
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4。
土茯苓12克5。
凤尾草12克6。
草河车6克〔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会显著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备注〕1、1钱=3.75g2、〔草河车〕即〔蚤休〕,乃常用草药。
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2、俞慎初俞慎初教授(图中者),男,1915年10月出生,福建福清人。
系【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俞老出生于中医世家,曾主编《现代医药》月刊.任上海《复兴中医》杂志编辑,【复兴中医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并任【上海中医专科学校】【中华国医专科学校】教师。
古方名方治疗脉管病

白芷 甘草 贝母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皂刺 山甲
赤芍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 塞症、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免疫性
血管炎等证属热毒壅滞脉络者。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方解】 金银花清热解毒 防风、白芷疏散外邪,使热毒从外透解 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以消肿止痛 贝母、花粉清热散结 山甲其性走窜,散痈消肿,皂刺辛散剽锐,二药合用能通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处方组成】犀角(水牛角代)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血栓性静脉炎、风湿免疫性血管
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 丹毒、红斑性肢痛症等热毒炽盛证,证见 红肿结块、条索、肿胀、灼痛、血疱、瘀 斑、坏疽等。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驱湿保脱汤《石室秘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脾肾阳虚湿邪 阻络,可以本方加黄芪、党参等
臁疮病:辨证为脾虚湿瘀,本方加桃红四 物汤、益母草、泽兰等可收标本兼治之效;
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下肢水肿与 脾虚、寒湿、瘀血三者有直接关系,可以 本方为主配合真武汤加减治疗。
慢性淋巴水肿:本方加用血府逐瘀汤、马 鞭草、水蛭等活血行气消痰之品。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本方为主加泽泻、临床验证确能
加强静脉壁功能,对于瓣膜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有利于消 除水肿,减轻下肢憋胀不适症状。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伴发湿疹样皮炎渗液瘙痒者加用五神 汤、白癣皮、苦参等以清热利湿止痒。 动脉硬化闭塞症 加用桃红四物汤、海藻、牡蛎等标本兼 治、通行血脉,治疗早期动脉硬化闭塞疗效肯定。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 在病情缓解期以本 方扶助正气,消除余毒,防复增免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可 随证加用淫羊藿、肉桂等。
中医古方秘方验方精选

中医古方秘方验方精选1. 四物汤:推荐理由:四物汤是常用的中草药方剂。
四物指的是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四味,主要功能是补血养血,调经活血,适用于血虚血瘀型病症,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 逍遥散:推荐理由:逍遥散是宋代医家陈自明所传置的一个中草可方剂,其主要成分有茯苓、泽泻、白术、甘草等,主治脾虚湿滞型胃肠病和水肿、淋巴肿大等多种症状。
3. 蛇草汤:推荐理由:蛇草汤是中医秘方中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方剂,主要成分有夏枯草、黄芩、当归、熟地黄、丹参、三七等,功效是降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止血、活血化瘀。
4. 吴茱萸散:推荐理由:吴茱萸散是秦朝医家张仲景传置的一个治疗湿热引起的疾病的中草可方剂,主要成分有川芎、陈皮、苍术、白术、制茯苓、泽泻、吴茱萸、生姜等,治疗功效是清热解毒、散寒湿、止痛,适用于腹泻、痢疾、黄疸、湿疹等病症。
5. 麻仁丸:推荐理由:麻仁丸是清朝时期钱乙所传置的一个治疗便秘的方剂,主要成分是麻仁、汉防己、仙灵脾、草果、茯苓等,能滋阴润燥、通肠润便,适用于便秘、便溏、自汗、夜寐不宁等症状。
6. 六味地黄汤:推荐理由:六味地黄汤是唐朝医家祖汉所传置的一个中草可方剂,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牛膝、丹皮,能滋阴润燥、益肾填精、治疗腰膝酸软、头晕、眩晕等症状。
7. 贞丹:推荐理由:贞丹是中医秘方中的补阳精剂,主要成分有黄芪、淫羊藿、附子等,能补虚损、填精髓,治疗DEFICIENCY辨ViRaVuLsys产后血虚、遗精产后难恢复等各种虚症。
8. 复方蒲公英酊:推荐理由:蒲公英具有润肺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改善湿热痰饮、急慢性肺炎、喉炎等病症。
此复方中还含有石膏、桔梗、陈皮等成分,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等疾病。
9. 四妙丸:推荐理由:四妙丸是清朝时期赵之谦所传置的一个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川芎、当归、熟地黄、牛膝,是治疗痛经的秘方,具有活血去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10. 八珍汤:推荐理由:八珍汤是明朝时期名医李时中传置的一个中草可方剂,主要成分有熟地黄、黄芪、当归、白芍、川芎、茯苓、枸杞、细辛,能补中益气、补血生血,治疗体虚、贫血等症状。
中医十大古方每一个都救人无数

中医十大古方每一个都救人无数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学问,凭借千百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医药产生了许多经典的古方。
这些古方经过无数次的实践验证,在治疗疾病和保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救济了无数患者。
下面将介绍中医学中的十大古方,每一个古方都无数次地拯救了患者。
1. 大黄饮:大黄是中医药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具有通便作用。
大黄饮通过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治疗便秘具有显著疗效。
2.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人参、茯苓、白术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对治疗脾胃虚弱、水肿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3. 四物汤:四物汤是一味常用的补血方剂,由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产后血虚等症状,具有调经活血的功能。
4. 清热解毒汤:清热解毒汤由黄芩、黄连、连翘等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该方剂常用于治疗热毒性感染、咽喉肿痛等症状,对患者起到了非常好的救治作用。
5. 四逆汤:四逆汤方剂主要由干姜、吴茱萸、附子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中散寒、驱寒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胃痛、腹痛等寒凝症状。
6. 平胃散:平胃散是一味常用的胃痛方剂,由生姜、干姜、白术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中散寒、止呕降逆的作用,对胃痛、胃寒等症状有显著缓解效果。
7.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解表方剂,由柴胡、黄芩、半夏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疏肝解郁、解表发散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症状。
8. 地黄炙甘草汤:地黄炙甘草汤是一种常用的滋阴方剂,由炙甘草、生地黄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滋阴养血、清热生津的功效,对虚劳久病、口干咽燥等症状有良好疗效。
9.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芍药汤是一种温里解寒方剂,由桂枝、生姜、大枣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解表发汗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痛经、手足冰冷等症状。
10.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一味常用的肾虚方剂,由熟地黄、山药、枸杞子等药材组成。
生津补液的古方

生津补液的古方
生津补液是中医中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口渴、体内津液不足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古方,可能包含一些生津补液的中草药:
1.枸杞牛奶汤:
•枸杞子:10克
•牛奶:适量
•蜂蜜:适量
将枸杞子用清水洗净,加入牛奶中,加热煮沸,稍凉后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枸杞有滋阴补肾、润肺养肝的功效,而牛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对滋养津液有帮助。
2.沙参薏米粥:
•沙参:10克
•薏米:30克
•大米:适量
将沙参、薏米、大米一同煮粥食用。
沙参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而薏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和胃的功效。
3.雪梨百合汤:
•雪梨:1个
•百合:30克
•冰糖:适量
将雪梨削皮切块,与百合一同加入清水煮沸,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雪梨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而百合有滋阴润肺、清心
安神的功效。
请注意,这些方子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个体体质、病情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调配和使用。
中草药具有药性,不当使用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在采用这些方子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古方:容颜不老方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猫扑推客天涯社区更多
2015-04-22 14:15:50 来源:新浪中医
【打印】【字号:大中小】
能保持一个不老的容颜是所有人的梦想,但岁月是无情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时间或多或少能在我们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现今,越来越多的药品和保健品都打着抗衰老的旗帜,但乱服用总是会对我们人体造成影响。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国粹,沉淀了几千年的历史,期间也有抗击衰老的方剂。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篇古方,仅供大家参考。
处方来源:明代·《奇效良方》。
处方组成:生姜一斤,大枣半斤,白盐二两,甘草三两,丁香、沉香各半两,茴香四两。
功效主治:令人容颜不老。
制备方法:上药共捣成粗末,和匀备用。
用法用量:每次三、五钱,清晨煎服或沸水泡服。
方药解说:
对于本方,古人曾写过这样一首赞美诗:“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
煎也好,点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
每日清晨饮一杯,一世容颜长不老。
”方中生姜健脾胃,散风寒,前人有延年须“不撤姜食”的说法;大枣能益气血,补脾胃,医书中有“久服不饥仙”的记载,为果中仙品,维生素含量为百果之冠,近代有“活维生素丸”的称谓,民间有“日食三枣,肥健不老”的谚语。
姜枣为主药,再配合其他芳香健脾开胃药物,能使脾胃强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中的营养物质能正常被吸收,人体的气血便充足,充沛的气血不断灌注肌肤和面容,容貌就不易衰老。
本方药性平和,味道不苦,确为简便价廉的美容良方。
服用禁忌:
生姜一次食用不宜过多,过多则大量姜辣素经消化道吸收后,在经肾脏排泄过程中会刺激肾脏,还可产生口乾、喉痛、便秘等“上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