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三)化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云南省师大附中高考理综(化学部分)适应性月考卷(三)(

云南省师大附中高考理综(化学部分)适应性月考卷(三)(

云南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综化学试题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题号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C B D B C D【解析】7.①SiO2常温下可与氢氟酸反应;⑥SO2有毒,不可漂白食品。

故选A。

8.C4H8的烯烃进行醛化反应得戊醛,其属于醛类的同分异构体共4种。

故选C。

9.A中0.1mol Fe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失去电子数可能是0.2NA或0.3NA;C中标况下SO3为固态;D中在碳酸钠溶液中因碳酸根离3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2∶1。

故选B。

子微弱水解而减少,故Na+ 与CO2−10.A中Kh只受温度影响,故应不变;B中相同温度下,若Ka(HCN)<Ka(CH3COOH),说明氢氰酸比醋酸更难电离,因此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弱;C中Ksp小的先产生沉淀,故应是Ksp(BaSO4)小;D中弱酸弱碱的电离均为吸热过程,故升高温度,促进电离,电离常数增大。

故选D。

11.生铁钉中Fe和C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中铁作负极,C为正极,在强酸性环境(稀硫酸,题中b处)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在弱酸性、中性、碱性环境(饱和食盐水,题中a处)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式均为:Fe 2e-=Fe2+;正极反应式:析氢腐蚀为2H++2e−=H2↑,吸氧腐蚀为O2+4e−+2H2O=4OH−,故a处溶液的pH增大,而b处溶液的pH也增大。

故B错误。

12. NH3·H2O和HCl均抑制水的电离,HCl为强酸,NH3·H2O为弱碱,同浓度时,HCl抑制更大;而NH4Cl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故A正确;②和③无论如何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均有c(NH+4)+c(H+)=c(OH-)+c(Cl-),故B正确;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刚好反应为NH4Cl溶液,体积翻倍,浓度变为0.05mol/L,因此据物料守恒:c(NH3·H2O)+c(NH+4)=c(Cl-)=0.05mol/L,故C错;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为NH3·H2O和NH4Cl的等量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N∶Cl=2∶1):c(NH3·H2O)+ c(NH+4)=2c(Cl−),故D正确。

云南师大附中2013高三上高考适应性月考(三)-物理(含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13高三上高考适应性月考(三)-物理(含解析).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茄子,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o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N-14 0-16 Na-23 S-32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1所增示,曲线为电荷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B.该电场的方向水平向左C.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D.电荷在电场中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相同15.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为U,线圈电阻R,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强度为I。

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间为t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UItB.U=IRC.R产生的热量为I2RtD.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为UIt-I2Rt16.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个正三角形abc,顶点a、b、c处分别固定一个正点电荷,电荷量相等,如图2所示,O点为正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E、G、H点分别为ab、ac、bc的中点,F点为E关于c点电荷的对称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电荷产生的电场在E、F两点的电势不相等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C.E、G、H三点的电场强度均相同D.若静止释放c处电荷,该电荷将沿eF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17.如图3所示,电源电动势E=3V,内阻不计,电容器电容G=2×10-8F,电阻R1=R2=2Ω,R3=4Ω,R的最大值为4Ω。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适应性月考卷(三)英 语 试 题及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适应性月考卷(三)英 语 试 题及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适应性月考卷(三)英语试题及答案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适应性月考卷(三)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115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ich sign can convey the dialogue?A.Sign A.B.Sign B.C.Sign C.2.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A.To a party.B.To a theater.C.To a restaurant.3.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an’s new dress?A.He liked it very much.B.He didn’t think she should have bought another one.C.He thought the first one was better.4.What did Lucy do in Hong Kong?A.She made a trip there.B.She did some shopping in the market.C.She studied there.5.Who did the best in this maths exam?A.John.B.lily.C.The man.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化学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化学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化学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D C C A C A C C A C题号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答案 A C B C D A A D C B【解析】1.A项中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而燃烧是化学变化;C项中电灯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D 项中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项不符合题意。

2.由H和Cl能组成氯化氢(属于酸、化合物、纯净物);He和Ne组成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不同的同位素11H和21H能组成氢气(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同的同位素23Na和24Na组成的金属钠(属于金属);Na和Cl组成氯化钠(属于盐);由Na和O、H组成氢氧化钠(属于碱);Na和O组成氧化钠(属于氧化物),故选D。

3.乙酸根离子的结构式应为,CO2分子为直线型分子,醛基的电子式为。

4.乙酸酐()就不是氧化物,故A错;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中就不存在化学键,故B错;P4晶体为正四面体结构,但其键角为60°,故D错。

5.酸、碱的元数是依据电离的H+数或OH-数划分的,分类考虑的是组成。

酸碱性强弱、挥发性、溶解性、两性、价态是指物质的性质。

6.A中一个SO2-4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1mol中阴离子所带电荷为2n A;B中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相同,28g混合气体中含4n A个氢原子,B错误;Cl2和NaOH反应时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Fe3+在水溶液中水解,D错误。

7.B和氧气均为气体,同温同压下其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消耗的O2与生成的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据此可设化学方程式为m A+a O 2=2a 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个B 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

8.A 项,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NH 3+HCl =NH 4Cl ,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B 项,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aCO 3=====△CaO+CO 2↑,该反应中无电子转移;C 项,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D 项,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

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云南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科综合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C C B B D C D A D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A ACD B BC BCD AD B D【解析】1.B项生物体内的单糖有多种,功能不同,如葡萄糖主要作用是为生物体供能,核糖和脱氧核糖则参与核酸的构成;C项噬菌体含蛋白质,含S元素,质粒是DNA,不含S;D项酶和载体蛋白发挥作用后仍保持活性。

故选A。

2.A项多细胞生物个体的长大,主要原因是细胞的增殖;B项单细胞生物生命历程中不会发生细胞的分化;D项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改变,如糖蛋白等会减少,有的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物质。

故选C。

3.A项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因此具有专一性;B项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成分不单一,载体蛋白本质是蛋白质;D项DNA连接酶可催化黏性末端黏合后的磷酸二酯键形成。

故选C。

4.利用F1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后,还需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选育出AAbb植株。

故选B。

5.A项遗传病不一定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项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D项通过调查患病家族,可以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和推算后代的再发风险率等,但不可用于统计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故选B。

6.A项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项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隔离(生殖隔离);C项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故选D。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版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版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C 【解析】偷换概念。

原文是“FOXP2基因中有一两个位点突变,造成大脑的基底节在发育期不能很好发育”。

2.(3分)A 【解析】B选项表述绝对化。

原文说“可能还有10到1000个之多”;C选项选择变兼备。

原文说“此后可能通过进化适应或自然选择在人群中迅速扩张”;D选项曲解文意。

原文说“研究人员推测”。

3.(3分)D 【解析】原文的“前者”是指“非声调语言地区的人”。

4.(3分)C 【解析】交:副词,一齐,同时。

5.(3分)B 【解析】第①句是汪应轸陈述临清以南一带的民情,不属直言敢谏;第③句是以联名上奏的行动间接表明汪应轸敢谏;第⑥句是通过由史论人的立场间接表明汪应轸直言敢谏。

6.(3分)D 【解析】根据原文,汪应轸并非当面劝谏皇帝南巡,而是通过上疏奏请的方式,此处属无中生有。

此外,汪应轸及联名上书的官员遭受的杖责最主要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奏请时讽喻失当,还由于汪应轸这种直言敢谏的方式触怒了皇帝。

7.(10分)译文:(1)(5分)汪应轸率领一百多个精壮农夫排列在水边,船来了,立即把船拉出泗州境外。

(5分:率,列,次,定语后置,句意)(2)(5分)凡是一方有盗贼,地方官不去扑灭,以致盗贼蔓延到其他地方,都应从重论处。

(5分:警,俱,论,省略句,句意)8.(5分)梅花岭上梅花盛开,“岁寒真气”的梅花有坚贞不屈的象征意义,诗人敬仰忠肝义胆、侠骨雄风的民族英雄史可法,以梅花写出了英雄浩气长存,以此激励着后人,表现了作者追慕先烈,愤世嫉俗的情怀和贯穿全诗的那种沉重的危机感。

9.(6分)(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史可法赤心奉国的崇高气节。

以清兵南下,势不可挡来凸现史可法只身支撑南明半壁江山的突出地位;以群小的勾心斗角,破坏大局反衬史可法的坚决抗战;以福王的荒淫无耻,映照史可法的誓死抗清。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化学


9
选择题
2分
离子共存

10
选择题
2分
离子方程式

11
选择题
2分
能量计算

12
选择题
2分
化学反应速率

13
选择题
2分
能量变化

14
选择题
2分
pH值计算

15
选择题
2分
原电池化学电源

16
选择题
2分
实验操作

17
选择题
2分
物质除杂

18
选择题
2分
有机物反应类型

19
选择题
2分
同位素

20
选择题
2分
元素周期律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双向细目表
化学
题号
题型
分值
试题内容
难易程度
备注
1
选择题
2分
物质变化

2
选择题
2分
物质组成

3
选择题
2分
化学用语

4
选择题
2分
物质分类

5
选择题
2分
物质分类

6
选择题
2分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

7
选择题
2分
元素单质元素化合物性质

8
选择题
2分
反应类型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中难4分
26
填空题(选做)
15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语文试题 Word版

云南师大附中 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索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大脑对语言的驾驭至少通过两个中枢:一个是语言运动中枢,能指挥发音器官说出不同的语句;另一个是语言理解(阅读)中心,能理解他人所说的话,以及阅读并理解书面语言。

这两方面构成语言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它必然与遗传和基因有关。

人类第一个“语言基因”是英国牛津大学威康信托人类遗传学中心的安东尼。

摩纳哥和西蒙·费希尔研究小组发现的,其研究成果发表在2001年10月4日的《自然》杂志上,这个与语言能力有关的基因就是“叉头框P2基因”(FOXP2)。

FOXP2基因是在一个被称为“KE家族”的人群中发现的。

这个家族三代人有24名成员,但是其中一半人无法自主控制嘴唇和舌头的运动,因此发音和说话极其困难。

而且他们也存在阅读理解障碍,表现为不能正确拼写词语,难以组织好句子,弄不懂语法规则,很难理解别人说的话和进行阅读。

研究人员先对KE家族成员进行大脑图像扫描,发现其中有语言障碍的人在大脑分管语言的“基底神经节”部位出现异常,而FOXP2基因就是在基底神经节表达和产生功能的。

这个中枢控制人的口舌运动和发音说话,KE家族的语言障碍者的大脑皮质中这个区域不能正常工作。

1998年,研究人员又发现,一名与KE家族无亲缘关系的被称为“CS”的男孩也出现了与KE家族语言障碍者相同的症状。

【教育资料】云南师大附中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综化学(扫描版学习专用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42 分)
题号7 8 9 10 11 12 13
答案B A C C D A D
26.(每空2 分,共14 分)
(1)关闭止水夹,通过分液漏斗向广口瓶中加水,当水不能顺利滴下时停止加水。

观察分液漏斗中的水面,若水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或连接导气管,将导气管末
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微热烧瓶,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
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
(2)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干扰气体检验
(3)5.6≤a≤8.4
(4)i.NH3(或氨气)
iii.Cu 溶液变蓝,且没有收集到可燃性气体
(2)−198
(3)①AD
②a.大于(1 分)CH4(g)+H2O(g)CO(g)+3H2(g) 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压强越大,CH4 的转化率越小小于(1 分)
3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 分,共15 分)
(1)乙醛
(2)5mol
(3)—COOH
(4)CH2(OH)CH2Cl
(5)消去反应(1 分)CH2=CH—O—CH=CH2。

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理综化学试题

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H 2C 2O 4――――→浓H 2SO 4△H 2O+CO↑+CO 2↑ (2)干燥CO 气体(1分) 在装置中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 ,再在F 装置的导气管口收集一试管气体,验纯后再给D 装置加热(3)①Fe 3O 4+4H 2SO 4 =Fe 2(SO 4)3+FeSO 4+4H 2O②Fe 3++3SCN -Fe(SCN)3③Fe (1分)④假设SCN -被Cl 2氧化,向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4)在A 和B 装置之间加一个防倒吸装置【解析】(1)依据题意草酸(H 2C 2O 4)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C 2O 4――――→浓H 2SO 4△H 2O+CO↑+CO 2↑。

(2)装置C 中的干燥剂无水CaCl 2能除去CO 中的水蒸气;加热或点燃可燃性气体CO 前,要检验其纯度,以防止爆炸。

(3)①由甲组实验现象可知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Fe 2O 3被CO 还原为黑色固体Fe 3O 4,可写出Fe 3O 4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Fe 3O 4+4H 2SO 4 =Fe 2(SO 4)3+FeSO 4+4H 2O 。

②由甲组步骤3溶液变红是Fe 3+与SCN -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Fe 3++3SCN -Fe(SCN)3。

③由乙组实验现象可知在酒精喷灯加热的条件下Fe 2O 3被CO 还原为黑色固体Fe 。

④步骤4滴加新制氯水,溶液中的Fe 2+被Cl 2氧化为Fe 3+,Fe 3+与SCN -发生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Fe(SCN)3,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Cl 2将SCN -氧化,若该假设成立,再继续加入KSCN 溶液,与溶液中的Fe 3+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

(4)为了防止B 中的溶液倒吸到A 中,在A 和B 装置之间加一个防倒吸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茄子,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o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 C-12 N-14 0-16 Na-23 S-32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 3小题,每小题6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B.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C.以NO和N0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D.FcCI3溶液能与Cu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8.示意图或图示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化学知识。

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9.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1 0.下表中'对陈述I、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11.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Z 可形成XZ 2分子;Y 与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屯的密度为0.76g·L —1;W 的质子数是X 、Y 、Z 、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Z>Y>X>MB .在上述五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X 元素可形成几种同素异形体C .XZ 2、X 2M 2、W 2Z 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D .由X 、Y 、Z 、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没有离子键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室温下pH=7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的混合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c (CH 3COO —)>c (H +)=c (OH —)B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 2O 2溶液,再向其1支加入少量MnO 2,可以研究催化剂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C .热稳定性:HF>HC1>HBr>HID .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等13.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

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26.(14分)已知,A 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与B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C 和D 。

D 、F 是气体单质,D 在F 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A 、B 、C 、D 、E 、F 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1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列出)(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试:A C 。

(2)A所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为。

(3)E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若要将E的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得到E的无水晶体,需向其中不断补充,其目的是。

(5)向0.10mol·L-1E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5时,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 mol·L—1(已知该沉淀K sp=4.0×10-38)。

27.(15分)I.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1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

(2)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S(s)3 2 O+2(g)SO3(g)△H=—395kJ·mol-1,则图中△H=kJ·mol-1。

II.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用O2和SO2合成SO3,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3甲所示。

(1)列式并计算该反应在0—3min内产物SO3的平均反应速率。

(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SO2的转化率α等于。

(3)计算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4)已知,合成SO3是放热反应。

图乙所示是改变实验条件后(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的SO3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典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②,③。

28.(14分)为了探究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用图14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据图回答问题。

I.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第一组实验时:(1)在保证电极反应不变的情况下,不能替代Cu作电极的是(填序号)。

A.石墨B.镁C.银D.铂(2)实验过程中,SO42—(填“从左向右”“从右向左”或“不”)移动;滤纸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II.该小组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两极均有气体产生,且Y极溶液逐渐变成紫红色:停止实验观察到铁电极明显变细,电解液仍然澄清。

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银(FeO2-4)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所查信息,回答下列问题:(3)电解过程中,X极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电解过程中,Y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和。

(5)电解进行一段时间后,若在X极收集到672mL气体,Y电极(铁电极)质量减小0.28g,则在Y极收集到气体为mL(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时气体体积)。

(6)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池反应为:2K2FeO4+3Zn==Fe2O3+ZnO+2K2ZnO,该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玻璃钢可由酚醛树脂和玻璃纤维制成。

(1)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缩聚而成,反应有大量热放出,为防止温度过高,应向已有苯酚的反应釜中加入甲醛,且反应釜应装有装置。

(2)玻璃纤维由玻璃拉丝得到。

普通玻璃是由石英砂、和石灰石(或长石)高温熔融而成,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玻璃钢中玻璃纤维的作用是。

玻璃钢具有等优异性能(写出一条亮点即可)。

(4)下列处理废旧热固热酚醛塑料的做法合理的是。

a.深埋b.粉碎后用做树脂填料c.用作燃料d.用有机溶剂将其溶解,回收树脂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图23是C60、硅、干冰和砷化镓的晶体结构或分子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硅与碳同主族,写出硅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从晶体类型来看,C60(如图甲)属于晶体。

(3)二氧化硅结构跟晶体硅(如图乙)的结构相似,即二氧化硅的结构相当于在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与硅的化学键之间插入一个O原子。

观察图乙晶体硅的结构,结合题中所给二氧化硅的结构信息,分析晶体二氧化硅中硅原子与共价键的个数比为。

(4)图丙是干冰的晶胞模型,图中显示出的二氧化碳分子数为14个。

实际上一个二氧化碳晶胞中含有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5)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有多种,这也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

丙烷和丙烯分子中2号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和。

(6)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中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图丁的砷化镓晶胞。

试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B.第一电离能:As<GaC.电负性:As<Ga D.砷和镓都属于p区元素②砷化镓是将(CH3)3Ga和AsH3用MOCVD方法制备得到,该反应在700℃进行,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I.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24。

请回答:(1)写出莽草酸的分子式,其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2)该有机物分子1mol最多能和mol NaOH发生反应。

II.图25是以莽草酸A为原料的有机合成路线。

已知D的碳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3)C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4)莽草酸A→D的反应类型是___ 。

(5)比莽草酸的碳原子数多一个且为苯的同系物的有机物有种。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

②D→E(需注明18O):。

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7.C项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SO2。

8.A项应为;B项根据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应为氧原子朝里,氢原子朝外;C项应为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9.B项醋酸不能拆;C项为HS-的电离方程式;D项Al(OH)3不与过量的氨水反应。

10.A项I对,Ⅱ对,有因果关系;B项I对,Ⅱ对,有因果关系;C项I对,Ⅱ错,钝化不是不反应,有因果关系;D项I对,Ⅱ对,无因果关系,二氧化硫能使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还原性。

11.根据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可以计算该气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0.76 22.4=17,继而推出Y为N,M为H,从而推出X为C,Z 为O,W为Na;原子半径应为:W>X>Y>Z>M;W2Z2为Na2O2,应为离子化合物;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NH4HCO3或(NH4)2CO3,含有离子键。

12.A项根据电荷守恒应为c(Na+)=c(CH3COO-)>c(H+)=c(OH-);B项应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H 2O 2溶液;C 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D 项中和pH 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应为醋酸多。

13.A 项干燥氯气应为长进短出;B 项HCl 极易溶于水,应防倒吸;C 项不能在量筒中直接稀释浓硫酸;D 项Fe(OH)2易被氧化,因此尽量隔绝空气。

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Fe (1分) FeCl 2(1分)(2)第四周期第Ⅷ族 2Fe 2++Cl 2=2Fe 3++2Cl − (3)c (Cl —) > c (Fe 3+) > c (H +) > c (OH −) (4)盐酸 抑制FeCl 3水解 (5)4.0×10−11【解析】(1)据题意和图示,因D 在F 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可知D 为氢气,F 为氯气;因C 为含A 的金属化合物,且可再次与F (氯气)反应为E ,从而依次可推知:A 为Fe ,B 为盐酸,C 为FeCl 2,D 为H 2,E 为FeCl 3,F 为Cl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