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课件中国山水文化
旅游文化 第四章山水文化

第四章山水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是指由地质地貌、水文水体、气象气候和动植物等自然要素天然形成的环境资源。
它们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业能否发展的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资源基础,因此,我们往往以“得天独厚”来形容某些自然资源特别优美的风景名胜区。
各种自然要素完美而和谐的天然配置可以形成各种奇美的景观。
名山大川、奇洞怪石、江湖瀑布、奇花异兽等可供游览、观赏;温泉矿泉、海滨沙滩、湖边草地、山间森林可供度假、疗养、激流险滩、悬崖雪原、沙漠戈壁、“野人王国”等可供人们探险、健身。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动植物繁多,形成了美丽如画、数不胜数的自然风景区。
安徽黄山烟云变幻,山东泰山雄伟壮观,西岳华山巍峨险峻,杭州西湖妩媚多姿,桂林山水优雅秀丽,长江三峡如天造地设的山水画廊,内蒙古大草原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①毛泽东:《沁园春·雪》。
第一节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山川之美,古来共谈”②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失意官宦,无不游历名山大川,寄情抒怀,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
一、山水景观的形式美与社会美和艺术美相比,自然山水的形式美是其最基本、最突出的特征。
换言之,山水美主要以形式美取胜。
形式美主要包括构成山水景观的物质材料(质地、线条、形态、色彩、声音等)和形式结构(对称、均衡、和谐等)两部分,它们的完美结合作用于人们一定的心理结构,最终呈现为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各种形式美,从而使观赏者产生崇敬、愉悦、振奋、温柔、心旷神怡等美的功效与魅力。
山水景观虽然以形式美取胜,但对形式美的理喻仍然离不开人们健全而正常的心理机制。
也就是说,“山水景观的形式美是通过人们的心理对应机制而获得审美价值的。
”很明显,直线是趋向一致的点的轨迹,呈现出物质运动的方向性和确定性,它常常对应于生活中坚硬的东西,显得挺拔刚直、英俊潇洒,例如壁立万仞的悬崖峭壁、顶天立地的长白松等。
旅游文化学课件中国山水文化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1、建筑
• 以“秀”或“幽”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往往选择在深 谷密林、山麓浓荫之中,环山小盆地,山间谷地,或陡壁之下
。
• 以“雄”或“险”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常常布置在山 脊、峰顶或悬崖之上,以便加强自然景观的雄伟险峻形象。
• 以“奇”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的布置也是出其不意, 变化多端的。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3、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 • 附丽于山水风景的神话传说,大体可以有以下三种类
型: • 一是用神话赞美自然美,组织多景点之间的联系。 • 二是以神话传说联系历史人物和自然风景的美。 • 三是以传说把历史人物、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联系起
来。
2020/10/27
桂林山水
(四)山水审美与心理体验
2020/10/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 2、声音 • ........秋 声 赋(欧阳修).........
•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 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2020/10/27
2020/10/27
(四)山水审美与心理体验
• 山水之乐 • 根据郭熙的分析,山水之乐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可行可望者,为耳目之娱,视听之乐; 二是可游可居者,为全身心地投入,心为之动 ,身与之适,会心娱神的精神愉悦;三是当体 验进入高峰时,“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 的生命愉悦,此时“万虑消沉,则佳意好景亦 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一切都凝固停 止,只有深层的生命在跃动,人已感觉不到快 乐,进入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
旅游文化学专题三:山水文化(上)

青城天下幽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 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 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 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到处都是绿,目之 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地颤动,
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似的。这个绿色会像
音乐,涤清了心中的万虑。
节选自老舍《住的梦》
请欣赏图片
恒山悬空寺
西岳华山
险景激励人们奋勇进取,努力拚搏。
险
华山绝 壁,脚 下是万 丈深渊, 非胆壮 者岂敢 涉足。
(五)幽(幽美、幽静、幽邃)
“幽”景常以崇山、深谷或山麓 地带为地形基础,辅以铺天盖地的 高大乔木为条件,构成比较封闭的 空间。这种景观视域比较窄小,亮 度较低,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 ,有迂回曲折之妙。 “幽” 与 “深”、 “曲”、 “暗”、 “静”是密切相联的。
安逸,舒适。秀美景观使人悠然自得,心绪平和, 愉情养神。
秀美的桂林山水
(三)奇(特)
奇主要是指景观的形态非同一般,出人意料。
奇特之美的景观能愉悦人的情感,启迪人的智慧, 激励人们追求和探索。
天 下 第 一 奇 山
——
张 家 界 ( 御 笔 峰 )
高岚睡佛山
(四)险(险峻)
以山的形态而言,坡度特别大,山脊高而窄, 往往形成险峻的山势。 险峻之美的景观给予人们的感受是惊喜、 激 越,它能锻冶人们的意志与胆略,激励人们奋勇 进取,努力拚搏。
东 岳 泰 山
除山体以外,水体也能产 生雄( 伟、壮 )的形象 。水的雄壮在于水面的辽 阔和水势的激荡(如钱塘 江潮、黄河壶口瀑布)。
钱塘江潮 壶口瀑布
若山水之结合,更能产生“雄”的特征,如长
江三峡中的瞿塘峡的“夔门天下雄”,与陡峭的 高山和奔腾的急流均是分不开的。
旅游山水[1]
![旅游山水[1]](https://img.taocdn.com/s3/m/c8f794994b35eefdc8d333e7.png)
庄子向往和追求自由,认为山水正是返归自然的理想场 所,《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PPT有丝竹, 山水有清音”。
§ 大诗人谢灵运: “白云抱幽石,绿篠 媚淸涟”,“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
时间:魏晋南北朝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客体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情景交融
是一种立足于主体心理活动的物我 交流过程,即自身情感与对象形式合而 为一。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三、变幻莫测的山水欣赏角度
(一)选取不同的距离 远观和近观 动观和静观 平视、俯瞰和仰望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旅游山水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5
旅游山水[1]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与文化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一、山水与文化
山水:特指地 貌特征具有典型性, 生态环境优良,有 一定文化积淀,具 有美学、文化、科 学价值的自然景观 的综合体。
PPT文档演模板
张家界风景
旅游山水[1]
物质形态 四类
§ 1、雄险幽奇的山地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武当山|
峨眉山
旅游山水[1]
▪ 2、澄清碧透的水体景观
桂林山水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 3、广袤神奇的森林景观
九寨沟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山水[1]
§ 4、浩瀚无垠的大漠景观
塔克拉玛干沙漠
山水文化-PPT课件

大自然景的色彩是非常丰富的。山 有色、水有色、天有色、夷山
云南石林 泰山桃花峪彩石溪
峨眉山牛心亭
水 色
黄河
金沙江
富春江
天 色
生物有色
伊梨草原
武陵源
大自然的色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地区也呈现不同的特点。
色彩会引起人不同的主观反应,可以引起人的情感
上的温度感、重量感、质地感、距离感,使人通过联 想带来情感的变化。
----李白《望庐山瀑布》
怎样观赏自然美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同,以形 式美为主,而自然的形式美又受时间、 空间制约.不同的时间、空间内展现 不同的审美特征。
周崖壁环列,通道似岩隙,曲折而出,深如 井底,给人以奥秘莫测之感。 “嵩山天下奥” 。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 山组成,层峦迭嶂,地形封闭 。嵩山地处中 原,有丰富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
7、“旷远”
旷,有阔、远、朗等含义。指无遮拦的
广博视野空间所呈现的美,它与平坦无垠的地形
条件和较高的欣赏视点有关。登高望远,视野开 阔,一望无际,没有任何阻碍,最能领略到旷美 的魅力。
(三)声音特征
如果说形态美、色彩美给人的是视觉的享受,那 么,风声、雨声、泉声、涛声、鸟语、虫鸣,给人的是听 觉的享受了。大自然充溢声音之美。大自然的声音是美妙 的音乐。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绿水碧
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黄山天下奇”: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人称黄山四绝。 “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山、异水、奇洞、奇石 ,人称桂林四绝。
3、“险峻”
形状陡峭,山脊狭窄,悬崖深谷,峭壁凌空,构成险峻 的景观。
旅游山水文化全套课件

▪ 中国和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的文化 业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
二、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 山水文化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山水是山水文化的载体,山水文化是山水的 灵魂。中华民族在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一系列影响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心理定 势和价值取向的特殊山水观。
▪ 千百年来,在自然、社会中求生存的中国人在
儒道互补的思想体系儒染下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精神, 即刚健写实的思想性格、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淳 朴敦厚的道德风范、雄浑博大的胸襟怀抱、忠贞不 渝的民族气节和正道直行的坚强意志。因此,我们 说“山”和“水”在中国人的观念意识中,在中华 民族的文化传统里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
一、山水与文化
▪ 山水,在古代,作为自然的代称,具有自然的总
体特征,代表着天地万物的根本品性。山水文化则 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
▪ 因此,我们说自然山水是文化产生的土壤,山水 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不可脱离自然界的山山水水。山 水文化是人类与自然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产物,人 与自然的互生共成推动着山水文化的发生、发展。 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双向同构的关系。
▪ 3、中国山水文化的意义
▪ 山水文化既然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 创造的精神成果,必然牵涉到人与自然的种 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目前现代工业文明带 来的种种疾病,环境间题突出地摆在人们面 前,成为关系人类生死存亡的一大课题。
▪
中国山水文化体现出的一种主导的积极的精神就是:天
人合一,也就是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与协调; 社会在前进,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的动态系统。
旅游文化课件lecture-3

魏晋时期: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 美关照的对象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文化意蕴 一、丰富多彩的山水文化内涵
美学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科学价值
美学价值表现:
色彩美 声音美 味道美 形态美
本溪关门山
声音美: 林间鸟鸣 泉水清流 静夜虫语 瀑落深潭 惊涛拍岸
艺术价值 人文建筑 文学艺术 亭、廊、桥 塔、台、榭 摩崖石刻
大连金石滩
大连冰浴沟
本溪水洞
壶口瀑布
森林景观
大漠景观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10.2120.10.21Wednes day, October 21, 202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19:40:5119:40: 5119:4010/21/2020 7:40:51 PM
审美体验:幽深、幽静、宁静
代
表:青城天下幽
青城山
旷远宏阔
特征:视域开阔,水面平坦,没有 遮挡物,一望无际
审美体验: 心胸开阔,心旷神怡, 豁达豪放,醒目壮志。
种类: 平旷和高旷
《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二、神与物游的山水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 致用 比德 畅神
情景交融
致用
人类用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 待自然美 。
线刻羊
比德 将自然物视为人格道德的象征物。 时间:春秋战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仁者寿。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旅游文化课程-第三章山水文化

一、五岳 (一)东岳泰山 为五岳之首。古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主 峰玉皇顶海拔1547米,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 “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 游泰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3月到11月。 游泰山 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 黄河金带。
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朵朵 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 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谁持彩笔染长空, 几处深黄几处红。”“清泉泻万仞,落日御千峰。”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 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 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 光”。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据记载,泰山佛光 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泰山石刻
岱 庙
(二)南岳衡山
湖南衡阳市境内,“中华寿岳”“五岳独秀”著称。 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 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这是对 衡山的赞美 1982年,衡山作为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以湖南衡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8月1日,南 岳衡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们把南岳的胜景概括为“南岳八绝”,即“祝融 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
• (一)地理环境 • (二)宗教影响 • (三)传统思想影响 • (四)山水艺术 • (五)隐逸文化
2020/7/30
三、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态
• 物质形态:记录着人类精神文化活动的名山大 川,保留的人类文化活动踪迹的自然景观,以 实象的可见的物质形态呈现于人们的眼前。
2020/7/30
(一)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
• 3、奇:是相对常见的普通地形而言,它往 往有出人意料,给人惊喜的效。
• 4、险:指山势的险峻,它是由于山的坡度 陡峭,山脊高而窄造成的。
• 5、幽: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美感享受。包 括深和静两种,即幽深和幽静。
• 6、旷:是以宽阔的水面或平川为主体而构 成的风景,视域开阔,水面或平川坦荡, 极目天际,一望无涯,身临其境,让人心 旷神怡。
2020/7/30
2020/7/30
(二)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 1、色彩 • 红色: 象征热情、爱情、积极和活力
橙色: 象征高兴、爽朗、无忧和温暖 黄色: 象征光明、智慧、活泼和轻快 绿色: 象征清新、自然、健康和宁静 蓝色: 象征冷静、和谐、沉稳和刚毅 紫色: 象征典雅、神秘、优雅和浪漫 白色: 象征清净、纯洁、雅致和朴素 黑色: 象征肃穆、庄重、静谧和压抑 淡粉色: 象征娇媚、温馨、漂亮和柔和 玫瑰色: 象征优美、热情、浪漫和梦幻
2020/7/30
(二)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 3、动态与静态
• 一般来说,山水的动态主要是指流水、飞瀑和流云飘 烟,也包括各种动植物的生命运动所表现出来的景象 。
•
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
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
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地,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 ,欲挟烟云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此水之活体也 。
• 以水为主的旷景,一般建筑物临湖或傍江,或在高阜处或小丘 上,建筑物群中要有较高的主体建筑如鹤立鸡群,以畅江河湖
泽之美景。
• 人文景观在自然环境中必须做到两点:
• 第一要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
• 第二要有民族形式和地方特色。
石 宝 寨
岳 阳 楼
2020/7/30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2、石刻与题记
• 精神形态: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科学以 及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它的主要意 义在于颂扬、认识和美化自然景观,在整体上 并不影响自然景观的客观性,也不改变自然景 观的原生形态和空间组合形态。
2020/7/30
四、中国山水文化的现代性
• 目前山水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 1、破坏自然山水的原始生态环境 • 2、忽视自然风景区的环境保护,破坏景
• 熙
——郭
2020/7/30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从山水的发生学角度看,自然山水和人 文景观的区别在于:自然山水是一种先 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文 景观则是人依照自己的审美观念创造出 来的,带有浓厚的主观因素,随着社会 变迁,时代的演进及人的观念的变化, 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2020/7/30
• 1、选取不同的距离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 “山近看如此,远数里看又如此,远十数里看又如此,
每远每异,所谓“山形步步移”也。山正面如此,侧面 又如此,背面又如此,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 也。 ”——郭熙 • 远观和近视 • 远观主要适用于观赏整体形象,观赏者在远望的过程中 能在胸中获取山水的大概轮廓或气势。近视主要对局部 的、细微的、体积比较小的以及一些特殊景观的观赏。 • 动观和静观 • 动观即游动观赏,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把握,欣赏景观 ;静观指的是驻足品赏玩味,主要目的是欣赏品味风景 美的细节及局部。
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 3、人造景观的建设走入误区。
2020/7/30
五、山水与景观
• (一)山水景观的审美形态 • 1、雄:雄伟、壮大,有一种挺拔、厚重、壮观的气势
,给人以一种壮美、崇高、坚不可摧的感觉。其审美 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山体的厚重雄伟 第二种,水体的气势磅礴 • 2、秀:是与“雄”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一般指山水 形象的秀雅、玲珑、柔和。其审美形态必须具备两个 因素: 第一,有茂密的植被覆盖着山体 第二,秀美在整体上必须是线条柔和,山势平缓,水 面无波,没有突出的轮廓,更没有悬崖绝壁或惊涛骇 浪。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3、神话、传说与历史典故 • 附丽于山水风景的神话传说,大体可以有以下三种类
型: • 一是用神话赞美自然美,组织多景点之间的联系。 • 二是以神话传说联系历史人物和自然风景的美。 • 三是以传说把历史人物、自然美和人文景观美联系起
来。
2020/7/30
桂林山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山水审美与心理体验
2020/7/30
(二)山水景观的构成要素
• 2、声音 • ........秋 声 赋(欧阳修).........
•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 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 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旅游文化学课件中国山水文化
一、山水与文化
• 从现代旅游学的角度看,“山水”是一个具有 开放性的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和文化价 值的景观,是专供人们进行游览、审美、科研 、文化教育等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
• 山水文化必须是与山水发生联系的文化活动。 • 山水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 山水文化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
(三)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
• 1、建筑
• 以“秀”或“幽”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往往选择在深 谷密林、山麓浓荫之中,环山小盆地,山间谷地,或陡壁之下
。
• 以“雄”或“险”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常常布置在山 脊、峰顶或悬崖之上,以便加强自然景观的雄伟险峻形象。
• 以“奇”为特征的景区或景点,建筑物的布置也是出其不意, 变化多端的。
• 所谓题记,就是指一个景区某一景点的 题名,它在景区中往往有点景的效果。
•
三谭印月联——康有为
•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九曲画桥, 览沿湖老柳,十顷荷花,食莼菜香,如 此园林,四洲游遍未尝见;
• 霸业销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 当朝晖暮霭,春熙秋阴,山青水绿,坐 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
202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