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试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境是 目前争论颇 多的观 点。笔者从审计 的起 潭 、 审计理论 与实践的关 系、 审计 与环境 的关 系, 审计 目标 与审计 公设的关 系中提 出 自己的观点: 审计 目标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 关键词] 审计理论 ; 逻辑起点 ; 审计公设 ; 审计 目标 ; 本质 ; 审计 审计环境 [ 中图分类号 ]29 0 F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8 602 0 )1 04— 3 】0 —27 (020 一O6 0
境 之 中。
国内外 一些 学 者也 曾提 出 以环 境作 为审计 理论研 究之起 点 , 但环境 因素 多 如牛毛 , 又存 在很 大的不 确定性 , 以环境 作 为起点 会使 审计研 究 限于无所 适从 的境 地 。审计 理 论 和实 践 的 确要 受 审计 环 境 的影 响 , 这一点 上审 计界人 士基 本 上取得 了共识 , 在 但作 为审计 理论研 究之起 点 却不 妥 。
蔡春设计的审计理论结构的主线条规范控制目标假设本质信息同时他还用反箭头表明了每一因素对上一因素的反作用关系并将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置于审计环境之中国内外一些学者也曾提出以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研究之起点但环境因素多如牛毛又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以环境作为起点会使审计研究限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维普资讯
自从莫 茨和夏 拉夫 开创 了审计理 论研 究 之先 河 (92 , 们对 审 计理 论 的研究 也就一 刻也 没 有停 16 )人
止过 , 先是有了美国会计学会之审计概念委员会 的《 基本 审计概念说明》 1 2 , (9 )后又产生 了尚德 尔的 7
《 审计 理论 ——评价 、 调查 和判断 》 17 )再 往 后 还有 安 德 森 、 林 特 、 泽 一 等 审 计学 者 的进一 步 研 (98 , 弗 三 究 , 得 审计 理论 愈加 丰富 和成熟 。进 入 二 十世 纪八 十年 代 , 国审计 学 界也 开 始 了对 审 计 理论 的研 使 我 究 。尽管 审计理论 有 了较大 的发展 , 计实践 也在其指 导下 有 了长足 的进 步 , 是有一些 问题仍 然 是百 审 但 家争 鸣 , 尚无统一 的认识 。尤 其是 关于审计 理 论研究 ( 称 审计理 论结构 ) 亦 的逻 辑起 点问题 , 仍存在 多种 观 点 的争 鸣 。这 个问题 搞不 清楚 , 审计理 论 的发展 可能会 多走 一 些弯路 , 审计 实践 也会多 经历一些 混沌 状 态 对 于审计 学界 目前较 为流行 的有关 审计 理论研 究之 逻 辑 起点 的几 种 观点 , 者欲 发 表 自己的拙 笔 见, 希望 能为这一 问题 的研究 尽一 点绵 力 。
审计假设理论概况

审计假设理论概况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必须重视审计假设的研究,才能有助于使审计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成熟理论的学科。
这是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合理的假设前提。
所以,审计假设是审计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建立审计理论的基础。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审计假设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拟对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研究审计假设的意义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支撑审计理论大厦的基础,是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首先,审计假设是认识审计对象,形成审计理论的基础,是对审计理论进行逻辑推理的起点。
所以,审计假设对审计理论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经受得住考验的审计假设能够为构建坚实的审计理论提供坚固的基础。
其次,审计假设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公理。
它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而存在的,是由它来推导审计理论的。
最后,审计假设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应该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
今天还有效和有用的假设到了明天就可能被验证是不适宜的,由其推出的理论可能会出现缺陷,因此要进行发展和完善。
二、审计假设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一)审计假设是对审计实践的高度抽象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审计理论的本源是审计实践。
作为审计理论起点的审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不是简单地对一系列审计经验和事实进行一般地概括,而是将其上升为理论的基础,进行高度提炼与归纳,是最高层次的抽象,因而是最简单、最抽象、最原始的概念或公理。
同时,其抽象程度越高,概念范围越广泛,普遍意义也就越大,适应性就越强。
(二)审计假设是对审计理论基础的精炼概括审计假设应当揭示审计产生并存在的原因、进行审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一系列最基本的方面。
一旦离开这些基本的审计假设,不仅审计理论的建立失去了演绎的前提,而且审计活动本身也难以存在。
对审计假设的选择与表述应当体现精炼性。
对所有审计假设,不分主次的研究与罗列是不必要的。
假如一个审计假设对整个理论体系而言没有任何有用之处,则应该舍弃它。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其他论文文档]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79f36c46c85ec3a86c2c57d.png)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一、国内外研究情况(一)哲学起点论 1961年莫茨、夏拉夫教授第一次以哲学的角度,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提出:审计理论是以抽象科学为核心,包含哲学、假设、概念、规则和实际应用要素的结构模式,即“哲学基础→公设→概念→规则→实际应用”。
审计理论发展初期,这种观点受到尊崇,指导人们从哲学角度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弥补了早期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的空白,但随着审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观点的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哲学与审计理论其他部分的关系模糊不清。
(二)审计假设起点论 1978年尚德尔教授认为审计理论应以审计假设为核心,由审计原则、审计标准、审计结构和审计定理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假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假设是在长期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由定理、判断和推理构成的逻辑关系的高度抽象。
它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审计理其他理论要素连接的纽带,也是建立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
审计假设即使在审计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并不能推断出审计本质和审计目标等其他理论部分,而且审计假设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因此,这种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观点也是不合适的。
(三)审计对象起点论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建立审计理论,首先应明确审计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对象,才能区分审计与其他学科,进而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他理论问题。
因此,他们主张将审计对象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但是对于审计对象本身,不同的学者可能有着不同的观点,即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此外,审计对象还受到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的限定,有鉴于此,将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是不恰当的。
(四)审计目标起点论蒙哥马利提出以审计目标为核心,由审计准则、审计公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构成的审计理论体系结构模式,具体为:“目标→准则或标准→公设→概念→技术”。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审查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审计逻辑起点相关问题

审计理论与实务作业1.你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为什么?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审计目标。
现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从逻辑学的角度看,审计目标具有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特征:首先,审计目标的确定并不是主观臆造的产物,它反映了审计过程中内在的必然联系,审计目标对审计这个人工系统的其他构成要素要决定或制约作用。
审计因为需要而产生和发展,但审计本质一经形成,就相对稳定。
审计目标的提出,应反映审计本质,并促进审计本质和职能的。
否则,就是不切实际的目标。
其次,审计目标属于审计理论结构并居于起点地位,决定和制约着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
审计假设在于对审计系统,同时审计系统又通过审计目标去适应外部环境,退即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假设。
基本审计概念是为实现审计目标而界定的。
审计准则是人们为了保证审计目标实现而制定的用来指导和制约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即审计目标是制定审计准则的制约因素。
由此可见,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的直接存在物,任何脱离审计目标需要而建立的审计理论结构及其要素是不科学的,再次,审计目标必须通过外部经济环境给予规定和说明,是审计发展的历史起点,具有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点。
最后,审计目标包含了审计活动的“基因”,是审计活动中一切矛盾的“焦点”,是审计系统运行的导向机制,是审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从系统论角度看,目标对行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按一定目标运行是一切系统所具备的基本特征。
对审计这一人工系统来说,目标表明人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一系统,目标是人工系统存在的前提,是决定系统其他要素的基础。
因为人们只有有了某种需要才设计某一系统,为实现系统目标,必须以假设的形式对其环境进行抽象,以建立系统的教研运行机制。
系统在特定环境下向某一方向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原则(或准则)。
可见,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系统应使用的方法和程度,是引导和制约审计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缺乏明确的可供遵循的审计准则时,审计目标也是审计行为的判别标准。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6 4 0 8 ( o O0 ( ) 0 9 - 1 1 7 - 9 x 2 1 ) 7b 一 1 5 0
财 会 研 究
审计 理 论 结构 逻辑 起点 的现 实选 择
姜莉 莉 刘 静 ( 长春 税务学 院会计 学院 长春 1 0 1 ) 1 7 3 摘 要: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 点是 构造审计理论体 系的 出发点和最基本 的理论 范畴, 对审计理论结 构的建立和 发展 有着决定性的作 用, 而 逻辑起点的 选择 应符合一 定的要 求 。 本文在 回顾 , 分析 已有的审计理论 结构逻辑起 点各 种观点基 础上 , 出、 提 论证 了审计理论 结构逻 辑起 .
的代 表 人 物 是 蒙 哥 马 利 和加 拿大 审 计 学 家 审 计 理 论 结 构 逻 辑 起 点 是 从 抽 象 上 升 安 德 森 。 是 审 计 目标 是 解 决 做 什 么 的 问 但 到具 体 全 过程 出发 点的 概 念 、 范畴 或 判 断 , 题 , 审 计 理 论 结 构 要 解 决 的 是 审计 的 本 而 是 构 造 审 计 理 论 体 系 的 出 发 点 , 审 计理 源 问题 , 审 计 是 什 么 的 问题 。 此 , 审 是 即 因 以 论 结 构 中 最基 本 、 抽 象 、 简单 的 一 个理 计 目标 为 审计 理论 结 构 的 逻 辑 起 点是 不合 最 最 论 范畴 , 对 审 计 理 论 结 构 要 素 的 建 立 和 适 的 , 它 它混 淆 了开 展 具 体 工 作 的 起 点 和研 发 展 以 及 整 个 理论 体 系的 构 造 均 有 着决 定 究 理 论 结 构 的起 点 。
审计理论

一、审计理论(逻辑)起点:主要分为一元审计要素观和多元审计要素观。
一元审计要素观主要包括:1、审计假设观(审计假设导向型起点论):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
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
](课件:审计假设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公理。
它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而存在的,是由它来推导审计理论的。
)2、审计环境观(审计环境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认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环境和审计内环境。
审计外部环境是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对审计实践有影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它决定了审计目标,从而决定了对审计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影响着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审计内部环境是指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审计人员价值观念、审计思想、审计文化、审计工作内容等。
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目标等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
] 3、审计对象论:审计之所以能独立成科,首先在于它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入手,才能体现审计对象与审计本质、职能、方法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决定审计理论的结构、内容,是进一步研究审计本质、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
] 4、审计本质论(审计本质导向型):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
[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
“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称为理论结构或理论体系。
审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应有其可以运用的一系列概念以及由此构建而成的完整理论体系。
应用一定的方法把审计理论诸要素按逻辑关系排列组合起来,构造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有序性的审计理论体系,其关键性问题是要从诸多的审计理论要素中正确地选择一个要素,来充当构造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或逻辑起点。
对于应该选择哪个理论要素来充当逻辑起点,理论界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逻辑起点的特征及必备条件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
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审计理论结构是构成审计理论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
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它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1、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
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可知性是指,它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是进行审计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
如果逻辑起点不为人们所认识,便失去研究其他问题的基础,审计理论研究便无从开始,审计理论体系也无从构建。
2、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对审计理论的其他要素进行推理论证。
要构建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就必然要求能从这一个起点出发推导出其他的审计要素。
审计理论体系内部的其他要素均可以是逻辑起点的展开,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
逻辑起点本身的运动发展,能够解释审计发展进程的本质与规律,能够推算出其他未知的审计事项。
3、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必须能够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起来。
审计理论是关于审计活动的系统化知识体系的抽象与概括,它来自审计实务,反过来又指导审计实务,并在审计实践中得以验证,从而使审计理论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审计理结构逻辑起点现实选择论文

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现实选择【摘要】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是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对审计这门学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先分析了国内外已有的逻辑起点论,然后提出以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不管什么学科在建立完整、严密的理论结构之前,都必须先要合理确定该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审计这门学科也不例外,因此,科学地确定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成为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关键问题。
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选择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观点不一,始终不能达到一致的看法,本文就针对此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和建议。
一、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符合的特征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不能任意选择,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首先,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体系中其他内容的起点和基础,并且这个概念是最基本、最概括、最简明的,易于理解。
2.此外,该逻辑起点可以将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联系起来,并且能将审计体系中的其他要素同审计实践联系起来。
3.另外,该逻辑起点能够揭示审计理论体系中各要素的内在矛盾和审计体系的整体矛盾。
4.逻辑起点能推导论证所有其他有关的审计理论范畴。
[1]5.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应当具有可知性和科学的预见性等特征。
[2]二、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各种观点评述1.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以审计假设为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观点代表人物是美国审计学家尚德尔(charles w.scandal),他在其《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一书中提出了以审计假设为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
该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来指导审计准则。
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
[3]以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有着其显著的优点,它可以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联系是不容易做到的。
此外,审计假设是审计人员根据一些无法证实的现象推测出来的,它带有的主观性很强,并且它的存在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若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它也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缺乏稳定性,因此以审计假设作为逻辑起点是不合适的,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理论体系是不可能严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观点: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
•
科学认识论认为: 所谓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
点, 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 它
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
决定性的作用。因而, 选择逻辑起点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把理论研究或
认识过程所揭示的最终结果作为构造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在审计学
• 5. 审计环境起点论
• 持此观点者认为, 审计理论是从社会生产实践的审计实践中产生, 而审计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因此, 审计实践不可避免地受社 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的影响。审计实践及其发展还受审计固有 因素影响, 表现各个发展阶段的审计人员价值观念、审计思想、审计 文化、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工作手段、审计工作内容等因素。我们 将前者中同审计相关的部分从整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中抽 象出来, 称之为审计外环境, 将后者称之为审计内环境。审计外环境决 定着审计目标, 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 从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 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此可得 为审计的环境。
• 的观察和研究, 所做出的合乎逻辑的推理或说明, 是选择审计技术、制 订审计程序、开展审计工作的必需前提条件。审计理论体系中其它理 论是审计假设等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 离开审计假设, 既没有审计活 动, 更不会有系统的审计理论。( 2) 审计基本概念、审计准则和审计实 务等都贯穿着假设或者其推论。
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 、审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的几种主要观点
• 1. 审计本质起点论
•
审计本质起点理论在我国的审计理论研究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本
质起点论者认为, 审计本质的研究, 是要揭示审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弄清审计是什么以及它的外延有多大。明确什么是审计, 才能演绎
推论出审计的目标, 设立审计假设前提, 确定审计应遵循的原则, 并进
• 4. 审计对象起点论
•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 审计学之所以能独立成为一门科学, 首先在于它 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特别是区别于会计学和其他经济监督学科的研究对 象。审计理论的研究只能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 关系入手, 才能体现审计对象与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方法之间 的逻辑联系。明确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决定审计理论的结构、内容, 进一步研究审计本质、目的、方法的前提条件。因此, 审计对象的研 究也必然构成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 6. 哲学起点论 • 1961 年, 美国罗伯特·K·莫茨和埃及候赛因·A 厦拉夫在合著的《审
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指出: 只有从哲学基础( 这一哲学基础已包括数学、 逻辑学、法律、伦理等) 出发, 才能推出审计假设, 在假设的基础上又 推出概念。假设和概念二者可将理论结构解释清楚, 并以此为核心产 生用以指导实际应用的审计标准与德行为准则。
审计目标 审计信息规范
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
感谢您的关注
严辉 201002050223 10会计
• 3. 审计假设起点论 • 1978 年, C·W·尚德尔教授在《审计理论——评价、调查和判断》
一书中, 提出以审计假设为起点, 建立由五个层次( 审计假设、定理、 结构、原则和标准》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主张以审计假设作为起点 的人认为, 在审计理论研究中, 应从人们普遍接受的审计假设出发,去 推断个别的审计概念和命题, 建立起审计理论结构模式。 • 支持假设起点论者为此提出下列理由:( 1) 审计假设是通过大量实践
上, 其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 是关于审计实践的根本性质,即审计本质。
所以, 构造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就非审计本质莫属。
三、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
• 以审计本质与目标为逻辑起点 David Flint Tomlee 审计本质与目标 审计假设 审计概念 审计标准
• 蔡春
审计本质
审计假设
• 7. 二元起点论 •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 应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共同作为审计研究的
逻辑起点。因为目标是行动的指南, 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制约条 件。目标指引着审计的研究方向, 假设则制约、限定了审计研究的范 围。在二者的基础上,共同推出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要素。
二 、你认为应该什么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
而确定审计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和审计实务准则。
•
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公司审计学》中从本质、目标、假设和
概念入手探讨审计理论结构。我国蔡春教授在《审计理论结构研究》
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审计理论结构观点, 并认为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
构的最高层次, 起着统驭整个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C ·W·尚德尔也曾 指出: “定义是柱石, 是人们研究每一门学科及其理论的基础。”
• 2. 审计目标起点论 • 这种论点在西方比较流行, 代表性观点是由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
于1977 年在其著作《外部审计学》中提出的。国内不少学者也主张 审计理论结构应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较为突出的是王文彬、林钟 高两位教授, 他们在合著的《审计基本理论》一书中明确提出: 审计目 标应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 并对此作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