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教案汇编

合集下载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行路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自主研讨,理解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

(2)通过反复诵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体会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悲愤中不乏豪迈,失意中仍怀希望的思想境界。

四.教学过程1. 教师课件展示下列诗句,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过渡到新知识:(1)李杜诗篇万古传。

(赵翼《论诗》)(2)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杜甫《梦李白》)(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启发设问:以上诗句都与古代哪位诗人有关?你能谈谈他的有关情况吗?教师点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谈A.李白的生平、时代、代表作品;B.有关李白的故事、传说;C.你对李白的评价。

学生思考,发言交流,教师因势导入本课学习。

2. 反复朗读,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朗读或放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指名朗读,大家评议其优点、不足。

从读音、停顿、音调以及感情上评议,是否朗读到位?如果不合适,应该怎么读比较符合诗的内容?(对有争议之处,教师不做结论,引导学生往下学习,让学生学习课文后再做结论。

)3. 教师解题(课件展示,指名学生读或全班齐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写作时代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白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的背景。

2. 使学生领悟李白诗歌中的豪放飘逸风格。

3.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介绍2. 李白诗歌的特点3. 李白代表作品的解析4. 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5. 创作练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 案例分析法:解析李白代表作品,使学生体会诗歌的豪放飘逸风格。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诗歌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4. 创作练习法: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李白的生平介绍资料2. 李白诗歌精选集3. 投影仪或白板4. 教学PPT5. 创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白生平,激发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李白的诗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豪放飘逸的含义。

3. 作品解析:选取李白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味。

4.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教授学生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5.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分享作品并进行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品创作及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来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背诵李白的一首诗歌。

2. 使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兴趣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七、教学内容1. 李白诗歌的记忆与背诵2. 豪放飘逸诗歌风格的实际应用3. 李白诗歌主题的探讨4. 诗歌创作技巧的指导5. 课堂展示与评价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李白诗歌的记忆与背诵技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李白的诗歌实例,指导学生运用豪放飘逸风格进行创作。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李白诗歌的主题,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4. 创作练习法:提供诗歌创作的主题和素材,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诗歌创作。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教案优秀8篇篇一:《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教学过程一、作者及背景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

天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天宝四年秋(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二、解题:“吟”本指吟咏,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

“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

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

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

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

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

《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三、课文分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李白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 研究李白的代表作品,包括《静夜思》和《将进酒》;3. 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和艺术风格;4. 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的能力;5. 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李白的代表作品欣赏:《静夜思》和《将进酒》;3. 李白诗歌的主题和艺术风格分析;4. 学生自主撰写一篇李白风格的作品。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李白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2. 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环境。

步骤二:欣赏诗歌1. 阅读《静夜思》和《将进酒》两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和哲理;2. 分析诗歌的形式、语言和意象,深入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步骤三:讨论主题和风格1. 引导学生讨论李白的诗歌主题,如自然、爱国、人生思考等;2.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李白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例如借景抒怀、豪迈奔放等。

步骤四:写作练1. 要求学生尝试仿写李白的诗歌风格,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首完整的诗歌,或是写一篇诗情画意的散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 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程度;3. 学生自主撰写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五、教学资源1. 李白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2. 李白的代表作品《静夜思》和《将进酒》的课文材料;3. 李白其他作品的选段。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李白诗歌欣赏和分析活动;2. 组织学生进行李白作品的朗诵比赛;3.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扩展对古典文学的理解。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

李白教案设计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特点,感受李白的豪放与激情。

2. 学习并掌握李白的代表作品,品味其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背景和诗歌特点。

2. 李白的代表作品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1. 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白的生平介绍和诗歌解析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阅读李白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诗作品,让学生对唐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提问学生对李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好奇心。

二、生平介绍(10分钟)1. 教师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家庭、成长经历、旅行经历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生活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三、诗歌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李白的诗歌特点,包括豪放、奔放、激情等。

2. 引导学生通过李白的诗歌感受其豪放与激情的风格。

四、代表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李白的代表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进行分析和讲解。

2. 引导学生品味李白的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理解其诗歌的美。

五、学生阅读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自由阅读李白的诗歌,感受其豪放与激情。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李白诗歌的特点和意境,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思考古典文学的意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李白的诗歌,深入了解其诗歌创作的不同风格。

2.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诗歌,模仿李白的豪放风格,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诗歌特点和代表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李白的诗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教学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活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李白的诗歌,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活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特点。

2. 鉴赏李白诗歌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对李白诗歌进行深度鉴赏和解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李白的生平介绍及其诗歌作品。

2. 李白诗歌的相关学术研究和评论。

3. 李白诗歌的教学PPT或教案。

学生准备:1. 预习李白的生平及其诗歌作品。

2. 准备笔记本,用于课堂记录和课后复习。

教学场地:教室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PPT或教案、笔记本、书籍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背景,引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兴趣。

二、诗歌讲解(40分钟)1. 教师选取李白的代表性诗歌,进行逐句讲解,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2. 引导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豪放飘逸风格,及其所表现出的超凡脱俗的气质。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选取讨论优秀的同学进行分享,引导全班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诗歌鉴赏(40分钟)1. 教师选取两首李白的诗歌,指导学生进行深度鉴赏,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鉴赏,分享鉴赏过程和成果。

三、创作练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李白的风格诗歌,可以是一首小诗或片段。

2. 学生现场进行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10分钟)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包括对李白诗歌的鉴赏和解读。

《李白诗复习教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李白诗复习教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李白诗复习教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李白诗复习教案》是一份专门针对李白诗歌复习而编写的教案,它旨在帮助学生在复习李白诗歌时更快速、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达到较好的学习成果。

一、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李白的人生历程和诗歌风格,掌握李白诗歌的基本要素。

2.通过课堂讲解、诗歌朗诵和个人思考,深入理解李白诗歌的背景内涵,提高文学素养。

3.通过课堂进阶练习,加深对李白诗歌的记忆并增强思维能力,准确创造性地进行分析和解读。

二、课程安排第一节:李白概述讲解李白的生平历程、创作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二节:李白代表作赏析花非,雾非雾,将进酒,大庇天下,将谓天下;夜泊牛渚怀古,长干行等。

第三节:李白诗歌基本要素及分析方法对诗歌的韵律、格律、技巧等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探讨李白诗歌的特点。

第四节:李白诗歌鉴赏结合文化背景和社会时代,深度解析李白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第五节:进阶练习文化拓展、情感表述、思维动脑,进行实际创作练习和各种技巧练习,以助于进一步加深对诗歌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李白诗歌的知识和技巧。

2.边读边停说法: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诵读李白诗歌,讲述其中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3.讨论法: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李白诗歌,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

4.创作法:通过创作法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材料1.李白诗集2.李白传记3.相关课件和讲义4.录音和视频材料五、教学效果评估1.平时表现评分:包括课堂参与、笔记记录等每次课程的个人表现评分。

2.小组讨论得分:课程中分组进行的小组讨论,团队助力与互相鼓励和支持。

3.创作作品得分:对学生创作并提交的李白诗歌,进行评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

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15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李白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活动目的:1、学生汇报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

活动内容:交流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李白其人其诗。

活动准备:1、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李白诗意图、李白头像、李白诗歌名句集锦等)及《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磁带。

3、学生自制有关李白诗的诗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课件出示李白头像特写]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

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李白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李白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李白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李白诗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盛唐,青春李白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白生平创作经历,深入解析李白诗歌思想,鉴赏其诗歌艺术特色
2..搜集整理李白名诗名句教学重点:
1.对李白诗歌思想进行分类解说
2. 讲解过程中将生平经历创作思想两者结合
3. 名句整理赏析教学难点:1.学生讲解时,目标不一定明确,需要教师点拨2.体现语文教学特色,避免成为历史课,不以考据为目的,注重诗歌语言艺术特色导语设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数不清的才华横溢,出口成章的诗人,他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这样的人被称为诗坛领袖(曹魏三父子,陶渊明,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但今天我们学习一位天才诗人,他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名声之大,响彻寰宇,他的傲气才华令皇帝拭吐,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是谁?今天我们就进入大唐的圣殿,顶礼膜拜一座丰碑——李白教学过程:
每组讲解李白生平经历,名诗,思想
一.李白生平
1。

出生碎叶,五岁移居四川青莲乡,二十岁前巴山蜀水漫游,二十岁后仗剑去国漫游全国名山大川,早期到家侠客思想为主
2.二入长安供奉翰林,思想中融入儒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和纵横家思想。

粉丝是鲁仲连苏秦张仪,结交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上有皇帝贵妃权臣,下有歌女道士隐者平民百姓,生活五光十色,此时积极用世,蔑视权贵。

中晚年; 四处漫游,仍是道家思想思想,超出物外看人间的欢喜悲哀,李白如大鹏展翅晴天,如苍龙蛟龙掀起冲天巨浪,于是盛唐的最强音响彻天地——李白的诗歌
二.李白的诗:诗成笑傲凌沧洲
盛唐最辉煌的一面是由李白诗歌表现的,其诗最大特点:清新俊逸豪放具体分类:
1。

自然之子。

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漫游中度过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余《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蜀道难》
2.。

自由精神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
是酒中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睥睨一切的心灵
笑傲王侯的气概揽天地于怀抱的精神不屈势力,蔑视权贵的性格自由洒脱精神的压抑苦闷容纳万物的胸襟
3.盛唐豪气
酒后竞风采,三北弄宝刀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侠风中的豪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济公立世的豪气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自傲中的豪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愁绪万千的豪气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失意中的豪气
五花马,千金裘,呼二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醉境中的豪气
酒中诗仙
青春李白诗歌中最常见的两个物象:月 酒
月代表了思乡之情,更多是虚无缥缈,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之情。

关键字:思乡 酒既是其豪爽性格的物化,又是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创作的催化剂 李白关于酒的诗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 酒是天才诗人创作的灵感源泉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
臣是酒中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把酒顾美人,清歌邯郸曲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举杯消愁愁更愁 综合评价 李白诗 雄浑 劲健 豪放 三.补充李白诗歌名句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蓬莱文章建安
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寄愁心与
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为浮
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后人对李白评价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课后总结: 这节课的设计初衷是锻炼学生独自筛选材
料, 制作课件,课堂讲解的能力, 学生 对李白生平创作思想影响等方面做了详细的
分类, 全面讲解了李白诗歌中的名篇内容和艺术 特色, 比较难理解的内容需要教师
进行点拨。

体现了枫叶课堂创新要求:相信学生,让学生 自主感知。

但这节课也有
很多不足和缺憾,体现在以下几点
1.
2. 选择的课题太宽,学生选择材料时茫然,不会取舍,讲解时无法突出重难点,几个小组 讲解内容有很多
重复,学习效率不高
解决办法: 李校长提的建议很好:事先将整个课题分成若干板块, 每组分工一个板块, 学生 学习目标明确, 整体难度降低, 但对所负责的板块加深了难度, 讲解时也避免了同一内容单 调重复的讲解。

3. 学生做课件前教师指导不够, ,学生讲解不规范,内容凌乱。

解决办法: 事先梳理出授课环节, 明确各组讲解流程, 对每一组要告知重难点体现教师引路 人的作用 4.
5. 由于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内容讲解时,课堂前半节课学生精力集中,学习状态较好,后 半节课内容重复
后学习状态不好,疲倦者不少。

解决办法:学生学习不能只是听说读,还要有记忆的存储,最好的储存办法就是设计题目, 让学生边学边做题,达到加深记忆,学有所得的目的。

6. 教师总结内容不规范,重复前面学生讲解的内容太多
遣怀 仙风道骨,酒中谪仙
酒中之落寞 酒中之洒
脱 醉中之消极避世 举
杯之无奈自遣
解决办法:展示课件,内容筛选不要面面俱到,但以课题重点为主,做好示范作用。

5,课题是“青春李白” ,而讲解的内容是李白的经历、思想、诗文。

授课内容与题目不相符。

解决办法:对非重点内容进行删减,对李白青春洋溢,个性独立,气势豪迈的诗歌作为专题进行讲解,凸现盛唐气象。

古诗文知识点多,。

学习文本难度较深,教师讲解时学生易厌烦。

给学生分工,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竞赛式课堂讲解是一种新的尝试。

但这节课事先准备工作不足,课堂没有突出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善求知。

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缺憾。

以后无论在公开课还是在日常授课,都要积极准备,明确学习目标,对学生做好指导规范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