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合集下载

教师立德修身,仁爱乐教心得体会

教师立德修身,仁爱乐教心得体会

教师立德修身,仁爱乐教心得体会教师立德修身,仁爱乐教是教师职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更重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立德修身的重要性,并从实践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立德修身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教师这个职业中,立德修身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责任。

立德是指在思想上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修身则是指教师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

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修养,才能够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和引领。

其次,仁爱乐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仁者爱人",教师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我始终坚信,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心,从而获得正向的生活和学习体验。

作为一名教师,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扰,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相信,只有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

最后,乐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乐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喜悦的工作,只有拥有乐观向上的心态,才能够充满激情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我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用积极向上的言行影响学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我也注重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总结来说,立德修身,仁爱乐教是教师职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修养,用自己的言行去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怀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尊重;我们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树人立德心得体会(14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 树人立德心得体会(14篇)

最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树人立德心得体会(大全14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

写作是培育人的观看、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共享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理解篇一近年来,树人立德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之一。

教育工与家长们深感,在现代社会中,仅仅追求学问和技能的培育已不足以应对日益简单的社会现实。

树人立德不仅关乎个体的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富强和和谐。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深化思索了这一话题,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受中吸取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树人立德需要自身的榜样作用。

如今,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各个领域人物的影响,无论是电视节目中的明星,还是校内里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一个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榜样尤为重要。

我作为一名老师,深知自己在同学身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不仅要求自己修身养性,更注意日常言行举止的规范,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用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影响和教育同学。

其次,树人立德需要注意教育的多样性。

每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条件、爱好和潜能。

因此,树人立德的过程应当包含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例如,在教育中注意情感教育,培育同学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注意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和批判思维力量,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时也注意培育同学的实践动手力量,通过实践让同学更好地理解道德的内涵和要求。

多样化的教育使得同学能够全面进展,并从中吸取到立德养性的精髓。

再次,树人立德需要建立良好的校内文化。

校内是培育同学品德的摇篮,校内文化更是树人立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校内文化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礼仪、纪律等方面。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如演讲竞赛、读书共享会、志愿者活动等,让同学乐观参加其中,提升道德素养。

同时,学校还可以制定校规校纪,构建规范性的行为准则,引导同学遵守纪律、敬重他人、珍惜集体荣誉。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读书学习乃修身立德之本。

“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几篇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读书修身立德演讲稿篇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正处在一场深刻而伟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引来新矛盾层出不穷,新知识与日俱增,高科技日新月异。

如果不勤奋读书,观念僵化、知识老化、技能退化,就跟不上时代要求,形势发展,竞争淘汰。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发展自己,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就必须认真读书。

读书乃修身立德之本。

读书既是对人类知识营养的汲取,又是对自己人格品质的修养;读书既是滋补人身心的“保健品”,又是人心灵的“净化器”;读书犹如“充电蓄力”,能催人奋进,赏心悦目,达到超然升华的境界,其乐无穷。

读书求知,对人生道德大厦的塑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心灵工程”,它既能修身,又促使立德。

《今世说》名言曰:“静坐自无妄为,读书即是立德”。

读书是修身立德的基础,立德修身就必须潜心读书。

可见,读书与立德,既有内在联系,密不可分,又是互为促进,相互转化。

诚然读书对人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确立起着决定作用,但要做到自觉认真地读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它既是一种良好文明习惯,又是一种崇高精神境界的再现;既是陶冶人的感情气质,又是人美好心灵的升华。

广为熟知“凿壁偷光、映雪囊萤、悬梁刺股”动人心弦的美好传说,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勤奋好学,痴迷读书的境地。

同时,又让我们回忆起了伟大智者用心读书的情景。

列宁一生酷爱读书,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

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创设了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成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稍微一动,塔就会倾倒。

然而正在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无察觉,纹丝不动。

直到他读完了预定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他才恍然大悟。

毛泽东对书爱不释手,在他的中南海故居里,简直是书的天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他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荒废读书。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的演讲稿5篇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的演讲稿5篇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的演讲稿5篇赐净土给灵魂,赐天地给正直。

正直就是成功。

随着企业家的奋斗,它正在逼近;诚信是一个人的资本,没有诚信的人是失败者。

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的演讲稿,喜欢的可以分享给好友一起观看哦!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的演讲稿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大国。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开放的民族。

在50____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哺育着中华儿女。

传统的信用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照人间。

诚信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诚信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

诚信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们认为诚信是一种美德,是立身处事的根本。

可有人都不顾诚信,只顾自己的利益。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更需要诚信的阳光洒向社会的每个角落。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就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诚信故事。

如《曾参杀猪取信》、《司马光诚对买马人》。

长久流传的故事富有魅力。

今天听了仍让人感慨不已。

但也有人说,诚信是“傻瓜”的代名词,诚信就是吃亏,现在有谁还相信诚信呢?诚实守信是做人之本,一个不“诚实”不“守信”的人,还有什么“人格”可言呢?世界已跨入21世纪的大门。

中国加入wto,迎来了参与全球竞赛的第二个春天。

只有靠诚信才能赢得国际关爱。

!作为一名学生,诚实不说谎话,坦荡毫不虚假,做人要清澈如水,做人要白玉无暇。

要记住,无论是谁,只要说一句谎话,他就失去了别人信任的心。

学习上弄虚作假的人总有一天会吃到苦头,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做错了事要自我检讨,这样做才能解脱自己,这样选择才是正道。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这种美德的核心是真诚。

失去诚信,在生活上会失去朋友,在商业场上会失去顾客,只有诚信,才是人生的通行证。

诚实的孩子心坦荡,诚实的孩子人人爱,诚实的孩子是时代的主人,诚实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假话空话都不说,纯真坦诚实实在在,这是新世纪的呼唤,这是新世纪的期待,所谓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

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道德教育诗句

道德教育诗句

道德教育诗句
1. 修身立德为根本,道德教育显芳华。

2. 德行为先,品德为本。

3. 正直为德,诚信为基。

4. 德育为本,品德为根。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教育永流传。

6. 从小培养道德情,品德高尚传万家。

7. 道德教育开智慧,行为规范立人格。

8. 爱心为德,责任为本。

9. 美德润心田,人生更加鲜艳。

10. 道德教育育人成才,立国安邦屡获益。

11. 道德之光照人间,修身立德为根基。

12. 诚信为德,正直为师,培育品德让世界更美。

13. 德行如水润万物,道德教育成就梦想。

14. 厚德载物,品德塑造人生。

15. 道德教育树立起良好品质,为出彩人生铺就道路。

16. 青少年德育在心灵培植,道德的阳光闪耀未来。

17. 以德为先,引领社会进步之舵。

18. 知行合一,德行为师。

19. 品德为根基,德育点亮未来。

20. 道德教育点燃心灵之火,引导人生前行之路。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xxx[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立德树人,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有高度的道德素养,又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真实本领。

[关键词]教育;立德树人[作者简介] xxx,学生,广东河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要完成这项根本任务,绝非一日之功,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不懈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行动,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升华。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任务,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

这就充分彰显和肯定了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发掘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特征的人本主义教育。

这是对传统教育把教育对象仅仅被当作传承文化知识的载体错误观点的颠覆,是对应试教育的质疑,是我党对教育本质的进一步认识、总结、提炼和升华的结果。

(二)立德树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在教育中的重要体现。

立德修身 诚信为本演讲稿

立德修身 诚信为本演讲稿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立德修身,诚信为本”。

立德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立德,就是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修身,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首先,立德修身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开始。

我们要做到讲究礼貌,待人诚恳、和善。

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我们都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益,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同时,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忍耐一些困难和诱惑,但只有坚持正确的行为,才能够真正立德修身。

其次,立德修身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观念决定行为,价值观决定选择。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信念。

在面对诱惑和困难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不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

诚信是一种重要的品德,也是立德修身的基石。

诚信可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社交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要诚实守信,对待他人和社会要真诚。

尊重承诺,不轻易违约;言出必行,言行一致。

只有具备诚信的品德,我们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信不仅仅体现在言行方面,也表现在态度和行动上。

我们要为人正直,不陷入世俗的利益之中,做一个讲究诚信、遵纪守法的人。

当面对诱惑和利益冲突时,我们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以牺牲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

只有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我们才能远离各种负面和不良的行为。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础。

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不仅可以引领他人,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关于失信行为的事例,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只有每个人都坚守诚信原则,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

最后,我想以一句古语作为结尾:“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道德格言修身经典

道德格言修身经典

道德格言修身经典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

——傅玄2、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李惺3、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5、在所有古老的习惯里,都有一种深刻的含义。

——席勒6、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7、人的行为和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

——皮浪8、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约翰·洛克9、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10、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11、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詹姆斯12、美德大部分包含在良好习惯之内。

——边泌13、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罗素14、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1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1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7、贪婪的人失掉名誉,追求金钱的人失掉德行。

——印度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曾国藩1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0、我们有力的道德就是通过奋斗取得物质上的成功;这种道德既适用于国家,也适用于个人。

——罗素21、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苏轼22、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屠格涅夫23、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24、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

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

——威达25、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26、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身立德教育之本
2013年08月01日08:20 南方日报我有话说
■教育言论
□许廷镜
俗话说“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自古以来,国人都将修心立德放在首位。

先哲们认为,天人合一的本质是“疾敬德”,正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尚书·蔡仲之命》)。

天子受命于天,然而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

同时,先哲们根据对人的地位和本性的认识,认为对人的管理应实行“仁者爱人”的“仁政”,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思想家们的眼光更多地专注于伦理政治问题,形成了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儒家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与“忠孝廉耻勇”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系。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

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要追求“尽善尽美”,应“文质彬彬”。

道德是通过“心”向里向内追求,以达到内在力量对人的充实和完善。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孟子要求受教育者将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加以扩充,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等内心道德。

理学家认为“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理会此。

”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很多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

林则徐有十条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不为百姓,做官无益。

”陶行知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主张教育就是要追求真理,教育学生学做真人。

很多谚语、俗话、顺口溜也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如“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看海听涛增度量,寻梅赏竹长精神。

”“清正公慎勤为官,温良恭俭让处世。

”“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等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并践行。

中国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

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

长期以来,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

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查找。

自我修养缺乏自觉性,既缺少传统文化的固本培元,又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受当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人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根本不想加强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缺乏操作性,有的因是独生子女而过于溺爱,有的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有的因不懂教育而无法尽责;学校教育缺乏有效性,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针对性不足,有的思政课教师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多,加上应试教育作祟、与外面世界的反差,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会教育缺乏客观性,习惯于假、大、空的社会宣传教育难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德行天下、福满人间,让加强自身修养、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吧!
(作者系清远市社科联副主席)
(原标题:修身立德教育之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